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留学潮》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留学潮》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13 22:10: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留学潮》读后感精选10篇

  《大留学潮》是一本由张倩仪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5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留学潮》读后感(一):看到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

《大留学潮》中跟以往看过一些专门类书的不同,在于全文的叙述起点不一样,作者写出的文字就像是每个历经其中的人亲自叙述感受,阅读的时候能够轻而易举地走入读者内心,而且读者也会更好且更明白地接收信息。全书中所采用的是更加通读易懂的文字,且所有的叙事的故事色彩更浓郁,换个角度讲,这是一本最通俗接地气的留学史话,一本有关留学生活日记再现。
        这是一本真实可感的留学史简介,虽然苍白的语言无法真实传递当时社会的感受,但些许微博的声音总能让我了解当时的情景更多一些,多了解一些,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或评价这些历史。老实说,在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脑海里不免时刻脑补这些发生场景,心是有些凉意的。
        满目疮痍的不只是我们的国土,还有这饱受煎熬的人心吧。所幸我们正在越变越好,直到令这个世界惊艳,以前看到网上发的帖子“看到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看过的人大概无一不会给国家点个赞吧,这个赞是送给无数正在努力着的中华子民,也是送给无数曾经为祖国付出许多的中华子民。
华子民。

  《大留学潮》读后感(二):少年救国梦

众所周知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就被英法列强强行打开国门,结束了自明朝以来近几百年闭关锁国的状态,自此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而往往我们看到的史料,要不就是枯燥乏味的大框架历史,讲得头头是道却丝毫提不起兴趣;要不就是摆出一大堆细枝末节不加处理的事例毫无观点可言,看起来有意思却毫无收获。当我看到这本《大留学潮》时,我顿时眼前一亮。
近代中国向世界靠拢阶段时,大留学潮恰是这段近代史的一个切片,聚焦于几代中国青年知识精英。而这本书给留学史加添“立体式”的内容,使比较干枯无味的留学史变得丰腴有情趣,将引领留学史步入新天地、新风貌。
身为一名大学生,刚收到这本书时我就充满好奇和期待,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当年的留学生中像蔡元培、鲁迅、胡适、钱三强、汤佩松、林风眠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他们的留学经历。少年乃是人一生中最迷茫,最无措,最具激情的阶段,少年的人生经历以及人生追求决定了以后的人生境界。正处于迷茫与亢奋时期的我想为未来开拓一条出路,这些民国大师无不是我的人生榜样,此书恰恰达到我所求。全书涉及300余位名人事迹,既着重写以普通人生活经历为核心的“真正的历史”,20出头的少年怀着一个懵懂的学有所成救国救民的出国梦,或公费或自掏,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国门,寻求真理。生活的残酷告诉我们,有大手大花不知理财缺少生活费而半路回国者;有家境中落家中缺钱不得不中断学业者;有出国忘乎所以懵懵懂懂早已抛弃救国梦者;有学业困难不善言辞而不得不退学者……当然,坚定信念者同样不少,这些以后成为中国脊梁般的各界大师,专家无不出过国,开拓过见识。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军阀进行口诛笔伐的鲁迅先生;锋芒孤傲,才华横溢的钱钟书先生;为新中国航天,军事做出卓越贡献的钱三强先生……这些伟人虽在青年时期矛盾过,留学期间遭受苦难过,但从未放下身为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学有所成后奋不顾身的回国报效祖国,这都是我成长精神粮食。
作为一本史书,本书更是完美的运用了小事件反应大历史的写作方式,通过当时的留学风潮我们看到近代中国的风貌以及近代大国之间的博弈争锋。如书中所提三波留学大潮流,先渡东洋,再寻找新大陆远渡美洲,后远赴欧洲。其中中国赴美国留学的公费生所用学费都由中国在辛丑条约中给美国的赔偿所支付,考虑到当时美国的地理位置,无法直接插手中国的瓜分,但又不想失去东方这块庞大的市场,更何况统治其民族,文化输出才是永久之道,美国人这才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在当时民不聊生,军阀混战的年代,这笔由中美共同管理的基金不但为中国培养了成千上万的留美学子,更创建了早期的清华大学,不得不说这是乱世中的一股清流。
一篇短短的书评难以描述出一个时代的历史,更何况这是一个乱世当头,英雄辈出的时代。今天的我们再回首当年动荡时代中的这一个个追逐梦想青春少年们,我们又有什么感悟呢?

  《大留学潮》读后感(三):留学生与公务员

留学生与公务员
评《大留学潮》
《大留学潮》一书搜罗了300余位亲历者的历史回忆,以真实、完备的细节再现传统中国向西方取经的曲折历程。从每一个小故事中读懂历史的生活细节,从一个个叠加起来的小历史获得了当年仁人志士救国存亡、洋为中用的留学潮流。从出国留学的初衷、经费来源到出国之前的认知,从第一波出国日本求学东洋,到第二波第三波登陆欧美西学东渐,以及出国学习的历程、生活的艰辛以及回国的曲折以及对于出国留学的拷问,在厚重的记录之上描绘了留学潮的总体印象和细节故事,也给我们如今关于教育、学习甚至是国家发展留下了足够的思考空间。
书中的小故事见证了真事实,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泛泛地谈及了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犯后,励精图治向强者学习的历史,但事实经常被政治或利益包装,随时间情绪被淡化或忘却,想要了解到当时实际情况只能借助于回忆和书籍等,作者苦心搜集了众多的传记和回忆录,从小见大,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真实的近代留学场景和场面。从书中我们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留学生都是选拔出来的精英,也有一些借机出国游学、回国谋职的搭便车者;不是所有的留学生都功成名就,实现他们的报国宏愿,那些在异国他乡还搞起内耗、内斗的国人们,与当时他们出国前的意气风发比起来显得令人扼腕。我想“大留学潮”的“大”,在于通过一些细小的故事,展现了国力渐衰的近代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这种小历史映衬出的大趋势,才是作者极力推崇的一种反思。
中国政治一直以来崇尚精英治国。封建中国用科举制度选拔政治人才,后来清朝政府以及中华民国在“大留学潮”中曾用选拔留学人士入职政府,新中国成立以后实施公务员制度选拔政治人才。不管是哪一种制度,在实施的初期都会有很好的效果,钱穆先生在《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中说过这种效果:底层的人才被选拔到上层充实了管理力量,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也为社会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一旦制度进入中后期,选拔机制被种种人为因素限制和扭曲,人才的流动慢慢减缓甚至停滞,不但影响管理的效率,更严重的是堵塞社会力量的流动,引发社会的动荡。对比动荡时期的“大留学潮”和如今太平盛世的“公务员选拔机制”,对于人才流动的促进和推动道理上应该是一样的。
我们经常会说我们的民族具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历代封建王朝的很多异族最终都被同化到了我们的民族之中,并形成自己的一种力量。而在民族的概念出现之后,我们与西方、日本的差距已明显显现,直至发展的今天,我们距离欧美和日本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差距?如何进一步缩小这种差距?如今依然有庞大的留学群体,如何看待如今的留学现象?我们个人又应该如何安排自己与外来的思想接轨、学习?中国之大,更需要有一种秩序与引导,《大留学潮》说的是在政府推动和引导下,全国民众兴起的一种“向强者学习”的运动。给我的启发是要振兴中华、发展国力,需要从政府到社会,从精英到民众,逐步形成一种统一、协调的学习风气,一种踏实、忘我的工匠精神。(土狼)

  《大留学潮》读后感(四):[拾光书屋(书评)]动荡时代下的青春筑梦 ——《大留学潮》

还记得小时候看《情深深雨蒙蒙》,并不明白当时中国是个什么格局。为何封建礼数的枷锁会如此之强,为何人与人之间的自由渴望爱情终究破灭?可能无数民国间的缩影我们皆已蓦然,本书谨以中国走进现代的留学生们为线索,诉说着那一段不为人所知的时代。
       故事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近代化的大门说起。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大清帝国的官僚阶级和知识分子先后做出了改变的抉择,意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也为中国的近现代做出了贡献。也恰恰是这一段时间,中国开始了对外留学。曾国藩长子就是其中的鲜明一例,曾纪泽曾大力振兴中国外语教育虽然最后的成果不尽人意但是这终究是中国面对外国文化的一次尝试与改进。
       真正要说起中国的留学文化,应该要追溯到1900年之后了。本书分别从留欧留美留日等多个角度通过不同的留学生讲述了中国留学生在那段历史上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背景下的遭遇,同样映射出不同的国家面对不同的文化的不同态度。在一个个小人物的小历史上,往往可以洞悉在那个巨大的转型时代,过去与未来的交锋,知识分子夹杂在其中的苦涩与心酸。比如留学生普遍勤工俭学,“我们独立生活,又要缴纳房费,又要支出伙食费,再加上一部分零用钱,完全靠做工的收入,勉勉强强可以维持生活,余下的就很少了”。从宏观到微观上,每一个时代都充满了对于新兴文化的忧虑,即使在当下改革开放大潮涌起,我们依然需要扪心自问,对于自身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实现融会贯通,如何追求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中国社会如何实现从现在未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到更富饶的社会主义的转型。这是从上世纪遗留到今天的历史问题。
       伊恩•莫里斯的《西方凭什么》一书中写道,中国为什么拥有技术和实力,为什么没有走到世界之巅,而西方凭什么发轫工业革命,又如何主宰了当下的世界呢?其实我倒觉得,这有点类似于一个三角函数,社会的进程有起有落,只不过我们都在追寻A值的最大化与Φ值的平稳化罢了。
      中国其实历史上便有游学的传统,孔夫子周游列国,也确实是为了四处探求名师,一寻自己心中仁道的本。今天的中国,留学的氛围愈发的浓厚,有人说这是中国教育的桎梏,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对过去留学始末的传承。不管如何,中国的雄起势必需要知识的积累,多年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蓝图早已实现。
       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能不把国界作为知识的分割线,我们不论学历虚名的高低成败,我们才真正算得上是迈向了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大留学潮》读后感(五):大浪淘沙

中国近代兴起的留学潮是一个新事物,是中国三千年未有的变局中的一道风景线,留学潮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引领中国社会的风气之先,其改变中国传统社会影响之大之深可谓是无以复加
中国传统社会有游学的传统,但这种游学范围主要在中国境内。中国第一次出国游学热潮出现在唐朝,游学地点是印度,游学者是出家人,当时所求的是佛学。而近代中国出现的留学潮规模之大、广度之宽都是前所未有的。留学潮兴起的背景是中国落后了,西方远远超过了中国。容闳留美是先声,而大潮兴起是在1896年。而大潮之所以能兴起,直接的原因或者说背景是中国甲午战争,中国败在日本人手下。中国一直以日本的老师自居,这次失败的刺激之大可想而知。1896 年清政府派 13 名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变成全国的行为。十年之后,光在日本已经有 8000 个中国留学生,不少还是自费的。留日潮之后,是留美潮、留法潮、留苏潮。根据本书作者的统计:从 1896 年到 1950 年代初,有数以十万计的学生去留学。
       对于留学,存在着一个由不肯去到争着去的过程。为什么要留学?动机何在?一部分人想通过留学,学到一种救中国的方法,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现状。另一部分人也希望争一个出国的机会,去海外镀镀金喝点洋墨水,可以出人头地,这里面更多的是功利心作梗,不过这也是无可非议的。到1910年代,留学风气经过长期发展,加上社会名流的鼓吹,年轻人不管家境如何,不管是哪个地方的,都向往去留学。
       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考试,势必使得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但新式教育也不是没有问题。由于突然的废除科举,新式教育的学校和师资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当时的学生的需要。正因为新式教育的不完善,水平不够高,追求新学没有出路,这促使很多年轻人向海外寄托前途。落后的新式教育也导致了学潮的产生,学生通过闹学潮宣泄他们对现实不满。学校经常闹学潮,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加上国共两党都视动员青年学生为革命的关键,使得很多学潮都带有比较明显的政治色彩。而那些留学海外的学子也是领革命风气之先的首领分子。这本书也记录了动荡时代那些逐梦人的青春。大浪淘沙,剩下的也就是那些其中的佼佼者了。

  《大留学潮》读后感(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留学是我在读大学的时候的梦想。多年以来,由于生活环境和其他一些缘由,从来都没有去想过。收到《大留学潮》,才又一次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中国传统的思想中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思想被高中语文老师固化在了我的血液里。这么多年生活在校园里,我已经离不开校园。
刚好《大留学潮》给我了一个完整的认识,这足以从其中的一段看得出动荡年代读书的那种渴望。比如:万般皆下品。如果初期还只是认为留学生是人才,加以敬重或者羡慕,到民国初年,这种羡慕已经化成行动,进入学子的意识。在南方的省份,一个英语没懂几句的湖南学生填师范教育入学申请时,所有三项志愿都填英语,目的是学会一种外语去考留学考试。至于学了英语,是否可以留学,到哪里去留学,学什么,“学成归国”可以替国家做些什么,那时完全不曾想及。
1930年代,浓烈的留学热弥漫全国,大学生都把留学作为理想,简直是非留学不可。那时候的社会风尚,把留学看得很重,好比“宝塔结顶”,不出国留学就是功亏一篑。留学牵动着成千上万青年学子的心。我曾亲眼看到,一位同学听到别人出国而自己则无份时,一时浑身发抖,眼直口呆,满面流汗。我当然也患了留学热,而且其严重程度决不下于别人。
   不但要留学,还非要博士学位不可:如果没有金光闪闪的博士头衔,则在抢夺饭碗的搏斗中必然是个失败者。这可以说是动机之一,但是还有之二。我在国内时对一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留学生看不顺眼,窃以为他们不过在外国炖了几年牛肉,一旦回国,在非留学生前就摆起谱来了。……这个动机说起来十分可笑,然而却是真实的。……一个平凡人的心情,就是如此。在1930年代,连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中已经找到好工作的人,潜意识里也崇拜留学。一个北京大学文科毕业生,可以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是求之不得的,但是他甘于放弃,因为兄长“已说了送我去日本留学,那时下意识里还有崇洋思想,留学日本,也比留在国内好”。
   另一个青年已在全国著名出版社当了一年编辑,明知道会有不错的前途,还是坐不住。“到商务印书馆当编译,可是有重大关系。叶圣陶、沈雁冰(茅盾)、胡愈之、郑振铎、周建人,当年都同我一样当编辑,后来加入左联,都成了闻人。张其昀、向达,也一样当馆外编辑。久坐必有禅,这些人都不经留学,而比留学生更吃香。”但他已成为留学迷,三考清华官费留学,两次为备取,同时又考清华研究院,投在四大导师门下。第三次他考到留英庚款,出国的时候已是三十许人。他自言,留学是有意栽花,但曲折困难,而收获少,读清华研究院是无心插柳,却风雨顺,成果多。一个家贫的清华大学生大学毕业,难找工作,穷途痛哭,幸好找到山东唯一一所高级中学的教席,工资优渥,同事关系融洽,每周去吃小馆,真似神仙生活。然而不行。别人出国留学镀金的消息,不时传入自己耳中。一听到这种消息,就像我看别人一样,我也浑身发抖。我遥望欧山美水,看那些出国者如神仙中人。
   好不容易有个清华的交换计划,但是钱少,只够勉强支付自己的食宿,而亲老子幼,没有人照顾。没料到,全家对他的留学都很支持:他们对我说:我们咬咬牙,过上两年紧日子;只要饿不死,就能迎来胜利的曙光,为祖宗门楣增辉。这种思想根源,我是清清楚楚的。当时封建科举的思想,仍然在社会上流行。这种科举思想,也像往日一样,不知不觉由长辈向小辈灌输。1950年代从中国台湾去美国的留学生讲到他童年在北京的印象:从小时在天井纳凉,听祖母讲牛郎织女故事时,就听说有留学这个名词,那时的观念,所谓留学生大概就是状元的变名。……祖母如果要问一下,你以后干什么呢?我一定立时可以答出:留学。
毕业即失业。以往中国仍未贫穷时,科举考不中,读书人可以教书、行医维生;家里务农的泥脚秀才还可以回复躬耕;家里宽裕的可以操持家业,甚至受家庭济养,赋闲在家,继续读书问学,过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生活。清朝末年,当时家庭经济或许仍有勉力支撑的空间,这种赋闲而大抱理想的知识分子人数不少。然而随着中国原有的产业逐步被外国产品侵蚀,庚子赔款年年在还,混战的军阀又借下大额外债,中国的家庭经济再不足以支撑子弟赋闲,加上产业结构已经随社会而转变,毕业生不可能以科举时代的方法回乡教馆、行医或耕田谋生。青年既受新的社会理想鼓舞,但新社会又吸收不了这些毕业青年。1917年冬天,在工业学校念书的学生“距毕业还有一个学期,我就发愁了。因为毕业就是失业,没有一个年轻人不为自己的出路感到恐慌。尤其是我这样的家庭,出门读书已不是易事,若是失业在家,那就更没有办法了”2。1930年代,“毕业即失业”已是口头禅,大学毕业生也要失业。3大家寄望留学是出路。30年代,我在大学里念书时,周围所接触的青年可以说都把留学作为最理想的出路。这种思想正反映了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青年们的苦闷。毕业就是失业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单靠一张大学文凭,到社会上去,生活职业都没有保障。要向上爬到生活比较优裕和稳定的那个阶层里去,出了大学的门还得更上一层楼,那就是到外国去跑一趟。不管你在外国出过多少洋相,跑一趟回来,别人也就刮目相视,身价十倍了。当时出国留学,称为镀金。连富商都对儿子说:“去法国镀两年金吧。”“镀金”是指去国外留学,否则便不能当大学教授,只能当讲师。1930年代政府开始限制留学,官费留学名额极少,而且学生在中国的大学毕了业,才能申请。于是中学生也及早为计:自费留学欧美,非富商巨宦,负担不起;退而求其次,去日本不用护照,不受政府限制,多认为比留在中国好。只有留过学镀过金的人才有资格做洋进士,这比传统科举的考试资格窄了很多。尤其要做留学欧美的洋进士,要有巨额金钱和门路,不是人人可以负担。以留学与科举相比还有点不同:封建时代有资格大做其金榜题名美梦的人范围似乎广一些……留学却没有这么容易。这是个资本主义的玩意儿,讲投资,比成本。虽然留学生并不都想做官,但是国家要用新人才而集中在留学生里去找,怎能不加强全国读书人对出国留学的企盼?长期下来,留学变成所有青年的梦想,一种与社会风气同步的崇洋梦。
留学,在书中变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也是当时所有青年的梦想。然而,读完《大留学潮》,不仅勾起我曾经的留学梦想,真的被遗忘了吗?一本好书,让你重新燃起对一些事情和东西的思考,这本书便是这样一本好书。

  《大留学潮》读后感(七):追梦赤子心——大留学潮

自清末至民国一代,一直是被后人评为各科大师辈出,各系思想云集,各派斗争不息的时代。究其根底,与当时中华英才留学各国,学习了东西方先进知识,接受了各国或资产阶级改革、或共产主义革命的思想不无关系。他们有的因缘际会获得国家公派名额,不需为生计考虑操心,得以专心学业,或成一代大师,比如陈寅恪。有的时乖命蹇,只能奔赴法国勤工俭学,在勤工的过程中,因为劳动,也因为法国革命的大氛围,而渐渐接触共产主义,回国后以共产主义思想救国图存,终成我们如今立足的新中国,比如陈毅。
这一场延续了一甲子的留学历程,如今看来,有他的偶然性,也有他的必然性。清末之时,清政府就已开始官派留洋学习,只是人数稀少。若是清政府未曾派遣留日学生,接受革命思想,也许大清或者还会坚持数年,但事实是,清政府为了“救国”的留洋手段,反倒最后革了自己的命。清政府倒台,民国开始,彼时正值美国开战庚子赔款留美计划的初期,远渡重洋的学子还在少数,及至民国中期,留美、留日、留法、留德、留英……或是国家公费,或是各省公费,或是半公半私,或是全然自费,留学已然蔚然成风。在奔赴各自的留学国家时,众人的目的虽然略有差异,但大体上都是为了学习先进知识技术,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或是实业救国,或是科学救国,或是教育救国,总之,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为了争取到留学的资格,一众学子或是努力学习,争取公费名额,或是要求父兄资助,实现自己留学之梦。这其中,有幸事,也不乏悲剧。比如学养深厚的郁达夫,靠自身能力,获得公费资格得以留学。也有靠着士大夫举荐得以官费留学的英才,比如徐悲鸿。还有靠着父辈荫蔽得以获得公费机会的如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但总算起来,公费留学的究竟只是少数,自费或是半自费的才占了大半比例。而留学耗资不菲,买房鬻产的不再少数,甚至弄得几乎家破人亡的也并非没有,比如曹汝霖与黎东方。这些留学的起由经过,皆是作者张倩仪考据当时留学人士所写回忆录编辑而成,作者搜罗阅读了300余位亲历者的会语录,以这巨大的工作量,来为读者尽力真实的还原当时留学的种种细节。
留学并非只要出去了便万事大吉啊,去国他乡,语言、文化的差异自不必提,学业的艰难,资助金钱的不稳定,外国人的歧视等等事件扑面而来,非有大毅力大运气的人不能成功。在这众多的留学历程中,作者依然选择让当时的人来说话,并不将哪一人哪一派或作为重点,或漠然忽略,而是将不同经历,不同反应统写出来,而评说也仅止数言,对于是非对错,更多的还是需要我们如今的读者,去体味去分辨。
其实,关于当年留学潮的回忆录和文集并不少见,张倩仪何以要做这样一件费时费力工程浩大,又难出新意的事情?我想一是有许多留学之人并非出名人士,他们的回忆录我们可能永远都没机会读到,另一方面也是少有这样一本综合留美法日英各国,又历时如此之久的书。是对已有知识的整合,也是对自己的工作的突破,更是为了让如今安享太平的我们知道,前人曾经吃过的苦,流过的汗,洒过的血,没有追求救国梦奋不顾身的先辈,也不会有如今的生活。
总说追梦赤子心,愿我辈常为赤子。

  《大留学潮》读后感(八):留学潮还在继续,面临的问题和一个世纪前类似

#地铁阅读# 2016年读书之33:《大留学潮》张倩仪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中国大规模的留学运动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经半个世纪,止于新中国成立。留学目标国包括日本、美国、欧洲(以法国为主的勤工俭学)、苏联等。作者整理了300多位留学人士的资料,从各方面叙述那场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留学潮,这些问题和主题放在当下的留学趋势里,也是适用的。比如:为何把留学作为深造的第一选择,留学人才如何选拔,去哪里留学,学费从哪里出,学习什么技能和知识,如何融合当地文化,回国还是在国外发展等等。
庚子之乱以及庚子赔款,是中学历史重点介绍的内容,但庚款办学介绍的并不多。1909年起,美国将庚款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之后列强纷纷效仿。当初庚款的总额是4.5亿两,意思是每个中国人承担一两的责任,这些赔款是远远大于战争本身带来的损失,所以“浮溢部分”指的是多收的“惩罚性”款项。
为什么是美国牵头提出庚款留学计划?不能不说他们具有长远的人才眼光,但也不能忽略当时的世界环境。一来庚子事变后,相比于其他列强,美国在华的利益并没有提升多少,需要“曲线救国”,从教育人才上为未来谋利益;二来日本当时已经提出了培养中国青年,为日本进一步扩张做准备,美国的计划是对日本的一种回应。
有一点在其他资料中很少提及:谈判退还庚款,变相促成留美大潮,中国外交人员也功不可没。当时的驻美公使是梁诚,而他恰恰也是当年留美幼童中的一员。
庚款,虽说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在社会动荡军阀混战的民初,能强制把一部分资金留作人才储备基金,对中国人才培养来说,也算是一种幸运。
学业完成,是继续待在国外继续深造,还是回到动荡的国内来发展,一直是一个没有结论的争议话题。有在国外功成名就取得诺贝尔奖项的,也有在国内为祖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更有在十年动乱期内忍受迫害的。如何评价他们的选择呢?“是个人得到十分比起国家得到一分,哪种价值对他们更有意义,非身在其中的,又怎能妄下结论?”,“那个时代的个人最基本的情感,是不能用现在的人的判断去估值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