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血色曙光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血色曙光读后感10篇

2017-11-13 21:0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血色曙光读后感10篇

  《血色曙光》是一本由徐江伟著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血色曙光》读后感(一):对古文感兴趣的可以读读

这本书的主标题是血色曙光,透着点霸气。副标题是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因为对我们祖国的文明和文字还是有些兴趣的。所以翻看了这本书。
我对古文字的知识是有限的。来自于《古代汉语》这样的书籍,看过一本讲汉字演变过程以及意思的著作,还看过两本中央电视台的出的《语林趣话》。看这本书的时候确实觉得头大。本来,古文字、古音就比较麻烦。要人静下心来学习,一天看一点点。阅读这本书的难处在于,这本书要研究是华夏文明的来源,研究的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那些远古时代的部落,联盟,皇帝的名字就非常难认。我们中学都学过三皇五帝,这几个皇帝的名字的读音你是否都能读下来?更别提写下来了:颛顼、帝喾……
作者的核心观点认为汉字起源于阿尔泰语,古代阿尔泰民族才是汉字最早的发明者。我了解了下,阿尔泰语是一种突厥语族的语言。传统语言学认为,我国的民族语言分属5个语系,其中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是使用人口最多、语言特点最复杂的两个语系。中国是阿尔泰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西北部、东北部、北部居住着众多操阿尔泰语言的民族。我在南方,看来并不属于这个语系。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
作者沿袭和发展的是80年前的干本函提出的古音拟想的构想,认为汉字最初表达的而是多音节的阿尔泰语。很多证据就是越是平时口语中不用的书名语,作者称之为雅言,出现在蒙古人日常口语词汇。看作者这些文字,一方面觉得,哦,原来是这样,这个字是这么解释。你看作者研究得这么深,恩,下来功夫啊。不明觉厉。但又有些迷糊,作者讲的古音怎么读,这个我是判断对错的能力都没有,我根本就不知道阿尔泰语怎么读,还有更关键的是,这些读音每个人的口音还可能真不太一样,就以我们本地的方言来说,有些方言每个人的读音可能不完全一样,声母或者韵母或者声调都有可能不完全一样,这就导致有些似是而非,这样再去推测某个字就对应的是这个字,是这个意思。还是有点让人存疑。
这本书的作者是先前可能有志于研究,然后创业,挣了钱之后,抽身回来专心治学。这种精神、能力让人佩服,能文能商。
我希望作者的想法能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

  《血色曙光》读后感(二):血色曙光

因为工作原因,对徐江伟老师的《血色曙光》有了第一次接触。尽管不像之前要仔细详尽的审阅全书,但这次的阅读还是让我感慨不已。之前因为副书名“华夏文明与汉子的起源”对这本是望而却步,因为汉子起源与华夏文明从来不是自己平时喜欢的领域,甚至可以说连了解都谈不上。对于主书名“血色曙光”就更是没有任何的感觉了。但是现在,当我并不是怎么仔细的看完了全书,我才发现这真的是一本好书、虽然解读的是汉字与中华文明,但文字本身的趣味性很好,很容易读,也很容易让人继续读下去。尽管汉字起源也好,中华文明也好,自有各门各派自己的研究,但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相比所谓正统的理论结论,徐老师的研究结合当下社会的发展现状和进程,自圆其说之下也称得上见解独到。
关于孔儒学说,关于东西方文明进程的发展,作者的论述我在这里忍不住想要摘录几段:
儒家认为天地万物都被“礼”制约,世界上的一切不过是尊卑等级的映射而已。尊卑等级天造地设,没有了这种“礼”,人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生命的终极目的就是证明“礼”的神圣存在。在华夏文化中,如果没有什么东西不表述成等级关系,古人从价值取向上就先予否定了,因此这样的东西在华夏文化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或许有人会诘问:十字架不也是残酷的刑具吗?它不也成了西方文化的一个符号?鼎作为华夏文明的象征,怎么就与现代文明相抵触了呢?(鼎原本是可怕的刑具。鼎熔进了人类的原始兽性。鼎作为可怕权力的象征,从来不是普通人的审美对象……鼎是礼的载体,鼎承载着那个时代奴役与被奴役这种社会形态。)
十字架导向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认为上帝之爱可以施予每一个与他同行的人。人不论地位高低都能循着上帝之道回到上帝之国去。十字架宣示:每一个人,不论种族,不论地域,都被上帝所关注。为了爱,为了罪人,上帝不惜献出自己的独生子。如此就认定,只有人才是这个世界最尊贵的生灵,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从十字架生发出来的人文理念正是现代文明的精神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十字架把西方导向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
从这冷血之鼎生发出来的却是森严务必的“礼”,它宣示,君君臣臣万世不易,上尊下卑天造地设,“礼”才是宇宙之本源,一切由礼而生,万物赖此生存,每一个人本质上都应当成为礼的祭奠物。从鼎生发出来的孔儒学说,不承认人有独立于尊卑关系、脱离等级地位而存在的可能。孔儒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现代文明的价值取向。

  《血色曙光》读后感(三):野生的现象

看过了书,再写点心得,却多半情况下连自己也不知道要具体写什么。至于选择从什么地方入手,也是动手时再去考虑,题目更是成文后,总结概括大意而成,很少有命题性质的作文了,这足以祭奠我度过了16年的学生命题生活。书读完了,有一点影影绰绰的想法,这样一种注意力凝聚造成的幻象,如同现在连一个我们这样的小县城也天天可见的雾霾,时间长了不落笔,也就慢慢散去了,这时候就要赶紧用写的方式固定下来,避免漂浮,虽然目前还不知道政府将会如何解决雾霾的问题。
如今明白,多数时候所见、所认为的并非现象原初的样子,就像很多文本的起笔之处往往是作者的收尾之时写的。记得念高中时,读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意气风发,冬天逛街双脚麻木,进入暖和的屋子会流泪、流鼻涕了鞋子里也会化出水来,现在想来,这应该叫“涕泗横流”,当时却不觉得怎么冷。现在回头来看,显然我读高中的时候应该在教室里,而不是冬天出现在街头,一篇成文的东西只是是应该从首先看到的地方起承转合,至少我们在事后会认为这样更复合认识的逻辑,更捷径,但现象正在于这种非我们所想、所愿的,它们充盈,外在于我们认知而独立存在。现象不是一种家养的宠物,更像是冬季野生的狗类,所呈现的只是现象的本原,也许没有善恶对错之分。
不禁想起近日正在读的《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书中所用的“狂暴而美丽”一词,作为华夏文明过去现象的一种发生可能,无论其是否属实,至少打开了言必称尧舜的儒学传统的门缝,让寒风吹了一点进来。历史不是情人的眼睛,没有那样含情脉脉。是否我可以如此定义呢?何为现象,现象即超出认知之外,无法被驯服、秩序化而符合我们期许的部分。在我们认知的外围,便如此伺服着大量的、已经发生的现象。
历史更像是一种文学形式,或教育方式,后来的读者根据内心的期许而希望的。正如所说,历史除了人名是真的,一切都是假的,而小说除了人名是假的,一切都是真的。如此看来小说以其非独断的可能性来思考,更能接近现象本身。我还想再想一步,历史会不会连人名也是假的,整个历史都是假的,这样一阵寒风把卧室的门吹开,把蜡烛吹灭,把身子吹冷,月光就能彻底照进来?
想起了前几天,姐做午饭问我,杨家将这事是不是真的。当时家里TCL电视上正演着《穆桂英挂帅》,片头曲是“穆桂英,大姐大”的雷曲。我说这个真够呛,古代这样一个社会里,我觉得这种事的真实存在有点悬。其实别说是这个事了,就是有这么一本书面世,已经够突兀的了。这年头历史剧都是这么个演法,演不完的清宫秘史和抗日雷剧,如果能有一部电视剧真实地拍摄历史现象本身,演出我们的历史,又会如何呢?也许会被封杀,更可能根本就拍不出来,任何被搬上了荧屏的现象都是已经被驯服、失去了野性的。“父亲哪,若是你愿意,就把这苦杯移去;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而是要成全你的旨意。 ”,这才是对现象的尊重,把现象放归黑暗之处,我们选择接受和服从,让现象在身上发生。(文/玟涛 2014年1月10日)

  《血色曙光》读后感(四):汉民族文化源头之新假说

如果有人告诉你,我们日常所说的汉语、汉字并非汉民族原创,而是全都源自于阿尔泰语系,你可能会觉得惊奇;如果还有人告诉你,我们引以为豪的5000年中华文明的根基全都起源于蒙古、突厥等游牧民族,你大概会一脸鄂然,莫名其妙;如果再有人告诉你,汉民族的祖先全都是游牧民族的奴隶,你的反应很可能是拍案而起,直斥对方缺乏历史常识,胡说八道了。
        
不过,别急,还真有人这么说。民间学人徐江伟在他的新书《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一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语言文化,特别是语音的角度对我们华夏文明的起源作了一番考证,结论是什么呢?结论就是“古代阿尔泰游牧民族才是汉字最早的发明者,一部华夏文明起源发展史,如果从语文史方向描述的话,就是多音节的阿尔泰语最后消融进单音节百越语言中的历史;”就是“长江流域的农耕汉民族先民被匈奴即古代阿尔泰游牧民族不断掳掠到黄土高原上为妈的过程,就是华夏文明孕育发展的全过程,黄土高原大量耕妈的出现是华夏文明肇始的社会条件”;并以此推论出,黄帝轩辕是“猃狁”,炎帝神农是“赤那”(狼),而蚩尤则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来客……
        
当然,作者并不是在信口胡说,而是用功甚巨,希望能够自圆其说。他把古汉语中的词汇与现今阿尔泰语系中蒙古语、满语词汇进行对比,特别是读音方面进行对比、联想、阐释,对上古的诸多人名等进行分析解读,以此建立了汉语与阿尔泰语的关系假说模型,并在书后附上了60个汉字的阿尔泰语读音探源,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学术问题并不以辛苦程度来衡量。公平而论,他所建立起来的这个模型并不严谨,其中的逻辑链条并不完善,不成系统,而且很多地方也显得有些牵强附会,仍然存在许多断档之处。虽然我不是从事人类史、语言史的专业研究人员,但也能够举出他文中的诸多很多无法解释的问题,仅以以下三个问题论之:
        
其一,按照作者的解释,黄土高原在远古时代森林茂密,诸多游牧民族才是这里的原住民。如果这里的资源足以支撑他们生活,又何必去掳掠?如果不够,尽管去扩大草场就是,又怎么会舍本求末,费事的去把南方百越族等善耕种的民族掳掠至黄土高原来役使其耕作?他们抢了不就完了吗?再者,领先的阿尔泰文明为何又总是被奴役的农耕文明所同化?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社会都是有路径依赖的。数千年之后元朝统治者尚想要将耕种之地恢复为牧场,难道他们还没有几千年前的祖先聪明
        
其二,按照作者的解释,游牧民族是靠掳掠、奴役百越人来进行耕种的。但是耕种作为当时一种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也是需要技术支撑的。作者的论述怎么解释后来黄河流域的农耕技术反而比长江流域要更为先进?奴隶们已经因为恨主人到迁怒于狗了(奴隶主使的狗不被奴隶们喜欢也属自然——P61页),不消极怠工或者破坏农具就不错了,难不成,他们还有进行科技创新以改进耕作技术的积极性?
        
其三,按照作者的解释,后来的汉语是被奴役的、说单音节的百越族人在对阿尔泰语进行再创造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他从现代汉语的读音来反证多音节的阿尔泰语变为单音节的汉语的过程。但众所周知,汉语是单音节语言,汉字是表意文字,如何解释奴隶们要从多音节语言创造单音节语言?说暗语也当然是要越来越复杂的啊!同理,如何解释从表意文字就一变而为了阿尔泰语系的表音文字?这中间的历史跨度需要多久?而且读音古今多有变化,以今天的汉字读音去推断汉字的古义,会不会有失偏颇
        
然而,作者最后的结语是儒家文化是一种奴性的文化,并将其视为我们融入世界潮流的一种障碍,则让人感觉有愤恨之意。而且,如果我们通读全书,将其前后观点串联起来之后就会发现,作者似乎在以汉民族、汉文化最先是在游牧民族的奴役下产生的,来证明后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所具有的奴性特征是其先天决定的,则让人难以理解,也无法容忍,他这不就是阶级决定论的翻版吗?这正是他自己不理性的地方,甚至不得不让人怀疑他如此解读的理由!看待文化传统,也需要一种理性的态度,而非一棒子打死,就象人们对待他的这套理论一样。
所以,我们有必要捺下性子,用一种更为宽容和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徐江伟的这套理论,大可不必因为民族自尊心的缘故而直斥其虚妄或者荒诞不经。想当初,布鲁诺还曾因为证明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被施以火型,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不被世人所理解。所以说,人类的发是一个不断试误的过程,在探索我们自身之所以如此方面也是如此。他的这种设想作为华夏文明起源的一种可能性的新解释,现在也没有人能够断然认定其绝对错误。所以说,他的这些理论,在没有得到更多的考古研究作为证据支撑的情况下,只能算是一种假说——不论正确与否,我们姑且将其视作一种华夏文明起源的新解吧。

  《血色曙光》读后感(五):为祖宗正名

农耕原住民没有扩张动力,一亩三分地 ,养人 。
远古也只有善于骑马民族才能有如此大的机动性,这个从《山海经》可以看出来 。 再者作者 提到 《颛顼历》,这个证据实在是没法反驳。
不能简单的说 我们就是 匈奴 人 ,就如同今日的美国人不能说自己就是英国人一样 。
同样美国人不否认清教徒是先祖, 汉族也不必否认作为轩辕帝是骑马来的征服者。
当然,从砖家的眼光看,当然是什么 不严谨 之类的。 但 作为业余爱好者, 能让此书结集出版, 是值得肯定 的 。

  《血色曙光》读后感(六):颠覆历史观和世界观----读徐江伟《血色曙光----华夏文明和汉字起源》


自小喜爱历史故事,好读书,读杂书,多年下来泛读的书籍在常人之上。读中国历史首先的就是自豪感,作为当今唯一延续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聪明、勇敢、勤劳、智慧的先人创造了发达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神农仓颉,尧舜禹汤,老子孙子,孔子孟子,秦皇汉武,刘邦项羽,中国历史牛人灿若星辰。甲骨文,万里长城,京杭运河,清明上河图,圆明园,北京故宫,中华文明让人心驰神往。倘徉在历史长河里。虽然教科书说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有各民族组成,光辉灿烂的经济文化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但心里却不以为然,觉得所有光环应该全部是我们汉族的,不仅仅因为我们汉族地理处于中央,认可最多,最重要的是国家统一的文字是---汉字,官方说的语言是---汉语。
正是因为自傲,所以对汉族遭受的苦难格外愤愤不平。从戎狄入侵西周迁都,匈奴入侵修万里长城,蒙古入侵崖山之后无中国,清兵入关扬州十屠,我常常惋惜为什么汉族总是被游牧民族欺凌,越是愤怒便愈发感念扬眉吐气的汉唐盛世。
到了近代,列强相继入侵,中国被打的千疮百孔。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读到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章节,我又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长成资本主义大树扼腕叹息。
再后来,阅历、阅读渐深,很多学者的著作,从地理、气候的解释也似乎部分解答了这些疑问,但以我多年读书思考终觉得有些问题,如隔靴挠痒。
再后来,读《东周列国志》又产生一些疑问,问题稀松平常答案却不好找。那就是古人的奇特名字,如尧舜禹这样的单音节称呼,秦王嬴政,越王勾践,吴王夫差。当时自我寻找的答案是中华文化刚刚成型,难免古朴粗陋。而且不是还有姜子牙姓姜,管仲姓管吗?
再后来读到孔子父亲叔粱诃,不禁大吃一惊,孔子号称万世宗师,名教祖师,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古人也云,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为什么人间表率的孔子父子却不同姓?这个时候,《东周列国志》里的无数古怪人名又在我脑海闪过。少正卯、介子推、斗宜申、申鲜虞、 西乞术、百里奚、先轸、伯嚭、叔颜、屠岸贾、散宜生、禽滑、触龙、也速、褚师申、箕遗、墨翟 褒姒,我不再想古人是出于文明初始取了这些名字,我想一定是有一个我不知道的规律。但这个规律是什么呢?我过往的阅读却无法给我答案。
这个疑问跟随我多年,阅读量越来越大,却始终找不到答案。我没有觉得这个问题到了非要解决不可的地步。但随着阅历、知识的增加,我却同时觉得越看似不重要、不起眼的地方可能掩藏惊天秘密。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大卫的文章
最近大卫的研究文章解集出版,就是《血色曙光----华夏文明和汉字起源》,
系统阐述了他的有关研究成果。我下面就列举一下书中解我疑惑,启发我的思维的观点。只列观点不涉及论证。在书中他从语言、考古进行论证,并引用其他学者相关论述作为映照,我这个阅读广泛的好读杂书的没有找出毛病,而且觉得说前人之未说,并合情合理,丝丝入扣。
1、 黄帝、炎帝、共工,尧舜禹汤,都是来自于“匈奴”的“可汗”。
2、 元清是少数民族政权众所周知,夏商周三朝也是草原游牧民族政权。
3、 汉字是游牧民族创造的。
4、 既然周文王是“可汗”,那么文王“演”的“八卦”也是游牧民族思想成果。
5、 春秋战国是游牧民族政权的混战。
6、 孔子、老子自然是游牧民族的思想佼佼者。
7、 秦王嬴政是如假包换的游牧民族政权。
8、 努尔哈赤是正宗“轩辕黄帝”后裔,清兵入关不过是夏商周的重演。
9、 是汉族先民的血泪、智慧和游牧民族智慧的融合创造了华夏文明。
在大卫—徐江伟的观点中自然而然得出如下推论:
1、 正是数万年来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民族的无休止的围猎式的血腥屠杀,毫无反手之力的汉族为了存活不得不奴颜婢膝,奴性进入了汉族血液。读到这里,我想不应该有任何瞧不起先人的想法,而应该是对于先祖的苦难感同身受的痛苦。
2、 周易没有那么神奇。
读了这本书后,我自己得到的启发是:
1、 历史上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是莺歌燕语中进行的,而是在血与火中进行的。
2、 中国改革开放是绝对有必要的,虽然痛苦很大。
(待续)
 

  《血色曙光》读后感(七):我想我和日本人有点亲戚

我记得我读高中那会儿,玩的不少游戏都是日本出的,看着美少女说着日语,虽然不懂,但借由字幕我还是发现了湖南人与日本人的隐秘关系。
日本人和湖南人说对的时候都喜欢用“嗨”,日本人说“队长”的时候感觉是用的湖南话说的。……当然,这些隐秘的证据也随着时间慢慢消逝,但我认为,我和日本人还是有点亲戚关系的。要不然,我怎么那么喜欢日本游戏。
再后来,我就遇到了这么一本奇书《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我想,他和我的想法也是一样的,原来不仅日本人和湖南人是亲戚,汉字根本就是游牧民族的传统,汉人一直是被奴役的民族。啊,李娟你还写什么《阿勒泰的角落》,这世界都是阿勒泰的。
其实关于语言和文字一直是我着迷的。比如英美两国。还是上学时学英语我就知道了,原来美国人用的是老旧的英文,英国人用的是变异的英文,于是我与日本人的亲戚论又多了一个注脚:湖南人和日本人是以前中原流落出去的,所以我们才是纯正的汉族人,现在的中原人是五胡乱华人。
而这一点从基因学上也是有论证的,据说南方人更容易喝酒脸红——因为体内乙醛酶不多,而这可能又与吃稻米有关。
等等,好像我的观点和徐江伟先生的观点不同。好吧,无所谓的,只要发挥想象,我想,总会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比如徐老师说了,殷商人就像匈奴人一样,喜欢漂泊,兄死弟继。但我有点搞不懂,喜欢迁都有可能只是黄河发大水多,兄死弟继,可能是当时寿命都不长,这个联想似乎比我的乙醛基因论还经不起推敲啊。
当然,其实我都不用怀疑这些,别忘了信史与神话的区别。
最后,我真心的希望作者能早日修成正果,然后一一将电子文档中的“笔者推测”换成更为合适的语句。要不,您干脆写一部阿勒泰王的神话故事吧。

  《血色曙光》读后感(八):值得一看的好书

因为工作原因,对徐江伟老师的《血色曙光》有了第一次接触。尽管不像之前要仔细详尽的审阅全书,但这次的阅读还是让我感慨不已。之前因为副书名“华夏文明与汉子的起源”对这本是望而却步,因为汉子起源与华夏文明从来不是自己平时喜欢的领域,甚至可以说连了解都谈不上。对于主书名“血色曙光”就更是没有任何的感觉了。但是现在,当我并不是怎么仔细的看完了全书,我才发现这真的是一本好书、虽然解读的是汉字与中华文明,但文字本身的趣味性很好,很容易读,也很容易让人继续读下去。尽管汉字起源也好,中华文明也好,自有各门各派自己的研究,但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相比所谓正统的理论结论,徐老师的研究结合当下社会的发展现状和进程,自圆其说之下也称得上见解独到。
关于孔儒学说,关于东西方文明进程的发展,作者的论述我在这里忍不住想要摘录几段:
儒家认为天地万物都被“礼”制约,世界上的一切不过是尊卑等级的映射而已。尊卑等级天造地设,没有了这种“礼”,人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生命的终极目的就是证明“礼”的神圣存在。在华夏文化中,如果没有什么东西不表述成等级关系,古人从价值取向上就先予否定了,因此这样的东西在华夏文化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或许有人会诘问:十字架不也是残酷的刑具吗?它不也成了西方文化的一个符号?鼎作为华夏文明的象征,怎么就与现代文明相抵触了呢?(鼎原本是可怕的刑具。鼎熔进了人类的原始兽性。鼎作为可怕权力的象征,从来不是普通人的审美对象……鼎是礼的载体,鼎承载着那个时代奴役与被奴役这种社会形态。)
十字架导向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认为上帝之爱可以施予每一个与他同行的人。人不论地位高低都能循着上帝之道回到上帝之国去。十字架宣示:每一个人,不论种族,不论地域,都被上帝所关注。为了爱,为了罪人,上帝不惜献出自己的独生子。如此就认定,只有人才是这个世界最尊贵的生灵,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从十字架生发出来的人文理念正是现代文明的精神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十字架把西方导向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
从这冷血之鼎生发出来的却是森严务必的“礼”,它宣示,君君臣臣万世不易,上尊下卑天造地设,“礼”才是宇宙之本源,一切由礼而生,万物赖此生存,每一个人本质上都应当成为礼的祭奠物。从鼎生发出来的孔儒学说,不承认人有独立于尊卑关系、脱离等级地位而存在的可能。孔儒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现代文明的价值取向。

  《血色曙光》读后感(九):血色迷目不分明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对这本书还是很期待的。然而,翻开这本书之后,却有些失望。在书的第一编第一节“蝴蝶效应”之中,作者讲述了关于铁木真崛起的故事,仿佛让我一下回到了《射雕英雄传》的情节之中,虽然作者一直强调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和混沌学的效应,但总觉得不是很搭调。
再往下翻看,恍惚之间,仿佛时光倒流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在平淡生活中的三五顽童,游戏玩耍之余,总是看一些记载稀奇古怪内容的小报,其中充满了神农架的野人、鬼怪狐仙、都市奇谈等等让人既想入非非又无从稽考的虫鱼鸟迹。在那个少不更事的年代,这样的阅读虽不免无益,但也算是填补了当时的精神空虚。然而,人毕竟是要成长的。
本书之中,充满了大量的想象和猜测,其中未加缜密的论证的地方颇多,而且时光交错,牵连甚广,要理顺弄清实在是一件不容的事情,但如果想让读者信服,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质疑华夏文明的起源,认为华夏文明是阿尔泰语游牧民族所创造的。那我们就先来说“质疑”。“质疑”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能促进人的认识,但只知道质疑而缺乏证据,质疑也就只能在萌芽阶段止步不前了。过去,顾颉刚引领的疑古思潮,就是质疑的产物,虽然又矫枉过正的嫌疑,但毕竟让民间文学进入到了人们的研究视野之中。然而,其草率之处已经被傅斯年所看透,所以傅斯年提倡“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试图找到更多的实物,来改写文化史。也就是说,对于文明的研究,因为时代阻隔,所以证据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1925年,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的研究方法(一是从书面材料,一是从考古发现)已经是研究界公认的研究途径。而这本书中似乎二者都有,但书面材料部分包含了大多的“笔者推测”“作者认为”“这个就是”“应该就是”类的表述形式,无疑并不能让人信服。而考古发现方面,作者虽然列举了大量的出土文物,但这些文物和作者的主要论述方面,并无直接联系,只是通过作者“文字”相连,而作者的文字又有很多“文艺”的成分,这样一来,考古举证也就缺乏客观举证的功能了。
再有,在汉字起源方面,作者虽然征引了大量文献来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然而一句“语言是相当稳定的”之后,又大谈“古代汉语与汉语口语”之间的“巨大差异”无疑让人大为挠头。且不说,过去传统的小学(音韵、文字、训诂)研究需要进行皓首穷经式的翻检,单说作为考证和治学必须了解的《古书疑义举例》《校勘学释例》中的规则和方法,作者似乎也都以“可能很大”而忽而略之了。
治史不容易,治音韵文字训诂之学也很难,作者有心于此当然值得钦敬。就此书内容来说,虽然猜测过多,脉络不清,但也还有些“真积力久”的工夫,再不济尚可有消闲之用——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什么事也别太当真”的时代里。

  《血色曙光》读后感(十):我们都是匈奴人?《血色曙光》

我们都是匈奴人?《血色曙光》
    作者的博学让人感觉很震惊,在书中涉猎了多种语言和文化,涉及历史、考古、文化、语言、社会、民族等多种学科,旁征博引,让你感觉很有压力。面对这样强大的作者,你甚至不敢反驳作者的观点,因为你知道和作者对阵,你实在找不到像样的武器。
    读完了书才看到关于作者的介绍,作者徐江伟竟然是一个游离于体制以外的自由学者,靠房地产挣到了钱,足够自己花一辈子以后,竟然真的关闭公司,去做学问了。不能不让你去钦佩,做学问做到如此纯粹,完全是出自兴趣和爱好,这才是最高的境界。
    作者的观点也足够革命的,从三皇五帝开始,到夏商周秦,作者认为这些朝代都是由匈奴人开创的,他们都不说汉语,说的是阿尔泰语言,皇帝、炎帝、蚩尤、伏羲、神农、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这些统统都是匈奴人。那汉族人呢?汉族人一直是奴隶。中国的历史一直是一波匈奴人打过来,成为了汉族人主子,然后一点一点的同化,最后消失,接着又一波匈奴人打过来,历史就这样在循环之中,不变的是汉族人一直是被统治和蹂躏的奴隶。我们的汉字,我们的文化其实是匈奴人的文化。
   谁听了,肯定都不相信,这么颠覆的观点,你必须拿出证据来,作者的确拿出来了很多很多证据,最多的就是语言学上的证据,用阿尔泰语言和先秦汉语的类似来最比较。可是我依然表示怀疑,有一些在语音上的确有点类似,可是更多的我看不出来一点相似之处,作者也没有明确说明,当年古音是怎么读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是否还具有可比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便两者相似,作者并没有去证明是我们学习了他们,而不是他们在学习我们!如果这一点得不到证明的话,那么这些证据就失去了任何价值。当然作者举例说明的是这些语音在阿尔泰语言中都有具体的含义,而在汉语里面仅仅是姓名等好无意义的名词而已,这个证明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这种类似都有这样的证据。仅仅根据几处这样的证据,就得到所有的类似,甚至不类似,都是汉语在学习阿尔泰语就不那么让人信服了。
   不过我更欣赏的是作者提出的一些文化学上的证据,比如提出中国的含义,比如殷商经常迁都是游牧习俗,比如甲骨文中的帝王名字,婚姻习俗,器物文化等等都很有道理等等,不过这些也有学者提出过,只是没有作者这样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可以说作者大胆想象,不过给出的证据却不是那么无懈可击。每个证据都是点到为止,似乎有点关联,却都并非铁证如山。可以看出作者更善于想象,善于寻找这种线索和脉络,严谨科学的证明并不是作者所长。
   我想作者最大的贡献是在思想上的,告诉我们历史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并非文献中描述的那样,到底什么样?还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去研究。
   作者提出的这些疑问都是继续研究的开始,并非结束。我想全部否定这些先民都是汉族人,仅仅靠这些证据显然是不够的,这些证据只能够说明,我们的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来自匈奴的成分,这一点被我们所忽视,值得我们探讨去研究。还有这两种文化中类似的成分,到底是我们吸收了他们的,还是他们吸收了我们的,要加以区分,不能只要看到两者的相同就一概认为肯定是我们吸收了他们的文化。我想作者其实也明白这一点,只是作者想要用这种比较极端的论断方式来吸引大家的关注,吸引学术界的关注,让大家都来关注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这样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血色曙光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