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偶馆事件》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偶馆事件》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16 21: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偶馆事件》读后感精选10篇

  《人偶馆事件》是一本由(日) 绫辻行人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3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偶馆事件》读后感(一):关于真相的一些猜想

三重人格分裂,模糊的开放式结局,哪种解释都略有不足。岛田洁最后作为结局的信是说,人偶馆似乎是不存在的。这本书普遍有两种解答方式。 一是人偶馆不存在论,即主解答部分,主角一人饰三角,一个死一个生一个抢救自我。因母亲自己害死以及自己本身存在精神疾病,以及后续发展所产生多重人格。但是存在几个问题1.第三人的我即“岛田洁”,在第一人格袭击希早子时被第三人格所救时,希早子不应该发现自称岛田洁的男人是想一吗?当然我想到了很多解释,想一第一人称叙述对现实情况的描述的改变。天黑希早子没看清对方的脸或者说希早子早就已经从架场老师那里得知真相,这里可以解释的过去。2.辻井的自杀与杀了四个6岁左右的小孩。主解答的话,这里很蹊跷。辻井是真的这样的简单的自杀吗?这里我想到的是,真的是辻井杀了四个孩子吗?想一在恰巧看到辻井的杀人,从而在“生”的人格,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杀而杀掉辻井,并制造一系列的辻井的自杀假象。抑或产生第四人格,我即“辻井”杀掉6岁的孩子从而杀掉曾经罪恶的自己。而保护自我的人格杀掉真正的辻井并制造自杀的假象。这里我想到英国曾出现过16重人格分裂患者,在受到一定刺激后产生新的人格也是很有可能的。这里问题在于杀人手法,想一凶手论如何制造自杀假象,而主解答非人偶馆并无密道。如果架场是凶手论则有一种解答方式,后面谈。3.想一第三人格的解答的疑问,在自我保护机制下,第三人格想一即“岛田洁”,“推理”出公寓里皆列车上受害者的家属,联合复仇。这里被架场指明真相即想一的人格分裂,但书中有提到架场真实情况确实有个因某种原因而去世的兄弟,再加上这个人物莫测高深,与真正岛田洁最后模糊的信件,也可能是真正的答案,即第二种解答。这里的问题便是如果主解答为正解,那么给出的上述线索存在疑问。 二;人偶馆存在论,即架场为真凶。人偶、石子、玻璃为了让想一 想起自己当年犯下的罪恶,辻井的杀人一是为了减压,二是想为亲人报仇而杀6岁左右大的儿童,这里可以想象为辻井郁郁不得志以及仇恨早已变成精神病。架场通过人偶馆密道而对想一进行一系列的恐吓。以及联合其他人一起对想一复仇。 无论这两种哪个解答,都存在一定的疑点,所以权当零食君写了一个开放式结局却很坑的作品吧。 最后我的一些想象,侦探岛田洁打了一次酱油,架场君拜托岛田洁调查人偶馆是否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证实什么? 所以在这里我大胆的猜测第三种解答。架场的兄弟确实是在想一引起的事故中死亡,从而架场想要完成第二种解答。但实际上死的人只有辻井。架场没有杀想一是因为自己也是个精神病。想一的第三重人格的推测出架场想对自己复仇的真相,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密道,所以架场并没有复仇成功。岛田洁最后给架场的信件就是看透事件的真相吧。

  《人偶馆事件》读后感(二):悲剧是这样产生的

前言:12月3日在书店看见《人偶馆事件》和《百器徒然袋•雨》,犹豫着不知如何是好。于是用手机上网搜了一下。网上有人说“人偶馆”是“馆”系列中最无趣的一部,结尾更是一个坑,不就是一个三重人格的精神病人么?!贴吧里对“人偶馆”的差评也是一边倒
当然也有说好的,说它是该系列中最具文学色彩的一部。
虽然早知道黑暗中上演的只是自编自演的追杀游戏,但看时心中却有一丝难以抹去的悲凉。
“这是一个没有春天故事”——有人这么说到,似乎故事还没正式开始就在目录中透露出一丝无望的气息。
故事开始是在“七月”,“我”出院了。而笔者也是在出院三个月后拿起这本书的,从心理上拉近了笔者和“我”的距离。
悲剧是如何产生的——
一、生和死的抉择
对死的追求:内因:犯了错就应该受到惩罚
            外因:父亲对母亲近乎病态的爱,加深了“我”的负罪感。
对生的渴望:因为“我”是养母活着的唯一寄托,养母是“我”生存下去的理由。
父亲命令“我”将所做的事忘记,为了养母,“我”应该将过去忘记。但死去的是“我”最爱的母亲,葬送的是其他无辜者的生命,怎么可以忘记?
在外界的期许与内心的自责的矛盾中,是“生”还是“死”,两者无法调和。
二、人性趋利避害
(一) 事发时的选择
“我”渴望能够赎罪将真相告知了父亲——因为父亲对我而言是无害的。
“我”害怕事情败露选择让看到一切的“君”永远闭口——因为知道真相的“君”对我来说是一种威胁。
(二) 事发后的选择
入院前:将自己犯下的“罪”投射画中,通过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画作,以这种无声的方式不断进行告白,在无意识中减轻自己的罪恶感。
出院后:当失去告白对象,通过在画作中一遍又一遍的将自己杀死,从而得到解脱。在一种想说却不敢说的情形中越陷越深。
三、自我的极度矛盾,在惩罚自己的同时,也葬送了他人,只为坚定赴死之心
本应死去却苟活于世,这样的“我”不可原谅。
渴望赎罪却忘记罪过,这样的“我”不可饶恕。
如果外界无法惩处“我”,就让“另一个我”来制裁“我自己”。
于是在第一人格“我”的基础上,分裂出以“惩罚者和复仇者”身份自居的第二人格。
第二人格在一边试着唤醒“我”的记忆的同时,一边加深“我”的罪恶感——一切都是“我”的错,养母是因“我”而死。
“我”死了养母就活不成了,所以“我”知道自己不能死。但“我”若不死,就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
要了断“我”生的信念,同时坚定“我”的必死之心,因此养母非死不可!
这是一种病态的逻辑和扭曲的心理。
不能死的屏障铲除了。可另一个人的出现给“我”带来对生的渴望,那是一种自己不曾遇到过的别样人生——所以她也要死。
凡阻挠“我”赴死之心的人都该死!
写到这里笔者认为“我”不一定非要死,不过是人格之间的仇视和憎恨。
曾经看过《十三种人格的恐怖》有说到人格与人格之间是可以“互杀”的,也就是在不伤及肉体的情况下将另一个人格消灭掉。作为“罪人”的第一人格死了,作为“复仇者”的第二人格继承本体,那么“我”就不用死了,养母也就不用死了。但是作为“惩罚者”的第二人格是以惩处“罪恶”而存在的,当第一人格死去,第二人格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我”终将死去,那么养母还是会死。
四、异常心理的家族史
(一)父亲这个角色,从一开始就是以一个死人的身份登场。但他产生的影响却不能小视。
首先,事件发生的场所是这幢父亲留下的洋馆,四处放置的残缺人偶让人觉得异常诡异。
肢体残缺的人偶摆放在“人偶馆”的六个角落里。看到这里自然而然会想到《占星术杀人魔法》中召唤完美女神阿索德的情节。
在没有脸的人偶们的指引下,在父亲上吊的那颗樱树下,找到了装有以母亲容貌制作出的完美人偶的棺材。
书中有说到“第二人格”有用头被压扁的死猫来提醒“我”,也就可以推断母亲当初遇车祸时面部或整个头部被严重损坏。而父亲对母亲容貌的痴恋,一方面反映在对长相颇与母亲相似的“我”的疏远,另一方面是直到再现母亲容貌的人偶制成才选择离世。
如果父亲恨“我”,当初就可以将“我”这个杀妻仇人告发,或干掉。
但他没有那么做而是命令“我”忘记,不许向任何人提起。为了躲避“我”,将“我”送给他人抚养。
这样做一是出于父亲保护儿子的天性,二是出于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而在父亲死后,他的所有遗产归他唯一的儿子所有,他那么恨“我”,其实可以捐掉或是写遗嘱由其他人继承,但他没有那么做,也许做什么都没有多大意义,他的心里只有人偶。
也许是碰巧,也许是有意为之,最后藏在“人偶馆”中的秘密还是让“我”——这个他所憎恨的人发现了。
也许只是也许……
爱与恨的纠葛——
“我”夺走了他最爱之人,他却终将自己的最爱之物留给了“我”。
(二)被“我”的第二人格杀死的堂弟
一开始笔者以为“杀害儿童事件”的凶手就是“我”。
堂弟在小说中的作用:
1、 解释杀童事件
2、 异常心理的反应者,将自己写不出东西的错归结于无辜的儿童
3、 堂弟就是“我”罪恶的一面,所以他也要受到惩治
4、 密室杀人事件中的受害者
后话:冬天结束了,春天还会远么?
整个故事没有春天,但是——
“我”对生的渴望是强烈的,以至于再次分裂出一个代表“正义”和“拯救者”的第三个人格。在拯救自己的同时,也拯救了他人。
就像睡美人的荆棘城堡一样,当魔法被破除时,时间重新开始流动。
当“人偶馆”的魔咒解除时,春天来了。
——虽然这个春天注定是要在精神病院中度过。
PS:那个永远打不通的电话,“我”和“拯救者”的对话——反映出“我”内心是多么的急切和深深地无助。
密室杀人的假象,“我”和“惩罚者”的互换——杀了人之后毫无察觉,折射出令人寒颤的冷静。
最让笔者背后发凉的是看到住在洋馆里的那几个人的姓氏和火车出轨事件中的受害者姓氏相同那段。笔者以为洋馆里的那些人就是死者本人——感叹“我”的精神已经错乱到把死人当活人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地步了。
看到“我”虽说是整日在家作画,其实就是个无业游民,给笔者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
谈及“我”只用原色作画,虽然笔者也是用原色画画,但主要是因为不会用间色,而不是不用。
同样是无业青年。
同样用原色画画。
同样是刚出院。
——好巧,呵呵(冷啊)……

  《人偶馆事件》读后感(三):馆系列中最失望的一部

读了黑猫馆,就觉得滋味一般,读了水车馆,感到是一本佳作,读了迷宫馆,感到作者在耍我,读了人偶馆——因为绫辻行人自己脑子就不正常,所以这本差劲的馆就烂的无话可说,现在要读十角馆了,也许读下去连我的脑子都不正常了,他的许多书情节好多雷同················································································································································································································································································································································

  《人偶馆事件》读后感(四):罪恶与救赎

行人的馆系列再有一部就要收官了,这却是我的第一本,一直慑于那句“恐怖与推理是分不开的”,迟迟不敢翻开,可人偶馆的故事却似乎让我对他的恐怖有了一种理解。所谓恐怖并不是为了惊吓读者,而成为了作者的利器,推动读者的好奇心,强化了整个阅读体验的刺激性,最终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书中有侦探有罪犯有密室,但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推理小说,而是在层层疑惑中剥开一个罪恶与救赎的故事,呈现一个寄生在孩子心灵里长达二十八年的创伤烙印。
想一是无助迷茫的;代表死的“他”被罪恶纠缠,清除一切障碍,义无反顾的奔向死亡;代表生的“岛田”则努力去感化,去阻止,希早子的幸免就证实了,“岛田”的力量是强大的。而那些不完整的人偶,也褪去了恐怖色彩,指引想一找到了父亲一生唯一的杰作——樱桃树下的人偶,也找到了父亲留给他的话:无论生与死,爱才是一切的源动力。这一切都让想一的恢复还有希望,让创伤臆想的平复还有可能。
喜欢这样弱弱的有延续的结局,让故事里的血腥也有温暖去消融。

  《人偶馆事件》读后感(五):结局出人意表却不讨喜

       听说绫辻行人老师的馆系列对日本的推理小说有很深影响,就随便找了本来看看。
       原来日本小说那种懒散颓旧的意象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有了,京都的神秘与破旧,主人翁的羸弱、无主见、孤独症患者,还有老房子的压抑,人偶的诡异,无不感染的故事中所有人和置身事外的我。
       当主人翁得到侦探的帮助奋发起来,并发现人偶的秘密时,我是挺激动的,想着能一鼓作气地把犯人抓出来,然后主人翁就能和女主角生活在阳光下的日子了。
       可180度转折,原来主角是神经病,所有东西都是他做的和幻想的,让人完全蒙了,可能主角也是那样,然后第一反应当然是没办法接受啊,这何来的推理,又有什么作案技巧可言,密室个屁啊!瞬间觉得自己被耍了,可恶。
       过了两天,在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再想,又觉得其实作者是有在很小心地作铺垫伏笔,比如他的病,一直也没说是什么病啊。还有他脑中的记忆,其实恢复的时间点都和作案有关联性,这些都是作者的巧妙,而且还有如此多的迷惑项在里头,让本来出现人物不多的小说里每个人物都能有作案嫌疑,让你乐此不倦~
       不过我还是保持我原来的3颗心,毕竟知道所有东西只是幻想时那种被耍的感觉,多多少少觉得作者的可恶,所有啊,作者很惨呢,明明花了心思,却不讨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