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娜·卡列宁娜(上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读后感10篇

2017-11-25 21:00: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读后感10篇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是一本由(俄)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9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读后感(一):时代虽不同,故事有相似

想想看吧,一个女人,处于各种原因唯独不是爱情而联姻,若干年来与丈夫生儿育女、相敬如宾,外表风光却内心寂寞,突然偶遇风流倜傥的不羁帅哥,帅哥也似乎于她有意,于是干柴烈火,她甚至决定为了帅哥与家庭决裂……可惜,“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世俗的压力、日常生活的琐碎点滴以及人性本该有的猜疑等等,终于让热烈的情感变质,女方发觉自己走投无路而自杀……说的是《安娜卡列宁娜》这个故事,可是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又何曾少呢?电视的法制节目,杂志或者报纸的感情故事,广播的心灵热线,哪一个里面不会出现几个类似的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在开篇中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而又何尝不是这样,不同国家民族等等,风俗传说都大不一样,发生的某些故事、桥段等等,人们在纠结的一些情感等等,却又都是相似的?或许名著之所以为名著,有一个原因就是,它们可以跨越时代、种族、国别,给我们讲述相似的故事,让我们在今日的生活中也能得到一点借鉴与启示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读后感(二):386.16.31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列夫.托尔斯泰。


评价一部作品是否称得上巨制,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背景是否宏大、人物的多还是寡,但是若一部作品能同时具有这三个特点,大都不会太差。安娜.卡列宁娜,是一部耳熟能详的巨制,因为其时代背景和对众多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使得这一十分不讨好的女主角,其本身的负面影响被冲淡了许多,以至于出现了鼓吹真爱的安娜的粉丝,但是我,若不是众多的其他角色,是会因为这个女人放弃此书的。
确切的说,这是一部以安娜命名的俄国贵族社会众生图。这些贵族大都形象不怎么高大,贪婪愚蠢、刻薄寡恩、虚伪狡诈、醉生梦死,一个以相同模式存在了几百年的阶层,难道他们还会有别的面孔吗?有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列文,这个痛苦而矛盾的贵族,一边寻找着生产者与国情的关系,一边在自己的庄园里进行改革,从工具到生产方式,从雇佣关系到收成分配,虽然每次都是失败,但是列文从未停止思考
安娜与弗龙斯基,是一条爱情线,两人以童话式的一见钟情开始,终止于轰轰烈烈的自杀。他们自私勇敢,冲破了身上一切的束缚,家庭、儿子、阶层,可是他们的结局惨烈。从一方面来说,安娜的猜忌多疑与敏感多思是女人的通病,也是她矛盾心理的大爆发。安娜确实是真实的,她的爱情被弗龙斯基唤醒以后,她的真实伤害了丈夫孩子和她自己,可是她做不到虚伪。弗龙斯基也是真实的,他爱安娜,可他也爱社交爱赛马爱玩乐,当爱情变淡之后,这些爱成了安娜的锥心刺,而因为自己永远被社交界抛弃,她不可能与弗龙斯基并肩出现在所有的场合,安娜浓烈的爱与真,便成了两人之间隔阂的高墙。
列文也真,从婚前坦白失贞,到与农民并肩务农,再到每次人生大事发生时,他内心激烈的交战,但是他的思考总是上升到更宽泛的境地,人从哪里来?人生的意义?列文不断阅读,与各个领域的人交流辩论,他孜孜不倦的寻找着困扰自己的问题。直到最后,一个普通佃户的一句话,让他醍醐灌顶,人是为上帝而活,可是列文又是无信仰者,在这里,我的理解是人是为自己的灵魂而活。
其他人:
卡列宁:社交机器人,他们懂得最繁琐的社交礼仪,穿着最时髦的礼服,谈着最高尚的话题,但是卡列宁的名字可以是任何人,这一类的机器人具有不同的外貌,和相同的行事作风,更一致的是他们都没有灵魂。
斯捷潘.阿尔卡季奇:人脉亨通,家道没落时可以谋到薪水丰厚的工作。资质平庸,出售林地时被人骗了也不懂及时止损。胆小保守,出轨事发,他的痛苦和对妻子离去的恐惧是那样真实,让人生怜。
故事背景下的俄国社会,处于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先进的思想和生产力大量涌入,思想开通的人深刻领悟到变革的必要性,但这类人却没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保守的贵族阶层,沉浸在旧日的尊荣里,对变革对新思想深恶痛绝。说到这,安娜应该是收先进文明洗礼过的人,但是她身边的环境还没有准备好,所以她只能是个悲剧。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读后感(三):所罗门王说:虚空的虚空 文/安吉

前阵子看了5遍电影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因为太喜欢了,立即就订购了草樱译本的实体书。书到手的时候,觉得真沉啊,这比我假期看《丰臀肥乳》的那本要厚两倍……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我终于斟字酌句的读完了整本书。
许多喜欢看原著的人都不太推崇电影版,这有一定道理。拿《安》来讲,原著极其细致,列夫托尔斯泰用了几乎可以算是拖沓的手法来描写人物心理,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赘述。这种人物心理从文字转化为演技,大概就是一个眼神,扣扣手指,咬咬嘴唇的事儿。但实际上呢,即便演员心中有着翻江倒海,观影者能体会到的真的也只是寥寥。画面表现给受众的是一个具体的实相,像是印戳直接卡在纸张上,这是一种生硬而定格的美。文字呢,给予读者的是无域的想象。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文字能调动人的大脑运作,电影往往看过就完事了。
名著翻拍成电影,一般都会存在角度问题。这个角度不是作家的不是你的,而是导演的。导演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电影拍出来,你再观看,这中间会丢失掉很多的信息。时常出现的状况就是,导演从书中找到一个切入面,你从电影体现的那一面继续找切面……
就是这样无限分割。
之前我有写过三个版本安娜对比的一篇影评,现在看来十足引人发笑。当初我极力的想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以公正者的眼光去评价,现在回过头去再看那所谓的平衡点,其实早已站在了一个倾斜的角度。那个角度就是导演的视角。
这么来说,读原著的意义显而易见了。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想看一部电影,自然不用考虑这么多问题。
从电影的拍摄上来讲,我推荐大家看苏菲.玛索的版本。在我看书的时候,电影中的许多人物都能和书中的人物重合。每次看到安娜激烈的心理挣扎部分,我就能想到苏菲双手抓头浑身颤动的模样,还有她后期绝望空洞的眼神
凯拉.奈特利版本乔•怀特导演对角色的偏爱现象比较严重,选角选的太随心所欲了,演出了苦情偶像剧的感觉。但是舞台剧的华美精致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衣服美美的,场景美美的。对视觉效果要求比较高的,可以尝试一下。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上一篇我有展开讲过。
我仔细的检讨了下自己。当初我为什么会很喜欢嘉宝演的安娜?是因为这个版本切合原著、演员演的惟妙惟肖,还是因为主角是嘉宝?到底有多大成分是因为电影本身,又有多大成分是爱上这个忧郁的女子,然后爱屋及乌。嘉宝,极有个性的神秘女子,她有着不可神圣不可侵犯的贵妇气质,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如此个性鲜明的嘉宝真的适合安娜这个角色么?
我先来分析一下书中的安娜,只取有代表性的谈一谈。
1、 待人接物真诚有心。P69:安娜提到每一个孩子,不仅记得他们的名字,而且记得他们的出生年月、性格以及害过什么病。
2、 不做作。P69:陶丽冷冷的望了望安娜。她等待着故作同情的客套,可是安娜没有说那一类的话。(安娜见了陶丽之后直接进入话题并没有话里套话)
3、 单纯、自然、雅致、快乐而充满生气。(p81原话)。她的魅力在于她这个人总是比服装更引人注目、装饰在她身上从不引人注意
4、 妩媚。P85:“是的,她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像魔鬼般媚人的东西。”吉蒂自言自语
5、 敏感、善良、像小女孩一样。P99:“是的,”安娜继续说,“你可知道吉娣今天为什么不来吃饭吗?她在吃我的醋。我破坏了……这次舞会使她痛苦而不是快乐,完全是我的缘故。不过,说实在的,说实在的我并没有错。或者只有一点点儿错。”她说,尖细的声音强调“只有一点儿”几个字。
6、 生活环境虚伪,会虚伪,但并不熟练虚伪。P107:“你太夸大你的热情了,我可不敢领教哇!”她同样用戏谑的口吻说,同时不由自主的倾听着……
在p109页有这么一段话值得注意:她在旅途中所感到的莫名其妙的羞愧和兴奋完全消失了。在习惯的生活环境中,她又觉得心安理得,无可非难。
7、 火热。P188:个性很强又诚实(伏伦斯基对安娜的评价,原文)。
“我不幸吗?”她挨近他说,带着火热的爱恋微笑瞧着他,说,“我好像一个饥饿的人,得到了食物。他也许感到寒冷,他的衣服被撕破了,他感到害臊,但他并不是不幸。我不幸吗?不。这正是我的幸福哇……”
8、 不是一个好的掩饰者。P202:她说话很自然很大方,但说的太多太快。
9、 患得患失。P279:她想到伏伦斯基,她仿佛觉得他不爱她了,他开始感到她是他的累赘,她不能献身于他,因此对他产生了敌意。
10、 母性。很爱儿子。
这些大部分都在上部书中有所体现。下部书中的安娜与伏伦斯基私奔后,她从极度幸福变的越发神经质,甚至故意吸引列文来证明自己魅力十足。实际上,这时的她已经被恐惧、压力、爱情、责任、折磨的很病态了。
安娜的变化大概可以这么来看:被压抑着灵性^被爱情滋散发灵性^空虚绝望丧失灵性
嘉宝通常神情孤寂沧桑,她对自己的评价都说自己好像从来没有年轻过。嘉宝美则美矣,美得厚重却单一。她演后期的安娜还是不错的,但是安娜的灵动她是无论如何都演不出来的。所以当我真的看完这本书,我就不是那么倾心于嘉宝这个版本了。反而这个浑身上下甚至从毛孔里都散发着情欲的苏菲,成了我心中活着的安娜。
另说,伯纳德•罗斯导演的眼光很nice,其他的角色也都很棒。
继续之前的话题。安娜这个角色其实极为复杂,她真诚但也虚伪,她可爱却也自私。为什么说她自私呢?现在来分析她的“义无反顾”。
许多人认为安娜这个形象是在反抗当时的体制,她的毁灭在于旁人与社会直接或间接推动。并且,她的真诚揭露了其他人的虚伪。我一直认为这种想法很官方,这跟我们上高中找文章心思想的套话差不多少。我们撇开社会撇开体制甚至不去考虑当时俄国的背景,只是单纯的来讨论她这个人。
安娜最初回避过伏伦斯基的热情。从这个方面来看,安娜拒绝过,说明安娜还有一定责任心。重点在于后来他们在一起。人家是躲在犄角旮旯自己玩,他们呢,非得在大庭广众之下玩给别人看。诚然,当时有一小部分人都对自己的婚姻忠诚,但是不忠诚的的只是个例。你觉得你讽刺了那些偷摸苟且的人,可是你也恶心了道德观念很强的一批人。要知道,正常的家庭还是占多数的。安娜想光明正大的展露自己的爱情这种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尤其是有家庭有孩子的妇人,从你决定结婚那一刻起,你就已经不是在为自己而活了。不说旁人,至少你要顾忌点身边亲人的感受吧。年轻的时候我们可以放荡不羁自由,都是有家的人了,你就有责任收敛自己的行为。从现代的眼光出发,安娜也不过是一个出轨的女人,伏伦斯基充其量就是一个又帅又多金的小三。
这么说似乎有点不受听了。
那我们来谈谈卡列宁。
从豆瓣上看,有百分之八十的读者都不喜欢这个角色,甚至是厌恶。大家讨厌卡列宁沽名钓誉、刻板、例行公事装腔作势总之就是虚伪,通读小说后这些我都可以理解。可是竟然有人觉得他残忍。
为什么觉得他残忍?
因为他最后没有答应离婚并把谢尔盖也给安娜么?
真是可笑。
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后不幸福不能简单归咎在卡列宁身上。安娜18岁嫁给大她10岁的卡列宁,从岁数的差距就能够大致想到——这两个人没有共同语言。他们两个人的结合,安娜的姑妈有很大责任,没有她的促合也许就没有这段婚姻。可是,安娜就没有责任么,安娜不是被逼的。我相信嫁不嫁虽然不是她说了算,但至少她有一定话语权。她既没反抗,那就是同意。从安娜的角度来看,安娜和一个死板的丈夫在一起,安娜不幸福。那从卡列宁的角度呢。当所有人都在头脑发热的指责卡列宁的时候,我希望有几个人能冷静的想想,所有事情,一巴掌是拍不响的。
再来看卡列宁的虚伪。从小说开头,安娜就已经30好几了,那么卡列宁应该是40多。熟读小说的人都知道卡列宁的童年极为不幸,童年不幸的人大致都有这个共同特点:寡言少语。总是向高处攀爬的人性格都比较谨慎,何况卡列宁身居高位在官场浸泡多年,有些乏味很自然。
环境对人的影响巨大。你不能要求卡列宁处在这么一个环境还能像伏伦斯基那样活力无限风趣倜傥……
更何况,安娜生伏伦斯基的孩子时,卡列宁已经原谅她了。换做是你,你另一半跟别人的孩子都在你面前了,你能做到什么程度?反观安娜。生完孩子后,就抛家弃子跟伏伦斯基私奔国外去了……我觉得多少个形容词也形容不出来卡列宁当时的心理感受。即使一千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都无法形容吧。
卡列宁最后拒绝将谢尔盖给安娜,也不想离婚。可是,这并不纯粹是卡列宁的想法啊,还有一个坏女人李迪雅在卡列宁旁边煽风点火。卡列宁骨子里是一个挺优柔寡断的男人,耳根子软,李迪雅说几句话他就觉得:嗯,行,对,没错的……
为什么大家都把责任一并归咎给了卡列宁了呢?犯错的不是他,他却被迫承受了那么多。原谅一切并不是拉列宁的义务,更不是他的责任。他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只求岁月安好,现世安稳。
有关安娜之死,一直都颇有争议。
我是这么认为的:安娜的死,责任60%在她自己,30%在伏伦斯基,10%在社会(包括卡列宁)。
当然,这个比列是虚拟的,只是一个概括。
安娜可以不死,如果她不那么莽撞,自以为是。按照正常程序走,先和卡列宁协商离婚再和伏伦斯基在一起,可以避免伤害到许多人,包括他自己。她的一腔孤勇固然很难得,但是很蠢,至少为伏伦斯基和谢尔盖筹谋一下嘛。
之所以把伏伦斯基的责任降的这么低,是考虑到伏伦斯基付出的着实也不少了。从一个花花公子摇身一变成了专情的男人(真的没有再拈花惹草),还要因为安娜的不管不顾接受社会舆论,压力也蛮大。如果后期安娜没有变的那么善妒猜疑心重,他们还是有可能幸福的。
有人责怪安娜有些神经质的时候,伏伦斯基没有好好开导她,守在她身边。其实这是很不通情理的一种讲法。有目共睹,伏伦斯基刚开始真的是很有耐心的在安娜身边。可是,安娜要的真的是太多了,她要无时无刻不在爱着,时时刻刻都腻在一起。这是小女人的爱法,但不是男人的方式。男人需要爱情同样也需要事业,这不仅仅是因为需要面包,而是爱情并不是男人的生存必需品。男人的雄心岂是小小的爱情就能够填满。现在不是都在说么,秀恩爱死得快,没有自我空间的爱情会被窒息。
安娜连伏伦斯基的社交圈都要禁闭……想想看,这是多么可怕的爱法啊。
社会的层面我不想谈,我一直觉得,那些都是客观原因,主观永远在于人本身。
写到这也不少了。本来想继续剖析列文那条线的人物和前因后果,考虑了一下又不想说了。我动摇的缘故是:列文和吉娣之间真的是爱情么?
列文不过是最初觉得吉娣三姐妹很不错,老大嫁人了,老二也不可能是他的,最终才瞄上了老三吉娣……就这样才将吉娣奉为自己的女神。后来列文瞅哪个女的都没吉娣顺眼,只不过是那些女人没有吉娣优秀而已。列文是个有条理的人,对于未来的妻子,他有自己心目中的模型和标准,吉娣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他心目中的条条框框。
再来看吉娣。她当初不想嫁给列文可不是仅仅因为她母亲的误导,女孩子嘛,都喜欢迷人帅气的这很正常啊,不喜欢古板的列文也没错。别把责任都推到她母亲的身上,吉娣也不是没有思考能力。我是怎么看,吉娣也不过拿列文当个备胎而已……
这两个人阴差阳错顺水推舟的在一起了,吉娣被伏伦斯基间接拒绝了再和列文在一起也没啥遗憾,列文娶到了心目中的女神更是完满。他们很幸福。但他们这是爱情么?
是合适吧,是彼此适合。这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但绝不是爱情。
爱情很简单,解释不出来一二但是却实存在。没有那么多规则和条理,更不可能事先有所准备。
书的一开头有这么一句脍炙人口的话:“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那么,幸或不幸是什么促成的呢?
是选择吧,个人的选择。
列文与吉娣选择了适合彼此的,幸福了。
安娜选择了爱情,选择了义无反顾,毁灭了。
在原著中,列文这条才是主线。安娜在小说的63页才首次亮相。这足可以看出安娜这一面其实并不是书的侧重点。重点是,列文在经历了身边人的毁灭与不幸后获得了自身的安宁。知道了所有的事物不过是存在着,并没有那么多的意义。
存在即是存在,只是存在。
所罗门王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一切都是捕风,一切都是捉影。
这大概就是这本书最后的终极意义。
Ps:这是一本巨著,光人物就有百个以上。我认为,读书慢却想读透这本书,准备长期抗战的朋友,可以事先看一遍苏菲那个版本的电影。这对梳理人物关系很有帮助。并且,看原著的时候会很有画面感。
但是不要让电影的视角影响了自己的观察力哦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读后感(四):怪你过分美丽,怪我过分着迷

      怪你过分美丽,如毒蛇狠狠箍紧彼此关系,仿佛心瘾无穷无底,终于花光心计,信念也都枯萎。怪我过分着迷,换来爱过你那各样后遗,一想起你如此精细,其他的一切,没一种矜贵。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托尔斯泰这开篇警句啊。以前总是在各种地方看见这句话,然后觉得怎么说的这么对,这么贴切,真是说到心坎上去了。因为有太多的故事真的都印证了这句话啊。看完整本书,我明白了,不只是这一句话让你印象那么深刻。经典真的就是经典,因为它永远都不会过时。整本书中,每一句话,特别是那些有关心理描写的话,是那么的真实,细致入微。当你在读的时候你会仿佛已经走入故事里面,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着这样的心理,去感受那些快乐,痛苦直至精神奔溃的,要知道这可是100多年前的人啊,你能做到和他们感同身受,这时就不得不由衷的佩服托尔斯泰了。
      据说列文这个人物可以当作托尔斯泰的自传了,因为在第八部里面那一大片篇幅描写列文的心理活动就是托尔斯泰在某个时期所经历着的状态。列文,虽然是一个幸福的·有了家庭的·身强力壮的人,却还几次濒于自杀的境地,以至于他把绳索藏起来,唯恐他会上吊,而且不敢携带枪支,唯恐他会自杀。而在写《安娜》的时候,托尔斯泰也曾把绳子藏起来,把猎枪收起来,以防自己自杀。虽然关于农业方面的一些描写我不是很感兴趣,也没很认真在看,但是列文这个人物还是 这本小说很重要的一条人物主线,可以看出他是极其矛盾的一个人。他是个没有信仰的人,但是在基蒂生育的时候却一直在祈祷上帝保佑。这是他自己都不明白的问题,所以他一直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他看越多的哲学书,他越觉得疑惑。当他想要有某种信仰的时候却发现各个教派之间的解释是截然不同的。还好最终他找到了那只属于他自己的善的意义,支撑着他走完余生。也感谢托尔斯泰找到了这善的意义,留给了我们这一部不朽的《安娜》。
      而我们故事最重要的主人公——安娜,却没有那支撑着她活下去的善的意义。她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她的信仰就是爱。可孰不知,爱怎么可以用来当作信仰呢?爱是会用完的啊,特别是这爱情的爱。很多人说安娜的命运是由于那个时代造成的悲剧。但是我觉得安娜这个人放到现代社会也同样会是个悲剧。虽然没经历过,但是看过很多故事,以爱为生的人,以另一个人为生活的中心的人,一定会嫉妒,一定会失去自我,一定也曾有过安娜死之前的那种心理状态。那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啊,纵使弗伦斯基的爱再浓厚也会淡下去,甚至越发觉得这是一种累赘。这样的爱太沉重,让人失去自由,无法呼吸。
    
      看得最过瘾也最揪心的是那一段安娜的心理描写。“我的爱情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而他的却越来越减退,这就是使我们分离的原因”,“在我,一切都以他为中心,我要求他越来越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是他却越来越想疏远我。我们没有结合以前,倒真是很接近的,但是现在我们却不可挽回地疏远起来;这是无法改变的。他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我自己也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我不是嫉妒,而是不满足。”看这一段安娜的心理描写的时候真的觉得自己也快要不能呼吸,在那个她臆想的世界中,她想到的只有这些,她已经到达了奔溃的边缘,精神状态也已经不正常了。她已经没有出路了,所以死亡就是最后的出路。
      安娜与弗龙斯基在火车站擦肩而过时,“在那短促的一瞥中,弗龙斯基已经注意到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弯曲了的隐隐约约的微笑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回想起他们的初次相遇,多么美丽。所以她选择告别的形式也留在了他们相遇的地方,仿佛这一切不应该开始一样。“突然间回忆起她和弗龙斯基初次相逢那一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她醒悟到她应该怎么办了。她迈着迅速而轻盈的步伐走下从水塔通到铁轨的台阶,直到匆匆开过来的火车那儿才停下来。她凝视着车厢下面,凝视着螺旋推进器、锁链和缓缓开来的第一节车的大铁轮,试着衡量前轮和后轮的中心点,和那个中心点正对着她的时间。 “到那里去!”她自言自语,望着投到布满砂土和煤灰的枕木上的车辆的阴影。”
      说实话一直到最后我还是很喜欢弗伦斯基这个人物,他风度翩翩,温文尔雅,风趣幽默,具备了我所喜欢的男子的一切气质。而且我觉得他绝不是很多人认为的花花公子,他对安娜的爱应该算是从一而终的。如果你说他一开始戏弄了基蒂的感情,他从没考虑过结婚的事情。那是因为他没有遇到对的那个人。一直到他遇到安娜之后,他就没有改变他的爱;他为了他自杀,虽然是未遂他为了她,求米莉劝安娜和前夫离婚,只为了给她和孩子一个名分,为了她能更快乐;他因为她的一句话,放弃前程,远离社交界,远离女色,放弃他曾经游刃有余的社交技巧;他甚至为了她,放弃尊严,在安娜只身去听歌剧的时候尾随,只为保护她,他知道这样做就是和整个社交界宣战啊;他为了她放弃了所有的骄傲,原谅她所有的嫉妒和任性;他因为她的离去,六天不吃不喝,不说一句话,形如尸骸;也是因为她的离去,愿意前赴战场,以这种放弃生命的形式去尾随她。我想她以她的离去确实达到了她的报复,可是你知道吗,你的离去也带走了他的生命,因为生命和灵魂都随你而去了,这躯壳也就留在这孤独的人世间也已经没有生命了。多么想心疼这样的一个男子。好想回到那个年代,在他落寞孤独的身影背后,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虽然这本书顺应了时代的背景,加入了那个时代独有的内涵,比如说反封建,反传统,对上流社会奢靡腐化之风的批评,对俄国社会出路的探究与思考,女权主义复苏等等。但是我还是愿意把它只当成一本纯粹的爱情小说。它经久不衰是因为不管在哪个年代,我们每个人都必将经历那么一场关于爱情的浩劫。我们每个人在那里面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会有怎么样的出路,这些都是未知的。有一种预感在爱情中的自己会变成安娜,然后走向一个死胡同。因为不管我多么不想承认,可是她的某些心理活动,自己也曾那么真切的感受过。呸呸呸,我干嘛诅咒自己?再说了,人家安娜可是倾国倾城,美丽优雅大方。所以我等凡人就好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吧。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读后感(五):安娜·卡列宁娜

以前看了俄国作家伏尔泰写的《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没怎么看懂。但这次我还是不甘心,继续尝试了另一位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作品《安娜卡列宁娜》,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本书拥有更多可读性!
本书讲的是爱情故事,为了追随爱情,一个女人去选择背叛社会,背叛丈夫,甚至背叛自己的孩子,这毕竟是非常不易的。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背叛之后,我们可以想象女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无助,她开始怀疑弗龙斯基对自己的感情,她开始怀疑自己身边的一切!这种怀疑是合理的,因为人总是会以自身的感受和应对方式去认为别人也是这样的,简单的说:大部分人都是非常自我的!一个人在怀疑的压力之下,其情绪怎样都是合理的!当然,这里就不得不说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在这方面的文学功底了,他会描写人物内心,而且描写的非常细致,网上有人说,好像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对于这部八百多页的长篇巨著,我不懂得如何去分析老列的写作手法,所以我只能从故事情节方面来谈谈我的理解与看法!
毫无疑问,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宁娜,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用现在人的想法来说,只可惜安娜的心不够大,不够达观。安娜刚开始的婚姻就不是美满的,一开始就加入了官宦家庭的她,和卡列宁相处的并不是很好,用安娜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之间根本就没有爱情!可以说,这是安娜“出轨”的一个很重要的客观条件,当然这也是其所处时代造成的,当时的俄国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其官宦贵族骑士可想而知,我不用多说!再者,安娜和近卫军官弗龙斯基本身所处的政治阶层是一样的,都是官僚贵族等上层阶级,所以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在很多场合相互碰面了,所以,这也是安娜悲剧的一个外在客观因素!安娜本身婚姻生活的不美满,加上弗龙斯基的主动追求,再加上两个人经常见面,所以就促成了这段所谓的“美好的爱情”。但,可惜的是,当时那个时代不允许两个没有合法婚姻身份的人在一起,(虽然现在也不允许)卡列宁没有同意与安娜离婚,安娜就和弗龙斯基去国外了!一切从这里开始,应该说可以结局了,但,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安娜和弗龙斯基在后来的生活中并没有非常完美,弗龙斯基母亲的排挤和刁难,上层阶级也没给安娜好脸色看,所以说,当时的生活对安娜和弗龙斯基来说都是很不容易的!基于一定的阶级压力和社会舆论,由于一些小矛盾,多心的安娜不可避免的开始怀疑弗龙斯基对自己爱情的忠诚,此时的弗龙斯基也是心乱如麻,他爱安娜,却要忍受她对自己的唠叨和怀疑,一方面一味的澄清和证明自己,另一方面也要拥有自己正常的生活,此时的弗龙斯基焦头烂额,心绪可想而知,我是真佩服他,这货太能忍了。要是我早他妈的不干了!所以,综合这一切,可以想象,悲剧就形成了!安娜不可避免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弗龙斯基为了也参加了战争!双方都有一个差不多的结局,只留给读者一片唏嘘!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读后感(六):安娜·卡列宁娜

当我第一次读安娜时,那年我16岁,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完全是冲着托尔斯泰的名气去的。那时候对于安娜和男军官在一起感到非常不能理解,因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就是女子只能从一而终,所以我讨厌安娜,讨厌不贞洁的女人。当我第二次读安娜时,我对安娜的感觉发生了变化,我很同情她,她是敢于追求爱情的人,尽管我不认同她的做法,但是我很佩服她,毕竟她知道她所作出的选择意味着什么,而最后她选择自杀,或许是对爱情绝望了,我悟不透,但我知道爱情真的让人无法抗拒。安娜,那样美好的女子,漂亮、得体、大方、优雅,她的出场是那样惊艳,而结局却又那样悲惨,如果她没有遇到爱情或许她还是人人羡慕的安娜吧。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读后感(七):一部俄罗斯的"红楼梦"

  十九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已开始冲击封建旧制度,俄罗斯的贵族社会尽管内部矛盾重重,仍然在死守住他们的统治地位。托翁在他这部巨著中,塑造了二十多个形象鲜明的俄罗斯贵族,描绘了贵族社会的种种画面,指出了俄罗斯的这个统治集团,虽也有个别企求改革的角色,也有其一定范围的积极的活动,但总的来说,是没落,荒诞,腐朽,早晚将被历史潮流所淹没。在这些众多的人物中,着墨最多也最难给予定论的即是安娜。丈夫卡列宁极端自私蛮横无理,渥伦斯基英俊,潇洒,气度不凡,发生婚外情,也无可多指责,然以后,思想却越来越狭隘,片面,她要渥伦斯基一切为了她,然实际做法使渥伦斯基都无法适从。虽然最后她的思想意识已高度神经质,然更是她的恶梦直接造成她的卧轨,这是托翁特意如此安排的。根本上,最后的安娜到了一切只为自己着想的地步,而她又离不开贵族社会的生活方式,说到底,也是个悲剧人物。托翁为什么要塑造这么个人物呢?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警世意义呢?恐怕各人会有各人的看法。托翁的这部巨著,在下看来,真是部俄罗斯的“红楼梦”。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读后感(八):记一下

        既然是名著,随大流给个推荐。看经典的东西,总是值得的。
        我现在看了两三天了,看到第二部中间了,离看一半还有很远。《安娜》真是一部大部头的书,而且读这样的书,所需花费的时间远超看同样字数的网络小说。
        小说的开篇,从安娜哥哥奥勃隆斯基家的事情开始,丈夫出轨,妻子发怒,冷战中,这时安娜要来了, 哥哥很高兴,有个人可以当个中介来解决家庭矛盾。
        列文比安娜更早的到了奥勃隆斯基家,他是准备向基蒂求婚的。列文出场有很长的描述。一度我以为列文和安娜要发生一段感情。当基蒂出现时,我还以为基蒂就是书的主角。对于书中的人名记忆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到目前为止,还能分清,但有的时候,还是会带来混乱。正如在网上看到一篇讲俄国人姓名的文章,起名之复杂,令人叹为观止。翻译到中文,又是加深了一层费解。
        沃伦斯基是列文的情敌,风度翩翩,前途风光(一个军官,沙皇侍卫?),一下子就俘虏了基蒂的心。这让基蒂拒绝了列文的求婚。但在基蒂举办的一次聚会上,他却迅速低爱上了安娜,并一路追随安娜从彼得堡到莫斯科。一个追求快乐,不愿有婚姻牵绊的人,在得知安娜有身孕时,却想着怎么和她长久在一起。这迅速的转变,实在是很难理解。
       对于安娜,丈夫的长期冷漠,才是她出轨的重要原因。在丈夫眼里,一切都是那么可以精细低算计。他的表现,又是那么低理性 ,所有的心思,都在公务上,这样的热心,使得他非常有权势。但是,他确实不懂爱,完全不需要爱的一个人。作为女人的安娜,她期待着关怀,期待这爱情。
       婚外情居然搞的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在一次次公开的聚会上,与沃伦斯基眉来眼去。沃伦斯基在赛马前居然去了安娜家里,那里面的仆人,小孩,一个个都没有回避。这实在是让我感到很诧异的。这难道是西方社会里这种婚外情非常低普遍?各种的Party也为这种事情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满城风雨的议论,又显得世俗舆论对于这种行为是不认可的。
        基蒂在沃伦斯基离开后就病了,有医生来看病,居然要进行裸体检查,这让我很是惊讶!!所谓揩油、也许这是最道貌岸然的一种。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读后感(九):安娜的悲剧

 十五六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安娜·卡列宁娜》之前,曾听母亲谈论过安娜。像那个年纪的大多数人一样,母亲眼里的安娜不能算个好女人,而她的悲剧多少也有些咎由自取。那个年代资讯匮乏,人们表达观点并没有今天这么多的自由渠道,而我能接触到的所有资料上大约都是这样描述这个故事的——善良美丽的已婚少妇安娜爱上了纨绔子弟渥伦斯基伯爵,又被他始乱终弃,最终自杀。
可是我看完书之后却是迷迷瞪瞪,我不是很能理清安娜、渥伦斯基和卡列宁的悲剧原因,但怎么也无法把我读到的和这些描述对上号,渥伦斯基从未抛弃安娜啊,而且他也不能算做纨绔子弟啊,没见他玩弄女性,欺骗他人啊,也没见他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啊。我不能很完整的体会托翁对他笔下的男女主人公寄托的是什么样的感情,但我很肯定,那不是贬斥。
那个年纪的我是不能消化这个故事的。
后来,几次重读,念念不忘……
托翁开篇即引用圣经中的——主说:申冤在我,我必报应 。其实已经给这部小说定下了基调,他是满怀着悲悯、同情看这出悲剧毫无逆转可能的向着结局奔去。
车站的相遇,算得上一眼万年。渥伦斯基是能够欣赏安娜的,他一眼看到的是安娜平静安详之下那被压抑的青春、激情。仅此一眼,即已说明渥伦斯基并不浅薄,让他沉沦的从来不只是安娜的美貌,更是她的灵魂。
渥伦斯基真可算得上那个年代的绩优股了,出身贵族,家庭富有,前途光明,年轻英俊,气宇轩昂。难能可贵的是性格还好,在社交场中左右逢源,职场上(军队中)也受人欢迎,如果一切正常发展,他的人生走不到败境。
此时的安娜也正站在人生的丰饶之处,她青春未退,却又美得深沉。丈夫身居高位,相敬如宾;儿子天真可爱,舐犊情深。金钱、地位、丈夫、孩子、平静的生活,一个女人完美幸福的构成因素她全都有了,除了爱情。
可是,渥伦斯基倒底是任由心中的爱情燃烧起来,并最终点燃了安娜的心火,一起焚烧殆尽……我从不认为这只是安娜的悲剧,其实渥伦斯基的结局并不比安娜幸运。
看《安娜·卡列宁娜》电影(苏菲·玛索版)时,妹妹说“认真,你就输了”,竟是对这段爱情最贴切的解读。
假如渥伦斯基和安娜爱得没这么认真,那这不过是上流社会流行的一桩绯闻逸事,是男人的又一桩荣耀,是女人的又一段快乐,彼此都无伤大雅,各自成全。
可是他们爱的太真诚,就失了分寸。他们爱的如此不加掩饰,也不想掩饰,因为在内心他们都认为如此真挚美好的感情不是耻辱,也不会成为对方的耻辱。
可是周遭并不认同这段感情,就算是在今天,也有很多人并不认同这样的感情。
这样纯粹而真挚的感情其实是有着巨大的杀伤力的,它会摧毁很多你过去的信念、追求,会破坏你一直以来的生活行为准则。
渥伦斯基放弃了前程,选择爱情;安娜则放弃了家庭,选择和他私奔。
至此,在爱情面前,两人飞蛾扑火一般得做出的是同样的抉择,付出的都是自己的所有。
这是爱情本身具有的悲剧力量。
 
而后,我看到了男人和女人在面对爱情时,天生的不同。
渥伦斯基以及所有的男性——包括他之前的以及他之后的,他们从未把爱情放在和女性一样重要的位置。作为父权社会的主人,除爱情之外,他们有太多的选择,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东西等待他们去追求、去创造,爱情从来不可能成为男人生活里的唯一和全部。那么他又怎么能理解那些女人对于爱情的敏感、执着、迷乱和脆弱呢?因为爱情和婚姻是那个年代里的女人唯一可以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对于安娜来说,婚姻已经没有了,这仅存的爱情就是她生命全部的依托了。
 于是,激情随时间流逝而慢慢平缓,矛盾愈加显现,安娜的“爱”显得越来强烈,越来越自私,而渥伦斯基却显得越来越“远离”。
 这种两性爱情观的差异,推动着他们的命运向着悲剧加速前进。
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悲剧,还有着另一只巨大的推手,即是父权社会对两性情爱道德的双重标准。
安娜的私奔让她身败名裂,卡列宁的拒不离婚让她也无法和渥伦斯基取得合法的夫妻关系,这样尴尬的身份下她被整个社会拒绝了,这种拒绝对于任何一个社会人来说都是一种严酷的刑罚。
而渥伦斯基作为男性,即使步子迈得大了一些,跨出了社会伦理道德划定的边界,人们还是会宽容一些。风波平息一些,他们重回俄罗斯后,很快他就又可以重回社交场合。
 但是这种双重标准,却分化了这对追求爱情自由的两人同盟,原本是两个人的抗争,却变成了安娜的孤军奋战。
渥伦斯基不是不想改变这种局面,他努力的想帮安娜争取离婚,想和安娜正常结合,但是个体的力量如此渺小,在你面对整个社会伦理时, 胜负早已注定。
于是,爱情在一次次的争吵、猜忌、 和解再争吵,循环复加,直至最后终将崩溃……
安娜是不能也不敢看到这唯一的爱被毁灭的,所以她选择用死来凝固这份爱,用生命作代价,向渥伦斯基实现:“你会后悔的!”
她实现了,她死了,让渥伦斯基生不如死。
渥伦斯基最后了无生意,选择去战场,一心求死……
一场触动灵魂的真爱,最终是两个美好生命的悲剧之劫。
我常常想,假如渥伦斯基遇见安娜时,已是阅尽世情,通达人生的中年,大概他对安娜的美好会驻足欣赏,暗自赞叹,可能他再不会如此莽撞的揭开这危险的真爱之火,烧尽彼此。
然而,最美最纯粹的爱,从来都是要付出最大的代价的。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读后感(十):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我从中得到的,特别富足。尤其是关于婚姻,托翁牛逼!
第一部
弗龙斯基越过列文赢得多丽的芳心,必然的安娜就能越过多丽擒获弗龙斯基的心。
单纯的人总是被伤害的最深,多丽心痛顽疾差点丢了性命,列文自惭形秽回归故里以庄园的事物来平复自己那颗敏感的心。奥布朗斯基夫妇就轻松的多了,跟家庭教师出轨的事情虽然引发了夫妇二人的战争,但是硝烟还未弥漫开来,就在安娜的台阶下,彼此都下台了,不再唱那装模作样的痴男怨女的戏码!
奥布朗斯基代表了正常男人的普遍看法,男人要忠于家庭,对妻子要专情负责。但不是国军无力只怪共匪太狡猾了:外面实在有千千万诱惑让人没法不投降不得不妥协,不然能怎么办,男人也是人,美好的情感与肉体,谁能拒绝呢?虽然狡辩,却是真实的人性。弗龙斯基就更modern了,他觉得家庭责任、夫妻只钟情于对方、家庭生活这些都是无趣至极的老古董,限制自己,人应该要追求的就是风风火火的滚滚红尘,没有“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应该是追求“日日入洞房,夜夜当新郎”。作为上流社会的大好青年,虽然有点秃顶,但是一身器宇轩昂的军人气概,迷个多丽小姐的少女心还是轻而易举的。列文则是弗龙斯基的反面,他坚信爱情的真挚单纯,他爱慕多丽的时候,多丽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纯洁美丽的女人,集中了所有的优点却未有一定点缺点,不可方物,世间真女神是也!这种宅男爱女神的心态让他非常被动,也轻而易举的第一次败给了弗龙斯基。
第二部
弗龙斯基、列文、奥布朗斯基这三位不止对女人的看法有区别,而是直接代表三种人。
奥布朗斯基代表即将没落的老贵族,坐吃山空,在上流社会人脉亨通讨人喜欢受人尊重,但业务能力堕落,即便是经过列文的提醒,他依然自负的把山林低价败给投机的商人,还装模作样的自以为很懂行;列文是贵族中比较与时俱进的,在庄园没落被农民吞并田地的状况下,作为贵族,他本身的庄园运营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是同龄人中的卓越者,所以很多庄园的贵族会被淘汰出局,而他这一类人,依然在发展。弗龙斯基喜欢团的生活,因为不仅是他名气与地位的基础,在团里,他也能获得尊重与欣赏,本身也是向上的,只是跟列文不同方向而已。
这三种人,奥布朗斯基作为没落贵族,相对保守,即便是出轨也是小心翼翼的跟家庭女教师而已;弗龙斯基则不一样,年少轻狂的火一样的热烈。上流社会的公子,与贵妇人来点风流韵事是能给自己增加风气的,他母亲开始也替他开心,为他与安娜的偷情。要知道,贵族公子如果追求一个未婚少女而无果,是一件丢脸的事儿;但贵族公子爱上他人的妻子并且示好勾引,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一份勇气的象征,很受鼓舞呢。正是他这种不羁的性格,加上如此地位身份,很难让安娜获得安全感!安娜跟奥布朗斯基坦白了自己跟弗龙斯基的情人关系后,澎湃的心情冷淡下来时,收到了奥布朗斯基让她保持现状的信,她去见弗龙斯基时,缺乏安全感,不信任,因此直接跌入谷底,直接放弃了“跟弗龙斯基一起重新生活”的选择权,以孩子为借口说服了自己,逃避了弗龙斯基。
第三部
列文同多丽真是相似的有点儿纯粹。心情都能轻易的画风突变,但又同样轻易的被踩刹车。顾影自怜要活不下去的多里,在温泉疗养院结实了新朋友,见识了新的世界观,看见了新的视野角度,瞬间就从最低落的心情找到了上升的动力,想变成跟女友人一样善良的人,想给世界带来一些美好。列文也是如此,他是那么矛盾的一个人,一方面把劳动力看做是劳动的核心部分,可另一方面他又不相信教育的力量;欣赏劳工的吃苦精神,又鄙视劳工的懒惰、不务实,但却不相信通过教育能提升劳工改变劳工,古板至极。但务农的专注,让他从被多丽的拒绝求婚中恢复过来,他从割草的劳动中体会到了“天人合一”的快乐境界,可哲学知识储备不足,他对自己的快乐体验难以解释。但正如两人的相似,多丽被画家误解之后,列文被兄长尼古拉的身体刺激,又都不约而同的从积极向上的心态中急刹车。多丽的父亲说的对“真正做好事的人,不让大家知道最好”。谢尔普霍夫斯基比列文更机智一点的,就是他相信教育的力量。
多丽回到姐姐在乡下的居所时,列文婉拒了其见面和好的机会,他理所当然的认为“爱情总不应该是反复的吧”。你为了弗龙斯基拒绝我,再你被弗龙斯基伤害之后,你又回过头来了。多丽姐姐的那种和稀泥的态度,生生的惹列文的厌恶。此是女人与男人的角度,而追求纯粹的列文,简直直男癌。
第四部
当安娜对弗龙斯基以前不羁生活醋意越来越频繁严重的时候,使弗龙斯基感到可怕,而且无论怎样掩饰,这种心情使他对她变得冷淡了,虽然他知道安娜是因为爱他才妒忌的。他曾多次对自己说,她的爱情对他是幸福;可是她爱他,就像那种把爱情看成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幸福的女人所爱的那样,而他现在比从莫斯科一路跟踪她来的时候,离幸福要远得多了。当时他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幸福,但幸福就在前头;现在呢,他觉得幸福的日子已经过去。她已经完全不像他最初看见她时那样诱人。无论精神上还是肉体上,她都不如从前了。她的整个身体变宽了,当她谈到那个女演员的时候,她脸上出现一种使她变得难看的惯恨神色。他望着她,好像望着一朵摘下已久的枯萎的花朵,他很难看出它的美——当初他就是为了美才摘下的,因而也就毁了它。他觉得以前的爱情要强烈的多,但那时只要他决心大,还是可以把这种爱情从心底拨走的;现在呢,他觉得他并不那么爱了,但他知道同她的关系却是再也割不断了。
弗龙斯基跟安娜的似火的感情慢慢熄灭时,卡列宁来浇了一大罐油,让他们重新燃烧起来,生生不息。弗龙斯基一直把卡列宁看做一个可悲的小人物,可怜的丈夫,一个连决斗的勇气都没有的懦弱者。可是当安娜生产差点丧命时,卡列宁一心想着安娜的死能把这一切都平复下去,被这种有解决方式,能看见明天的的期望安抚下,他打心底里宽恕了安娜,他自己想不到,安娜想不到,弗龙斯基更想不到。弗龙斯基被他的这种宽恕羞辱的无以复加,重新认识卡列宁,重新认识自己。所以,他选择了学习维特。奥布朗斯基道貌岸然的想来解决这一切问题,不是修复,是解决,建议他们离婚。一直受宗教影响而不愿意放弃安娜,不想把安娜置身于当时无可回头的境地的卡列宁,内心依然宽恕,而不止是期待安娜的死来解决这一切,想着孩子,想着安娜,选择很难。弗龙斯基经过卡列宁款如的刺激,彻底的离不开安娜,可安娜依然无法面对卡列宁的宽恕,即自己的愧疚,问题未得到修复,逃避,与弗龙斯基私奔出去时,她未想她一直给弗龙斯基强调的那样,想着孩子。
对比安娜,潘金莲更显可怜,就这么任性,不想写了。
我觉得我还是不太懂安娜这个女人。
未完,不一定续。
( 地铁上用kindle读完的,读了几个月,书太有味儿,每天都恨上班坐地铁的时间太少了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