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只是孩子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只是孩子读后感10篇

2017-11-17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只是孩子读后感10篇

  《只是孩子》是一本由[美] 帕蒂•史密斯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是孩子》读后感(一):爱它当时好,悲欢也相关

三四年前就拿到了这本书。对摇滚音乐不太熟。有某种偏见。觉得它够不上经典,够不上有用。所以从未打开过。
三四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换工作以后,我终于对原来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了距离。重新产生了对阅读热情。每天上下班的地铁里看书是一天中最奢侈的事。又觉得地铁里环境不好,不适合看大部头的深奥之作。所以选的书都是轻松有意思的。《只是孩子》就这样成了选中的书。
作者果然是诗人,文笔非常好。除了那些我不熟的一串串名字以及摇滚乐队名字。其他一切都熨帖,柔软而饱满。
作者二十岁不到就非婚生子,毫无顾忌地辍学来到纽约,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然而满腹诗书,意志坚定。对照下自己的二十岁,犹豫彷徨,一片混沌,装着该念个好学校有个稳定工作嫁个良人生个娃的模糊内容,真是觉得羞耻呢。
在纽约的流浪中,她遇到了罗伯特,同龄的俊美男孩,因一个意外而相恋。怀着对艺术相同的爱。陪伴互助,见证与促进彼此。这种纯粹的关系非常美非常令人神往。也为物质发愁,但不是重点。年级轻轻但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和深刻的坚持。不随波逐流永远有信心
我也因内心的渴望来到了另外一个大城市,因胆小逃避。不去尝试任何事物。结果是表面的高冷,内心的匮乏。从未深入过生活本身。从未挥洒过自己。在一片束缚中,走大多数人都走的路。
作者和罗伯特都非常勤奋。积极地争取机会。他们更像战友,更像兄弟。当罗伯特有了同性恋倾向,作者也和别的人相恋,但他们依旧互助,依旧在灵魂上保持相依。就像萨特和波伏娃。在我看来这是最理想男女关系。
字里行间,作者更像是一个理性主观的摩羯女,她喜欢实质性的东西,不追求绝对的与众不同,有自己的性格但一切又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为表面的现象所混淆,一直清楚自己内心的需求,给人以安全感。罗伯特更像是一个极端的天蝎座,感性,对金钱和权势迷恋但不被俘虏,喜欢美,追求极端的感官,认为自己是邪恶的大魔头。但又是敏感细腻,仗义的。
这样一对灵魂相通的孩子,他们见证了六七十年代纽约地下文化繁荣。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其中。没有半途而废。作者做过很多兼职,最终都是为了艺术。咦,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纯粹精神呢?也许真的是因为年轻吧。作者在34岁的时候还是结婚了去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常生活。
他们的生活看起来五光十色,不符合传统父母期待。但是他们一直十分努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吧。不管选择什么方式,都要勤勤恳恳地努力。这样生活才不会辜负你。
书的最后,看到罗伯特得了艾滋病,作者对他万般牵挂。我竟然流泪了。年轻时候遇到的人,经历的许多事,经过岁月的洗礼,还是那么真实,却平添了一份幻灭感。我现在这个年纪已经能感受到了。
人若是能一直保持孩子的纯粹和激情该多好。

  《只是孩子》读后感(二):他们很年轻

我是在2017年2月的情人节记住这本书的,理想国的微博文案,这样写它——这是票选出来的最受人关注的有关爱情的书籍。后来去图书馆,时间太紧,没想到在24小时图书馆遇到了这本书,所以借回了家。

这是一个年轻的黄金时代

从“只是孩子”到“切尔西酒店”,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午夜巴黎》。巴黎这座城市有太多的文化艺术与优雅,当午夜梦回,重返黄金时代,那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家们站在你面前,你会不会一头醉死这样的梦里。

《只是孩子》,就是这样的感觉。尽管不了解这位摇滚教母究竟在音乐上是怎样的地位,也不太清楚摇滚。但是我猜,她所说的切尔西酒店,大概,就是当时这样的一个文化潮流圣地。包括她所提到的那些繁复令人头疼的名字们,也许现在都是“大人物”了。

所以,它自带上了一种奇妙。

更妙的是,它是一个年轻的黄金时代。在离开家,在谋生,在挣扎,在狂热的追求着艺术的自我实现上,书里描写的文字简直质朴干净。他们是如此的年轻,一边努力挣扎着向艺术靠拢,一边靠着有限的金钱度日。不太敢想象一个女生,在城市游荡,在四处飘着找寻睡觉的地方。看到帕蒂在书店工作后,悄悄躲在仓库睡觉,还写到,这样还可以让开门的人以为她早到。简直惊呆了,这样的事情,大概难以经历到。到后来,饿到没有办法,遇到了“贵人”请吃饭,其实是被当做了帅小伙,尴尬地问:“需要退给你么?”即便如此,他们还是那样热忱地向往创作与美。正如罗伯特问她的那样:“我们是被艺术所俘虏了么?”

她写到:

很多人都无法成功了。坎迪·达林死于癌症。延克贝尔和安德烈娅·费尔德曼自杀了。其他人则将自己献祭给了毒品和厄运。他们倒下了,求之若渴的明星地位已经力所不及,暗淡的星辰正从空中陨落。作为少数的幸存者之一,我无意去辩护。我更愿意看到他们都有所成就,抓住成功的机遇。结果却是我,得到了那匹最好的马。

他们的爱情

虽然文案推荐的是他们的爱情,可是罗伯特的取向分明不一样。若说只是相互艺术的欣赏和友谊,可他们的情感联系又是如此之深。在罗伯特病重之时,她坐在他的床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照片上,洒在这首关于我和罗伯特最后的相聚的诗歌上。罗伯特正在死去:创造着寂静。我呢,注定活下来,仔细聆听那需我终其一生去表达的寂静。”这样的话,怎么不叫深情。

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吧,他们在年轻一无所有时相遇,他们互相鼓舞着共同去追寻自己的艺术,他们相互帮扶相互支撑。是终其一生的灵魂伴侣,是绑在一起成长的灵魂。他们又分别有自己的伴侣。罗伯特找到了自己合适的那个人,同时也是他的艺术创作资助人。帕蒂结了婚,抚育了两个孩子,罗伯特说,假如他不要你了,我来养你们。

罗伯特说,可惜我们没有孩子。

罗伯特说,可我家里还以为我们结婚了。

帕蒂说,我们的作品就是我们的孩子。

答应我写出我们的故事,所以帕蒂,才认认真真的写下了,这样的故事

干净的就像他照片里她穿的白衬衣一样。

  《只是孩子》读后感(三):我们的肖像

好的爱情不是王子遇上公主,而是一个流浪汉遇上另一个流浪汉。
在那个可能通往一切的年代,女孩已逐渐摆脱童年时的名单。她开始愈发强烈的意识到独立的自己。她有强烈的冲动想要去实践脑海中不切实际幻想。她认为她应该去追逐自己的使命。于是她来到了纽约,开始了前途未卜的流浪。她决心把自己投身于历史的洪流中。那是,她只是一个孩子,一个除了理想一无所有的孩子。。。
在科川离开夏天,是《水晶船》的夏天。手无寸铁的花童举起了双臂,中国试爆了氢弹,吉米•亨德里克斯在蒙特雷烧了他的吉他,调幅电台放了《比利乔颂》,纽瓦克、密尔沃基和底特律都发生了暴乱。这是《埃尔薇拉•马迪根》的夏天,爱的夏天。这是那个注定将成为诗人的女孩遇到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夏天。
此后的命运将这两个流浪的孩子,紧紧连在一起。。。即使是死亡,也无法将他们分开。每当我看到书本封面上的两个人,看到群马CD上帕蒂的眼神,我就不再羡慕其他的爱情了,即使任何人都有权利自己的爱情称作爱情。。。
当你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孩子时,不要放弃做梦,然后等待夏天。。。

  《只是孩子》读后感(四):开放式关系

因为对那个时期的人物并不熟悉,所以看着有些生涩。
Patti和Robert的关系突然让我想到了萨特和波伏娃,虽然你我身边有很多过客,最深刻的还是你。就像萨特弥留之际还是波伏娃说“我非常爱你,我亲爱的海狸”,Robert去世前和Patti最后一次谈话也在互道“我爱你”。都是多么动人的情话。
P和R那段“交付彼此孤独又用信任填满”、“没什么钱但过得很开心”的生活更吸引我,讲到他们躺在床上讲述童年生活真是俏皮可爱
“偶尔遇到寒冷倦怠的星期天,他会求我讲上一遍。'给我讲讲史蒂芬妮的故事'他会这样说。在我们赖床的那些漫长上午,我会不厌其烦地讲起我童年的故事,讲起它的悲伤和神奇,我们努力假装感觉不到饥饿。而每一次,当我讲到我打开了那个珠宝盒,他都会喊:'帕蒂,不要啊……'
我们总爱笑话小时候的自己,笑我是一个努力学好的坏丫头,而他是一个努力学坏的好小子。多年之后,这些角色会颠倒,然后再颠倒,直到我们开始接受自己的双重性,我们就这样接纳了大相径庭的信条,接纳了自身的光明与阴暗”。
之后的成功经历都是平铺直叙,甚至发现R喜欢男人我也没有读出情绪上很强的冲击,就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在娓娓道来她的爱情,这爱情中的甜蜜苦涩、辛酸她都尝过,她都接受。

  《只是孩子》读后感(五):以孩子的心去接受这个世界

这样一本书,在这样一个大太阳的周六读完也没什么不可。还好,今天是儿童节,就像书名说的,只是孩子(Just Kids)。
第一次发现这本书是在豆瓣读书的推荐里,自己当时被书的封面无情击中,纯黑画面上的两个相依偎的人,一个依赖,一个享受,他们终究会有一段不一样的故事。后来的某一天,豆瓣阅读上有了试读版,一口气读了四十多页,很久都没有那种被完全吸引的感觉了。一直期待豆瓣能出完整的电子版,却迟迟没能如愿。我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去找可完整阅读的版本,结果没有发现中文版,只有英文版。找到的这唯一的英文版很不完美,没有如期的封面,字密密麻麻。还有一点,因为Patti写到了太多的地名,人名,我现在的英语水平读起来实在费劲。虽然中间又尝试读过几次,最终因为难理解而放弃。然后经历了考研,过年,找工作。来深圳后买的第一本书就是她了,亚马逊的快递还带来了那个有纪念意义的诺基亚3020和《英语阅读参考手册》。时间是4月2日。
本来,期待这么久的书应该很快就看完才对。可是,很奇怪,我没想着要一口气看完,虽然也没想过要慢慢欣赏。只是,总觉得不着急,会优先处理每天遇到的各种事情,然后利用真正的空闲时间来看。这不是一部小说,却比小说更让我着迷。只身一人来到深圳,投奔同学,找工作,面试。日子很苦,能享受的只有思想
Patti笔下的自己和Robert,两个自恃才情的年轻人,独自闯荡纽约大都市。有过食不果腹、睡地铁的经历,也有过迷茫为生活何以为继发愁的时候。Patti越是轻描淡写,越发透露出不懈可击的神秘。对于我,他们那个时代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而他们,正是铸就那段传奇的一份子。我本身不懂什么摇滚、朋克,诗我也无法欣赏,前卫摄影我也不知能否接受。这些都不重要,吸引我的是他们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本身。记得Patti在描述Robert的时候用过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他爱它,是爱它本身,而不是它给他带来的光环,这是真爱是的,如果带着目的去爱,很累。
Patti和Robert两个人,亲密无间自不必说,难得的是他们心里真的有彼此,就算后来Patti嫁作他人妇,Robert成为同性恋,他们那份无时无刻的牵挂都从未消失。他们在生活是彼此的扶持,精神上更是如此。他们无条件相信自己,在人生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们也有世俗的烦恼,却从未向世俗低头。我们大多数人都想追随自己的心,可都没有那份勇气,甚至,有时候我们连自己真正的心是什么都没有概念,所以,大部人都成不了传奇。
自工作这段时间以来,业余几乎没有活动。无非看看电影看看书,再“研究”一下感兴趣的技术,这就构成了我全部的业余生活。当然,出于本能,我会隔三差五去我曾经借宿的那个同学,捎上点水果什么的。然后跟他们一起吃饭聊天。要是摆脱世俗的眼光,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读着他们故事的时候,莫名地羡慕他们那种无羁无束,好奇他们那样一个遥不可及社会。感觉只有在那样的环境,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而非为了艺术而艺术。作为回忆录性质的这本书,Patti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在写呢?是对Robert的一份承诺,还是对过去时光的缅怀?再或者,这些都不重要,这只是他们传奇一生的一部分而已。
看到最后,知道Robert要不久于人世了,心里酸酸的感觉,虽然还不至于流泪。不过,Patti写到她放声痛哭的场景,我们都能想象的到。那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流逝光阴的尊重,是对人生旅程的一次总结。
贴一些书中的句子
p182 要记得我们不能永生。
p191 我们还是我们。
p225 我相信你,我也相信自己。
p238 矛盾往往是通向真理最清晰的道路。
p240 爱他的作品。
p247 他对我的信心改善了我的自我认知。
p274 今天如何,今年如是。
p276 若不能理解他们的两情相悦,便不能评判他们的关系。
p277 极端的资源性行为。
p290 耶稣是一个值得去反叛的人,因为他就是反叛本身。
p292 那晚我必须在榜样面前充分的成为自己。
p314 那曾交集过的,终将再度交集。

  《只是孩子》读后感(六):再见 我的孩子气

三十岁生日的当天,收到了这本书。真的是再应景不过的礼物了。
三十岁,年龄已经不容许心里那个小孩再跳出来玩耍了,但是心里确实住了个小孩,时不时倒回从前,又不得不控制自己,把她抱回来塞回心里某个地方。
朋克摇滚就像任性的坏小孩,总有那么多反对那么多质疑那么多抗议那么多热血,对,那么多热血。听朋克摇滚就像回到高校回到课堂回到操场,爱得淋漓尽致,恨得决绝直接,非黑即白,没有灰色的中间地带。
大概只有永远有颗孩童般纯真的心,才能一直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用自己的姿态寻找着、生活着。书里的帕蒂和罗伯特就是这样,哪怕家徒四壁,哪怕一贫如洗,还会把家妆点得温馨艺术,任何物质上的缺乏都不能扼杀对美的欣赏、保存和创造。以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来看,他们简直天理不容,滥用药物、滥用肉体、乳钉纹身。。。但是这就是他们寻找自己追寻艺术的方式,他们并没有要其他人盲从,在自己的世界里小心而认真得活着。他们因为互相了解而相爱,又因为互相了解而分开。有句话说的很好,哪怕是至爱的人,都只是一程的旅伴而已。帕蒂有了自己的家庭,丈夫和孩子。罗伯特也有自己的爱人。他们仍旧是最懂对方的人,虽然他们不再是爱侣,但是已经升华到了灵魂伴侣。回味全书的时候,我一直在问自己,到底是怎样深厚的感情,能让人记得每次相处时候的细节,穿的衣服、戴的项链、说话的情绪和语气。。。
也许,穷尽我们一生,我们都不会这样生活,艺术家的世界总是离经叛道,但是,没有艺术,生活该多平淡乏味。也许,我们不用这样极端寻找,但是至少可以让生活过得更真实更有美感。
已婚三年了,孩子气已经走远。但我仍然记得你在机场笑盈盈等我的样子,记得你用纸折的戒指向我求婚的样子。愿我们都保有仅存的一点孩子气,一份天真一份纯粹,去完成这场颠沛流离的旅程。

  《只是孩子》读后感(七):选择然后坚持,总是让人羡慕

这本书年前回家的路上就看完了,在我都快要遗忘这本书内容的时候,我决定克服一下我的拖延症晚期。来写这篇估计会语无伦次的读后感吧。
       
       这作为一本自传类型的书说的是一个很蛋疼的爱情故事,一个未婚先孕的小太妹在离家流浪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帅气的瘾君子艺术家,于是他们相爱了。但是不久之后他发现他不仅爱她也爱上了他, 她也爱上了另外的他,但是他们却一直深深的爱着对方。最后他和他在一起,她嫁给了另外一个他成为了朋克教母,而他却因为艾滋病不久便去拥抱了上帝。这本书的文章充满了毒品、男同、SM、 性以及牛郎等等词汇,我一度怀疑这本书怎么通过审核出版的。
 
      “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对于任何时代都是如此。作为“垮掉的一代”这个充满着暴力和毒品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但是这也是一个可以自由最求梦想的时代。虽然现在“梦想”这个词已然快可以和欲望等价了,但那时却充满了闪亮的光辉。“我们交付了彼此的孤独,又用信任填补了它。” “一切通向彼此,我们成为自己”。 在最坏的时候遇上最坏的你其实有时也是一种幸福,在穷困潦倒的时代也能创作出无数幸福的瞬间。虽然人类最终不会只爱一个人,而最终这对相爱的人也没有在法律意义上走在一起,但是他们一直相互爱着对方支持者对方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作为传记这本书的文字动情而温和,没有拔高贫穷的意义也没有让那爱情变得高尚,已没有回避滥交与毒品。只是还原了一群普通的追梦青年的青葱岁月,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反叛这这个世界,最终引领了时代潮流。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是像孩子一样充满的纯真和简单的快乐 。
    
       他们只是孩子,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希望;他们只是孩子,灵魂相爱但不占有;他们只是孩子,对于梦想坚定而执着。我们世界上总是有许多的人他们曾经是孩子、现在是孩子、以后或许也是孩子。就像果实熟透的早晚会坠落,大地有尘土也有归宿;青涩的倔强的在枝头仰望,天空有璀璨也有黑暗。 选择然后坚持,永远是一件让人觉得羡慕的事情。

  《只是孩子》读后感(八):艺术天使的回家之路

他们像是两个来自艺术天国的天使,不小心坠入人间,一直努力找寻回归内心的路。
他们无法融入这个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只能在社会边缘艰难地生存,对社会规则一窍不通。
他们心中有个信念,认定自己有一条注定的道路要走,即使在纽约颠沛流离,他们依然坚信自己会成为最伟大的艺术家。
他们人格独立、彼此尊重,没有低级的控制欲和占有欲,所以他们拥有伟大的爱情,全身心地爱着彼此,就像爱着自己的作品一样。
他们的人生随心,没有什么社会价值观的束缚,他们不在意路人的看法,甚至觉得有些作品本就应该只能被小众接受,他们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诚实地活着自己的人生。
整本书按照时间顺利讲述,人物出场却不一定有什么章法,艺术本就是没有章法的事情。
天知道,每天活在牢笼里的我,有多么艳羡这样的人生。

  《只是孩子》读后感(九):只是孩子

读这本书纯属偶然,2016年年底,重新关注了优酷的“看理想”频道,顺带着加了公众号。梁文道在他的一本书里面说过一句话,大概是这个意思,读书的人大抵是上进的,因为想从书里获得点什么。人在一年将尽之后,总有一些后悔与期望,于是在元旦前默默发愿,2017年,我将与书为伍,做一个上进的人。
平日没有读书的习惯,大学时代的我是愿意读书的,那时候有时间、有图书馆,不过读的是多是小说、随笔等容易挑起兴趣的书籍,想重新培养阅读的习惯,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要读什么书呢?猜想,开始的时候,应该读一些容易读懂的、有兴趣的、能慢慢培养起习惯的。刚好在“看理想”的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推文,推荐的是Patti Smith的《时光列车》,里面有几句话挑起了我的阅读兴趣。在此摘录一下:
·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不断失去?”
·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等到对方已经不在了,才能充分明了我们又多爱他们?”
· “《时光列车》则是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作为一个年近70岁的老人,回望自己一生,讲述自己到底是谁的故事。”
……
然而,《时光列车》在1月中才发行中文版,因为急着想要读书,所以在亚马逊搜寻着,看到这本《只是孩子》的评价挺高的,所以就买来看了。
说起Patti Smith,先前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只记得听过她翻唱自Nir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当时这首歌还在手机里单曲重复了几次。她的声音很独特,我一度还以为是男声。音乐、认识自我、传记等字眼,足够让我百度一下Patti Smith是何许人物。随后搜索出来的信息更加惊人,“庞克教母”、“Bob Dylan好友”等,那是注定被载入摇滚史册的时代和人物。其实,当时还不懂Bob Dylan、The Beatles、猫王等音乐家,为什么到现在还极负盛名,有那么多的拥趸?数十年来,不断有人在唱他们的歌。这是一个疑问,不过不在这里探讨。
虽说是“庞克教母”,不过书里记述的却不是“教母的养成之路”。很喜欢书的名字,《只是孩子 Just kids》,像孩子一样的赤子之心。在这本书里,Patti Smith 并没有讲述自己如何变成众人口中的“庞克教母”,更多是提到她罗伯特和这几十年里所遇到的朋友和经历。很多时候,很难理解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经历、他们的灵魂世界、他们生活的环境。这本书就像给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世界上,有人是这样生存着的。
书中给我震撼的地方很多,其中一处是,Patti和Robert都身无分文,因为病痛,罗伯特正游离在生死边缘,居住的环境是瘾君子、异装癖好者等群集的脏乱之地Patti意识到,如果继续住在这个地方,Robert即将死去,这不是虚构的小说,而是两个人的真实经历。读到这里的时候,有一种窒息之感。幸而一位邻居,让Patti尝试去“切尔西酒店”,那是一处可以用作品换取干净房屋租用的地方,但前提是,他们的作品足以打动酒店经理。Patti将Robert从出租屋拖上的士,前往唯一的希望之地。天晓得当他们花了一番力气之后,终于住上酒店里最小的一间屋子时,我的心跟着他们一起放松下来。再比如Patti珍惜每一次诗歌朗诵会,她朗诵自己诗歌时的沉浸和满足,自然而然地感染到我。有一些时候,我不禁问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事情,也能让我发自内心的沉浸其中?这也是我觉得读书的乐趣之一,通过书本来提问自己。有时候没有什么确切的答案,不过思考的过程本来就挺有意思。
在真正被赏识之前,他们所过的日子可谓穷苦潦倒,经常想着怎么花钱才可以温饱,有时候要买一件看中的物件,就意味着要饿肚子。可是,他们写诗、作画,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互相鼓励彼此进行创作,即使是所谓的分手也没有将他们分开。这就是Soul Mate吧。这么说,感觉把他们给说俗了,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之间的故事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是我还记得Robert病逝的那一段,是那么地心疼,心疼他的才华,心疼Patti失去一位挚友。同时,也记住了Patti在每一章后面常常的人名索引,她看似要把出现在她生命中所有人都记录下来,那么地真诚、那么地不加修饰,就像孩子一样。
我也很幸运遇到这本书,给了我2017年一个充满期待的开始。期待这一年与书本的不期而遇。

  《只是孩子》读后感(十):2017年1月3-17日

2017年1月3日

1.星期一的孩子

这本我打算慢慢看。因为想知道帕蒂的感受,想知道那种生活状态。

能认真写自己,正好又有事可以写的人,其实并不多。多数人都在写别人。但其实能真诚谦逊地写自己的人,永远是感染力最大的。因为不是你的东西,你装不像。

2017年1月10日

第二章 只是孩子

2017年1月11日

大概半小时。看他们在切尔西酒店的生活。这间酒店挺有趣的。

现代生活让我们竖起了过多无用的伪装。想认识一个人,你总得穿透他的重重面具。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时候总是很节制,过多防备,缺乏热情。

2017年1月12日

看着有点难过,因为察觉到自己的孤独。

2017年1月13日

因为帕蒂太爱兰波,我就看了一下兰波的百度百科,看完之后,我立刻就给他跪下了orz 我的天啊天啊天啊天啊!!!世界上竟然存在这种人!!!他的存在简直就是一个心理学范本啊!诗人+冒险者+黑心商人+走私者+支援内战者+各种各种,完美的转变。真的,只有这种人才有资格称之为诗人。李白也是。柳永晏殊纳兰性德什么的弱爆了。娘们兮兮的,毫无自由感和野性美。

立马把他放进我的人物百科灵感…

我的天啊我激动…

2017年1月15日

帕蒂想跟随兰波的行程去探险233

如果我以后不结婚的话,可能真的会做到帕蒂没做到的事呢。

2017年1月16日

——已看完——

罗伯特( •̥́ ˍ •̀ू )

帕蒂(´;︵;`)

美好的感情。

忽然后悔以前对某人不好。他给我做过饭,帮懒惰的我收拾东西斟茶递水,关心我开不开心,牙痛不痛。热烈地想和我交流很多想法、一起做很多事情。但是我冷淡以对。

但是可能只是不在身边,已经离开了,所以才会怀缅吧。如果自然生活在一起,可能天天都受不了。

只是觉得,我应该做得更好的。有更多的东西可以给予别人,更宽容,更温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只是孩子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