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八九十枝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八九十枝花》读后感10篇

2017-11-13 21: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八九十枝花》读后感10篇

  《八九十枝花》是一本由沈书枝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八九十枝花》读后感(一):离开就是在失去

离开就是在失去
文/夏边
故乡,是一盏照在身上的灯,不管走出多远 都一直亮着。”这句话,很踏实,细细想,也不免感到无奈,我们从意识到这种感受时,已经离开故乡好久好久了,但我们无法停下来回望,隔着的时间太长,距离太远。时代在跑,故乡终不是离开时的模样。
初读沈书枝的文字是在她的豆瓣,更一篇看一篇,大多是生活的日常,她细腻的观察,记录自己身边发生的或许我们从根本静不下来看和想的事。文字软腻腻的像糯米一样。一个人评论她的文章,大概说是:我总能在你的啰啰嗦嗦里找到共鸣。我想,这是很好的赞美。他说的啰嗦,是很多不被人提上台面讲的平常。书枝是老实的,风行水上在序里评价。这评价反而很打动人,因为她的文字没有水分,纯粹得很,一句一句,都是很踏实的话,那些山水,那些人事,那些开心难过,那些无法磨灭掉的曾经贫穷艰难。最是感人
《八九十枝花》写的是作者的怀乡记忆。我几乎是每天一篇的看,搭着地铁,轰隆隆的吵,轰隆隆的也就看完了。太多的熟悉,反而不用过脑就能品出其中的甘甜酸涩。不得不再提作者文字的诚意。文章都是作者在故乡从小到大的所见所闻,那些回忆里的花草,食物,亲人朋友,都细细的记了下来。全文几乎都是一段段工笔而出的立体画,让人觉得是带着3D眼镜看那样身在其中。每读一处都会不自觉地代入,这不是我家的鱼塘吗,书枝,怎么你家也有;这粽子我们家现在还是这么包的;我小时候也在田里放过牛,它也像你家的一样听话,后来老了也被卖钱了......太多太多的相似或是相同让我看着时随着她的情绪起起落落。一本读完,反而不觉过瘾,心想怎么就没了呢,故乡还有好多事没写完呢。看着窗外车流攒动,心始终静不下来。
作者在书里说:见自己最后又在回忆里兜转,我难道果然是复古主义者,以为过去的便一切都好,眼前事只有掩目不见才适意么?看此 自己也笑了笑反问自己。想了很久也没有答案,或许怀乡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那里承载了多少情感,回忆就有多浓烈。因为无法回去,所以当回忆起来时,反而更美。因为触及不到,所以更加珍惜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无数人的乡村早已物是人非,变成了一桩桩高楼,变成了高速公路、工厂或是早已无人的荒村,不覆当年清晰的轮廓了。中国的城市化就像中国制造,速度很快,质量有待考量。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大多青壮年涌入城市,剩下老弱妇孺留守村庄,属于农村的劳动力没了,靠着在城里打工的钱安安稳稳。终究少了了务农时代的新鲜气。文章提到作者的一个伙伴初中辍学外出打工,20岁未到就回一个比他更年轻的姑娘和她肚子里的孩子,看到这的时候,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因为这种情况在自己身边实在太多了。小小年纪,未曾经历学生时代单纯安静的日子,就单枪匹马去面对社会的嘈杂。这其中也和农村的贫穷和家长对孩子成长教育意识的淡漠有关,或许很多时候,就直接可以用穷来当搪塞一切的借口。他们大多数人起初或许都处在社会的底层,辛辛苦苦的工作,将不多的薪水支付家里的开销,又有多少家庭是靠这钱支撑起来的,想想都觉得心酸。他们大多数还是花样少男少女,面对青春期朦胧的感情,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极易就“水到渠成”。在自己还是孩子的年龄里过早承担起一个新的家庭,这虽不是注定的坏事,却也不是完全的好事。里面的柴米油盐,不是这个年纪的人轻轻松松就能扛的住的。委屈的、受累的还在农村与土地为伴的父母,各中的辛苦,又怎能说得清呢。
成长就是个不断失去,不断回忆的过程。于人于家于国都是如此。但愿每一步都走得慢些、稳些。

  《八九十枝花》读后感(二):书枝的记忆

认识书枝是从豆瓣开始,那时候的她并未出版这本书,喜欢她,也是从她的文字开始,尤其她描写的生活小事。
书中描写的许多植物和吃食,在我的家乡也有,看着书枝书写着自己的年少记忆,而我也在阅读中回想着自己年少时遇见的植物。如今的乡下再见小时的植物很少了,田埂边的种着蔬菜之类,如果有杂草,就会被立刻扯去。也因为长期在都市中工作,重心也放在了都市中,回家的时间虽有,但若是要如同儿时那般去田野间闲逛也很是难得。
记忆较深刻的或许是关于蚕。那是我第一次养的动物,每天早起摘桑叶,放学回来就守着它们,看着它们从小小黑色的卵的吃成胖胖的,然后吐丝结蛹。我的蚕没有破茧成蝶,或许是我照顾的不够好,看见别人的蚕变成了蛾子心里不羡慕是假的,也是从那之后我喜欢的动物里面,蝴蝶是首位。我只养过一次,再也没有了。害怕,害怕最后的它们会死去。因为蚕认识了桑树,也吃上了桑葚,我那儿的叫法是“桑泡儿”还是红色的时候是酸酸的,变成乌红色甚至感觉黑黑的那时吃就是甜甜的,不过吃了嘴上会是黑色的。桑葚是属于小时候不用花钱就可以吃的水果,每到那个季节,小伙伴们就一起去采摘,一边摘一边吃。
书枝的文字是美的,用词很精确,让人觉得就该是如此。能将生活事,平常小物描写的有趣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不过书枝做到了。

  《八九十枝花》读后感(三):读28页后的《八九十之花》

我才读了28页,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喜爱。作者是沈书枝,只有28页,就让我觉得,这是名如其文,亦或文如其名。
        ——想到喜欢而无望的人,心里温柔而落寞,这样的光景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我实在是很多情的。
        看到这句话,我就按耐不住,越发开始,我也想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情,我也越想用文字陶醉自己。开始深刻喜欢这种散文一般的文字,应该从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开始,也是偶然读到她的文字,开始看她的书,这种故事似的散文里(我不确定是不是散文),让我倾心不已。那是另一种童话,就像我小时候喜欢的童话一样,有这样的开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 …;有这样的结尾:从此,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用童话来形容,必然不是麻痹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感受,而是表达我对生活的态度,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同样,也是这本书里所说的那句话——我实在是很多情的。
        我实在也是很多情的。也许更因为这本书里描绘的田园生活,乡村静土,纯真童年;也许因为我也有这么美好的童年,虽然不如她描绘的这么细腻,这么亲切,这么浪漫,这么无邪;也许我也同样热爱这样的生活,热爱那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浮现在我脑海里的竟然还有我一直以为失去了的很多童年的记忆,这么依然深刻的记忆,甘泉,无与伦比
        我在想,她是怎么细腻的描绘出那样的故事,以及故事中各种花草虫鱼鸟,历历的呈现在你的眼前,我竟然不知道这么熟悉的植物竟然是这样的名称,我不断的在百度里去找,去看,啊,这就是你,就是你们,轻软缠绕住我的童年,陪伴,呵护,我竟然叫不上你的名称。我在想,她肯定是很深刻的多情,远远超过我,只有用心去感受过的花草虫鱼鸟,才能如此历历在目,如此沁人心脾
        我实在也是想,努力去体会这种美好啊,我实在也是强烈的感受到,我是故乡的一份子,我是如此热爱这样的环境:有花有草有树木,有山有水有动物,还有那赤诚朴实勤劳善良的乡民,当然还有一个会思考的我。我澎湃的想在这里描绘我的童年,那因为看这本书而失而复得的记忆,不过我也实不该在工作时间故作感叹。
        我只是很欣悦,我只是一时激动,这样的环境,才能造就这样的人,我也该庆幸自己有这种特性,我也只是很强烈的渴望,有一日我亦能用自己拙劣的文字,表达我对故乡,对童年,对自然,对生活的爱慕之情。
        我实在是很多情的啊,我实在是很喜欢文字的,我实在也是很喜欢用文字表达的——生活如此多娇!

  《八九十枝花》读后感(四):那些温的记忆

逛豆瓣好多年,丢了一个号又新注册一个,觉得这是个奇妙的世界。关注的人也很随意,因为照片、文字,或者只因为喜欢ta的名字。所以便关注了“沈书枝”,说不来名字好在哪里,就是很喜欢。再后来读到她的文章,现在已经忘记是哪一篇了, 想来当时必定有故人重逢的喜悦感,带着点窥探他人生活的羞涩,去看了每一篇日记。被平实的文字和带来的情感打动。向来觉得网上的陌生人,即便再喜欢,也安静地看着就好,不愿意留言打扰,但看书枝的文章时总觉得作者就是坐在面前,给我讲了一个个真实小故事,很想跟她说话。所以在她那篇关于栀子花的日记下留言了,在自己的栀子长出根来的时候很开心地告诉她,像是迫不及待要跟一个有着同样期待的朋友分享喜悦一样。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说,在看这本书之前,就钟情于书枝笔下的世界了,所以看书的时候没有惊喜,只有淡淡的喜悦和心里涌起的暖意——这个姐姐写的,不正是那些萦绕在我心头的童年记忆吗?是我拙劣的文笔没办法描述好的小世界。
地理一向不好,还惊讶于书枝家乡与我家乡的相似,甚至连方言都有着相似之处,比如紫云英,我们也叫“草籽”,野杜鹃叫“映山红”,莴苣叫“莴苣笋”,跟“莴笋”差了一个字。我也在小时候吃过映山红,酸酸的味道,上大学后和同学登山,在山顶遇到一簇映山红,开心地吃了一朵,结果震惊了她们,这个梗被嘲笑了四年。我也吃过嫩嫩的白茅花(当然是在书里才知道它叫白茅)和一节一节的白茅根。还有栀子花,家养的重瓣栀子和野生的单瓣栀子……甚至连“偷”花“偷”芋这些事都一样做过。那些简单易得的小东西给童年带来了多少欢乐和惆怅,在书枝的娓娓道来中,那些记忆画面闪烁着出现,让我相信原来这些不是我在做梦,是真实的童年。
但是它们太短暂了,似乎没过多久,就见不到成片的紫云英,也不再拎着小篮子去摘鼠曲草做清明团子了,清清的小溪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散发着臭味的水沟……不仅仅是失落感。记得序里的一句话,说书枝写的是消失了的乡村生活。那也是消失了的童年,只留下深深浅浅的记忆。
买的是电子书,不给力的手机电池和时间的分割,让我只能抽空一段一段地读,只能在睡前畅快地读上半小时一小时,真的是认真读,一个字都不愿意放过。没有读完就想说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篇显得幼稚的“书评”。这样一本书是不能只放在手机里的,而应该放在床头,读完了,再翻翻;想起来了,再看看。放进购书单,期待着它到我手里时的实在感。
另外,看了后深感自己读书不够以及阅读面的狭窄,还可以时刻督促自己多读书。

  《八九十枝花》读后感(五):《八九十枝花》:一段微温的怀乡记忆

初识沈书枝,是在豆瓣征文大赛上,看过她的获奖文章《姐姐》,当时看着就被感动了很多次。再后来,也不知是从哪里关注了她的,得知她出了一本书,名字叫《八九十枝花》,在微信读书上寻来,凡有空闲时间就看。
我读书,有个特别的习惯,每遇到好书,总不忍读完,这本书,我也是读到最后还剩一两章的时候,就渐渐放慢了阅读速度。我害怕读完之后的空虚感,怕再遇不到同样的好书,同样的情感。
书枝所生活的皖南乡村,在我看来,比我的家乡要美,那里有山,但也相对破落贫穷一些,书里提到的苦难,在苏中地区的我的家乡,似乎是不曾那样艰难,至少在我生活的童年,条件要远比书枝的要好很多,但很多习惯、习俗却很相似,所以读此书会产生很多的共鸣。我羡慕她的文笔,细腻的心思,能写出如此温婉的文字,让人看了,既喜欢又心生怜惜。
书枝的父亲,也是很典型的乡村父亲的性格,执拗、大男子主义,不善表达爱。书里写她们羡慕同学的爸爸,总那样温和,会在下雨的时候给儿子送饭到学校,她们看他像是看一只宝贵的大熊猫,觉得这样的爸爸在乡下真是太少见了,而她们的爸爸是动不动就要拿竹丝子抽她们的小腿的。我的爸爸,也和文中说的熊文刚的爸爸一样慈爱,会在冬天早上的五点钟起床为我做早饭,只因为那时候的我,早餐吃不得任何油腻的东西,早起为我煮一碗营养的白米粥。
书枝对于妈妈的爱是相对更深的,前段时间在她的公众号里,《童年随之而去》这篇即是写她母亲。她说:“妈妈未曾离去前的时光,如同蚌壳深处小小的明珠,在暗夜的回忆里晶晶发亮。的确是有什么遗落在那里,在我小学四年级的下午,妈妈离开的那个傍晚,我的整个童年也随之而去了。”文中讲的“离去”是指妈妈去城里打工,离开了妈妈照顾的童年,自是少了很多的舒适。书枝的妈妈是那样勤劳、细腻、善良,集了农村妇女大多优良的品质。我想,大概也是因为从妈妈那里感受到的爱,才让这些回忆变得美好,又让人怀念吧。
书枝的姐妹很多,有三个姐姐,她和妹妹是家里的双胞胎,有着五个女儿的家庭,负担自是不必说。但也正是这样的家庭,让回忆里多了很多故事,那些割舍不断的亲情。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背诗这件小事》里,就写到,双胞胎姐妹因为想要买一本《唐诗三百首》,在犹豫着要不要给卫校毕业实习不久的大姐去信要钱,“半个月后,我们收到大姐的回信,里面夹了二十块钱。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大姐那时的生活也极为清俭,这二十块不知是她如何节省下来的”,这些,都让我感动。想起来,我小的时候,寒暑假都会跟妈妈去爸爸工作的城市,那时候,爸爸的同事会羡慕我是独生子女,因为,家里的小孩多的话,父母自然是顾不过来,孩子所享受的生活品质自然也是差了很多,尤其是原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庭。现在想来,作为独生子女的自己,童年自是没有吃过什么苦的,想要的东西,只要是爸妈力所能及,也都会满足我,也算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掐花”那一章节里,写栀子花,对于栀子花的喜欢,我也有同样的情感。小时候,尤其喜欢栀子花。“偷花”的事情,也做过,某个人家院墙里种着一棵大大的栀子花树,到夏天还未开花的时候,就开始期盼。家有栀子花的同学,掐了花带到学校里分给大家这样的事,我们也是有的。我们那里年纪大的奶奶们,也爱将栀子花别在头发上,或者用线绑好挂在脖子上。那时候的栀子花,好像就是比一般的花要珍贵。如今,在城市,小区、公司、马路边,都会种栀子花,待到花开的时候,也还是爱掐几朵回家,养在白瓷碗里,整个屋子都是那样的香味。又或是地铁站有卖栀子花的,几块钱买上好多枝,还带着青绿色花边的花朵,总让人喜欢。有栀子花的夏天,才叫夏天。
“夏天的晚饭”一章里,讲削莴苣皮,喜欢莴苣心几于透明的碧色;讲张爱玲《半生缘》里出现过的“莴苣圆”;讲吃不完的老蚕豆晒干后收存,冬天的时候可以炒来吃;讲用碎瓷片刮土豆的表皮;讲夏天晚饭的时候,有吃过饭的邻居打着扇子乘凉,来点评主人家的饭菜等等,这些我都有同感!
“关于西瓜的黄金时代”里,讲羡慕别人家的瓜棚,瓜棚里放一张竹凉床,大家抢着爬到凉床上去睡觉。我也想起小时候爷爷搭的看瓜用的瓜棚,那时候,我们也都好喜欢到田里的瓜棚里去玩啊!那时候的夏天,好像真的没那么炎热。如今谁还会在大夏天的时候,跑到地里搭瓜棚呢!如今的小孩子,也没有这样的体验了。现在种西瓜的人家也几乎都没有了,随便超市里买几只回家吃吃就好,种西瓜那样费力又不挣钱的活儿,谁还会傻傻地去做呢?
“苦夏录”里,说起蚊帐,“帐子是帐好了,一个宽宽的房子。这房子是我秘密的花园。没有功课的暑假里,白日里我也是偷偷爬上床去扮美人,那么广大的一幅被单披在肩上,整整袖子,好一身长裾广袖的裙子!我缓缓地走,在床上来来回回,如电视里一个真正的古装美人那般,觉得自己是好看的,心里欢喜极了。”这段也是着实勾起了我的回忆,我们小时候的夏天,也爱在帐了蚊帐的床上玩,印象中,姑姑家的老房子,是连着的好几间房间,姑姑的房间在最东边,然后是客厅,再是表姐的房间,再是储物间,再是厨房,总觉得姑姑家房子特别长,我们就在两个有蚊帐的床上玩,跟表姐学做纸风铃。夏天里,有蚊帐的床,是小孩子的最爱啊,爷爷奶奶家是我们最常待的地方,怎么玩都不会被骂,印象中,爷爷奶奶的床,帐着的是白色的蚊帐,屋后有小窗,房间清凉,从窗户外透过来温柔的光,在铺好凉席的床上,我们好几个小朋友,一起打牌,下五子棋。 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爱在自己的床上玩,像书枝文中说的,披着床单,在床上来回走,我也做过。那时候,还爱在头上披着毛巾,当长头发,女孩子爱美,就真的是天生的啊!
“小店记”里有一段“漫长的午后和傍晚,我读一本考研的书,趴在柜台上记笔记,隔一会儿就停下来发呆。我隐约想念一个很远的人。雪随时又下起来,落在门外悬铃木白色的枝干和街对面枫杨黑色的枝干上,很少有车子和行人经过,到处的寂静。灰色麻雀落到门前空地上找食吃。我把吃剩的饭撒在地上,它们呼啦一下全飞回到树上,隔了很久,才有一两只大着胆子下来。我躲在玻璃柜后面,悄悄看它们啄食。”读这段的时候,我想起的是辞掉实习的工作后回学校准备毕业找工作的那段时间,那时候,住在学校对面同学租住的阁楼,白天我在网吧上网投简历找工作,同学在家睡觉,晚上同学去上夜班,我在她们的房间睡觉。那天,我穿一件黑色的呢子大衣,和对面学校我的高中同学一起去逛学校附近的商业广场,我们一起去吃了好吃的晚餐,还在夜市里逛了很久,还记得他说,那件大衣很好看,似乎实习之后,衣品好了很多。那时候,喜欢一个人啊,是那样含蓄又安静。我很快地找到了工作,忙着寄行李,忙着去新工作的城市报道,匆匆地和很多人告别,有很多人在那次分别之后就再未相见,一晃竟已好几年了。
这篇结束后,这整本书就读完了,和预期一样的不舍,有很多话,在读完整本书后竟不知要从哪里说起。也许正因为同样的喜欢,我也爱写关于类似回忆的文章,来怀念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故乡,以及我们的青春和童年。

  《八九十枝花》读后感(六):放歌天地间,折得数枝花

                                                        一
        书枝的散文集《八九十枝花》,大致可以算一部“乡土生活回忆录”吧。很多喜爱书枝的读者,说她的文章有周作人、废名的味道,又深受沈从文、汪曾祺的影响;再往上寻溯,承续的更是中国古典的散文传统。这样的追述家门,诚然是不错的。书枝硕士读的古典文学专业,其好友江华君就曾说,她文章的好处之一,就在于对“传统诗文的深切体悟和掌握化用”;而前面提及的现代文学史上那四位好作家,也的的确确深得书枝喜爱,她对他们的熟知程度,可能会令相当一部分以中国现代文学为专业的学生感到自愧不如。她说周作人对“对生活里琐碎普通却具有一种向上的情感的人情物理持有欣赏的态度”;说废名的《桥》“仿佛一条曲线可以无限延长,它的空间不因文章逐渐增多而封闭,祇是延续下去,让人觉得这小说可以一直做下去,没有个尽头”;她欣赏汪曾祺沉稳老实、甚至有点“笨拙”的写法,在她看来这种“笨拙”,是“基于‘修辞立其诚’的对文学的基本理解,去除了复杂的技巧而归于一种朴素” ——我们不难发现,前辈作家身上这些为她所推崇的文学特质,正是书枝在自己的散文写作中所特别追求的。而对自己最喜爱的沈从文,书枝更是多次在文字里向其“致敬”,比如下面这一段就特别有沈氏文字的神采:
        太阳落下,西面天空橙红、鸭蛋黄与深蓝交织渐变,夕阳被覆广远,近处田塍水塘,稍远处邻村屋脊之上超出的水杉树尖,和望断处连绵起伏的青蓝群山,莫不常沉浸在一种温柔光辉中,为晚来寂静作一征兆。静止中唯一动作是归飞白鹭洁白双翅,于橙色晚照中急急鼓向或南或北黝色的杉木林去。灶屋顶上灰白炊烟参差升起,空气中有辣椒呛人香气。
       不过我并不想过分强调这种对文学传统的续承之类的意思。余华曾经在一次讲座上谈到其崇拜的作家——比如马尔克斯、威廉•福克纳——对自己的影响,他说,“好的作家对你的启发,不是让你写得越来越像他,而是越来越像你自己。”影响也好,启发也好,传承也好,需要本身具有相应的素质才能被唤起;而被好作家、好作品所唤起的内心回响,如何转换成有个性的、越来越“像自己”的文字,除了要对影响和启发自己的作家作品有所自觉之外,还须发掘出自身与之相应和的素质究竟为何物、有着怎样的根底和来源——后者可能是更加核心和重要的。对于书枝来说,这种素质的根底和来源,或许与生养她的那块土地、她至为珍爱的乡土生活经验有很密切的关系。故乡提供的远不仅仅是写作素材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由一方水土滋养浸润出来的感受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书枝这本记录故乡风物和追述童年、少年记忆的散文集,或许就有点接近当年沈从文写《从文自传》的意思了。沈从文在三十岁时通过《自传》的写作来确立“自我”,“沿着自己生命的来路去追索生命的来源和历史”;而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已经可以触摸到的将来而准备的”——“找到了自己之后,最能代表自己个人特色的作品也就呼之欲出了”(《沈从文精读》) 。不管书枝本人对此是否有足够的自觉,我对她是怀着这样的期待的。
                                                     二
       说写作者笔下的文学世界与其所置身的生活世界声气相通的密切关系,这当然早已是没有什么新意的常识了。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对常识往往也是自以为理解了,其实却可能理解得非常浮泛、概念化;也许当你有了切身的实感经验之后,这种理解才会变得具体而显明。拿我自己举个例子。跟书枝一样,我也对大自然的光影声色十分入迷,曾经尝试着写“采绿记”系列,想要记录身边的草木鱼虫,以及岁时更迭的奇妙与庄严。当我把自己写的东西跟别人对照的时候,有些东西就看得特别清楚,比如先拿另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散文作者李娟来说。我发现自己习惯于写各种细节,比如一朵花从色泽到形状到散发的气息,它们含苞待放的羞怯、怒放时的欢喜、凋谢得从容还是颓丧;或者一棵树在风中晃动的姿态,阳光给它们投下浓淡不同、胖瘦各异的影子,新枝如何舒展、花期何时到来,叶子枯黄的时候,鸟儿们如何帮助它们飘落和飞舞……然而我却呈现不出李娟笔下那样一个开阔的、完整浑然的世界。如果用我为花花草草拍照的术语来形容的话,我笔下几乎只是一个“微距”的视野,而李娟的世界里面,当然也有很多微距,但同时还有近景、中景、远景,还有广角一般的旷远幽深。这种差异一方面当然是才华和禀赋上的,另一方面可能也在于,李娟所置身的世界本身的壮阔浑然:天空完整、大地辽远,草原、森林、河流无不是一派“大”的气象。在这样一个天宽地阔的世界里,人远不是世界的主宰,而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点;也正是这样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了李娟看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而我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城市的构造和格局某种程度上更容易阻隔人对天地运行的感受,觉得人的规划和控制似乎是更加主导性的力量,所以我感受到的人与自然的比例跟李娟是完全不一样的。又出于一己的偏见,我把自然和人工做了狭隘的区分,城市生活的很多内容被排挤在了视野之外、没有把它们也当作自然有机的一部分(实际上如今城市里的一花一木,也多半是人工的吧),所以我笔下的自然只剩下“微距”也就不奇怪了。
        再将我跟书枝作一对照,就会发现我们都着迷于“博物学”,但呈现方式却是不同的。我描述一草一木,仅止于我所观察到的客观现象和我从书本上看来的知识,以及它们在我心中引起的美感上的愉悦;因为对于一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花花草草基本上只是作为一种比较单纯的审美价值而存在着。然而书枝不是这样,花鸟虫鱼不仅是她童年的玩伴,还跟乡土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在她的笔下,不仅有万物之美,更有万物伴随自身成长的切身经验,而这种个人切身经验又与一个地方的乡俗民情相联系,所以她的“博物学”,有着远为生动与丰富的内容。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还会详细展开;在此之前我想先把她跟李娟的散文放在一起来看一看。
       之所以想把两个人合起来讨论,最主要的原因是她们都对大自然有细腻敏锐的感受力,性情又都是那么温柔活泼、讨人喜欢,呈现在文字上,就是她们都用一种亲切的笔调写那些真正美好的事物。刘志荣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这样一个意思:我们的作家往往有一种集体无意识,就是好的文学应该有所“挑战”、“冒犯”,有强烈的批判性等等,这种集体无意识从现代文学诞生之初一直延续至今;而近几年他却越来越盼望读到一些“调门比较低”、“能给人亲切感”的东西。文中特别引了列奥•斯特劳斯《什么是自由教育》里的一段话,说“‘庸俗”这个词,在希腊语的含义是,‘缺乏对美好事物的经历’”;刘老师说,“要谈对真正美好的事物的经历,可能对于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来说是悬得太高,然而真正值得重视和寻求的,也便是这种真正美好的东西吧——哪怕多一点点,也是好的——别的物事,放掉也无妨吧” 。刘老师的这个想法很能引起我的共鸣,这也正是我格外喜欢李娟和书枝文章的原因。而把她们放在一起来看,其各自的风格和特色又会呈现出一种对比的美感,或许能让我们感受出更多有意思的东西。
        李娟写的是新疆大草原上的生活,那个地方辽远开阔,大自然各种浓烈的色彩在灿烂阳光下激烈地碰撞,满目大山大河,动辄烈风激雨……由此产生的语言,也是那么明朗奔放、浓墨重彩——浓墨重彩既指李娟笔下的写实之物有非常鲜明、勇敢的配色,也指她语言的质感。叙述的浓稠丰厚容易产生沉重的下坠感,然而李娟又常有峭拔轻灵的想象来减轻文字的重量、舒展文字的密度,只见一个意象推动另一个意象,层层绽开、节节飞扬,有一种蓬蓬勃勃向上生长的感觉。而书枝的家乡是安徽芜湖的南陵县,据说一半是山陵,一半是圩区,“山区多松、竹、油茶之属”,圩区“主产水稻也养鱼,那里多湖坝水塘” 。相较于西北边陲的苍莽混沌,这江南鱼米之乡气候湿润,水土丰美,自然风物是另一番味道。书枝笔下南方的雨、南方的风、还有南方特有的沾了露水的植物气息,都是那么细腻婉转,总让我想起春末夏初由葱青转作润绿的爬山虎,你简直能听到那“嗤嗤嗤”滋藤生蔓的声音;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随意垂下几束枝枝叶叶,投印几块斑斓的光影,就能染绿一方空气、让周遭的氛围变得静谧安宁。两相比较,李娟的句子结构比较散漫、随性,然而内在的语速比较快,是大风吹过森林,树冠大摇大摆彼此推涌,仿佛整片林子都流动了起来;书枝的句子紧凑收敛,形成的节奏却是慢的、和缓的,如果也用一个比喻,或许就如同薄暮时分眺望平原地区的山峦,隐隐的轮廓轻微起伏,有说不出的优美淡远。然而这种优美淡远并不同于废名镜花水月般的空灵幽玄、仙气飘渺,因为书枝的文字又别有一种贴近泥土的沉稳和扎实。试着去想象书枝看到的世界——远处是山林竹海,近处有田畈、水塘;齐齐整整的稻苗,间或生着几棵水杉、杨柳、乌桕,更多的是野花荒草;放牛娃牵牛吃草,鹭鸶丝绸一般滑过天空,翠鸟飞得一纵一纵……我猜,当书枝面对这样一个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细节叠出的世界,她意识到一切花哨的修辞、技巧、机心只会相形见绌,所以在她的文字里,少有瑰丽的辞藻、奇崛的想象,她宁愿平平淡淡、老老实实白描,由此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既清淡又丰盛的世界。
        无论是李娟还是书枝,文字里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郁。这种忧郁很难用理性的语言来解释,大概还是诗人叶芝文学化的描述最接近那个意思——在《凯尔特的薄暮》这本小书里,有一个满肚子古怪故事的老头,叶芝和他初次见面时,他正煮着蘑菇;第二次遇见他时,他躺在树篱下打盹,笑眯眯地做着梦。“他总是乐呵呵的,不过我从他的双眼中总能察觉一丝忧郁,这种忧郁几乎与欢乐如影随形;这是拥有质朴本性的人和所有动物都会感受到的那种心灵的忧郁。” 不过,同样地,出于这种“质朴本性”,她们在自己的文字里对这种忧郁都十分克制,绝不会过分地顾影自怜。李娟说新疆那片地方太艰苦,自怨自艾是最没用的,只有那些乐观积极、很会自得其乐地人才能很好地生活下去;所以她的文字充满明亮欢乐的调子,好像有无穷无尽的幽默感,如同夏天的草场那么生生不息。而书枝是个特别爱惜文字的人,情深而字俭,其中的张力自是动人心弦。
                                                          三
        前面曾说书枝的“博物学”连接着个人成长的切身经验和一方水土的乡俗民情,这是乡土生活带给她的巨大财富,特别令我羡慕。书枝自己对此是有充分自觉的。比如她特别关注花花草草、虫虫蚂蚂在本乡的“土叫法”。周作人曾写过一篇《野草的俗名》,记录多种花草的绍兴土俗名,主要引中国古书和日译作品中的相关部分,再兼以自己的童年经验作旁注;在周作人看来,这是“民俗志的好资料,可以见平民或儿童心理,不单是存方言而已” 。书枝很喜欢这一篇,曾经在网上抄录原文,细致地将其中提到的每一种植物配上图片并加以考辨。书枝在自己的文章里,也会有意识告诉我们小时候在村头田畈习见的野花野树之土称,因为“熟悉的称呼里隐藏着秘密的情感,有时是一个陌生的通名无法给予的” 。于是,我很欢喜地得知,在书枝的家乡,紫云英叫“红花草”、“草籽”,鼠麴草叫“棉花蒿子”,我偏爱的蜀葵叫“端午锦”;乌桕树的叶子背后容易生一种叫“洋辣子”的毛毛虫,于是就被叫做“洋辣子树”。鹭鸟通常被视为“高雅”的生物,结果书枝他们那儿竟然唤作“牛屎沃子”!我是很喜欢这种水鸟的,但我一直不满自己叫它“鹭鸶”,听上去文绉绉的,不亲切;用土得掉渣儿的“牛屎沃子”来叫这洁白苗条的鸟儿,倒是别有趣味。小野鱼们也有“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名字,除银白如刀的鲹鲦名字很有些古意外,其他都像念咒:四杠匹子,赤咕呆子,麻咕愣子,黄咕啷子,诸如此类” 。
        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事儿呢,都是我这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所不知道的!山芋梗子可以做成项链挂上脖子;把细竹子的端头弯成一个环,“天黑前满村的屋檐墙角去粘蜘蛛网,为的是能扑蜻蜓” ;最让我入迷的是斑竹林里的游戏:“择三根布形如三角的竹子,一手握一根竹竿,双脚抵住对面一根,这样凌空翻一个身过来。那时我们大约都是很轻盈的吧。要问这游戏有什么好玩呢,然而我们乐此不彼,笑嘻嘻地一处一处翻过去。” 尽管我从小是个植物迷,妈妈说但凡去公园或野地,都免不了四处掐花爬树,但我却不知道这些游戏。对我来说,花花朵朵似乎是日常生活之外的某种特别的馈赠,而对于乡野长大的书枝来说,它们却是遍布成长每一天的玩伴,是一种深刻的“伴随”关系。我对这些草木游戏感到十分新奇,实际上书枝的叙述却是轻轻松松、自然而然的,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顺理成章,不必有丝毫的刻意;惟其如此,才愈发让人对一个在自然中长大的孩子其经验的完整浑然处有所感受。
        吃,当然是这种经验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小时候只吃过一串红,把红艳艳的“小喇叭”拉出来吮吸里面的花蜜;很多年前,一个大学同学对我说,她小时候吃遍了幼儿园所有的花,我听了大为佩服,从此觉得她是个古灵精怪的妙人。看了书枝的文章,顿觉自己真是井底之蛙——竟然有那么多植物都可以往嘴里塞!葛根饱含淀粉,有冷淡的甘甜“埋藏在葛皮浓重鲜明的苦涩里”;“稻苞是一种近于透明的嫩白,汁液鲜甜,我们一路扯一路吃”;还有我家乡盛产的斑茅,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新发的茅苞可以剥而食之,味道竟然“很水柔” 。当然最令人遐想的是掐映山红的花来吃:“我们吃花,折一枝带嫩叶的枝子,将花摘下,掐去尾部,抽去花丝,穿到枝子上。如此穿了许多朵,成密密一枝花串,才放口大嚼,这样滋味比单吃一朵来得甘酸与好玩。也掐一点抱回去养,路上有时忍不住,又吃一点,直到看看再吃花就不好看了,才停下来。”
有些“吃”只是小孩子的游戏,另一些“吃”则沉淀为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了。比如阴历三月三日要吃用艾蒿或鼠麴草做成的“蒿子粑粑”;端午要包粽子;秋冬至春初,农事得闲时挖葛根,水煮或淘洗成葛粉……书枝喜欢详细描述某种吃食制作的全过程;不光是食物,与食物密切相关的农事耕作,她也不厌其烦地呈现来龙去脉,比如种西瓜,从选种子开始,到促芽、糊瓜袋子、点籽、移秧、给母瓜花授粉、打藤到最后的收获,历历清晰。这样的段落或文章往往很长。长的文字,文气容易慌乱或者拖沓,但书枝却铺陈得十分稳健从容,因处处含情而不会流于琐碎沉闷,有一种蕴藉的喜悦在字里行间平静地呼吸。由于对乡俗和农事并不熟悉,有时候遇上这样的长段落,一时半会还看不明白,于是反反复复看上好几遍;其实我并不指望以此学会做某种令人垂涎的美食,农事经验对我来说更是没有用武之地,为啥还要流连于此呢?大概就是着迷于文字所散发出来的质朴亲切的气息吧。
        关于乡情民俗的叙述,书枝往往采用的是复数形式,呈现出来的是乡村生活的一种常态,也就是年年岁岁都是这么过来的。然而在泛泛叙述的句群中,又会突然蹦出一两句具体的某一年或某一刻的细节,比如写每年春末如何下田摸螺蛳,中间插入一句“一只翠色豆娘飞过来,找到一根细软的蒲草,停住了” ,就将叙述落脚到了一个特定的瞬间。这样的表述方式,让人感觉日常生活的质地既是安稳恒久的,又不乏生动活泼的变化和惊喜。
        书枝把自己的文章分两辑,“一辑为‘南方的雨’,所收文章大多关于我所生长的皖南农村的植物、民俗与吃食,时序从春至冬;一辑为‘远近的人’,是记我从小遇见的一些难忘的人和故事” 。这“自然”与“人事”当然只是一种大致的划分,实际上在书枝的文字里,自然与人事是相互映照、浑然相融的。在第一辑的文章里,往往是大片的风物描写之后,顺水推舟般过渡到人事,这人事本来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而第二辑里,即便是已经离开乡村、记述城市生活的《小店记》,也常常忍不住荡开笔去描写自然,比如往返于校园与帮爸爸照看小店的路途,真是风光无限:
        我坐308转315,315路要穿过紫金山脚,经过一段旧城墙和一大片树林,然后是植物园,明孝陵,梅花谷,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春天城墙砖缝里很多紫堇,一蓬一蓬悬在高处。树林刚刚发芽,新鲜的柔绿疏落有如薄雾,是很好看的。琵琶湖在山坡下,经过时是一个下坡的拐弯,车子冲得很快,转瞬即过,遥遥可以看到湖边新发的柳枝,绿柳之间一树开得很好的红花。这一树不知是樱花还是桃花,我常常经过,仿佛三宿桑下似的,对它也生了特别的感情,每回经过,都要特为看一眼。红花很快即落,绿叶成荫。夏天悬铃木繁茂的枝叶擦着车窗而过,燕雀湖水边风蒲猎猎。渐渐有牵牛花,大红的石蒜花,在植物园水杉林下绵延成片。冬天是梅花谷坡上的梅花。
        这种随时随处对自然之美的敏感,恐怕不能理解成是刻意在黯淡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某种情味,更可能是过往的乡土生活带给她的本能反应。而这实在不能不算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不单对她的文字世界多有助益,更在于人格的健全活泼吧!
                                                       四
        我跟书枝都出生于80年代前期。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她的乡土生活经验是我所没有的;但我们毕竟是同代人,她呈现在文字中的相当一部分记忆与我是共通的,阅读它们,常常令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
        比如她说小时候吃西瓜,由于瓜子很宝贵,大人为了让孩子们记得吐出来,就编谎话说瓜子吃到肚子里,头上会冒出西瓜秧。这话把小书枝唬了好久,有次不小心吃掉了一粒籽,就急得要哭,好几天都暗自担心第二年头上结个大西瓜。估计这是每个小孩子都经历过的吧!只不过城市里的大人们编这个谎话的原因,主要是担心西瓜子吃下肚子不消化。记忆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谎言”,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我爱哭,爸妈为了让我改掉这个毛病,就骗我说眼睛哭一次就变小一点,到最后就眯成一条缝了!我一直对此深信不疑,所以每次伤心难过淌眼泪的时候,都很焦虑,一方面那汹涌的情绪不能平息,一方面又怕哭得太多变成“眯眯眼”,于是总一边哭一边对自己说,再稍微哭一小会儿就不哭了吧!
        《苦夏录》里写到她喜欢在蚊帐架成的“小房子”里偷偷扮古装美人,把被单披在肩上当长裙,还走来走去轻轻唱戏。这一段看得我特别高兴。我小时候跟一个很要好的堂姐也经常一起扮古装美人,对古装美人的想象当然主要来自电视剧,最喜欢的是《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榜》、《射雕英雄传》等等。我们用毛巾被和丝巾披披挂挂,有时候佯装弱不禁风的大小姐,有时候哼哼哈哈比武打斗。后来看了译制片《茜茜公主》,就开始扮外国美人了。大家都抢着演茜茜,谁也不愿意当她那个倒霉的姐姐,争执不下,只好一个是“大茜茜”,一个是“小茜茜”。我们把连衣裙的领口扯到肩膀那里,模仿茜茜公主漂亮的露肩蓬蓬裙,虽然那时候压根没有发育,对这种服饰的风情自然是没有什么体会的。
        《偷》也是特别喜欢的一篇,写她在小商店偷一张胶贴画的经历。我小时候也偷过东西,不同的是小书枝成功了,我失败了。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放学路上要经过邮局,门口摆了很多卖邮票的小地摊,那么多花花绿绿的图案,令我十分入迷,每天回家前都要在小摊前蹲上好久,逐个蹲过去,一个也不肯落下。有一次我在一个戴眼镜的漂亮阿姨的小摊前看到一套植物图谱的邮票,实在太喜欢又没钱买,就每天蹲在那里看;越看越割舍不下,终于抵御不住渐渐升起的“偷”心了。我悄悄捏住其中最漂亮的一张塞到自己凉鞋的后跟那里,然后故作镇定地继续看了很久,才鼓起勇气站起来准备离开。不料漂亮阿姨尖声叫道:“你站住!把你的鞋脱了!”我窘得要命,老老实实脱下鞋子归还了邮票,没命似的跑回家了。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的凉鞋后跟有小针在刺着皮肤。
        还有那些怦然心跳的、模模糊糊开始喜欢一个人的心情;书枝是特别擅长写少女那种隐秘深婉的情思的。《翠蝴蝶》里,她路过喜欢的男生家,“扭捏得不知如何自处”;有一回,“路边泡桐花开了,毛茸茸白花落了一地,我故意立在树下读一封信,迟了一会,却又害怕真的被他看到,匆匆收起来走远了” 。泡桐花暮春时节开放,而我记起的一件事情是在木槿遍开的盛夏:那年本来已经到了放暑假的时候,然而学校却把我们这群苦命的中学生召集起来复习备考。夏日炎炎,蝉鸣喧天,被剥夺的假期就这么日日与书本、试卷为伴。那时我悄悄喜欢一个浓眉大眼的男孩子,有一天他对我说,他要把教学楼顶层墙角那枚巨大的马蜂窝完整地摘下来送给我。经过“周密”的计划,大热天,他穿上最厚的棉衣,裹上围巾、帽子和手套,在其它可能裸露的地方裹上报纸,再套上一层塑料袋——真正是武装到了牙齿!然后就爬上木梯伸手去碰那个在我看来万分危险的东西了。“战果”送到我手上的时候,已经碎成了几片;我至今记得它精巧完美的内部结构和轻盈的、亚麻一般的质地。
        如果不是被书枝这本书感染,我是不会把这些少时的小事写进文章里的。想到这里,一个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书枝把这些往事写得有滋有味,我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值得一写?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可能也有很多个人的特质和偶然性;但有一天无意中看到的一句话,多少对我有点触动:大意是说,80后一代基本就在两套体制中成长,一个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体制,一个是以高考为核心的校园体制,这可能会造成他们性格和思维上的一些共性 。以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来思考,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或许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这或多或少会折损我对自我以外事物的感知能力吧。而强大的高考指挥棒,让我的青春时代变得像一支被反复磨砺的箭,要射中的是那个无可置疑的、唯一的靶心。这样现实而明确的目的论,似乎更加强化了书本告知我们的“线性时间观”,这多少让我在潜意识里觉得在这条朝着“目标”行驶的“前进”道路上,一切与此目标无关的枝枝蔓蔓,都是不那么重要、可以忽略不计的。进入大学、念了中文系,当然对此有了很大的调整,但少年时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不会完全消除。这或许是我把自己的很多经验排除在写作之外的一个原因吧?
        而对于书枝来说,除去前面所说的家庭和校园两套体制,她还有另外一个完整的世界,那就是她上课前、放学后牵着牛去投奔的自然世界。大自然的四季轮回,应该会给她“线性时间观”之外的另一种维度——“循环的时间观”吧?既有“循环”之维,也就无所谓“最终目标”了,可能就会更加有心地去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从小与天光云影、草木虫鱼为伴,也有助于她形成这样一种对万物充满感情、事无巨细皆有意思的性情,这正是一个好的写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所以我们在这本散文集里读到了她与小猪、小狗还有那头会流眼泪的牛动人至深的情感交流。读到了无数温柔的、幽微的心意,比如她细细地写下雨天水牛在路上留下的蹄印形成了一个小水洼,“后来路干了,蹄印的小小荡子却仍在,这时也结成一个小小的冰窟了”;写下雪天专拣没有人走过的地方去走,“看那么干净的一串脚印,心里得意极了” ;到了春末夏初,“晨露未晞,积在路间青草上,带一点白的青。偶尔有一道上学的小孩子留下的车迹,露水被车轮刮去,那一线草就明明的绿。我不舍得破坏这痕迹,便尽量避着草骑” 。而像《小店记》这样的文章,你更会惊叹作者还原细节的能力之强,围绕一间开在网吧门口的小商店展开那么多的琐琐碎碎,就这样安静又耐心地娓娓道来,这其间又包含了多少耐人寻味的时代信息啊。
                                                         五
        书枝抱着对自己童年、少年时期乡土生活经验的深厚感情,写了厚厚的一本书出来;然而有时候她也忍不住心虚起来。付梓之前,她审着自己的稿子,曾经颇为失落地说,一本纯粹谈自然风物的书,实在是没有太大意思的。有时候在她的文字里,也会流露出一丝怀疑和不安,比如她反复说自己的记忆当然是经过了筛选和美化的,还在一篇写得极为动情的文章后面,添上一段附记,带点自我反省、又带点解释的意思:“见自己最后又在回忆里兜转,我难道果真是复古主义者,以为过去的便一切都好,眼前事只有掩面不见才适意么?……” 我很能理解这种忐忑的心情,但我想,写作首先还是一件从个人心灵出发的事情,只要所写之事与你个人的心灵息息相关,于你而言就是有意思的;至于其它的价值,也不是那么要紧吧。至于“复古主义”的自我怀疑或外来指责,不妨多说两句。从当年谈论废名、沈从文开始,这样一种“前瞻”与“回望”、“进步”与“反动”之类二元对立的评论思路就一直笼罩在几乎所有涉及到农村乡野题材的作品身上。别的作品暂时不去讨论,只就《八九十枝花》这本书枝个人的“乡土回忆录”来说,我觉得她的分寸感把握得恰到好处,当然极有可能这种恰到好处并非她刻意拿捏的结果,而主要来自一种写作态度和本性上的真诚质朴。在她的文字里,并没有那些“现代与前现代”、“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等等我们预设会看到的所谓“大问题”,只是单纯而实在地梳理萦绕不去的回忆、追索自我的根源,从未想过去议论自己把握不了的东西,所以是谈不上任何“复古”或“主义”的。这是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是,一写到“自然”、“土地”,就是复古、就是田园主义的历史倒退,这也未免太草木皆兵了。在我的理解里,对大自然、对承载万物生命的土地的热爱,原本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最基本的感情,将其放在一个非此即彼的格局里来衡量,实在是太狭隘了,它应该“是一个元概念,超越对立的文化模式,而具有最普遍的意义” (《大地守夜人》)。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书枝刚刚开始她的写作,我不希望一个有天分有潜力的写作者在起步的时候就被一些条条框框、清规戒律给束缚住了。那样一种归天地所养的活泼性情,写起文章来,还可以更加无拘无束、放荡自在的。不过细想一下,这是我多虑了吧。我之前反复谈书枝的成长环境对其多有滋养,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一方水土之所以能够成为养料,也需要本人的天性中有与之交流沟通的能力才可以。书枝在她的文章中多次写到自己喜欢唱歌,而最初的歌声正产生于静谧的田野里、广阔的天地间——“盛暑下午从热播的《西游记》面前挣开眼,独自撑一把大黑布伞去田间放牛,实在是十分寂寞的事。有时太阳太晒,就把伞浸在水塘里湿一点水,很快又蒸干。我便唱歌,把我所会的所有曲子,一一高声唱过。田塍渺渺,青天杳杳,巨大的云峰飘过,牛只是低头吃草,两耳扇动,喷出浊热的鼻息。” 在我看来,这正是自身野性的生命力与天地自然的感应贯通;而这种野性的生命能量,并不会轻易就被一些貌似强大的压制性力量所斫伤——我们在阅读中会有这样的感受,无论先前是怎样一种消沉黯淡的氛围,每当她开口唱歌,文字就绽放出明亮的光泽:当她偷小店里的画片被发现,老板娘没有责罚她,只叫她唱一首歌,于是她放下心里的惭愧,高高兴兴地大声唱了一支“一条大河波浪宽”;紧张压抑的高三教室里,她以一种自己也不能明白的勇气在同学们埋头苦睡、万马齐喑的课间一个人放声大唱,竟也从未有一个同学“从疲倦的头疼里抬起头”,对她大吼一声“不要唱了!”;最动人的是,当同学们都去食堂吃饭,她坐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一首一首唱着,她知道那个跟自己有某种奇妙默契的男生会第一个回到教室,“我似乎是等着他进教室的那一瞬,我不管他想什么,我只是唱,仿佛不理会他的存在,唱完这一首,我便冲去厕所咳嗽,咳得眼泪都出来了。我于是这样咳了整整一个冬天。”
        我也曾经听过书枝唱歌,在中山植物园的繁花绿树之间;当然,还有手里这本《八九十枝花》,也是她歌声的另一种形式。少年时代的她,“走在路上唱,放牛的时候也唱” ,如今虽已离开乡野,但这放歌天地间的能力不会丧失,我期待她源源不断地唱下去,唱得愈发欢快洒脱、开阔自由。

  《八九十枝花》读后感(七):温度舒适的乡间笔记

《八九十枝花》是沈书枝的一本乡土风景民俗笔录。作者记录了幼年在乡村见得的各种各样的花草虫鱼,鸡鸭猫狗,山光水色,民风乡俗。这一件件寻常的事物,纷纷从作者的回忆中复苏,展现着自然本色的姿态。夏天的雨,乡间的风,艾蒿,紫云英,枇杷,牛,鸭子,都是它们本来应有的样子。时间像是个筛子,把已消逝的农村岁月中那艰难、无奈、枯燥的元素过滤去,留下的是与童年和青春关联的温暖情绪。作者的怀旧和感情的投射,给乡间的种种平常事物披上了一层暖色。一个拍摄者,用特别的镜头回到自己的童年,给一草一木,鸟兽鱼虫细心留影。
 沈书枝的记录带有浓厚真切的感情,“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一草一木的记述都洋溢着孩童般的性灵和与自然融洽相处的满足。读者看到的照片,并不是乡间动植物的特写,作者也是画面的一部分了,且并无半分的不相宜。
作者有一双简单而敏锐的眼睛,农村的颜色在她笔下分明起来:
——“柳枝最好看的是清明的时候,刚刚发出萤火虫翅膀也似的小芽,浓浅疏密都和春天逐渐柔软的空气相宜”。
——晨露未晞,积在路间青草上,带一点白的青。偶尔有一道上学的小孩子留下的车痕,露水被车轮刮去,那一线绿就明明的绿。
——辰光尚早,空气仿佛有青青色。
——很多的山。隔着一块田的距离,路边就是一条一条山的抛物线,堆列着往深处延展。
乡间的声音和气味,略举数例:
——我躺在床上,听着布谷鸟,一声一声,清越迢递地叫着。
 ——书包是一只蓝色布包,斜背在肩上,走在路上里面一只铁文具盒啪嗒啪嗒响。
——天已慢慢冷下去了,鱼竿捣在塘里,汨汨水生格外清楚。
——山上多毛竹,风过时声音很碎,很温柔。
——乡间所采集的野食,大多有这样未经驯服的青莽之气,或苦后回甘,或甜中带酸,却正是其好处所在。
——秋天回乡,正遇上桂花盛开时节。傍晚到家,闻见屋前屋后桂花香气如水。
——菠菜沾了肉块的油后,大叶子更显得亮,菠菜根的那一段红嚼起来有甜味。
作者对那转瞬即逝的场景的情绪也有准确的捕抓能力,寥寥数笔,一种气氛就定格了:
——梅雨的精神实是通透,很有些轻盈的味道。缓缓落落停停,保持淡薄的一层清凉。雨后的村长,也含着楚楚的水汽,有一种明明新透的生机。
——冬天的太阳稀薄如水,使人更觉萧瑟。
——她叙说相邻故人久别重逢:他们都站在门口说闲话,讲这些年的境况,为了让眼前的一切显得更完美些,话语里难免有些许不诚实的地方。
沈书枝对事物的描述,有着工笔画一般的细致和绵密。虽繁杂绵密但并不让人生腻,她对文字的节奏有很好的把控能力,试举两例:“家乡农业以水稻为大宗,分早晚两季,早稻、单晚稻、双晚稻三种。早稻春日播种,盛夏收割,收后复播,即为双晚稻。单晚稻略晚于早稻栽种,初秋收割。”她说到冬天的时候,牛在地上踩出了一个个小小的冰窟:“每次到这样的冰洼,重要用力去跺一脚,跺着冰上出现了歪歪扭扭的裂痕,很满意似的,跑了”。文字节奏的疏密有致,清楚明快。个别篇章(比如《米饭》,《赶鸭放牛》)也显示了很有把控力的叙事能力。
天下雨,地生花草,坟地上长荆棘,牛过池塘,人耕地,赶鸭放牛包粽子做米饭腌酸菜,高中同学打架,一个邻居出外打工,或许对很多人来说,这些白开水般无聊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可值得记录书写的呢?这个世界充满了批判,号召,种种高尚的情绪,进步的理念,告诉人们什么是“生活在别处”,如何睁开眼睛,在荒芜枯燥的庸常的日子中寻得人之为人的价值。-----生活真正的意义正是反生活,改造超越它,意义才得以出现。
作者笔下的那个充满了颜色,气味,风情的乡土社会,正在消逝,被着时代的进步拖拽得支离破碎,不成形状。高速公路,铁路高架桥横亘乡间,壮劳力减少,污染触目惊心,一派凋败。乡镇化的现状,是一个农村的好正在失去,城市化的好尚未到来,而农村的坏愈演愈烈,城市化的坏逐渐蔓延的可悲境况。而上述生活观和意义观,那种对日常生活价值的忽视和否定,不正是推波助澜的因素么?在一片喧嚣的号召中,作者和我们分享了她观察得的细小事物的美丽,日常生活的意义。回忆曾经的拥有,忧愁于正在失去的好。
个别篇章显得意蕴不足,情致不深——我想这是和作者的年龄经历分不开的。准确精致的表达和词汇,并不能替代浑然天成的心胸与深厚情怀所着之文字。但好坏也看要以什么为标准,要和谁比。而清澈见底,简单直白,又算是优点还是缺点呢?
作者的文字中,让人感觉到她对世情也有敏感观察,不能算得萌呆的人。我想世上有的人是用脑生活,有的人是用心生活,这出乎于个体的选择。人可有理解复杂的能力,但仍然可以选择了简单。作者坦陈自己不会写议论文,中学时曾经对着议论文的作文题,憋到交卷写不出一个字来。《八九十枝花》里的这些文字记录,不恰恰是真诚地认为自己不懂得议论证明的人才适宜写出来的么?

  《八九十枝花》读后感(八):植物与大地

     大概是研二时,忙着论文开题,在图书馆奋力收集资料,却被《八九十枝花》这个书名吸引了。忍不住手痒翻阅起来,最后这本书被我借回了宿舍,很愉快地看完。
     她所呈现的乡村植物与生活,我读时常感到亲切。只是我八九岁便离开了乡村,彼时的记忆尚是一片朦胧,即没有多识乡间的草木,也没有体验农活的苦乐。而喜爱这本书,倒像是对自己不曾完整记忆的童年乡村生活的一种弥补心。
     我常常诧异她竟能如此丰沛地在现那样一种生活。即便历久经年,仍汁水饱满,若一颗时鲜的清甜水果。我边读边懊悔自己未曾好好瞩目过山野的花,没有细细嗅过她们各自独特的馥郁气味。而书枝她了解乡野花树草木的质感、气味、色彩、甚或滋味。就连花叶上小小的锯齿皆能细细致致地白描而出。也喜欢她的文字,觉得颇有几分废名的气质,而废名又是我很喜欢的。后来在她豆瓣上看见她说自己读废名较多,自己的猜测于是得到证实。
     她的文让我重新审视小时候漠视的事物,才渐渐发觉自己心里也一直住着一个这样的孩童,在乡间如一颗植物般长大,满山的树、泥地里开出的花、菜园里一颗小小的卷心菜,都住进自己小小的脑袋瓜子,回忆里充满了植物与大地的美意。

  《八九十枝花》读后感(九):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

《八九十枝花》是近来读到的一本我非常喜爱的散文集。这本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是豆瓣知名的写作者沈书枝。沈书枝本名石延平,出生于皖南乡村,幼年生活在皖南的田畈水塘之间,江南的山光水色和人情风物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年以后,沈书枝离开故土,先在苏州大学中文系读本科,后到南京大学攻读古代文学硕士,再辗转至北京工作并定居。天性热爱自然的沈书枝在求学生涯中累积了深厚的文史知识,喜欢写作的她开始在豆瓣发布一些讲述寻常生活的点滴趣事,并被大家关注。后来,其中一些写故乡风物人情的文章被收录成了散文集,即是《八九十枝花》。

《八九十枝花》分为两个部分,“南方的雨”和“远近的人”。“南方的雨”主要收录了一些关于故土风物的文章,包括草木、饮食、民俗、风俗等内容;“远近的人”则主要写人物,包括父亲、乡邻、老师、同学以及第一次喜欢的少年。全书文字绵密细致,温雅清丽,豆瓣评分高达“8.6”,赢得了读者的一片赞誉。

著名作家黎戈评价说:“她的文章是活水养出的活鱼,悠游荡开,就像她写的植物,带着未干的春水的气息,润泽着我们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碾压之下枯涸的内心。”

若你问我这书如何,我得说,在下着细雨的夜里,周遭寂静一片,你窝在沙发上或是被窝里,不想看情节热闹的小说,又乏于阅读长于逻辑的严肃书籍,那正好可以捧起这本书,啜着热茶,看她给你讲述那些平淡真实而又细碎熨帖的往日的乡村生活。

  《八九十枝花》读后感(十):多情的背影

用“素静”来形容沈书枝的《八九十枝花》,我觉得很合适。
但沈书枝的“素”并不是平淡。她的文字里藏了一个又一个多情的背影。
《八九十枝花》写的是沈书枝回忆里的乡村,安徽南陵。我这北方的孩子对江南本就疏远,从小在城市里长大距南方的乡村就更加陌生。但沈书枝文字里的这个乡村,却是那么柔软动人。这个柔软,不是因为她只写回忆里的美好童年,只写那些快乐的,美丽的,有趣味的风物。她也写乡村劳作的苦,比如种瓜的不易,养鱼塘的累,冬天里从凉水坛子里掏年糕的冻,成长中无时不刻的饥饿,甚至很多贫瘠生活中人的残酷,大人用竹丝子抽小孩子的小腿,酒后的打骂,受了委屈和怨气,活活把家养的好狗吊在门板上打死的狠。
文字里的柔软,在写字人的多情,对草木,对人物,对故土,对旧时光的深切怀念,所以才那么细致入微地观察、描述。在文字的世界中,在记忆的空间里,升华出一个减法之后的,最美好最天真纯然的南方的乡村。
看她怎么写春耕。
“春耕时候,田里灌满冷水,爸爸扶着犁,用鞭绳赶牛。犁铧带着锋利的银光一路潜行,紫云英簇簇的花被压到初见阳光的黑褐泥土下。水牛伸长了被田水溅得湿漉漉的脖子,时时想去够一口从缝隙里露出来的花吃。燕子飞来飞去,在天上吃飞虫。”
短短几句,简洁有画面感,前后衔接流畅,动中有静态的细节,细节再串成一个远景的静态画面。我要是会画画就好了,这两句很让我想把这场景用水彩画下来。
再看她写乡村里的人。
“农村卖豆腐总要走很远,他天天清早挑着担子走,最远要到离家十几里的油榨垄,在那里一户人家门前折回。那人家独门独户,靠着油榨垄小山的坡下,门口种一棵大桂树、一棵柿子树和一丛栀子花树,养一条大黄狗。有一个女儿叫爱莲。那人家常买他豆腐干子,姑娘拿着大蓝边碗装十块香干,或瓷脸盆装一两块豆腐。初夏清晨露水明灭,后来他便觉得动心,回家叫他爸爸去提亲。”
这个“他”,在这一段里并无什么直接的性情描写,却给人一种朴实的情窦初开的亲密。“露水明灭”这四个字,以景喻情,用得妙。
这样细致而又简洁有力的笔法,源自对草木的观察入微,更源自扎实的中文素养。白描其实最难写啊。风行水上在书的序言里说“文学上太具体会令人失望”,我理解的就是白描的度。太实,太碎,不仅是令人失望,更是易失掉文字的节奏感。而语言文字,终归是音乐的一种。纸面上静止的文字要写出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来,要“掐出水来”,字里行间必须得藏着什么超出凡尘生活的东西,必须有情。
这情,便是沈书枝回忆的边边角角,寸丝寸缕。
你看她藏在文字里的背影。情愫的低迴婉转,蜿蜒的心事,蜻蜓点水一样微微袒露小女儿的情思,却又常常转去说不相干的花啊,草啊。不相干却又相干,花是心意怒放,草是心波微澜,树呢是长久的固执的不肯松手的渴望与凝视。
“有一回从塘埂边回家,经过二姑奶奶家门口,门却关着,连大狗都不在,我便轻手轻脚走过看那白菊。真好看啊,这样想着,很愿意偷一枝,最后是不敢,又仿佛为着磊落,我连手也不曾伸出,看了几眼便缓缓走开,只可惜那从容也无人瞧见。”
“我一个人躲到楼顶上去,坐到最高一级台阶上哭。这楼房是才建成不久,于我都是陌生的。外面雨把楼梯堡的门挂成一道帘子,望得见远处田间起了一片青烟。楼下妈妈炒菜的香气渐渐散去,菜已经端上桌了吧,却没有人来寻我,叫我吃饭。姐姐翠绿的铁蝴蝶风铃在水杉树上嘀铃铃转。”
我常常为沈书枝文字里这样的心绪微露散发古意的背影打动。那么宁静的背景,像四月里油油的细雨丝,悄悄打在人心上。那么多那么多的秘密啊,在高远宽大的蓝天底下,在缓缓飘过的白云朵里头,在青亮青亮的麦稻田里,有歌声忽忽地扬起,有风,有光,有一个人的纤细的背影。
这“古意”,却并不是拿腔作调的“古资”,不是炫技般的名词展示和刻意清新。我觉得沈书枝文字的画面感很有点像新海诚,干净明丽的光感让人惊呼,但她比新海诚来得更清澈坦然。《八九十枝花》写得老实,老实到一点文学的架子都不端,一种完全没有姿态的干净。无论花草树木还是人事流转,都细节丰富又详实,从哪一页开始都能让人踏踏心心往下读,这点特别让我佩服。
书的最后一章是《小店记》,写她们家彻底搬到南京后在南京理工大学附近的网吧里开小店的经过。这是这本书里唯一一章主要正面讲述家庭关系的部分。离开了乡村的背景,心绪也多是惆怅灰暗的。但她本人的形象却越发清晰起来。依然是沉着冷静而收敛细致白描,可我却看到她慢慢地回过头来。她的心是打开的,小心翼翼,然而坦诚真切。这样的勇气与美,让我感动。
风行水上说沈书枝师承废名。我没读过废名,无从比较。文字感觉这一方面,倒是觉得沈书枝可算有沈从文的风采吧,是洒在明净地上的素白月光,清雅淡然,照得人心里一片柔软的明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