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04-18 点击:112 好评:2
朝代更迭,是中国古代的常态。开国皇帝,都想立万世基业,但终有那么一天,皇室会走到终点。末世的皇帝境遇都不怎样,比较起来,南北朝南朝的末世之君,下场最惨。 曹家废掉汉献帝,并没有杀人。而司马家虽说杀了一个愤青皇帝曹髦,但是最后禅让给司马家的曹...
日期:04-17 点击:181 好评:9
只招“笨员工”【哲理的故事】史蒂夫·乔布斯开始创业时,打算为自己招聘一名助手。经过层层选拔,有甲乙两个应聘者收到试用通知,不过谁能获胜,还要看在随后一周里的试用表现。 乔布斯分给两位的工作并不复杂,只是把一大堆纸质文件分给两人,并告诉他们:...
日期:04-17 点击:212 好评:7
小镇兄弟大优和小优,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各自创业。 小优脑瓜子灵活,别人做什么赚钱他就跟着做什么。他倒卖过水果、摆过小吃摊、开过服装店,每一个项目都做得风风火火,可只要稍稍赚不来钱,他就会终止手头的项目,转而寻找更赚钱的生意。 大优循规蹈矩,从一...
日期:04-17 点击:139 好评:7
自三闾大夫屈原被当权者放逐,披发散衽在江畔苦吟之后,历代诗人遭遇贬谪已成见惯不怪的常态。宋代文豪苏东坡自嘲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其中酸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身如不系之舟,漂泊不定,心若砧板魚肉,血迹斑斑,一部古代文学史说是一部...
日期:04-17 点击:119 好评:7
贞元四年(788 年)十二月的一天,唐德宗外出长安城打猎,偶然来到一个叫赵光奇的乡民家里。显然,这是一个展现领导亲民爱民作风的好机会。唐德宗和颜悦色地询问赵光奇:“百姓乐乎?”皇帝问老百姓还高兴吗?潜台词当然也就是问对国家、对皇帝还满意吗? 唐...
日期:04-17 点击:286 好评:6
刘伯温在历史上有两种形象:在官方记载里,他是朱元璋的机密辅佐,为明朝开国做出重要贡献,虽然很牛,但还是“人”的形象;在民间传说里,他通晓天文历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还常显灵,制造了很多神迹,简直就是“神人”。 鲁迅说,诸葛亮到《三国演义...
日期:04-17 点击:121 好评:4
明景泰元年(1450年),年事已高的南京户部尚书魏骥上书请求致仕,刚登基的明代宗朱祁钰同意了。这是魏骥第三次以老辞官,终得偿所愿,告老还乡。 致仕,通常情况下也就是现今人们说的退休,这一制度可以追溯到周朝。《礼记》记载,周朝“大夫七十而致仕”。...
日期:04-17 点击:108 好评:4
别出心裁的李鸿章提出了一个全新方案 咸丰十年(1860年)秋天,英法联军攻占天津,接着向北京推进,不久直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逃往热河途中,给驻扎在安徽祁门的两江总督曾国藩下了一道圣旨,要他速派鲍超率部北上“勤王”,交胜保调遣。这道圣旨是军机处于...
日期:04-17 点击:106 好评:3
公元618年4月,51岁的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迎来了他的末日,一颗曾经顾影自怜的头颅,从此再也没有了生机。关于他的一生,后世贬斥的已经太多,但不管怎么说,他曾经耗尽国力沟通的大运河,却在此后的千年岁月里,成为“南粮北调”的主动脉。可以说,大唐的繁荣...
日期:04-17 点击:72 好评:3
王安石的时代,处于北宋神宗的熙宁、元丰年间,是一个好时代,社会经济正在持续发展,城市繁荣、人民富庶。但和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好时代”一样,北宋王朝却正在进入“衰世”。大家可能会说这不矛盾吗?一点都不矛盾,社会确实在发展,但社会矛盾却正在激...
哲理文章:本栏目收录的大量经典哲理文章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
哲理文章精彩推荐
- 能成就大事业的“不要脸”精神
- 俗话说:没心没肺,活着不累,一是说傻里傻气、糊糊涂涂活着,就没有活得太累的感觉;...
- 富含大智慧的寓言小故事
- 爱情和友谊 爱情和友谊不期而遇。 爱情振振有词:既然世界上已经有我,你的存在还有何...
- 你要学会做一个“自我负责”的成
- 1 人生其实很公平,你想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就要为此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而通往幸福的第...
- 经得起今天的沮丧,才能蜕变成明
- 1 昨天,我度过了无比沮丧的一天。 天没亮就起床赶年终汇报的材料,接着开冗长的会议。...
- 不为人知的安利营销帝国
- 不为人知的安利营销帝国 团队,是最微小的安利细胞。每个团队隶属于一个系统,每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