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汴京残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汴京残梦》读后感10篇

2022-05-19 02:06: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汴京残梦》读后感10篇

  《汴京残梦》是一本由黄仁宇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汴京残梦》读后感(一):才子佳人,有缘无份

《清明上河图》在故宫热闹地展出时我没有去看,倒是想说说前段时间读过的一本小说《汴京残梦》。
小说以《清明上河图》的创作为背景,写到了北宋徽宗年间的市井,丞相蔡京主张的「绍圣绍述」,士子面对动荡时局的迷茫,徽钦二宗被金人掳去的靖康之耻,不过最主要的,写的是张择端手下的画师徐承茵与徽宗之女柔福帝姬(皇帝之女,未有封号的,称为「帝姬」)之间的爱情。
作者从史书语焉不详的记载中,从画卷中市井百态的缝隙间,找到入手之处,并由此演绎出爱情故事。故事中,男女主人公因为作画而相识相爱,却又因为地位悬殊而只能借诗传情。画稿的完成给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一线希望,但终因身份有别,更因无边战火,而落得劳燕分飞,天各一方。
写《清明上河图》背后的爱情故事,这想法是好的。只是这帝姬对画师一见钟情的设定未免依然是文人意淫的老套,与古往今来的才子佳人小说本质上并无不同。而且文笔过于拘谨生涩,连累着笔下的爱情也是干巴巴的。若非作者是黄仁宇,我是断不会看的。好在黄仁宇只写了这么一部小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他更擅长的史料考证和历史写作上。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汴京残梦》读后感(二):梦里花也落尽


相比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先生的这本历史小说几乎少有人问津。也许是由于本书相比普通的小说而言显得平淡,也许是先生在历史方面的研究让人忽视了他的小说,不过本书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与普通小说里的主人公设定不一样,本书的主人公基本上一直走在错误的道路上,每一次选择都总是和时势相悖——因此,有人说这本书其实是先生的自况。
主人公徐承茵虽然是一个小人物,但是始终保有一颗上进心,但是无奈他却一直处于宋末各种大事的浪潮中,被时势的风暴吹得东倒西歪,悲苦不堪。先是宋末的新旧斗法,再是花石纲的动乱,然后是联金征辽反引来金军入侵,最后靖康之耻的永别,一生悲剧。由此不得不说先生对历史的研究实乃深刻,宋末的每一件大事先生都可以信手拈来,然后毫无违和感的融入一个普通士子的日常,而且更让人佩服的是,先生不仅对历史有研究,连对画画都有所造诣,借着《清明上河图》的描述,画技之道娓娓道来,发人深思。难怪当年先生自己给自己的人物做人物画。
当然本书的优秀除了以上关于历史和画画的描述外,个人以为最令人赞叹的就是关于时势和个人的分析,徐承茵不可谓不努力,不可谓不上进,而且时刻怀着一颗建功立业之心,却总是被命运所捉弄,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个人在时势的面前是如此的弱小和无助,身处局中根本无法看清眼下的事实,步步错步步痛,但是真的是步步错所以主人公才深陷其中么?
先生用了另外两个配角来讨论步步对又将如何呢?与主人公相伴进汴京的还有另外两个学子,一个是陆澹园一个是李功敏。不同于徐承茵走了画师这个新法下的特殊上升之路,陆和李则走的是传统的升迁之路,陆在军中如鱼得水,李在太学也步步为营,一个圆滑一个稳重,代表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事之道,却最终速途同归,都落得一个落魄逃窜的境遇。
时势面前,任何个人小道都无法独存。个人不过是大河里飘荡的浮萍,偶尔翻上水面,偶尔跌入河底,身不由己,任其推搡。
人世间,又有几人能够看透、看懂,然后还有所为呢?即使是宋末那些大英雄如李纲、岳飞等又能怎样?大奸臣如蔡京、童贯等又能如何?不过都如徐承茵一般跌跌撞撞,身心俱疲罢了。

  《汴京残梦》读后感(三):大历史之下的小情感,历史家背后的艺术观

黄仁宇的历史家身份广为人知,他的《万历十五年》经过几十次重印,至今仍是历史类通识阅读的推荐书目;然而在历史之外,他的小说则较少被人提及。这本《汴京残梦》,几次翻了开头便中止,最近读进去才发现黄仁宇的小说写得这么好。
一、动荡中的国事、家事、人生、爱情
顾名思义,看书名可便知小说讲述的是北宋年间的故事。作者自称所写的是“历史小说”,于是在虚实之间,借主人公徐承茵的视角展开一幅生动的历史长卷。
此书把倒叙手法用到出奇。第一章是主人公全书所有回忆的缩影,初读到时一头雾水,读完全书再回顾一切了然,唏嘘不已。章末笔锋一转,“不要沉湎着现今是靖康二年,或者什么建炎元年。让它倒推回去,只说于今又是宣和五年吧。”于是残梦开场。
历史家的虚构叙事,让作者游刃于虚实之间,把徽宗年间的情景娓娓道来:从朝堂到民间,王安石变法的后续对官员生涯的直接影响,官方画院奉旨绘制一幅汴京景物的图卷以及关于作画的种种技法和统筹事宜,宋江方腊之乱,与辽金的战事,民间造船的工艺,活字印刷,南北漕运……书中都有所涉及,并且杂而不乱,巧妙地融合在主人公的经历和视角中。
主人公原本是赴京应试,然而因为新法的缘故,废科举,兴“书画医算”四学,主人公阴错阳差地进了画院,而后又参与绘制汴京景物图卷的工作,却因主持的人事变动前后经历了三个特点全然不同的长官,耽搁了一年多的时间。这样的细节,恰好弥补了历史书的部分空白,读者可以从主人公的视角见微知著,对王安石变法(乃至别的社会变革)的政策之下的具体影响有一个直观的体会。
书中写到了与主人公有关的三个女孩子,一个是娼家女,一个是公主,一个是自己的亲妹妹,三人年龄相似,地位悬殊,却都有自家命运与前程无从掌握的苦楚,“可见得红颜命薄,上下皆然。”而抛开当时的性别差异,放眼所有角色,主人公的两位好友,乃至高官、皇室,在北宋末年的变革、战乱各种社会动荡中,都是浮沉无定。主人公在此种时局下,面对人生的渺茫、家事和个人情事的纠葛,内心的彷徨苦闷跃然纸上。——与作者自身经历和其它著作相比照,可知这也包含了作者本人的体会。
徐承茵与公主(时称帝姬)赵柔福的一段爱情也是小说的一条主线。聪明秀丽又调皮的女主角形象固然已成小说俗套,然而叙述别有新意的话,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欣喜(而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给人看)。因帝姬执意要将自己画入图卷,二人得以相见。一开始两次相见的愉悦对谈无法细说,之后帝姬的三封书笺以古典诗词表达心意,别出心裁。
主人公完成帝姬画像后,因故被长官责令返杭州家乡休假,两人两地分隔,音信全无,读者不免也认为主人公“还是不存妄念为是”,然而不久突然收到了帝姬的书信,“信纸为带粉红色的梅花笺,而且满纸芳馥,显为宫中用品”,内容是七绝一则:
    花移月影近丹墀,画栋萦怀几度兹。
    苏堤对岸人畔柳,也闻杼里枉相思?
    (注:信中“杼裏”二字在书写时稍稍变体,意为“柔福”)
看到这里,有两重惊喜,一重是与主人公同感的收到信的惊喜,另一重是作者居然采用古典诗的方式表达情思,而且诗句尚可,不乏灵气。
待到主人公投笔从戎,决意为爱情闯出一番事业,行军前昔,帝姬又有书笺相送,是《满江红》词一首:
    山河带砺,面临着,暮雨朝霞。
    怎奈得,地北风云,天际胡笳。
    壮士有怀难报国,匈奴未靖不言家。
    旦夕从戎投笔去,逐玉花。
    涉易水,歌燕市,荷画戟,驾轻车。
    黄芦出塞,度幕何顾星沙。
    辞庙今朝序末班,奏凯明日冠京华。
    凌烟自绘,匠意英姿,两无差。
有了前次诗笺,此次已有心理准备,然而词句铿锵,背后的款款深情殷殷期盼,也让人触动。
而后,因宋金和议,主战派遭罢黜,徐承茵随长官一路贬谪长沙,再收帝姬来信,是《西江月》词一篇:
    汉地烟尘在北,为何遣戍南荒?
    别来音问久渺茫,思君露染征裳。
    九嶷山里深处,洞庭湖岸近旁,
    遥望着女英娥皇,泪随斑竹留芳!
此诗的凄怆忧愁全然不同于此前柔福帝姬一向好强自信的态度,读到这里,不免像主人公一样懊丧痛惜。
除帝姬三首诗词之外,还有徐承茵答复帝姬的两首诗,后一首因自觉意态消沉无事无补而没有寄出。这一组诗词书笺,也显示了作者在诗词格律方面的功底。
每一首诗词之后,作者都对其中的典故、寓意一一详加说明,这在小说创作上或者不算上策;不过作者创作时可能有意面向海外读者(或者也可能仅仅是著写面向美国读者的作品形成了习惯),加上这些注解说明以主人公的思绪形式自然道出,读来并不突兀,何况诗词中的许多寓意若无说明也并不是很容易被现代读者所洞悉,适当的说明也是必要的,并不都是画蛇添足。
二、观点与思想
当第二章读到主人公的好友入职审计院、负责清点兵马人数,便知书中少不了作者一贯总结的“数目字管理”的历史观点,后文果然多处涉及。而天子需要敬天命以维持自身的神圣性、朝廷政策施行需要顾及下情、宋金战争何以和战不决最终酿成败局以及背后表现的技术难题,这些也都是作者作为历史家的结论,可与《中国大历史》相对照。
主人公在军事训练中的心得体会,关于作战、兵法和局势的对话,这些内容由曾担任军官亲历战场的黄仁宇来写,也是相得益彰。
书中也涉及诸如宋代造船工艺如何口头相传形成专业却封闭的行业、绘画中的写实写意透视景深素材取舍、《清明上河图》中是如何表达格物致知和文教风化的内容、等等,相必作者创作时曾参阅相关的著述论文。如果读者有古代工艺、绘画、儒学等相关知识背景,应该会从书中读出更多内容。
然而,在文学中借作品表达观点,如果观点压盖了作品的叙事,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于作品的艺术性。好在对此书而言,作者并非以作品表达上述观点,小说本身的主旨超越了观点,而观点只是叙事中的点辍,并且融合得自然流畅。在此基础上,一部文学作品能够承载一些专门的观点和知识,这也是对读者的一点挑战——丰富的艺术作品如一潭池水,读者看到的是自己的倒影,自己越丰富,倒影越精彩。
三、文字功底和写作手法
作者的古典诗词格律,前文引述已有展示。小说的楔子,开篇用古典话本口吻,也十分乱真,不过随即以对话解构了这种方法,“放弃它,一切重来。”正文的文字,是一种带有白话文语感的现代汉语。
小说的叙事大量采用意识流的手法。第一章的各种回忆与现实情景穿插自如;后续章节中,各种事情缘由、想法观点,从主人公的视角道来,也是一种意识流的呈现。意识流——思维的不间断流动——并没有规定只可具体不可抽象、只可呈现情景回忆不可表达观察思考。
前文提到“此书把倒叙手法用到出奇”。除整体的倒叙结构之外,在许多章节中也有嵌套的倒叙,先将此刻情景事件呈现于读者面前,再把此中缘由渐次加以说明,从效果上是结果在前先声夺人,同时也暗含了人生的一种真实处境:各种经历,唯有事后远距离一一回顾,才能领会其中含义。这与作者的“大历史观”不谋而合。
这部小说叙事的一个难处在于历史结局已经为人所知,读者读到一半时便不免拭目以待作者能否给出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尾(这是读者对作者的挑战。阅读是作者与读者的相互挑战)。然而此书的结尾确实出乎意料:
“……只是这等细节也可能在朝内宦官之中发生争执,也怪不得整个大宋朝廷不能共忆了。什么是天赐良缘?推而论之,什么又是国朝佳话,如何闻名千古?他只感到一阵恶心。
他抬头瞻望窗前,外面又是一阵急雨。他担心的是明日的征途。”
正文到此戛然而止。
我怔住了,随即想到第一章的处境和回忆,翻回去重读,初读时的一头雾水此刻一切了然,唯有叹息。
而正文之后又有尾声,引《宋史》的记载,列出徐承茵北上追寻柔福的种种可能,结论是“至今国内外宋史金史专家几经考证,仍然莫衷一是。”《清明上河图》的正本副本之别,原来在于徐承茵给帝姬并转达至张择端的提议:将帝姬以宫装画入;张在正本完成后又遵循提议绘制副本;然而战乱中“一幅被焚,另一幅则给金人掳去”,画院同事提议徐承茵重画《清明上河图》出卖也暗示了众多仿作的出现,如今连此图卷的真伪也尚存争议。于是此“汴京残梦”,亦真亦幻,读罢令人不知是梦还是真实。(我对宋史了解有限,确实不知小说中有多少是史实多少是虚构。)
总之,从文学角度看该小说:文句很古典,手法很现代。
由此不免揣测作者的文学渊源:中国古典的经史和诗词一定广为涉猎;在国内国外求学期间一定也接受过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对历史学者来说,写作能力是基本功。而考虑到作者也是“民国-海外”的一代人,在古典和西学的双重影响下使用新兴不久的白话文,并且不曾经受解放后的革命语言的影响,若从语言文学角度看黄仁宇的写作对现代汉语的作用,不知是否也是一个可以有所启发的切入点。
另外,厄普代克评论黄仁宇的文字“具有卡夫卡的梦幻特质”,虽然针对的是《万历十五年》,似乎用来形容本书也合适。(原文:"'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for all its scholarship, has the surreal visionary quality of Kafka's beautiful and frustrating story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 John Updike, The New Yorker)
四、小说的意义
关于小说的意义的说法,如:记录细节的真实,发现未知的存在,唤醒沉睡的经验。等等。这不是一个可能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过每个角度的说法都可以为阅读小说带来不同的启发。
黄仁宇所主张的大历史观,认为对历史不应以道德和情感的判断先行介入,而要从宏观的技术角度分析历史何以如此演进的缘由。被大历史所忽略的细节、情感,可以由小说呈现。
至于其他读者能从书中发现怎样的未知、唤醒自己的何种经验,只有请读者们自己读过才知。
另外,书中还有一段情节——
徐承茵问柔福:“只是他们(宫中内臣和有学问的才人妃子)所教,都不出一般规范,为什么你念小姐对世事的看法,独具只眼呢?”
帝姬回答:“也不是什么独具只眼。五姐说得对,我倒是喜欢看书,十七史之外就喜欢翻阅裨官小说,什么绿窗新语,什么烟雨传奇……。这样才知道立身处世做人,各人宗旨不同,当中又何止万别千差?”
理解并尊重各人的差异,这点连现代许多高学历人士都尚未做到。这番观点,或可作为对时下“为什么要读小说”的答复。

  《汴京残梦》读后感(五):《汴京残梦》——人呐,就得认命

好的小说就是这样,就算是你知道它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你还是忍不住为了主人公捏一把汗。明知道金人会掳走徽钦二圣,明知道宋朝打仗会一败涂地,还是忍不住想为徐承茵加油鼓劲。能把冷冰冰的《宋史》材料编织成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创意。当然啦,黄仁宇先生的本行还是历史学家,写小说的功夫当然不能跟80后90后新一代言情小说家们比肩,但是文学基本的组织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之前有看到介绍,是用的《清明上河图》穿起了北宋末年那一段让人痛心疾首的历史。但是这幅图本身在书中似乎并不重要,连那个凭借此图名垂千古的张择端也实在算不上什么重要人物,所以我觉得这个一句话浓缩并不太合适。《清明上河图》是一个跳板,它串起了徐承茵和柔福公主的一段感情,由此才真正推动了故事的进展。真是没有想到,在那样一个糟糕的岁月,还存在着一段这么令人唏嘘的感情。不管黄仁宇先生的猜测是真是假,留有这样一段关于那时候的幻想,不是很美妙吗?
有人说这本书掉书袋,黄仁宇把能找到的那时候的历史材料全部串接在徐承茵的生活当中,以至于影响了书的节奏。要搞清楚,黄仁宇先生的本质毕竟是史学家,他的目的我觉得恐怕也不在于给汗牛充栋的言情市场再增加一篇质量不算上佳的作品充数。他要做的,应该就是切入这样一个微小的视角,来观察北宋末年的国计民生。我对其中一个细节印象特别深,就是徐承茵到造船所去实习,发现造船根本没有图纸可言,以至于一项技术到了一定的水准就瓶颈了。这不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向来缺少“数目字管理”吗?对啊,西方文化比我们底子差、起步晚,可是一旦超越了这个试图口耳相传所能到达的这个瓶颈,人家的科技进步速度可就是中国人只堪望其项背的啦。说到这又是一声长叹,中国的科技之不成规矩,早在这个文化的基因血统当中就已经注定了。也难怪人家西方人会把中国文明和非洲、南美印第安文明相提并论啦。技不如人,有什么好顶嘴的。
徐承茵对公主的热情,很难有人能否认吧。他所选择的晋升之路,不可谓不对吧。公主深受徽宗喜爱,权柄不可谓不大吧。然而呢?真把每一个个人放在这样痛苦的时局当中去拷问、去撕扯,谁又能够全身而退呢?人呐,有时候在那翻来覆去地折腾,却只是在折腾而已,能不能达到你的目标从这件事的一开始也许就已经注定了。但是为着自己爱的人,自己想要的事业,不豁出去干一把,能行么?从这一点来说,这本书和荒谬主义所要传达的思想又是何其的一致。

  《汴京残梦》读后感(六):历史学家也能写好看的小说——《汴京残梦》

看过两本以北宋末年与辽、金战争题材的小说,一本是《金瓯缺》,另一本就是《汴京残梦》。如果说《金瓯缺》是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穿插一段爱情故事,那么《汴京残梦》就是在平淡而凄美的爱情故事的背后,把历史背景铺开。
实际上徐承茵和柔福在整本书中,才短短的见过两面,并没有太多的直接爱情描写,但就是这种漂浮在书中的淡淡的爱情的味道,才像微甜微酸的醪酒一样,让人不觉沉醉。有点像多年前读《红楼梦》的感觉,虽然情节一直在发展,但心头一直想的,却是宝玉和黛玉下次见面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小说对当时惊涛骇浪般的历史背景,并没有直接描述,但通过徐承茵这个小人物的遭遇,却将各个历史大事件清晰的反映出来,不得不说,这是一条埋得很好的暗线。唯一与历史事件最接近的描写,就是徐承茵独自去寻找柔福,而小说也在这样希望渺茫的寻找中结束,让人不胜唏嘘。
有人说黄仁宇只是历史学家,写不好小说,但我觉得,这本小说比他写的好多历史书都好看。当然,我也没在小说中看出他的“大历史”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