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结婚话语权》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24 22: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精选10篇

  《结婚话语权》是一本由黄梅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一):超级失望,宣传都是噱头

刚读完就来写评论,花时间读完一本烂书总让我很生气。

买来这本书只是因为我想找经历相似的人的故事来做个参考。但是这本书看得让人觉得很混乱,叙事非常零散破碎,东跳一下西跳一下的,情节和情节之间缺乏必要的内在逻辑。什么中德之恋什么癌症都是噱头,我甚至都没感受到梅林和吉姆之间的爱情。梅林想生孩子,就在她俩没离婚的时候就去找了个中国人生了个孩子,然后这个中国情人就直接消失了。夫妻两人相处有困难也不说好好沟通,自己的高学历和过分的骄傲让她连文件都不好好读就一下直接什么都放弃然后离婚。I mean WTF??作者只是早年出国的一批人之一,这故事搁在十几年前还有点吸引力,但是混乱的逻辑和烂文笔,真的让人呵呵。亏作者还是哲学博士和翻译呢,写作能力差到这种程度也是醉了。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二):生命自由

   本书名为“结婚话语权”,实际上并不专写婚恋,读完感觉更多的是作者对掌握生命自由的渴望和为此付出的努力与代价。
    
   作为一个学艺术史的人来说,看到黄梅博士的简介以及与李泽厚老先生的通话内容,就忍不住对此书动心了。及至书本到手,更是在没看到最后一页之前,完全不想放下。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作者那一系列令人唏嘘的人生故事,还有她对自己所想所做一切的冷静分析。书的最后作者向大家展示了一幅油画,画里的两个女人都是她。画面布局精妙,处处充满对比。那是她出于对自己的认识而构思的作品——穿旗袍面对观者的是出国前的她,容貌庄严、目光坚定;裸体背对观者的则是出国后经受西方文化洗礼后的她,“冉冉开放、滋滋感性”是作者的自我形容,这词真是用得好极了!
   作者中文素养极高,语言使用精炼而有韵律,读来很是享受。印象最深的是她常常在大片段落中重复使用某句意味深长的话,即使重复,却并不给人累赘之感,相反,顺其而读还很有美感。这肯定源于她那睿智思想和不懈的美学追求。她自己也在与老师的通话中说了“通过写作重新领会了文学,下定决心创作,打破结构,力图提升……”。尽管文学欣赏水平有限,但在我看来这本自传式小说创作确实不错,可读性很强。特别是对跨过婚恋抱有狂热幻想的人来说,真该仔细看看。
   记得前段时间微博上曾经热议现在中国男人已成世界各国女人的“抢手货”、“国际女婿”……很多男人就跟帖说现在中国女人如何肤浅拜金,如何难以取悦和信任,他们憧憬着某天出国遇到慧眼识英雄的洋女友、洋媳妇。当时看了这些人的幻想就冷笑,跨国恋是浪漫迷人,可是彼此间文化的隔阂和不接纳也相当折磨人。作者的内心不可谓不强大,最后还是顶不住德国丈夫一句“你跟我结婚是为了在德国居留”的刺激,最终离婚。而那个善良的丈夫这样说或许是无心的,也或许是从别人那里听来学来的。但是她顾不了了,这种话语对她的伤害太大,大到任丈夫如何努力也无法挽回她的心。我曾深为那位毫不掩饰委屈仰面大哭的丈夫感到委屈,明明对妻子一心一意,为何还被狠心抛弃?再看作者对自我心理的剖析,我发现真正该同情的人是她。在看似幸福无忧的主妇生活中,她曾那么努力地掩饰自己的恐惧和不安,而这恐惧和不安都是这位背着她写下长篇分居协议的丈夫带给她的。
   人要如何才能享受生命?一定是在自由的状态下。而自由怎能跟恐惧不安这类吞噬正常人性的东西和平共处呢?对此作者在书中已用亲身经历向我们作出明确说明。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三):异国婚姻里的中国玫瑰

聪明,自强,好胜。十六岁考上北京大学,23岁研究生毕业,接着只身去德国读艺术史的博士,那时候德语都说的不怎么利落,过几年又高分通过了博士论文。结婚离婚得癌症,徒步走了几千公里,现在还活着。这种经历,任谁听了都不免啧啧赞叹一番。毕竟那一代60年代生人的女性,这算得上是相当彪悍的人生。
她的爱情与婚姻在那个时候也算是标新立异,她去了德国,爱上了会弹钢琴的吉姆,跟他谈恋爱,结婚,一同骑车去远足,骑到屁股上起茧子。一个还在读博士的娇小中国太太,读的还是传言毕业就失业的专业。没有收入,没有孩子,一切都靠德国丈夫养着。本来事情如果顺利进行下去,这是个旅居德国的中国阔太太的甜蜜人生,但她却执意要生一个孩子,还要生一个纯种的中国孩子,这必然导致了偶然事件的发生。她有了一个中国情人,她生了一个中国男孩,她和德国丈夫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她还得了癌症。当然有人说她是自作自受,赔了夫人又折兵。可无奈吉姆是个死心眼,依然对她好,还对她儿子好。我妈听了这个故事说,外国人真奇怪,居然还那么死心塌地的对待前妻外遇生出的孩子,还无微不至的照顾得了癌症的前妻。我想,也许这是德国人的心态,或者说是吉姆个人的心态:即使这个女人有了中国情人还为他生了孩子,但她毕竟是个母亲,还是我曾经爱过的女人。所以,我也应该爱她的孩子,而这种爱是无条件的。照片上的吉姆和坦坦笑的很甜,坦坦爱他念他甚于自己的亲生父亲,多矛盾的关系啊,却又那么真实
我妈很保守,她总说,那个年代外嫁的女人,多多少少有些浪。我却很欣赏书里的梅林,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让她多少也有了不一样的韵味,但骨子里却还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一套。20多岁时,为了融进德国,疏离了中国文化,但三十多岁,却又心心念念的想亲着中国,心心念念想有个归属感。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女人都这样,到了一定的年纪,会渴望着那种家的安定。我只知道我喜欢最后画她的那幅画,前面是个穿旗袍的她,典型的中国传统女子,温良恭俭让。后边是她裸体的背影,白净丰腴,典型的欧洲人体画。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她拼在一块儿,让人浮想联翩:这是一个有着怎样丰富而坚强的女子啊,经历了人生的波折,依然如同玫瑰般灿烂绽放。
有时候,女人,真的比男人更坚强。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四):每个人的戏剧属于他自己

即便有李泽厚作序、施罗德推荐,也不能掩盖《结婚话语权》在文字上的平淡无奇;然而,评价一部个人史,从来不适宜以文字和文学性来作为判断标准。《结婚话语权》唯一可取之处在于其真实性——真实的人生、真实的戏剧、真实的心理。
书中的梅林显然就是作者黄梅,从文中的自述来看,梅林带着那个年代东方女性的显著特征:吃苦耐劳、爱家顾家,同时,她有着某种程度来说算得上强烈的女性尊严、以及恐怕连她自己都莫名的民族感,她为“独立/依赖”的纠结付出了爱的代价,她神经质的时候会干出蠢事,她强悍地面对死亡的威胁……事实上以上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写下自己的人生,在回忆中坦白,无论这坦白能到达什么程度,都将暴露她自己,她的诚恳是暴露,她的粉饰同样也将是暴露。
在我看来梅林的某些浪漫主义标准是有些可笑的,比如她一定要找个会弹钢琴的男人,在此,钢琴是一种对她来说非常强大的象征,“外国+钢琴”就成了能令她对男人动情的全部理由;在这个体现象的背后,折射的是梅林的祖国曾经对于“美”的过度扭曲与扼杀,国家机器的冷暴力落实在一个女子的身上,成就了她对于“钢琴”这一象征物的过度浪漫,在可笑的背后,是令人唏嘘。再比如,她和吉姆结婚,因为婆婆对她好,她就一定要管婆婆叫“妈妈”,吉姆说不用了,她就“暗自伤心”,甚至扯到“既然人家不稀罕我叫爸爸妈妈,我又何必穷攀”的地步。唉!看到这里我也不禁长叹:就为了这么点儿习俗的不同,犯得着吗?这算是哪门子的民族尊严?
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年轻时的梅林和吉姆是很能互相伤害的,都知道对方的痛点在哪里。吉姆骂梅林“你和我结婚不过是想在德国获得居留权”,梅林骂吉姆“身为一个德国人,工作能力不出色”——他羞辱的是一个女人的爱情动机,她羞辱的是一个男人在世上立足的能力。然后,她不工作,花他的钱——在东方国度,这是正常的;在西方国度,亲兄弟都要明算账呢。又一次,文化习俗的差异最终导致了感情的疏离。
然而,不懂爱情并不意味着没有爱情。所以,当梅林罹患癌症,陪伴她鼓励她的依然会是吉姆。多可惜啊,当我们终于学会了怎么去爱,当初的爱人都不能再回来了。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成长故事,每出成长的戏剧都属于他们自己,这就是我喜欢看个人史的原因。唯有不断的回想,才会有所审视;唯有不断的审视,才会有所领悟。是那个苏格拉底说的吧——“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五):心中有爱 无所畏惧

又是一次跨国婚姻,又是一次爱恨情仇,又是一次生死离别,又是一次成功励志。看过很多这样的书,很多的时候,发誓不再看了。但《结婚话语权》这本书还是阅读了,并感觉是不错的一本书。
主人公梅林心中有爱。她爱生活,爱谈钢琴。不论你愿不愿意,只要你活着,就要面对千姿百态的生活。生活就像你的影子紧随着你,不论你在哪里,不论你走多远,不论你高低胖瘦,不论你有无气力携带着它。
主人公梅林心中有爱。爱得崎岖坎坷:梅林是爱吉姆,还是爱吉姆会弹钢琴,还是爱有很多人会弹钢琴的德国,她对此一直很迷惑。尽管迷惑她还是嫁给了吉姆,既然嫁了她就想婚姻进行到底。有一点梅林不知道,就是这个世界的话语权已经潜在地决定了人的命运,所以她的跨国婚姻还是破碎了。
主人公梅林心中有爱。爱得大起大落异国他乡,梅林又身患晚期癌症,如处死亡之岛,乌云滚滚,黑浪滔天。吉姆以为梅林会死。天空将重放异彩……作者黄梅在家乡的湘江中学会了游泳,在北京大学未名湖上学会了滑冰,在阿尔卑斯山上学会了滑雪,当死亡突然袭击的时候,也许正是生的美好成为活下去的渴望,还有孩子、父母、爱与情与性的企盼……患晚期癌症后开始徒步行走莱茵河与黄河,已经800公里。一切都是现在进行时。生命之岛依然宽阔深远……
好生活,人们把这作为生活的一种好状态。好好生活,人们用这来鼓励理性生活健康生活和生活下去的勇气。好生活自然人人向往,而好好生活就因人而异,需要生活的赐教了。有人把生活比喻成一首歌,其实这歌并不都是欢快得令人陶醉的娱乐。她有忧伤,有凄凉,有哀痛和呻吟。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们才会把她仍然当作一首歌来唱,将自己的嗓音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努力地把握好每一个音节,就连那伤心伤情之处也要表现得凄美惨烈。生活就是一只果盘,我们就是那拿果盘的人,总想装回收获,却经常无功而返。生活给人的诱惑实在太多,生活又不断地打击着急于索取者的积极性。人们常常羡慕功成名就、百事百顺的人,认为他们是生活中的成功者,认为只有这些得到生活回报的人才会对生活充满感激,充满信心激情。其实,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对生活充满爱意的人,是那些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是那些深知生活在世上,有快乐就有悲伤,有成功就有失败,有苦涩就有甘甜的人;是那些对生活没有过多奢求而认认真真生活的人;是那些把生活本身当作幸福的人。
让我们热爱生活,不论从生活中得到多少。让我们因热爱而创造生活,不论自己还是他人享受。让我们试着理解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这句话:“生活的收获是生活”。
心中有爱,无所畏惧。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六):活着是生生不息的爱

《结婚话语权》看到书名的时候,以为这是一本婚姻社科书,大概是写怎么维系婚姻之类的吧。拿到书的第一瞬间,就知道自己错了。
因为封面上写着一行小字:一段最真实的中德之恋。那应该就是讲异国恋的书了,那为什么起名为结婚话语权,感觉挺奇怪的。
继续往下看,被书腰震撼了。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先生至诚推荐。德国的总理推荐一个德籍华人写的小说,那一定是有过人之处的。德国人做事极其严谨,对内容不了解的时候不会随便让人把名字放在上面的,更何况后面还放了总理的一张照片,更是让人惊艳。再往下看,简直要惊讶了: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作序。美学方面最早知道的是朱光潜,后来才看到的李泽厚,但李泽厚80年代在学术界影响了一大批人,现在如日中天的易中天当时也只是跟在李泽厚先生后面听其滔滔不绝,根本插不上嘴。即使后来,李泽厚移居美国,易中天名声大震之后。当李泽厚先生回国之际,易中天战战兢兢前去拜访,写了一篇文章《三见李泽厚》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百度下。看内容才知道,原来作者黄梅是李泽厚的学生,这也难怪。从不给别人写序的李泽厚,在80多岁的高龄以越洋电话的方式写了一篇序言给自己的学生。这个序很独创,从来没见过。
看序知道作者是有野心的,想”出手不凡“。这种野心构成了整本小说,然而这种野心并不是体现在作者怎么样的遣词造句,语言的独具匠心,如此,对于当下的写作者来说就是败笔。作者恰恰用非常平实的语言,构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情感库存。故事中的梅林,去德国留学,爱情,结婚,生子,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一路上磨难不断。磨难不断升级,到了生生与死的抉择。德国人的幽默感在这个时候体现出来了,梅林的德国丈夫看着手术后的梅林说:我以为你会死。这是安慰的话吗?真让人哭笑不得。梅林轻松接受了,活下来了。活着就不能让爱停息。甚至在手术的前一晚,她疯狂地和她的情人做爱,那是害怕失去爱的最严酷表达。手术后,活过来了,她更加潇洒,她要恋爱。对于她来说“年轻的时候,爱情,是她唯一生根落脚的动机。”
也许是作者在德国生活太久,语言的习惯上加入了很多西化的句法,读起来特别有意思。比如:那晚上梅林有些失眠,潜意识里的失意笼罩着她,直觉告诉她,斯特凡和她不会互相拥有,她解释不清其中的原委,但直觉从来就千真万确。再如:梅林在中国的一位熟人是个舞蹈演员,六十多岁了,衣着时尚,从后面看身材还是妙龄少女,公交车上油头滑脑的年轻人不断对她轻浮无理,她最后转身摘下墨镜:你看清楚了,叫我奶奶吧。类似语句和段落很多。让你时而忧伤,时而开怀大笑。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部分,通过故事讲出来,更是趣味横生。“当梅林情意迷蒙的时候,吉姆若无其事地从他的钱夹里取避孕套,梅林惊讶的睁大了眼睛:你和几个人睡过觉?”吉姆笑嘻嘻地:二十个吧。梅林:你给我滚出去。吉姆意识到了一点问题,依旧笑嘻嘻:那就十五个。梅林:睡床下吧。吉姆依旧笑嘻嘻:那就十个。…梅林心里却叹口气:我在中国只谈过一个男朋友,性经验几乎为零,不像你,睡过觉的女人可能有几打。
”要结婚了,梅林和吉姆走在森林中,空气清新,梅林的心中充满了爱和感激:吉姆,你妈妈对我多好,结婚后,我就叫她妈妈。梅林感激地想未来的婆婆,吉姆的回答却给了她一头闷棍:你怎么叫她妈妈,她已经有四个孩子叫她妈了。
整本书读下来,天已大亮,冬日暖阳洒在身上,忍不住有去恋爱,尽情欢愉的冲动。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七):异国婚姻里的爱恨与生死

婚姻,有的人将其定义为坟墓,有的人将其比喻成围城,究竟什么婚姻,我想每个已婚者都会有不同的释义吧。在婚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经营婚姻,好的婚姻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坏的婚姻会使我们丧失什么,婚姻像是一部厚厚的禅学书,在我们每次入定后细细品读,总会有另一番遍及爱恨与生死的感悟,总会勾起婚礼仪式上神父的起誓宣言。翻开这本《结婚话语权》,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些难以名状的痛,因为在封面上密密麻麻记载着关于死亡的字眼,足以让读者黯然神伤,但是心中满是祈愿,希望一切都好,一切都好起来。
作者黄梅写的就是自己的故事。千禧年零时钟声刚刚响过,全世界的人们还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中,但是梅林快乐不起来,因为她患了直肠癌晚期。其实,她完全也可以快乐的,但这快乐是别人感受不到的。当她处于长时间昏迷,梦中的死神多次催促她,就在她即将驶向死亡之岛的时候,一种无形的力量阻挡着她。于是,梅林也本能的逃离,终于在挣扎中挥别了死神。在一个平常的午后,梅林苏醒了,她以为眼前呈现的会是空荡荡的病房,冷冰冰的金属器械,面无表情的医生在身边游走,可是,眼前的一切让她忍不住流泪,因为吉姆正在深情且焦急地注视着她。
吉姆是谁?他是梅林的德国前夫,但梅林的孩子却不是吉姆所生,既复杂又尴尬的关系,作者也不好去界定。吉姆和梅林相识在异国他乡,作为留学生的梅林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都会陷入苦苦的寂寞孤单思乡之中,如何排遣,似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当她遇见了吉姆,一切都变了,在吉姆深邃的眼神里,演奏着动听的音乐里,梅林彻底被迷住了,她内心笃定地告诉自己:这个男人就是自己的丈夫。于是,他们相爱了。在梅林躺在病床的日子里,她总在回忆这段短暂而又快乐的时光,他们相约去郊外采摘果子,去品尝每一种色彩缤纷的美食,去听美妙的古典音乐。然后他们顺理成章的结婚了,婚姻也许都会面临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快,梅林有点厌恶眼前这个德国佬了,觉得他粗心大意,觉得他不够聪明,总之恋爱期间的美好都化为乌有,遍寻不到。也许这就是出轨的理由,也许这就是坦坦一出生就没有爸爸的悲剧源头。婚姻,没有谁对谁错,你能把这份本该美好的婚姻却变得支离破碎归结在谁的头上,梅林,还是吉姆。
在吉姆和梅林离婚不久,梅林身体便出现了不适症状,一开始她并没有在意,默默忍受着,有时候会认为是耶稣在拯救她罪恶的灵魂。慢慢地,她习惯了一个人生活,看着坦坦一天天长大,内心的坚强便多了一份砝码。时间无情地流逝,梅林的病情日趋恶化,让她猝不及防。此时比病痛更为残酷的是内心抑制不住的恐慌和无助,她想忘记时间和空间,但是广场上到处悬挂的德国国旗告诉她,这里不是祖国。她想放声大哭,可这哭声并没有引来更多的同情和安抚,只有尚未成年的孩子惊愕的表情。梅林忍住悲伤,决定一个人撑起整片天空。可是,她还是无情地被病魔所击倒。
梅林住院了。身体上的疼痛让她变得格外清醒,躺在病床之上,重新审视自己这段异国婚姻,是福是祸,是对是错。自己是否尽到了一名妻子应尽的义务,吉姆现在还好吗,曾经的美好爱情是真的吗,梅林还是胡思乱想,她深深自责,又兀自坚强,她矛盾不已,纠结万分。
当吉姆深情地对躺在病床的梅林呼喊出:我以为你会死。彼此眼中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那泪水像是流淌的回忆,一遍一遍流经过往,在他们相拥而泣的瞬间,他们知道,爱情又回来了,虽然经历了这么多,但仍然值得珍惜。
婚姻,是值得玩味的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论坛,给予彼此爱的同时,别忘了,同样要给予对方充分的话语权,要耐心,总会轮到自己表达浓浓爱意的。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八):不作死就不会死


   这本书的主人公生于1964年,在北大上的大学和研究生,之后赴德国读博,期间与两个德国男人有两段似是而非的爱情,在1993年也就是她29岁这一年嫁给了一个她爱的也爱她的德国男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得到了一位她梦中的年轻的西方王子,她进入了一个富有的老家庭。”更为幸运的是这个家庭里的人都爱她,对她好。可是七年后她离婚了,之后又被查出患了癌症。
   作者写了11万字,但抽出主干也就这几句话。看宣传的架势,又是德国前总统推荐,又是李泽厚作序,又是异国婚姻,又是话语权,似乎是要将作者塑造成一位身残志坚知性理智的中国女人。
   可是纵观全书,除了已经做过手术的癌症还在折磨着她,她的一生实在没什么值得她像书中那样愁肠百结苦大仇深的。
   她离婚是因为她婚内出轨,和丈夫以外的男人有了孩子。是的,这之前他的丈夫曾要求与她分居,但是理由是她在经济危机期间,逃到美国,花了家庭存折上她丈夫存的一千五百块钱。你说钱不是问题?是的,钱不是问题,可是她出走的理由却不可谓不奇葩——他的丈夫要去潜水,她害怕荷西的悲剧在他身上重演,于是走了。她一遍遍强调自己在分居协议上和离婚协议上都看都没看就签了字,没有趁机敲诈吉姆,好像这是多大的功德,可是我们也看到,吉姆仍然依法在支付她的抚养费,并没有亏待她。至于在公文上看都不看就签字,只能说是她傻,得亏了这是在严谨的德国。
   她在书的前半部分说得最多的就是自尊,可那哪里是什么自尊?大多数都不过是一些自怜的小情绪而已。我们从书中能看到的唯一伤了她自尊的事就是吉姆有一次失言说她是为了居留才跟他结婚的,可是她也以牙还牙地说对方工作能力不强给伤了回去了,不那么计较会死吗?
   而且她自己在书中提到的那个问题——“我到底是爱他还是爱他会弹钢琴?”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回答。我倒觉得答案是后者,从她花了大篇幅写的她的前两个会谈钢琴的德国男友就可以看出。她是60年代的人,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没有意识到要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对异国的音乐少年她有一种本能的好感。
   此后的一切,似乎都可以用她的年龄来解释。她是60年代的人,那个时候出国的少,也难,所以对于吉姆提到的居留她很敏感;她是60年代的传统中国女人,所以她的生活里必须有孩子,所以在吉姆不愿意要孩子的时候她跑去和别人生了一个孩子;她是60年代的中国人,所以在她的脑海中还是根深蒂固的优秀度量法,书中有一段,她写她的中国朋友在德国,有的不被德国家庭接纳,在这里,她写道:“在理智上,梅林知道,即使在中国,不是也有丈母娘看不上女婿、公公婆婆挑媳妇的吗?为什么中国人进入德国家庭就不能有这样的情况呢?但是梅林仍然感到压抑、心痛,因为那些同胞太优秀了。”是的,她用了“优秀”这个词,她自己也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可是,优秀和生活幸福又有什么必然联系呢?因为你是名校高材生,他人就要无条件包容你吗?
   写异国情缘的书看过不少,文化冲突、身处异国的孤独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怎么偏偏就作者这么作呢?满篇的自伤自怜,吉姆在她手术后说了一句“我以为你会死”她不高兴;吉姆生气时说她是为了居留才跟他结婚的她难受;吉姆要去潜水她生气;她没有工作,吉姆说她,她别扭;吉姆说她不用叫婆婆妈妈,她也难过……可再仔细一看,她真的有什么可怜的吗?没有。她比一般的女孩子都要幸运。她有爱她的吉姆,会送她花;她有爱她的婆婆,对她比对自己的儿子还要好;她还有受人尊重的公公,会当众夸她的德语论文比德国人写得还好……她唯一不幸的是拥有一颗玻璃心。
   抛开这些不谈,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也不高,全书都有一种浓郁的水土不服的翻译腔,读起来生硬又没有美感;作者是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是的,第三人称不利于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可是这也不代表第三人称的小说就要用故事梗概一样的语言写啊。
   在素材的取舍上,也是莫名其秒,那位导致梅林和吉姆离婚的中国男人也就是梅林孩子的爸爸几乎只字未提,反而是写在吉姆之前的两位德国男友花了大篇幅,写她的中国初恋也花了不少笔墨,只是最关键的两人是如何分手的完全没有交代,仔细看这一段,作者似乎只是想表达“他是我办出国来的”这一点。甚至连她和吉姆是如何相识的书中也没有交代,读起来虚头巴脑的。反而是书中多处都提到了施罗德的选举,只是看不出这些与全文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人称和时间也很混乱。这本书中的梅林很显然就是作者黄梅自己,只是全书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可是在第76页竟出现了这样的句子“丈夫马上把我带到客厅的一角,指着那里已经堆满的瓷砖、泥灰和工具,对没林说……”这个突然出现的“我”可真是把人搞糊涂了,是作者写激动了忍不住要客串一把吗?虽然只是个小瑕疵,可是也能看出编辑的失职。
    时间的问题就更大了。1997年,梅林和吉姆两人分居,一年后两人没有离婚,反而关系有转好的迹象。1998年8月16日,两人一起去看展览。之后二人互诉衷情和好如初。在这里,作者写到:“梅林和吉姆不仅和好如初,而且生活比以前更自在了……梅林和吉姆像以前一样周末看展览、看演出、做运动……面对面两人没有很多话,但是吉姆自在得很”。这明显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段。可是紧接着书中出现另一个时间点——1998年9月25日,与看展的时间相距刚40天,这一天梅林是和她的中国情人待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梅林就有了这个中国情人。那个时候,梅林还没有离婚,刚和自己的丈夫和好并愉快相处着,至少书中的语句表达的是这个意思。但是同时,她有了一个中国情人?抛开道德层面的问题不谈,这个插曲也实在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我脑子里的话是那个英语笑话里的“是你疯了还是我疯了?”。越到后面,时空的跳跃性越看得人头晕。
    作者在那篇她引以为豪的电话序言里曾对恩师李泽厚说:“……我写自传,文字上不达到出版社觉得我的书好到能卖,可读,那我就不出了……”如今这本书出版了,我却没看出来它有什么出版的必要,更怀疑腰封上的施罗德总统有什么理由推荐它(因为书中有多处跟全书内容完全不相关的对他的溢美之词吗?)。后来一想,施罗德看不懂中文啊,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的推荐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压根没看过这本书。在书中,我没有看到健康的爱情,没有看到主人公在生活磨练下的成长和顿悟,甚至都没有看到异国文化对人的影响,更没有看到作者对所谓“结婚话语权”的解释……从头到尾就只看到一个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女人在自伤自怜和自我表白。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九):一个女人的梦与爱

刚拿起本书时,粗看书名,以为是一部带有家庭伦理讨论的作品。谁知翻开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完全被主人公的经历吸引,再翻回到封面,看到封面的“中德之恋”后,才醒悟到这是一部特别的作品,作者本人有着异于普通人的经历。于是一口气读完,久久不能平息心中的感动。
作者黄梅女士以真实经历为蓝本,书写出这本自传体的小说。虽然看不出哪部分是真实的,哪部分是艺术再创作,但文中的真实感很强,虚构的叙事一气呵成,没有哪里显得突兀。
开头主人公就面临着最大的考验,生命能否继续下去。相信读完之后,再翻到第一章,能够引起更强烈的观感。建议大家在读完全书后,再回味一下第一章。
全篇令人记忆最深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对儿子的关爱,这些真挚的情感凝结在一起,勾画出一副错综复杂的异国恋情。作者早年来德国留学,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德国人开放的两性观念都对梅林产生了冲击,梅林能够保持她的初心不改,并收获了她的爱情,令人感到佩服。但随后这段感情发生了波折,另故事更吸引人。
梅林对生命的渴望,对延续生命的执着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东方女人的坚强,癌症扩散后反倒让她和前夫吉姆的关系更加密切,这种看似爱情却又比爱情稍远的亲情牵动着读者的心。梅林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却始终带着一种东方人特有的骄傲,为达成她的梦想,不依赖任何人,甚至在大病之后,也不愿意享受社会福利。她想做一个普通人,做出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事。她随后成立了公司,并且雇佣德国人,没有成为社会的累赘,反而帮助了别人,创造了就业机会。正是梅林这坚强的一面,令吉姆对她大加赞叹,可能在吉姆心中,梅林的坚强又给人一种距离感。
而梅林也有幻想和软弱的一面,这使用她的形象更加立体化。她天资聪慧,却不愿意做枯燥无用的工作,想要做创造性的工作,她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民引向科学和艺术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拜托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和桎梏。
她的梦想是做一个中德文化交流的机构,她做白日梦的这一面与严谨,追求实际的德国头脑格格不入,也是她和吉姆之间的主要矛盾。虽然她还没有实现她的愿望,但把希望留在了下一代,在教育儿子坦坦的方向做足了功课。她让坦坦在国内上完小学,回到德国上中学,就是希望坦坦接收中德两国最优秀的一面。梅林成功了,坦坦作为生在德国的第二代中国人,必将成为更优秀的一代人。
回看梅林的轨迹,她是个一直追求梦想的女人,她义无反顾地来到德国,结婚后为了她的人生理想,宁可与吉姆反目也诞下了孩子。相信正是她的坚强让她渡过了人生的最大劫难——癌症。而躲过生死关的梅林收获了爱情和亲情,并且拥有了自己的事业,这让人想起励志电影的情节,令人感到不敢相信,联想到女主人公的坚强,让读者也会更坚定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本书的语言洗练简介,叙述干净利索。有惜字如金的感觉。基本通篇使用白描的手法,记述着女主人公的历程,聪明的读者在看书的时刻可以慢慢品位,稍加想象,琢磨叙述之外的留白,会赞叹梅林这段异国婚恋的美丽和波折。当合上这本书,感叹人生的美丽之后,继续迎战令人厌恶的日常生活去也。

  《结婚话语权》读后感(十):却顾所来径

却顾所来径
《结婚话语权》的篇幅不长,不足两百页。小小一本书,很快便可看完。翻来简易,却大约涵盖了作者二十年的光阴记忆。这二十年间的历程,皆为平常人事,掩卷回顾,却件件波澜壮阔:名校毕业、出国留学、结婚离异、罹患绝症、生子创业。每一桩单独拎出来,都值得铺陈一番,成为一幅浓墨重彩的大画。而作者只是寥寥数笔,轻轻带过,充满了回望的言简意赅与点到即止。
我更愿意把它作为一部百分百的自传来读,虽然书的扉页声明依照作者的经历进行了文学整理,但我想所谓的整理也许更多是指替换了人物的姓名而已。支持我这个感受的一大论据在于:通篇都是旁观者笔调的行文里,会有梅林的心理描述及分析,而其他出场人物,则几乎没有此类笔墨。由此,在我看来,这所谓的“结婚话语权”问题,也更多是从梅林角度出发得到的领悟。
回到本书的题目来 – 结婚话语权。这个“结婚”是动词还是名词还是两者兼有呢?如果是动词,仅指两人结婚这一事实。如果是名词,似乎就能涵盖婚后生活中的话语权。而如果是两者兼而有之,在我看来,倒不如选择“婚姻话语权”来得更准确。作者应该不仅仅是要表达在结婚这件事情上究竟是梅林还是吉姆更有话语权的吧?如果是,这也是个无解的题目。是梅林?还是吉姆?如果说是梅林,但梅林其实一直在等待吉姆的求婚。如果说是吉姆,其实他除了选择求婚似乎也只剩下他妈妈点明的“如果没有婚姻的承诺,梅林会跑掉”的局面。所以表面看来拥有主动权的吉姆也受制于人,而似乎被动等待的梅林同时也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至少是跑掉。这也许是梅林的中式婚恋观(毛主席教导我们“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与吉姆的“轻喜剧”式性格(两人第一次一起过夜时吉姆若无其事取出安全套并嬉笑着回答梅林自己和二十个女人睡过觉)的一种矛盾。也许将这种矛盾归为“文化差异”是一种很轻松也很理所当然的做法,但这种所谓的文化差异与其说更多地存在于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倒不如说是更广泛地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恋爱更多是一种人际关系,而婚姻更多是一种社会关系。两者有交叉,有时也有逻辑关系。但并不总是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在近代文明里,人们更愿意相信、可能事实上的确也更普遍地看到了爱情导致婚姻的模式。但婚恋,自始至今,从来就没有只是这一种模式。如果是,也就没必要倡导、追求、乃至推崇了。当然,它是好的。但它好并不意味着非它就是坏的。非它可以是不好的,也可以是不坏的。追求好无可非议,也的确是更符合人性的一种选择。所以在我看来,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梅林和吉姆并不存在什么话语权的问题,两人的选择不同罢了。梅林的选择更多的可以理解为:我要结婚。而吉姆的选择,更多的就是:因为你要结婚,而我不想失去你,所以我就结婚。从结果上看,两人的选择是一致的:结婚。但选择的初衷却不同:梅林的选择是婚姻,而吉姆的选择是梅林。两人在离婚时的选择也不同,梅林选择离婚的初衷是“我现在就要一个孩子”,而吉姆的初衷是“我现在不要孩子”。如果没有理解错作者的意思,我决定拿122页的单独成为一个段落的一句话作为论据:决定要孩子,就决定了别无选择地和吉姆离婚。
也许我关于梅林与吉姆的结合与分手的分析过于主观臆测且武断片面,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我这样擅自揣测当事人的初衷实在是很讨嫌。不过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梅林都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优秀妻子。她聪慧美丽、勤俭持家、悉心照料丈夫、深得公婆喜欢。吉姆无疑爱梅林。但相爱的两个人最终分手也是事实。这不是孰对孰错能说清的。人生毕竟不是童话,童话也不全都是骗人的。无论如何,都要往前走,哪怕得了癌症,哪怕失去了爱人。
跌倒了谁都会痛,如果不是天生缺失痛感。所以虽然这本书以“结婚话语权”命名,但也许第一篇的《我以为你会死》和末一篇的《活着的样式》才更点题:它谈论的更多的是生以及如何生的问题。如何生?勇敢罢了。正如同序言里作者记忆深刻的来自导师的一句大白话:生命就是这样,想死很容易,跳楼好了!但是活着却难多了!你要思考并决定怎样活着!
这本书大约就是作者的回顾与思考。人至中年,回头一望。也无风雨也无晴,道是无晴却有晴。多少滋味,寸心自知罢了。
顺便说一下,本书我最喜欢的一句也是梅林翻来覆去琢磨的文字:个人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支点,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里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