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带着父母去旅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带着父母去旅行读后感10篇

2017-11-21 22:20: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带着父母去旅行读后感10篇

  《带着父母去旅行》是一本由王凯 / 王锐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带着父母去旅行》读后感(一):反哺的爱离我们有多远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大的孝顺呢?按照字面意思来看,孝顺孝顺,顺着才是最好的孝敬方式吧!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当一辈子含辛茹苦的父母垂垂老矣时,带着他们走四方,也许是听到父母笑声的最好方式了。
    扪心自问,对于父母,你有多久没有陪伴他们了?你跟朋友、同事和妻儿相处的时间,能不能挤出几分钟,耐心听完母亲的唠叨?能不能挤出几分钟,陪着老父亲拈动久违的棋子,在棋来棋往中让亲情弥散温暖整个寒冬?瞬间,你我他的脸都红了吧。我们是有多忙,忙到都没有时间陪着养育自己长大的父母说几句体己话儿了呢?!
    工作忙不是借口,离家远更不是借口。对于父母来说,子女的陪伴就是生命中最美的礼物,而旅行就是最最美的陪伴。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一切还为时不晚。来吧,跟上王凯、王锐用人力车拉老母亲赏遍周边美景的步伐,跟年迈到力不从心的父母分享旅行路上的点点滴滴的亲情,牵着他们青筋突出的糙手、皮肤松弛的松树皮样的手,一起指点最美的江山,分享心灵的愉悦和幸福吧。
    儿孙绕膝,是父母该享的天伦之乐,而王凯、王锐兄弟俩却让老母亲在旅途中尽享别样的天伦之乐,这种“孝”,重心又重行,感天动地。正如2011年“中国十大孝子”颁奖晚会上,闫肃老师在颁奖词中所说:“一个母亲,两个儿子,37双磨破的鞋,跨越1000多个城市,517天走过3.7万里……”一连串的数字,足以证明《带着父母去旅行——“感恩号”在路上》孝行天下、情传万家的震撼之处。
    掩卷深思,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与敬仰。在我们心安理得享受父母给予的源源不断的爱与亲情时,乌鸦尚且反哺羊羔尚且跪乳,我们却从不曾认真地去想一想回报二字。王凯、王锐兄弟用天底下一种最质朴、无华的反哺之爱,诠释了“孝顺”二字的深刻内涵。
    这种反哺之爱,质朴如泥土,重于泰山,散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馨香与魅力。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壮举,却感动和震撼了越来越多的人,一起跟随王凯、王锐兄弟带着父母旅行在路上。正如阳光,温暖和滋天下所有父母的心田,让他们的辛劳付出得到相应地尊重和回报。关于孝顺,也许我们还能做得更多、更好!

  《带着父母去旅行》读后感(二):用脚步丈量的亲情

一开始选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同为黑龙江人,和作者可以算得上半个老乡,觉得非常亲切。
但是,越看书会越觉得一种感动,现在孝敬父母也是成了两个极端的层面,一种是不孝敬,动辄八九个儿女,却无人养活老人,老来晚景凄凉;还有一种是非常孝敬父母的,但是他们却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给了父母优裕的物质生活却难得陪在他们的身边。最终陪伴他们的也是无尽的孤独
而王凯, 王锐这两兄弟却做到了真正的孝顺,既能孝,也能顺,满足了母亲的愿望,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对社会也反馈了最深厚最正面的情感。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提高,坐火车坐汽车未尝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但是他们却选择了最艰苦的方式。虽然作者口述的很简单,但我想他们一步步走来的路上,每一步其实都是艰辛的,每天都要走上50里路,早起贪黑,刮风下雨,高坡歧路,从不间断,光是鞋就磨破了37双。我想除了因为怕老母亲晕车之外,他们也是要用这样的一种方式,用每一步艰苦的过程,去体会过去几十年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之恩,因为那是同样沉重同样艰辛的,人生的路可能是更漫长更不易的,但是父母从来没有放开过我们的手,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在他们老去之后放开他们的手呢?
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没有付出太多的金钱,但是付出了人最宝贵的体力和时间;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带母亲游玩,而且能够每时每刻的与母亲笑语满路,同赏美景,同历风雨,我想这才是最珍贵的;他们的行为一路上感动着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群,也被这些人所感动,这样的互动是温暖人心的,也同时感动了他们自己,就像他们所说,感动别人容易,感动自己却难,在现时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坚强的外表和内心,却再难寻觅温暖人心的感动。而带着父母去旅行的两兄弟无疑为我们创造了这种感动。
就像那些著名的作家总是用背影去形容父母一样,父母曾经是我们依靠的天与地,一旦他们老去,那背影也更加让人心酸,却令我们永远也追赶不上,那么就让我们都争取用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成为可以让父母依靠的臂膀。

  《带着父母去旅行》读后感(三):有一种亲情,让我泪流满面

看完《带着父母去旅行》这本书,我流泪了。
作者王凯、王锐兄弟,年过六旬,黑龙江省兰西县人。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实现母亲的梦想,他们自制“感恩号”人力房车,从老家出发,凭借一颗坚毅的心,拉着母亲周游华夏。曾被授予“麻城孝子”光荣称号、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孝子”。中、日、韩等国内外上百家媒体,对其孝行进行了深入采访和追踪报道。现哥哥王凯在全国各地宣讲孝道,弟弟王锐带领“感恩号”家庭正在进行第四次感恩之旅,将中华孝道发扬光大
当看到《带着父母去旅行》这个书名后,谁不会被吸引?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旅行书,是一对东北孝子拉着母亲去全国各地旅游的旅行纪实书。这是感恩之旅,这是回报之旅,这是亲情之旅。
有一种爱被世人所赞颂,有一种爱可以让人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温热,这种爱就是父爱、母爱。父母之爱是温热的太阳,奉献着她的光芒;是辽阔的海洋,袒露着宽广的胸怀;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哺育着儿女茁壮地成长。父母之爱的伟大在于父母之爱的无私,父母之爱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经典美文欣赏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耳边响起了那首歌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父母之爱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它是文学和音乐的永恒主题,文学以父母之爱为题,其文章便滋润蕴藉;音乐以父母之爱为题,其曲调便轻柔优美,余韵绵绵。
中国自古有教导人们要行孝道的美德,“感恩号”事件备受瞩目,中华孝道发人深思,国内外上百家媒体深入追踪和采访,日韩等国追踪报道,其孝行感天动地。
无独有偶,还有一本书《孝心不能等待》,它告诉读者:别“忘了时间的残酷”,别“忘了人生的短暂”,别“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脆弱”。否则,你将永远无以尽孝,因为孝心不能等待!《带着父母去旅行》这本书中,其实兄弟只是拉着母亲,父亲过早辞世,留下了遗憾
如果你身在异乡,每年春节回家一次,平均一天陪父母3小时,一年只能陪父母21小时。假定你的父母现在55岁,设想他们能活到85岁,在未来30年里陪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只有630小时,也就是26天,还不到一个月。
“那是我小时侯 ,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
《带着父母去旅行》这本书中,兄弟跋山涉水的路程、真切浓厚的孝心,震撼了读者的心。很多人既感动,又惭愧。感动的是王凯、王锐兄弟两人这份伟大的孝心,惭愧的是自己对父母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带上父母,即刻出发!回报恩情,无论任何方式!
“总有一种爱情让你无语哽咽/总有一种亲情让你涕泪交流/总有一种友情让你潸然泪下/总有一种忠诚让你热泪盈眶/总有一种理想让你心酸不已/总有一种情感让你无限唏嘘……”
我不是一个情感脆弱的人,在逝去的岁月里,所遇坎坷磨难颇多,但很少能有什么事情让我落泪。看完这本书,写下上面的文字,我泪流满面。

  《带着父母去旅行》读后感(四):为人子女,怎能不读?

      看到这本书,第一个反应就是马上买回来。王凯、王锐老师的故事,早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作为两位老师的同乡人,我感觉到非常的自豪,但是更多的是深深地惭愧。两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拉起上百斤的房车,徒步丈量祖国的土地,只因为这是母亲的心愿。在他们眼中,母亲的心愿高于一切。母亲想出去走走,他们就陪着,母亲晕车,兄弟两个就拉着。徒步走上几公里,尚且感觉身体疲惫,何况是负重之下走上千公里呢。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我就是那千千万万分之一。
    一直想进一步的了解这场旅行的过程,无奈搜遍网络,也没有找到一个详细的记载。这种人间大孝应该被记录下来,教育当下的子女。很多人说努力赚钱,为父母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才是孝。但是,两位老师都是普通工人退休,并无很多钱。有一段视频,有人问老太太,这样子旅行高兴么?老太太笑的合不拢嘴,说高兴,想去哪里儿子都带着去,怎么会不高兴。老太太的笑容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再没有比儿女的陪伴更能让他们欣慰的了。
    书才刚刚看了几页,便迫不及待地上来写评论。我们为人子女,有多少人整天在外忙碌,顾着工作,顾着爱人,顾着孩子,顾着朋友,甚至顾着不认识人的眼光,却不曾顾着生养我们的父母。这是一本每个孩子都该去读的书,希望这本书可以让我们都记得经常陪伴和关心自己的父母。让中华孝道永传!
    

  《带着父母去旅行》读后感(五):老爸,老妈,我们去哪儿

       当我从书架上看到《带着父母去旅行》这个书名后,目光立即被吸引住了。本以为是一本简单的旅行书,但当我翻看内容简介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对东北孝子拉着母亲去全国各地旅游的旅行纪实书。其实,“感恩号”的事件几年前我就关注过,没想到这对年过六旬的兄弟还在继续着感恩的旅行,并且从起初孝敬自己的母亲到现在将中华孝道精神渗透到千家万户,带着其他家庭的父母去旅行,我毫不犹豫地将此书买了下来,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将这本书读完了。
    毫不夸张地说,在阅读过程中,我读到好几个小节鼻子都泛酸了,这对兄弟所走过的路程和真切的孝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当我看到他们拉着“感恩号”翻越南岭山脉的时候,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难以想象他们当时是如何克服艰难险阻,最终到达山脚下的,我想,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啊!当我合上书后,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个的画面,既让我感动,又让我惭愧。感动的是,王凯、王锐兄弟两人这份伟大的孝心,惭愧的是自己对父母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这本书除了让我感到有强烈的记实感外,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就是书中有大量的图片和微信二维码。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惊喜。图文融合在一起,让我对“感恩号”事件的全过程更加了解了,当我打开手机扫描书上的微信二维码时,一片片新闻报道、一段段感人视频映入眼帘,真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由于工作原因,我们常年远离家乡,出门在外,有时甚至一年才能回家看望父母一次。小时候,我们和父母撒娇,父母把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最好的关爱献给了我们,而当他们青春不再,白发增生的时候,我们却不能陪在他们身边。也许,一通电话、一封书信、一次视频,都能让他们高兴许久。年迈的父母需要我们,需要我们贴心的问候和陪伴,再多的金钱,再大的房子,都不能让父母感到真正的温暖,唯有在一起相伴生活才是最好的尽孝方式。
    看了王凯、王锐兄弟《带着父母去旅行》一书后,我心潮澎湃,路途的风景纵使再美、再迷人,也抵不过和孩子一路上在一起的温暖。突然间,我也非常想用这对孝子的方式,拉着自己的父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劳累了一生的他们身心能够得到放松,让他们在旅途中,享受这天伦之乐。还等什么呢?马上出发吧,给父母一次与众不同的旅行!

  《带着父母去旅行》读后感(六):百感交集之带着父母去旅行

  看完《带着父母去旅行》这本书之后,我第一次体会到何谓百感交集,感动、震撼、羞愧、祝福以及许多难以名状的情绪充溢胸中!
   越是缺少什么越是呼吁什么,我们现今的社会经济是发达了,人们的日子过得的确越来越好,可是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瘠,而道德沦丧更是一个令人恐惧的事实。从“我的爸爸是李钢”到“药家鑫事件”再到“小月月事件”,哪一件不是骇人听闻的道德沦丧之事,而现在王家兄弟的拉母旅行之事以及他们在路上的所遇所感所为的确给我们这个道德滑坡的社会吹来了一阵和煦的春风,让我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而我这个常常站在道德至高点上对药家鑫之流进行道德批判的时候却常常忘了自我反省,是不是我自己做到了我对别人所做的要求呢?
   没有吧,因为白善孝为先,而我却没有做到“孝”。常常对着爸爸大吼大叫,还记得有一次在家里吃饭,不记得爸爸当时说了我一句什么,然后我就瞪了爸爸一眼,之后爸爸就讪讪的笑了一下把头低下去了。当时姐姐就骂我说:“你那眼神对着谁呢?你知道你瞪的人是谁吗?那是你爸爸,没大没小,越活越过去了。”我当时并不服气姐姐,我觉得我没错,但是又懒得跟她吵,于是便闭上嘴巴继续吃饭。
   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我真的错了,不管爸爸说我什么我也不该那样对我阿爸的,毕竟我的命都是他给的,他说我两句我又有什么不能受的呢?爸爸倾尽他一生的力量给我和姐姐最好的,我至今依然记得我那年夏天考过试之后的那天清晨,大约早上四点多吧,爸爸和妈妈起床之后准备下地干活,但是由于起床的声音有点大吵醒了睡梦中的我,而后爸爸对妈妈说了一句红了我眼眶的话“轻点,孩子睡觉呢!”
   爸爸靠他种地给我们一家温暖的生活,也许我没有别人那样丰厚的物质生活,但是爸爸却给了我满满的爱,初中的时候要交学费,但是当时家里没钱,然后我跟爸爸说:“要不我不念书了?”爸爸却坚定的说,“就是砸锅卖铁我也会让你念书的”。
   那句话至今还犹言在耳,让我一想起就满心温暖。姐姐结婚的时候我第二次看见爸爸落下他的男儿泪,那个在我心中一直刚强如铁坚韧如山的男子背对着所有人哭了,看着爸爸落泪的那一刹那我的心如刀绞,当曲终人散的时候我守着爸爸睡觉,对着爸爸说了一句:“阿爸你委屈了。”爸爸闭着他的双眸对我说了一句:“阿爸其实不苦也不委屈,只要你跟你姐姐好好的,我跟你妈妈就好,
   我和你妈累这一辈子都是为了你们姐妹俩,所以你们好就行了。”爸爸说完我当时就泪如雨下。而现在的我却动不动就跟爸爸妈妈怄气,现在想想自己着实不应该,很多事情被我遗忘在记忆的角落里,但是看完王锐兄弟的事迹那些被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向我席卷而来。在这个世间唯一对我们无条件好的人只有我们的父母。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们便担忧着我们的一生,小时候怕我们生病,上学后怕我们学习不好,出入社会后怕我们找不到好的工作,到结婚的时候又怕我们找不到好的对象,结婚后又怕我们过得不幸福,我们生孩子之后他们又担心孩子会不会影响我们工作,然后便主动帮着我们带孩子,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们便像一个上紧发条的钟,一直不停的围着我们转啊转的,直到他们生命终止的那一刻。有的时候我们嫌弃他们围着我们转的烦了便对他们恶言相向,却忘了他们是这世间最爱我们的人。
   世间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不要等到太晚了才后悔当初没有对父母好点,等到那个时候后悔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我们现在做不到像王锐兄弟那样拉着妈妈徒步旅行,毕竟我们这个年龄有很多未尽的责任等待着我们,但是我们却可以做到常回家看看不是吗?常回家看看,不用带太多东西只要把你这个人带回家以解父母相思之苦这便是为孝之最了。你觉得呢?

  《带着父母去旅行》读后感(七):年华易老,曾有两个人,爱你如生命

       这个世界上,曾经有两个人,爱你如生命,哪怕你都白发苍苍,在他们眼中,你仍是当初那个最能让他们开怀舒心的孩子。
      这本书值得推荐的理由,不在于故事的传奇性励志性,而是事件本身的真实和朴实。
     80多岁的老母亲,30000多个日子没有离开过生活的那方圆数十里的天地,有一天,老儿子自制板车和大哥一起拉上老人家徒步游中国,母子三人带着幸福出行,带上感恩上路,看遍大江南北的风景……其间的心酸与感动,有不足为人道的经历,更有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故事。
     

  《带着父母去旅行》读后感(八):莫待亲不在,行孝需及时

    我几乎是一气呵成的读完这本书的,合上书以后,心中难以平静。内心的激动和震撼不亚于当年听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成功登上太空。从小,思想品德这门课就会教育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孝顺,所谓百善孝为先。父母也常常会开玩笑的说,以后老了你会养我吗?在大一些的时候,懂得了“子欲孝而亲不待”。随着自己的成长,父母也渐渐的老去,从一头黑发,到两鬓斑白。而行孝似乎也只是一直挂在嘴上而从未践行。
    提到践行一事,仔细想来,好像从未深刻的想过这个问题。只知道孝顺,是应该做的。而怎样去孝顺,却是无从下手的。妈妈说,孝顺孝顺,就是要顺着父母,不忤逆,顺从父母。我想这只是心理上的孝顺,而行动上的呢?《带着父母去旅行》就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最开始的动力是因为年迈的父亲想要出去旅游,两个孝顺的儿子就做了第一辆感恩号,打算带父母去旅行。但是出发前夕,家人的担忧和反对,使他们最终没能成行。而半年后,父亲不幸过世。看到这里,我心中也有遗憾,想着如果能够早点出行多好。而不久后,母亲的提议,让兄弟俩不再犹豫,决定立刻启程。此时,我的心里也充满了欣喜。
    一路的经历很是曲折。书中都是挑出典型事例。我想,真正的艰难程度要比书中描述的多出百倍吧。一路上的好心人很多,对于两兄弟的帮助也很多。看书时,我也情不自禁的感到高兴和感激。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的负面报道,说人性多么黑暗,人们多么自私,可是我还是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充满了点点滴滴的关怀。
    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两兄弟曾几次拉着母亲出行。我以为到了香港再回来就已经结束了旅行。但是,看到后来,还有去台湾的旅行,还有组织孝顺的儿女一起拉着父母旅行的感恩活动。由衷的佩服这兄弟两人。不仅做到了孝顺自己的母亲,还做到了以自己的行动感召众人,为国人做出了榜样。
    孝顺,需要一代一代传承,需要前人作出榜样,后人来效仿。拉着父母去旅行是一种做法,但是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做到的。我想,有空的时候,多和父母聊聊天,多陪他们逛逛街,分享一些身边的趣事。晚上的时候,给父母打一盆洗脚水,给父母揉揉肩,我想这都是孝顺的表达方式。
    父母随着年华老去,我们随着时光成长。不一样的时代,诉说着一样的亲情。孝顺,是恒久不变的话题。点滴做起,立刻用行动践行这一美德—孝顺。

  《带着父母去旅行》读后感(九):致12306:没票回家,何以尽孝?

从2013年起,我国的法定节日又新增了一项——老年节。与之相应经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从2013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该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当然这里重点不是说过老年节为促进社会和谐做了多大贡献,而是该法第18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否则就算违法!!!
本着扎扎实实做一个守法好公民的原则,我开始了宏大的挤春运火车回家看望双亲的计划。可是,可是当我请好假准备回家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12306连续几天都刷不到火车票!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刷12306,但真的刷不到票啊!一张票都没有有木有啊!没有票你开什么铁道部啊!……(此处省略10000字)
真是作死的12306,居然一张票都冒得。等等,网上订票不是提前20天么?我28号才休息,也就是说8号才能买票!好吧,错怪你了。不过你明明那么卡,为什么还弄个动态验证码,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正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虽然今年刚毕业,还花了三个多月环中国完了才来北京工作,但好歹还也有点小积蓄,回个家看望父母唠唠家常还是不成问题的。但要说带父母出去旅行,这个我还真从没考虑过。因为我之前的旅行基本上都是不文艺会死的感觉,从未想过其还能赋予感恩孝顺之意。
毕竟是在孝感出生的,孝感是中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也是中国孝文化之乡。所以我对于孝顺的理解也略知一二,略懂的意思就是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直到现在看完这本《带着父母去旅行》,看到两个年近6旬的孝子用自制人力板车拉着年近8旬的老母亲徒步行走了近50000里,跨越1000多个城镇的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孝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却在不断老去。行孝尽孝,已然是时不我待。
还记得从很小很小的时候一直到大一,我都没有出过湖北省,甚至从没坐过火车、飞机之类的高端交通工具。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里完全没有旅行的习惯。所以到了大一成为一个“有身份”的人之后,我便手持身份证,犹如脱缰野马一路骑行游、背包游行遍全国。
因此对于旅行,我已经非常熟悉了。如果有一天父母真的像《带着父母去旅行》中的8旬老母亲一样想出去走走,带他们玩遍中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行孝要及时,常回家看看。如果12306不给票,那就果断骑车回家。虽然骑行北京到武汉要12天,过年只放9天假……

  《带着父母去旅行》读后感(十):脚踏实地行孝——读《带着父母去旅行》

前日,接到老爸电话,要我去帮他去某家医院开一份转诊证明,我知道这个事情已经困扰他多日。因前一段他执意要去一家医院治疗,忽略了住院医保报销程序,导致出院时无法正常报销,为此他左右奔走,为了尽量挽回,这该是最后一次尝试吧!
明知结果不会太好,而且我更认为去已毫无必要,但我还是答应了。如果不是因为刚看过一本书,我会像往常一样拒绝,并对老爸抱怨一场。可是,只因我看了王凯王锐兄弟带着父母去旅行的过程,我觉得应该放弃对一向执拗的老爸再次抱怨。
我去了,然后把结果告诉他。得知毫无希望后,老爸非常平静,声称要记住教训。挂上电话,虽然去时内心还是有一点点不情愿,为空跑一趟还残存委屈,却因老爸心平气和默认了结果而荡然无存,这本是我期待看到的。
此刻我能理解到,我的去与不去都无法改变结果,却改变了老爸接受的态度。
而对于王凯王锐兄弟带着他们的老母亲步行,踏破37双鞋,只为母亲在有生之年,能按她的心愿看到外面的世界。我的理解是,倘若兄弟俩不走这一程,也许老母亲仍然不致认为她的儿子们不孝,然而走出了这一程,就让老母亲回到孩童的天真,圆梦对于这个老小孩儿来说太过珍贵与知足,而对于两兄弟在这漫长的旅程里,齐心协力对孝道做出了家和万事兴的圆满诠释。
读这本书时,还不清楚王凯王锐兄弟带母亲到底走了多少地方,看到封面上母子三人,我疑惑了半天,难道3.7万里行程,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吗?
带着父母去旅行,我曾看到过有人骑人力三轮车带着母亲旅行的,我也看到过有老年人自己组团骑车去旅行的。但是对于步行我仍难以置信。我一边读书,一边返回封面“研究”这辆房车,终于,在母子三人到达香港时,我的心完全服贴了。我开始带着仰慕读下面的旅程。又去台湾,进而组团带队……精心设计的简陋房车成为“老小孩儿”最温暖的家。
没有华丽辞藻,王凯王锐兄弟俩用朴素的语言和态度记录下他们不平凡的行程。也许对于这一开创性的“孝”道,很多人不信、不解、甚至不屑,就连他们兄弟俩也没有预想到会有多次特殊礼遇。一路上,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媒体,不管是老人或是孩子,对于他们这一行动的尊重和支持,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想,为他们勇敢,坚持、切合实际的真诚孝心之举感慨之余,也不难看到当今社会多么需要这种正面 “孝” 的榜样!
王凯王锐兄弟的记录避免了媒体报道的重复内容,全书使用了尽20个二维码,涉及母子三人行程中各地、各类纸媒、屏媒对他们不同角度的报道,为这场孤独漫长的旅行,带来了人性的互动,也为这难以置信的“孝”的长征做了特别佐证和补充。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王凯王锐兄弟的文字记录非常简单,他们记录的一路上所遇到的帮助和所接受到的预想不到的礼遇,对于困难只是简单提到:弟弟手受伤,和人力车走破路的难度。然而可以想象,这样漫长的行程里势必充满险境与疲惫,可是这母子三人却乐在其中,究竟是为什么呢?我总记起,在各种媒体上,作为父母因没有完成自己孩子的某个心愿而愧疚不已的神情,以至于时常惦记并要求自己设法补上;而很少因母亲的某句话透露出的心愿而全力以赴。
母亲老了,就是一个老小孩儿,我在本书里看到了一个幸福的“老小孩”,她有两个顶天立地的“孝子”虽居陋室却显得“富贵天下”。她的快乐和儿子脚踏实地的坚持成为令人回味的中国表情,这在当今“重小轻老”的社会现实里必将带来孝道的正面影响。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社会化养老还在起步阶段,家庭养老仍要要占相当主导的位置,孝道虽然是中国一直大力提倡的优良传统,可当今的确缺少榜样。全社会仍旧全力关注下一代而常常淡忘“老小孩”的曾经付出。读王凯王锐兄弟的故事,也许有人不屑于他们那种行孝方式,然而,他们脚踏实地的行孝足以提醒很多心中还念着父母,却常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个群体,尽快找出适合自己和自己父母的方式。这才是国民孝的“长征”的第一步。
时至佳节,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发行也许会给中国家庭的“老小孩们”一个喜出望外的新年礼物!这份礼物固然不一定是拉着房车走四方,也许只是久藏于心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也许是牵挂中的温暖问候,也许是回家看看,唠个家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