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拚教養》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拚教養》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1-09 00:4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拚教養》经典读后感有感

  《拚教養》是一本由藍佩嘉著作,春山出版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元台幣,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拚教養》读后感(一):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

  “亲职焦虑何以生成?全球化与阶级如何影响当代台湾父母的教养实践?不同的教养实践又催生了怎样的非预期后果”是本书作者在导论章节所提出的问题。作者在数所分布在不同地区、生源所属阶级迥异的小学展开了田野调查,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教养实践往往是阶级秉性的再生产,不同的阶级经验影响着父母对于教育益品(goods)与风险的看法,进而衍生出不同的教养策略与风格。

  在同一阶级内部,因生命历程的不同,阶级成员也呈现出不同的教养策略。依据父母资本总和高低与益品追求差异,大致可分为“培养国际竞争力”“规划自然成长”“培育阶级流动力”“顺其自然造化”四种教养风格。

  而差异化的教养风格则与全球化的整体脉络、教育机构的中介作用相互勾连,强化了既有的社会不平等。

  不同群体的家长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平衡“快乐童年”与“竞争能力”、“自然成长”与“精心规划”两对矛盾之间的张力。社会的剧烈变迁与“个体归因”的逻辑,造成了台湾父母的焦虑。

  其实《拼教养》一书的理论框架,仍未超越布迪厄的观点。对我而言,蓝佩嘉的精彩之处是将台湾父母的教养策略进行了类型学的归纳与分析。而通过阅读不难发现,在新自由主义之风吹拂下的两岸三地,父母在教养子女上的实践并无太大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台湾社会转型更为彻底,参与全球化程度更甚。

  要破除当前的教育困境,亟待推行差异化、包容性的策略,扭转当前服务“中产阶级”的政策导向。为人父母与为人子女者,需要明白,“你的爸妈不是你的爸妈,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最后想用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语,“形式上的公平,并不是实质的平等。透过这些伤痕、这些领悟,期待我们能成为更好地照护者,滋养自己,也扶持他人。”

  《拚教養》读后感(二):“我们的花园,和他们的废墟”

  作者在台湾四个代表不同社会阶级的小学进行田野调查,了解家庭,学校,社会的教养,这题材,完全是my cup of tea! 刚开始看时以为我会对渔村小学家庭的故事最感兴趣,读完发现,让我狂highlight的还是讲述中产阶级家庭在培养小孩竞争力和追求自然成长中的纠结的章节,可能还是更能感同身受吧。应该说,非常感同身受,在我自己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时常在思考并且困扰我的种种问题。

  作者描述的台湾社会阶级的教养差异,有些方面和美国无比类似,比如中产家庭更重视和孩子沟通,尊重,讲道理,培养孩子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创造力,甚至挑战权威,等等;并且大部分父母希望和上一代养育自己的方式完全断裂,背道而驰。另一面,劳工阶层更重视孩子听话,服从权威,标准化考试成绩(而非“全人教育”)等等;并且不少父母继续采用上一代更普遍的打骂教育。

  但在台湾(同理可以延伸到亚洲其他国家地区)更有深一层的矛盾,比如传统尊师重教,孝敬父母老人的道德观,集体主义的精神,和近些年西方渗透来对独立主义,挑战权威等等性格的培养。这一点在类似的美国研究里很难看到,很喜欢并且感同身受。书中也有不少对于中产家庭中家长自己的留学或者跨国工作经验对他们养育的影响,在全球化的今天很贴近生活。

  书中,中产阶级青睐的崇尚简单有机生活的实验性质田园小学,和贫困的渔村小学的对比,让人唏嘘。一边是经济和文化资本丰富的家庭和学校人工创建的规划性自然环境,包括避免过早教学,重视孩子生存技能,提倡在家有机饮食,环境主义,不接触电子产品,尽量穿着棉麻衣物不允许有卡通图案,等等。另一边,在资源匮乏的渔村,孩子们看似过着类似的“天然”生活,但这却是他们没有选择,没有太多可以接触更多学术教养的机会的后果。

  作者通过这四个区间的家庭讨论了教育和养育中的不公平。这个quote很喜欢:"这样的思考让我们回避了一下事实:弱势家庭的教养困境,其实跟中产阶级教养孩子的方式息息相关,换言之,我们的花园,跟他们的废墟,实是社会的一体两面。社会不平等其实是人人参与打造的关系型构成,这样的论点并不是要让优势阶级感到罪恶,而是强调,跨越阶级界限来建立同理,了解与结盟,对于打造一个理想的社会何等重要"。

  《拚教養》读后感(三):那些”反鸡娃“的台湾家长

  这篇书评首发于我的书评公众号(2021.05.31),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点阅,文末附有公众号原文链接。

  和大多数小学相比,台湾宜兰的一所小学不太一样:没有水泥围墙、塑胶跑道,取而代之的是竹子等有机材料做的秋千和树屋。它反对考试、抄写或使用教科书,想让小孩自然成长。学校附近有稻田、工坊,便于小孩学烘培、农作,亲近大自然。

  用最近流行的话来说,这所学校的老师和家长都在“反鸡娃”。

  这所学校是田园国小(化名),是台湾大学社会学教授蓝佩嘉研究亲职教养的地点之一。本次要介绍的书就是她于2019年出版的《拼教养》。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实行“联考”——形式有点类似我们几天后的高考——每年7月举办考试,连考三天,之后考生根据成绩填报志愿。后来,当地进行教育改革,从2002年开始实施“大学多元入学方案”,不再只有单一升学管道。这主要指“大学学科能力测验”(学测)和“指定科目考试”(指考)。学测是考大学的提前批,考试内容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在每年一月举行。如果考生错过学测或者对成绩不满意,还可以熬半年,参加7月1日至3日的指考,依据专长选考多个科目。

  除了学测和指考,多元入学方案还包括“推荐甄试入学”和“繁星计划”等。“推荐甄试入学”一般在四五月份,为了寻找严重偏科却有某项特殊能力的天才学生;“繁星计划”则侧重中下层高中生,以缓解南北部、城乡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这种历史背景催生出了像田园国小这样的“另类实验教育学校”——反对主流传统的教育模式,主导让小孩按天性成长。1992年,全台地区只有一所另类实验教育学校,到2018年已超过100家,其中至少一半是公办公营。 那么,在另类实验学校,“反鸡娃”的家长成功了吗? 这就要先讲讲台湾的“童年”发展史。

  书评要点

  第一、在台湾,“童年”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

  第二、田园国小的教师和家长如何“反鸡娃”?

  第三、教养风格透视台湾阶层现状

  第四、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亲职教养能教给我们啥?

  “童年”是现代的发明。

  这个说法来自历史学家Philippe Aries。他分析中世纪欧洲的肖像画,发现儿童的打扮、表情像成人,成人会念童话书给彼此听,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里的儿童才有纯真、玩乐的神态。卢梭等18世纪的思想家认为儿童是纯真的,应发挥儿童的天性,奠定了浪漫主义的童年观。 在《拼教养》里,关于台湾社会对“儿童”论述的转变,蓝佩嘉放到了书的附录,可能是考虑到一般读者的阅读偏好。但我认为,这部分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她剖析了当地论述如何呈现了人们在不同时代对于“儿童”的定义。

  《联合报》曾是台湾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1952年的台湾儿童节,《联合报》的社论批判一些父母学习欧美的教养模式,让小孩从童年就养成顽劣的习性。30多年后,报纸社论变为:父母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的纯真童年,要尊重儿童,他们是未来的主人翁。

  蓝佩嘉认为,这个论述转变呈现了“台湾从提倡节育计划,积极控制人口的农业社会转变为面临少子化风险的社会”。

  上世纪50年代,儿童常扮演劳动者的角色。那个年代,台湾社会物质匮乏,1952年每1000个婴儿当中有近45个会在一岁内过世。当时,童工被标榜为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台湾第一本农业杂志《丰年》就刊登了“职业儿童”的照片:擦自行车、擦皮鞋、拉三轮车。

  60年代,台湾社会对于孩童的教养集中在品德方面,希望小孩有公德心,比如捡到东西要交给失主或警察、打喷嚏要用手遮起来、要学会存钱。

  后来,“由于家庭计划的推进和公共卫生的改善,台湾总生育率由1960年的5.6人降至1980年的2.5人,1980年的婴儿死亡率低于10‰”。并且,七八十年代的台湾,经济逐步发展,中产阶级扩张,关于儿童消费的报道增加了,比如玩具飞机的广告宣称是“为小孩寻找一片天空”。

  此时,儿童也被视为“缺乏选择能力,需要被保护的消费者”,父母则成为了最重要的人,要帮他们选择健康、稳妥的玩具及娱乐方式。“不要让小孩输在起跑线”的说法也流行起来。

  90年代后,人们开始注意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一派观点认为传统教养模式摧毁小孩的天赋,强压竞争破坏小孩的性格,渴望形成平等开明的亲子关系,主张快乐童年。

  此时,体罚退出主流的教育论述,取而代之的是爱的教育,注重儿童的心理需求。不过,小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父母大多仰赖专家诠释。于是,和亲职教养相关的书与杂志销量大增,家长求知若渴,渴望掌握“科学知识”,给予小孩“快乐童年”。

  博客来是台湾著名的网络书籍销售平台。蓝佩嘉发现2006年至2011年,博客来的教养类畅销书,主题大多是亲子关系。比如与小孩的聊天术,“对待闹腾的小孩,不要强迫,要讲故事,培养他们的人格。”此外,国际化的育儿书籍也颇受欢迎,比如“德国妈妈教自律,美国妈妈教自信,日本妈妈教负责,犹太妈妈教思考”的丛书……

  也是在这时,崇尚自然成长的“另类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不过,相伴而生的还有对它的质疑和批评。

  在有其他选择的前提下,坚持让小孩参加另类教育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呢?

  在《拼教养》中,婷婷的妈妈以前在明星中学就读,被选入合唱班,“家政课、美术课都被拿去上主课程,教学内容狭隘,以成绩为主导而不是以兴趣”。婷婷母亲告诉蓝佩嘉:“那时,我们班是分数主义,同学互相比分数。把你的兴趣和天赋全抹杀掉了。”她和丈夫决定在婷婷长大后,逃离主流竞争,便“岛内移民”,搬到宜兰乡下寻求桃花源,避免复制童年的创伤。

  许多家长为了让小孩上另类实验学校,从大都市举家搬迁到乡下。他们有着“失落童年”的记忆,相信大自然有疗愈的力量,追求个性教育方式。

  颇为有趣的是,在另类实验学校,我们传统常见的教养排序,也就是“何为优秀学生、何为优秀家长”的定义也发生了翻转。

  在一般主流学校中,高学历的家长有较多的发言权,但在田园小学,即便家长学历有限,如果擅长腌制、缝纫,也可以获得来自家长们的公信力。 放到社会学里来说,就是“文化资本”。蓝佩嘉援引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概念,分析道:“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教育益品(goods)被重新界定……在田园家长的社群里,阶级的界限有穿透的可能”。

  不过,蓝佩嘉也发现,虽然他们可能打破了主流教育的“象征斗争与认同协商”,但一些生活方式也在强化阶级界限。

  具体地说,“田园小学的教育理念强调身心灵全面发展,7岁以前的孩子不是用头脑记忆,而是靠感官学习,因此幼儿园里的孩子不看书不写字,只有纯粹的玩,而且为了排除外界干扰,也不能看电视上网,玩电脑”。

  蓝佩嘉提到,“规划自然成长”其实是家长精心策划与努力引导的,“打造特殊的空间设计,通过资讯的筛选、沟通引导来引导他们走向父母所期待的选择”。

  这是说,一些家长过于信服这套教育理念,反而矫枉过正。比如,一些小孩就读田园小学之前已经念了都市的双语幼儿园,家长会刻意的让孩子忘记英文;学生小艾想要吃冰、吹冷气,屡次被母亲喝止,因为母亲认为冷气、冰棍都不自然,对小孩不好。(p187)

  接受另类教育的小孩中,一些人表现出失落。社会主流期待并未发生本质转变,而家长崇尚自然的教育模式无法给予小孩参与主流社会竞争的能力,几个小孩觉得跟不上竞争而更加焦虑。正如蓝佩嘉提出的,“不是每个家庭都适合实验教育,这种教养路数有赖于一定的阶级优势,需要职场、社区、教育制度等环境的配合”。(p330)

  用我们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反鸡娃”的过程中无意中造成了新的鸡娃。前阵子热播剧《小舍得》里就有关于教养焦虑的片段。

  森林小学是台湾地区第一个另类实验学校,是人本教育基金会于1990年成立的。在舆论中,它提供了全新的教育实践,但也有本土教育家认为,森林小学只是移植了西方的教育理念,未必适用于本土脉络,“过于放任,错失了孩子最宝贵的学习研究的时期”。此外,另类实验学校学费高昂,而且入学甄选主要考量才艺、面试表现、国际比赛履历等,也被视为对弱势家庭的小孩不公平。

  当然,这本书并非意在批判另类实验教育,而是呈现不同教养策略是怎么来的、教养策略和家庭阶层有何关联、家长的期待为何会落空。

  蓝佩嘉访谈近60个台湾家庭。这些父母的职业和阶层各不相同,有医生、工程师、公务员、工人、司机等,有的曾住在台北最贵的地区,有的住乡下小渔村,还有的是来自东南亚的移工。 蓝佩嘉认为,中产阶级不是铁板一块。让小孩上另类实验学校的家长只是中产家长的其中一个群体,不同背景的中产阶级有各自的教养风格。比如,一些新富阶层有留学经验,看过外面的世界,深受全球化影响,认同国际竞争力。他们回台就业成家之后,让小孩上私立国际学校,为之后加入全球化竞争铺路。

  除了中产阶级家庭,本书也分析谈了劳工阶级家庭的教养模式。本书提及的劳工阶级家庭包括新移民家庭(比如由大陆新娘和台湾男性工人组成的家庭)、城市边缘家庭、乡下小校家庭。 蓝佩嘉招募受访者时,发现中产阶级与劳工阶级的家长对访谈的反应非常不一样。中产阶级的家长很乐意参与,甚至自信地认为自己是成功典范;而不少劳工阶级家长拒绝接受访问,听到访问邀请的第一个反应是:“我的小孩在学校里有什么问题?”

  大部分劳工阶级父母重视孩子的品格与纪律,让他们“要乖”,而现在的劳动市场逐渐强调个体性和口才,这些懂事的小孩反而显得太过老实,不占优势。此外,劳工阶级父母对小孩严加管教,他们的行为有时候会被认为在虐待儿童。而且劳工阶级为了生计,经常在外工作,无法时时陪伴小孩,也被老师视为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拼教养》想通过教养研究来分析台湾社会的阶层不平等。

  本书要解答一个经验问题:相对于上个世代的父母,如今的父母都投入了更多的时间、资源照养小孩,但焦虑和彷徨却更严重。为什么做父母变得越来越困难? 为了分析这些关联,蓝佩嘉提出“保安策略”概念。它是指父母根据他们不同的亲职叙事与阶级经验,指认出家庭生活中的风险与不安全,选择特定的教养方式来保障他们所认可的经济与情绪安全。

  蓝佩嘉认为父母变得越来越难的原因是:童年与儿童社会地位的变化(本文第一点)、亲职教养成为个人选择的亲密关系(情感需求)、教养被“监看”(公领域介入)、全球化影响下压缩发展的现代性。

  阶级研究是社会学研究里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放在家庭微观研究中,经常用来讨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之间的参差,以及参差是如何“代代相传”。这个参差包括金钱、教育、文化资本等。同时,阶级经验也塑造了人们的品位、生活方式、生命叙事,以及对风险与不安全的情绪感受。(p28)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亲职与教养可以教给我们什么?”

  这是蓝佩嘉进行这份研究时常被问到的问题。

  蓝佩嘉说,阅读本书并不会给你“正确”“最好”的教养方式。或者说,世界上没有唯一正确的教养模式。这本书的意义或许在于“理解”两字。

  用一句比较绕口的话来说,“你不是你爸妈的小孩,你爸妈也不是你的爸妈”。个体家庭困难背后有着历史与全球脉络,或许我们可以多一点同理心去体察不同家庭身处的结构位置与差异,也提醒自己:如果你是家长,或许可以放下“标准童年”“理想亲职”的包袱,更放松地做父母;如果你是小孩,或许能更加理解父母的行为及其未曾察觉的焦虑。

  《拼教养》延续了蓝佩嘉对全球化、劳动、家庭、性别的研究旨趣。

  蓝佩嘉最为人所知的研究之一是《跨国灰姑娘——当东南亚帮佣遇上台湾新富雇主》。这份研究曾获美国社会学会等大奖。

  跨国灰姑娘

  9.0

  蓝佩嘉 / 2011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跨国灰姑娘》英文原版的谷歌引用量。(截至2021年5月)

  《跨国灰姑娘》讨论台湾外籍帮佣(类似保姆)。但在我看来,它不仅是一份劳工研究。《跨国灰姑娘》涉及了在家庭这个场所里,劳雇关系对这个家庭的婚姻、亲子、婆媳等私领域构成的威胁或挑战,虽是讲全球劳动迁移,也延伸到家庭、性别议题。《拼教养》可以看作是她研究兴趣的延伸,在“教养”场域剖析当代家庭的亲职、婚姻、全球化等议题。

  如今,大多台湾高校的招生仍以科系为单位,这样的制度设计期待高中生在入学前就确定自身兴趣。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学生在填志愿前了解各个学科,甚至要根据心仪的科系量身定做申请文书,家长也参与布局攻略。这些都是一般家庭或劳工家庭难以办到的,在某种程度上复制了阶层不平等。(p327)

  因此,在《拼教养》的最后,蓝佩嘉提出了一些诉求,比如降低申请入学的资讯门槛,让学校或者院系作为申请单位。

  总之,鸡娃难,鸡娃的父母也难。

  《那些“反鸡娃”的台湾家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