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新认识经济学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重新认识经济学的读后感大全

2022-03-24 00:0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重新认识经济学的读后感大全

  《重新认识经济学》是一本由〔德〕约翰·科姆洛什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新认识经济学》读后感(一):我们为什么会被商家所操控?背后是有趣的经济学

  先讲个故事,某高档别墅区配备了专门的保洁人员,因此,收取高额管理费。小区业主随意乱扔垃圾。 而有人说,小区业主自己维护卫生,那岂不是不再需要保洁人员的工作岗位。 这样说来,正因为小区业主不爱护环境,创造了工作岗位,才有经济的流通。小区业主乱扔垃圾,是在做好事,你怎么看?

  元芳肯定会说,你在胡扯。不爱护环境竟然被说做好事。但确实创造了需求。请听我接着说。 这背后其实是有趣的经济学。这是传统的成人经济学观点和真实经济学观点的碰撞。 前者认为,喜好是外生的,也就是说消费者的需求在进入经济体之前就已经定型了。用故事说,就是不论有没有保洁员,小区业主都是要扔垃圾的。 但实际生活中,这种传统的成人经济学是有局限性的。就比如,我刚才讲的故事,小区业主的行为不是固定不变的,他的行为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就比如,物业降低管理费,要求业主自行打扫卫生;若业主不能打扰卫生,可额外支付费用代为清扫。 在这种情况下,小区业主的行为,会受到引导。这种行为就像给你A基础套餐,B给你升级套餐。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选择。

  光靠道德、法律不能完全百分之百去约束人的行为,但有时候经济学就可以。 再或者,小区物业对于乱扔垃圾的现象进行严格管控,一经发现,很严格的经济惩罚。 那奖励和惩罚都会影响人们原本的行为。很多喜欢乱扔垃圾的业主,为了规避罚款的行为,就会自主约束自己的行为。 真实经济中,喜好是内生的,也就是说,消费者的主权是被生产者捕获的。 这就是,这就是经济学有趣所在。你以为小区业主乱扔垃圾是他自己的选择,是他道德感薄弱?并不,这是生产者的引导行为在作祟。 是不是细思极恐?是小区物业在引诱小区业主随意扔垃圾,然后收取高昂管理费。 所以,是消费决定生产or生产决定消费?通过我刚才讲述的故事,你是否有了清晰的答案?

  《重新认识经济学》这本书有讲,希望你可以思考完,再去书中查找答案。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经济学有趣就在这里。如果你问我,如果我是小区物业,我会选择做?那我一定把我的钱用在更值得的地方,削减保洁费用,降低业主管理费。 能量是守恒的。一份资源浪费了,就消失了,发挥不了本来的价值。 今天青颜给你讲的只是经理学,其中的一个内容“消费者主权和内生喜好”。 这是我在读的一本书《重新认识经济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经济学和经济史名誉教授编写而成。

  他在这本书中,将复杂的经济学讲述得生动有趣,总结了传统经济学的系统理论局限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极力倡导人文经济学。 简单说,就是消费者的需求是内生的,行为不是固定不变,可以通过影响和调节的。 想要了解更多经济学好玩有趣的故事,可以自己来读一读这本书。 我是青颜,关注我,陪你读书看世界。

  《重新认识经济学》读后感(二):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史学之所求,不外乎:一、搜求既往的事实;二、加以解释;三、用以说明现社会;四、因以推测未来,而指示我们以进行的途径。吕思勉先生曾如此说道。其实,学习经济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经济学所应用的场合往往过于新颖,导致大家误以为「既往的事实」并无参考价值。但,是不是有可能,这些「既往的事实」极具参考价值,可套用的经济学理论却有些模式化了呢?《重新认识经济学》带我们从真实世界解读那些被过度简化、模式化的经济学理论。

  封面

  《重新认识经济学》是经济学与人类生物学”学科创始人、慕尼黑大学经济学和经济史名誉教授约翰·科姆洛什重磅力作。在这本极具创新性的书中,约翰·科姆洛教授致力于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发展的新视角,通过一个个实证案例解释自由市场、全面阐述了对现实市场运作方式的真知灼见。

  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是一个职场人士非常熟悉的概念,无论职位高低薪酬多寡,总是绕不过「最低工资」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在传统经济学书籍中,「最低工资」是一个杠杆,是典型的价格管制。但也因此,它被认为是对市场的干预,将提高劳动力价格,导致社会效率低下,最后使得低工资水平的工人失业。

  《重新认识经济学》从真实市场表现出发,告诉我们:工资的增长来自利润,提高最低工资不会造成失业。而且,最低工资政策将利润中的一部分前转移给了工人,基本上也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政策,对劳动力市场有着积极影响。

  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传统概念里,社会中的完全行为人都是「经济人」,也就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所有的「经济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或许,我们身上有「经济人」的部分影子,比如:双十一前疯狂计算折扣模式,力争以最低廉的价格买下最多的商品;但在很多时候,大部分的人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经济人」。

  《重新认识经济学》透过传统概念的假设,告诉我们这些假设都是基于没有情感、条件反射、直觉或本能而做出的。真实市场上的完全行为人,没有足够的大脑空间可以做到:对所有商品都有重复的了解,同时又重复了解自己的喜好,且这喜好是稳定的、有递推性的。因此,在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路上,我们可能会对生活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可能会出现挣扎、伤感、抑郁等反应。

  ------

  从市场的解说、需求本质的分析,到消费与竞争、生产与市场管控,再到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危机等等经济学世界的各个角落,《重新认识经济学》都巡了一圈。在书中,约翰·科姆洛教授从繁琐的经济学理论跳出来,将那些我们熟悉或陌生的故事、将那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问题逐一放到我们熟悉的真实市场之上,以熟悉的经济学理论及各式分析方法,带着我们重新观察这个熟悉的市场。

  部分目录

  因多年没有正正经经地读经济学书籍,所以抱着啃硬骨头的预期,我翻开这本《重新认识经济学》。原理、图表、案例、解析,看起来貌似与普通经济学书差不多,但因为视角的不同(聚焦真实市场)、视线的平行(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让书中的内容读起来显得简单、直观、接地气。同时,书中强调的「人文经济学」—— 一种更友善、更公正的经济体系,让我感受到一缕缕烟火气息。其实,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不外乎就是一个大型的市场;市场除了交易,其实烟火气也非常重要!非常高兴能遇到一本带着烟火气息的经济学书籍,我想,这应该就是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吧!

  《重新认识经济学》读后感(三):经济学不是单纯的想象,而应该拥有人类的同情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枪炮肆虐的同时,往往伴随的是经济上的封锁打击。从春秋时期的管子买鹿制楚,到大家记忆犹新的2008年金融危机,直至近期的西方国家联合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受着各种经济问题的影响。

  要想研究经济问题背后的成因,那些厚重的经济学书籍,总被人误会很枯燥。但如果看了德国经济学家约翰·科姆洛什的《重新认识经济学》,可能就会明白,经济学理论其实很轻松易懂。书中用了很多目前大众关心的,浅显易懂的案例,来讲述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约翰·科姆洛什主要是针对美国从2008年经济危机、格林斯潘的宽容经济政策到总统选举以来出现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的理论基础上,他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归纳学科,应该具有人文主义特征,即“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应该更多关注如何解决底层困境。虽然作者主要以美国经济问题为例,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决经济问题的原理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所谓象牙塔里的经济学

  书中谈及了如今的大部分经济学都是“象牙塔”中构思出来的虚假概念。从马歇尔、平狄克、斯蒂格利茨到曼昆,经济学书上会看到一堆复杂的数学公式,图形曲线表,模型与结论齐飞,定理与算法共精致,但标准的经济算法模型,比如降低税率有利于增长的说法在富人阶层根本达不到增长的目的,相反更是加剧了不平等。

  而所谓的经济学家在课堂上可以谈笑风生,大谈经济,但在企业中担任顾问,不一定能够带动一个企业发展,甚至不能提前预测企业危机。比如恒大财政危机,早在2017年地产扩张,高达1300亿元的战略投资就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当时那些高薪聘用的经济专家智囊团就没有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真实世界的经济场景,比如贫困问题、收入和财富的日益不平等,更是在如今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凸显出来。如果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里,那么它是不得人心的,是有风险的,注定要威胁社会发展。

  道德应优先于市场

  什么是健全的市场经济,既要《国富论》的经济面,又要《道德情操论》的伦理面。亚当斯密终其一生写作《道德情操论》并认为比《国富论》更重要。市场经济不会创造一个有道德的社会经济框架,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自我调节,但将利益转化为社会福利,需要在信息对等的情况下。如今21世纪的经济发展很多时候是劣币驱逐良币,比如2008年雷曼兄弟的破产,底层人民被殃及无辜,一生辛苦付之东流,而首席执行官却仍然拥有2.5亿资产继续挥金如土。错误的经济学理论导致错误的经济政策,从而让更多人陷入困境。

  所以约翰·科姆洛什提倡人文经济学,提倡经济道德。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不应该以牺牲全体人民的道德水准为代价,一个贫穷而有道德责任感的国家远比富有却败坏的国家更强大。

  打破传统教条经济学的桎梏,在目前依旧能够积极推动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下,寻求更好的制度政策,才能让当今的经济回到稳定的包容性增长的道路上。

  真正理解经济学,就要理解人的道德,一手抓经济,一手抓道德,回归到美好人性本身,才是真正的经济学目标。

  《重新认识经济学》读后感(四):经济危机是怎么发生的?繁荣的真相是什么?

  看过很多遍的电影《大空头》

  对于经济学小白的我来说,理解这些还颇为费劲;而要弄懂社会运转规律,经济学是绕不过去的,所以新书《重新认识经济学》一面市我就关注到了,而副标题“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基础”打动到了我,就一定要读一读了。

  书店主推中的《重新认识经济学》

  书的内容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不同于经济学主流读物教科书,这本书揭示了真实的社会现象:如果制度出现问题,市场的有效性就会丧失,而且常常只向少数人输送利益。书中单独一章讲2008年金融危机,我再次学习了那个被称为“金融风暴、金融海啸、金融地震”的时段,咱们用“5个WHY”模型,深挖一下危机问题的本质:

  数百万人饭碗不保、流离失所、财产尽失、梦想破灭。财富被摧毁、养老金损失、储蓄枯竭,有工作的人也时刻处于焦虑中。

  次贷违约。次贷是贷款机构给信用状况差、没有收入、还款能力证明的个人提供的高利率住房按揭贷款,在影片《大空头》中,甚至有人用自家的狗名获得了贷款,这本身是违约风险极大的事情。而美国又鼓励“金融创新”,这些放贷款的机构为了资金尽早回笼,把这些次贷打包成债券,以高回报利率发行到市面上。高利率引起了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

  但是,这种债券的回报高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房价要不断上涨。由于各种高杠杆的金融衍生产品在推动房产经济,美国的房价疯狂上涨,几年内房价翻了数倍,远远超出普通人民的购买能力,泡沫现象严重。

  面对泡沫现象,美国于2007年采用了加息政策,造成房贷利率水涨船高,大量低收入人群还不上贷款,被迫流落街头;一些购房者发现房屋难以出售、抵押获得新的资金,也纷纷断供弃房,形成大规模次贷违约。

  一本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基础

  贷款机构的次贷,以及次贷衍生的债券产品,一旦遇到贷款者出现违约,就会从上而下形成爆破式违约。放贷机构收不回这些次贷,得到了抵押的房子,而这些房子难以卖出去,所以无法收回放贷的钱,因此打包的债券也就不值钱,之前买这些债券的机构就要承担亏损,2008年像雷曼兄弟银行这样大体量的机构也宣布破产倒闭,经济危机真的来了。

  既然事情显而易见,那么多的经济学家就没有意识到风险吗?其实是有的。2006年,世界银行等很多金融机构指出美国房地产存在泡沫;但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美国市场经济如此繁荣,一切都持续美好。

  那就是运用本书作者约翰·科姆洛什的主张:实事求是讲妨碍市场正常运转的因素、找对应理论,并提补救建议。

  约翰·科姆洛什《重新认识经济学》

  这本书的第十三章提到中美贸易的相关内容,是作者站在美国立场解读的,希望大家读书时辩证来看,对部分内容有所鉴别。

  2008年的经济危机,以沉重的代价向我们揭示了市场有虚假繁荣的现象,这是用传统经济学、固定模型方式难以分析出来的真相。最后,作者启发我们,“以呈现真实世界的视角而不是主流教科书的幻想世界”,去看待经济学本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