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夏洛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夏洛特读后感10篇

2017-11-11 22:52: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夏洛特读后感10篇

  《夏洛特》是一本由[法] 大卫·冯金诺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洛特》读后感(一):《夏洛特》:世界舞台,人生如戏

       文/吴情
绘画是一门妙不可言的艺术。所谓“妙不可言”,一指艺术技巧的精湛,一指个人天才气性。当人与绘画作品相遇的时候,人总是不自觉会为之一振,两股战战。看似生活中寻常之物,一到杰出的画家笔下,便会生发别样的光彩,无论是整体的布局,还是色彩的搭配与选择,以及明暗、远近的调节。绘画中的人物画尤其如此,无论是现实主义的肖像画,还是带有印象主义色彩的现代画,在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的同时,又令人思索画中人与自我的关系:画中人与观画者,其实早就脱离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而是两个主体间的沟通交流。你会为他(或她)的瞬间情态而微笑,而流泪。
《夏洛特》,一部以真实的女画家夏洛特·萨洛蒙为主要人物的诗体小说,语言简洁凝练,文字清新典雅。作者大卫·冯金诺斯,法国著名小说家、电影导演、剧作家,堪称文艺界的多面手。除《夏洛特》(获雷诺多文学奖和中学生龚古尔奖)外,冯金诺斯的作品还有《傻瓜的倒置:两个波兰人的影响》(获弗朗索瓦•莫利亚克奖)、《我妻子的情色潜能》(获罗杰-尼米耶奖)、《谁还记得大卫•冯金诺斯?》(获纪奥诺奖)、《微妙》、《回忆》等。
诗小说《夏洛特》的主体内容比较简单,它主要讲述了夏洛特的成长经历爱情生活及最终过早殒命的结局。“夏洛特”之名是母亲为纪念自戕长姐夏洛特而起,父亲为此与之争论。夏洛特的成长,似乎也被这一名字蒙上了阴影:母亲常提及抛弃她的姐妹,夏洛特的姑姑;而后更是在夏洛特幼年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使她失去母爱的呵护。
在没有母亲的日子里,夏洛特常常沉醉于大人们为她精心编织的谎言中:母亲已去了天国。父亲阿尔伯特一心埋头于医学研究和工作事务,无暇(或不愿意抑或不能够)在夏洛特身上花费太多精力。夏洛特渐渐“学会习惯孤独”,也学会“所有的情绪自己品尝”。不久之后,夏洛特遇到了保姆哈瑟,并以之为依靠,弥补母亲不在时匮乏的母亲般眼睛的注视和关爱。父亲后与女歌唱家葆拉并与之结婚。夏洛特重又开始了对葆拉的依靠和占有。虽然小错不断,一家人却也其乐融融,生活幸福。不过,彼时德国境内对犹太人的仇恨一浪高过一浪,打砸抢烧事件接二连三。夏洛特一家面临着生存危机,安逸家庭生活刹那间被卷入风暴之中,直至夏洛特在二十六岁时英年早逝
作为一名画家,夏洛特总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人物瞬间的神态和外表情,并化瞬间成就永恒。无论是自画像,还是为他人摹像,无不传神生动,呼之欲出。这部分与她的感情经历相关。在动乱的日子里,夏洛特爱上了葆拉的钢琴老师阿尔弗雷德·沃尔夫松,几近于无可救药。阿尔弗雷德懂画,也能解读出画中隐藏的夏洛特的心事。夏洛特最终决定将身心全部交付,无奈战争年代里,夏洛特被迫先行逃离,而与阿尔弗雷德间来不及的“再见”,竟成了永别。逃乱至法国的夏洛特在奥蒂丽的帮助下走向安定,也在孤独寂寞之中开启了新的感情生活,可惜接待她灵魂的法国背叛了她,夺去了她获得幸福权利。夏洛特死时,正怀有身孕。
小说《夏洛特》中共有两个层面:叙事层面和话语层面。叙事层面主要讲述了夏洛特的故事,而话语层面则是叙述者“我”一路打听夏洛特,并对她从出世到陨灭的凡俗一生的创造想象。在叙述者“我”的想象与追索中,夏洛特一生中最短暂也最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被挖掘出来。她的绘画中多用亮色,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她的热烈爱情。她追求幸福,却又不断被时代辜负,在她不间断的努力与尝试下,有着太多命运的必然与偶然,既像爱的牵绊,又像刻毒诅咒。无疑,她是一位优秀的画家,本应有着大艺术家的才华和光明的前途。不过,在现实面前,全被无情击碎。在很大程度上,她只是一个无能的弱者,像你我一样,无法控制命运的走向,随意被四处潜伏的危机践踏。
世界舞台,人生如戏。生命短暂,追求幸福的人却永不会老。即便失败了,却依旧给人希望。我们总能从夏洛特身上看到自己当初的模样。人生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愿望的最终达成,而在于敢于同命运斗争、竭力摆脱命运的勇气和努力。尽管知晓自己在做无用功,西西弗斯终日往山上推大石头,便是这个道理。一次两次的失败算不得什么,失败千万次也无可哀叹,因为你时时刻刻在突破自己,你的意义因而早在这一过程得到凝练和升华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夏洛特》读后感(二):不是所有悲剧都有原因

文/姚瑶
说实话,在翻开大卫·冯金诺斯的《夏洛特》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曾有这样一位女画家的存在。我没有看过她风格强烈的画作,也没有听闻过她的传奇,甚至在我一口气读完这部诗体小说时,依旧怀疑这一切或许是作者有意混淆真假的杜撰。
作者在行文中曾不止一次突如其来变换叙述视角,将时空从阴霾密布的二战拉回现代,将自己放诸读者眼前,成为向导,领着进到字里行间的每一个人前去回溯夏洛特这个女人的生平。多么可疑,不是么?
所以,在阅读完毕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求证史实。我把搜索页面刷刷地翻过去,找到了,又没找到。我找到了这位被称作“艺术界安妮”的女画家,但除了几篇有关其生平的枯燥论文和寥寥画作之外,我无法得到更多。网络上看到的那些个人风格浓烈、充满了扭曲与狂热的画作,正是冯金诺斯这本《夏洛特》的插图。
有时,越是简洁,越是留白,就越是有力,越是勾人。像《左传》里一句话就记录了一场淋漓尽致的杀伐决断,夏洛特的生平,纵然只有骨干,没有任何多余的血肉,也足够在作家的心里幻化成一段跌宕起伏的个人史诗。
所以,冯金诺斯干脆选择了诗歌的形式作为载体,来撰写这位传奇女画家的生平。如果说,真能有一种文字的表达能够与绘画艺术高度契合,能够将所有的激情压抑表达到极致,那么恐怕就只有诗歌能够做到。一行一行毫无废话的叙述,像电影胶片般一帧一帧飞速推进的命运,让我在打开这故事之后,就无法中途退场,必须一口气奔向终点,而这飞奔向宿命的过程,像是头上压着千斤积雨云,暴风雨迟迟不落,空气黏稠,潮湿而闷热。
这喘不过气的紧迫感,是文字本身带来的阅读体验,也是夏洛特一幅幅画作所携带的气质,更是夏洛特短暂人生的全部底色。
敏感的,神经质的,呼吸困难的,最后,自然是悲剧的。
然而,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一个女人的传奇人生与旷世悲歌呢?我们能够找到的研究资料,无外乎是将夏洛特的个人遭遇同纳粹横行的时代背景紧紧贴合在一起,是种族灭绝迫使犹太人远离故土、流离失所,是战争导致骨肉分离、天人永隔,是罪恶的熔炉集中营用毒气结果了这本可能成为画坛天才的女人,这些悲剧人物的生后事,也和《安妮日记差不多,作品被发现,被打上二战的标签,被展览,被祭奠,被遗忘在历史尘埃里。可是,一个人的命运悲剧,我们真的能够为此找到如此合理而冠冕堂皇的解释吗?是否把夏洛特放到太平盛世,她就能够名利双收,安度天年?
显然,冯金诺斯并不这么想。
虽然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贯穿夏洛特的一生,但冯金诺斯没有回避,也没有刻意强化,时代只是时代,夏洛特只是恰好出生在了那个时代而已。那么他强调的是什么呢?是”自杀“。这大概是全书里唯一被大写的两个字。笼罩夏洛特一生的乌云,就是自杀。
她的家族里,几乎人人都自杀,她的母亲,她的姨妈,她的外婆,甚至数不完的远亲,他们投水,他们跳楼,他们以各种各样纵身一跃的方式离开世界,他们厌弃这个世界,毫无留恋,血液里流淌无法被理解的冷漠。在夏洛特看来,自杀仿佛就是人生的必然归宿,她相信自己也会自杀,虽然她从未动过这念头,但她决心要在自杀之前完成自己的作品。她没日没夜的画,没日没夜的写,用毫无章法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人生。最终,她在与命运的争分夺秒中完成了自己的活着的使命,从容走进了集中营。
我们必须注意到,在她没有完成作品前,差点被抓进集中营,她根本不畏惧战争所带来的一切毁灭,或者说是想都没有想过,她只是担心完不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当陌生士兵放了她时,她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感激,她庆幸的也并非苟活下来,她唯一具有的,只是快点再快一点去工作的紧迫感。

然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夏洛特在那一刻到底在想些什么,但冯金诺斯写下了他所理解的夏洛特。这个让他感兴趣的夏洛特,这个让他遍寻她走过的每一寸土地的夏洛特,身上没有犹太人与纳粹的标签,她只是个不快乐、神经质、自我封闭、纯粹又脆弱的少女,到死,都是少女。
就像俄狄浦斯躲不开”弑父娶母“的诅咒,夏洛特也同样躲不开自己的命运。死亡像一首悲壮的交响曲,从她还未出生就奏响了前奏,她孤僻,她不快乐,她不满足,她无法喜欢上这个世界,即使她在那么多人都向往的南法度过了那么多别人眼中的好时光。冯金诺斯听懂了这段交响,才写下了这段传奇。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生来就是不快乐的,有些人生来就是要去完成某些事情的,就像梵高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海明威打飞了自己的半个脑袋,没有必要去为他们的不幸寻找原因,那个原因,就是他们自身。
或许正因如此,我才喜欢上了冯金诺斯笔下的夏洛特,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只因她眼中的世界,与别人都不同。读完小说,再仔细看看她的画,就懂了。

  《夏洛特》读后感(三):关于夏洛特的《神曲》

关于夏洛特的《神曲》
■东渔
大卫·冯金诺斯尝试以诗小说的形式为一位女画家作传,既是对文体的刻意探索,亦把夏洛特的生平赋予了诗的神秘色彩。诗行间嵌入大卫自己的感怀,在时而淡然、时而激荡的叙述结构里,夏洛特动荡凄惨的人生画卷慢慢展开。《夏洛特》问世之前,大卫·冯金诺斯已出版多部小说,并获得诸多国际文学奖项,更有达到百万销售量的小说《微妙》已成其代表作品,在编剧,电影方面也有广泛涉及,他被誉为法国文坛的“伍迪·艾伦”。
诗歌形式更多是外在的特征,而内在的叙事仍遵循于小说的气质。有时作者本身进入叙述内容,以参与者身份加入,这是内在的成功叙述。作者去到夏洛特的学校,尽管已是相隔一个世纪,恍惚感觉她仍然生活在那里一样;作者去到夏洛特的旧址,“我按下夏洛特家的门铃。”却被房子的新主人拒之门外,一种物是人非的疏离感;他在博物馆发现了夏洛特的作品,并深深为之震撼,他决定把夏洛特的故事写出来,又纠结于该怎样去写,用什么方式才好。他最后选择了用诗歌分行来解决这一问题,“我感到必须要一行一行地写,才能得以喘息。”
故事从夏洛特父母那一代开始,接着是夏洛特的童年,少年,第一场苦难就是在懵懂的年纪面对母亲的死亡。其实,整篇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里,亲人们一个个离开她的世界。母亲之前对她说过,到了天堂会给她写信。但她终于没能等到母亲的信,只好相信母亲已化作天使。书中27页插图就是夏洛特所描绘母亲升入天堂的情景,母亲接受上帝旨意,再羽化成天使,又来到她的身边与其亲密交谈。因其超现实的手法更显沉重,似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摊开她的内心世界。
与生俱来的孤独始终伴随她,敏感的心使她倾心于画画,深入那可以打开她内心世界的艺术生活。而家族自杀史所散发的阴郁气氛时刻都在困扰她,夏洛特的命运注定会走向一个又一个苦难。纳粹是最残酷的死亡阴影,时代的苦难突如其来,为夏洛特的死亡赋予另一种凄然悲壮的色彩。如果仔细品味,你会发现统领全篇的竟然就是各种死亡气息,沉重如锁链萦绕身心。家族中几位长者相继自杀身亡,外租母坚持到最后也放弃了自己。多年之后当外祖父告知她这一切,她才第一次意识到母亲也是自杀而亡,从来就不曾升上那个天堂,她的梦幻面临崩溃。而后死亡气息一直蔓延,连她钟爱的艺术家本雅明也自杀了(他厌倦了被追捕的生活)。最后的岁月,她专注于创作,完成自传作品《人生?如戏?》,然后交给可以信任的莫里蒂医生珍藏。她似乎已经感觉到死亡的召唤,她需要为后人留下印记。
母亲的悲剧已是悲痛的极点,冥冥中,夏洛特总能感知到死亡的召唤。夏洛特注定与苦难相伴,但历史的罪恶过早地葬送了纯真,让她止步于二十六岁,一个美好的人生阶段。在时代面前,她用个人的凄惨悲剧完成对历史的控诉。作者大卫的行文运笔,正因了这种节奏和气息,有如镀上一层但丁《神曲》一般的异质光辉。
作为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的文体,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夏洛特的初恋情结尤为悲切。一开始,她遇到阿尔弗雷德像是生命中注定的奇迹,在他们狂热地坠入爱河的同时,纳粹的魔爪开始伸向犹太人种族,因局势所迫,夏洛特去了法国,阿尔弗雷德并没有去看望她,难道她在他心里只是绚烂已逝的烟花?而他曾是她生命的全部,是她爱河的源泉。她失去了他,最后跟亚历山大勉强结合,怀有身孕却赴死于集中营。直到夏洛特死去以后,阿尔费雷德才看到她的画作,那里面有很多很多关于他的形象,还有什么比这更痛彻心扉的吗?当阿尔弗雷德走完人生旅程时,口袋里仍然装着夏洛特的展览宣传册,他要把心底的遗憾带入天堂吗?正如夏洛特自传的题目所昭示:这是人生?还是戏呢?恍惚间青涩覆灭,唯情意深藏心底。
纳粹的残暴在德国横行肆虐,当夏洛特最后葬身于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我想起曾看过的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那懵懂纯真的德国军官儿子,想要进入集中营见识他心里以为的美好世界,却被误带入毒气室。相对于电影用讽喻手法达到警世的高度,大卫的诗小说平淡无奇,他并没有过多描述夏洛特在集中营受尽苦难的故事,他更注重的是夏洛特一生的情感悲剧,怎样以一种宿命般的凄美结束了花期。
夏洛特的画作即是她内心的情感涌动,在画纸上摊开,色彩和线条油然而生,那就是她的内心,敏感又倔强,压抑或希望。她的画作有印象派痕迹,她本人也推崇蒙克、夏加尔等名家,她的画跟夏加尔一样,不那么中规中矩,散发原始气息:红衣女子跪在草丛里作画,一簇簇新鲜的青草;紫衣女子在床上孤寂而坐,脚下有一只空箱子,书本堆叠在外面;蓝衣女子跪在那里,一串心型图案在飞舞,那是她忏悔的心。你可以看到,所有的画都没有完美的线条和色彩,意境朦胧,深深掩藏的故事充满迷惑感,这可能就是夏洛特绘画的意义所在吧。
《夏洛特》就像是一部微妙的情景剧,大卫更像一个称职的导演,为诗小说搭配强烈的画面感,似电影一幕幕上演。人生走完,戏已落幕,一定还有什么仍在继续,对!就是那些画作,带着夏洛特的色彩,它们将长久留存,在这绵延不竭的人世间。

  《夏洛特》读后感(四):夏洛特:孤独者的浪漫与爱

       2015年,国内有篇稿子的标题将夏洛特与蒙克相提并论,说她的画作与蒙克齐名,这个评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国内,无论是传记电影的被观赏次数,还是两人展览的群众参与度,后者皆更有影响力。在前几年大热的艺术蛋糕创作中,蒙克也是少数能与艺术界的红人梵高、蒙德里安的受欢迎程度相抗衡的艺术家。他的《呐喊》甚至一度在纹身界里引发过流行热潮。
       而在另外一些新闻稿里,有作者将夏洛特比作“绘画界的安妮·弗兰克”。也许是因为两人都蒙难于大屠杀,也许是夏洛特的父亲与继母后来与奥托·弗兰克,即安妮的父亲成为了朋友。据大卫·冯金诺斯在《夏洛特》一书中说,奥托曾拿着女儿的日记对夏洛特的父亲问:你看这本日记值得出版吗?
       或许夏洛特的父亲与继母,在第一次见到夏洛特的画册时,心中也曾产生过同样的疑问。这个自小就内向寡言的女孩不曾在家中主动展现过自己的绘画才华。
      关于夏洛特的艺术才华,迈克尔·基默尔曼在《碰巧的杰作 : 论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里,不似大卫·冯金诺斯在《夏洛特》描述的那样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他笔下的夏洛特不但“外表平凡无奇,丝毫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就连她对艺术有兴趣或有才能都没有人曾注意到;对于夏洛特的艺术才能,迈克尔说的是“人们都说她没有天分”。
       这与大卫·冯金诺斯对夏洛特的描述有些许出入。冯金诺斯对夏洛特的绘画学习生涯做了大致的描述,并且反复强调了一位叫路德维希·巴特宁的老师。从1936年夏洛特被柏林高等美术学院录取,到她在1938年的匿名绘画中拔得头筹,这位巴特宁老师对夏洛特的学习生涯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某种程度而言,他可以说是夏洛特在美术学院时的庇护人。
        与很多艺术家强烈的自主性创作动机不同,夏洛特的绘画冲动源自于“失去”。无论是童年母亲的离世,还是因为纳粹的上台迫使她不得不离开德国去法国避难,夏洛特的人生相较他人有了更多的被动。抛开家族遗传的个性因素(母亲的家族有长期的自杀史),这些来自外界的影响或多或少都对她阴郁、缺乏安全感的个性塑成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但这一切还不足以令一个人生本就充满无解和矛盾的女孩陷入情绪动乱。真正改变她人生的是一位叫阿尔弗雷德的男人。这个男人后来反复出现在夏洛特名为《人生?或戏剧?》的画册里。
就《夏洛特》这部文学作品里,冯金诺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流畅的少女陷入恋爱的过程。随着他的文字前行,我们可以逐渐看到这位叫做阿尔弗雷德的人是如何拨动一位少女的心弦,令她被动地坠入爱河。一切都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然而,爱情过渡到创作又是多么顺理成章的一件事。
     所以,迈克尔·基默尔曼认为《人生?或戏剧?》是“夏洛特对于爱情和艺术字简单关联的一部沉思录”。于是,我们在看夏洛特在艰苦岁月里创作的作品时,不难发现其中真正的动机与主题:爱。
      虽然宝拉,夏洛特的继母,回忆起阿尔弗雷德时,并不认为他与夏洛特之间有着特殊的感情,直到她看完画册后,通过友人辗转联系到身在英国的阿尔弗雷德,为其寄去了家人和朋友于1961年为夏洛特举办的第一次展览的小册子。所有看过夏洛特作品的人都无法无视、否定她对阿尔弗雷德的深情。
      阿尔弗雷德自然也不例外。当他收到画册后,即被惊讶住了。里面有很多很多个他。
1962年,阿尔弗雷德在伦敦的家中逝世,发现者在他贴近心脏的口袋里发现了这本展览册子。他俩都做到了夏洛特离开德国前阿尔弗雷德对夏洛特说的“永远都不要忘记,我相信你。”死亡又重新将两个人联接起来,化为“永恒”。
     而这也是夏洛特作品的最终寓意:让创作将回忆跳脱时光的阻扰,令它重获新生,朝着永恒的方向,缓缓而去。

  《夏洛特》读后感(五):《夏洛特》:记忆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


命运到底是不可掌控的东西。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倒也并不算坏。因为一切都在确凿可信的脚步声中,走向不曾预料的终点。没有人知道雀跃的音符会在何时戛然而止,是什么力量粉碎了延续的妙趣——唯有记忆永驻。
《夏洛特》是一本所谓的“诗小说”——我倒更倾向于把它当作是一本用成行的句子写成的带有私人体验性质的人物传记。夏洛特•萨洛蒙,一位过早陨落的天才画者,一个悄无声息经受着无妄之灾的犹太女孩,所幸还有爱她的人们,于风暴之后仍存于人世。他们把她的画作整理展出,给所有幸存者和好奇者观赏。展出的作品里,自然也包括被夏洛特称作是“我人生的全部”的组画《人生?如戏?》。2004年,年轻人大卫•冯金诺斯偶然间发现了她的画作——“我的心被完全占据”。这邂逅激发了他的创作情感,2014年,《夏洛特》问世。
冯金诺斯的创作动机完全是私人化的,而他的手法同样也是个人风格的。成行的句子连缀而成的故事,是为了回避写作这个故事的沉重与压力——甚至包含了某种负罪感,“在这些死者面前,任何生者都无法免罪”。是罪恶的纳粹结束了夏洛特富有创造力的生命,但这个曾被评价为有张“有力的面孔的女孩”,她的生命或许已然注定早夭。当冯金诺斯追溯夏洛特的生命历程,这个女孩的名字便来自于自己从未谋面,自杀而死的姨妈。母亲选择了夏洛特这个名字,本是希望让自己的妹妹可以重生,可不久之后,她自己却选择了同样的方式结束生命。
年幼的夏洛特是不知道其中原委的,直到她长大,她还以为自己的母亲死于一场急转直下的流感。可当生命的力量逐渐注满这个女孩的身体,她的才华与她所拥有的空间渐渐不成正比。她开始叛逆,开始富于野心的占有。可时局越来越像一根套在犹太人脖子上的绳索,它渐渐勒紧,最迟钝的人也只能小心翼翼,用忧伤替代不自意的悲哀。夏洛特也很小心,而当她拿起画笔时,她终于找到了让自己得到满足的方式。她的情感得以在画布上,以最显眼的色彩,最张扬的线条进行舒展。
可这微小的快乐终究抵不过渐渐聚拢的乌云。出于安全考虑,夏洛特不得不离开德国,去往外祖母所在的法国南部寻求避难。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这里风景如画,却也是自己母亲故去的地方,而随后不久,外祖母也以同样的方式告别了世界,情绪濒于崩溃的外祖父近乎恶毒地告诉了夏洛特有关她的外祖母和母亲、姨母死亡的真相——那几乎是一个家族性的诅咒。原本情绪激动的女孩却变得释然了——她甚至默默盘算好了自己的死期,为的是在那之前,完成自己尚未完成的告别。
所以其实,我们以为的罪魁祸首,到最后也不过是命运本身。可我们并不能向它倾注忿恨——即使它喜欢做作的玩笑,但却总会给所有人理所应当的安排。夏洛特完成了她的画作,把它们交给了自己最可靠的朋友。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她甚至体会到了不曾有过的家庭的温暖和满足。她结识了一个并不强壮,却可以依靠的男人。她怀孕了,尽管那个生命最后也不曾降生。
倘若凝视一位逝者的名字,人们自然难免想要揣度她的一生,她的喜悦与悲伤,以及她临终时的渴望。我们悲伤,是因为我们以为,那死者再也无法兑现她可能的美满。可她的狂喜与牵挂最终被记下,或许已经是命运对一个人莫大的仁慈。

  《夏洛特》读后感(六):羊城晚报人文周刊丨抵抗残酷的美与力量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其于1939年出版的小说《无人生还》中借角色之口说:“我不知道你怎么看待德国,但我知道,那里道路宽阔,人民守礼。”1939是个重要的年份,井然有序的表象已无法阻遏历史的火山震颤。是年九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对于夏洛特来说也意义非凡。那是她二十二岁的青春年华,就在前一年,1938年的冬夜,她和她生命中炽热的爱人阿尔弗雷德缠绵在一起,那时刻光辉灿烂电闪雷鸣,世界只剩下他们和他们的相拥。可出生在二十世纪初叶,再罗曼蒂克的爱恋都要被时代洪流冲刷出悲伤的底色,少女画家夏洛特就在这一年的分岔点,要决定是逃出德国,还是留下。——边境线,小于二十二岁者可以离开。
  
       战争时代的思维最容易被二元论裹挟:英雄与平民、前线与后方、敌人和我们。战争模糊了个人的特质,性别、权利、兴趣……这些属于和平时期的议题统统靠后站,动乱只留给歇斯底里者发声。当那段历史过去七十年之后,所有轰然巨响的偶像都纷然跌落,我们愈发想看见,曾经每个个体的身躯在岁月里做过哪些努力。关于夏洛特,她的抗争,便是以坚韧,以画笔。
  在烽火四起时谈艺术是奢侈的,但也就在不久前的恐怖袭击里,一个亚裔父亲抱着孩子说出这样一句:他们有枪,我们有玫瑰。以柔克刚这种概括在动荡环境中或许显得可笑,但任谁站在毕加索1937年完成的反战画作《格尔尼卡》面前都会哑然失声。越是伤痕累累之所,绘画越是能安慰我们,能抵抗残酷生活的,除了躯体,更需要灵魂。
  夏洛特就是用这样一支笔,涂抹着颠沛流离中自己的人生。她是画家,也是女人,是战争里不起眼的一朵小小的花,她选择了留下,任凭风吹雨打,不低头。
  
       低头的时刻却还是在她二十六岁时到来了。死亡,并且是在闻之胆寒的集中营,这一切降临到年轻人身上特别令人扼腕;的确,没有人该在蓬勃时期死去,特别是有才华的年轻人。可任何血肉之躯都不比其他人多一层铜墙铁壁,面对死亡的夏洛特,也只能选择坦然逝去。
  这便是大卫·冯金诺斯的小说《夏洛特》所讲述的故事——他从寥寥史料出发,以梦幻般的诗小说抒写了殒命集中营的女画家惊人的艺术才能和不幸的一生。
  画家夏洛特以其一生的画作《人生?如戏?》记录下的是自己沉湎幻想的童年、醉心艺术的少女时代、燃尽激情的爱情、灵感迸发的创作和在纳粹阴影下注定走向悲剧的命运;而作家大卫则通过长达八年追寻,重新拼凑起那些珍贵的碎片,柏林—南法—阿姆斯特丹,他来到夏洛特人生的每一个中途站,与见证者的后代交谈,仿佛夏洛特的兄长、情人、儿子,将她从死亡与遗忘中拖出,重新来到我们中间……
  
       隔了半个多世纪,面对逝去的女孩,我们依然无力,无力到有时候不知道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表达对她的痛惜。于是,能写出《微妙》这般作品的冯金诺斯,找到了一种准确的文学形式:诗歌。其实也不完全准确,这本《夏洛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诗,但也绝不是一种对叙事的注水——那样理解未必太轻薄了。应该说,冯金诺斯选择的这个形式,是他在读到关于夏洛特的一切之后碰触到了内心的某根弦,那震颤出的声音告诉他:这个女孩的故事,形式要轻,但诉说感情应该渗透进每个字母里。
  毫无疑问,夏洛特之逝,我们凝望那个方向时看到的远不止是血色的死,我们纪念她,是因为她透过时间,留下了抵抗残酷的美与力量。我想,冯金诺斯或许也在形式上徘徊了许久,最后,他意识到,那种流动的、柔软的,却又摄人心魄的介质,只能是诗。
  与充满数字符码和大人物的历史政治书相较,诗歌体更适合战争中的艺术家与女性。在文学范畴里最接近绘画的诗歌,带着形式的恰切,内容的有力,遥遥回应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逝去的一大批精英,在他们之中,夏洛特可能算不太起眼的一个,但阖上书的瞬间,那二十六岁坚定的笑颜,宛若就在眼前。
发表于:《羊城晚报》2016年01月10日A11版人文周刊·阅读
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16-01/10/content_1911.htm#article

  《夏洛特》读后感(七):最初的死亡,最后的生命

文/夏丽柠
《夏洛特》,是四十四岁的法国作家大卫•冯金诺斯继《微妙》之后,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二本小说。此书一举囊获了2014年雷诺多文学奖和中学生龚古尔奖。
本书的创作灵感,源自冯金诺斯参观德国犹太裔女画家“夏洛特•萨洛蒙”的《人生?如戏?》艺术展之后,他说:“看到这些画时,我深受感动。这是我生命中最奇特的时刻之一,就像为了看到它们我已期待了半辈子。我为她着迷。 ”
夏洛特•萨洛蒙堪称艺术界的传奇,原因在于她在世时籍籍无名。在她短暂的26年生命里,先是经历了母亲家族的系列自杀,后又遭纳粹迫害,不得不逃至法国,最终有孕在身,仍被毒气杀死在纳粹的奥斯维新集中营里。在她身后,留给世人的是在法国避居两年间的800多幅画作。每幅画中所描绘的艳阳、碧海、蓝天、筵席和表情各异的人物,令后人对夏洛特这位青年女画家充满了眷恋与哀悼。
为了追忆夏洛特,冯金诺斯用独特的文学手法为她写了一部小说。此文体可以称作“散文诗”或者“诗小说”。我更倾向于前者。我觉得夏洛特的人生充满诗意。在她的一生里,从来没有停止过直面死亡。即便是她的名字也是承袭了自杀身亡的姨妈。“夏洛特在一座墓碑上学会了认识自己的名字”,本书伊始,冯金诺斯就用宿命般的语言开启了夏洛特的人生旅程。
母亲、姨母、舅舅以及外祖母,母系家族的死亡遗传因子,令夏洛特幼小的心灵里总藏着些许忧郁的秘密。身为外科医生的父亲,选择用无休止的工作来逃避周围的黑色生命。幸好遇上了继母歌唱家葆拉,夏洛特才得以走进了德国艺术家的圈子,并且展现了惊人的艺术才能。她与挚爱阿尔弗雷德,以及继母葆拉之间的三角关系,构成了她情感生活的主旋律。
从柏林到南法,再到阿姆斯特丹,我们追随着冯金诺斯寻找夏洛特的脚步,慢慢地窥看着夏洛特的人生,时而激动,时而黯淡,时而唏嘘不已。就像英国小说家麦克尤恩的小说《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里所描述的从童年、青春期到青年,我们不同生长阶段需要面对五味杂陈的生活体验。夏洛特由初始的见识死亡走向最终的孕育生命,她留给世界的是用绘画诠释的永恒。
冯金诺斯说,夏洛特最爱的是本雅明的一句话:记忆是衡量生活的真正尺度。尽管本雅明因多年逃亡导致身心崩溃,服下吗啡告别人世,可他仍然是夏洛特最钟爱的哲学家。而夏洛特自己,也是我们钟爱的画家。
即便死亡杀害了肉体,可艺术使生命永恒。人生是否如戏?我想那是后人对夏洛特的评判。可是,她运用明媚的色彩、流畅的线条、简约的笔法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她来过。
转载请豆邮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夏洛特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