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认清一个人,看这四点就够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认清一个人,看这四点就够了

2020-08-27 16:05:54 作者:未知 来源:人民论坛网 阅读:载入中…

  01

  不贪婪

  禅宗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到沙漠里寻宝藏,走了很远的路都没找着宝藏,水却喝光了。

  他想:我一定会渴死在沙漠里。这时,佛出现,赐给他水,那些水足以帮他走出沙漠。

  可是,当他在归途时,却发现了宝藏,兴奋之极,把所有的口袋都装满,还扛了一袋在肩上。

  宝藏实在太沉了,每走一段路,都在消耗他的体力,他又渴又累,不久,他的体力渐渐不支,水也喝得所剩无几,还是没走出沙漠,最终渴死在沙漠里。

  人性最大的罪恶没有比放纵欲望更可怕的,祸端源于不满足,贪念太多必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知足的人,心胸豁达、不计得失,看哪都是风景;贪婪的人,欲念若成燎原之势,必会陷入人生的沼泽地。

  

认清一个人,看这四点就够了

  02

  不迁怒

  不迁怒家人

  把不愉快的情绪迁怒于家人,将心里的不痛快撒在家人身上,是对家人最大的伤害。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

  对待外人的彬彬有礼,可能只是一种处世的圆滑与世故;而将好情绪留给身边最亲近的人,才是深入骨髓的教养。

  真正有修养的人,懂得把最好的情绪留给最爱的人。和家人相处的时候,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不迁怒无辜

  心理学家本恩曾说过:

  我们从愤怒中带来的每一个打击,最终必然落到自己身上。

  迁怒者常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让他人来承担自己的过错,使无辜者代替自己遭受折磨。

  这种方式看似发泄了情绪,其实,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有趣的说法叫做“踢猫效应”。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老板批评,回到家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一顿。

  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说明迁怒这种情绪是会传染的,当我们迁怒别人时,别人无缘无故受了气,可能也会找另一个人发泄。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平时温文尔雅的人,缺的是失意时也能宠辱不惊的人。

  学会妥善地安放自己的怒气,也是一种修养。

  

  03

  不慌张

  曾国藩一生都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实际上,年轻时的曾国藩做事心烦气躁。他的老师唐鉴先生送给他一个字——“静”。

  之后,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思考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方法。

  尤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他更是不轻易做出决定。他往往点上一支香,经过几番静思,反复权衡,然后才拿出一个主意来。

  真正厉害的人,通常不会火急火燎地将急和忙写在脸上、挂在嘴边。而是在大事、急事面前做到有条有理,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

  很多时候,头脑冷静、不慌乱的循序渐进比着急忙慌、紧赶慢赶更能成事。

  人生需要不慌不忙,只有淡定自若,不为过去的失误而懊恼,不为将来的不确定而担惊受怕,即使身处风口浪尖也会闲庭信步。

  

  04

  不显摆

  不显摆,才不会遭是非

  正所谓,财不外露,当你经常将财富显露出来,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嫉妒,甚至是仇恨。

  就会导致钱财被偷、被抢,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

  很多时候,不显摆,不张扬,就不会遭来是非,惹出麻烦。

  不显摆,是给自己留后路

  这世界上,总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个人太过于张扬,爱显摆,往往会将自己的路给堵死。

  而那些低调做人,谦逊有礼的人,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好感,当然也就更容易获得机会,得到更多。

  实际上,“不显”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养,一种善良。

  好吹嘘之人,初接触时,容易让人产生他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错觉。

  但几轮交往下来,尤其是遇到实实在在的问题时,他的行为或者做事的效果开始严重与他之前夸下的海口偏离。

  人这一辈子,到最后拼的就是口碑和人品。

  不显摆的为人处事方式,往往会让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更多的机会和际遇,如此便会走得更为顺畅,走得更远。而这便是做人做事的大智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