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京法源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10篇

2017-11-19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10篇

  《北京法源寺》是一本由李敖著作,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一):人物论辩很多,其实不像是个小说

如果不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肯定会看的一头雾水
李敖是假设了读者了解戊戌变法的相关过程的
几个主要人物之间,以论辩为主,华夷之辨,革命改良之争等等
以前并不值得谭嗣同的官家身份,所以他最后赴死也许是为了保护家族吧
王五是太平军战士最后流入北京?感觉不大靠谱,还是在南方生活环境比较适宜的地方悄悄的生活下去是对的,有点儿牵强吧。而且镖局选人很严格的,万一进了个卧底,以后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日本人介入中国政局绝没有什么好心吧,特别是在1898年,甲午战争刚刚过后,看到维新党那么相信日本人,真的有些天真
另:史迪威和康有为之交倒是第一次听说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似落花——读《北京法源寺》

算起来看过李敖的电视节目访谈,也看过他在高校的讲座(录播),知道他毕业在北京四中,拥护我党,贬损蒋秃。也知道他曾几次入狱,在狱中研读国民党党章国宪,创办杂志,几尽封杀。也知道他上康熙,小S坐在他腿上,还听说康熙曾说录最后一期要请他,反遭李敖调侃。但话说回来,李敖的书只看过这一本,要不是因为下周有同名话剧要上演,我可能也不会翻开这本《北京法源寺》。
看到有人评论说李敖这本书难得正经,我虽对他爱在文字上耍流氓有所耳闻,但也没抱着看完这书就要直奔红磨坊发泄兽欲的期许,更何况,这书让我很多次发出感叹:啊,原来是这样,原来还可以这样,是不是就是这样。
此书就民国几位家喻户晓,对变法、对革命有突出贡献的急先锋的事迹开展,大的历史环境和进程不多说,反而是对最微观的思辨进行详尽填充,将文言改成白话,将典故说的清晰,努力还原在当时历史环境下说服与被说服之间的你来我往,用生动,用还原,用再现都很难传达我在看这本书时给我带来的惊喜。
对于民国,我自诩多看了些书,买大部头的史话、演义、纪事来补足对于那38年的空白。每每看到书中提到我没见过的掌故或是对我空白时间段进行补足都让我欣喜。而这些我自认为很牛逼的储备在本书都不涉及,它涉及了一座北京古刹——法源寺。
唐太宗打高丽失利为纪念亡灵冤魂盖悯忠寺;
北宋钦宗因他爹做了三十一年囚犯在悯忠寺;
南宋进士谢枋得不为元朝做官饿死在悯忠寺;
雍正想起这座忠烈祠给悯忠寺题字“法海真源”;
康有为第一次和余方丈谈善因善果在法源寺;
梁启超与谭嗣同就出世入世寻回向在法源寺;
谭嗣同密约袁世凯杀荣禄围西太后在法源寺;
大刀王五和余方丈被义和团围剿陨在法源寺;
张作霖绞死共产党员李十力被移柩在法源寺。
现在庙中那最古老的两个莲瓣形的青石柱础,更在千年百眼中存在。建悯忠寺时代的所有建筑,全都不存在了,只剩下这两个石础,令人据之想像当年。
从康有为对戊戌变法的从一而终,到谭嗣同舍身取义为变法而死,再到梁启超认为变法不通转为革命,再到王五忍辱负重只为反清复明,每一位在历史变革的夹缝中挣扎的勇士都抱有对自己笃信的信念坚持不懈任性,不“可为”而“为之”背后是努力唤醒更多使之成为“可为”的变革者,告诉他们,“为”下去,才能救中国。他们是寂寞的先知。
…现在的人们只知道欣赏过去的他;只有未来的人们,才能追怀现在的他。那时候,他早已不在人世了——这就是先知的下场,他只有未来,却只能活在现在…
…记得余法师说过:“袁督师的不幸是,他生前死后正好碰上明清两个朝代,明朝说他是清朝的,清朝说他是明朝的……个人在群体斗争的夹缝中,为群体牺牲了还不说,竟还牺牲得不明不白……”如今,轮到他康有为自己了,他也正好碰上清朝,清朝说他太前进,民国又说他太落伍,在夹缝中,他也为群体牺牲得不明不白。清朝时候说他太前进,他承认;可是民国到来说他太落伍,他却不服气。原因只是他过去做先知带路,带得与人们距离近,大家跟得上;可是,现在他做先知带路,却带得与人们距离远了,大家跟不上了,跟不上却还误以为他落伍,这不是他的悲哀,这是追随者的悲哀…
我们唏嘘在现在的社会不会再有如变革时涌现出的大量英雄,大量忧国忧民志士。但我一直认为这是好事。居安思危仅仅需要挂在汽车反光镜上,偶尔随着汽车的惯性晃动两下,提醒自己,而不是张贴在墙壁、广场、屏幕,让我们时时保持革命的斗志,誓死的决心。我们也常说在某个仁人志士身上看到了古人的影子,用显微镜放大优点,但那是后天的阅历,更是先天的气质。李敖在书里提到,当康有为花甲之年再回到法源寺,40年,像有古人,像有来着,像一瞬间。
“…正因为结局是从今而古、从古而无,所以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用来怀古,反倒不是减少而是加多。你自己生命减少,但一旦衔接上古人的,你的生命,就变得拉长、变为永恒中的一部分。即使你化为尘土,但已与古人和光同尘,你不再那样孤单,你死去的朋友也不那样孤单。你是他们的一部分,而他们是自古以来志士仁人的一部分。那时候,你不再为他们的殉道而伤感、怅惘、痛苦,一如在法源寺中,你不会为殉道于此的谢仿得而伤感、怅惆、痛苦,你也不会跟谢枋得同仇敌忾,以他的仇敌为仇敌。你有的情感,只是一种敬佩,一种清澈的、澄明的、单纯的、不拖泥带水的敬佩。那种升华以后的苍茫与沧桑,开扩了你的视野,绵延了你的时距,你变得一方面极目千里,一方面神交古人,那是一种新的境界,奇怪的是,你只能孤单一人,独自在古庙中求之,而那古庙,对他说来;只有法源寺。”
谈到这本书,必须会谈到康有为和余方丈在庙内关于善行、善因的争执;必须会提到谭嗣同告别梁启超,甚至说服所有人他必须选择就义,而不是自杀、不是逃跑、不是求东山再起,不是等执政庇护的说辞(这段我太喜欢了,力荐);必须提到谭嗣同与梁启超对于‘死去活来’、回向的严肃辩论,必须提到康有为是如何一步步说服翁同龢,将万言书呈给皇上等等等等。我被李敖一次次问住,又一次次被说服,又被一次次反驳,直到没了主意。有人说事实胜于雄辩,但历史到底是不期而遇、恰逢其时的偶然,还是在精雕细琢有理有据的必然呢。
法源寺,这座千年古刹用冷漠的目光守望,望着新人成旧人,望着旧朝换新朝,望背叛,望义气,望希望,望失望,它从建立之初就是为了追念那既可怜又忠诚的4万勇士,千年过去,你悯忠的名字和法源的身世注定与权贵无缘,而与棺木作伴,你记录我们的短暂
“不过,我们乐见你的仁立,我们一代一代,把中国人民的血泪寄存在你那里——你的生命,就是我们的。”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三):妖言惑众

李敖的傲在本书里一展无遗
这本书里没有什么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大刀王五。都是木偶,都是李敖的木偶,一开篇就是一套一套辩论、人生观、价值观。借用书里人物的嘴巴把自己的理念统统搬上去给读者看,试图洗脑、展示自己的博学,彻彻底底就是李敖的独角剧
这种说通俗他不通俗,有的人看不懂。没复杂他又不复杂,都是白话文。介于中间的小说的确不如明朝那些事。
前者说教意味教浓,后者较为浅显。虽然两本书都是妖言惑众,信口雌黄,但还是比较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大义凌然、一派胡言
猿粪青史留名,毛帅冤屈何日可伸
呜呼,伏惟尚飨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四):改革与改良

    讲实话本人对李敖素少好感,也因此拖了许久才看完这本书,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两段对话,一是梁任公与谭复生,一是康有为与李十力(杜撰人物)。
    谭嗣同能走而不走,能免死而要以死明志,还借日本友人之口讲出了王撩之母与田光的故事,赞扬这是中国古典武士道。谭嗣同之举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要以死,来证明在中国改良之路不通,要借清廷的刀,来宣传革命的思想。”他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且看之后的辛亥革命、大革命乃至共产党革命。
    不过书中还说了另一种原因,那就是为了报答光绪皇帝而死,但是这种死并非“死君”,而是“死事”,在他眼中光绪皇帝象征着消除满汉隔阂,象征着变法维新的政治诚意,光绪皇帝自我牺牲救国救民,象征着千千万万爱国之人,他为了国家的进步而死,为了报答为国进步的人而死,这是值得的,也是让我们佩服万分的!
    康有为与李十力相聚于1926年,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38年后,期间经历了戊戌变法,经历了辛亥革命,而现在正在经历大革命。康有为亡命16年,历经31国,深信改良要比变法更适合中国,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国家大事,岂可尝试之……我们变法失败了,流的只是我们自己的血。人民是草木不惊的。可是你们呢,你们流的,是人民的血。值得吗?”
    在革命者看来,变法者是斗不过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的,从王安石到光绪皇帝,无不如此。理想主义者是低低在下的人做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人做的……中国的政治有一个底色,那就是当政集团,集团中任何一两个人的觉悟,如果是个人,都没有用,这个人甚至是集团的头子都没有用,除非整个集团变色,但整个集团变色谈何容易?既得利益集团的保守观念早就封杀了这种可能。
    两种观点,同样振聋发聩,这是我们的先辈为了祖国的进步而进行的思考。而今的我们,面对中国巨变的时刻,是要做一些什么事情了。个人认为如今的社会已和当初有所不同,改良是值得相信的力量,然中国的政治底色亦没有变,改革之路阻力重重。百无一用是书生,恨力不济,惟思尔。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五):对于进步的挣扎

      正如李敖先生在文末所写一般,他写的小说是要着重表达思想而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纠缠,而这本《北京法源寺》就是他独具匠心的产物。
      清末,慈禧太后等旧时代势力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仍坚守旧时代的思想与做法,抱着天朝的枕头做着大国梦。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应运而起,投身戊戌变法,终证明改良之路行不通,奠定了改革第一步。孙中山等革命人士建立中华民国,但被袁世凯妄图称帝,军阀混战,改革进行到了第二步。1949年新中国成立,改革进行到了第三步,形成了稳定的政治环境。至今为止,知识分子对于进步的挣扎通过种种历史事件反映出来。没有一群充满智慧的远见人士的参与,谈何进步。
      李敖引用了《华严经》中的“回向品”,是说已成“菩萨道”的人,还得“回向人间,由出世到入世,为众生舍生。处在时代浪潮中的知识分子就是以身贯彻”回向“之道,书上所学的学问要用之大义。这跟佛学是想通的,吃斋拜佛还是入世的态度,而为了社会进步去竭尽一个人所能才是出世之大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进步人士有独属内心的大义,他们在做学问中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价值体系,因而能号召并贯彻至终。他们坚守信念,矢志不渝,甚至甘愿献上自己的姓名,不是为私欲,而是为更多人的觉醒。无论是哪个时期的谁,都是值得如今的知识分子钦佩的。
     进步一直在进行,而个人的力量是孤单的,个人的视野也是受局限的。可庆的是,书本等媒介给了我们了解更多进步人士的机遇,他们一生的沧桑所得能通过书本开阔我们的眼界,延绵我们生活的时间轴,挖掘我们思想的深度。过去,民智或许不能推广至大部分人,而今,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就是把所学运用到入世之中,不仅仅为了自己,更为了进步。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六):大观法源寺

李敖是一个以骂骂咧咧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这么一个厉害的老头。
李敖的想要借此书表达的政治观点不说,从文化、历史的角度看还有很有研读价值。通读全书,实在为李敖的博学多才折服,说此书是历史考证、佛学探究、民风民俗研究、亦或者建筑考究似乎都不是,而是一部融诸多元素于一体的这么一部历史故事小说。通过戊戌变法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将各种变革思想、民族性问题、善恶问题,分析的透彻犀利;谭嗣同的大义凌然让人敬畏, “忠君”或是“忠天下”的问题发人深思;佛学之论,梁谭二人就华严宗的“回向品”论,出世入世之辩证,佛法教义入中原后的被曲解,佛门先把自身的一切看作虚妄,红尘飘摇不能动摇其心志,而后将妄成真,行救世之事,不在乎成败得失,进退疾徐,从容无比的精神;民族救亡图存、改革维新的过程和牺牲,特定时代下的人物特有的精神崇拜,以及慷慨激昂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气概,非当下时代人们所能睥睨。善恶、忠孝、仁和、生死无不贯穿全书。看此书是看的大到民族兴亡史,小到个人的抱负胸襟,笔笔扣人心扉。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七):过往

一直对民国和民国以前的那段历史很感兴趣。中学课本读来的时候只是为了考试,只是知识,甚至是为了某种宣传的目的,但现在对于以前那段历史越来越感兴趣,历史记载的字里行间,可以读出血和泪,反抗和镇压,国家和个人,阴谋和背叛,以及对自己国家一种深深的无奈。这种强烈的感觉,在初中时候是完全感受不出来的。
这本书虽然是小说,但更多的还是用到了李敖写杂文的功底,他把自己对于国家,个人,历史,革命,死亡,佛法的思考都融入到人与人的对话之中。史实属于“真实之美”,而这种文学上的修饰和加工就成了“虚构之美”。读起来很过瘾,同时自己的感情和情绪也被深深地被这本书所纠起来。
书里横跨了几十年,从康有为青年时期第一次来到法源寺,到康有为老年最后一次来到法源寺见到当年还是小孩子如今却成为中年人的小和尚,不仅感慨时光之匆匆。而康有为在人们的心里也只是停留在他人生的巅峰 - 戊戌变法,从被视为先锋而逐渐被人所认为是落后过时而遗忘。
读到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时,我真切感受到对这些毫无缘由就来欺辱中国的暴徒的憎恨。落后便挨打,因为当权者的腐朽,引来来自国外的狼群来侵蚀中国。然而这狼群的侵略真的是毫无缘由?根据这本小说,义和团是慈禧所引来,用来对抗洋人,但他们所对抗的洋人却是手无寸铁的外交官,以及信洋教,用洋货的中国人。这是怎样的欺软怕硬,不敢和洋人正面去抵抗,却有魄力去拿自己人动手,拿手无寸铁的人动手,这是怎样的愚昧!
谭嗣同的死确实唤醒了一些东西。每一代人的变革和改变,都为下一代人带来了启发。这牺牲在当时看来也许只是白白的,但后人也许正是被这所启发。法源寺里的中年和尚以前参与过太平天国,遇到康有为,而后来小和尚加入了共产党又开始新的革命。中国啊中国!没有一次革命是彻底的,真实的改变永远比计划要来的慢,来的不顺利。书中提到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以为说服皇帝就可以达到目的,却忘记中国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这一群人组成的利益群体。事实就是比计划要更复杂,悲剧也来的那样苍白,改变数亿人国度的国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总会被随着失败和反复。
书中提到袁世凯做过的事情。当年引荐康有为见皇帝的是袁世凯,告密导致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也是袁世凯,而辛亥革命里,在皇宫内建议皇帝退位结束帝制的也是袁世凯,而之后复辟相当皇帝的也是袁世凯!我们现在的历史书对于袁世凯的评价也许大多数都是来源于他窃国一事,却忽视他曾做过的努力,做过的调谐。历史人物并非非黑即白,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他的选择,而他的选择来自于他所处的环境,所看到的机会和看到的危险。历史的洪流总是往前,成王败寇是主流,但我们不该抹杀和随意批判过去那些人所走过的弯路。
清朝被推翻以后,时代的剧变给人带来改变。传统的中国思想和西方思想在国土上交融,确实产生过很多大师,不过老百姓的生活却始终处于困境,战争,贫困,革命,当权者的更迭...老百姓一直就没有过上过好日子,但正是这一段的困苦,让这段时期变得难以遗忘。
许知远曾在节目中提到,他觉得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是容易遗忘的年代,我们似乎很难记起以前的事情,只是在麻木地前行。但我觉得这并非是坏事,日子更好了,没有战争,贫困也被削减,虽然有新的社会问题,但我们毕竟是在前行,在和平里前行,在国土统一里前行。
--
想补充一点的是,书中的男儿气让人感觉很畅快,舒服。男儿应当如此!坦坦荡荡,敢作敢为!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八):善的粉身碎骨

——“丁香洁身自好,也好看、也好闻。但要做中药,得磨成粉煮成汤才有用。若不粉身碎骨,它只是好看好闻而已。”康有为说。
    
       过年回家的途中看完了小说《北京法源寺》,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李敖用新的视角解释了封建中国末期变革与守旧间的对立与融合。法源寺的丁香素有“香雪海”的美名,也是对“法海真源”的称颂。如果用丁香喻指佛法的慈悲与智慧,这样的丁香要磨粉煮汤才有药效。同样,要拯救没落的帝国,也需要将佛法的悲智从寺庙壁画上剥下,用粉骨碎身的激进去践行人间大愿。在完成了对“善”与“伪善”、“忠”与“愚忠”的探讨后,戊戌六君子的献身显得更有精神意义,令人动容。
       法源寺前身是唐代悯忠寺。太宗因为自己的疏忽,让数万将士送死,为纪念而建立悯忠阁。因而被认为是伪善。但书中写到,只要善行都有表现,“不管是有意的好意的恶意的,一律加以肯定”。唐太宗肯盖这个悯忠寺,是种善因,未结果。同样的,变法的改革以血祭收场,这样的变革不但没有结束,反之,恰恰因为轰轰烈烈的行动而拉开了大幕,由戊戌变法的失败一路走向了辛亥革命的成功。
       自佛教入中国一来,演变很快,“一开始就走入魔障,没能真正把握住佛门实质,反倒拼命在形式上做功夫。本来是无形无为的,却被走得越来越有形,盖庙也、念经也、打坐也、法会也……与真正的佛法相去甚远。”这些说法为维新变法立稳了脚跟,光说不做假把式,而百年前的先驱用行动表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真正的路,应该尽弃俗学,行动救世。这样的斗争、杀戮、砍头流血是为了所有人不再流血牺牲,为了中华变法图强。由这个角度,康有为等的作为切合了大善、大忠的要求。“志士仁人的殉道,既是志士仁人舍身,也是佛与菩萨的同死,是不是?”
       
       在帝国面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都是弱者,哪怕有的顶了大家世族的头衔。在连统治者咸丰、慈禧都多次躲避西方枪炮的背景下,一堆文人想以新学救世的企图连根基都扎不稳当。最终他们选择在漩涡中心参与策划改革,游说光绪百日维新。结局是西太后的几个动作结束了整个改革,光绪囚禁瀛台,谭嗣同等人作为“动乱”的罪人被砍头。
  
       康有为逃离,但谭嗣同选择留下,用自己的血腥呐喊打响整个中国求变的礼炮。——“他愿意用一死来证明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今后死心塌地的走革命的道路。”大事不全是强者做的,弱者也可以做不小的事。如果结局是粉身碎骨,弱者也许不敢做。但如果“休怀粉身念”,不必多想它,最后弱者做出的功德,不一定小!
       “失败应该有两种,一种是失败的失败,一败涂地;一种却是成功的失败,在失败中给成功打下基础,或者完成成功的几分之几。成功需要时间和气候,戊戌变法正好被安排在前段,是注定要做先烈的人,不是注定要做成功的元老。”
       故事里,不仅有对历史人物的感叹,也有对中华民族文化固有弱点的批评。在描述变革艰辛的文字里,感叹道人生际遇真不可知啊!“个人在群体斗争的夹缝中,为群体牺牲了还不说,竟还牺牲得不明不白,死后盖棺都不能公开论定。为什么群体对个人这样残忍? ”
        西方航海文明喜欢探险,崇敬自然科学,试图用数学解释世界,甚至从宗教中抽离出了哲学。铁骑文明崇尚力量与征服,历史充满了硝烟。而农耕文明的中华,安土重迁,依靠勤劳的耕种立足东方,因而重视土地,家族,故乡。农业时代的贫困,形成了中国人惜旧的价值观。从一个脸盆缝缝补补多次也舍不得丢掉,到集体迷信一个注定要腐烂的制度,附着了一层层的情感,形成了难以拔除的信仰。即使已经行不通,但祖宗法不可变这一缺乏逻辑的信条,像铅坨一样拉住了文明前进的步履。
        过程中,象征满清权利与知识分子的人或摇摆不定或明哲保身。因此在劝说光绪变法时有说,“贤达有为的人,都对国家大事采取这样消极的态度,中国的事,又怎么经得了呢?” 起过关键作用的袁世凯更是位政治投机家,出卖变法派得到封建统治的信任,再将封建转卖给新政府,妄想称帝以及最后失败。始终没有逃脱几千年来对于“受命于天”的那把龙椅的执着。人民的信仰和信念,人民的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硬造起来的。因而遇到改革的时候如顽疾般难改,但另一面,绵延百年的变革也正是扭转人民信念必经的。至少后来,“人民”已经是个通用的词汇。
       陶渊明诗里说他在长江边种植桑树,种了三年,刚要收成的时候,忽然山河色变,桑树“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一切成绩,都飘失了,但他并无悔意,因为“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变法告诉后人,君王集权专治根本不能容忍资本主义的改革。本来就不适合高原种植的树木,种植失败又何来后悔?《北京法源寺》是一部大气的小说,充满了历史的辛酸,洪流中小人物的无奈与英勇,与软弱抗争的血泪,忠义与悲壮。也有历史的轮回,在满清是维新派的康有为,到了民国却呼吁恢复帝制,即便他声称是“君主立宪”。而唯一的女性角色,西太后慈禧被塑造成了封建社会愚昧守旧的代表。在“破”与“立”的交锋中,中国走了过来,走向了新生。而经历的阵痛让她成长得更加沉稳。
        故事最后,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似乎民国依然不是一个答案,而是又一个过程。答案是什么?年迈的康有为在法源寺中,再次见到几十年前自己立志救国时见过的小和尚,此时的和尚是著名的北大教授,并且坚信共产主义。
        去年离开北京前去了次法源寺,在东四的胡同间,很安静。供奉的佛像都成了文物。房屋哪怕是明清建筑,也早已和唐代悯忠寺无关。如今的悯忠阁像一个亭子,完全不见“悯忠高阁,去天一握”的恢弘。时光荏苒,一千多年过去了,寺名变了,作用变了,建筑变了,塑像变了,但是宣扬的慈悲没变,教义没变。沉浮中,无数的表象都在改变,朝生暮死,但是深埋在地心的东西始终在运转,驱动着一个民族在无数的前赴后继中前行。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九):寂寞余花

前段时间读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不禁深深为李敖的才华折服,他自称五百年来白话文第一,果然有真材实料。法源寺是北京一座不知名的寺庙,大概李敖幼年在北京居住时对其有印象,他从没去过那里,却借这座寺庙为那些悲剧英雄写了一首赞歌。
书里的悲剧英雄,是袁崇焕和谭嗣同。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下令凌迟处死,他的仆人冒着生命危险收拾了遗体,在法源寺做完法事后方才下葬。而多年之后,谭嗣同在菜市口慷慨捐躯,遗体同样暂时停放在法源寺。李敖借袁崇焕和谭嗣同这两个人,赞美了在民族存亡之秋挺身而出的义士。在这部小说里,李敖谈佛法,谈革命,谈个人选择,这已经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部思想集,李敖用他的笔写出了那些英雄们的心声。袁崇焕率领辽东铁骑镇守边陲,为国家民族披肝沥胆,日夜操劳;谭嗣同寄希望于光绪皇帝,要通过改良的方式振兴国运,然而以西太后慈禧为代表的守旧势力过于强大,眼见大难临头,谭嗣同仍甘愿以身赴死,告诉天下革命志士改良的道路在中国万万行不通。
在《北京法源寺》里,李敖重点描述了谭嗣同这个人物。他是湖北巡抚家的公子,可谓根正苗红的官二代。然而他自小游历天下,结交大刀王五等英雄豪杰,后来加入维新派,入京投身政治漩涡之中,被光绪皇帝授予官职。这样一个既有背景又有才干的人,最终被毁灭在晚清的泥淖里,充分说明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书中另外一个重要角色是康有为,康主张政治改良,即使是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暴力革命风起云涌的浪潮中,他依旧希望学习日本和英国,建立虚君共和制度。康有为一生与时代相错,未曾实现自己力挽狂澜的理想,尽管苟且偷生,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尽管戊戌变法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我们依然能够想见谭嗣同、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神采,他们或许未能成功,但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依旧使他们青史留名,只不过这种名声里带着一种壮志未酬的寂寞。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十):本书末尾《我写<北京法源寺>》部分摘录及其思考

“自1971年起,我被国民党政府关过两次,第一次十足关了五年八个月,第二次十足关了六个月,两次一共关了六年四个月,在加上被在家软禁十四个月,一共是七年四个月……由于在黑狱里禁止写作,我只好粗略地构想书中情节,以备出狱时写……在一般以小人物为小说的矮丛中,我高兴地完成了以大人物为主角的这部北京法源寺。写大人物是多么振奋自己,多么振奋人心的事!"
因为我懒,所以也就摘录这部分,省略很多。读到最后这篇的时候,无非传达出李敖给出的两个信息:本人坐过牢,本人擅长近代史。坐牢,坐的是国民党的”黑狱",有着引以为豪的东西便是:我抗争过。确实,在大家都不敢出头的时代,他敢出头,敢出头也就算了,还写了九十多本书统统被查禁。李敖在大陆真正“打开局面”的事件,我觉得是“2005年神州文化之旅”,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那两场在北大和清华的演讲。演讲的方式,在当时自然让人耳目一新:亮出证据,兼具幽默和讽刺。李敖是有能力有水平“吊书袋”的,不过也无非两点:阅读量大,思考内容丰富。本书的特色在于,他是小说,也就多了浪漫成分,无需把大量的证据直接摆出来,请注意,并不是不摆,而是这些东西都经“考据“过、思考过才在书里表现出来。
我很少在豆瓣上写文章,确实是因为自身水平有限,这次为什么感谢,因为正是受到李敖在这篇文章中引述伏尔泰那句话的影响:最好是好的敌人。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总少不了指手画脚的人。批判性思维,可能很多人都懂,但是实践起来却不懂了。为什么呢?正如梁文道说过(原模原样的原话我记不清):现在的听众或者聆听者少了,现在的读者少了,大家都想当作者,都争着发言、指责、辱骂。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质疑:1.清末民初的那些知识分子,怎天思考家国天下的问题,这样并没错,但是为什么不好好研究一下物理化学数学甚至英文?是觉得这些”技术性“的东西没有思想力量?比如,直到现在,很多人引述孔孟老庄,注重儒家和基督的思想力量,却没几乎有人在报刊杂志上有理有据地教给大家一些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的常识,而这样的常识若是出现,也往往以这样的标题打头”告诉你家中容易滋生细菌的N个地方“、”为什么应该饭前喝汤“以及”今天你吃对了吗:什么样的食物最适合各个年龄的营养需求“——这些东西是TIPS,而不是常识,也谈不上知识,因为无论在表述上还是逻辑上,都是很混乱的,经常看杂志的人也不知道应该相信谁。2.研究一个人的生平和思想是否真的有意义?比如,”你“的一生,可以有更多的可能,你可以去挣钱,去玩耍,去啪啪,但是都脱不开一个帽子:”XXX研究专家(研究某人的专家,比如鲁迅研究,矛盾研究,莫言研究)“和”XXX理论专家“。这样的问题,是我有过怀疑的。
怀疑的原因在于:首先,“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觉得当下的生活比过往那些化为烟尘的东西有意义,花一辈子研究鲁迅不如花一辈子活出自己的精彩;其次,对历史问题如果不能推陈出新,花样再多也只是文字功夫。最后,关于历史的研究资料,逃不出文字档案、考古发掘,聪明的人还会加上语言学的知识,但是无论怎么变化,现在的人已经在创造历史,研究过往并不是说没意义,而是没必要太“较真”。
举个栗子:早些时候,跟朋友友开玩笑的时候我说,我知道红军哪一年路过他们的家乡 他们的爷爷奶奶在文革的时候受了什么冲击,但是,可能有人会问:知道这些事情又有什么用?
我不想正面回应这个问题,我只想说: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失去了延安那群年轻人的热情?真想找他们的延安日记来读一读,真的不是开玩笑,就在某个窑洞里面发生的那一切事情,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农村社区都是强有力的冲击。
这个栗子的关键在于“知道这些事情又有什么用?”但是用杜汶泽观点来看,大陆屁民连雪糕都吃不起,还关心政治和历史,不是瞎扯淡吗?表层原因在于,知道历史故事,可以让你看起来更有文化,因为恭喜你,你在饭桌上又有了新的谈资。但是,请注意,你知道的知识故事,不是知识也不是思想。也许,有时候你知道的故事是这样的“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你和你的朋友在谈论野史、秽史的时候,你们达成了前所未有的默契,这些令你们哈哈大笑的故事无非让你们就着饱嗝再多喝两杯猫尿而已。也正如前些日子,毕老师被人曝光的调侃小曲儿,他可以信誓旦旦地跟朋友评论国家大事,指点万里江山,央视名嘴的身份让他有十足的底气去扩充他的谈资。但是,别忘了他也属于他调侃的体制中的一员。当然,关于这件事还有不同的解读,我只是选了一个角度来“调侃”历史和故事的关系问题,以表明故事不是历史,而故事也不是一文不值,很多情况下,恰恰是故事勾起了学习历史的冲动。
在没有人看我吐槽的情况下,我也要不要脸的说一句:欢迎批评指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