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审判》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审判》的读后感10篇

2017-11-14 21:0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审判》的读后感10篇

  《审判》是一本由弗兰兹·卡夫卡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审判》读后感(一):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读卡夫卡《审判》
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的《审判》期待已久,之前读过各种其他的版本,重温经典也是一种美妙的回忆我喜欢卡夫卡,非常喜欢。若问理由,因为他不搞愚民谎言文学,就这一点足够伟大
拿到书时,我很诧异,如此沉重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竟被设计的如此小清新。是穿越了么?潜台词是:卡夫卡,他回来了。
卡夫卡在《审判》描写的里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卡夫卡没告诉我们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主人公经常冷不丁地撞上神秘人物,遇上奇奇怪怪的事件。例如他偶然撞见一直监视自己的两个男子在黑暗的房子里被鞭打,他们原来是属于自己公司的,同时受雇于法院。当他们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能,他们也会受到惩罚。由于卡夫卡采用了这种有限的视角,我们无法从一定的高度来俯视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我们始终个感觉小说的情节紧张,气氛严肃。在一定程度上使读者与主人公一起经历情节的跌宕起伏。这种表达方式,是值得我们作家学习的。
《审判》的情节中,读者在惊骇之余,不由地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跟随着约瑟夫K 一步步走下去。叙事者通过这样的叙事视角,其目的就在于制造一种神秘的氛围,将故事情节显示得更为离奇、突然,让读者与主人公一起去经历荒诞的社会生活。《审判》中,面对突如其来的被捕,约瑟夫K始终不断追求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包括房东太太、贝尔斯特纳小姐、律师、画家等等,却始终处于异常孤独的境地中。这就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写作方式,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意在解释社会的陌生和残酷。
卡夫卡虽然体格并不健壮,甚至可以说是孱弱,但是在思想上——在那个时代,甚至是在当下的他都是一个巨人。他的作品从来都不是无病呻吟或者自怨自艾,看似荒诞的情节背后实则饱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的作品是那样的独特和超然,仿佛时代是被他牵着鼻子走,现在是怎样,以后又怎样,他都轻松的一一印证。卡夫卡是一个内心无比迷惘的人,他的写作是真正尊崇于他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可以试着去了解他,但你永远无法理解他。
卡夫卡的小说虽然文字中有滑稽、荒诞之处,他偶尔也会运用一些亮色来增添文章的喜剧意味,但是我们细读之后会发现其思想太过悲观,就如同莎士比亚后期的悲剧一样,卡夫卡的笔都早已沉重得提不起来。唯有北大出版社的《审判》,封面上的小帅哥,为本书增加了几分生命力
The meaning of life is that it stops.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卡夫卡

  《审判》读后感(二):【书评人俱乐部】读《审判》

The meaning of life is that it stops. ——卡夫卡
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果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有些书看起来是需要勇气的。比如:《审判》。大约知道这本书读起来比较费神,需要精力,不大适合零碎时间看,因此我趁着一天的假期,沐浴更衣后(开玩笑的)就静静的捧起书看了。
《审判》是卡夫卡最为著名的长篇,但同时也是最难读懂的作品。这点我真的赞同。要揣摩作者的用意,每个段落包含的深意真的是要费好多脑细胞(快吃六个核桃,哈哈)。米兰昆德拉是如此评价它的:“我们无法比卡夫卡的《审判》写得更深入了:他为一个极无诗意的世界创造了极有诗意的意象。”
《审判》的主要内容是说一家银行的高级职员约瑟夫·K,某天早晨醒来突然无缘无故地被某个法庭逮捕了。这个法庭并非国家的正式法庭,但却拥有比国家法庭更大的权利,所有人都在它的监督之下。虽然被捕,但K的行动自由并不受限制,他仍然可以像往常一样生活。然而只要开始审判,就必然认定有罪,无法得到赦免。在这个法庭中,不存在无辜和有罪的区别,区别的只是已经找上你和暂时还没有找上你。K回想不出自己犯过什么过失,也不清楚有谁可能会控告他,于是他开始设法反抗法庭。他四处求人,甚至到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他力陈自己无罪,控诉在法庭的行动后面有一个庞大的机构在活动着,这个机构腐朽愚蠢,草菅人命。这个机构的存在只是为了诬告清白天事的人,对他们进行荒谬的审讯。但一切都是徒劳的。最后,K连自己犯了什么罪都不明白,就在他31岁生日前夕的一个晚上,被两个刽子手带到采石场,“像一条狗一样被处死了。”仿佛k死后,他的羞耻仍将长存。而直到最后一刻,他还是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罪,一切就是这么的荒诞。顺应法者悲,抗逆法者死。生活中充满了灾难,人随时会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书中的画家、律师、神父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我印象最深的是商人布罗克那个角色。他在律师面前是那么卑微,弯腰乞怜,甚至下跪。他是那么小心翼翼紧张兮兮。这样的日子他过了5年。一开始我们都是自由的,可后来我们却把自由给了恐惧。为了安全我们躲到了牢笼。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建筑了牢笼。
we all have our judgement day.

  《审判》读后感(三):【书评人俱乐部】说不清的法律,无奈的人生

拿到这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姬健梅老师翻译的《审判》,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根据德文原始手稿全新翻译”和“卡夫卡未完成遗稿”。翻开目录,会发现,这不仅仅是卡夫卡《审判》的中译本,还包含着卡夫卡残搞的译本,其中附录还包括了布鲁诺•舒兹的波兰版《审判》的跋和麦尔坎•帕斯里的《审判》手稿版后记,之后还有清华大学赵晓力老师的导读推荐,最后则是卡夫卡的年表。这样的安排似乎讲诉了《审判》的前世今生。
从故事到残搞,再到后记,最让我好奇的是主人公约瑟夫•K到底犯了什么罪?需要审判他什么?然而看完了整本书,依然无法知道约瑟夫•K犯了什么罪,也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最后命运是死在了刽子手之下。
在卡夫卡的笔下,我们似乎看到了无数个想要帮助主人公约瑟夫•K的人,但是当他凄凉地死在采石场时,却得不到任何人的救助。
约瑟夫•K是一个银行的经理,有着他叔叔认为的体面的工作,有一个检察官的好友,从某种程度上,他属于社会的中上层阶级。但是当他陷入一场官司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那份体面的工作似乎没有带给他面对官司的底气,反而让他更想隐藏自己的官司,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有那么一场官司。所谓想帮助他的人,给出的帮助似乎也都不是他想要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让他失去对这场官司所有的信心。谁也说不清K犯了什么罪,但是他必须面临审判。周围的人不断地跟他说,我想帮你,我会帮你,但是谁也不能帮他彻底赢得这场官司,他们只是不断地告诉他如何应对这场官司。而K先生不要这样的帮助,所以他将这些统统扔掉。所以他等待的判决是死亡?
法律到底是什么呢?K先生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接受审判。而故事中的律师先生,也不知道自己在打一场什么样的官司,只是不断地和法院中的人接触交流。商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陷入官司,只是不断地寻找律师的帮助。法院画家从来没有看过真正的无罪释放,只知道表面的无罪释放和拖延。
似乎在整个故事中,没有人知道法律是什么,所谓的法律似乎就跟监狱神父所讲的那个故事一样,那是门里面的事,而所有人,包括法的守门人,都只能在法的外面转悠。可即便如此,它依然决定了人的生死。
卡夫卡的文学之所以能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或许就是由于他这种巧妙的构思吧。这是一部围绕法律审判的故事,但是我们却看不到所谓的法律是什么,我们似乎只是生活在了所谓的审判系统里面。这样的描述其实挺荒谬的,毕竟弄不清楚法律是什么,又怎么去审判呢?但是卡夫卡却用自己的笔调向我们描绘了这么一个荒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K先生这样一个强烈地想要反抗,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抗争的主人公。也让我们从律师、商人、画家等人的角度看到这个庞大系统内众生的生存状态。在卡夫卡的描述下,我们似乎能感受人每个人物的卑微和无奈,但是每个人物却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挣扎。这样的写法,让人那么真切地体会人的渺小和孤独。

  《审判》读后感(四):守门人寓言 刍议 (附寓言原文与神父分析)

这是一则令人疑惑的寓言,若没有仔细捕捉一些细节,或是顺着神父的解释去细细体会这些细节的意图,很难得出守门人是被欺骗者的结论。不过借助这个结论,重新体会这个寓言,却看到法律的荒诞。法的执掌者是背对法律之光的人,而期望以法之平等为自己申诉的人,却能看见法律的亮光。法律大门始终敞开,意味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却因执法者的阻碍,并非人人都能如意获得法律公义的裁定。每个人的意识里都有法,但是没有人能说清何为真正的法律,执掌者与申诉者最终的结局却意外的相似,皆在法律之门之外打转,无法真正进入法的大门。
        卡夫卡把对这则寓言的诠释,交给了一位神父,这样的角色选择也颇有意思。神父(天主教)是有赦罪的权力的,这个权利与法官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是,法官赦罪是依据人所立的法,但是神父的赦罪是代表神有赦免一切罪恶的权柄,这一天上的权柄借由地上他所立的祭祀而完成。当神父在教堂中叫到k的名字时,对他所说的一番话,是宗教与法律的融合质问。K认为自己没有罪,人无法给人定罪,但是神父却回应有罪的人通常都会如此应答。
        神父与k之间所论之罪,是指同一个罪吗?若是以基督教信仰为背景,神父所论之罪,可解读为原罪,他必然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从亚当延续的罪,但是鲜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会有原罪,这样的解读并不是说不通。此外,审判不仅限于法庭,基督教里的末日审判也是一种审判,且最令人畏惧,当公义的神坐在宝座前,审判活人死人。神的审判又是依据什么呢?
        我们可能会认为是罪,但是又是谁来定义这罪呢?既然神是审判者,那么必然是他来取决谁有罪,谁无罪。我们自以为自己是那群观察神审判场面的人,能够清楚地看到审判时发出的正义之光,但殊不知,我们可能是那群背对着审判的人,根本无法看清真正的审判,我们也不过是一群在法度正义之外打转的人。
        卡夫卡真的将法律的荒谬,寓意深刻地展现出来。
[附文]
        在法的门前站着一个守门人。一个乡下人来到这个守门人面前,请求见法,但守门人说现在不能允许他进去。那人考虑了一下,然后问他之后是否能被允许进入。“有可能。”守门人说,“但是现在不行。”由于通往法律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而守门人站到一边,那人弯下腰,想望进那扇门里。守门人发现了,便笑着说:“如果它那么吸引你,那么尽管我禁止,你还是可以尝试进入。但是要知道:我的力量很大。而且我只是最低阶的守门人。从一个厅到另一个厅,站着一个比一个更有气力的守门人。第三个守门人,我光是看到他的样子就承受不了。”那个乡下人没有料到这等困难,他以为法律应该是人人都可以随时接近的。当他更仔细地打量那个身穿毛皮大衣的守门人,那大而尖的鼻子,长而稀疏的鞑靼人黑胡子时,他决定还是宁可等待,等到他获得进入的许可。守门人给了他一张板凳,让他坐在门的侧边。他在那儿坐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一再尝试获准进入,一再央求,让守门人不胜其烦。守门人经常对他进行小小的盘问,询问他关于他家乡的事和许多其他事情,但是都是些漠不关心的询问,就像大人物所提的问题,而到最后,守门人总是说还不能够让他进入。那个人为这趟旅行带了许多东西,她把一切都拿来贿赂这个守门人,哪怕是再有价值的东西也不吝惜。守门人虽然把东西全都收下了,却在收下时说:“我收下来只是为了让你不要以为有什么该做的事自己没有做。”在那许多年里,那人观察着那个守门人,几乎不曾间断。他忘了其他的守门人,在他看来,这第一个守门人是进入法律的唯一阻碍。他咒骂这不幸的巧合,在头几年里很大声,后来他老了,就只是自言自语地嘟囔着。他变得孩子气,由于他在对那守门人的常年观察中也发现了对方毛皮领子上的跳蚤,他也央求那些跳蚤帮他的忙,去改变守门人的心意。最后他的视力变弱了,而他不知道四周是否真的变暗了,还是只是他的眼睛在欺骗他。不过,如今他在黑暗中看到一道光,源源不断地从那扇法律之门里透出来。现在他活不了多久了。在他四千,这些年来的所有经验在他脑中集成一个他至今不曾向那守门人提出的问题。他向那守门人示意,因为他僵硬的身体已经无法站直。守门人必须深深地朝他弯下身子,因为两人的高矮差别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人变矮了。“现在你还想要知道什么?”守门人问,“你永远不满足。”“明明大家都在追求法律,”那人说,“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除了我都没有别人要求进入呢?“守门人看出这人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为了让逐渐丧失听力的他还能听见,想他大吼,“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在这里取得进入的许可,因为这个入口是专门为你而设的。现在我要走过去把它关上。”
[ k认为守门人欺骗了那个人,但是神父却认为这不是欺骗,守门人不过尽了自己的义务,神父解释道:]
        针对进入法律的许可,故事中包含了守门人所做的两个重要解释,一个在开头,一个在结尾。一处说的是:“现在他不能允许他进入,”另一处是:“这个入口是专门为你而设的。”假如这两个解释之间相互矛盾,那么你就可以说守门人欺骗了那人。然而这两个解释之间却并没有矛盾。正好相反,第一个解释甚至预示了第二个解释。几乎可以说,守门人超出了他的义务,向那人提出了将来允许他进入的可能性。在那个时候,他的义务看来只在于阻挡那个人。的确有许多解释那篇文字的人纳闷那个守门人居然做了这样一个暗示。。。。。
[神父提供了另一种解读:守门人才是被欺骗的人。他解释道:]
        有人说他并不识得法律的内部,只识得入口前那条路,他必须一走再走的那条路。他对法律内部的想象被视为天真,而且有人认为他自己也畏惧他想让别人感到畏惧的东西。可以说他比那个人还要畏惧,因为那人一心想要进去,就算听说了里面有更可怕的守门人,而那个守门人却并不想进去,至少故事里没说他想进去。虽然也有人说他一定去过里面,因为毕竟他曾经被法律任命担任这一职务,而此事只可能在里面发生。另一些人对这个说法的回答是,他也可以透过从里面发出的一声呼喊而被任命为守门人,至少他应该不曾进到里面的深处,既然他连第三个守门人模样都已经无法忍受。此外,故事中也没有提到在那许多年里,他还叙述过什么关于里面的事,除了针对里面那些守门人所说的那番话之外。也许他被禁令叙述,但他也不曾提起这个禁令。有人根据这一切推出,他对那里面的样子和意义一无所知,有的只是一种错觉。据说他对那个乡下人其实也是一种错觉,因为他从属于这个乡下人,而他并不知道,反而把乡下人当成下属来对待,从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你应该还记得,但他其实是属于乡下人的。根据此一看法,守门人从属于乡下人这一点在故事中也表现得很清楚。首先,受束缚的人从属于自由人。而那个乡下人的确是自由的,他想去哪儿就可以去哪儿,只有法律的入口不准许他进入,而且只被一个人禁止,亦即那个守门人。如果他在门边那张板凳上做了一辈子,那么这是出于自愿,故事里没有提到他受到强迫。然而守门人却由于自己的职务而被束缚在他的岗位上,他不能离开,看样子也不能进去,就算他想要进去。此外,他虽然是为法律效命,却只为了这一个入口效命,也就是说只为了这个乡下人,因为这个入口只是为了此人而设。基于这个理由,他隶属于此人。可以假定,在那许多年里,在整个壮年时期中,在某种意义上,他只执行了空洞的职务,因为文中说,一个男子来了,指的是一个壮年男子,这表示那守门人在履行义务之前得要等很久,而且所等待的时间是由那个男子决定的,毕竟他是自愿来的。而这份职务的结束也是由那个男子生命的结束来决定的,也就是说,直到最后他都隶属于那个人。而且文中一再强调,守门人似乎对一切都一无所知。不过,这一点并不引人注目,因为根据此看法,守门人还有一种更严重的错觉,此错觉涉及他的职务。因为,最后他提到那个入口时说:“现在我要做过去把它关上,”可是在一开始时提到过通往法律的那扇门始终是敞着的,而那门若始终是唱着的,“始终”表示不受限于那人的生命长度,虽然此门是为了那人而设,那么就连守门人也无法把门关上。那守门人之所以宣布要去把门关上,只是想给一个回答呢,还是想强调他的指责呢?还是在最后一刻想让那人陷入悔恨和悲伤?关于这一点,大家意见分歧。但是许多人一致认为守门人无法把门关上,他们甚至认为他的知识也在那人之下,至少是在最后,因为那人看见了光从法律的入口透出来,而负责看门的守门人想来背对着入口站立,而且从他所说的话当中也不曾显示出他察觉到这一变化。

  《审判》读后感(五):〖阅读简报〗审判

这篇小说的阅读体验并不佳,哪怕读到了三分之二的时候,你都会觉得卡夫卡临终时委托密友马克斯·布罗德把它烧毁是多么地有“自知之明”。小说将现实框架变形,然而填充进大量细膩的心理描写,从而使得读者在莫名其妙之中获得了一种荒诞的真实感,这是一种教科书级别的表现主义叙事策略。 被名义上逮捕的主人公约瑟夫·K除了被进行过简短而奇怪的初审外,从未被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正式审判,哪怕是实质意义上的关押逮捕。然而,小说中却处处弥漫着审判的气息,而那个从未公开露面的法院也似乎化身为K遇到的一切人和事,逼得K喘不过气来,乃至于几度抑郁、狂躁。这种散发着不安气氛的紧凑情节在小说中俯拾皆是,而推动它前进的则是一桩从未交代过原因的“无头案”,这种神秘莫测的安排促使读者急于追问背后的真相或者叙事的意义。然而,表现主义文学却从不提供任何真相或意义,它只提供冷冰冰的双眼所探视到的现实中的变形面,最终指向的也将是一种存在主义拷问而已。

——二零一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夜

  《审判》读后感(六):【书评人俱乐部】无名之罪不能赦免 泥沼深潭无得解脱

无名之罪不能赦免 泥沼深潭无得解脱
——读卡夫卡《审判》兼与友谈
(题外话)收书刚好是省考笔试出成绩的那天。封面硕大的两字真真是当下心情书写。之后经历一连串后续工作落下了书评,在此再次致歉!我对卡夫卡的认识最早自然也是源自闻名于世的《变形记》,遗憾的是知道个大概但没看过书。这次知道了卡夫卡居然是法学博士出身,肃然起敬,而且《审判》又是文学与法律的复合,便尝试一读。理解或有(不,是肯定有)偏差,还请不吝赐教!
——————————正文分割线——————————
人们对于卡夫卡作品的评论几乎都是建立在怪诞、荒谬的情节之上的,用流行话讲“画风清奇”,通过象征性极强的描写和叙事,感受其情感的强烈而隐晦,继而挖掘背后的庞大世界以及更恢弘的精神领域。
第一次看卡夫卡,读《审判》,阅读体验并非想象中的愉快。卡夫卡描述细致入微,K的举手投足似乎都有深意,然而寓意晦暗,字句言辞无不有意无意地出现了法学论文写作中的惯用手法——如此句一般在破折号中作解释——以断开冗长句子(当然也可能是我阅读浅薄,少见多怪了),因此读起来觉得困难异常,数次停下怀疑自己是否看懂。出于对西方文学的知之甚少,加上卡夫卡思维的与众不同,事情发展出人意料,我对故事脉络、包括铺垫和高潮以及结尾的认识并无新意,甚或是在看了其他书评后才仿佛更清晰一点。因而我只能就自己的理解尝试与友交流。
关于审判。在我的理解中,这审判对象有三方:一是K本人,即卡夫卡表面描写的那样;二是文中的国家机器、法律体制,这是能从文本描述中认知的;三是社会大背景,卡夫卡所处的时代,是他思索和拷问的源泉和归处。
就K本人而言,这场审判自然荒谬无理:无缘由、无罪名,司法不公开不透明,执法更无程序可言,然而这一切竟又确实在进行,旁人莫名其妙知晓此事,亦真亦假的热情帮助反而令人觉得诡异之至。最后K走向死亡,我以为是很必然的。刽子手只是外在的执行者,K自己才更是在这场审判中给自己定了无法挣脱的苦恼之罪,执了一劳永逸之刑。
就国家机器而言,这场审判揭露了执政者以恶法执政,国家机器肆意妄为,司法、执法机构封闭自大,所谓“法律”已逾越普世道德和代表真正公平正义的良法之上,成为恶的法。实体上,“法律”虚无,无据可定、无章可循、无理可依,以致“有法无天”;程序上,“法律”对外封锁、对内限制,执法者不知为何执法、为谁执法,机械而麻木为常。这样的体制本就值得被审视、被裁决、被判罚,但它竟还要对外进行审判,真是可笑极了。
就社会背景而言,这场审判所戳穿的是国之不幸、家之难安的混乱变革,以致无辜平民生活在虚妄的恐慌之中,陷入白色恐怖的泥沼深潭无得解脱。透过前两重审判,可以发现社会全景愈发可见,新旧格局交错、各种矛盾凸显、社会激荡不安、人民水深火热,是小人物的彷徨、孤独、无助,是大背景的质疑、叩问、呐喊,是时代的颤抖和历史难以抚平的疮伤,是人类深层次的反思和评判。
关于K。我想K是自傲又自怜、善良且无知的。作为一个银行经理,有一点权力、有一些社会地位,但终究不是上层人、不是高官,无力对抗这欲加之罪、无名之罪,以致在自傲和自怜间形销骨立,深陷自我的救赎与反救赎之中。至于他的善良很显而易见,无论是帮助守卫求情(善良透着难得的理智和逻辑),抑或是对法院工友之妻、蕾妮(然而这善良透着愚蠢呢);而无知,或许不怪他,怪社会(感觉烂尾了)……
掌门Sade刚好也在读《审判》,百忙之中分享了他的观点——
“解读卡夫卡,是一项极为困难的工作。他的作品因其怪诞、晦涩象征、隐喻的形象,而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文学批判家也从宗教的、政治的、甚至精神分析的视角等多重角度对卡夫卡文本进行阐释,其中表现主义、现代主义与存在主义则是他们常用的理论抓手。(我的OS:学神在说啥……)
单从写作手法上讲,卡夫卡的独特性与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卡夫卡文笔文净,想象奇特,常来用寓言体,这多体现在他所创作的众多短篇小说当中。寓言背后并非简单明了的道理,而是深刻的思想洞见。卡夫卡并非不关注外在世界,而是将外在世界思想化了,一个个思想事件奇特、独立,却也遵循一套自在的逻辑,这是卡夫卡写作风格的第二个特点。第三,卡夫卡文本中冰冷、敌意的社会环境与孤独、绝望的个人,这种二元格局处处存在。《失踪者》里的卡尔•罗斯曼与满是敌意的美国、《审判》里的约瑟夫•K与冷酷的法庭,这样二元对立的格局是卡夫卡对自身(也是广大人类)处境的深刻洞察。(我的OS:想给学神鼓掌!)
在《审判》中所描述的法庭里,不存在无辜和有罪的区别,区别的是已经找上你和暂时没有找上你,这样一种对现实、权势甚至历史不可逆性的无情揭示,让卡夫卡成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其独特的写作手法,也成为众人争相仿效却无出其右的经典模型。”
苏打小姐虽然不是法科生,但是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法庭的模凌两可。卡夫卡挖了个无底的坑,无休无止无法完结。法庭全然模凌两可,K全然矛盾的心理。所犯何罪?为何被捕?关于“官司”“法庭”内核本身是一无所知的。不只是K好奇“法”的内部并且无法进入,读者也如此。一切荒诞离奇,或许是作者刻意在模糊犯罪和法庭这些媒介本身,而着重强调文章的象征和揭露意味,文中的法庭对应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权力形态,因而对法庭隐而不见的神秘性没有给予充分的阐释。
关于故事影射本身。无力、压抑、抽象、离奇、诡异,不公、讽刺、抨击、无奈、可悲,一股浓浓的对当时社会状态的讨伐又束手无策的味道,到深处其实就是一种孤独、恐惧和绝望的交织,一种精神受限的压抑感。可以感知到K处于一种矛盾和危机中,影射的生活则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陌生、孤独、苦闷、分裂、异化和绝望,从其荒诞中我们体会到对时弊如此一针见血地抨击,可以很形象的想象到K所处的那个社会的压迫有多么厉害,普通下层民众的权利多么受不到保障,法律这个保护人民权利的权威武器到了这里完全毫无用处。
被捕之后,K开始走向自审,关于论罪,更是自由意志。K自然是反抗者,但他反抗的是组织,而组织是无形的,是背后一股强大的形如高官的力量,是虚幻的,所以即使起初他奋力反抗了,但是他反抗谁?他触碰不到,也许他也不尽然清楚。只能幽怨,反抗无门,自我倾空。权力的霸蛮在此可见一斑。K最后放弃了,没有按大多数读者最初对情节的期待走。“像条狗”,他放弃了抵抗,仿佛已视为天命,化为无力自嘲以及貌似对无稽命运的驯服,但这大概是一种带着嘲讽和蔑视的、和虚空组织同样虚空的“驯服”。
于是,无名之罪不能赦免,泥沼深潭无得解脱;谎言成了真理,没有秩序成了秩序。悲观和压抑无限夸大化。”(我的OS:这话棒呆,借来作标题了~)

  《审判》读后感(七):难道就我一个人译者有意见吗??

书,肯定是好书。但是,我想说,本书的译者水平实在是太臭了!臭了!臭!了!通篇只有一个句式:XXX说什么什么。直接让这本书读起来困难十倍,强烈推荐大家买别的版本!!C

  《审判》读后感(八):不对,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法学生来说,卡夫卡的《审判》和加缪的《局外人》应该是必读,遗憾的是我在法学院待的三年并没有去读它们,本科读《局外人》的时候我还没踏入法学之门,现在读《审判》我已经告别法律很久了,sigh。
对文艺青年来说,没读过卡夫卡是件很让人抬不起头的事,愉快的是我不是文艺青年,卡夫卡的书除了这本我就只看过《变形记》,反正看下来都是黑人问号脸。说实话这本书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快弃了,但是我不停的给自己打气:“你是以后要读普鲁斯特的人,卡夫卡又算得了什么!”然后就在心里默默垂泪,hitpan的心态放在读书上也是种折磨啊。
这本书虽然叫审判,但其实根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案子,支撑我熬过前面三分之一的一个念头就是我要看看这TM到底是个什么破案子,遗憾的是一直到最后主人公K嗝屁了也没交待案情。K在某天早上一脸懵逼的被逮捕,这个所谓的逮捕与现在的逮捕不一样,换成现在的说法就是收到一张传票,然后K就在某个周末去法院初审,由于K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儿,加上法院的办公环境和人事环境实在太糟,就在法院把法官等骂的狗血淋头,活生生把自己从被告的辩护掰成了原告的控诉,当然,法官被骂成个傻缺也不能阻碍案件的进程(案子进展是个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K本来没怎么把这个事放心上,但是坏事传千里,K的叔叔知道了,把他带到一个律师那里,请律师帮忙,K也很厉害,去的第一天就跟律师的保姆搞上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保姆的一大爱好就是集邮,对象是来找律师的所有被告。期间K觉得律师不顶用,然后就想自己写答辩状,但无奈自己连自己为什么被控告的不清楚,一不小心就触发了拖延症,后来K觉得自己不能再堕落下去了,就什么三教九流的人都去接触,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跟法院的关系好的不得了,能够影响法官的判决,也是脸大。没办法K又去找律师,同时在那儿的还有一个律师的另外一个当事人,一个商人,为了打官司,公司都不开了天天跟法院杠上,请了五个律师(还打算请第六个),最后被K的律师发现骂了个狗血淋头低三下四的请律师不要放弃他,还告诉K在他第一次初审的时候,他和其他一群被告就觉得K一定会遭到判决(这个乌鸦嘴),跟K说他这个官司还很年轻,我多自豪,我的案子都五年了多骄傲(黑人问号脸)。K萎靡的解雇了律师,在一次陪客户游玩的过程中进入了一个教堂,里面的神父是监狱神父,然后就跟K讲了一个“法与守门人”的故事,然后得意洋洋的作了几种解读,把K说的一脸懵逼的离开了,最后的最后,K在一个夜晚被两位法警(?)带走,解决了。
从头到尾,书里都没有对于案子的描述,法院的参与也微乎其微,法律就像个幽灵一样,不出现但时刻都在晃荡,每次读这种类型的书我就会想起狄更斯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苦恼,很多人都说我们现在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接近自由,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觉得。不说远了,看看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电影电视剧,甚至是那个年代的小说,你就会发现,我们现在一点不比过去好,当然也不比过去坏,世界总是恒定的向前走的,乱世造英雄,若是你生在那个时候,活不过第一集的宋兵甲说不定就是你。
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画家对于规定与经验的吐槽,理论上是对的,但是他就是不存在,理论上是错的,不应该的,但他就是在那里了,真是生而无奈啊。

  《审判》读后感(九):越荒诞越深思

  银行职员K先生突然被捕,然而他至死都不知道犯的什么罪,他一路寻求帮助,律师、法务人员、画家、商人、牧师,所有人都看似帮助他,实则让他认命,K先生就像海里的一条小鱼被一张巨大的“法网”牢牢网住,他拼命挣扎,却仍然无疾而终。在K先生被执行死刑之后,再回看那些所谓“帮助”他的人们,他们似乎提供的帮助都是一件事:临终关怀。
  律师看似帮他打官司,实则只是行驶一下执行法律上流程的义务,后来K先生决定解聘律师时,另一个被审判的商人还对K先生对律师的“无礼”而愤怒。
  一位画家收留了他,帮他出谋划策时,道出了当时“法网”的强大:你只知道自己被审判有罪,却不知犯了什么罪,但你却可以提出申辩无罪,而低阶法院没有权利宣告无罪释放,而有权利的高阶法院,对所有人来说都无法企及。
  K先生和画家之间的对话,看似荒诞,却很“实用”。前一阵我有个朋友遇到消费欺诈,虽然只有几百元,但款付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找商家无门,就先后投诉到了相关部门,还打了电视台热线曝光。但与相关部门一番“协商”之后的结果却是:我们没有执法权,人家没有不承认欠你的钱,但人家现在无力退款,你只能起诉请求法律强制执行。我们都知道一件事走法律程序,最少都要花几个月的时间,而为了几百块,维权成本太大。不光工作人员的暗示,连我都跟我朋友说:事已至此已无他法了。我朋友自己都深谙个中无奈。
  似乎所有人都是麻木的,唯独K先生是清醒的,他要反抗,搞清楚一切,努力让生活轨迹重新回归,他一直都把这次审判当做只是生活中的一次脱轨事故,所以他不顾工作,一心想掰正轨道,直到执行死刑前,他还似乎不相信他会死。
  没有正视自己的处境的人是消极的,对于灾难来临的应变和处置是后知后觉的。
  再辩证地说,如果K在被逮捕之初就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便在死之前尽情游乐、享受人生,未尝也不是一个好决定,但要保证他在死时没有一丝后悔,为自己没有做一丝丝努力而后悔。如果像书中所说,他一直在申辩反抗的路上挣扎,挣扎到最后一刻仍是徒劳,那他的生命其实在挣扎之初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所有的过程都只是一个躯壳做着向死而生的挣扎。
  全书基本都是对话,很少描写K先生的心理,和卡夫卡的想法,而是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并没有先入为主的给读者一些自己的观念。这一点非常像鲁迅。
  鲁迅与卡夫卡虽然生在不同国度,但时代相同,也都遭到过社会和生活的压制,两人都选择用文字诉说,用思想揭示。有人说鲁迅是对大环境、对民族文化的揭示,而卡夫卡是只关注个人感受。但鲁迅笔下的小人物如何熠熠生辉,全在于精细生动的描写,以小见大,上学时背诵的课文《孔乙己》的段落,几乎每一个字都藏着深远的前因后果,卡夫卡也同样如此。大环境造就了人的一举一动,同时人的细微动作反映出了环境的窘迫,这好过一切形容词的空泛修饰。

  《审判》读后感(十):现代人的困境: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诗人奥登说“卡夫卡的困境也是现代人的困境”,我最近读卡夫卡的《审判》,感觉与另两部小说《美国》和《城堡》相比,其对现代人困境的表达更加“赤裸裸”和“深入骨髓”。阅读过程时不时都能感觉到主人公k先生的焦虑、对抗和无助——个人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繁杂的司法程序以及铁一般的官僚科层体制时的无能为力和个人自由意愿无法实现的无助。
     事实上,造成现代人的困境的正是“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按照卡夫卡的意图,《审判》更倾向于对社会上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批判,但是某些场景也暗含了对个人的指责和惋惜。比如k的叔叔利用自己和一名律师的交情主动帮助k摆脱官司,当时还有一名初审法官在场,而k却和律师家的女佣调情,多么好的机会被浪费了!《审判》成熟的地方就在于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一个斩钉截铁的答案说“是社会的错,还是个人的错?”,而是通过冷静的叙述,让故事如其所是的向前发展,各种因素交织碰撞推动着,最后不得不走向悲伤的结局。
     卡夫卡的小说,表面上冷静地叙述,实际上包含着深深的悲观和迷茫。正是由于这些消极情绪,小说的场景才时不时地表现出荒诞、怪异、夸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