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思维的笔迹(上)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思维的笔迹(上)读后感摘抄

2020-09-20 20:2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思维的笔迹(上)读后感摘抄

  《思维笔迹(上)》是一本由高云著作法律出版社出版的307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00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思维的笔迹(上)》精选点评

  ●新版是向着畅销书节奏迈进了,不过也越来越偏离指导性的方向了。

  ●好书,值得所有人

  ●可以说是我的敲门砖感谢高云。推荐读这本书,很惭愧的是买了两年多才读。

  ●很有实用价值

  ●很好的律师入门书,从心法讲到技法营销,比完美合同简洁明了

  ●之前总觉得法律类的书籍比较干巴巴的,只有知识,很少有能把法律与生活结合起来的书,后来看亚马逊推荐,买了,正在读,作者很多对生活和对行业思考值得借鉴学习

  ●内容鸡汤,不过对事件逻辑分析方式确实有些学习的价值。对处于我这阶段的人来说,这时候的我读感觉稍早,偏实务类,然而我可能很多年的学生,所以此时意义尚小……但假如说要实习的话,这本是需要

  ●嗯哼,做律师,找实习律所的时候,认真读过!

  ●不仅仅是讲法律。也是在讲职场新人问题

  ●高云本姓汪,真人倒是也见过的,当年邀请来做过一次讲座为人相当的利落诚恳文风也是,对现行的生硬翻译英文合同条款不屑一顾,力图简洁精确,这一点很对我的胃口。这本书是他的得意之作,在当当上销量可观,在业界口碑也很好,本来搞法律的人写东西容易艰涩难懂故弄玄虚,他倒是很开门见山和平易懂。这个暑假回广州,有缘的话再去拜会一下真人:)

  《思维的笔迹(上)》读后感(一):值得看一看

  本书不单单是一部教你怎么样制作法律文书(主要是非业务)的书,而且融入了作者的一些经验和法律思维,很适合年轻律师学习,其他法律职业也可参考。 不过该书内容有点多,阅读时,需要自己提炼

  《思维的笔迹(上)》读后感(二):值得看一看

  本书不单单是一部教你怎么样制作法律文书(主要是非诉业务)的书,而且融入了作者的一些经验和法律思维,很适合年轻律师学习,其他法律职业也可参考。 不过该书内容有点多,阅读时,需要自己提炼!

  《思维的笔迹(上)》读后感(三):有思想的作者,有思想的书

  这本书的名字就很有个性,不像一般的法律实务类书籍那么俗套。书的内容也很有意思,不像一般的书分的每章每节,而是按要点写,起初看的时候,觉得挺有意思,后来慢慢喜欢上这种书了,不枯燥,也不刻板,内容很吸引人,而且有案例助理解,文笔也很幽默,能读进去,可以看出,作者是真的在把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写出来,而不像很多作者只是简单的拼凑赚钱,我很喜欢某个人的专著,这本书,是有价值的,对作者来说,我觉得他用一定会有回报的。

  我看什么书不一定都能用上,实践的时候不一定会用,但是我知道我很喜欢这书,这本书写的很好,很用心,起码这点我能感觉出来,推荐。

  《思维的笔迹(上)》读后感(四):笔迹的思维

  1.对话中,让别人选择比填空简单。

  2 对话中,40%时间建立信任,30了解价值观,20陈述自己,10%确认一致.

  3 建立信任:

  肯定对方. 恩 恩 恩

  声音低于对方.

  注意观察对方表情.

  及时转移话题. 哎今天 吃点祥?

  多用陈述句.

  多用请求语气 怎么样? 可以吗? 行不行? 帮个忙?

  4. 7%来自语言,38%来自声音(语音音调),55%来自服饰和行为。

  5 不要收取原件,尽量复印件。

  6 尽量保持多人在场,防止被录音。

  7 谁当你是工具,你就需要对问题进行汇报和解释。他需要你的逻辑结构图。 工作

  8 谁当你是人,你会被关注,他会注意你的发现问题的过程。 他需要你的流程图。 演讲 家庭 娱乐

  9 词语判质量,数字定生死。

  《思维的笔迹(上)》读后感(五):思维没有笔迹

  整体写作风格偏向散文,看完后没有多少印象深刻的收获。很多东西可以一笔带过却长说一番,需要步步指引详细解说的,却肤浅了事。

  对于书名“思维的笔迹”,本书并没有着力提升读者的思维能力,虽然单列了“思维篇”,但其中“思维方法”和“思维流程”仅粗浅的阐述了有哪些种类,并没有多一些地通过讲解案例和设置练习以提升读者对思维方式、思维流程的理解和运用。如果说下册是针对性练习,更人性的设计应该是将练习融入教学之中,把前三章分为上册,后三章分为下册,而不是让读者读了一本书,再买下一本才能很好的学到东西。

  对于书名“法律人的成长之道”,本书指引法律新人的成长道路或者教授法律新人成长方法的作用并不可观。作者的办理的业务可能非诉占一个绝对性的比重,而且本书隐含了一个写作环境——沿海发达地区。因此本书所举的案例、讲述的方法,基本都是和公司法务、合同业务有关。对于内地城市的新人律师来说,能接到的业务基本都是诉讼,虽然“思维方法”等诸多技能不分诉讼与非诉,但通读本书的收获必将大打折扣。

  无意评定本书的好坏,仅阐述个人阅后的体会,希望各位朋友能推荐关于办案思路、技能,相关的好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