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土中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乡土中国》读后感10篇

2017-11-15 22:11: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土中国》读后感10篇

  《乡土中国》是一本由费孝通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4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土中国》读后感(一):中国的乡与土

乡土中国
作为一个学者能够这样思考中国的问题实属不易。
看完76千字,觉得中心就是,地理上的血缘决定了一切。就像《论美国的民主》一样,土地的非流动性可以令社会变化缓慢缓慢又缓慢,社会继替正常有序进行,而长老权力,社会文化的教化作用则进一步令人民只需遵守上一辈留下的就可以生存,欲望也是为了生存。
除非有了一些横向暴力与时势权力颠覆整个乡土社群,否则现代意义上的改变难以开展,同意权力难以夺权。
而乡民的不识字的"愚",则如费孝通老师所说,因为当地用不上,用了反而加重负担。
想起《昨日之前的世界》,原始民族的处事方式就是大家协商(只为日后还可以好好的相见),一个部落,一条村,基本上每个人都知根知底,面部就是信用卡。所以现在法治的契约观念还是需要继续落实。
而文中提及的法治不是法治,而是法在人的认知下进行影响,就像法官的解释。
男女有别,是为了更好的稳固社会秩序,只为生育繁衍。
孔子的"仁",没错,是一个成本极少的治理方法,可是,它想要治理的是,人啊。
费老在最后还谈到了社会学,诚如之述,社会学确实有点地位稍低之味,但又不可不重视,提到两个方法,社区研究,以及制度综合。
无论如何,揭示到问题的本质才是最佳的吧。

  《乡土中国》读后感(二):乡土中国

与预期(采风、实践之作)有不小出入,实际体验看更接近《中国乡土观察》。费孝通对基层单位的研究停留在观测、概括现象的浅层面,故有好些根本错误,如认为差序格局在个体之私,然宗族之聚合效用,明显被无视。能自圆其说,深度不及梁漱溟。
费孝通实际上人为制造了隔阂,把宗族宗部(B团结性社群)中的个体(A差序社会),强行割裂出来。可能是受到美式社区的启发,作此区隔。方法是否可取值得商榷——总感觉有利于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归A,不利的放在B。逻辑上成了A与非A(非A=B),即机械辩证法:永远正确,但永远是正确的废话。
《无讼》章的观察比较深刻,王奇生《革命和反革命》与之交相应。诉讼破坏了作为习惯法的宗族法,却未能建立新制度,至今仍是如此。好的制度反而使坏人得利的倒灌现象,是一种反动。

  《乡土中国》读后感(三):乡土与文字

终于看完了。鼎鼎大名的乡土中国,已经知道这本书好几年了,但已不记得最早是在哪里知道的。
看了两遍,本书语言极为亲切易懂,虽然是论文,但是读起来却丝毫不拗口,举得例子也是生活中极为常见之事,所以也会倍感亲切。
如书名般,内容自然是从“乡土”二字出发,围绕着二字展开。土地养育人类,人类依赖土地。人的种种特性、文化也与土地有着密切关系。文化中自然包括语言。我们通常称乡下人“土气”、“土头土脑”,也都是源于“土地”。为什么会产生“土气”这样的词呢?土气,自然是不灵活,不会变通,不与时俱进。在乡土社会,人们安土重迁,生于斯死于斯,似乎代代皆是如此,时间、空间都是凝滞的,一代又一代都在重复相同的路。这是稳定,这是保守,或许,这也是生存下去的最好方式。活下去,只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一块土地上,耕种、收获,繁衍生息。外界充满冒险、不安、是非,尽可能的远离,只需在熟悉的地方重复熟悉的事即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指了解熟悉事物后的亲密感。在读本书时,我也会经常有这种感觉,因为本书讲的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事,只是作者从具体的生活中抽离出来一种抽象的东西,有时也很寻根溯源,讨论某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在“文字下乡”及“再论文字下乡”中,作者说到为何文字下乡难,根源何在。人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为了自身的需求,既然某件事做起来难,恐怕是因为这件事的对象不需要。而又为何不需要呢?乡土社会是稳定的社会,是熟人社会,不同于陌生人社会的现代社会。既然是熟人,我们可以“口耳相传”,肢体动作以及语言便可以完整的表达我们所思所想,也不存在了解外界的需要。文字作为象征符号,为人类表达想法服务,但是却是间接的,使原本简单的事情又复杂化了,所以是费力不讨好的,也是不需要的。但是随着乡土社会的瓦解,城市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生活在陌生人组成的社会,这个社会瞬息万变日新月异。读书识字已是人们基本生活所需,人与人交流需要文字,譬如邮件、QQ、微信,人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也需要文字。
所以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本认为难的事情自然也变得简单了,这也是因为人们产生了需要。

  《乡土中国》读后感(四):《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算是难得一遇的好书,想看社会学方面的书很久了,但是迟迟没有开始,从《乡土中国》开始看起,也算是我的幸运。其中犀利精辟之结论甚多,又遇当头棒喝之感。
刚刚看完后记,才知道费孝通的发妻王同惠因为同费一起赴广西瑶族区搜集社会学资料,遇险身亡,而费也同时负有重伤。后来,费孝通将那些宝贵的资料整理集结成册,先后出版。先替这些为了真知而不惜付出生命知识分子点个赞,在那样的年代搞研究真心是一件艰难辛苦的事情。而我却也遗憾,为何在这样条件优越的年代再没有这样短小精悍、一针见血的作品。
转回正题,本书是从乡村的社会结构入手来分析中国的社会情况,一大特色就是采用对比的手段,将中国社会与欧美西方社会进行对比。
中国是古老的农耕文明,所以在几千年农耕文明的积累下,要寻找其文化的根还在农村,在乡土。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沉迷于中国古代先贤留下的璀璨文化中无法自拔,特别是《论语》、《老子》种种。但是这种盲目的喜爱确实让我丧失了对其的辨别能力。为什么我们会让儒家的思想流传这么久,为什么不是墨家不是其他诸子百家。书中就给了深刻的回答,因为在中国这样的乡土文化中,我们的社会结构是按照伦理形成的差异次序,我们遵循礼教,是因为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社会变迁比较慢,通过道德的教化,通过礼治就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而儒家的种种理论与中国一直持续的社会结构非常契合。
这本书写于抗战时期,那时中国的社会变迁已经比较激烈,而放眼现在及未来,社会变迁已经非常的激烈。我们的社会变得并不像原来那样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所以原来的道德规范并不完全适用,但是完全的西化却又让浸了几千年中国式道德的中国人吃不消,中国并没有进入到完全的法制。即便是政府推行法治,但是民众在骨子里并不适应。所以,现在乱象横生。
一些总是愤世嫉俗要求民主的愤青是应该充分了解中国社会再来发声的。当然,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我对于中国现今社会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但是看了此书才深觉自己之无知,前人走过的路实在是深远而又悠长,而我竟是如此的渺小。
另外,再一次见证了因果的力量,时间的力量。在这世上,如果有神明,那也必是通过因果的手操纵。没有什么是没有原因的,为什么中国社会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有着迥异于游牧民族的文化,为什么我们有着这样特殊的文化,一切的一切都是可以追本溯源,找到原因的。同样的,未来如何,是可以通过因果来分析。只不过鉴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及方法论的有限,所以人生的选择中才盲目、迷茫不知所措罢了。
在现在社会,知识就是权利,因为凭借知识可以计划,可以提高选择正确的几率。
PS:虽然本书让我对《论语》从另一个角度有了认识,但是我有时候又常常想,《易经》、《黄帝内经》种种较之我们现在的文明水平未必低。是不是人类的积累不是进化而是退化,远古的人类其实是洞悉天机的精英。总之,还是很喜欢中国古文化,就算对于现在的社会结构,其道德规范不再适应,但还是修养自身的很好的书籍呢~
语句摘录:
1、 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吧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关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2、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其中的差异,也便是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了)
3、 在这种富有伸缩性的网络中,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为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4、 在西洋社会里争得是权,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这句话亮了有木有,太精辟了有木有,不管社会怎么变化,民国时候跟现代社会还是没有多大的转变)。
5、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
6、 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于是发生了权利的观念。人对人得互相尊重权利,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发生了宪法。宪法观念是和西洋公务观念相配合的。国家可以要求人民的服务,但是国家也得保证不侵害人民的权利,在公道和爱护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7、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
8、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9、 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10、 礼治和法治是发生在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社会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11、 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利益。
12、 文化和政治的区别在这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的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13、 地缘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射。
14、 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15、 从整个社会看,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的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
16、 如果人跟动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在人在生存之外找到了若干价值标准,所谓真善美之类。我也常喜欢以“人是生物中唯一能自杀的种类”来说明人之异于禽兽的“几希”。
17、 孙末楠在他的名著folk ways 开章明义就说:“人类先有行为,后有思想。决定行为的是从实验与错误的公式中累积出来的经验,思想只有保留这些经验的作用,自觉地欲望是文化的命令。”

  《乡土中国》读后感(五):关于农村,可没你想象的简单

“从乡土到混凝土, 这是中国正在走的路, 毫无疑问, 混凝土都绝对不是终点, 但若我们想走向远方,至少要先到达这一站。”

《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的授课内容编辑而成的十四篇文章合集,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说法,他是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溯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而《乡土中国》的目的在于尝试回答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实际上,《乡土中国》不仅解开乡村社会的面纱,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而且从根本上探寻造成中国乡土性的原因,同时进一步举例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如何影响乡村人的行为,为认识和了解乡土社会提供了参考。
当然,本书并不是孤立地阐述中国乡土社会,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比较中西方社会的区别、城市和乡村的区别和这些区别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格局不是“好”与“坏”的标准,同样地,城市与乡村也不是区别“聪明”与“愚笨”的标准。也即关于城市人和乡村人愚和聪明的论断并不是绝对的,只不过是评价者站的角度不同而已,换一个角度,人还是那些人,事情发生变化,结论就大不一样了。

关于文化下乡,费孝通先生有精辟的论述。在《论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中,费孝通先生说到,无论从空间格局,还是从时间格局上,乡下人都没有文字的需要。这话在今天或许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对于那些生活已经固化在乡村的人来说,这句话确实是正确的。他们生于斯死于斯,对于乡村生活,没有文化一样可以过活。
前几年我的家乡掀起了一场浩大的扫盲运动,扫盲的对象不是读书的适龄儿童和青年,而是纯文盲的中老年妇女。因为适龄的孩子们都在上学,中青年也是上过学的,并且已远离乡村出门打工。剩下的文盲就只有中老年妇女。
可是对于乡村里40岁至50岁的妇女,满腹经纶和目不识丁没有任何区别, 她们的生活就是围绕着种地、喂猪、做家务和带孙子这些“俗务”,不能也不愿再出门谋生。 她们的生活不会因为读书识字而改善,也不会因为继续一字不识而变得更悲惨。文字对于他们,是可有可无的,可是地方政府却把她们强行集中在一起读书识字。她们的手指因为长年的劳作而不再灵巧,拿着笔只会发抖,根本写不出完整可辨的文字;他们的记忆力也已衰退,完全记不住复杂的a、o、e。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扫盲不应该只是一个指标,决策者更应该考虑扫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于法治,《乡土中国》中提到,中国乡村是“礼治”社会,而非“法治”社会。要在乡村推行法治,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乡土中国》写于19世纪40年代,可是直到今天,中国乡村社会还是以“礼治”为主。乡村人仍然以诉讼为耻,在他们的眼中,只有那种大逆不道人伦不分的人才会去法院,不管是被告还是原告。
我家乡有个远房姐姐,婚姻不幸,具体表现就是遭受家暴,一吵架就被打到头破血流,娘家人去威慑女婿多次,家族中的长老也去调解教育多次,均无果。
去年,那个姐姐一纸诉状将堂姐夫告到县人民法院,要求离婚。她的父母亲戚没有声援和帮助她,而是屡次劝她撤诉。
她遭受家暴时,她的亲人们安慰两句后生活依旧,她一去法院要求离婚,她的父母坐立不安不思饮食不敢见人,瞬间衰老。 在家人亲戚的劝解呵斥威胁下,最后她不得不撤诉,继续维持不幸的婚姻。
可见法治在乡村的推进在今天也还是任重道远。

我国是农业大国,现在的乡村经济虽然受到社会快速变动的冲击,但中国的乡村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是乡土性的,乡村人仍然安土重迁不愿挪动,那些为生计不得不远离家乡的人,去世后也希望能落叶归根。
所以,《乡土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仍然不失它的指导意义。这是一本学术著作,深度自不必讲,但是不枯燥不乏味,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有趣味。费孝通先生的讲解深入浅出,简洁明了,使得这本书成为学术著作溶于大众的典型范例。
了解中国乡村,一定要读《乡土中国》。
by.林易子(微信公众号:linyizi99)
欢迎搜索关注,
查看历史文章或关注今后推送文章,
一定会有你喜欢的!

  《乡土中国》读后感(六):解读乡土中国的一把钥匙

熟人社会,是费孝通先生在其名著《乡土中国》中提出的一个概念。费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所以,熟人社会又可以称之为“关系社会”、“背景社会”。它既是乡土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解读乡土中国的一把钥匙。
熟人社会在乡土中国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子女入学入托到大学生求职就业;从职工分配住房,到医院寻医问诊;从银行排队取钱,到创业行政审批,可以说“熟人社会”的影子在乡土中国简直是无孔不入,其所表征的“熟人好办事”足以对乡土中国的一切似怪不怪现象作出准确地诠释!
在乡土中国,作为“熟人社会”其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群众对关系严重信赖,似乎没有关系就不可能得到公正的待遇与处置。
比如,认真慎重本是医生的一种最基本的职责,但是病人的亲属在问诊时还是习惯去找熟人,似乎不认识医生,医生就会怠诊一样;再比如,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的第一反应本是“报警”,但是实践中当事人的第一反应便是打电话找熟人解决;还比如,许多人打官司,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在法院有何关系?”,似乎没有关系,法官就不会做出公正的处置!此种心理其实就是对法律制度、管理制度的不信任!
第二、公事私办,公权私用。
即使是办一件“大公无私”的、理由正当的事情,也要发动私人关系,否则如果按正常渠道办理,往往难以如意,即使如意,搭上的时间成本、费用成本也可以折抵本该得到的利益。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关系活络、人见人熟,为什么?因为果没有那么多熟人,企业就无法发展起来。比如说,如果不结交政府官员,营业执照这一关就不好过;不结交工商干部,企业就会接二连三地受到骚扰;不结交税务干部,就会有交不完的税。总之,要不把方方面面握有权力的机关和人物(熟人)打点好,企业就别想平安地办下去。
第三、“潜规则”盛行。
熟人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潜规则:当官有当官的潜规则,办事有办事的潜规则,不懂潜规则,不按潜规则办事,就很难当下去官,就很难办下去事。在熟人社会里,那些熟人少,遵规守则的老实人被视为无能和不通世故,因为事事讲关系,事事讲疏近,规则和法律只是“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
因此,很多人都把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走关系”、“跑路子”之上!比如,很多当官的都患有“脂肪肝”,可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关系网络,却又不得不整日忙于酒桌应酬。
所以,要解决乡土中国的一切见怪不怪的现象,就必须打破“熟人社会”,重新构建一种新的社会。而要重构一种新的社会,对于“熟人社会” 就必须对症下药!
熟人社会之所以大行其道,症结就在于规则虚置化,就在于“熟人好办事”。所以,打破“熟人社会”就必须使规则得到落实,就必须做到“有无熟人都一样办事”。
费先生认为,只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变迁,在越来越大的社会空间里,人们成为陌生人,由此法律才有产生的必要。因为只有当一个社会成为一个“陌生人社会”的时候,社会的发展才能依赖于契约和制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通过制度和规则,建立起彼此的关系与信任。
也就是说,只有当社会发展到“生人社会”时,熟人社会才会被打破。但是,仅靠社会的自身发展,“生人社会”的形成将会变得漫长而不可期待。由此,似乎有必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来推动“生人社会”的形成。

  《乡土中国》读后感(七):对其中几篇的片段感想

   乡土本色说的是中国人对昵图的依赖,建立在泥土之上的生存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结构,包括信用制度。
   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与其说是劳动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劳动分工的结果,费老从工具论和功能主义角度谈及文字对于乡下人的意义,说明文字下乡关键在于文字应在乡下人生活中发挥作用,成为一种工具,我们常识看,推行文字下乡是必然,为什么乡下人不理解甚至不接纳?其实本应换位思考,文字在乡下人交际中不实用,这又让我想起老年人以房养老参与意愿低,我们就定下结论说他们太保守,而《圣俗边缘》中说到西藏青年劳动力参与率低,青年纷纷入寺庙,我下意识反应说应该提高劳动力参与率,让青年还俗从事生产活动,殊不知西藏生态环境脆弱,容不下如此大的劳动力开采,以后生活中,往小了说应该换位思考,往大了说应了解各方利益。
  中国古代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是传统,是在这种社会中,社会变化很小,依循传统习惯而行便可解决问题,所以古代官员强调教化民众,使礼俗内化为民众良心,而非外在权力限制。

  《乡土中国》读后感(八):乡土中国

费老这本书出版于1947年,其中文章出自他在云大、西南联大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这十四篇文章皆是实践得来,是他观察传统社会这部大书的读书笔记。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年轻人的感情很激动,民族意识也很强,年轻的费先生弃医转学社会学,采用深入中国的研究方法,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出谋划策。老年的费先生回忆起“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只说“甚觉可爱”,当然可爱!又如此可敬——那一往无前探索的劲道。
费老自序中谦虚地说这不是定稿,也不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诚然,一本小书难以具体描绘中国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费老所做的努力是从具体的中国农村社会中提炼出“乡土”的概念特征来,作为我们认识乡土中国的工具,从而回归到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体系中去。
第一篇讲“乡土本色”,“土”大概指土地、农业、守土意识,“乡”指村落、群体、故乡。土地实在是中国人的神,中国人世世代代在一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用脚下的土地来生产、生活,土地是安全感,是乡愁,离了这片土就容易“水土不服”。由此在传统社会里面人们的生活是稳定的。最正宗的“乡土社会”应是老子畅想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但人口是在不断增加的,新增的人口如何安置?人们开垦田地,聚村而居,互相合作,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是建立在熟悉之上的,人一出生就处在一个熟悉感的培养之中,熟悉是人们在不断地接触中产生的亲密的感觉。人们熟悉这个地方的语言、风俗以及周围的人,遵守规矩变成人们一种自然的反应,说明规矩内化于心了。由此“礼”是主动的。也因此乡土社会有良好的信用,这让我想起去年翟学伟老师讲的一个小插曲,大意是他让一个学生去一个农村做调查,那学生没两天就空手而归,原来是语言不通。在乡土社会中,哪家来了个外地人大家一清二楚,并且那本家就自然地承担了对这个外地人的责任,欺骗行为代价极高,陌生人或者说是外姓人很难融入当地,一个融入的方法就是男性入赘,但这首先还是看这男方是否有田产。在这种熟人构成的礼俗社会中,舆论压力不容小觑,像萧红由于与已婚表哥私奔造成张家声名狼藉,结果张家与萧红断绝关系之后还举家搬迁。但现代社会流动人口极多,陌生人充斥,自进化论传入中国,弱肉强食的丛林竞争使得老实人更加容易吃亏,这也是当代诚信缺失的一个原因。
“乡土”实在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其他神奇之处的秘密,费老不仅洗清了乡里人“土”、“愚”的冤名,更为乡土正名。且看“文字下乡”一篇,文字是如何起源的呢?文字一开始就是庙堂性的,因此也不是源于乡下生活。首先文字的诞生是代替了语言,当语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时,文字才显得必要。然而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熟人社会,并不需要求助于文字,甚至可以用声气辨人。但这并不是说乡土社会就没有识字的先生了,像钱穆之父就是无锡一文化乡绅,并且通常这类人都是深受当地人尊敬的。文字始于结绳记事,是为了记忆,通常乡土社会中生活是静态的、定型的,晚辈可以从长辈那得到极有用的教训,然而有一些“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记取。文字有一千一万的好,但也不能忘记文字的代价,本是绘声绘色感情洋溢到了文辞干瘪的人手中就成了枯草。费老说“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种“象征体系”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语言。而在乡下,语言和动作已经足够表达。
乡土社会的结构格局是差序格局,费老把这比喻成“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不像西方那么界限分明,在中国通常是以己为中心,以情为权衡,这情又依赖于血缘和地缘,推及到人、家、国,并且是富于伸缩的。因此在乡土中国“公”“私”也是相对的,这只是取决于群己、人我的划界问题。这种格局的形成与儒家学说有莫大的关系,此差序可以理解为儒家的“伦理”,人与人之间是有相对的差别、秩序的,每个人克己复礼,修身养性,对亲人同胞以孝悌,对朋友主忠信,自然本立道生,伦常所构成的网络就是稳固的。因此乡土社会中的道德也是私人的,道德标准缺乏普遍性,并且更偏重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在乡土社会的继替中产生了一种从经验中得来的长老权力,这种权力不同于在社会冲突中产生的横暴权力,也不同于在社会合作中产生的同意权力。往往是长辈成了范式,在对晚辈的谆谆教诲中形成了一种教化的力量,正是这教化使得晚辈对传统的礼充满了敬畏。这也是儒家提倡的“孝”的功用。然而虽说乡土社会是稳定的,但并不是恒久不变的,只是变化的速度是缓慢的。当旧的生活方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人们失去了对它的信仰”,人们转而求助“文化英雄”,文化英雄不一定是长辈,更侧重于他的知识与能力,是否能稳定变化后的社会,这种权力是在社会变迁中产生的,费老称之为“时势权力”,亦可看作对社会变迁的一种灵活的注释。因此乡土社会的“名实分离”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这社会中的男女关系而言,费老的解释让我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常觉得在农村前几代的许多人都是先结合后产生感情的,并且这感情并不深厚。而且男女之间的隔阂也比国外大得多,一个孩子生下来没多久就被告知同异性的差异,“男女授受不亲”是从小不断教诲的,男女有别不是指男女生理上的差别,更是营造出一种男女心理上的疏离感,使得男女缺乏求同的努力。在中国,家族比家庭更为重要,为了保全整个家族的利益和名声,大义灭亲被视为是勇敢而正直的。这种家族亲属关系是纵向的,是父子的、婆媳的,不是西方的横向的夫妻关系,凝合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纪律,这种纪律是要维持一个大家族的延长,家族也就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不仅仅是生育,更侧重于事业,我们可以看到钱穆描写的他们七房桥就有家族属的义庄用以救济族中困难家庭。为了稳定社会关系,这纪律是排斥私情的,感情的淡漠是正常的,感情的激动通常被视为破坏力量。
乡土社会还在不停地变,但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比如人情,并且这不仅限于乡下,城里也是一样,礼尚往来就是最好的见证。但还有一些是在剧烈地变的,比如社会制度,基层民主的推进还受着一些乡土社会因素的阻碍。乡下人在不断地进城,然而却难以享受到城里人的待遇,并且进城务工人员的年龄越趋低龄化。然而我们的目的和费老是一样的,即改善他们的生活,推动农村的发展,费老已经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感受和理解“中国问题”是我们一生的使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