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专业主义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专业主义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07 21:1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专业主义经典读后感10篇

  《专业主义》是一本由[日] 大前研一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专业主义》读后感(一):对“专家”的重新解读

在老罗某一期的视频《U盘化生存方式》里第一次听到这样一本书,兴奋地找到电子版然后开始慢慢咀嚼。书中的内容并不多,但是有些地方可能因为个人经历还不够丰富或者知识储备还比较薄弱,所以没有读得非常明白,或者几年之后再翻出来看又会有新的理解吧。
    作者曾经做出这样的预言:
    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任何人都能够成为专家。
    真正的专家是任何地方都需要的,并且这种需求今后会越来越强烈。

  《专业主义》读后感(二):字字珠玑

    刚读完该书的电子版,只有4章,缺少最后一章(矛盾)和结尾。
    书中内容很多,充满了对商业,竞争和管理的一些论断性语言,对于一个无知的人可能觉得该书很霸道,对于一个少知的人觉得这本书应该背诵,可能对于一个大师会发现该书中内容有部分问题。我是那个少知的人。
     我把一些记得的看法或者有影响的看法列举一下:
     up or out,在一个公司要么升职要么离职,但是都得升值。
     开会要充分的讨论,最好大家都疲惫的时候开会做结论。这事和我理解的相反,要大家精力充沛的时候开会,才会有效果。
      要充分相信自己能力努力学习,锻炼自己,并坚持下去,就可以成为专业人士。
      技术革新会要了很多公司的命,历史的成功很多时候会是累赘,柯达,并预言相机会消失,因为手机的拍照已经普及。确实是很有远见的预测。所以每个人都要适应新的变化,并主动求变。
      多问问题,会问问题,有相应的逻辑思考能力,整个学校培养的其实都是逻辑思考能力,如果不做科学研究的话,让大家都能互相理解各自所说的话。
      拥有全球视野,美国,日本,中国
      战在竞争对手或者领导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
      
     书中的翻译很好,但是句子太长,读起来比较吃力,感觉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但是每个句子确实表达的又很充分有力。
      有时间还要多读几遍!
      
      
      
    
      
       
    

  《专业主义》读后感(三):即便不是主角、配角,我依旧是一个演员

我们夸一个人工作做得好,就会用“专业”来评价他。我最早开始接触“专业”这个词源于一部电影——《喜剧之王》,娟姐夸赞周星驰饰演的尹天仇“这就是专业”,因为尹天仇演戏的时候只要导演不喊卡就算挨打也一直演下去,即便他只是一个群众演员,饰演一个尸体。这里的专业与大前研一所认为的专业主义有相似之处,关键不在于演员的演技是否炉火纯青到能拿奥斯卡,不在于你是否通过了等等专业认证、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知识,而在于你的工作态度,是否能“以客户为中心”。
       与一般人的看法不同,大前研一认为专业主义并非是指在某一领域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一群人,也无法通过职业来进行划分,专业主义的核心在于“以客户为核心”。每一份工作都有相应的客户,即便是职能部门,他们的客户也是公司股东或老板。在专业主义之下,大前研一又提出了四大能力——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的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
      在日本经历了二战后经济的繁荣发展,上世纪90年代经济便陷入了“失去的十年”。说好十年又十年,已经快有三十年。在日本经济不景气和日本阶级分明、相对固化的企业氛围下,大前研一提倡企业不拘于战略框架和企业格局、把握住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自我更新。大前研一的奔走呐喊,深得日本的企业、员工共鸣,对我们也有不少裨益,比如“对事情抱有好奇心,刨根问底,怀疑一切,多问几个“why””、“不怕失败执着探索,对事业倾注全力”等等。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何为专业?
       第一层次,态度的专业,与能力无关,要有一颗干好工作的心,态度为先。无论是不是主角、配角,只要在工作的舞台上,就要做成一个称职的演员;
       第二层次,工作能力与工作方法的专业,追求自身能力的提升,对我们的客户负责,一切以结果说话;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第三层次,常怀归零之心,不断清空自己,重新出发。俱往矣,不被以前的经验和教条束缚,进入更高的境界
      精进,用于止境;专业,亦无止境

  《专业主义》读后感(四):书名为甚叫专业主义?

最初看到这本书应该是几年前,但一直没买也没去翻看。最近因为读到麦吉沃恩的《精要主义》,想起了就回头买来通读了一遍。
    大概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忍不住冒出一个念头,这本书的书名为什么叫“专业主义”?是因为翻译的原因,还是日文里它本就叫“专业主义”?后来强忍着读完,发现整本书除了几处着笔“专家”、“专注”外,跟我理解的专业主义好像没半毛钱的关系。
    整本书12万余字,除了开篇谈及了点“专业”外,又到后来越往心理学、逻辑学乃至哲学上去了。可惜的是,后面的三学也仅只是论述了点皮毛。这就是号称“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仅有的一位极为成功的管理学宗师”的日本管理大师??
    果真是如此,我真要小瞧了日本的管理学了!这“大师”也太TM的泛滥了?!
    还有,原版是2010年出来的书,现在读来,书中很多内容已经老化跟不上时代了。什么杰克韦尔奇?什么诺基亚?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的网红是乔布斯、扎克伯格,现在的独角兽是Facebook、Uber、Airbnb、小米!
    ——但我又郁闷了,真正的像大师德鲁克的书是没有时代隔阂感的哪。
    另外,译者的翻译水平也实在一般。
    建议未买者不要买,未读者不要读。
    ——毕竟现在时间、精力宝贵。浪费了不说还得惹自己一声骂,坏了心情

  《专业主义》读后感(五):真正讲“道”的书

这本书看的过程不住在啧啧交好,有些书真犹如一直住在你内心的一个好朋友,你一直知道TA在,但是又从未清晰看到TA的面貌,直到你突然在现实生活中遇到TA,然后又一见如故地说句:我就一直等着你。
这是关于“个人品牌”主题阅读的第4本,目前也是我这个主题阅读中最喜欢的一本。
书作者是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这位被称为在亚洲真正对企业管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且也是唯一赢得西方企业与管理学界尊重的亚洲专家。
读完这本书第一部分后我对这位专家的尊重就油然而生,他给了我一个全新对专家,对专业主义的定义,同时也是相对全面的一个定义,也让我明白了日本企业一直秉持的非常敬业匠人精神来源。
大前研一提出了一个新的专家的标准:
  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依靠理性而行动;
  他们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理念,而且无一例外的以顾客为第一位;
  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永无止境的进取心;
  严格遵守纪律。
除此之外,新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专家还应该具备: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思维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
这本书是此次主题阅读中唯一一本非非美国人写的书。所以能明显感受到这本书和其余书的区别:
美国是经验式思维,描摹对象好比是每一笔都很细致具体的素描。
中国式思维更喜欢齐白石写意,廖廖数笔,略过旁杈,专注神髓。
那大前研一的这本书就是中国式思维,寥寥数笔,但专注神髓。书中没有一句话是讲如何成为专家的具体方法,但是作者给出了给出一个框架,给出了一个引发人去继续思考、继续去钻研的路径。
如果书籍按照“道法术”来分,我想这本书就是典型讲“道”的书,在我的知识体系中这类书就是帮助自己搭框架、建立某类知识主体。

  《专业主义》读后感(六):咨询就是专业讨论专业的工作

大前研一认为的专业为生的专家大概是这样的:他们是理性的,职业精神,并且以顾客为先,具有很好的好奇心和进取心。这哥们一如既往地夹带私货,书中到处穿插日本的改革、企业、麦肯锡的高大上。。。越是读得深入,越是觉得这厮是不是某个无良书商捧起来的呀……?或者是人老了,就容易絮絮叨叨。。。?头几章很不错,但后面的内容营养越来越稀薄了。
你够专业吗?专家的词源是profess,本意是“向上帝起誓,以此为职业”。对专家的定义如果仅仅针对知识和技能,是不足的;还有对顾客的重视,为顾客的服务(而非是为公司服务,不是对公司的规定言听计从)。真正的专家,应该优先考虑顾客的利益,而非上下级的关系。如何授权,在做到不连累顾客的前提之下(大前研一是做咨询的,麦肯锡嘛!),对下属与新工作的gap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培训缩短之间的差距,以此来完成合格的授权。大前研一认为:授权是一种投资,针对顾客的投资,顾客可能获利或损失。专家都是爱学习的,不认为自己的本领是绝对的;随时准备磨砺自己的人,而这种驱动力是来自于强烈的好奇。好奇心不足的人,大前研一称之为“怠慢智慧的人”,自我防卫,对变化采取防卫态度,放弃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麦肯锡(大前研一总喜欢为他之前工作的公司打广告,真受不了。。。)的铁条就是“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好奇心和进取心结合的人,严格遵守纪律,才能成为专家。
先见能力。在新形经济形态中,眼睛看不见,手触摸不到的活动将成为主流。过去的经验不但不再适用,有时反而成为羁绊。——这句太赞同了。譬如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某些特别好的“品质”,甚至要拖后腿。如储蓄的习惯,导致了在cpi高居情况下的资产损失,以至于错失于某一个大的经济浪潮,如03年开始的“地产黄金十年”。哦,我举这个例子,是因为我父母辛苦苦存钱,结果房价涨幅大于存钱速度,最后悲剧了。。。——新形经济不但是无形的,甚至是跨边界的,多元的,指数增长的,无法逃避的。固守成功的模式,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不是一件好事。——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特点对吊死来说,是利好。因为一无所有的人一直try,总能找到相对优势的一刻。——不能依靠固有的模式和陈旧的知识来解释史无前例的现象(尤其是经济现象,这个关乎吊死的逆袭;政治的算了,留给高帅府们玩儿去!),否则很可能将自掘坟墓。针对新的领域,我们需要不断磨练自己的资质,使能够对未来具有预见的能力。How?首先要怀疑从前相信的东西(自我否定!!)。惧怕改变是无济于事的。然后是紧迫感,积极应对变化,使自己成为专家。专家虽然是理性判断的,但直觉却能够预见到未来。如何磨砺正确的直觉能力呢?对从事的行业无比的热爱!——大前研一最后仍然无可逃避地回到了泛泛的common sense了。当然,直觉的磨砺是长时间集中思考后略微放松的结果,这是经得起心理学考验的结论。
构思能力。遇见到蓝图,还需要推敲正确的商业模式和具体操作。——这点并不同意。有些时候,更可取的是一边做,一边进行修正的。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开始就完美的方案和计划。大前研一的case都是鸡肋,基本没什么意义,事后诸葛亮,总结谁不会啊??提到了一点点破坏性创新,但很浅,基本没什么营养,充其量鸡精兑水。尤其说amazon那段,呵呵~简直是自己抽自己脸,在P138.
讨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逻辑的思考、逻辑的讨论,跟某小部分女同事的讨论留下了点儿心理阴影了。。。逻辑是超越英语的通用语言。在讨论的过程中,雄辩(口才)是必须的,但只有逻辑的说服才是具有建设性的。适应矛盾的能力,其实是面对创新能够调整自己经营策略的能力;同时在目标与现实、资源与压力之间寻找到一个可以成事的调和。

  《专业主义》读后感(七):修齐治平,如是而已

20091024 初读过
20141228 上海到成都飞机上再读毕
书只可重读
=====
预言的自我实现指的是以没有确凿证据的预言为契机,唤起一种新的行动,这种行动最终使起初的预言变为现实。
泡沫经济破灭之后,也许是由于我对大家的提醒多少起了些作用,在商业人士中,一种健康的危机感正在蔓延,大家感到“国家和社会已经靠不住了”,提升自身价值的现象正在萌芽。与此同时,对于“专家”这个乍看起来非常漂亮,听起来也很悦耳的词,大家使用得越来越频繁了。 我认为,在重新认识自身市场价值的过程中,专家这个词是象征性的;对于激励自己向更高的境界迈进,它只能起到一个升压器的作用。
我们在组织中诞生,在组织中生存,最终在组织中死亡。然而,很多人对组织却一无所知。这是因为大部分人并不去学习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付诸实践,而是按照学生时代“幼稚的组织观”来思考问题、做出判断并付诸行动。书生的看法有时会带来新鲜的视点,但总是像纪律监督员那样,大肆宣扬规则和规定,奖励不符合时代精神的勇往直前,感情先于道理,是不能称之为管理的。
我们需要的还是这样的专家,他们从基础知识开始进行系统学习,亲身实践,对经验反复消化并不断积累,经过持续的训练,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提供给别人。
重申一下麦肯锡的纪律,这就是“优先考虑客户,为客户提供最高价值”。咨询顾问们都在努力谋求自我发展,已达到这一目的。如果不这样做,咨询顾问就无法赢得客户的信赖,也得不到同事的好评。此外,如果提供的咨询服务非常平庸却显得若无其事,客户会感到失望,同事也会毫不留情地向其表达蔑视之情。 这一纪律可表达为“up or out”,也就是“得不到晋升与发展的人,请你离开”。
专业技术人员只能按照规定进行电脑操作,而专家具备“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使组织在没有既定的方法与规范的情况下正常运转。这就需要对顾客有深刻的洞察力,并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也就是说,专家必须理解“forces at work(工作的力量)”,在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况下,能够设想各种情况并有可能采取正确的对策。 在21世纪的经济世界中,我们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几乎所有的情况都没有正确答案。
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

  《专业主义》读后感(八):一点都不专业

或许大前研一作为咨询师是专业的,但在作为作家的身份上他一点都不专业。说实在的,豆瓣好多豆友的评论总结都比他精致。
这书是我上大学前姨妈特意给我的,具有一点提点性的意味吧。但是正当考后解放的大好日子怎么可能静下心来看书,所以一直搁置着。因了这个缘由,我一直挂记着这书,觉得是自己对不住。
终于,在几年后的这个暑假我决心翻开它,kindle显示50%后,我终于放弃。尼玛,就是个坑嘛,我就应该一直拖着不看的。
全篇累牍的说教和自夸,高高在上的架子随处可见,简单一句“专业人士是不一样的是有异于常人的最求的”说了一整本书。稍微了解咨询行业的人都知道他所说的这些大道理和cases都是已经是common sense了。不过也不能全怪这个老头,这个年纪这个位置的人总有一种习惯性的自命不凡。而且这书面世的时候,也就是早在五六年前,或许这些道理还真不是那么普遍,又或者从日语角度来看他的话还算是精辟的,不罗嗦的呢(有人说这是日本人一贯写作方式,叫什么随笔风格,实在是不喜欢)。
但是终究一句,如果不是太闲或是想找书催眠,还是不要在这儿浪费青春了吧各位。

  《专业主义》读后感(九):阅读商业畅销书的正确方法

最近,财经作家吴晓波对商业畅销书《从0到1》下了一个断言:“这是一本将在两年之内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的书!”鄙夷之情,溢于言表。
窃以为,不仅是《从0到1》,绝大多数的商业畅销书,都将在两年之内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
那么,我们还有必要购买和阅读商业畅销书吗?
我认为,第一,对于商业畅销书,直接在网上下载或购买电子版即可,不需要再买纸质版,用这种速成品填充书房内有限的空间。第二, 阅读商业畅销书,不需要从头到尾细读,只需浏览,或从目录中摘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内容阅读,偶尔遇到少数几个有启发的观点,默默记下即可。整个阅读过程,不必超过2小时。
对于一本短期内迅速完成的商业畅销书,你实在不应该指望它能像文史哲的经典一样,字字珠玑,结构严谨。偶有所得,已经是对得起时间与金钱的少量投入了。
比如十年前风靡东亚的《专业主义》,里面有一些语惊四座的观点,例如:“推动未来世界运转的,是个体之间的竞争,而不再是国家之间或企业之间的竞争。优秀的个体之间的竞争转瞬之间便能改变世界。”但是,当你回过神来,仔细在上下文中,寻找能够支撑这个观点的论据和案例时,却发现只有一个孤例,完全没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对于《专业主义》这种几乎完全不讲逻辑的商业畅销书,也不必全盘否定,它至少有6个能启发我的观点:
1、思考“顾客的顾客”的重要性。通过考虑“顾客的顾客”,可以把目标领域扩展到其他行业,这就为重新审视现有的方法提供了契机,并且有可能赢得机会,为直接的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
2、如今的时代,依靠某些精英学习最新理论、制定战略并严格按照战略进行实践,这种做法已经无法推动企业的发展。依靠固有的模式与陈旧的知识解释新现象,这种做法将会给事业的发展带来危害。
3、回避争论,不习惯争论,是致命的弱点。乐观地期望不费唇舌便可得到别人的理解,不懂装懂,对一针见血的意见充耳不闻,得过且过,重复错误,这些都是同质化社会所产生的弊病。在讨论的过程中,隐瞒自己的想法或歪曲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是不利于解决问题的。无论对方是谁,都不必畏惧。
4、要想认清变化的本质,首先要对身边的变化逐一反复地向自己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变化在什么地方,从中会产生什么,真正的价值何在?然后从中确定课题,建立假说,搜集事实以认清这一假说,并进行分析和验证,重新构建自己的观点。
5、从竞争对手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动地进行自我变革。
6、人不是不喜欢变化,而是讨厌自己被改变。
综上,阅读商业畅销书的正确方法是:不买纸书,用2小时左右快速浏览电子版,寻找少数几个对自己有启发的观点,拿来实践。

  《专业主义》读后感(十):并不过时的专业主义

《专业主义》这本书是我同事推荐给我的,是他以前在IBM的领导极力推荐给他的。我拿到手后匆匆看了一遍,觉得十分有价值,就一边摘抄地又认真读了一遍,感觉有很多收获。
这本书,文如其名,讲述了什么是专家,怎么成为专家。
在他看来,专家的大前提是“先为客户的利益着想“。无论是在组织内如何分配权利、如何进行讨论、甚至何如决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客户利益始终是应该放在第一位考虑的。这既是大前研一这样睿智的职业人的信条,也是麦肯锡这样成功的咨询机构的格言,足见”顾客至上“的重要性。
恪守顾客利益第一的信条,很多组织内的问题似乎可以迎刃而解,例如”官僚主义“,”集权与放权“,”终身学习“等,让人有眼前一亮,茅塞顿开的感觉。
在知道了专家的信条之后,后面的几章都是在讨论如何成为专家,或者说在作者眼中,专家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综合来看,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有以理性为本,用逻辑分析对问题进行客观思考,同时具有感性认知,用直觉发现方向,领先于时代的能力。
如果用简单的话总结就是”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顾客利益第一位为核心,逻辑分析和感性认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他眼中具备专业主义的专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