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楼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09 21: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10篇

  《红楼梦》是一本由[清] 曹雪芹 / [清] 高鹗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0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楼梦》读后感(一):不同时期不同感受

      学生时期看红楼,看见的是少男少女之间的种种情愫。不容于世的玉公子,不食人间烟火的颦颦妹妹落落大方又工于心计的宝姐姐天真洒脱的喊着“爱哥哥”的湘云,当贵妃的元春,远嫁的探春,可怜的迎春,出家的惜春。在豆蔻年华,所有人没有长大的时候,在人间桃源里快乐着,肆意挥霍着幸福,是“花谢花飞飞满天”式的欲赋新词强说愁。两府一大家子,上至贵妃皇亲,中是夫人小姐,老爷公子,下至丫鬟小厮贩夫走卒,全凭着作者一支笔,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这幅精彩绝伦的画卷。对于后四十回的内容,我是拒绝的。本来就不喜欢悲剧,既然不是原作者所写,就更不用看了。
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闲暇时又翻起红楼梦。觉得此书并不是小时理解的古代言情小说那种,而是,明里暗里的种种宅斗。是现在各种小言或影视作品的宅斗、宫心计鼻祖,职场新人必备指南。自己初入社会,处处碰壁,晚上披头散发抱着被子拍惊动家人不敢出声的痛哭,第二天早晨眼肿头胀然依然精心化妆精神抖擞精神百倍的上班,真是觉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自己也曾经是吟诗赏月慢节奏的林妹妹,却必须适者生存的变成长袖善舞左右逢源人人称赞的宝姐姐。旁逸斜出一派风流的梅树盆景生生的修剪成街道旁的万年青。
现在,再看红楼,感受又大不同。人,或事,哪有你看到的那么简单呢?用眼睛看到的,永远都是表面的肤浅的;用心看到的,才是真实的。贾府的败落,仅仅是因为元春去世无可依靠么?是因为后继无人贾宝玉不理经济仕途不堪一用么?当然不是。就像,一个公司里总有相对轻松薪水可观的岗位,为什么他(她)能胜任而你不能?为什么他(她)在这个岗位上待了不长的一段时间就又换了新人?因为运气么?当然不是。
再过十年看红楼,依然会有新的感受。或许,这就是名著的魅力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的缘故。

  《红楼梦》读后感(二):读红偶得(二):“岂有抄起亲戚家来?”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乃抄检大观园一事。故事写得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亦鲜明展露,读来快哉快哉。
不过,偌大一个大观园,个个都不放过,唯独薛宝钗处,却没人敢抄查。其意味是极为深长的。一是薛家本来就有势力,金陵四大家族,“丰年好大雪”,是有了名的;二是薛姨妈乃九省点检王子腾的亲姐妹,若是连当今显宦的外甥女,都可以认作是贼,来个突然袭击,岂不是太不晓得厉害。
所以,当凤姐留着心眼提及,“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捡只抄捡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家,断乎抄捡不得的。”王善保家忙笑着说:“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这些恰恰说明了她们的小心。但也显得可笑。因为她们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毫无迟疑地“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
试问,宝钗是亲戚,黛玉何尝不是亲戚,怎么他们就敢前去查抄。并且是如此大摇大摆,大张旗鼓地杀来。试想,若是林父还在,还做着巡盐御史,她们又岂敢如此。说不定也是不敢声张,悄悄离开,理由自然是“岂有抄起亲戚来”。
说到底,这是势利眼在作祟。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势利眼,再寻常不过了。一个人,若是得势,自然有人尊你,敬你,甚至怕你。而若是一时家道中落了,那就有机会鉴赏到身边的人如何“变脸”。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曾不无沉痛地感叹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正是寄居人下,又生性敏感的黛玉,会发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之慨叹的原因所在。
《红楼梦》最坚实的基础,最能触动人的地方,就在于作者对人情世故精准地捕捉。人性永恒的。

  《红楼梦》读后感(三):《红楼梦》体现的文化奴隶、文化奴才

《红楼梦》,是中国文坛的神。在中国的文学的地位,是绝对的第一。即使在中国的全部文化中,《红楼梦》的地位也是翘楚。一部《红楼梦》,似乎可以压倒京剧。
《红楼梦》的地位,和毛泽东的地位很相似。神,不容丝毫的怀疑和否定。而《红楼梦》今天的地位,和毛泽东对其的评论有莫大关系。历史在前进,毛泽东在文革中的错误已经公开了,而《红楼梦》的缺点却从未公开讨论过。时至今日,敢说《红楼梦》的缺点,还依旧和在文革中说时政的缺点一样,必然被打成“文学上的反革命”,遭受“文盲”之类的辱骂和唾弃。
对《红楼梦》的权威评论,是写入中学课本的,几代人接受的都是同一版本。用无产阶级的唯物史观的评论,有且只能有唯一版本,因为这本身就包含着政治。
不只课本中,普通百姓所能接触到的大众传播媒体,包括网络,从来没有人严肃认真鸿篇大论地谈《红楼梦》的缺点。在讨论一大堆历史与深刻的时候,从来没有人讨论其中的宿命与唯心、消极与逃避、色情与猥琐、变态与怪异——这本身就不是唯物主义的评论。因为这种权威而一边倒的评论,对文学教育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时至今日,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让孩子读《红楼梦》越早越好,就像尽早接受宗教的洗礼。很难想象,在推行文明素养、崇尚高雅纯洁的现代社会,一个孩子会怎么理解《红楼梦》中的性描写。而一个认真的孩子,会不会像对待课文生字那样,把生殖器俗名在生字本上抄写几遍?
文化界对《红楼梦》的霸权评论,像红头文件似的从上到下传递。如果一个学生敢于质疑《红楼梦》,那么他就必然遭遇到文革中的“反革命”待遇,被批评,被隔离,遭遇精神上的虐待。和“反革命”相对应的是投机者,就像文革中的政治投机者一样,《红楼梦》造就了无数个见风使舵的“文化投机者”。他们既会大肆鼓吹,又会打击谩骂那些谈论《红楼梦》缺点的人。投机者,很会站队,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原则,哪面势力大就站在哪面。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大肆鼓吹《红楼梦》?——因为他们要靠《红楼梦》吃饭。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你讲完了他讲,站着讲了坐着讲,无非因为讲红楼可以赚钱。如果《红楼梦》的缺点谈多了,谁还会去买书,谁还会去听讲,谁还会去找那些大师们签字?
在中国,《红楼梦》的讨论与研究,已经严重畸形,离文学离学术越来越远。“红学”,从最早的文学探究,发展到现在已类似宗教。“红学”组织,近似于宗教组织。“红学”组织的重要使命,第一,宣扬《红楼梦》,神话《红楼梦》;第二,打击对《红楼梦》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言论。
“红学”,事实上是“红教”。

  《红楼梦》读后感(四):那个心比天高的美人——晴雯

晴雯是宝玉在太虚幻境的名册中看到的第一位女子,居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关于晴雯的说法有很多,有的说她全无奴性,无媚骨,敢于反抗。有的说她作为一个丫鬟太过于骄纵任性。甚至于在上心理学的课时,老师把晴雯归为胆汁质气质类型的典型人物。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暗寓“晴”;“雯”成花纹的云彩,彩云寓“雯”。
“风流灵巧”指晴雯容貌出众,心灵手巧。水蛇腰、削肩膀,眉眼似林黛玉,生病时似病西施。王熙凤说”若论这些丫头们,总共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宝玉也在《芙蓉女儿诔》中赞晴雯”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可见晴雯是个美人。擅长女工,能在病中把能工巧匠都不敢接手的孔雀裘补得“若不留心,再看不出来”反应机敏,能帮宝玉装病逃脱贾政考查。
       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貌美本就容易招妒,偏偏晴雯又过于的锋芒毕露。平儿说晴雯是“爆炭儿”,袭人说晴雯“性太急”晴雯任情任性,爽利直率、高傲坦荡。心直口快,看不上小红爬高、看不起秋纹得了别人剩下的赏赐的高兴样,她都出言讥讽。嘲讽袭人的献媚,说她和宝玉之间尽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带病用一丈青戳偷镯子的坠儿。于无形中,得罪了一票儿的人。
       
       我很欣赏晴雯性情中的真,既说得到就做得到,她既看不上别人的献媚,自己就从来不做这等之事。她虽然平时和宝玉使小性子,但是在宝玉有事的时候,就是在病中也为宝玉挣命补孔雀裘。洁身自好,拒绝和宝玉共洗鸳鸯浴。她既没做偷鸡摸狗的事,就容不得别人的诬陷,在抄检大观园时,即使在重病中”挽着头发闯进来,豁的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既然担了狐狸精的虚名,就铰了指甲赠与宝玉,和宝玉换了贴身小袄,并告诉宝玉旁人见了就说是她的。不屑就不做,做了就承认。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自己不屑于做自己不做就好了,也无须对别人的生活、做法做过多的评价。毕竟每个人的想法和重视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也无须要求人人都和自己一样。如果晴雯能这样想的话,对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不做少说,和周围人的关系处的融洽些,或许也不会有后来的厄运。但是,这样的晴雯就又不是晴雯了。
      关于宝玉和晴雯之间的感情,我认为晴雯算是宝玉的红颜知己吧,在很多的时候,晴雯比袭人更能欣赏理解宝玉,把自己和宝玉放在同等的位置上,真诚以待。为宝玉贴字,并与宝玉共看;在重病中,为宝玉补裘。”晴雯撕扇“一节,更是尽显两个人的小儿女情态。宝玉在病中,相对于袭人,更信任的也是晴雯,让晴雯为他给林黛玉传帕。如果晴雯不是被逐出大观园,或许晴雯与宝玉的关系会这么清清白白的继续下去。在晴雯死前,为不担虚名,两个人互换贴身信物。在晴雯死后,宝玉更是为晴雯写下了长篇的诔文《芙蓉女儿诔》。或许只有这个时候两人的感情才从知己的位置上更上了一步。
       宝玉为晴雯写的《芙蓉女儿诔》,通篇多用骚体,这也显现了晴雯这样清白高傲的人像屈原般不能为这个充满泥泞的社会所容,也只有清清白白的来,清清白白的去。

  《红楼梦》读后感(五):大观园中百花尽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性格刚烈,嫉恶如仇,遭诬陷而死。)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袭人,曾和宝玉山盟海誓,后来嫁给了蒋玉菡。)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受夏金桂凌辱虐待,后来死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14宝钗,23黛玉) 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元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远嫁异乡,像一羽断线风筝。)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湘云,少小失去父母,出嫁后又死了丈夫。)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想远离世俗,一尘不染,却被贼人抢走,落入污淖之中。)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迎春,被其父许配品质恶劣的孙绍祖,被折磨而死。)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惜春,看破红尘,毅然出家。)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贾家落败,作为大管家,她也凄惨的死去。)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巧姐,贾家落败,她得到刘姥姥的救助,嫁给一个庄稼汉。)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李纨,寡守教子,贾兰当官后,她也死了。)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秦可卿,与公公贾珍乱伦,上吊而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