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反脆弱》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反脆弱》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0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反脆弱》经典读后感10篇

  《反脆弱》是一本由[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反脆弱》读后感(一):过度补偿和反脆弱

最近在读反脆弱,这本书是在两年前就买好了纸质版,从上海搬家到北京时没有带,最近又买了kindle版。春节读完了作者的随机漫步的傻瓜,打算系统性地把他的观点都读完。
反脆弱第二章,作者介绍反脆弱时说反脆弱在于某种过度补偿机制,存在于生物和自然之中。我们倾向于长两个肺,两个器官;蔬菜的益处不在于维生素,而在于植物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动物食用而会分泌某种毒物(微量),所以对身体有轻微的刺激;运动;……能够防范风险的原因在于自然已经体系性地过度防范了可能出现的最大化风险。
与之相反的是,社会体系往往用‘前所未有“’来形容从未经历,造成巨烈后果的风险(也就是黑天鹅事件)。

  《反脆弱》读后感(二):没完没了的进化

  人类社会变得日益复杂,作者即以复杂的自组织系统为视角,剖析个人在社会中的进化之道。就社会来说,这类似于生态系统的进化,就个人来说,这类似于单个生物或单个物种的进化。不同时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机械主义观点,复杂系统的观念产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的发展而日渐成熟。单个人本身是复杂系统,人类社会是复杂系统,要认识到这一点,需要超越普通生活的经验。本书就是通过丰富生动的事例,让人如其所是地对此有所认识,并提出了作者建议的因应之道。这个因应之道,正如KK在《失控》中的说的,始终处于失控的边缘而不坠落,乃是保持活力以赢得生存竞争的最佳状态。
  近代第一个驻外使节郭嵩焘,平心静气地看待西方的发展,晚年致力于礼学,曾指出“礼以时为大”,时者,即合乎时代,因势而为,典章制度必须因时代的改变而有所兴革。李约瑟也曾提出过不同于西方机械主义的东方的有机主义。这些观点,都可以与本书相印证。
  另外,试着以作者的脆弱、坚韧、反脆弱三元观点来观照书籍本身的话,似乎可以这样说,电子书是脆弱的,纸质书是坚韧的,互联网是反脆弱的。纸寿千年,而目前的个人产品级存储系统的寿命不过数十年,但是,一旦它们联结为互联网,其生命恐怕将随互联网的不断进化而长久存在。
  最后,引一段书中的话:“一个复杂的系统并不需要复杂的管理机制和法规,以及错综复杂的政策。事实上,越简单越好。复杂机制会导致意想不到连锁反应。由于缺乏透明度,干预会导致不可预测的结果,接着是对结果中“不可预测”的方面致歉,然后再度出手干预来纠正衍生影响,结果又派生出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反应,每一个都比前一个更糟。然而,在现代生活中,简单的做法一直难以实现,因为它有违某些努力寻求复杂化以证明其工作合理性的人所秉持的精神。”
  纠结在房子限购、车子限牌困境中的小土豆,真正是无限感慨。好书总是能让人共鸣,不论它是否以文学为目的。

  《反脆弱》读后感(三):不确定世界的生存

文/明道副总裁 许维
 
今天要写的这个话题比较形而上,读起来可能有一些枯燥,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最近一直在读《反脆弱》,这是一本让我不仅感慨“怎么只有370页呢?怎么就没有了呢?要是有1370页多好呀!”的书。
趁着清明小长假有时间,把我读这本书时领悟到的一些东西写下来,勾引大家都去读一读这本书。我想在这篇文章里和大家聊聊:“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行动?”
 
确定性是一种什么东西?
 
《反脆弱》作者塔勒布的好朋友丹尼尔·卡尼曼写过一本同样很棒的书《思考,快与慢》,他在书中提出了快思维和慢思维两种思维模式。通俗的说,快思维更偏动物性一些,它更像条件反射比如说一个球向你飞过来你会很自然的躲避,看到一个美女你会很自然的多看两眼,有人骂你你会马上感到愤怒,这种“刺激-反应”是在你来不及思考的情况下就做出的。毫无疑问,快思维系统对我们的生存非常有效,如果一支箭射过来,然后你说我拿出计算器计算一下它的弹道轨迹吧,然后我再根据结果做出躲避的决策,那你早就没命了。
慢思维则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它在你处理逻辑问题的时候会派上用场。比如说小朋友问你:“有一个水池,开进水管1个小时可以注满水,开出水管2个小时可以把水放光,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几个小时可以把水池注满水?”你用快思维肯定解决不了,你必须要开启你的慢思维系统。
快思维和慢思维其实只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没有高低之别,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启动不同的系统应对不同的情况。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们的语言当中,“理性”这个词天然的带有褒义色彩,说一个人理性他总归不会觉得你是在骂他。而我们有时候会说“XX这个人做事太感性了”,这好像就不算是夸人吧?
据我估计,理性的褒义化可能要归功于柏拉图。柏拉图老人家把世界分成了“此岸”和“彼岸”。此岸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它不完美短暂、不和谐、充满变化,而彼岸则是柏拉图想象出来的“理形的世界”,它完美、永恒、和谐、不变、唯一。彼岸的世界是怎么来的呢?柏拉图认为它就是存在在那里的,他并没有去证明它的存在。要我说,其实彼岸世界是存在于柏拉图的慢思维当中——它是用人类的慢思维抽象出来的一个世界。
怀特海说,“整个西方哲学史就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脚。”这话其实很有道理,柏拉图以后的哲学家,要么是沿着他的路往前走,要么是反对他。基督教其实可以被看作是柏拉图哲学的一个变体,二者的内核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个是用哲学的口吻表述,一个是用宗教的口吻表述。基督教通过“信仰”解决了哲学上无法用“证明”解决的问题:彼岸的世界就是存在的,你信它存在它就存在。
也许正因为柏拉图哲学和基督教神学在西方占据了太久的统治时间,所以“理性”这个词自然而然的就带有了一种褒义的色彩,因为“理性”是到达彼岸世界的唯一道路。
在寻找确定性的途中,我们似乎忘记了当初是为什么而出发了。在很长的时间里,人类不断的思考“怎样发现真理”,却不去思考“为什么要发现真理?”直到尼采大声喊出“上帝死了”,人们才突然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是啊,我们为什么需要真理呢?有了真理以后,我们用它来干什么呢?没错,我们要用它来给我们提供一种安全感。试想,在一个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你在下一秒可能就被野兽吃掉了,或者被同伴打死了,你是不是很恐慌?所以,你需要一种确定性,用它来给当下的生活以希望。
你希望世界是按照一种线性的逻辑发展的(这其实是人类大脑独有的工作方式)——你希望今天花了2个小时复习功课,明天的考试就能够多得10分(其实二者并没有必然联系);你希望给女朋友送个钻戒,她就愿意嫁给你;你希望通过增加货币的供给量,刺激经济的增长。
其实,我们之所以用理性去寻找确定性,在我看来是因为我们在感性层害怕不确定性。没有确定性,我们就难以给当下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因此,柏拉图并不是去“证明”确定性的存在,而是想当然的直接跳过这个问题,似乎那是“不证自明”的,然后就开始思考“如何追求真理”的问题了。直到尼采提醒我们,“嘿伙计们,上帝真的存在吗?上帝存在的唯一理由,其实就是你们希望有一个上帝。”
 
确定性的边界
 
确定性的捍卫者们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你难道看不见建立在科学大厦上面的现代化世界吗?我们的建筑、汽车、电脑,无不是人类理性的结晶。如果你否定了确定性的存在,那这一切的存在你又如何解释?”
我不否认确定性在数学、物理学、化学这类纯科学领域的存在,但问题在于我们不能把这种思维方式扩展到所有的领域,比如用“科学方法”去预测经济、用“科学方法”去研究人的幸福感、用“科学方法”去发明药品。
即便是在纯科学领域,确定性也是有边界的。数学是一门非常形而上的学科,研究的问题是抽象的,几何当中的直线、圆这些概念在现实世界当中并不存在,它们只存在于人类大脑当中。物理学当中虽然引入了实验作为证明工具,但实验只能近似的证明某个定理的真实性,这个定理本身仍然要加上“在理想状态下”的前提假设。物理学定理和数学一样,其实也是人类逻辑思维推导出来的结果。
通俗一点来说,绝对的确定性只存在于人类的逻辑思维当中,它来自于人类的抽象能力离开了人类的思维,确定性就无处栖身。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条道路到达同样的目的地。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语言是一种什么东西?
你能准确的告诉我,“人”这个词的定义是什么吗?估计你要去找百度百科了。但是,百度百科说的为什么就是对的呢?
好了,我们先不纠结于对错这个问题,思考另一个问题:即便我们不知道“人”的定义,这妨碍我们使用这个词说话吗?没错,不妨碍。
第三个问题:“人”这个词和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东西吗?肯定不是。
毫无疑问,语言是一套声音和文字组成的符号系统,它的单词数量是有限的,每个词会对应N个现实世界当中的事物(比如说“人”这个词对应了60多亿的生物)或者动作或者属性。语言当中还有一些词是现实当中没有的,比如说“因为……所以”、“是”、“但是”、“不仅……还”、“既……又”,这是逻辑推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类的语言对于同样一个事物,还会有褒义、贬义、中性的不同表达方式,这就把人类的主观价值判断和事物关联起来了。
人类的语言就好比是一套乐高积木,我们可以用乐高积木模拟出来任何现实世界中的东西,但是它只是模型,而且模仿的非常粗糙。没有人会把乐高模型和现实世界划等号,但是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当我们脱口而出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这句话时,我们忽略了非常大量的信息:哪个男人?啥叫“用下半身思考”?为什么“都”是?什么时候是?
这其实又回到了快思考、慢思考的问题上了,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是快思考,我们选择性忽视了语言的精确性,如果不这样我们就无法说话。这样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如果因此而彻底忘记了“语言是世界的一个模型”这件事情,如果我们把语言和世界直接划上一个等号,那就会掩盖世界的本来面貌。
再往前推进一步,既然“定义”、“定理”、“理论”这些东西都是来自于人类语言的表述,那我们又怎么能把它们视为独立于人类理念而客观存在的东西呢?把模型等同于实在,最大的害处是让人误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真理,并将其应用在实在上,这就会造成悲剧了。
在《反脆弱》当中,作者举了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比如说信奉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出手干预经济,结果加重了经济危机。比如说现代医学的发达,造成了“医源性损伤”的大幅度增加。比如说苏联式的计划经济,最终造成的是全国经济的大幅度倒退。
 
怎样面对不确定的世界
 
如果说世界的本质上是像塔勒布所说的不确定性,那我们岂不是没法生存了?如果我们根本不知道做了这件事情会发生什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变换一下思维方式就好了。理性主义者往往认为世界的变化遵循线性逻辑,“只要……就会……”,所以他们的行为方式是“为了……只要……就好了。”
比如说,为了考第一名,只要增加学习的时间就好了(难道忘了第一名只有一个吗?难道忘了你的时间不能无限增加吗?)比如说,为了追到喜欢女孩子,只要够真心就够了,实在不行求他个101次婚!(难道忘了追她的有好几个男人,最后只有一个能成功吗?)
理性主义者的行动方式其实反而是感性的,他们非常直接,希望通过积极的行为达到目的。但是他们放大了人的力量,他们对于线性逻辑有一种宗教式的迷信(可能因为线性逻辑看起来很科学吧,我敢打赌很少有人会质疑线性逻辑的正确性,基本上都是直接就信了)。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其实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因为根本不存在线性逻辑这回事儿!
也许他们可以找出很多证据来证明,“因为我这么做,所以我成功了”。但这其实是一种“幸存者偏差”,那些同样这么做了但是没有成功的人,根本就没有留下记录,他们被忽视了。幸存者在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时,引用的其实是不完整的数据。
也许我们应该换一个方向来做事情。我们可能无法定义“人”的准确概念,但是我们能够非常肯定的说出什么不是“人”。我们可能无法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是我们总是能够非常肯定的知道怎么做是错的。少犯错误就是增加成功率,难道不是这样吗?我们与其关注一个牛人做了什么,不如去关注他没做什么。乔布斯说:“我对自己未曾做过的事情与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同样感到自豪,创新就是对1000个理念说不。”
理性主义者还有一个经常会犯的错误,那就是把“低概率”等同于“不可能发生”。比如说,飞机坠毁的概率是几万分之一,但那并不等于它不会发生。核电站爆炸的概率也极低,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做任何的防护措施。
单纯的考虑概率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在考虑概率的时候同时考虑它的收益和损失。因为我们的世界是非线性的,所以风险和收益也并非是线性关系,有些事情的收益很大损失却很小,有些事情正好相反。我们最好绕开那些收益很小损失却很大的事情,他们一旦发生我们就没办法承担损失,哪怕它发生的概率很低。
单纯的躲避陷阱不能让我们获益,它只是避免了我们毁灭,所以我们最好采用“杠铃策略”。简单的说,我们要把我们的绝大部分资本投资在那些损失可控的低风险资产上面,从而避免我们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同时我们把一小部分资本投资在收益可能无穷大的高风险资产上面,不让我们错过发财的机会。事实上,德州扑克高手的策略一般也是如此,他们会在很多局当中输一点点,但是会在某一局赢非常多,而普通选手可能会在很多局中赢一点点钱,然后在某一局全部输进去。
杠铃策略看似简单,但是能否运用得当的关键在于对风险的判断。这世界上存在低风险资产,也存在高风险资产,但是并不存在中等风险资产这种东西。把所有资产配置在中等风险上面,并不等于你面对的就是中等风险。
塔勒布还引入了一个“选择权”的概念,我怀疑这是译者找不到更好的词了,这真心不是一个很好的译法,在我看来“选择权”和“试错”应该是一回事。在很多时候,靠推理、分析我们是无法获得正确答案的,所以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拍脑袋”,只不过这个拍脑袋是有余地的拍,拍了以后我们要看它的效果反馈,然后根据反馈结果来决定是坚持还是换个方向再拍一次脑袋。塔勒布管这事儿叫“选择权”,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再时髦一点叫“精益创业”啊,本质上和“试错”其实都是一回事儿。
“选择权”或者说“试错”是面对不确定的终极武器。老子说“上善若水”、“顺势而为”,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们要根据外在环境不停的调整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始终和环境达到一个和谐统一的状态。二者殊途同归。
 
总结
 
       不知不觉竟然写了5000来字,今天就写到这里吧。简单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世界本质上是不确定的,确定性只存在于人类的思维当中,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来自于对不确定的恐惧;当我们希望用确定性思维去改变不确定的世界、希望世界按照我们的意思运转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获得和初衷相反的结果;所以,我们最好勇敢的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承认人类自身的有限性,顺势而为。

  《反脆弱》读后感(四):在脆弱中寻找机会

《反脆弱》对它的评价两极分化,好的有认为它让人茅塞顿开,坏的有认为它一派胡言。看前几章时我觉得本书的论点仅是“杀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后来果然是我太年轻,书里涉及到方方面面,大概是我知识面太窄,经常看着看着就被术语搞断片了。当然里面被提及最多的是经济学方面的例子,因而经济学家中了无数枪。
作者谈到了波动性,由事物对波动的反应划分成三种类别,受外来波动或冲击后受到损害的具有脆弱性;没有损害也没有得益的具有坚韧性;而会因波动冲击受益的具有反脆弱性。反脆弱性并不难理解,作者举了个栗子是某人经受多种不致命剂量毒药的侵袭后反而百毒不侵。但反脆弱性并不在每个层面上都一样,整体的反脆弱性可以建立在个体的脆弱性上,比如说每次空难事故发生后对原因的分析以及事后的改进都能对航空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样的反脆弱性建立的前提是个体之间关联性不大,而类似银行系统容易牵一发动全身的领域反脆弱性则较弱,个体的崩溃会导致连锁反应。
还提到了杠杆策略:做安全的操作同时做最大的投机。这主要利用了收益和成本曲线的不对称性,过了某个点收益就会得到爆发性的增长,不过一般需要碰上黑天鹅事件。
过度反应机制可以让人在有些许背景噪声的地方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比如说工作时或睡觉前听一下白噪声音乐能让人更容易沉静下来,就像身体对抗这些噪声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
从失败或反击中获得的信息一般尤为有用,就像题海战术中做错的题更能让人发现解题思路中的缺陷。而当你对某事作出批评时,从对方对批评的反击中可以验证一些判断,从而更好地理顺思路。
书中还讨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例如高等教育水平与国家兴盛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国家繁荣。但作者持相反观点,他举了个瑞士的栗子,瑞士的成功除了因为国家规模小容易实行城邦式管理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其高等教育水平相比其他富裕国家低,它的系统,例如银行系统,都是基于学徒模式,更接近职业培训而不是理论学习,也就是基于工艺和技术诀窍而非书上知识。放到中国来说大概就是所谓白领和蓝领的区别,高校扩招导致产生了大量过剩的毕业生,当其接受的教育模式与实际生产状况脱钩时便完成不了对接,情况进一步加剧就形成了现今所谓的脑力倒挂时代。(有点小心虚,因为也不知道我到目前为止算是受害者还是受益者。)
书中还讨论了医源性损伤,顾名思义,是指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造成的伤害。诸如手术时剪错肠子,纱布棉花还留在体内就缝合伤口,这些无疑是医源性损伤的典型例子。“但是,当你因一种无中生有或杜撰出来的精神疾病,比如说多动症、抑郁症等,给孩子用药,而不是打开桎梏他们的枷锁时,其长期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作者提出了这个有趣的观点,即某些疾病是杜撰出来的。比如说多动症和抑郁症这些涉及个人习惯和生活情绪状态的病,究竟算不算病?习惯可以更改,情绪可以调节,那这样的方式算不算治疗?(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有点顾虑,因为很容易就走进反智的思维里。) 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有很多早已存在的东西被重新发现,但也有人会借科学的名义创造一些概念牟取暴利。
有科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症,需要纠正或治愈,作者却认为拖延是我们自然防御的本能,直到身体告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而且这种方式导致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坏的。比如写作时等待灵感,然后一气呵成。
以前对鲁迅那句“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中表达的情怀甚是欣赏,但现在看来,与远方的人们相关的信息大多是噪音,加上现在媒体中各种标题党,他们知道受众爱看什么,但爱看的东西并没什么卵用。掉进噪声的海洋里容易迷失方向,接受的噪声越多也就越浮躁。作者提出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只看重大数据或条件的变化,而忽略小的变化。
关于不对称好坏的判断作者提供了一个例子,如果给你一笔财富并不能带来很大的利益,但是失去同等的财富则会带来更大的伤害,那你就处于一个不好的不对称中,因为你很脆弱。

  《反脆弱》读后感(五):读书笔记

序言
       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了介绍“脆弱性-强韧性-反脆弱性”三元结构,为世界万物在脆弱性频谱上的位置绘制了一副完整的地图。
第一卷 反脆弱性:
       提出了事物的一个新属性。讨论了进化和有机体是最自然的反脆弱性系统。
第一章 达摩克利斯之剑和九头蛇怪
      解释为什么我们在课堂上会忽略“反脆弱性”一词,脆弱性-强韧性-反脆弱性就好比达摩克里斯-凤凰-九头鸟。领域依赖性。
       脆弱性:达摩克利斯之剑。暴君邀请达摩克里斯参加宴会,但在他头上悬着一把剑,剑使用马尾上的一根毛悬于房梁之上的。达摩克里斯是脆弱的,因为宝剑当头不过是时间问题。
       强韧性:凤凰。希腊传说,凤凰每次被焚毁,每次都会重生。
       反脆弱性:九头怪。它长着数不清的头,每次有一个头被看下来,就会重新长出两个头来,其危害可想而知。
       反脆弱性原型:米特拉达梯式解毒法:当人们不断接受小剂量的某种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额外的或者更大剂量的同类物质产生免疫力的结果。一点点小危害,可以造福于机体,使其更完整。
       用领域内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就会陷入领域性依赖。
第二章 随处可见的过度补偿与过度反应
        好马与坏马一起赛跑,最终会越跑越慢,而与优秀的对手比赛则会越战越勇。
        过度补偿机制往往隐藏在最不可能的地方。长途飞行之后最好去健身房锻炼以消除疲劳,而不是坐下来休息。
         以冗余的形式呈现的反脆弱性反应:层层冗余正是自然生态系统集中管理风险的显著特征。
         健身相关:他进行的是最高重量级别的训练,并极为推崇这种方式,因为他发现这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健身房内先利用一小段时间专注于提高过去的举重记录,也就是你曾经举起过的最大重量,就像最高水位标记一样。这种锻炼以尝试超越记录一两次为限,而不是把时间花在无聊而耗时的重复尝试上。全力以赴做到极致,随后将剩余时间用于休息和享用巨无霸牛排上。
          湮没信息的努力比宣传信息的努力更能增强信息的力量。
第三章 猫和洗衣机
        任何有生命的物体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反脆弱性。
        迦南人、腓尼基人、罗马人,以及后来住在黎巴嫩山上的居民的杀戮之下,当地的狮子灭绝了,导致山羊过度繁殖,,这些羊啃食树根,使得山区树木大规模消失,这个结果是人们无法预料的。
        一个亟待压力的反脆弱性系统如果长期缺乏压力源,反而会变得更加脆弱。
        猫和洗衣机的区别,是有机物与无机物,生物体和非生物体之间的区别。
        机械体,非复杂系统(洗衣机):需要持续修复和维护、厌恶随机性、无需恢复、相互依赖性低或没有、压力导致材料疲劳、常用导致老化、在冲击下会反应不足、时间只会带来老化。
        有机体,复杂系统(猫):自我修复、喜欢随机性(小幅变化)、在受压后需恢复、相互依赖性高、缺乏压力导致萎缩、闲置导致老化、在冲击下会反应过度、时间带来老化和衰老。
        如果我能预测未来每一天的轨迹,那么我会感觉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已经死了。
第四章 杀死我的东西却让其他人更强壮
        某些人的反脆弱性需要牺牲他人的利益来换取。
        进化和不可测性
        进化最有趣的一面,它是依赖反脆弱性实现的;它喜欢压力、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乱--而个体生物相对脆弱,基因库正是利用冲击来确保优胜劣汰,提高整体的适应力。对于一个不死的有机体来说,预适应性所有随机事件是非常必要的。
        进化得益于两种随机性:突变的随机性和环境的随机性--这两种随机性均通过类似方式,导致幸存的下一代的特征发生变化。
        就算核武器摧毁了地球上大多数的生命,但它并不会摧毁所有生命,一些老鼠或者细菌中就会从某个地方,也许是海洋深处冒出来,然后故事重新开始,只是故事里没有我们罢了。
        什么脆弱的事物需要明确的预测方法,反过来说,预测体系带来的只能是脆弱性。
        如果泰坦尼克号没有遭遇那次众所周知的致命事故,我们将会不断地建造越来越大的远洋客轮,而下一次的灾难将是更大的悲剧。船上乘客实际上是为了更大的利益做出了牺牲,他们挽救生命数量将超过逝去的生命数量,这是毫无争议的,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系统利益与部分个体的伤害之间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说,我们可以从他人的错误中学习。
        注定要在天上飞翔的鸟儿如果被困在地上,只能显得笨拙可笑,因为它的羽翼反而使他步履维艰。
第二卷 现代化与对反脆弱性的否定,描述了当我们遏制系统(主要是政治系统)的波动性,会发生什么情况。讨论了所谓集权制国家这个发明,以及治疗所造成的伤害,也就是那些试图帮助你的人最终却严重伤害了你。
第五章 露天广场与办公楼
       生活中的核心错觉,认为随机性是有风险的,是一桩坏事,消除随机性,就可以消除风险。技术工人、出租车司机、妓女、牙医,他们的收入有一定的波动性,但他们的职业对于黑天鹅事件,也就是完全切断收入来源的事件,有着强韧的抵御能力。
       远离极端斯坦
       我们从一个充满可控波动性的稳定系统(平均斯坦),接近统计意义上钟形曲线(属于正态分布一类),切换到一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跳跃方式,被称为长尾的系统。长尾是极端斯坦的代名词,指的是一些发生概率很低的事件,但这些尾部事件却可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六章 告诉他们我爱随机性
       脆弱的银行员工与具有反脆弱性的出租车司机的风险特性截然不同。同样的,集权制管理系统的风险性也不同于自治市混乱管理系统的风险特性。第二种风险由于具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而成就了长期的稳定性。
       随机性作为一种必须的燃料,是反脆弱性系统必不可少的。
       压力与不确定性在生活中大有裨益。
       一枚叫稳定性的定时炸弹。缺乏火灾会让高度易燃物质越积越多。每当我告诉人们,政治动荡乃至战争的缺乏,将导致破坏性力量在平静的表面下积聚时,他们总是万分震惊和愤怒。
       生活秘籍之一:没有波动,就没有稳定。
第七章 天真的干预
       在黑天鹅的世界中,真正的英雄是防止灾难发生的人,但是,当然,因为灾难没有发生,他们的义举也无人认可,更别提拿到奖金了。
       因个人能力或智力的欠缺无法区别噪声和信号,往往是过度干预背后的原因。
       医生需要证明,他们无愧于你所付的薪水,也要向自己证明,自己还有那么一点儿职业道德,这靠无为是不足以体现的。事实上,迈克尔杰克逊的私人医生被起诉的理由,就相当于过度干预,即扼杀了病人的反脆弱性。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国家元首和巨富虽然可以很方便的获得医疗保健服务以及私人医生,却并不比普通人活的更久。这就是过度干预的后果。
        在商业和经济决策中,对数据的依赖导致了严重的副作用。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数据空前丰富,你在数据中陷得越深,错误的比例也就越高。你越频繁地寻找数据,你会发现,你找到的噪声的比例也就越高,噪声-信号比就越高。
         压力源就是信息。如果你每天查看一次同样的数据,那么这些数据的构成就会变成95%的噪声和5%的信号。如果你观察数据的频率以小时为单位,就像如今人们整日被新闻和市场价格变动的信息包围一样,那么这个构成就是99.5%的噪声和0,.5%的信号。这就是为什么爱听新闻的人离愚蠢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如果大桥有一个摇摇欲坠的沙柱,那么把这座脆弱的桥梁的倒塌归咎于最后一辆通过的卡车是十分不明智的,更愚蠢的是试图提前预测哪辆卡车会将大桥压垮。然而,这种事情,我们已经做了太多。
第八章 预测是现代化的产物
       强韧和反脆弱系统不必像脆弱系统一样,后者必须精确的理解这个世界,因为他们不需要预测,这让生活变得简单许多。
       相反的,更明智的行为是让世界能够抵御贪婪的影响,甚至让社会能从人类的贪婪和其他缺点中获益。
       黑天鹅领域中的随机性是无法追踪的。不可测量和不可预测的将永远不可测量和不可预测。
第三卷 非预测性的世界观,介绍了胖子托尼和他对脆弱性的直观检测,并提出了罗马哲学家和行动者塞内加著作中根深蒂固的根本不对称性。
第九章 胖子托尼与脆弱推手
       尼罗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就是读书、而胖子托尼读的书很少。
       好奇心是具有反脆弱性的,就像上瘾一样,你越是满足它,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你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但你可以预测到,那些依靠预测行事的人,往往会承担更多的风险,遇到一些麻烦,甚至可能失败。
第十章 塞内加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一些心理学家,他们只关注创伤后的危害,却忽略创伤后的成长。同样的,知识分子不相信反脆弱性的概念。对他们来说,世界止步于强韧性。
       成功带来的不对称性,你现在失去的远远多于你得到的。
       如果给你一笔财富并不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利益,但是如果失去同等金额的财富,则会使你感觉受到了更大的伤害,那么你就处于不对称之中。这不是一个好的不对称:因为你变得很脆弱。
       知性的生活关乎如何进行情绪定位,以消除伤害的刺激,正如我们看到的,方法就是淡化你所拥有的东西在你心中的地位,这样任何损失都不会给你带来伤痛。世界的波动性也不会给你带来负面影响。
第十一章 千万不要嫁给摇滚明星
       迈向反脆弱的第一步就是减少不利因素,而不是增加有利因素。通过降低自己暴露于负面黑天鹅事件的概率,让反脆弱性顺其自然地发挥作用。降低脆弱性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脆弱性与齿轮不可逆转的特征类似,其造成的损害也是不可逆的。
      较之于成功,生存的逻辑优先级别更高。
      对不确定性的所有解决方案,都是以杠铃的形式呈现的。
      如果你的90%的资金以现金形式持有,或以所谓的保值货币储存起来,而剩下10%的资金则投资于风险很高或者说极高的证券,那么你的损失不可能超过10%,而你的收益却没有上线。如果某个人将100%的投资都投入所谓的中等风险的证券,那么他很可能由于计算错误而承受毁灭性的风险。
       练习举起你能承受的最大重量,随后什么都不做。辅以毫不费力的长时间散步,构成了锻炼的哑铃模式。
第四卷 可选择性、技术与反脆弱的智慧,呈现了世界的神秘特性,事物背后为何总是有某种不对称性,而不是人类的智慧,可选择性是如何推动人类进化的。这与我称之为苏联--哈佛派的理论完全相反。胖子托尼与苏格拉底就我们怎么做无法解释的事情进行辩论。乔布斯不信任市场研究和焦点小组--这些都是基于问人们他们想要什么--而是跟随自己的想象。他的理念是,人们根本不知道他们要什么,直到你提供他们。
第十二章 泰勒斯的甜葡萄
       一个人如果能明智地运用财务独立,则可以使你更加坚韧,它会为你提供更多选择权,并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自由就是终极选择权。对于希望从不确定性中受益以及受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小的人来说,参加聚会是最好的建议。
       社会增长可能不会像亚洲模式那样,来自于平均水平的提高,而是来自于尾部人员的增加,也就是少量或者极少量的冒险者,他们疯狂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拥有被称为想象力的罕见能力与被称为勇气的罕见品质,同时他们也是实干派。
第十三章 教鸟儿如何飞行
       你能想象从轮子的发明,到它在旅行箱上的奇妙运用,两者之间隔了六千年吗?但是这项技术事后看来显得微不足道,事前则不然。
       正所谓伟大的天才只是找寻到了前辈的足迹,实用性的创新只是践行了祖辈的理论。
       随机性在两个层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发明层面和应用层面。
       找寻与错误如何能成为投资?试错法有一种人们还未理解的首要价值,它其实不是随机的。由于可选择性的存在,他需要一定的理性:他需要你以一定的智慧来识别有利的结果,以及知道该放弃什么。
        当你看到A时通常都会看到B,所以,你很可能认为,是A引起了B,或者由B导致了A,这取决于文化架构或者当地记者认为哪种解释更合理。
第十四章 当两件事不是一回事时
       少即是多:一方面,研究得越多,就越容易忽略基础但根本的事情;另一方面,行动能将事情抽丝剥茧,直至剩下尽可能简单的模型。
第十五章 失败者撰写的历史
       实践者是不写文章的,他们只会放手去做,飞鸟果然会飞,但那些教导他们飞行的人,正是写故事的人。所以,不难看出,历史实际上是由失败者撰写的,他们有大把时间,学术地位也得到了保护。
       现实中行得通的事物往往源于实践,而不是理论。
       金字塔,它早于欧几里得和其他希腊理论家带来的正式的数学思想。
       大多数领域都像烹饪而不是物理学,特别是复杂领域的技术。他们都是启发式的,就像师傅带徒弟一样。
        亚历山大的希罗早就绘制出了制造蒸汽船的蓝图,但此后大约两千年,没有人对该理论感兴趣。因此,是实践和重新发现让人们对希罗的蓝图产生了兴趣。他们基于试错法和一心想改进工厂生产力及利润的熟练工匠,在实验基础上的经验性发展。
        很显然,钱应该投资给自由探索者,你信任的那些积极进取的探索者才会帮助你获得期权收益。
        以人为投资对象,寻找一个在其职业生涯中能够换6种7种,甚至更多种工作的人,这样做才能够确保提升你的坚韧性。
第十六章 混乱中的秩序
       有两个领域存在,第一是游戏领域,牌局就像游戏,事先会明确游戏规则,另一个是生态领域,在这里我们不知道规则,不能孤立地看待变量,就像现实生活一样。
        由于一个领域内的技能无法移植到另一个领域,这促使我对课堂上学习的任何技能,或者任何以非生态形式掌握的东西普遍心存怀疑,我更相信从街头斗殴和现实生活中学到的东西。
        只要我们生活遵循正常的秩序,我们就需要一些随机性、混乱性、冒险性、不确定性、自我发现、非致命的挫折等让生活变得有意义。
        在一个结构化的环境中,有些人可以比别人更聪明--其实学校就有选择性偏见,因为它喜欢在这种环境中反应更快的学生,喜欢搞竞争,但却以牺牲学生在校园的能力为代价。
        健身房的人,可以举起很重的杠铃,消耗很多卡路里,练出令人羡慕的肌肉,但他们无法搬起石头,他们在街头斗殴中会被那些在混乱的环境中磨炼过的人打得头破血流。使用健身器材的人的力量有极端的领域特定性,但他们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在健身这个组织化程度极高的框架之外根本不存在。
        你可以厌倦一本特定的书,但不要厌倦阅读的行为。
第十七章 胖子托尼与苏格拉底辩论
        我们有种错误的想法,认为事情背后总有一个你可以找到的理由,而且我们会很容易理解这些理由。个人理解,很多事情发生时概率性的,没有理由,没有背后的原因,有的只是概率。例如布朗运动、天气等。
        如果你记下你一生中的所有决定,那么你就会认识到,几乎所有的决定都具有不对称性的收益。一面造成的结果大于另一面。你的决定主要基于脆弱性,而非概率。
第五卷 非线性和非线性,阐述了炼金石及其对立面:如何将铅变成黄金,以及将黄金变成铅。其核心技术内容由两章构成,剖析了脆弱性(它是非线性的,更具体的说,具有凸性效应),并显示了某类凸性战略的优势。
第十八章 一块大石头与一千颗小石头的区别
       脆弱性是非线性的。对于脆弱的物体而言,温和冲击的累积效应应该低于等量的单一严重冲击所造成的单一影响。凸性和凹性分别像微笑和撇嘴。凸性具有反脆弱性,而凹性则是脆弱的。
第十九章 炼金石与反炼金石
        非线性更容易收到极端事件的影响。
        如果你拥有有利的不对称性,或正凸性,从长远来看,你会做的相当不错,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表现优于平均数。不确定性越强,可选择性的作用越大,你的表现越好。这个属性对于个人来讲非常重要。
第六卷 否定法。显示了减法较之加法所呈现的智慧和有效性(无为胜过有为)。介绍了凸性效应的概念。当然,第一个应用领域就是医疗领域。我只从认识论和风险管理方法的角度来看医疗领域,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许多事情正逐渐从80/20变成更为不平衡的99/1,也就是99%的互联网流量都是不到1%的网站创造的,99%的图书销量是不到1%的作者贡献的。对系统1%的改善可以降低99%的脆弱性。
第二十章 时间和脆弱性
       反脆弱性意味着旧的事物要胜过新的事物,而且是远胜新的事物,这可能与我们的直觉不符合。个人认为,这个和递弱代偿原理类似。
       如果这个东西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么,不管你认为它合理或不合理,你都可以预期它还会存在更长的时间,比那些预言它会死亡的人存活的时间更长。已经流传了10年的书将再流传10年,流传了2000年的书还将流传更多的时间。
第二十一章 医疗、凸性和不透明
        医疗性损伤的首要原则:经验主义。我们不需要有证据证明受到伤害,才能宣称某种药物或者不自然的肯定法疗是危险的。
        医疗性损伤的第二原则:非线性反应。偏离正常值3个单位的情况会比正常情况罕见300多倍;偏离正常值5个单位的情况比正常情况罕见100万以上。
第二十二章 活的长寿,但不要太长。
      受随机性愚弄导致的错误是,直到20世纪之前,人类出生的预期寿命只有30岁,所以,我们就认为那时的人只能活30年。要知道寿命的分布是不平均的,只要想想,许多人出生在童年时期便夭折了,古人往往都是死于外伤。
       愉悦的心情,充足的休息,以及适当缺乏营养。
第七卷 脆弱性和反脆弱性的道德问题。从脆弱性转移的角度讨论伦理,即是否一方获得了利益,而另一方受到了伤害,并指出这一问题的产生源于没有“切身利益”。
第二十三章 切身利害:反脆弱性和牺牲他人的可选择性
      如果让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预测挂钩,那么他将血本无归。不要询问任何人意见、预测或者建议。只要问他们投资组合中有什么或者没有什么就行。
第二十四章 给职业带上伦理光环
        自由人不会被强迫做他本不愿意做的事情。
第二十五章 结语
        创新恰恰是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东西。而有的人还会坐等不确定性,并用它作为原料,就像我们的猎人祖先。

  《反脆弱》读后感(六):屌丝必备书籍

                                                                                  by Batistuta
       你知道,当你好不容易看完一本很厚的书时,它的厚度本身就代表了你的成就,你真的不太愿意说这本书不够好或者你不喜欢它,因为没有谁愿意承认自己白白浪费了好几天的时间。这本书很厚,措辞也非常强烈,而且里面讲的一些作者自己的事情也让人觉得这家伙平时就是个火药桶,只要在有人的地方,他可能随时准备跟人干架,幸亏他本人长得很结实。
       现代社会培育出了理性主义,加之所取得的成就和变化的速度,让人觉得一切都可以在规划之中,上帝死了,人成为了精神上和外界的主宰,至少很多人这么想。
       这本书继承了加缪的荒诞哲学和尼采的酒神思维,承认这个世界并非一切都在预料和规划之中,应该认识到生命和世界的荒谬性和随机性,生命的轨迹和世界的变化并非是按预料的在运行,这种思想从塔勒布的《随机漫步的傻瓜》、《随机生存的智慧》到《黑天鹅》再到《反脆弱》一以贯之,强烈地批判了理性预测,甚至可以说,这本书还是保持着作者一贯地口诛笔伐大主流,来论证自己的理论。
       我想屌丝们应该会很喜欢这本书,因为他还是一贯地批评现在这些混得很好的职位上的人大多是白痴,例如办公室白领和华尔街那些年薪高企的金融精英,他们是现代理性系统下机械的螺丝钉,对自身的命运并不具备足够充分的掌控能力,看着好像稳定又富有,但其实一切都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他们其实很脆弱,他们一旦被巨浪打趴下,很难恢复元气,他们又不会干别的。并且鼓励大家,别看他们现在风光,跟你算一笔长远的帐吧,其实他们并不比你我混得好,等着吧,他们过不了多久就要遭殃了,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得意洋洋的看着他们卷铺盖走人,看完本书后,面对混得比自己好的人,总有一种洋洋得意想看别人倒霉的暗爽。
       但本书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证明为什么从事其他一些职业的人就具备充足的反脆弱性,为什么他们才会是最后的赢家,而且,谁输谁赢这笔帐到底怎么算的?
       这么概述这本砖头书并没有恶意,塔勒布的思想确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按照福柯的《疯癫与文明》里的理论,现代社会就是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博弈的产物,当理性主义被推崇得过了头,以致让人们真的以为人类无所不能,是这个世界的上帝,一切都在自己的系统下运转时,文明就会失衡,这个时候就是呼唤非理性主义的时候了,也就是酒神精神,而塔勒布应该算是当代摇旗呐喊最热情的旗手之一。
       这本书尤其在最后提出的,在远古文明中,虽然存在着很多落后之处,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社会系统中的权贵群体或者说是少数精英群体,他们在享受着财富和权力的同时,也必须担负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例如古罗马,贵族们享受奢华生活和政治特权的同时,还必须担负打仗的责任,只要一开战随时准备战死沙场,这方面也让平民阶层比较心服口服,我觉得这样还可以有效地控制住贵族精英群体的规模,长期遏制住贫富两极的趋势,还具备一定的反腐功能。而现代系统,精英群体依旧享受益处,却可以轻松躲避掉其自身本该有的责任。
       但作者把自己的理论有点推崇得过头了,好像现在这个系统早就应该崩溃,因为它根本适应不了文明的前进一样,但无论怎么说,现代系统运行地还算平稳。而以前的文明倒是更为脆弱,动不动就是巨大的社会波动和刀山火海,现代人之所以注重享受而且非常乐观而非成天跟守着世界末日到来一样生活,就是现代文明带来的一定的稳定和富裕、自由的产物,让大家不用每天储备罐头和饮水放在地下室,随时准备好枪支和钱,然后等啊等,等着周围那些成天shopping、享受生活的人倒大霉。
       一般的好莱坞灾难科幻片里,都会有那种末日乌鸦,刚开始大家都觉得他是个神经病,他生活一塌糊涂,花费多年去追寻人们认为不会到来的灾难的轨迹,满屋子都是各种资料和满墙壁的贴图,不大的卧室就像刚被炸过的伊拉克战场,但最后他成了伟大的灾难预言者,额,可看一部电影顶多两个多小时啊,而看一本很厚的书时间是这个的十倍都不止。
       所以,别想太多了,面对各自人生中的灾难,出租车司机、集市里混营生的人跟写字楼白领们一样脆弱,真别把职业当成自己反脆弱的评价标准。说白了,做好一定的准备,尤其是存些钱,然后就可以去享受自己的生活,追寻自己想要的了,人生苦短,把它大量耗在抗灾救险上,对个人而言不值得。灾难这东西有点像死亡,《当哈利遇上莎莉》里面,哈利说,我有自己的dark side,当我看一本书的时候,我会看完开头直接看结尾,我经常思考死亡,不是思考一两小时,而是动昃成天成天地想这东西,当死亡来临时,我早就准备好了,而你没有。而莎莉回应的是:这又不代表你很深刻,基本上我是个乐观的人,而且我看不出来这有什么问题,而你在等待死亡的人生中虚度光阴。
       

  《反脆弱》读后感(七):塔勒布的哲学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陷入了如何的荒谬中,自以为是地填鸭,对结构的虚幻执着,对已知的束之高阁,对显见的视而不见。
作者的“反脆弱性”理论自然是其最大创见,囿于学术思想的“专家”恐怕很难有此洞见。于我而言,其他的收获在于塔勒布首先向我呈现出了一个当代经验主义怀疑论者的知行合一,以及一个智慧而有行动力的人的生活是可以多么与正统观念相左。其次,塔勒布对社会科学学术的大加挞伐提醒并继续推动着我对怀疑论和博弈论(至少是换位思考)的兴趣,且让我可以边学术边防着学术。再者,作者的“少即是多”,"做减法"等一系列类似的观点也启发我重新关注一些启发法和直觉性的经验主义思想。
塔勒布在书中自称哲学家-概率论者-决策学家,这三者都不是某个特定领域下的身份,哲学包罗所有,概率是基础学科,决策则有极强跨学科性,这或许是一种哲学家式的思考模式吧。而书中除去无所不在,形影不离的广博哲学外,剩下的是“三元结构”,启发法和用于检验的概率论。

  《反脆弱》读后感(八):Embrace Chaos

在给高丹城造成前所未有的混乱之后,Joker乘坐在劫持来的警车后座上从窗口探出脑袋,闭着眼睛感受因混乱而带来的人类的脆弱。身体随着警车的运行轻微摇曳,他在享受着这一刻。
这是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里的一个画面,也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脑海中忽然出现的一个诠释这本书的画面。
其实对于Antifragile的理解可以很容易,想象一下函数的图像。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多关注到的是脆弱的东西(向下弯曲)和中立的东西(有一定的抗脆弱性,直线),而忽略的一些喜欢并能在波动和风险的环境中成长的东西(向上弯曲)。而这些东西,就是喜欢混乱并拥抱混乱的东西。
1要理解Antifragile,有个例子是尼采所说的一句话,“杀不死我的东西,只会让我更强大”。这句话不仅揭示了反脆弱对待混乱的态度,即让自己更强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些反脆弱的东西其实有某种阈值,在这个阈值范围之内,变动会让自己超过自己的极限(像练习举重一样,让肌肉轻微锻炼后重新修复会比之前更加强韧,大概是这个意思),但如果超过限度太多,则会过犹不及。如果你面对的是未知,而做这件事情所可能带来的好处会
越来越多的观光化的事件,教育等等,站在其对面的是对未知的渴望。
更为technical一点的例子是作者所言的毒物兴奋效应,即小剂量的有害物质实际上有利于身体健康,因为能唤起你身体修复的机能,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
另一个是对不同情感的解读。一个很脆弱但很真实的例子是,因为反脆弱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所以有如下的排序。友情是脆弱的,亲情是中立的,痴迷是反脆弱的。虽然一般人可能对认同以上有情感上的抗拒,尤其是友情,很多人标榜自己跟谁谁的关系很好,两肋插刀之类,但现实情况是,友情真的很脆弱,而我自己的切身经验而言,也确实如此。至于痴迷,大概可以理解为抖M?
作者对反脆弱的定义还有是为过度补偿。想象一下用力去折一根木棍但不这段,如果当你放开手,这跟木棍反弹的角度要比你一开始弯曲的角度大的话,则是过度补偿,即是实现了反脆弱(或是说这木棍具有反脆弱的特性?)。更深入的来看,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如果你知道某项投资的风险可控,我举个例子例如是买彩票。你知道自己的花费是2元,但是一旦中奖,你可能中了5千文,所以来说,这种投资对你来说,或者是从作者的角度而言,是非常推崇的。但重点是,就彩票而言,这样的概率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保持不变的,因为影响彩票本事时间的factor而言是非常局限的而且在长期之内是恒定的。但随着日常生活中,经济全球化政治化等等,总而言之就是一个人越来越不可能的单一的生活,相反,他越来越跟社会的联系紧密起来。放在全球范围内来看,随着科技已经各种其他因素的加速联系与范围,从某种程度而言,“黑天鹅”事件发生的概率其实是变大的,无论是因为总体数量的增大还是世界本事发生的概率变大(世界向极端斯坦进化)。所以如果让自己的投资,或者是让你自己变得反脆弱,都是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更进一步,现实生活中的期权,具有不对称性的完美选择权,是日常生活中做决策需要提倡的。
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虽然这本书被中信出版社归类为经济类读物,但是实际上我更愿意将他放在生活思维(如果有这类分类的话),甚至于是某种哲学的范畴。不如说我之前有过类似的混沌的想法,但是作者在次清晰的呈现则是非常令人安慰的。
2 回到上文。另外一个佐证反脆弱性的,则是大自然的进化过程。从整体上来看,整个大自然的进化原则无非“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每个物种可以说都是非常独特的,从自身的角度来说,则是脆弱的,因为每个物种都不知道大自然朝着哪个方向进化。而正是这种没个物种的脆弱性的不同,恰好构成了整个大自然的反脆弱性。只有那些能够适应每个阶段不同的气候,温度,水等待自然条件的物种,才会不断繁衍出适应性更强的下一代,而不适应的责备淘汰掉。而这种进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以那些不适应的物种而被淘汰的代价下实现的。用到现代社会也有相似的地方,例如说这次的MH370马航。正是因为这次马航的事故,这些人失去生命的代价,而避免了之后当飞机更大,载的人更多时候死去的更多人的可能性。而飞机失事后,马航的security立刻变得非常紧张,检查力度比之前更大,所以也是避免之后发生空难的一些因素。这些就是黑天鹅事件,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规避负黑天鹅事件(负凸性事件),发现,利用,鼓励并拥抱正黑天鹅事件(凸性事件)。因为整体的反脆弱性,是以局部的牺牲个体为代价实现的。
3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出去我之前已经有的找到中间路从而满足双方的第三条路之外,这里要学习并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事情其实都是不对称的。单纯的线性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出现的很少,很多对立的事件,在选择做与不做之间的收益与损失不是对称的。要记住指数的威力。记住量变引起质变,记住这里的量变。因此概率实际上显示的利弊有限,要更考虑事件带来的影响,考虑绝对值,结合赢家通吃的罕见事件。“一条河平均是4英尺,就千万不要过河”。
4有关于非因果原因而是相关关系,以及其他未知潜在因素导致事件发生的想法在其他书籍中已经提到过。有新意的一点事是“缺乏位置事物存在的证据,并不代表未知失误不存在”,即黑天鹅事件。
5而极端斯坦,日常统计学会有所忽略的weight的情况。因为这个世界越来越赢家通吃,越来越罕见事件占据主导地位,少数公司创造了全部利润。
6最大限度的投机加上最大限度的保险。
7以及最后的,政客,银行家,经济学家的脆弱推手+事后选择性。只有问他们自己的投资组合,让他们参与其中成为stakeholder,他们的话才能相信,才能实现言行合一。
8最后总结一下
a反脆弱的定义,喜欢风险和不确定行,因为不确定性越大越混乱时间越长,它获得的就越多,它是拥抱混乱的。
b而现实生活中的选择权加理性就是期权。非常好的投资组合,最低限度的损失,最高甚至无限的投机,杠铃组合。
c所以要关注不对称性(非常重要)+第三条道路,因为平均4公尺的河流。
d所以不能忽略河流里的黑天鹅事件。以后也都不会在忽略黑天鹅事件了。也因此发生后,时候选择的脆弱推手们多么值得讨厌。
PS:这本书读来非常有趣,感谢中信书店选择了在机场,让我有机会读到这么帮的一本书。此外,“也只有机场的人才会有空买,确实听来又是如此悲哀”。感谢翻译本书的译者,整本书读来非常流畅。遗憾的是本书并没有译者的评论,挺想听一听译者的感受。
“但好消息是,我相信,一个人的勇气能击败由懦夫组成的集体。”
以上。

  《反脆弱》读后感(九):反脆弱和规律互相存在互补

    看似相反实则是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一对。反脆弱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未知,规则规律则教会我们学会按照实际一定的办法来为人处事做事。
    就像打球,我们永远不知道对手下次何时何地,如何激怒我们,同时我们可以知道的事情是一旦被对手挑衅激怒,一般的情况是失去判断,然后失去理智,进而失去自己的节奏,最后失控(可能是这样的过程),会有一整套过程,这就是规律的存在的体现。当然到一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从那套规律中走出来。不受它的控制。
    
    文字,用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字,最常用的就3000字。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什么,同时我们知道,只要会了2000字,生活无阻碍了。3000字,就可以几乎读遍现在大多数的书籍。
   反脆弱告诉我们世界永远是未知的,但有一点一定是最不能缺的,存在。如果拿存在和效率相比,我认为不能比较的。不存在了,什么都没毫无意义了。有效率的生活,能让我们摆脱只为活着的目的,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去做其他的事情,更好更快乐更有意义的活着。可选择性大致就是为了让我们可以那样活着的吧。这就是无规律和有规律的组合。

  《反脆弱》读后感(十):我们必须借助机会主义和可选择性来闯荡未来

到现在把塔勒布的大众书籍全部读完了
我觉得我的打开方式还挺对的
中文版的阅读顺序:
《随机漫步的傻瓜》
《黑天鹅》(封皮像地摊货,翻译最糟糕的一本)
《随机生存的智慧》(这本读起来最爽,没有做笔记,因为整本都是语录啊哈哈)
《反脆弱》
总体来说,每本都很有塔勒布的个人风格
我很佩服塔勒布所有书籍都围绕一个主题而没有自我重复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写过什么
例子非常丰富清晰
而在这一本里我更加了解了塔勒布的个人生活以及他的三观
真的和我的好像啊哈哈
比如运动采用力竭和最大重要的方法
突然觉得我学心理学也不后悔是因为有西蒙和卡尼曼这种神人了
以后要好好赚钱买房子
要一间特别大的书房
首先买塔勒布原版书籍,也不贵,现在亚马逊上四百软妹币吧
只不过现在买了没地方放啊
把塔勒布的书籍供起来
然后再买他推荐的人的著作
一本一本地读
力求达到每周保持30~60阅读时间
反脆弱性的事物喜欢波动性等,也喜欢时间。
信念承诺:要求摈弃空头支票,秉持某一个信念,乃至个人愿意为其承担风险
脆弱推手(医疗、经济、社会规划者)
三元结构
根据特征将事物分为三类:脆弱类,强韧类和反脆弱类
脆弱的事物喜欢安宁的环境,而反脆弱的事物则从混沌中成长,强韧的事物并不在意环境。
毒物兴奋效应才是常态,缺乏毒物兴奋效应则对我们有害。
他不喜欢所有轻易就能获得的东西,因为他担心这样会削弱意志。
压力测试
极限训练
卢克莱修问题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犹太艺术品经销商 斯万 爱上 荡妇交际花 奥黛特
原型是普鲁斯特本人与其(男)司机
迪诺·布扎蒂《某种爱的纪录》
无聊是一本书最致命的缺陷
我从未听到外界对你的指责。你已经证明了自己根本无法激发别人对你的嫉妒。
事实上,只有当你不在乎你的经济圈内的名声时,你才最有可能赢得良好的声誉。
沃尔夫定律 定期给骨骼试压有益于骨密度上升。
利亚·普里高津 耗散结构
你学习一种语言的最佳方式应该是在一个多少有些紧张压力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某些迫切需求的情况下,借助于困境,从反复的错误中进行学习。
冷酷无情便是进步的引擎,承认这一点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
55
瑞士是全球最具反脆弱性的地方,它从世界其他地方遭受的冲击中受益。
浮而不沉
生活秘籍之一:没有波动,就没有稳定。
102
向一个人提供随机性的数据预测会增加其承担的风险,即使他知道这些预测是随机性的、完全不准确的。
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恰恰处于“黑天鹅”领域,而物理世界则离这个领域较远。
111
越是深入海底,海就越深。
吸引他前往下一站的是哪些地方的气味,气味是无法通过旅游产品广告来传递的。
建立在自以为了解了事件发生概率的错觉之上的系统注定要崩溃。
114
依赖于外部的认可有损健康。
一个人所受的尊重是与他为了自己的理念而承担的风险(换言之,就是他面对了多少不利后果)成正比的。
通常来说,你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但你可以预测到,那些依靠预测行事的人往往会承担更多的风险,遇到一些麻烦,甚至可能失效,为什么呢?因为预测者在预测误差面前是脆弱的。他识别脆弱性,在脆弱事物的崩溃上下注,然后,在他下注的事物如期崩溃后,大赚一笔。
斯多葛学派
卢修斯·安内乌斯·塞内加
成功带来了不对称性:你现在失去的远远多于你得到的。因而,你会显得脆弱。
塞内加用以对抗这种脆弱性的实用性方法就是通过心理练习来弱化财产在心目中的地位,这样,当损失发生时,他就不会受到刺激,这是从外界环境中夺回个人自由的方式。
淡化你所拥有的东西在你心中的地位,这样任何损失都不会给你带来伤痛。世界的波动性也不能给你带来负面影响。
将对情绪的关注转移到产生情绪的核心根源的关注上,同时保持对情感的掌控力。
现代的斯多葛主义践行者就是能够将恐惧转化为谨慎,将痛苦转化为信息,将错误转化为启示,将欲望转变为事业的人。
迈向反脆弱性的第一步就是减少不利因素,而不是增加有利因素;也就是说,通过降低自己暴露于负面“黑天鹅”事件的概率,让反脆弱性顺其自然地发挥作用。
要赚钱,最好先考虑生存问题。
如果某个事物是脆弱性的,那么它破碎的风险会导致你做的任何旨在改善它或提高其“效率”的工作都变得无关紧要,除非你先降低其破碎的风险。
塞内加的不对称性:要让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只需要减少极端不利因素的侵害(情绪伤害),而不是改善中间因素。
职业也是可以分阶段的:先做非常安全的工作,随后从事随机性较强的工作。
如果我不得不上班的话,我认为最可取的(痛苦也较少的)就是高强度地工作一段非常短的时间,然后什么都不做,直到我完全回复,并期待重来一次,而不是像日本人那样从事低强度、无休止、缺乏睡眠保证的、乏味的工作。主菜和甜点还是需要分开的。
我个人就对某些风险非常谨慎,同时在其他的风险上又非常冒进。我的规律是:不吸烟、不吃糖(尤其是果糖)、不骑摩托车……但除了这些之外,我可以承担各种形式的职业和个人风险,尤其是那些不会给我带来任何终极伤害的风险。
132
更多的杠铃策略:做一些疯狂的事情(偶尔砸坏家具),而在更大决策上保持“理智”,阅读无用的娱乐杂志,以及经典书籍或复杂的著作,但不要读平庸的书籍。与大学生、出租车司机和园丁,或最优秀的学者交流,但不要和庸庸碌碌但野心不小的学者交流。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要么随他去,要么击垮他,不要只是停留于口头攻击。
任何消除毁灭性风险的策略都属于杠铃策略。
一个理性的漫游者与观光客不同……根据新的信息定制计划......不会固守原有的计划,无论在生活还是事业中,漫游者的机会主义都是很管用的。
从根本来说,选择权能让你具备反脆弱性,它帮助你从不确定性的积极面中受益,同时也不会因其消极面而经受严重的伤害。
期权就是反脆弱性的一种代表。
反脆弱性等于获得的比失去的更多,等于有利因素比不利因素更多,即等于(有利的)不对称性,也等于偏好波动性。
一个人如果能明智地运用财务独立,则可以使你更加强韧,他会为你提供更多选择权,并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自由就是终极选择权。
此外,除非你面对选择权和各种选择,否则你将永远不会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真正喜好。
自由探索 tinkering
试错机制 (快速失败模型)凸性自由探索
罗马人的经验“不是靠任何逻辑推理过程中得来的,而是在与逆境和麻烦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因而他们总是能凭借从灾难中获得的经验做出最佳选择”。
创伤后成长
精明源于需要,成功则来自困难
贫困带给人经验
169
为数不多 真知灼见的金融书《损失100万美元教会我什么》
绿色木材谬误
少即是多:一方面,研究得越多,就越容易忽略基础但很根本的事情;另一方面,行动能将事情抽丝剥茧,直至剩下尽可能简单的模型。
我们必须借助机会主义和可选择性来闯荡未来。
 
200
作为一个经历过战争的人,我不相信结构化的学习,其实我相信的是,一个人只要有一个私人图书馆,并花费时间漫无目的地(但理智地)遨游在我们随机学到的知识中,那他不上学也可以成为一个智者,而不是书呆子。
原来塔勒布父亲当初是黎巴嫩学生代表
名字Nagib Taleb在阿拉伯语“聪明学术”taleb nagib
203
我的诀窍是,你可以厌倦读一本特定的书,但不要厌倦阅读的行为。
这与选择权相同,失败了也不要停滞不前,必要时向其他方向摸索,跟随那种广阔的自由感和机会主义的引领,试错就是一种自由。
保持每周30~60小时的阅读
205
人们了解的很多东西其实都不值得去了解。
宝贵的知识,也就是你从事某一职业所需了解的知识,一定不在数据库中,所以要尽可能地远离中心。
追随自己的爱好来选择阅读的重要意义,莫过于此。
问题的答案永远是根置于问题之中的;千万不要直接回答一些对你来说毫无意义的问题。
213
法国思想家
欧内斯特·勒南
从定义上说,逻辑排除了细节,而由于真相只存在于细节中,因此,“在寻找道德和政治科学中的真相时”,逻辑只是“无用的工具”。
生活中亟须区别的并非真与假,而是谁是愚蠢的人、谁不是。
概率(即真、假)在现实世界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事件带来的影响。
253
你可以愚蠢,但只要具有反脆弱性,表现仍然会很好。
257
骗子是可以识别出来的,他们都会给你正面的意见,而且只有正向的建议,然而实际上,人们是通过负向方法寻求成功的。这也是进化过程的选择:人们通过避免破产而致富(尤其是当别人破产时)。生活的经验主要是关于我们应该避开什么事。
264
正“黑天鹅”比负“黑天鹅”更不可预测。
273
让孩子们多读经典著作。
未来包含在过去之中。
跑步机效应
我们会关注变化,并对没有变化的某些事物和某类商品感到不满。
技术性的东西往往都很脆弱,艺术家的作品带有一定的反脆弱性。
282
文学、金融、经济等领域向40岁以下的人授奖恰恰是其价值最好的反向指标(这很像交易员们屡试不爽的经验:在杂志的封面或者在《从优秀到卓越》等书籍中被誉为“最佳”的公司往往最终业绩不如预期,做空他们的股票一定会让你赚得盆满钵满)。
不管在哪个领域,业余爱好者往往都是最优秀的,如果你能够接触到他们的话。与业余爱好者不同,职场专业人士奢谈知识就好像妓女奢谈爱情。
尽量不要读过去20年里出版的书,除了不是写过去50年内历史的历史书。
推荐 丹尼尔·卡尼曼的书
287
只有时间颠扑不破的东西,才是属于我们永远需要的东西。
沙利度胺 减轻孕吐 导致畸形儿
301
我们天生容易受理论的愚弄。但理论诞生又消亡,而经验却总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326
有的人只能被成为半个人,不是说他没有观点,而是说他不敢为之冒险。
塔勒布的父亲胸部中弹但是没有取出来。
除非努力进取,否则尊严将一文不值;除非你愿意为它付出代价。
愚蠢的人有一个核心特征,那就是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他们之所以容易上当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局限。
333
你不能只是坐在那里抱怨世界。你需要主动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336
不要询问任何人的意见、预测或建议。只要问他们的投资组合中有什么或者没有什么就行。
不要问医生你该做什么;而是问医生,如果他处于你的情况下,他会做什么。
千万不要把你的敌人逼到死路上。
350
但凡需要大力度营销的产品,不是劣质产品就是邪恶产品。
任何时候,就都是没有荣誉感的,个人才会有荣誉感。
只有荣誉感才能促进商业的发展。任何商业都是如此。
贪婪是具有反脆弱性的,但贪婪的受害者则不然。
366
一切宗教律法都可以归结为一条黄金法则的细化、应用和诠释,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汉谟拉比法典》背后的逻辑
核心论点从来都不是理论概括,它更像是一台引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