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断臂上的花朵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断臂上的花朵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0 11:06: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断臂上的花朵读后感精选10篇

  《断臂上的花朵》是一本由[南非]奥比•萨克斯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8.00,页数:2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断臂上的花朵》读后感(一):祖国,我的孩子

“若是民主能在南非落地生根,那么代表纯洁和殉道的玫瑰与百合花将从我的断臂上开出,而这就是我温柔的复仇。”
      ——奥比·萨克斯 《断臂上的花朵》
奥比·萨克斯是犹太裔白人,他为南非黑人的基本权利挺身而出,为推翻种族隔离政策奋勇而战。他因此屡遭监禁侦讯,甚至在前南非政府特务的一次炸弹暗杀行动中失去一臂一目。而当他最终成为南非宪法法院的大法官,我们并没有看到痛快淋漓的“以牙还牙以暴制暴、有冤伸冤有仇报仇”,相反,他亲手在南非这片满载着鲜血和仇恨的土地上种下了民主、自由、正义、尊严和宽恕的种子,呵护着它们生根发芽。而这,就是他断臂上开出的绚烂花朵,就是他最有力的“温柔的复仇”。
其实我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断臂》这本充满了案例和判词的书本会无数次如此深切地打动我,直到我试图从萨克斯大法官的视角来看待这一切,才恍然明白,原来是萨克斯对他的国家、对国家律法那珍之重之的拳拳呵护之情深深触动了我。
他将南非视若自己心口掌间珍贵的孩子,他将自己对这个孩子所有美好的期许——正直、宽容、坚韧、善良、勇敢、包容、等等等等——都通过法律这一工具赋予了这襁褓中的幼儿,然后小心翼翼地,一路呵护着,看着他长大。因此,这本书才如此地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所以,我想,我的祖国,我们一直被教导,您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可是否,我们更应视你为要悉心呵护的孩子?让我们以自身的行动告诉你,要为正义挺身而出,要为道德奋力拼搏,要向贫困和不公宣战,要关爱他人,言而有信,要崇尚科学,探索未知,要包容特异,追求创新。而当有一天我们老去,祖国,我们的儿女将成为你新的父母,他们将教会你那些我们所不知道的,告诉你那些我们所未曾期许过的,就让一代又一代的我们呵护你,塑造你,告诉你——
祖国,我的孩子,你还并不伟大,但有一天,你将变得伟大。
                                                  ——某歪

  《断臂上的花朵》读后感(二):宽容

记得多年前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曾经和我的一位好友在一次清谈中,被他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现在可以在国内施行更为先进的对官员的财产监督制度,以大规模减少甚至杜绝沆瀣一气的腐败现象,但前提是:对现有既定事实的官员贪污所得不再进行追究,你会同意这个决定吗?我想了一会儿,给出了确定性的回答,随后我询问他自己心目中的答案,由于三观贴近,不出意外地他也给了我一个肯定的答复。随后我俩又问了周围其他一些人,却得到了不少大相径庭的回答:当然,对腐败问题的痛心几乎是被询问到的每个人都表现出来的,只是与盗跖为伍,却被许多人嗤之以鼻,表示对这样的合作,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

随后多年里伴着阅读量的增加以及观察到的世界更有了深度和广度,我对当年这个回答愈发赞同了起来,然而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朽的巨著《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伊万质问他的弟弟阿廖沙那样:杀死一个小女孩,可令整个世界得救,那么,这可以做吗?阿廖沙想了一会儿,小声但坚定地回答:不可以!也许这时去问阿廖沙为什么不可以?可能他此时还并不能回答的很完美,但这却是他通过观察世界和阅读书籍进行思考后,给出的自己的回答。同样地,我在当年也给出了我在那时抱定的某种信念,还有态度。

如果现在去问我为什么,也许我的回答是:因为我现在深知妥协的不易与退让的伟大,甚至在某些时刻,为了自己心中更加崇高的理念,不得不放弃眼前宽广的利益,或者自己睚眦必报的心态。

本书作者奥比·萨克斯就是这样一位宽容的复仇者,在他不懈奔走于南非种族和解的过程中,不幸被南非当局派出的特务炸断了一只胳膊炸瞎了一只眼睛,并不断被关进监牢。在南非成为了“彩虹之国”后,他有太多正当的理由,至少对当年那些曾经迫害过他的那些人提起诉讼,然而他却用最有道德力量的一种方法对当年那些迫害过他的凶手们给出惩罚:让他们自己深刻意识到自己道德上的羞愧,以及对比起来显示出的自己灵魂曾经的丑陋。

从这伟大壮举中,我们才能领略到人性中的美好,与萨克斯并列的,还有同样出生在南非的曼德拉、图图大教主等人,他们勠力同心,避免了南非内部的屠杀,而图图大主教自传的书名“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也许是最好的注解了。是啊……也许会被很多人骂做圣母心,但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你不能仅仅依靠肤色,就把一些人直接推向了毁灭,这是不正义的,也不可能长久,可在种族融合的过程中,互相之间的龃龉甚至流血冲突,乃至献出生命,也许都是对最后一个统一国家的遥远献祭,如果没有在整个社会中达成谅解的氛围,那么这个国家的种族融合过程就不可能这么顺利,那些曾经参与过迫害的人,也不会轻易选择放下武器。而萨克斯,这个本可在他那个时代依然高高在上享受白人社会的某种“高贵”时,他却选择了质疑,并且用生命去捍卫他的道德权利;而当他在获得崇高地位后,他却用他的表率作用,达成了整个南非社会的宽容氛围。

也许今天的南非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甚至很多发展指数上都出现了倒退,但我们不能在自己的国土上造一面围墙,然后把同在自己国土上出生、长大的另一群人驱入里面,然后光鲜的我们在墙外造出一片漂亮的波特金,似乎这样周围的眼睛就会对围墙内的非人道视而不见。

只要这个世界还笼罩在恐惧之中,谈论黄金时代,谈论现代和发展,纯粹是浪费时间。只要不宽容是我们的自我保护法则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求宽容就是犯罪。——房龙《宽容》

  《断臂上的花朵》读后感(四):绽放的法治火花

相较于南非总统曼德拉,奥比·萨克斯对大多数人来说当真是完全陌生的一个名字。作为南非首批宪法法院的大法官,奥比见证了南非残酷的种族隔离。本应是法律守护者的他,前半生却始终和当时的国家法律为敌,是政府眼中的恐怖分子。遭受长期监禁、刑讯、被汽车炸弹夺去了右臂和一只眼睛。相信对于多数普通人——即使是性格宽容,天生乐观的那些——在这一系列不幸的遭遇后,也会变得不再愿意付出自己的信任,不再相信人性的美好。仇恨、孤僻、冷漠和内心的无助将会在此后的岁月里如影随形。
     萨克斯大法官却并非如此。炸弹事件之后,他在书中对自己的行为描述的风趣幽默,他说,恢复意识之后,自己立刻进行了“眼镜、睾丸、钱包、手表”式的检查,并由衷地庆幸自己的“老鸡鸡”尚在。难道他对失去手臂和眼睛不难过么,难道他从未对伤害他的人抱有恨意么。我相信是有的。只是大法官显然清楚,如果南非想从混乱走向有序,从种族仇恨走向民族融合,势必要从世代积累的仇恨泥泞中拔出双足。
   真的有这样的人,他们能为了自己心中的坚持而放下仇恨,摒弃偏见,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贯彻自己的信念。《断臂上的花朵》就是大法官萨克斯对人生态度的总结。他用自己特有的“温柔的复仇”来阐释了“冤冤相报何时了”这句话。他说:“如果在我的汽车上埋置炸弹的凶手,在莫桑比克的法庭上被起诉但却因证据不足而得到释放——这将是我温柔的复仇,因为我们生活在法治之下。……”
  在共和国这样一个承平日久的国度里,法律虽然发挥着影响,却很难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法治,对我这样的普通公民来说不过是一个长久出现在报纸,网络和宣传册上的词汇。很难想象在南非这么一个曾经种族对立严重,社会构成复杂,文化与民族多元化,公共资源稀缺的国家可以绽放出法治的花朵。但二十世纪的南非宪法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宪法,这个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从种族隔离骤然跃至为同性恋平权,支持它完成“大跃进”式蜕变的基石恐怕就是大法官始终坚持的平等、宽恕和人权理念。
  《断臂上的花朵》从一开始就阐述了宽恕的重要性,尤其对南非的社会现实来说更是进步的基础。这种理念对于未曾经历严酷种族对立和隔离的国人来说在意识层面上就有不同的理解。对我们来讲,宽恕是一件相对私人的行为,它可以是人文精神的基础理念,可以是附身于国人身上诸多传统文化融合后的影子,可以是个人道德修养结成的果实,但却不总是与“法”密切相关。而在南非,宽恕是在法律层面需要坚持的信念并以宪法的形式出现。这个国家规定,在种族隔离时代犯下暴行的加害者可以向真和会(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坦诚自己的罪行,符合条件的人将获得特赦。很理想化的行为对不对?杀人者和凶手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难道不会导致更严重的社会后果么?但就是通过将这种理想化的方式切实付诸于行动,才真正促进了南非各个种族之间的和解。但萨克斯以及他的同僚们明白,南非需要的不是对罪人的审判,而是追寻历史之下的真相,让受害者得到安宁,让加害者释放自己,最终促进“社会的重建”。
    于是南非在宽恕中迎来了变革,达成了种族和解、人权平等、艾滋病人权利保障、同性恋平权等等。可以说宽恕作为法律的前导,为大法官的国家带来了平等和尊严。可以说法治的花朵真的绽放在了大法官的断臂之上。
   与其说这本书是奥比·萨克斯大法官的自传,不如说是他对国家,对法律,对生活的感悟与随笔。他述说自己在处理法律案件时,惊讶于论证过程和最终判词之间的差距;感叹灵光一闪对法律工作的重要性;推崇法律中出现的幽默;遗憾与社会现实和法治之间冲突的难以调和。但在书的开头有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大法官满脸自豪的用他的独臂高举着南非国旗。我想,对于萨克斯来说,虽然南非在消除种族隔离之后还有大量狭隘的思想和观念,现实的矛盾仍旧存在,但他那不曾走上狭隘复仇道路,拥有自由的灵魂,依然让他如此的神采飞扬。
  读完书的时候,我不禁想引用熊培云先生在本书导读中说的一段话,“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法律必须像人一样拥有灵魂。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一味的要求人要有法的精神,却对法缺少认得精神置若罔闻。” 我将这句话作为这本书总起之句,相信萨克斯大法官所秉持的正是这样一种二元理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