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直到那一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10篇

2017-11-02 21: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10篇

  《直到那一天》是一本由[法] 米歇尔·普西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一):十八年的“奇迹”,也不过是一场闹剧

《直到那一天》是法国作家米歇尔·普西写的,全本书是以时间为主线串联起来的,时间虽没有细写到多少秒,但已经到分这个时间单位了。小说主要讲了一场空难后“幸存”的女婴因为不确定的身世,引起了两家人的情感纠葛,一名侦探为其身世进行了十八年的调查,最终发现她和这两家人并无血缘关系。

作者除了有厚实的文字功底,也很会带节奏,他对人物的刻画很细致,动作心理的描写不仅仅让读者认识了角色,也让读者的心情和角色的同步,同起同落,无缝贴合。

女孩“丽莉”就是这场空难的“幸存”婴儿,在媒体的报道下,她的存在已是一个奇迹。之后并是富人与穷人对这个孩子的争夺战,最后穷人将自己的弱势化为优势,借用媒体的宣传效果,取得了这一场争夺战的胜利。如果这是一场真实案例,不过即使是小说,这个案例也可以在传播学的课堂上分析分析。

虽是穷人夺得胜利,可是后来却为之付出了一条生命的代价,但这却是由这一位原本人设不错的侦探所策划的意外死亡,为了钱。

钱在小说中起到的作用可不小,没有钱就不能让这名侦探为着同一个事件调查了18年,这时也许你会觉得他的确很负责任,的确,对于工作是这样的,但他却可以为了钱而杀害他人。

人的贪欲很可怕,在它还受你的理智关押之前,你应该会是无欲无求的,但只要有一点点甜头出现,它就会挣脱理智的束缚,越来越狂大。

这只是小说的一角,但全书归根到底,都与“欲”结缘。

(by,独書坊)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二):结尾的冲击太小

我还能说什么呢???在刚读了四分之一的时候就猜想丽莉多半哪家的小孩都不是,多半是谁放在那里想被别人抱走,结尾就真的是这个!!??哇看着文章的走向走向这个没什么意思也不够挣扎的结尾我真是。。。感觉二分之一的时候收尾是最好的。虽然两份DNA结果都没有亲子关系是个很好的转折,可是出现的太晚了,晚到基本什么都猜出来了。。。哇这么想知道结尾熬夜一口气读完看到这样的结果实在是难以满足啊。。。最后结尾原谅的太快了吧,快到简直毫无挣扎,虽然可以理解想给丽莉确认身份的心情,但是你们真的不需要多难过一下吗?这是推荐时所说的“人性之书”要表达的内容吗??

叙事手法倒是比较独特,马克的主角视角,读爵轻信手记的第一人称视角。在这点上算是不错的体验,尤其是撕下来五张纸后又非常想读后面的内容,读者也和马克一样感到了焦急的煎熬。

很好奇翻译为什么所有的人的姓氏都是单字,还全是中国姓常用字,这是辅助阅读的新手法吗?虽说对于记人名是有些帮助,但是也很容易出戏呢。。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三):一篇不一样的碎片

什么叫以爱的名义,陷入疯狂,不能区分善恶?对于腰封的概括不能理解并且觉得很低级。

首先,韦氏夫妇是见过自己的孙女的。即使次数少,但是一对深爱孙女的老夫妻,怎么会对孩子一点印象也没有?孙子孙女长大了挺像,但是毕竟有不一样,当时他们或许就是有点混淆,有点不确定。但是这个不确定却足以让他们花尽心思去抢这个小孩,甚至伪造手链博取法庭上人们的同情信任。他们一点错也没有吗?显然不是。他们的抢夺也是后面悲剧发生的导火索之一。如果他们当时能因为不确定是不是自己家人而让步,妮可的老公最起码不会被害死,丽莉也许也会有不用这么纠结的人生

柯氏夫妇错除了把不确定的孙女占为已有,还动了害人的念头,害死了韦老头,让这一家人的生活雪上加霜,读来甚为同情,惋惜。

柯家姐姐被描述成一个恐怖的角色,但是这是她童年的阴影,她是受害者,除了前面,描述她的文字比较恐怖外,她是个无辜的人,无需多言。

真正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命运,知道两家争夺,也从不发声,导致了悲剧持续发酵。

另外还有孩子真正的父亲,还有私家侦探,他们各自的弱点和卑鄙,都显现无疑。

所以,到底是谁在以爱的名义?事实上,这群大辈分的人,没有一个完全是。他们是灾难的受害者,失去了最心爱的儿子和媳妇,抢夺孙女,只是他们救命的稻草,只是他们转移注意力的工具,只是他们不愿意相信老天的残忍,非要向老天抗争,争一口气罢了。柯氏夫妇真的那么爱自己的孙女吗?如果是的话,怎么忍心让自己的大孙女变成一个魔鬼一样的人呢?什么是爱?为了自己的一个执念而已罢了。

书中三个小辈的感情才叫爱吧,马克对丽莉的呵护,照顾,担心,甚至为了她差点丢了性命。小姐姐为了把妹妹带回家,更是准备搭上自己的一辈子。陷入疯狂说的是小姐姐吗?也不是吧!她并没有疯,也没有实质性的伤害任何人,现实中的她和侦探描述的也大不相同,现实中就是一个酷酷的不屑一顾的富家女形象,好姐姐形象。书里也做了说明,她和侦探之间彼此有成见,因为她曾偷听到一些秘密

悬疑部分还是很精彩,不然我也不可能在凌晨五点写书评,确实是被吸引看了一晚上而毫无睡意 。

唯一不够震撼的是,最后马克没有死。他应该死的,被侦探开枪打死。小姐姐晚了一步到,她杀死侦探并且看完资料知道真相,挽救了丽莉,丽莉生下来小孩,但是小孩的爸爸去的死在了这一天。

自己编了一个结局,也突然更明白了,为什么悲剧和你让人记忆深刻,让人思考更多。所以,本来是要给五星的,直到侦探枪响都是五分。但是最后的大团圆,我为他们一家感到高兴并由衷的祝福,只是这个作品的震撼力,变得不堪一击了。甚至只能让有些人抄写腰封上的文字作为影评了。就像本以为那是一枚探索宇宙的火箭,本想靠他来传回震撼人心的消息,结果它却是一个烟花,高空绽放很美好。但是却没有了那个震撼人心的思想高度。

这样也好,毕竟我们不能为了找寻意义那么狠心,幸福,大团圆,才是我们短暂生命中,最希望的结局。希望永远不会有空难,永远不会有交通事故,希望永远不要有在绝境面临选择不顾一切求生还是不负信仰受罪,希望世界和平,你我平安喜乐。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四):直到那一天——透过多人视角感知多重真相

我的跨年,由一本书陪伴着,书名叫做《直到那一天》。感激它陪伴我度过这样一个精彩的夜晚!
看过不少悬疑,曾经以为国外流行的主题无非几种:情杀、财产,或者情杀+财产,从没想到争一个孩子也可以是一场悬疑的开始,为作者不落俗套的机智开场鼓掌!
第一次捧起这本书,看着题目,根本想不到这是一本关于“身份”的书。特别是书的封面——由两张相似但不同的面孔的左半边和右半边拼凑而成,十分具有误导力,我想到的竟然是真假女儿“还珠格格”的剧情,或者是女子长大后改变身份隐匿行踪(与作者相比,我的人设显然太过于世俗)。
本以为是平静生活起波澜,没想到开篇竟然是飞机坠毁的危险画风。翻开几页,作者已经把故事背景交代明白了,用的是法国人“暧昧不明”的表现手法(喜欢法国电影的伙伴们,这手法和悬疑片《非常公寓》有点儿像)。本来可以平铺直叙介绍背景,作者偏不按常理出牌,而是笔锋一转,从不同的角色视角去解构整个故事。
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在于,并不仅仅解构故事,还通过每个人物的视角带来“小高潮”,及每个小章节的悬疑部分。这正是利用了角色视角能够带来盲人摸象的片面性,从而达到从容自然地进行悬念设置的目的。
如果这样说还有点抽象,下面以前几节为例:开篇爵爷的角度,我们看到的是他在调查着什么,想自杀,又发现了新的突破点(然而作者当然是不可能告诉我们的),此时的小高潮是他在调查什么,他为什么想自杀?接着老板娘茉莲的角度,看到的是两个举止暧昧的人,留下的悬念是两个人是什么关系?——所以,即使没有正面描绘主人公米莉(莉萝,丽莉)的生活,她珊珊来迟却早已由周边人物慢慢带入剧情。也就是说,多人视角放缓了故事进展的节奏,把一个大悬疑拆解成了无数小悬疑。
比起单人视角,这种写法的第二个额外好处是,显得真实。
多人视角给予作者站在每个人的视角去端详事态的机会,也给了读者很强的带入感。比如茉莲,作为一个老板娘,她可以优哉游哉地猜测来来往往的客人都是什么关系,这也符合她的个性定位;爵爷,是一名侦探,他必定会穷尽自己的聪明才智收集报道,判明是非,对案子非常投入;主人公丽莉,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自然有种种犹豫,深陷其中。
虽然我们都可以通过本书介绍知道这个故事的梗概——一场空难,奇迹般存活了一个女婴(真的吗),认领时冒出两家人,对于孩子的身份大家各执己见——但我们仍然乐意翻开下一节,并怀有微微的期待:下一节的视角(“主持人”)是谁呢,又会带来事态的何种进展呢?——这或许就是作者抓牢读者心的关键。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五):事情的三面

记得几年前看电视剧《李春天的春天》,梁冰说了这样一句话:事情有三个面,你的一面,我的一面,以及事实真相的一面。

直到那一天里面的事情也无非是这样,柯家的一面,韦家的一面以及事实真相的一面。虽然说一开始就猜到结果可能什么样的,但读书的过程中还是会跟着作者的描述时而偏向柯家时而偏向韦家。真正的人性是无所谓好坏,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自己永远是有道理的。作者还是布了挺大的一个局,而且几乎每个人物都不是匆匆过客,挺好挺好。

还有几点想要吐槽的。一是这个译者是tw人吗,从人名字的翻译就开始那么玛丽苏,听着真像言情小说,然后马克和薇娜的对话简直是完全的tw腔,真是忍不住都要念出来了。二是有剧透了一些,孩子当时不是穿了丽萝的衣服了吗,为什么最开始部分调查了那么久衣服的来历还是没调查出来呢。这一点觉得好诡异,如果的确是穿了丽萝的衣服,没道理是什么廉价市场的衣服啊。这点难道不给个解释吗。三是这当妈的也脑洞开的略大,就算三个月的婴儿,我相信亲人也不会在医院抱错吧,怎么就能确定没人认的出这孩子不是他们的孩子呢。四是还是挺感叹法国人对自己亲骨肉的这份感情,就算是隔代,就算生活再艰难,却一定要争个你死我活,可能所有都因为作者描述的人性吧,理解无能。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六):脆弱的蜻蜓

脆弱的蜻蜓
偷爱警/文
     米歇尔的笔下,十八岁少男少女,褪去了花季雨季的色彩。披上更加成熟浪漫睿智自由自信的外套。这些花季雨季里的少男少女,不再是简单情爱,不再是浓情蜜意,而是探访过去,探访真实,寻踪绿色札记本里的身世之谜。这一个很大胆的命题,为什么不是父辈在解开身世命题,而是些刚刚成熟的孩子,在一点点推开神秘的大门。可以看到,米歇尔力求从法式浪漫的文化氛围里,提升小说的可读性。从楔子开始,到每一章节的铺垫与描述,都能见到米歇尔的深厚功底。丝丝入扣的情景布置,如同一个个预演的镜头,从眼前闪过。层层叠加的悬疑效果。增加了小说的观赏性,绝对不比电影差,是有种拿起来就放不下的的感觉。
     在美版的书封上,我看到了蜻蜓、飞机,而在中国版的书封上,两个人的脸拼接在一起。很明显,书的内容,要描述一个姑娘的两种人生。哦~错了,应该是三个姑娘才对。直视感让看书者会陷入到思考当中,看不到的未必是虚假的,看见的未必是真实的。
     小说描述了一次空难,毁掉了两个家族,本该毫无瓜葛的两个家族,为了争夺唯一幸存者“蜻蜓”的抚养权,使得两个家族,陷入了缠斗当中。富豪家族的奶奶聘请一位私家侦探,虽然谈不上知名侦探,但也算是一名敬业侦探,奶奶给出一个非常优厚的待遇给私家侦探,希望他十八年内查明真相,无论结果怎样,一定要还原事实真相。侦探近乎疯狂的侦查,耗费了十八年的光景,而事实真相却丝毫没有进展。奶奶变得诡异神秘,直到奶奶亲手杀死丈夫,似乎一切都将结束了。米歇尔在侦查细节上,设想过各种离奇场景和假设,某些桥段略显多余蹩脚。而事实,这只是故事的停顿。普通家族的奶奶,并没有给予太多的细腻描写,只是一味的倾其所有,来培育孙女丽莉的成长。就算是丈夫的意外死亡,也撼动不了奶奶的坚定意志。依然用勤劳的臂膀支撑起整个家族。奶奶终究没能逃过了侦探的情感阴谋,被玩弄,背负更大的自责。三代人,死者无力辩解,生者陷入阴谋,年少者活在一个个问号当中。
      米歇尔的描述太过冗长繁琐,过于苛求悬疑铺垫,阶梯式描写,穿插的绿色札记本,成为小说进展的引子,抽丝破茧引出真相。后生可畏的马克,是如此的聪明,破解了十八年的困扰,破解了三代人悬而未决的谜案。这是不是太夸张,还是米歇尔故意描写人类的智商,随着时间推移,得到了跨越式的进步。按图索骥的推理没有错,错的是,这个悬疑太儿戏,十八年6500多个日夜,侦探的脑瓜居然不如一个中学生。
      如果把这部书小说定位成推理、悬疑未免有些牵强。小说的楔子,是通过描述一段灾难,引起蝴蝶效应。虽然加入了私家侦探、加入了贫富阶层的争斗,加入了枪杀的场景。整体看这部小说还是太过直白和理性,根本算不上推理,稍有悬疑到差不多,在小说的文尾,一再强调灾难的反转,通篇大段的回忆陈述,对整个小说硬性破坏。头重脚轻是我最直观的看法。350页算是节点,找到卢梅兰的时候,米歇尔的笔锋疲态显现,让一部精彩小说,留下一条续貂尾巴。
     哦,蜻蜓,
    你呀,你有着脆弱的翅膀,
    我呢,我有着破碎的身躯……(p60)
      很喜欢这一小段文字,喜欢“蜻蜓”这个名词。侦探花了重金买下蜻蜓,放在饲养箱里,为的就是尽快破案,查明真相,而蜻蜓在奄奄一息的时候,是马克拯救了蜻蜓,是马克成为关键先生,寓意深刻。虽然我大段的批判,但这部小说,还是让我觉得精彩十足,一天看了350多页,读起来,并没有生涩感,流畅的译文起到了关键作用。
      蜻蜓在自然界带有美感,而故作悬疑的米歇尔成功制造了一场小说版的蜻蜓效应。人性在蜻蜓效应的追逐下,变得支离破碎。与此同时,人性也在追求当中,得到善意的回馈。脆弱的蜻蜓,拍打着透明的翅膀,飞向自由,飞向远方。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七):故事而已,看看就好

阅读感受不是很好。一是前半部分故弄玄虚的地方太多。爵轻信的札记被拆得七零八落,总是在渐入佳境的时候被各种理由打断,虽然这么处理突出了悬念,但也破坏了行文的完整性。二是翻译的槽点不少。外国小说的人物非得翻译成中国式的么?什么柯家韦家的,这么处理我觉得不好。三是爵轻信这个人物写的让人有点看不懂。小说里他的角色应该是个线人,带着读者往下读的那种,但由于前面说的第一点,阅读快感被冲淡。其次,开篇这个人就要自杀,原因是什么?没有解开谜团的愧疚?多年前杀害情人丈夫后无法释怀?好像都说不通。另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为什么在札记里还要刻意隐瞒呢? 抛开这些问题,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一部不错的作品,悬念布置的初看不合理细读又契合,能够将兄妹乱伦这种重口味写成小清新证明作者文笔还是不错的。应该还是一部值得读一读的小说,前提是有足够的耐心忍耐作者前半部分的絮叨。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八):你是谁

孩童时,我们往往会拉着父母问,我是从哪里来的?父母的答案充满了创造性,也许来自田间地头,也许来自垃圾堆,孩子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我被父母偶然在某个地方发现然后带回家的感觉,不由得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有所感触。

空难中幸存的三个月大的女婴,18年来,她不但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她连自己是谁都无法确定。脆弱的蜻蜓啊,虽然在爱中长大,但是身世之谜给她带来多大的困扰,不言而喻。而与此相关的两个家庭,也同样经受着煎熬。

不经过阅读,无法到达真相。这部如同侦探小说一般的作品,让我在阅读中无法停下来。最后的最后,不得不感叹,命运啊,它开了一个多么大的玩笑。

丽莉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两家人给了她能够给予的,抚养她的爷爷奶奶,虽然生活艰难,但是给她无私的爱;未能抚养她的家庭,给了她成长和发展需要的经济基础。哥哥和姐姐都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她,没有攀比,只有关心。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她的“姐姐”,从小多么活泼的女孩子,生活的意义慢慢只有妹妹,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真让人心疼。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九):嗯,领悟!

为了纪念今天看完的它,多晚都得记录存于内心深处的点滴心情。已经很久没看小说的我接连干了两本,不看小说的原因是因为想挑战自己的阅读舒适区,可这本,让我有点小烧脑。如何评价小说的好坏,我的基准是故事紧凑,让人读的停不下来,最后还能有点小领悟,基于这三点它都做到了,颠覆了法国小说在我心中所有的形象。处于对作品的尊重,从不剧透。只想说说内心深处的点滴碰撞。其实是个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狗血的剧情,但请让我们来思考隐藏于故事情节里所有人物的思想。除了大团圆结尾以外,其实通篇都是记录各种不悦,有得不到的不悦,有即使得到但不幸并存的不悦,有不敢爱,有太多纠结........每一位看似幸运但总被作者设计了一大堆悲催。所以真心觉得写的好,来源于每一位人物的刻画,思想的通透,情绪的拿捏。在这么一本虚拟类书籍看到了生活的本质,无处不在的真实。我们的人生也不过如此,只是书里被放大了。人生并没有太多的如意,而真正的生活在于挑战不如意时依旧乐观的心态,有了这颗心,你会发现无论顺境亦或是逆境,生活依旧很美,无论得到亦或是失去,阳光依旧灿烂,我想这是我最大的领悟。

  《直到那一天》读后感(十):当每个人口中的“我爱你”都变成这个人伤害其他人的利器

人总是在寻找些什么,或许是爱人,或许是旧友,或许是一朵花一片云一杯酒。
虽然命运总是会让人们历经种种艰辛,但不可否认,寻找得越久,找到的时候,就越欣喜。
十八岁的丽莉是一场飞机失事中的幸存者,当年机上所有乘客罹难,唯独一名小婴儿——当年还不到一岁的丽莉。
婴儿只有一个,可失去婴儿的家庭却有两个。柯家和韦家的儿子儿媳都在事故中去世,幸存下来的婴儿成了他们最大的期待。
一场场关于婴儿到底属于哪个家庭的官司展开,两个家庭所有的成员都被牵扯到案件当中,所有人都不惜一切代价想要证明婴儿是自己的家庭成员。
可这个婴儿——丽莉,即便过了十八年备受瞩目的生活,也一直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谁。
>>关于丽莉
18年里,她成为两家共同的希望,当然,她也是导致两家彼此仇恨的源头。
表面上,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实际上,她比任何人都孤独。
她就像有两张面孔的同一个人,可以面对所有人,唯独没办法面对自己。
她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为了查清真相,柯家人雇佣了一名私家侦探。
在私家侦探投入十八年时间后,他心灰意冷。虽然已经尽力,但可能真相永远都无法被得知了。
在他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即将扣下扳机的那一刹那,他终于发现事情的真相。
伴随着扑朔迷离真相的,是一步一步被扭曲的人性。
每个人口中的“我爱你”,都变成这个人伤害其他人的武器。
在“善恶究竟是什么”的疑问下,“我是谁”这个问题变得愈加尖锐,让丽莉未知的未来变得更加迷茫且深不可测。
在侦探未来得及说出任何一个字的时候,一颗神秘的子弹射中了他的心脏。
这十八年中侦探整理的调查记录最终还是落入丽莉手中,她开始踏上寻找自己身份的旅途。
她的脚下是两个家庭为她铺就的道路,可不管走上哪一条,都意味着自己过去十八年里有一半生活会被剥离。
所以,对她而言,重要的不再是一个名字或者一个身份这么简单。
她真正要寻找的,是她的未来。
我们总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强烈的想要活成什么样的渴求。
>>关于薇娜
在这场长达18年的调查之中,每个陷入其中的人都渐渐迷失自我。
包括在年仅六岁就被家人教着说谎的柯薇娜,她在那场空难中失去了父母,所以家人告诉她,她绝不可以再失去一个妹妹。
当时,她的模样人见人爱。六岁这样的年纪,她原本应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地成长,可非但没有如此,她还在媒体上大量曝光。她当着十几个法官、律师、警察、专家的面出庭作证上百次。她变得只会重复一句话:“对,这个小宝宝是我妹妹。”
六岁的孩子,被冰冷的家人推到台前。她那么坚定地说着“认得”,一遍又一遍,直到偏执。
一个人的心理发生什么样变化才会让这个人不仅性情大变,连相貌都停留在六岁的样子?
18年来,柯薇娜活着的唯一动力就是要让妹妹有朝一日能够回家。
她甚至为妹妹保留了当年为了迎接妹妹而布置的房间。玩具、洋装、首饰、唱片、每一年的生日礼物……应有尽有。
她用六岁的身躯带着韦家人参观这个房间,像是恶魔,又像天使。
她坚信,妹妹马上就回来了,只要再等一会儿就好。
人性在18年中被消磨干净,柯薇娜渐渐变成货真价实的恶魔,抛弃一切,只为让妹妹回来。
应了关于《直到那一天》的那句话:“人性永远无法直视,更经不得考验,若你甘愿为爱沉沦,又该如何逃离这人性的深渊?”
总有人嘴上说着善良与美好,却对内心中滋生出的种种罪恶不以为意。殊不知,罪恶的积累也会在不可挽回之时爆发。等到退无可退之时,没有人能拯救谁于水火之中。
但繁花总会盛开,明天终将到来。
希望所有迷路的小孩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希望所有人都在积累爆发之前明白,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有些东西,必须传承下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