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谷大冒险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09 22:38: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绿谷大冒险》是一本由(英)麦克·莫波格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23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想,世界上没有一个不爱听故事的孩子,更没有一个不愿意围坐在老人身边听故事的孩子,瞧,《绿谷大冒险》就在老人的讲述中开始了……故事从一个孩子和一个敌国骑兵威尔的故事开始徐徐拉开了帷幕,威尔的表述让我们看到了凡是正常的人都憎恨战争的事实、也让我们看到了残酷的战争下普通士兵的内心,多年征战,远离家人,渴望亲情。也许正是基于此,威尔才会鼓励两个孩子踏上寻父之旅。
在整个故事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麦克•莫波格塑造故事的能力之强,明明是虚构的故事,却让人觉得真实无比,情感也随着两个孩子的历程而起伏。欢笑、泪水、震撼似乎都表达不了这种从故事本身获得的感受。
莫波格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骑兵威尔、小提琴手唐纳利、水手布兰德尔等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也让我们懂得在这个世界,靠自己单枪匹马地奋斗基本上不可能,借助团队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能够走的更远!
作为长在城市的独生子女,无论父母如何注意培养她的各项品质,很多时候都仅仅只能是纸上谈兵,如果真的像肖恩和安妮经历过一次类似于绿谷大冒险的旅程,或许父母什么都不用说,孩子就自己完全地成长完毕!然而,这样的机会基本上没有,而我们所能获取的感受仅仅只能是通过类似于《绿谷大冒险》的书籍!
《绿谷大冒险》读后感(二):励志之旅
对于冒险和旅游一词,人们一定不会陌生。毕竟很多人都想过去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未知的风景和风土人情。可是本书的冒险旅行却不是为了放松心情,而是有它不得不离开的原因。这次的旅行的距离是从爱尔兰到美国,而冒险着是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当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你还会觉得这是场快乐的旅行么?尤其是看到妹妹安妮脖子上还有一个祖传的金项链,这更是让冒险的困难加倍了。
在书中,哥哥肖恩和妹妹安妮在骑兵威尔的帮助下,横渡波涛汹涌的大海去找身在波士顿爸爸。爸爸在一个名叫绿谷的地方,那个地方听说是”人间天堂“。他说要为家人找一个农场,还有居住的地方。他会造一动房子,造一根全美国最高的烟囱。可是没等他回来,在爱尔兰的家里就已经开始瘟疫横行了。肖恩和安妮开始了他们的冒险旅程。一路上,他们多次项链被抢,遇到过海上暴风雨,经历了沙漠,在冰雪里行乞。他们差点被丢下了大海,被坏人拐卖,差点在荒漠里渴死……困难重重,大人或许都不敢走那么远的路,可是他们却不得不去,而且充满信心的相信爸爸一定在等他们。一路上有坏人也有好人,比如小提琴手连恩*唐纳利、亨利小姐、谢默斯*费恩先生等。两个孩子聪明、勇敢,没有用枪也能吓走强盗;他们能歌善舞,能让最黑暗贫穷地方的人们感受到快乐。他们坚韧不拔、意志坚定,能在安稳舒适的环境中不忘初衷。他们说道并且做到了,困难终会过去,而所经历的故事却让他们真的长大了,学到了很多很多。
书中兄妹两人的故事跌宕起伏,让人不由的为之担心害怕,祈祷中一切都会好起来。在一切都未结束之前,不管什么都是不最后的结果,这是两人所学习到的。而在外的旅行也让他们收获颇丰。哥哥肖恩学从小提琴手那里学会了小提琴,和黑人小卢克学会了养马驯马,和大副、上校学会了掌舵等等。妹妹也越加善舞,对危险变得感知,改掉了冲动说话的习惯,还学会了淘金等。一路而行,相依为命,两人感到了心灵的洗礼。从相信骑兵威尔开始,他们的人生就开启了新的轨道。而一切都是为了让生活更加好起来。而作为奥布莱恩的家族流传的血脉,他们没有让妈妈失望。新的生活和爸爸所说的那个人间天堂的叶离他们越来越近了。有希望就不会失望,励志之旅会给人以希望,让美好近在眼前。
《绿谷大冒险》读后感(三):独立人格教科书
如果问,中国和欧美日的动画片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可能有一个答案大家都有同感:中国的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简单低智,只有儿童才能感受到乐趣,比如火热的《美羊羊和喜洋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但欧美日的动画片不同,儿童可以看,成年人同样可以看,而且凑巧的话,还能感受到比儿童更多的乐趣,比如当年的《猫和老鼠》《功夫熊猫》《灌篮高手》等等。当然,这只是一个表象的差异,深层次的差异可能更多。最近看这本《绿谷大冒险》,虽然主角是儿童,心理也接近儿童,但情节之复杂,意蕴之丰富,成人读来,也会收获良多。从这本童书,我们也能管窥与西方在儿童教育方面的差距。
无可否认的是,童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政治社会化的一种工具,这本书可以鲜明地体现出欧美那种公民教育的独立精神。故事的主线是,肖恩和安妮得到了一个逃离爱尔兰大饥荒和瘟疫的机会。这个大背景,隐喻了一种自我救赎以及“主角”天生的幸运,要不然情节没法开展了。然后,作者设计了贴近儿童心理的道具:祖先流传下来的据说可以保护他们的黄金项圈,这其实是一个载体,承载了一种宗教般的希望,这可能是欧美国家宗教气息浓郁的折射。在这样的设定下,他们开始了“爱尔兰——美国”的寻找父亲之旅。故事也在率同种开始展现。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独立寻亲的桥段,中国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也有,但是场景是不一样的,《小蝌蚪找妈妈》充满了传说中的正能量,没有邪恶,只有光明,中国的小朋友读这本书,也只能看到一个真空中的世界,但《绿谷大冒险》则不同,海难、小偷等一系列风险在笼罩,他们必须依靠自己,去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这在无形中,对于经历这次精神之旅儿童的独立人格,有很好的形塑作用。
所以说,这不单单是一本童书,更是一本独立人格的教材。从目标受众看,这本书是写给6-12岁的儿童,这也正是孩子独立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真可谓适时培育。真希望国内创作童书的作者能看到这本书,学习借鉴,创造出超越翻译障碍的中国独立人格童书。 文/友竹
《绿谷大冒险》是莫波格带给我们的又一个儿童冒险故事,主角虽然是两个孩子,其精彩的情节内容和故事蕴含的深意却也很值得成年人细细品读。
肖恩和安妮是一对兄妹,他们生不逢时,赶上了爱尔兰大饥荒。在幼小的弟弟妹妹们相继饿死、妈妈因食物短缺也奄奄一息之时,两个人被迫接受妈妈的提议,走上了去往加利福尼亚的寻父之路。
他们能够离开首先得益于军人威尔——一个刚开始完全不被信任且被全村人敌视甚至发现就杀害的可怜角色。老威尔先用爱心和善良感化了哥哥肖恩:省下自己的食物给肖恩,并耐心教他捉鱼;随着跟妹妹安妮见面次数的增多,小姑娘也对他放下了戒心。最后一直视军人为洪水猛兽的妈妈也接受了威尔的帮助,愿意把两个孩子托付到他手上,请他帮忙将两人送上开往美国的轮船。
乘船过程中的种种艰辛自不必说,妈妈交给安妮的家族圣物黄金项圈还被贪婪的船长抢走了。这对孩子们来说,简直是最糟糕的事。好在两人没有放弃拿回项圈的希望,在吃尽种种苦头之后项圈失而复得了。懂事、乐观的两兄妹还在船上结交了好朋友小提琴手唐纳利,于是顺理成章地肖恩学会了拉小提琴,安妮学会了跳舞。可惜后来,善良的唐纳利为了救别人失去了生命,他把小提琴永远地留给了兄妹俩。
他们把项圈巧妙地藏在小提琴里,无论走到哪里,这都是最重要的行李。这两个可怜的孩子一次次被置于陌生的危险境地,却从没放弃勇敢走下去直到找到父亲的信念。在寒冷的异国他乡街头,肖恩手指已被冻得冰冷麻木了,却还在卖力地拉琴,陪伴哥哥的妹妹忍饥挨饿却也不得不奋力起舞。因为他们还要靠着这街头表演吃饭——倔强的妹妹怎么也不甘心做乞丐,她要凭着自己的力气吃饭。
无论你是否相信,努力的人更易得到上帝的青睐,善良的人更易遇到乐于助人的天使。小卢克、贝西、亨利、玛莎就是在等待两兄妹的天使,他们不但让两人免于被寒冷饥饿折磨不休、流落街头的命运,还给了他们一段如天堂般的甜蜜日子。正是从两个孩子对这段美好时光的态度上,我们看到了他们高贵的品质。所谓不贪恋荣华富贵,可能说得夸张了点儿,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成年人来说,也不一定能做出“一定要离开,踏上那不知前途究竟有多艰险的寻父之旅”。
善良的天使当然理解兄妹俩的义无反顾,唯有尽力支持、帮助他们早日到达目的地。可是不得不承认,无论计划多么完美周详,他们还是会遇上各种各样突发的危险。有的时候项圈又被抢走了,有的时候他们命悬一线,还有的时候他们最最信任、喜欢的人永远地离他们而去……但是无论怎样,兄妹俩都没有垂头丧气、嚎啕大哭,而是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与厄运作斗争。所以,最后的最后,才会有那样完美的结局。
这本书带给我很大的震撼,不仅在于作者讲故事时那环环相扣的高超水平,更在于他向人们传达的精神:一定要始终坚持信任、善良、勇气等人性中那些美好东西,才有可能遇见美好的未来。
《绿谷大冒险》读后感(五):爱与勇气
这本书本来是囤着等儿子上小学了让他当课外读物的,没想到信手翻看竟把我给吸引了进去。书中的小主人公肖恩和安妮是一对爱尔兰小兄妹。战争与饥荒已经夺走了家里大部分成员的生命,而他们也徘徊在生死线上。一个敌国善良的士兵帮助了他们,使得小兄妹成功躲避了瘟疫,走上了寻找父亲之路。一路上,小兄妹用自己的爱与勇气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感动了很多同样有爱的人,也得到了大家无私的帮助与祝福。小兄妹在数度死里逃生之后,逐渐掌握了很多生存的本领,也使自己变得成熟完美。
正好赶上十一长假,我用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的这本书。一本童书可以写得如此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真是令人叹服。作者成功的刻画出了一对勇敢坚强的小兄妹形象。在他们身上,永远有着不屈的信念(即使死也不能失去作为传家之宝的黄金项圈,因为这个项圈不仅仅具有黄金的价值,更凝聚了一股家族的意志),永远有着乐观的精神(即使面对很多次至爱的离去也没有使他们消沉,反而坚定了小兄妹找到父亲,找到绿谷乐园的决心),永远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毅力(肖恩可以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卖力干活,忍受身体与精神的摧残,只为得到恶棍船长的信任好找到黄金项圈;小妹妹安妮可以一直为大家跳舞,跳到晕倒,只为得到少少的几个铜板),永远有着非凡的勇气与智慧(小兄妹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从拿枪的赏金猎人手人成功救出了黑人朋友)。
相信孩子以后看了这本书,可以理解到什么是苦难,什么是坚强,什么是信念,什么是毅力。
《绿谷大冒险》读后感(六):找寻
“这和祈祷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他一出去安妮就率直地说,“我连续一周都在祈祷,不是吗?可什么都没发生,一点起色都没有。我跟你们说,这都是项圈的力量。他摸了项圈后,身体就起变化了。爸爸说,在他还是个小孩子时,就有大人告诉他项圈有治愈的作用,肖恩,你还记得吗?”《绿谷大冒险》是一个关于“找寻”的故事:找寻食物、找寻父亲、找寻项圈……
这注定是一段曲折的路程。肖恩和安妮在爱与勇气的陪伴下克服了种种困难(甚至是与死神交臂)终于找寻到了“家园”——有爸爸、有妈妈、还有珍贵的金项圈。当然,除此之外,肖恩和安妮永远也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朋友们:给他们送食物的骑兵、叫他们拉小提琴和跳舞的小提琴手、将他们带进红房子的小卢克、把他们当做自己孩子的亨利玛莎,还有上校先生以及淘金者谢默思•费恩。
这是一段善恶交锋的旅程,更是一段教会小读者辨别善恶明辨是非的神奇旅程。
肖恩和安妮在骑兵的帮助下得到了一个逃离爱尔兰大饥荒和瘟疫的机会。他们别无他物,只带着一个祖先留下来的据说可以保护他们的黄金项圈,他们去美国寻找父亲。黄金项圈俨然成为一个试金石,不但给他们带来了各种灾难,但同时又在引领他们结识那些善良的人。在找寻的旅途中,肖恩和安妮帮助别人同时也接受别人的帮助,他们付出爱同时被爱;他们与以船长、赏金猎人为首的贪婪者斗智斗勇,他们不得不接受暂时的失败而最终在爱与勇气的帮助下走向成功。
“你们又长高了,两个都是。”妈妈报完后说道。
“看到了吧,”安妮得意地说,“我就知道他们会说这种话。肖恩,我说的没错吧?我从来就没错过,,你觉得呢?”
长高了的不只是身高,更有智慧和勇气以及让他们可以将寻找坚持下来的——爱!
《绿谷大冒险》读后感(七):关于善与恶的教育
充满童趣的封面和题目让我误以为这是一本简单的儿童读物,其实读完才发现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我们,这本书都有其教育意义,教育我们如何面对善恶,如何运用善恶。和平年代的我们,区分善恶用的是最蹩脚的故事——门外有大灰狼,学校门口有拐孩子的。。。毫无疑问,从小到大,这些蹩脚的故事也一再在上演,酿成一个又一个的悲剧,但仅仅靠这样的恫吓无疑在孩子的内心起不到震撼的作用,那些血腥又单薄的故事也无法敌得过时间带来的淡忘。与此相比,《绿谷大冒险》带来的震撼,是深刻的。
故事在一个战火中濒于危难的家庭和敌国士兵之间展开,身不由己践踏这片土地的士兵依然保留最后的同情心,他的善良拯救了肖恩一家,助他们熬过了那艰难的饥荒岁月,又助他们踏上了寻亲之路。。。。。。这个沉重的开端带着一些焦虑感徐徐展开,让读者不由自主地关注起这对小兄妹的命运,的确,敌国士兵都无法抵挡这童真的无邪,我们更不可能读得无动于衷。此后故事越发跌宕起伏起来,在开往波士顿的轮船上,在波士顿的街头,在小卢克的主人家里,在沙漠的马帮队伍中。。。。。。肖恩和妹妹的命运因黄金项圈而不断跌宕起伏着。
黄金项圈,我以为在这里有两个寓意,一个是精神的信念,一个是物欲的诱惑。在肖恩、小卢克、上校等人的眼中,黄金项圈象征着一个家族一千年的辉煌与荣耀,也象征着执着去寻找爸爸的希望,因此他们才会不惜代价的去保护它,可当黄金项圈与生命放在同一个天平上,孩子们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拯救生命,的确,生命在信念在,当思想得到升华,是否拥有黄金项圈这个形式就不再重要了。而在船长、赏金猎人等人的眼中,黄金项圈仅仅代表一笔巨额的不义之财,巨大的诱惑之下,他们放下了人性最后的遮羞布去争抢,去骗取,去掠夺,展露出了人性最恶劣的一面。
可以说,借助一个求生与寻亲的故事,借助一条黄金项圈,所有的人都表现出最真实的品质,有毫无保留的善,也有毫无底线的恶。我相信这样的故事读来,才会给我们和孩子们上一堂最生动也最深刻的关于善恶的教育课。
《绿谷大冒险》读后感(八):乐观和坚持就是最大的力量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日子里填满了工作,渐渐迷失在忙碌当中,回想童年,大部分人所拥有的记忆都已极其有限,回顾儿时读过的故事,除却课本里的诸如晏子使楚、草船借箭、刻舟求剑等历史典故,存在于我们这群80后脑海的就多是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也别无其他精彩的阅读记忆。所以看到这本书时,我想为00后的外甥女儿找一些美好的故事,来给她的童年增加一些别样的光彩,如同所有小生命诞生给大家庭带来的快乐,她给我们全家带来的欢乐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们也和所有家长一样希望尽所能给她最好的童年。
看完书发现,这样多姿多彩的故事确实可以给小朋友带来许多现实生活里体味不到的收获。
故事里的主人公小男孩肖恩和他的妹妹安妮因为战乱和饥荒,被迫流亡他乡,离开英格兰去美国寻找他们的父亲,带着家族的金项圈,一路经历饥饿、疫病、强盗、遭受陷害等困难,也一路披荆斩棘从海难里逃生、在寒冷的街头卖艺乞讨、穿越沙漠……所有这些困难挫折没有让他们退缩。他们一直坚信可以熬过苦难,乐观的面对一切,与其说金项圈赐予他们神奇的庇护,不如说是他们的乐观给了他们更大的力量。
漫长的冒险旅途,寻父之旅,他们也一路遇到好人,无私的给他们提供各种帮助,大兵威尔、小提琴手、小卢克、贝茜姐妹、上校、谢默思•费恩等等,他们的快乐带给别人,所以有了一路的贵人相助。也曾有过温柔的诱惑,贝茜姐妹表示愿意领养他们,提供食物和教育,从此可以安然快乐的生活,但他们坚持要带着金项圈寻找父亲,没有放弃最初的目标。他们坚守初衷,给予他们了力量。
人生,不过也是一场华丽的冒险,我们从最初睁眼看世界,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在成长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渐渐迷失在生活的匆忙当中,而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或者败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或者沉迷在生活的温柔乡里,最初的目标就这样遗失在生活当中,等到我们年老时才会感叹年少时还曾有过那样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梦想。如果能有故事里肖恩和安妮的乐观与坚持,也许我们都能实现最初的梦想。
这是莫伯格的故事给孩子的礼物,也是给成人的警醒。斯皮尔伯格评价他的作品,故事传达出的灵魂和感受在每个国家都会引起共鸣。我想也会每一个年龄段引起共鸣,乐观和坚持,是面对困难,实现梦想最大的力量。
《绿谷大冒险》读后感(九):灾难与好运是孪生姊妹
细说起来我应该是英国儿童小说作家麦克 莫波格的铁杆书迷,我拥有他目前已经翻译成中文的10本书,我喜欢他的作品更多是因为他的故事能够打动我,虽然他的作品更多的与战争挂点边,但是并没有太多的战况实播,而是更多的通过儿童的视角来触摸经历人生中的某些成长的磨练,《绿谷大冒险》也并不例外。我们的两位小主角是肖恩和安妮兄妹俩,故事初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爱尔兰的大饥荒,肖恩的三个弟妹都饿死了,妈妈因为悲痛和饥饿也卧床不起,因为这一切的灾难和苦痛都要妈妈一个人承担,爸爸在这之前已经踏上了去美国新大陆给我们开辟新天地的路途,至此没有丝毫音讯。作为长子和家里最大的孩子肖恩虽然自己饿的皮包骨头,可是为了一口吃食,仍然坚持每天到河边钓鱼,实际鱼上钩的几率微乎其微,一方面是钓鱼的水平,一方面是鱼的数量,还有你知道吗?河对岸不远处的村庄就驻扎着来侵略的骑兵,并且此时就有一个骑兵正在对岸注视着自己,相信谁面对这一境况都会有复杂的心理,肖恩也不例外,只是你很难想象这位骑兵是如何改变了肖恩一家的命运,他在获知瘟疫袭来的第一时间把肖恩和安妮送上了寻找父亲的征途,当然这之前肯定发生过什么使彼此信任依赖的事情,这就有待于你自己来解开答案。是的,他们的妈妈没有与他们一起启程,因为此时妈妈已经没有丝毫的力气,妈妈让兄妹俩带走的唯一物品就是祖传的金项圈。
是的骑兵从那天河边与肖恩相遇到瘟疫到来之前,尽自己所能的偷偷帮助他们,就连路费都是骑兵的积蓄,并且骑兵答应尽力照顾他们奄奄一息的妈妈。
肖恩和安妮知道与妈妈的就此一别就是终生的永别,好在爸爸似乎就在幸福的彼岸等着自己,虽然这离爸爸答应回来接大家的时间过去了近两年之久,我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是我们却无法对孩子们言语什么破坏他们的希望。
海上遭受的一切我们很难三眼两语说清,船长不会遵守他答应骑兵的诺言,虽然他收了骑兵代付给的几倍的路费,并且船一开,他就把安妮脖子上的金项圈收入囊中,我们知道金项圈是这个家族的灵魂,生活在怎么窘迫,妈妈都没有丝毫卖掉的念头,可见它的价值所在。是的,兄妹两个人并没有住处,自己到拥挤的下等舱寻找可以躺下的容身之所,并且一路下来最好不要再叫船长看到。我们掠过磨难,海上一路上他们兄妹认识了小提琴家,肖恩学会了拉小提琴,安妮学会了跳舞,最终在海难中他们幸运的活了下来,拥有了这把小提琴,并且发现了藏在里面金项圈,是谁帮助了他们,相信你读后肯定会明白。
后来他们在乞讨的生活中认识了黑人小卢克,并由此认识了善良的双胞胎老小姐亨利和玛莎,在她们的红房子了他们度过一段快乐幸福的时光,但是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他们寻找父亲的脚步,在获知父亲肯定不在此地之后他们踏上了新的旅程,当然是由小卢克负责护送,只是路上他们遇到赏金猎人,从而再次失去金项圈,并失去了黑人小卢克,当然黑人可以买卖,兄妹俩想用金项圈买回小卢克,显然这是幼稚的,不过兄妹俩依靠自己的机智追上赏金猎人,救出了小卢克,只是他们失去一切,当然不包括小提琴。
当小卢克把兄妹俩交到保罗上校手中后便很快返回送信。保罗是亨利玛莎小姐的弟弟,要不是为了帮助肖恩和安妮,亨利小姐这辈子都不会搭理自己这个弟弟,为什么,还是那句话,看书后你就知道,保罗上校有一艘亨利玛莎号的船,你知道什么意思的,在船上你难以相信保罗上校是怎么从强盗手中夺回项圈的,并且又是怎样的忍痛割爱的卖掉船,死里逃生的率领车队开始长征的,是的,长征是我们国家的专有名词,用到这儿自然是有一定的意义,我们知道他们三个人在沙漠被车队甩了,项圈再次被抢走,上校为了不拖累孩子们,把活命的水都留给他们,自己选择了独自离去,是的他不想自己的瘸腿连累孩子们。
在沿别人的车队痕迹行走的第二个夜晚,他们迷失了方向,在第二天的烈日烤制的绝境中,他们遇到了孤独的山里人,是的,他们再次得救了,并且在陪伴老人淘金的过程中,他们意外的再次得到了项圈,当然这让老人倾家荡产,你难以想象,奇迹就在此发生,兄妹俩给老人带来梦寐以求的金子。然后老人便把他们带上了继续的寻父之路,你相信吗,当孩子们费尽心力打听到父亲曾经的住处,等待他们的是很久没有人居住的院落中的一座孤坟。
嗯,你一定会猜错的,这并不是父亲的坟,而是陪伴父亲一路走来的家狗的坟堆。爸爸就在这让兄妹崩溃的瞬间从屋内走出来。是的,同样你很难想象,妈妈也在这里,妈妈并没有死,爸爸刚把妈妈接回来,很显然他们路上错过了。
你是否能够告诉我是什么让这兄妹俩如此幸运?是执着的信念,还是祖传项圈的神灵,亦或是人们同情弱小的良知?我们随他们一路艰苦的走来,发挥我们所能的想象,却很难预知接下来的未来,这就是莫波格儿童小说的魅力所在。
《绿谷大冒险》读后感(十):我们要学会成长,我们要学会坚强
绿谷大冒险书评我们要学会成长,我们要学会坚强
在童书里算是不差的封面,凹凸感是童书一贯的印刷风格,各种各样的花草无规律地排布,笔触简单而不杂乱,给人以很清亮的感觉,就好像绿谷这个名字一样,可相较起内页的黑白插画,主人公肖恩和安妮在封面上的寥寥数笔倒显得有些粗糙。
好的故事应该被全年龄段阅读而不是因为归属到儿童文学一类就只适合儿童阅读,不同的人阅读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小朋友学会成长,大人们找回童真。就好像这本书,可能是我太久不看儿童文学的缘故,故事的情节以及发生的背景都真切得让我惊讶,不是一个依靠想象而构筑的世界所以里面所描写的现实是如此的赤裸裸。
想起之前阅读的一系列的关于“二战”的题材,也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现在的伤痕文学越来越把目光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纯洁的,从他们身上所映射出的社会的恶更让人觉得恶。
故事很流畅,成长还是最大的关键词。但是我们也应该去反思,社会的种种叠加到还幼小的孩子身上,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第一章/骑兵
故事的走向往往都带着隐性的铺垫,只是我们常常都会忽略罢了
“但每次都会让他的内心或多或少地感到疼痛”
这是骑兵的心理描写,或许透过那几个字眼不难判断出骑兵应该是一个好人,也就不必为之后骑兵对于肖恩的帮助而感到突兀了
而肖恩作为主人公身上多多少少还是带了一点鲜明的人物色彩——虽然已经瘦骨嶙峋,但是眼睛里却充斥着对于生的热烈渴求,也正是这一点让骑兵起了怜悯之心吧。把“生命线”暗喻成“鱼线”让人觉得惊心动魄的同时也想为这贴合的描写赞叹。
如果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家长对于孩子过分的教育其实也是社会的一种悲哀,让孩子对这个世界满是防备之心,不再选择相信这个世界的任何事物,人心之冷漠早就扎根在了还在心中,之后再提及爱的教育也不过是空谈罢了。
要学会接受他人的帮助,要对他人的帮助予以感激,要学会去帮助别人,这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啊。
但是也要让他们知道,一个人应该保有自己的尊严,你可以可怜我,但是不能践踏我的尊严。我所接受的给予不是用践踏尊严换来的乞求,而是一种人性的关怀与帮助。
我们要学会成长,我们要学会坚强
写于201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