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土中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乡土中国的读后感10篇

2017-11-19 21:3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土中国的读后感10篇

  《乡土中国》是一本由费孝通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土中国》读后感(一):精彩论述

学问梳浅,一些篇章读起来明白,有些有些晦涩。总的感觉,40年代有这样的实地调查精神,很可贵。那时候可是到处战乱啊
以下是《乡土中国》精彩论述。
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
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定要问清楚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中国)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们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上,性别和年龄组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这绝不是偶然的,在我看来,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去之后所引起的结果。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像西洋人一般地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格局中养成的性格

  《乡土中国》读后感(二):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
导读
  乡土是中国基层社会的代名词
    意指中国铺陈在如地上的广发农村
  在传统中国,农村尽管是社会的基层,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支柱,它维系着笑到一个宗族大到一个国家的秩序和结构
1-3篇 乡土和语言
  乡土和其上的人
    乡土人甚至认为,土地也是一种神明,它掌管着尘世间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乡土社会中的人对于生命有着更为直接贴切的感知,他们看见、听见、触摸、咀嚼来自大自然的不同生命,并最终理解人的生命本身,他会更自觉地将自己纳入自然变化中的一部分,理解生老病死的循环是自然奥秘的一部分
  乡土社会的地方性
    从小生长的地方会被默认为死后埋葬的地方
    “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是乡土人的生命循环
    乡土社会的总体结构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偏于固定。但中国的乡土社会不是一家占据一大块地方,过着独居在某个山林,而是群居在一起,这也是由乡土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
    乡土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因为在这个社会交往所及都是熟人,在熟悉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日常交往中的相互信任
    土地和乡土人构成乡土中国的两大因素,分别成为了影响乡土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因素
  乡土社会语言
    成长在城市里的人,知识的来源主要以文字为媒介,是高度知识性的,在乡土社会中的人的知识来源则主要是通过亲身的感知,通过各种感官来认知自然中的事事物物
    都市人的知识来源主要是文字书本,乡土人的知识来源是躬行实践
    理解乡土社会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空间性
        时间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记忆
                它既可以是一种个人记忆,也可以是一种集体或族群的记忆
                乡土社会中的人的以及恰好相反,他的记忆链条是纵向的,它串起的是在这同一块土地上的祖祖辈辈的经验的集合,也就是所谓的文化
4-6篇 乡土格局·道德·家族
  乡土社会结构的格局
    乡土社会是一个同心圆关系,以己为中心向外扩散
    乡土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以亲属关系构成的网
    这个网络就是所谓的伦理
  伸缩自如的自我主义
    乡土社会更容易体会到“世态炎凉
    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乡土社会至上的“家天下”
        国是皇帝之家,家国的界限从来就是难以分清的
        儒家经典大学》中的八条目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
    乡土社会采取的是一种差序格局,它运行的逻辑是视不同人在自己生活中的亲缘重要性而定
    团体对于其中的成员是一种笼罩的关系,它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两种格局的社会影响
    对神的信仰衍生两大原则
        在神面前人人平等
        神对每个人都绝对公平
    差序格局下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点都附着一种道德
    差序格局下的道德却取决于对象与自身之间关系上的亲疏远近
  家大成族
    在人类学概念上
        家庭被定义为:一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
    乡土社会中的家庭不是铁板一块固定不变的,而是随自己的需要和意愿加以扩大或缩小,它可以是五世同堂,也可以是一家三口
  家族之力
    乡土社会中,个人隶属于家庭,家庭隶属于氏族
    乡土社会的家庭就成为了一个事业组织,事业的大小决定了这个家的结构的大小
    大家族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经济、宗教功能,个人在其中的感情就被忽略了,大家族的“家法”限制了个人情感的宣泄
7-8篇 男女·礼治
  男女有别
    现代都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单线发展的
    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关的学院关系和长期的共同生活
    这种社会关系不是自我发展创造的结果,而是依靠血缘关系决定的
    在乡土社会,男女间的鸿沟是很难逾越的,为了乡土结构的稳定性而提出的“男女有别”原则,规定了男女情感并逐渐华为男人女人心理自觉
  礼治和法治
    乡土社会依靠“礼治”,就是社会公认的合适的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于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一定的社会人物,而它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中各个成员的不同生活
  礼治秩序
    乡土社会中的“礼”是一个悠久而有效的传统,它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证明了本身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因此能够传承下来以维持社会的秩序
    现代社会并不会推崇长辈的经验,而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重新协商,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9-11篇 乡土政治
  礼治之衰
  法治之始
  两种权力结构
  无为政治之因
    传统社会和现代法治社会在权力上的最大不同时利益的主体
  长老统治
    在差序格局中,老人被置于优先的地位,这既是传统礼俗所规定的,也乡土社会的经验所造成就的
    长老统治介于专职统治与民主统治之间
12-14篇 血缘·名实·需要
  血缘
    我们说一个社会的稳定,一般是指它的结构,稳定不是静止,一个社会不可能是静止的,而是说,就整体而言,这个社会的结构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地缘
    如果迁徙出去的一支未能长成为一个大系而依附在别的部落之中,血缘与地缘开始分离,那么新的地缘结构就形成了。
    乡土社会维系感情的主要方式时赠送礼物
    地缘是从商业行为中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乡土结构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时势权力
    社会更替是社会中的人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而社会变迁指的是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二者是同时发生的
  名实的分离
    如果社会变迁的速率和世代交替的速率大致相当,那么传统与现代之间就不会发生大的冲突。社会保持稳定,革命也就没有必要了
  从欲望到需要
    欲望——紧张——行为——满足 成了人类行为的基本过程
四月 01, 2017. Created by XMind

  《乡土中国》读后感(三):《男女有别》读后感

      《乡土中国》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男女有别》一章。我在想,一个理想的“乡土中国”会不会有爱情?“爱情”的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性质与“乡土”的稳定性是背离的。这恐怕是“爱情”在中国乡土小说中长期缺位和生长畸形的原因。
        一类如鲁迅。就我记忆中,鲁迅小说没有一篇是谈情说爱的。
        一类如沈从文、废名。在这类作家笔下,两性之间是去性的,无比纯洁。套路总是在一个山清水秀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有一个无瑕无邪的少女。男女的感情是纯精神的,没有一丝人间烟火,男青年就像和一个小仙女在谈恋爱。——这和当下流行的萝莉控无不同。我视这种“爱情”为作家无能的幻想。因为自己无能,所以幻想出更无能的少女。
        孙犁也在此列。只是他不幻想少女,他幻想圣母,幻想圣母的无限包容与支持。
        少女也好圣母也好,都是画屏里的美人,是男性制造出来的模板,希望世上的女子都来效仿。和AV、和时装杂志的心理机制无不同。
        一类如莫言、余华、陈忠实。与之前清新唯美的文风相比,这类作家笔下的两性相当粗糙朴拙。对女性的描写,着眼于与生育相关的乳房和屁股。与女性的结合,也多出于动物本能的目的,传宗接代或者性冲动。这些女人成为妻子、母亲、祖母,履行一个个身份,是符号,而不是她自己。
        还有一类如苏童的《妻妾成群》。男人以女人为性奴,女人为了男人成为蛇蝎。
        我没有否认以上作家的意思,我仅仅是在“爱情”这个主题上指出中国乡土小说鲜有成功的两性关系。——中国小说把两性写好的,我觉得是曹雪芹、张爱玲,曹雪芹为最。一时想不到其他。(噢,最近读王小波,觉得他也可以,但因为读的不多,还不好下结论。)但他们显然是都市而非乡土的作家。
        所以,就我浅薄的见识来看,中国乡土小说中这个爱情缺位or畸形的问题可以成为《男女有别》的一个注脚。——正是因为乡土中国“男女有别”的特点,所以中国乡土小说很难写出爱情。

  《乡土中国》读后感(四):乡土中国书摘

一、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的特性、形成原因、核心特点、时下冲突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形成是基于农业这种生存方式而产生的。从土地里讨生活的农业与游牧业、工业择地而居的流动性不同,靠农业为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
         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讲是不流动的,从人与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与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人口流动率小,集团间的往来必然疏少。因此村落是中国乡土的社区单位,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余地方性的,村落各自间保持着孤立的社交圈子。
         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任何人的关系上就发生了一种特色,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知根晓底。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乡土社会不讲法律,而讲规矩,规矩是在漫长、细碎的生活习出来的礼俗,礼俗即是文化,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
         从熟悉里的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没有抽象出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但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我们社会在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激速变迁过程中,乡土社会中所养生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流弊。
二、三:文字下乡
文字的本质、诞生条件、乡土社会为什么不需要文字
在人类的象征体系中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文字发生于人与人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而这些阻隔在属于面对面社群、生活定型的乡土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类拥有【文化】,文化是依靠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维持的社会共同经验,人通过学习这套社会经验来改造生理本能。这种学习的过程靠了人类特别发达的一种能力“记忆”,记忆是时间中的桥梁。“记”是当前为了未来而加以记取,“忆”是为了当前有关问题而回想过去经验。
乡土社会在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下,社会经验不再累积而只是保存,在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的帮助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连记忆都是多余的了。
四、差序格局
中国人为什么“私”?
“私”是人我、群己如何划分的问题,这划分是由社会格局所影响的。
西洋社会是团体格局,团体有一定的界限,团体里的分子是立在一个平面上,团体中的组别和等级的分别也是事先规定好的,国家这种观念被做为为每个份子谋利益的机构,于是他们有革命、宪法、法律、国会。
乡土社会是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中国人讲伦理,伦是有差等的次序,例
如上下、亲疏、远近,社会关系是私人联系的增加。乡土社会没有西洋的国家概念,“天下”是皇帝之家,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推出的社会势力的一圈而已。因此西方社会里争的是权利,乡土社会攀关系,讲交情。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道德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定的,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信念、社会制裁。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就像是神与信徒的关系,人人在神面前平等,神对每个人公道。
一个由无数私人关系构成网络的差序格局社会,是很难形成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每一个关系结上附着特定的道德要素,所有的价值标准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中国的道德也因之得看所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六、家族
家庭这个概念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但在任何文化中,家庭这社群总是赋予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在中国乡土社会,家可以根据单系(父系)亲属原则向外扩大,形成氏族。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功能。在乡土社会的家庭关系中,父子关系是主轴,夫妇是配轴,这两轴都因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讲究家法、规矩、负责与服从。因此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在两性之间的矜持与保留,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
七、男女有别
之前说到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阻隔,但乡土社会中阻碍着人充分互相了解的却是个人生理上的差别,即男女差别。乡土社会为了维持稳定,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认定男女有别,即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心理上加以隔离。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在社会结构上因之发生了同性间的组合,家庭的团结受了这同性组合的影响,不易巩固。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父系)组合。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发面去发展。“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亲密结合,多少表示了感情方向走入同性关系的一层里的程度已经并不很浅。
八、礼治秩序
法治和礼治的区别及实质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形中。
礼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合式的意思。法也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不同的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依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礼并不依靠一个外力来推行,而是在教化中养成的个人敬畏之感。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但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当所应付的问题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九、无讼
讼师(律师)在乡土社会是没有地位的,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不明白法律,要去请教别人,并不是一件可耻之事。法律成为专门的知识,律师也因之有了地位。但在礼治秩序的乡土社会,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不是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并且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律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这一套已经使老百姓不明白,在司法制度的程序上又是隔膜到不知怎样利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不改革,单靠法律条文和若干法庭是不会让老百姓得到法治秩序的好处的,相反会先破坏了礼治秩序。
十、无为政治
同意权利、横暴权利
同意权利是社会分工体系的产物,分工体系发达这种权利才能跟着扩大。在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同意权利的范围是小到“关门”程度的。
横暴权利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和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在上的握有权利去获取经济利益。也就是说一个只能生产他自己生存所需消费品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奴隶的。农业帝国是虚弱的,农业的剩余跟着人口的增长而减少,因能支配横暴权利的经济基础不足,皇权并不能滋长壮大。开疆扩土时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受不住工程的费用,农民揭竿而起,与汝偕亡。因此为了皇权自身的维护,在历史的经验中找到了“无为”的生存价值,确立了无为政治的理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乡土社会里的权利结构,虽则名义上是“专制”“独裁”,实则在人民的生活中是松弛和微弱的。
十一、长老统治
在乡土社会的权利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利,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利,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利。教化权利的扩大到承认之间的关系必须假定个稳定的文化,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的保证。当文化不稳定,传统的办法并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教化的权利必然跟着缩小。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并不能靠经验作指导,能依赖的是超出于个别情境的原则。在变迁中,能形成原则、应用原则的却不一定是长者。
十二、血缘和地缘
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是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时在生活上又是影响最大的决定,就是谁是你的父母。谁当你的父母,在你说,完全是机会,且是你存在之前既定的事实。血缘作用的强弱似乎以社会变迁的速率来决定。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商业不能在这种社会发展出来,是因为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别。
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十三、名实的分离
除了横暴权利、同意权力、长老权利,还有一种权利诞生于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可称之为时势权利。新的环境发生了,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最终失去了人们对它的信仰。而新的方法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者有人向别种文化学习,输入,加工,这里发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获得别人的信任,甚至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这种权利是时势所造成的。
在长老统治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容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种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虚伪在这种情境之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须的,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的速率而增加。

  《乡土中国》读后感(五):几片乡土,一个中国

这是我第一次看费孝通的著作,而且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特别又是对某一个问题的集中分析,觉得非常有意义。因为,我认为,深入研究某一个问题的作品,比那些为了迎合市场品味或者低下的需求而诞生的作品,要深刻得多,要有思想得多。
我很惊叹于中国乡村或乡土变迁如此缓慢,以至于费老在这么多年写就的作品,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依然适用于当今的中国,包括农村和城市。实际上,中国过去一百年来,从最熟悉的四万万同胞,到如今的十三亿的人口,依然是一个很乡很土的农业为主的社会,即便近期的统计表明,由于城镇化,现在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
在这本短小的书籍中,作者是有很深刻的理解力和观察力的,所以能够用一些简短的话语,总结出一些我们这些普通人无法观察到的东西,包括文字、邻里、道德、家族、长老、血缘等等,都是很贴切的点明了中国的实质和(当时的)现状,而作者独创的一些词汇和说法,必然成为后人引经据典的常规。
作为一名生于农村长在农村的人,很能感受到书中所述的东西,就是自己从小接触熟悉的那些东西,也是最生活化的东西。因为对那些东西都有自己的理解,在读了《乡土中国》之后,也就更能体会其中的思想了。

  《乡土中国》读后感(六):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传统和现代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在当时的《世纪评论之约》分14期连载,1947年正式结集出版,之后不断再版重印,内容涉及中国乡村的秩序、基层政治、血缘以及农村贸易等传统基层中国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先生70年前的出版的《乡土中国》,当年新颖犀利的概念已是今天习以为常的通识和范式,当年的预言和假说今天也大多成为了现实,费先生对现代中国的乡村工业、农村人口流动和计划经济的认识也囿于时代的局限做了并不相符的论断,而更重要的是这日日新的几十年,中国太多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当代的农村,早已不是费先生考察的江村或者禄村,但客厅最新式的液晶电视旁边,可能就是佛教神龛甚至祖宗牌位;孕妇去实行现代医疗体系的医院生产,回来可能就去找算命先生测算孩子八字以定名字;小区也总能见到垃圾乱丢、占用公共空间和绿地的住户,这样现代生活和传统观念的并存的状态,几乎无处不在,回到本文的题目就是,你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现代,也没有你认为的那样传统,太多的人西装笔挺的迈出的脚步,后背还拖着一条传统的尾巴。
费先生在书里提出的核心概念,乡土中国是以差序格局为核心的道德礼治体系。围绕这个核心,作者在14篇社会学散论里分别讨论了熟人社会、文字下乡、差序格局、道德体系、礼治司法传统,传统的注释与变革等各方面。以作者认为乡土中国的特征重土安迁为例,其原因在于“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伺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造成的”。这种不流动一方面形成了乡土中国是大部分的可以自给自足的又相互隔阂的经济体,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乡土中国长期没有劳动的专业分工,商贸和工业长期发展低下,家庭乃至家族成为以经营农业为主的“事业组织”,家庭成员按照家庭分工形成各自的差序格局亲属关系,家庭的主轴也由此成为父子、婆媳关系,而非夫妻关系。村与村之间形成相对的孤立和隔膜,社区和人口的横向流动较少,各自形成孤立的社会圈子,即使不得不漂泊外地,死后也要叶落归根,生于斯土,死后重归斯土。礼俗社会就建立在有限的时空接触中不断发生亲密关系的熟人社会之中,规矩成为“学而时习之”的礼俗,“从俗既是从心”,在这里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一体的家国体系,结构上是互通的。
70年前费先生就已经看到,不但在乡土中国之上有个传统的庙堂中国,而且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外来文化的引入和冲击下也构建了一个异质的更具有冲击力的现代中国。在人口大量流动,传统经验不足以应付变化的近现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所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现代社会首先是一个“祛魅”的社会,传统、权威的价值都被重新阐释和重估,传统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问题和情况显得苍白乏力。对意义的回答不再能在父母、师长、文字甚至宗教中直接找到,“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的私人交往之中”,这样的影响,可以说至迟从明末清初开始就一直延续至今。费先生在开弦弓村和禄村进行田野调查时,就对当时中国出现的失序状态提出自己的观察和看法:乡土社会中道德结构和文化原型中具有的某种均衡性和神圣化的意味,在现代工商业、文化和宗教的冲击下,逐渐松动甚至崩塌。特别是在司法制度方面,从传统社会中推崇“无讼”,注重审判的道德教化功能,到清末开始的现代司法改革通过审判实现公平与正义,保护个人权利和社会安全,法律理念和实践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像清末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中,一手遮天兼任司法官和行政官的“父母官”,不但把原告被告都打了一通,甚至把证人也监禁打板子的情形,在现代法治社会可能匪夷所思,但在传统乡土社会中,却可能被认为正当合理。在云南的田野调查中,费先生也发现,现代司法制度的引进对乡土社会调解传统的冲击,书中以妻子通奸,丈夫殴伤奸夫为例,谈到和奸无罪,殴伤却有罪,法律与公序良俗的冲突,这种新屋尚未落成,旧屋已经拆去的情形,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屡屡出现。
2006年1月1日,中国政府全面取消农业税。国家的主要收入从农业收入转变成了工商业和服务业,农业文明正在被工业文明所取代。这种变化,不仅意味着衣食住行、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的变化,还意味着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的根本性改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许多人可能会在糟糕的现实生活中想象一种田园诗般的乡土中国,但阅读《乡土中国》会部分理解,传统不是完美无瑕,也非一无是处,无论人们对传统文化是拒绝还是保留,唯一确定的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不仅从未中断,而且无所不在,新房是建筑在崩塌的旧基之上,问题只在于是否有意识上的自觉。从这个角度出发,阅读《乡土中国》,不是一种他者角度对乡土中国好奇的打量,更是对自我意识的一次审视。
今天重读费孝通先生的著作,想起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先生写的墓志铭最后两句“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费先生作为中国社会学先行者,以今天的学术标准,可能《乡土中国》,有些概念分析空泛不严谨,许多国内的学者在费先生铺垫的社会学、人类学的学科路径上可喜地走得更远,但费先生当年那种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严谨学术精神,那种深邃的直觉洞见和学者担当的问题意识,那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敢闯敢拼、崇尚学术与真理的学风,实在令后人我辈汗颜不已自愧不如,也不禁为先生建国后学术成果寥落扼腕叹息,果然“国家走的一小段弯路,往往就是个人的一生”。

  《乡土中国》读后感(七):一个社会学家眼中的中国乡村

        刚买来这本书时,自己并未翻看就直接拿给一个同事去看,没过几天,这个同事把书还了回来,说:看不懂。
        我想,这么薄的一本书,里面都是中文,为何看不懂。
        近几日,得空看了这本书,大多数时间是坐汽车回家的路上看的。刚看时觉着费老的表达存在句与句之间过渡过快的问题,或许是同事看不懂的原因。然而,忽略文字表达上的小瑕疵,以整体把握为阅读方法,这本书并不会让你觉着看不懂。而且,我在读这本书时,对于费老定义的几个概念,比如说四种权力(横暴权力、同意权利、长老权力、时势权力)、差序格局、家族等,都深有体会。
        看这本书以前,只是感觉乡村和城市的治理以及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并不能够深刻地读懂其中的原因。乡土中国却给自己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乡村中交往几乎全是熟人、不易变迁的特征、长幼之序等,都是乡村具备礼治大于法治传统格局的重要原因;而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寻“老乡”,走的再远都会惦记着“故乡”,原来是血缘和地缘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然,与费老写作这些文章时(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间)相比,中国的乡村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外出打工求学、城镇化等扩大了农村人的活动范围,一些地方的副业也已经发展起来,乡村治理更趋向于原则、法治。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乡村的变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一代人找不到方向标、行为规范标准的问题,给社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这就需要加快制度的变革,同时在家庭中放缓长幼之序作用空间的减小过程,两者结合,或许能够帮助中国农村解决发展过渡期的种种问题。

  《乡土中国》读后感(八):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常常看到关于对比中西方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的讨论,为什么我们不同?为什么对标现代社会文化理念我们有差异?读《乡土中国》,在历史和发展的脉络中寻找答案。一切文化和习俗的演变有着深厚根基和漫长发展历程,不可能脱离发展基础突然或者独立改变。

所谓乡土中国,是说我们是一个农业文明国家,中国的三大河流域全部是农业区。中国农业是小农经营,最大的特点:

一是自力更生,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没有向专业化分工方向发展,没有合作的需要,即使出于水利设施或者安全保卫的需要,也只是出现小规模村落,没有大规模和高密度聚居。

二是世代定居,生于斯死于斯。世代黏着带来的结果是,人们在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群中终其一生。

三是社会变迁速率缓慢。在乡土社会里,人们安土重迁,不仅人口流动很小,而且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生活方式代代如是。在这种情况下,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而从每个人的经验上说,却是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上演。他们个别的经验就是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累积,而只是保存和传递。

基于以上特点,决定了乡土社会的文化、权力结构等构成。

一是文化上,没有学习文字的需要。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格局上,乡土生活只需要向每天面对面接触的熟人学习代代相传的定型的生活经验。

二是人际关系上,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推,水波纹相次渐远式的的差序格局,并且随着中心势力的大小而伸缩自如。没有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没有个人对团体的道德观念,没有普遍适用的行为标准,而一切视两者的关系而判定。

三是家庭上,由于家庭各自疏离,社会组织和活动不发达,除了生育外,家庭还承担经济、政治、宗教等功能,家庭沿着父系亲属差序向外扩大,经营的事业代代相传,绵延相继,由此形成家族。而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同时抵触爱情带来的冲击和不稳定性,所以男女授受不亲,夫妻关系淡漠,夫妻是事业的合作伙伴,父子、婆媳等同性关系成为家庭关系主轴,人们在同性关系中寻求感情寄托。

四是社会秩序上,依据“礼”,即传统,手段是长老统治下的“教化”。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配合人们的行为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需要。在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乡土社会中,人们不仅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还可以信任若父若祖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到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的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任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来做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人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称尧舜”,好古被当作生活的保障。所以,在乡土社会中,诉讼不兴,政治统治薄弱,依据长幼之序确定长老的教化权力,保障社会按照传统平稳继替。

在社会变迁速率加快,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原有的生活方法在新的情况下失效,导致传统文化、人际关系、家庭观念、权利结构土崩瓦解。

一是社会权力结构中心从教化权力向同意权利和时势权力偏移。社会变迁中,传统不能应对新的生活,人并不能依靠经验作为指导,能依赖的是超出个别情景的原则,而能形成原则、应用原则的并不一定是长者,这种能力和年龄的关系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专业,还可加一点机会。讲机会,年幼的比年长的反而多。他们不怕变,好奇,肯试验,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机会上的威胁。在此情景下,尊卑不在年龄上,长幼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见面也不问贵庚了,这种社会离乡土性也就远了。随着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从自食其力老死不相往来向团体分工协作转变,能够率先发明、创造适应新局面方法的“文化英雄”脱颖而出,占主导地位社会权力结构从长老教化权力向同意权力和时势权力转变。

二是人的结合方式从血缘向地缘转变。在稳定的乡土社会,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人和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确定,人们通过身份、财富和职业的血缘继替,实现既有秩序的安稳运行。而随着社会变迁加剧,人群流动速度加快,人和人的结合向地缘转变,社会运行的法则从传统礼俗向信用、法律等社会共同契约转变。而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地区发展程度加剧分化和信息技术发展打破人和人沟通的藩篱,缩短了人和人的时空界限,人和人的结合进一步脱离了地缘的约束,以共同的事业、利益、兴趣等角度更加紧密多元地结合在一起。

三是人的行为依据从欲望向需要转变。人类的行为有动机,行为可自控,取舍有依据。人类先有行为,后有思想,决定行为的是以试验与错误的公式中积累出来的经验,思想只有保留这些经验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在乡土社会中,欲望经过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印合于生存的条件,他们的生活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积累,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框架。在现代社会里,环境变化,原有的文化不能带来有效满足,人们行为不能依靠简单经验,必须推求行为和目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因此,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做计划和采取行动,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就是时势权力。

  《乡土中国》读后感(九):理论的证伪性

书中作者创造性提出的主要概念是“差序格局”。
另外常用的概念有“家族”、“道德”等,是用于描述、分析中国农村社会,常用中西比较。
因篇幅不长,在作者的论述中,中西家庭的差异可以讲得比较清楚,这些概念在论述中有不同的内涵:中国的家庭可以很大,扩展到家族,西方的家庭小。这些概念的定义本身则不必花篇幅去讲,也不必讲求其准确性。
“差序格局”本身不像理论,更像分析方法。一般分析方法比成熟的理论更有用,就像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但作者这个理论对农村社会的动力未有提出,只讲了特点。那么传统农村的确长期稳定,但遇到外界突发的重大事件时如何变化还是不能提供很好的解释工具。这个由“推己及人”产生的次序结构为何与西方不同,似乎还是动力问题。
“差序格局”的理论可以应用的范围极大,不在此书范围内。其成因、特点并未展开论述。当然,其应用往往是提供观点,而在比如文化产品的开发等要求经济效益的地方似乎也可以利用。
当用于帮助社会变革时,这里各种概念,包括“差序格局”本身,是要作新的论述的,最好是分开地域来研究,因为各地传统农村社会现在破败的情况不一,本书作者这里只是提供基本工具。张柠好像有一本书讲这些现今的农村概念。
看其他人的评论,作者对“法治”的概念,似乎与西方不同,是自己提出的,说是在变迁很快的社会,用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来保证合作,这个约束的力量就是法治。这个讲法是否准确?好像与英美习惯法就有不同。不过他这些所用的概念是作为分析的工具,准确的重要性不太大?
此书是讲座集合而成,作者自己也说只是探索,作为理论需要整理,看来不是客套。但要作完整的中国农村的理论的确不是容易的事情。而现在这样是非常鲜活生动的。
差序格局用于分析现代的城市社会也可以,并不局限于中国农村。现代我们的城市仍然是“熟人社会”,社会关系仍然是从个人的中心往外推。可见其仍有相当适应性。
另外,从孔子到宋明理学,儒家的道德已有不同。但在书中的分析并没有区分开来。

  《乡土中国》读后感(十):与其说书评不如说记录感受

《乡土中国》被列为经典必读,但在读阅读中,时常有不明其意的困惑。一来反思了近来读书的心境不如高中不如本科时候,静不下心来逐字推敲,多数时候是追求看完,为看完而看,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二来对作者观点也有牵强之感,但这实际说来并没有发言权。都没细细阅读体会,怎能作此评判。
    书中篇幅不长,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格局”、“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几方面来展现分析中国农村社会。费孝通成书于解放前的中国,实际以民国到建国这段历史时期来描写。七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农村有所改变,有有所未变。生长在农村的经历,让我体会着书中的论述情景。
    觉得自己是个“亚普罗”式的人,但受到的教育是“浮士德”的。二者是矛盾冲突着的,正如我的内心所矛盾着,说服不了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