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审判》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审判》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06: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审判》经典读后感10篇

  《审判》是一本由弗兰兹·卡夫卡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审判》读后感(一):难道就我一个人译者有意见吗??

书,肯定是好书。但是,我想说,本书的译者水平实在是太臭了!臭了!臭!了!通篇只有一个句式:XXX说什么什么。直接让这本书读起来困难十倍,强烈推荐大家买别的版本!!C

  《审判》读后感(二):【书评人俱乐部】读《审判》

The meaning of life is that it stops. ——卡夫卡
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果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有些书看起来是需要勇气的。比如:《审判》。大约知道这本书读起来比较费神,需要精力,不大适合零碎时间看,因此我趁着一天的假期,沐浴更衣后(开玩笑的)就静静的捧起书看了。
《审判》是卡夫卡最为著名的长篇,但同时也是最难读懂的作品。这点我真的赞同。要揣摩作者的用意,每个段落包含的深意真的是要费好多脑细胞(快吃六个核桃,哈哈)。米兰昆德拉是如此评价它的:“我们无法比卡夫卡的《审判》写得更深入了:他为一个极无诗意的世界创造了极有诗意的意象。”
《审判》的主要内容是说一家银行的高级职员约瑟夫·K,某天早晨醒来突然无缘无故地被某个法庭逮捕了。这个法庭并非国家的正式法庭,但却拥有比国家法庭更大的权利,所有人都在它的监督之下。虽然被捕,但K的行动自由并不受限制,他仍然可以像往常一样生活。然而只要开始审判,就必然认定有罪,无法得到赦免。在这个法庭中,不存在无辜和有罪的区别,区别的只是已经找上你和暂时还没有找上你。K回想不出自己犯过什么过失,也不清楚有谁可能会控告他,于是他开始设法反抗法庭。他四处求人,甚至到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他力陈自己无罪,控诉在法庭的行动后面有一个庞大的机构在活动着,这个机构腐朽愚蠢,草菅人命。这个机构的存在只是为了诬告清白天事的人,对他们进行荒谬的审讯。但一切都是徒劳的。最后,K连自己犯了什么罪都不明白,就在他31岁生日前夕的一个晚上,被两个刽子手带到采石场,“像一条狗一样被处死了。”仿佛k死后,他的羞耻仍将长存。而直到最后一刻,他还是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罪,一切就是这么的荒诞。顺应法者悲,抗逆法者死。生活中充满了灾难,人随时会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书中的画家、律师、神父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我印象最深的是商人布罗克那个角色。他在律师面前是那么卑微,弯腰乞怜,甚至下跪。他是那么小心翼翼紧张兮兮。这样的日子他过了5年。一开始我们都是自由的,可后来我们却把自由给了恐惧。为了安全我们躲到了牢笼。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建筑了牢笼。
we all have our judgement day.

  《审判》读后感(三):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告,检察官,律师,看门人,我们永远也见不到法官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阅读卡夫卡的小说,说实话,很吃力,我也从来没有写过书评,只是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好了。
我读的是云南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版本,北京出版的有300多页,而我看的这本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只有170页,字体很小,段落很紧凑,而且对话之间也没有空白,让本来就晦涩难懂的东西变得更加纠缠不清,艰难地读到了第四节的时候,我放弃了,于是去网上找来奥逊·威尔斯翻拍的电影版,然而,电影版在前面一半的时候我本人都是一脸懵比的总觉得好像懂了一点,但又不知道自己明白的那部分到底是什么,但是随着静下心来,不断地暂停,倒退后终于思路逐渐清晰,在影片结束的那一刻,我陷入了久久地沉默,不得不说,奥逊·威尔斯拍的很好,画面具有冲击力,很震撼,但是比书本本身还要像一场幻梦。
于是,又重新拿起书本,眉头紧锁地花了一晚上,一上午的时间继续看完它。
我想有很多人都会从社会制度或权利的角度去谈论这本书。而我,想要从人,从人的本身去谈谈这本书,我尽量不去看别的读者写的观后感,以避免会干扰到我的直观感受。
在阅读的时候会想,K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而偏偏被捕的是他呢,
我想用篇中律师的话来说,被告是有着他独特的气质使他成为被告,他跟人群中的其他单调乏味的人不同,他是独特的,他是对自身及世界有觉知的,所以他被捕了,我们不应该有觉察力,我们应该像个训练有素的动物或机器一样移动在这个叫”社会“的无边的网里,我们不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我们不应该去怀疑,我们应该极力让自己融入社会,依赖这个社会,也就是所谓的“法”。一旦让周围觉察到你有想要探索、追求真理的欲望,那么你将要被捕,也许我们是犯了《1984》当中所谓的“思想罪”。
这个网无所不在,“法”无孔不入,身边的每个人都是审判者,他们可以是朋友,父母,兄弟姐妹,老师,你的上司,老板,甚至你公寓的保安,他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都在与周围的人产生交流与碰撞,价值观、个人意识、生活方式,这些都在受到别人的评价,而且我们的生活及思想也会因为这些“审判者”发生改变,我们装做不在乎,起初抗争,但最终,我们疲于抗争,随波逐流,受人制约的活着好过自由的活着。
权威,我们脑海中是怎样定义权威的呢,在这个时代里,权威不是公正、真实,而是一切比我们强大的、可以阻碍我们的都可以是权威,我们屈从于这个权威,不是变为猪狗,就是走向毁灭,一如主人公K.葬于碎石厂,死了,毫无价值的死了,也许“还不如一条狗”,我们的抗争还有意义吗。
我们以为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回忆你的人生,你的校园生活,你的职场,你的家庭。我们在父母的淫威下成长,在家长式的教育里毁灭个性,又在社会的熔炉中变得卑微,最后组建了一个如巨婴般的家庭,随后我们终于成为了可以挥洒淫威的家长,打造另一个闭着眼睛的巨婴。无限的重复重复。我们活着,但是身体里的K.已经死了。
终有一天,碎石厂成为万千白骨的乱坟岗。

  《审判》读后感(四):卡夫卡挖的坑都是无底的

       写作是卡夫卡的业余事业,但他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责任感,谨慎持重,追求完美。他经常挖坑,又频繁弃坑,只因自己不甚满意,所以他留下来的作品很多属于残稿,《审判》就是如此。《审判》的手稿中存在一些尚未完成的篇章,1925年初版时舍弃了这些部分,使整部小说看上去显得完整。但这些卡夫卡弃过的坑,或许保存着解读这部晦涩作品的蛛丝马迹。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根据卡夫卡德文原始手稿全新翻译的《审判》,收录了被初版当作废料舍弃的残稿。
       卡夫卡自认为《审判》在艺术上是失败的,在他生前,只发表过其中的部分篇章。若遵照其遗嘱,这部小说的手稿必在焚毁之列。因为遗嘱执行人布罗德的“背叛”,《审判》最终得以整理发表,并成为卡夫卡作品中的经典。本雅明说“卡夫卡的作品在本质上都是寓言作品”,但是卡夫卡不同于一般的寓言作家,他们有明确的寓意,情节为寓意而设计,他们千方百计地引导读者猜中谜底,来完成他们扭扭捏捏的说教。卡夫卡的寓言则难以阐明,像云遮雾绕的胜境,即便像本雅明这样专业的读者,也仅能窥其一隅,“时不时发现一些暗示”而已。
      《审判》可视为一部有关法律的寓言,但身为法学博士的卡夫卡并没有在本书中阐明自己有关法律的具体论点。在小说的开始,银行经理K无端被捕,从始至终卡夫卡都未言明K所犯何罪。这种对罪名的有意淡化,强调的是这一事件的象征意味。事实上,K虽然被捕,但具有充分的人身自由。只是突然成为戴罪之身,侵害了K灵魂上的自由,使他陷入精神的囹圄。卡夫卡在整部小说中,营造出这样一种精神受限的压抑气氛。K起初对自己的案子满不在乎,毫无作为,这只是他求得精神上放松的一种企图,是消极反抗的表示。但是周围的人不断强调他所犯的官司,让他难以从负罪感中跳脱出来,并渐渐为自己的命运担忧。加缪说:“罪恶以清白无辜乔装打扮,颠倒是非很适合我们时代的性质,此时,清白无辜却不得不为自己辩护。”这种荒诞局面也体现在K身上,K自认为无辜,但却不得不操心自己的答辩书。“他曾经蔑视这桩官司,如今情况业已改观。”只是无论求助于律师以及与法庭有关系的画家,K均无获得完全解脱的希望,于是他选择了放弃。这种放弃可视为绝望之后一次顺天应命的精神放松,也是对颟顸权力的主动反抗。
       K是一个反抗者,在初审的法庭即痛斥守卫的腐败,但当守卫因为他的揭发而受处罚时,他又表示同情和自责。这些权力的边缘人物不是他反抗的对象,他反抗的是组织,是高阶公务员。但组织是无形的,高阶公务员是他接触不到的。他一腔幽怨,却找不到自己命运的真正主宰。K反抗的对象是虚空的,像《说唐》中怨天的李元霸望空抛出他的巨锤。而K解聘律师的举动,则是一次转折。在小说中,律师虽然是权力传导的末端,却能对他的委托人任意摧折,可怜的商人布罗克对他言语顺从,甚至律师的一个眼神,就能让布罗克乖乖跪下。这一情节突显权力的霸蛮,但权力只有通过被权力约束的人而显现,K通过解聘律师,在形式上摆脱了权力的钳制,不给权力显示它存在的机会。这时的K不强求最终的解脱,但已获得阶段的精神自由。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最后,在被刽子手控制的时刻,他放弃抵抗,但也不自行了断,只保持冷静分析的理智,仿佛把一切人为都已视为天命。其实这种顺从也是自主的,无力地反抗比顺从更能彰显权力的存在,但K没有给权力表现的机会。这种顺从虽是对权力的蔑视,又表现为对命运的驯服。K临终吐出“像条狗”三个字,可视为一种面对命运的无力自嘲,所以K的反抗是有限的。
       布鲁诺·舒兹在《审判》的跋文中说:“卡夫卡的作品有着自己诗意的生命——具有多重含义,不可捉摸,无论什么样的诠释都无法将它全部掌握。”所以即便收录了卡夫卡《审判》中的残稿,也只能丰富而不能穷尽对这部小说的理解。加缪说:“卡夫卡的全部艺术在于迫使读者一读再读。……但硬想把卡夫卡作品的细节全部解释清楚,恐怕就不对了。”这就告诫读者不要试图探卡夫卡的底,他挖的坑都是无底深渊,《审判》也是!

  《审判》读后感(五):现代人的困境: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诗人奥登说“卡夫卡的困境也是现代人的困境”,我最近读卡夫卡的《审判》,感觉与另两部小说《美国》和《城堡》相比,其对现代人困境的表达更加“赤裸裸”和“深入骨髓”。阅读过程时不时都能感觉到主人公k先生的焦虑、对抗和无助——个人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繁杂的司法程序以及铁一般的官僚科层体制时的无能为力和个人自由意愿无法实现的无助。
     事实上,造成现代人的困境的正是“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按照卡夫卡的意图,《审判》更倾向于对社会上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批判,但是某些场景也暗含了对个人的指责和惋惜。比如k的叔叔利用自己和一名律师的交情主动帮助k摆脱官司,当时还有一名初审法官在场,而k却和律师家的女佣调情,多么好的机会被浪费了!《审判》成熟的地方就在于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一个斩钉截铁的答案说“是社会的错,还是个人的错?”,而是通过冷静的叙述,让故事如其所是的向前发展,各种因素交织碰撞推动着,最后不得不走向悲伤的结局。
     卡夫卡的小说,表面上冷静地叙述,实际上包含着深深的悲观和迷茫。正是由于这些消极情绪,小说的场景才时不时地表现出荒诞、怪异、夸张。

  《审判》读后感(六):【书评人俱乐部】说不清的法律,无奈的人生

拿到这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姬健梅老师翻译的《审判》,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根据德文原始手稿全新翻译”和“卡夫卡未完成遗稿”。翻开目录,会发现,这不仅仅是卡夫卡《审判》的中译本,还包含着卡夫卡残搞的译本,其中附录还包括了布鲁诺•舒兹的波兰版《审判》的跋和麦尔坎•帕斯里的《审判》手稿版后记,之后还有清华大学赵晓力老师的导读推荐,最后则是卡夫卡的年表。这样的安排似乎讲诉了《审判》的前世今生。
从故事到残搞,再到后记,最让我好奇的是主人公约瑟夫•K到底犯了什么罪?需要审判他什么?然而看完了整本书,依然无法知道约瑟夫•K犯了什么罪,也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最后命运是死在了刽子手之下。
在卡夫卡的笔下,我们似乎看到了无数个想要帮助主人公约瑟夫•K的人,但是当他凄凉地死在采石场时,却得不到任何人的救助。
约瑟夫•K是一个银行的经理,有着他叔叔认为的体面的工作,有一个检察官的好友,从某种程度上,他属于社会的中上层阶级。但是当他陷入一场官司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那份体面的工作似乎没有带给他面对官司的底气,反而让他更想隐藏自己的官司,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有那么一场官司。所谓想帮助他的人,给出的帮助似乎也都不是他想要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让他失去对这场官司所有的信心。谁也说不清K犯了什么罪,但是他必须面临审判。周围的人不断地跟他说,我想帮你,我会帮你,但是谁也不能帮他彻底赢得这场官司,他们只是不断地告诉他如何应对这场官司。而K先生不要这样的帮助,所以他将这些统统扔掉。所以他等待的判决是死亡?
法律到底是什么呢?K先生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接受审判。而故事中的律师先生,也不知道自己在打一场什么样的官司,只是不断地和法院中的人接触交流。商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陷入官司,只是不断地寻找律师的帮助。法院画家从来没有看过真正的无罪释放,只知道表面的无罪释放和拖延。
似乎在整个故事中,没有人知道法律是什么,所谓的法律似乎就跟监狱神父所讲的那个故事一样,那是门里面的事,而所有人,包括法的守门人,都只能在法的外面转悠。可即便如此,它依然决定了人的生死。
卡夫卡的文学之所以能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或许就是由于他这种巧妙的构思吧。这是一部围绕法律审判的故事,但是我们却看不到所谓的法律是什么,我们似乎只是生活在了所谓的审判系统里面。这样的描述其实挺荒谬的,毕竟弄不清楚法律是什么,又怎么去审判呢?但是卡夫卡却用自己的笔调向我们描绘了这么一个荒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K先生这样一个强烈地想要反抗,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抗争的主人公。也让我们从律师、商人、画家等人的角度看到这个庞大系统内众生的生存状态。在卡夫卡的描述下,我们似乎能感受人每个人物的卑微和无奈,但是每个人物却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挣扎。这样的写法,让人那么真切地体会人的渺小和孤独。

  《审判》读后感(七):无声的控诉——《审判》有感


       《审判》的作者卡夫卡是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小说家,他开创了表现主义文学,更为可贵的是他还只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他的作品目前都是经典读物,尤其是本书《审判》。卡夫卡笔下的人物基本都是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在其笔下所绘制的世界里彷徨争扎,从反抗到后面的无力反抗,再到最后不敢反抗,想往前冲担忧看不到路在何方,这样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社会冲击性。
       《审判》一书可以称得上是卡夫卡的经典代表作,书中通过作者刻画的约瑟夫-K这个人物所遭受到的不公平的“审判”为主线来展开。从文中一开始我们就能够感受到那种没有取证,个人随意性很强的那种所谓“逮捕”,没有合法的流程。在写到K询问自己被逮捕的原因时的那段话让我感到震惊:“我们无权告诉你。回到你的屋里去,在那儿等着。已经给你立了案,以后会按程序把一切都讲给你听的。我这么随随便便地跟你讲话,已经超出了我得到的指示范围。”这样的回答放在现在来说简直无法想象,可以算得上黑暗无比。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很形象的想象到卡夫卡笔下K所处的那个社会的压迫有多么厉害,普通下层民众的权利多么受不到保障。法律这个保护人民权利的权威武器到了这里完全无用,例如书中“我们很清楚,我们为之服务的高级机关在下令逮捕一个人之前,一定很了解逮捕理由以及犯人的特征。在这方面是不会出错的。据我所知,我们的官员们——我只认识其中级别最低的官员——从来也不到民众间去寻找罪过,而是像法律中说的是被罪过吸引过去的,接着就把我们这些看守派去。这就是法律。怎么可能出错呢?”法律居然被这样解释,我只能说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愤怒。
       主人公K在遭受到了无端指控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不断的进行维权,在非常不正式的只是为特权阶级服务的法庭里面,当K发现辩护起不了任何作用时所发出的控诉让我触动。而预审法官的话也让我心凉:“今天——或许你还不知道——你自己抛弃了审讯肯定会给被告带来的全部好处。”发展到最后,K放弃了律师,为了自己的清白而宁愿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结局与法律的公平正义形成了鲜明对比,透露出一股浓浓的讽刺味道。而主人公在遇到正阳的不公所发出的声音——“你们这些恶棍,总有一天我也要审讯你们”,在我看来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可悲。
       当然卡夫卡的文字是很有难度的,他的作品需要反复阅读,作为名著,《审判》的版本相当多。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这本精装本更加适合收藏,而且里面最后部分还专门对《审判》整个故事情节进行了解读,这样进一步降低了我们的阅读难度,推荐此书给爱书的您。

  《审判》读后感(九):越荒诞越深思

  银行职员K先生突然被捕,然而他至死都不知道犯的什么罪,他一路寻求帮助,律师、法务人员、画家、商人、牧师,所有人都看似帮助他,实则让他认命,K先生就像海里的一条小鱼被一张巨大的“法网”牢牢网住,他拼命挣扎,却仍然无疾而终。在K先生被执行死刑之后,再回看那些所谓“帮助”他的人们,他们似乎提供的帮助都是一件事:临终关怀。
  律师看似帮他打官司,实则只是行驶一下执行法律上流程的义务,后来K先生决定解聘律师时,另一个被审判的商人还对K先生对律师的“无礼”而愤怒。
  一位画家收留了他,帮他出谋划策时,道出了当时“法网”的强大:你只知道自己被审判有罪,却不知犯了什么罪,但你却可以提出申辩无罪,而低阶法院没有权利宣告无罪释放,而有权利的高阶法院,对所有人来说都无法企及。
  K先生和画家之间的对话,看似荒诞,却很“实用”。前一阵我有个朋友遇到消费欺诈,虽然只有几百元,但款付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找商家无门,就先后投诉到了相关部门,还打了电视台热线曝光。但与相关部门一番“协商”之后的结果却是:我们没有执法权,人家没有不承认欠你的钱,但人家现在无力退款,你只能起诉请求法律强制执行。我们都知道一件事走法律程序,最少都要花几个月的时间,而为了几百块,维权成本太大。不光工作人员的暗示,连我都跟我朋友说:事已至此已无他法了。我朋友自己都深谙个中无奈。
  似乎所有人都是麻木的,唯独K先生是清醒的,他要反抗,搞清楚一切,努力让生活轨迹重新回归,他一直都把这次审判当做只是生活中的一次脱轨事故,所以他不顾工作,一心想掰正轨道,直到执行死刑前,他还似乎不相信他会死。
  没有正视自己的处境的人是消极的,对于灾难来临的应变和处置是后知后觉的。
  再辩证地说,如果K在被逮捕之初就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便在死之前尽情游乐、享受人生,未尝也不是一个好决定,但要保证他在死时没有一丝后悔,为自己没有做一丝丝努力而后悔。如果像书中所说,他一直在申辩反抗的路上挣扎,挣扎到最后一刻仍是徒劳,那他的生命其实在挣扎之初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所有的过程都只是一个躯壳做着向死而生的挣扎。
  全书基本都是对话,很少描写K先生的心理,和卡夫卡的想法,而是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并没有先入为主的给读者一些自己的观念。这一点非常像鲁迅。
  鲁迅与卡夫卡虽然生在不同国度,但时代相同,也都遭到过社会和生活的压制,两人都选择用文字诉说,用思想揭示。有人说鲁迅是对大环境、对民族文化的揭示,而卡夫卡是只关注个人感受。但鲁迅笔下的小人物如何熠熠生辉,全在于精细生动的描写,以小见大,上学时背诵的课文《孔乙己》的段落,几乎每一个字都藏着深远的前因后果,卡夫卡也同样如此。大环境造就了人的一举一动,同时人的细微动作反映出了环境的窘迫,这好过一切形容词的空泛修饰。

  《审判》读后感(十):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读卡夫卡《审判》
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的《审判》期待已久,之前读过各种其他的版本,重温经典也是一种美妙的回忆。我喜欢卡夫卡,非常喜欢。若问理由,因为他不搞愚民谎言文学,就这一点足够伟大。
拿到书时,我很诧异,如此沉重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竟被设计的如此小清新。是穿越了么?潜台词是:卡夫卡,他回来了。
卡夫卡在《审判》描写的里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卡夫卡没告诉我们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主人公经常冷不丁地撞上神秘人物,遇上奇奇怪怪的事件。例如他偶然撞见一直监视自己的两个男子在黑暗的房子里被鞭打,他们原来是属于自己公司的,同时受雇于法院。当他们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能,他们也会受到惩罚。由于卡夫卡采用了这种有限的视角,我们无法从一定的高度来俯视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我们始终个感觉小说的情节紧张,气氛严肃。在一定程度上使读者与主人公一起经历情节的跌宕起伏。这种表达方式,是值得我们作家学习的。
《审判》的情节中,读者在惊骇之余,不由地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跟随着约瑟夫K 一步步走下去。叙事者通过这样的叙事视角,其目的就在于制造一种神秘的氛围,将故事情节显示得更为离奇、突然,让读者与主人公一起去经历荒诞的社会生活。《审判》中,面对突如其来的被捕,约瑟夫K始终不断追求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包括房东太太、贝尔斯特纳小姐、律师、画家等等,却始终处于异常孤独的境地中。这就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写作方式,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意在解释社会的陌生和残酷。
卡夫卡虽然体格并不健壮,甚至可以说是孱弱,但是在思想上——在那个时代,甚至是在当下的他都是一个巨人。他的作品从来都不是无病呻吟或者自怨自艾,看似荒诞的情节背后实则饱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的作品是那样的独特和超然,仿佛时代是被他牵着鼻子走,现在是怎样,以后又怎样,他都轻松的一一印证。卡夫卡是一个内心无比迷惘的人,他的写作是真正尊崇于他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可以试着去了解他,但你永远无法理解他。
卡夫卡的小说虽然文字中有滑稽、荒诞之处,他偶尔也会运用一些亮色来增添文章的喜剧意味,但是我们细读之后会发现其思想太过悲观,就如同莎士比亚后期的悲剧一样,卡夫卡的笔都早已沉重得提不起来。唯有北大出版社的《审判》,封面上的小帅哥,为本书增加了几分生命力。
The meaning of life is that it stops.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卡夫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