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的城市》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26 22:54: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精选10篇

  《孤独的城市》是一本由[英] 奥利维娅·莱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一):若你孑然一身,这本书便是为你所写。

我们其实一直是在被孤独包围着,而且世事一直是如此,你要看时,众生百态,光怪陆离,引人哭,引人笑。你不要看时,那有什么芸芸众生,哪有大千世界,不过是荡荡虚空罢了,或许,连虚空也是没有的。

这就是我们所在的,孤独的城市。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二):他比余秀华更寂寞,是不真实国度的神,真实国度的守门人

最近关于余秀华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成为了文艺圈的一个热点,在余秀华刚刚成名之际,我就开始关注这位女诗人了,我从她的博客一直到她的诗集,从她的传闻一直到她真实的生活,从她的采访视频一直到这部纪录片,这种多方面的维度中看到了一个不甘服从命运灵魂,一个满载着爱与信念以及被孤独与残缺的身体所缠绕的灵魂,是如何发出自己对于爱情与命运的呐喊的。
 
她充满欲望,充满活力,用一个一个单薄简单的词语,将灵魂溺水一样的喘息书写出来。这不仅是余秀华的幸运,也是这个时代的幸运,这个世界允许并且欣喜于一个残缺的,边缘的生命有机会站在世界的中心。
与此同时我想到了另一部讲述一个生命残缺孤独的艺术家的纪录片《不真实的国度》,这部纪录片讲述得是看门人亨利·达戈的一生,以及他那长达1500页的小说与300多张色彩艳丽却充满异端世界覆亡的画作。
 
亨利·达戈其实只是在小圈子里有点名气而已,虽然他的画作每幅售价已经高达几十万美元,但在国内他还是籍籍无名,就像他生前的生命轨迹一样,在灰暗的缝隙中独自企望。
我也只是在一些报道上看过他的简短介绍与一些画作的掠影,直到最近开始看英国作家奥利维娅·莱恩的《孤独的城市》才开始系统地了解亨利·达戈,以及他那一生悲苦孤独的原因,他在孤独生命中那些琐碎的闪亮痕迹,以及那些画作背后对孩子们纯洁的爱与守护。
 
《孤独的城市》是一本非虚构写作的社科类图书,以安迪·沃霍尔、爱德华·霍珀、亨利·达戈以及大卫·沃纳洛维奇四位艺术家的生平讲述了大城市的孤独与疏离之感,虽然这些名字可能陌生,但是他们的艺术作品你却一定看到过。
尤其是读书之后,我从他们的身上中看到了和每个平凡人一样的寂寞,一样深受孤独折磨的灵魂,以及这些灵魂身上闪烁的光彩与深沉灰暗的爱。
 
作者是从英国辗转美国纽约被男友抛弃后开始写这本书,写作之时作者也恰逢生命最为孤独之际。这本书是她一个人在这座大都市,经受最困苦的生活之际所展开的一场思想之舞,她和那些艺术家们曾经的生命轨迹交织着,她走在他们曾经生活的土地上,她的思绪缠绕着他们的记忆,将巨大的信息量容纳在一篇一篇精彩的文字之中。
 
这本书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等多领域的知识,比如在讲述亨利·达戈的悲惨童年遭遇的时候,就详细介绍了残忍的恒河猴试验,在讲述大卫·沃纳洛维奇的生平时,就展开叙述了上世纪80/90年代同性恋平权运动的历史脉络。
亨利·达戈和他笔下的薇薇安女孩,可以会让初初了解他的人有一种陌生的距离感,但是人皆有共性,他童年流落于孤儿院,成年后就一直做看门人,他的身影可能就和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孤独贫穷的老人没有什么两样,和那一众村民在横店看到的趴在地面写字的余秀华也没什么两样,都是走在社会文化边缘的“局外人”。
 
但我觉得亨利·达戈的一生比起余秀华要寂寞的多,余秀华即使没有出名,她也有自己的婚姻,自己的孩子,疼惜她的父母,可是亨利·达戈一生中仅仅拥有过的唯一一次情感经历,也因为死亡匆匆离散。
 
《孤独的城市》中作者提到亨利·达戈在做看门人的时候和一个守夜人威利成为了好友,久而久之又和威利全家人成为了好友,他们在一起成立了一个神秘社团“双子座社团”,这个社团成立的目的致力于保护孩子们。可是好景不长,威利的母亲死后,他们一家就搬走了,三年之后威利也死于流感。
亨利·达戈曾经试图给威利的妹妹写信致以哀悼,可是信件显示退回,从此亨利·达戈再也没有联系到他一生唯一的朋友们。“自从那件事发生以来,我再也没有其他人了。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因为谁而大惊失色过。”亨利·达戈在得知威利的死讯之后如是说。我看到这句话,木然良久。
 
从此之后,亨利·达戈就将他全部的生命献给了薇薇安女孩们的革命,这也是他生命里最为隐秘也最为光彩夺目的世界。薇薇安女孩是亨利·达戈创作的小说《不真实的国度》的儿童革命者,也是他三百多幅画作的主人公。
 
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星球之上,儿童们为了反抗对自己的奴役而奋起反抗,在这场战役中七个幼女姐妹成了对抗格兰丁利尼亚人的先驱,她们带领着奴隶儿童们最终战胜了邪恶,同时也付出了数不尽的生命,所以整个画作大多都是一片血肉模糊。
 
“国度”是一个无止境的残酷之地,在铺满了巨大的浓艳花朵的花园里,赤裸的小女孩们被扼死,被钉在十字架上折磨致死,被开膛破肚,而这都不过是些例行公事,行刑的是那些穿着制服的男人
 
所有人在初次看到这个故事和画作的时候,肯定都会疑惑为什么亨利·达戈会编造这样关于儿童革命的故事呢?这个故事为什么掺杂着如此多的血腥暴力?
 
疑惑很多,我不清楚这样一个默默走完八十一年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但是看完书之后,这些疑惑慢慢就解开了,就像翻开一部落满灰尘的书,而这部书却是一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
 
亨利·达戈的母亲早早去世,他自出生之后一直过着流亡的生活在孤儿院长大,十岁父亲死后就彻底沦为孤儿,并因为行为怪异被动到了智力残障儿童的孤儿院,那个时代的孤儿院里的孤儿的生存状况,从本书引用的文献可见一斑
 
在最新出版的达戈传记《亨利·达戈,被丢弃的男孩》( Henry Darger,Throwaway Boy )中,作者吉姆·埃利奇提出了一系列有力的真实证据,其中包括一桩案件,证明了那个收容所里骇人听闻的境况:孩子们被强奸、窒息和挨打,那都是家常便饭,死去的同住者的身体部位被用于解剖学讲座,一个男孩阉割了他自己,一个小女孩被烫死了。
 
可能会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由此仍可见,孩子们究竟经历什么,亨利·达戈的童年究竟经历了什么,在那里到处都是强制的劳动与惨无人道惩罚措施。虽然在他的回忆录淡淡地略过这段经历,但是这份苦难的回忆却在他的画作中显现了出来。
就我们现在的认识,都知道一个人童年是多么需要关爱,一个人童年的经历会伴随他的一生,但是这份认识却不是从一开始就明晰的。《孤独的城市》在讲到亨利·达戈的童年的时候,提到了恒河猴实验,这个实验通过葬送几代恒河猴的幸福来证明了人类的幸福之源。
 
实验很残忍,我在看书的时候为之动容,而残忍在亨利·达戈的世界里只是途径,却无往不坚守着一种爱与正义。可以说,无论经历了什么他的一生都在坚守着善良,在生命最困难之际,他这样说:1971年1月1日,我过了一个非常贫穷又不像样的新年。我从来没有过一个好的圣诞节和新年,现在……我很苦,但幸运的是我不记仇,虽然我理应有怨恨……
 
我记得我高中看《平凡的世界》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面对命运的苦苦挣扎,而是金波在青海的街头,面对留下自己爱情的草原变为都市街头之后,在十字街头流着泪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我忘不了这个情节,忘不了金波的寂寞、爱情、生命的渴望,那深层的悲伤,以及“最卑微之人”生命背后的单薄。
亨利·达戈的一生贫困潦倒,他的最大心愿却是想收养一个孩子,他通过自己创造的不真实国度里的薇薇安女孩的死亡作为要挟向上帝祈祷,希望自己可以足够富足能抚养一个孩子,这种幻想现实交织的想象,是亨利·达戈最无助困苦的生命急于寻找突破释放的挣扎,我不知道他独自一人面对生命最严峻的体验之时,究竟软弱孤立到了何种境地。
 
看过《孤独的城市》之后,我才真正从惊叹亨利·达戈的人生与他的作品,转而试图走近他全面的生活,在那里一片荒芜,我没有看到属于一个艺术家的精彩迸发,只看到了一个困苦无助的生灵,靠幻想的力量重塑回忆,试图挣扎着捕捉到自己人生仅存的梦想
那些扎扎实实与虚无缥缈的痛苦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三):逃不掉的北上广,摆不脱的异乡人

记得大学快毕业的那年,呆在学校无所事事,在外找了一个销售的兼职,时常跟着公司的人,栉风沐雨,奔波在外,某夜出差过后,从苏州赶火车回武汉,因硬座票紧缺,遂买了个无座票,踏上了火车,夜晚十二个小时的车程,疲惫不堪,四处寻找能够让我坐下来休憩一会儿的位置。车厢内,人山人海,摩肩擦踵,在外打工的人索性垫着自己破破烂烂的帆布袋,以地板为席,沉沉的睡去,过道上,洗手池旁,厕所边,挤满人,人们坐在地板上,头依靠在陌生人的身上,伴随着火车的颠簸,摇头晃脑的沉睡着,火车的磕绊声仿佛成了他们的摇篮曲。

我在车门附近,看到一位年迈的妇女,怀中的小孩似乎有八九岁了,躺在母亲的臂弯里,轻声的呼吸着,似乎睡得香甜,母亲面无表情的望着窗外零星的灯火飞逝而过,我小声的蹲下询问母亲,“您好,请问我可以在您旁边坐会儿吗?”她往旁边挪了一截,小孩仍旧闭着眼睛,懒洋洋的转了下身体。我因睡不着觉,便和母亲闲聊了起来,话音很低,火车的轱辘声偶尔都会覆盖住我们的声响。谈话中,得知,母亲将孩子从湖北的乡下送到上海去读小学,每逢寒暑假就接孩子回家。当时我没有过多的询问母亲为何将孩子送到如此遥远的大城市,他们那代人在村子里摸滚打爬,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攒下来的积蓄,全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上,他们没有渴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只希望孩子能够摆脱当下的环境,跳入另一个阶级,他们不求孩子日后荣华富贵,只求孩子在日后的日子不会像他们一样辛苦劳累一辈子,“用知识吃饭”是他们对孩子最大的期望

那夜我在车厢里没有睡着,凌晨时,浓稠的孤独感伴随着无尽的黑夜向我袭来,就像浑浊的墨水一点点的淹没自己的身体,喘不上气,也无处呼救,小孩轻盈的呼吸声,大叔的呼噜声,车轮滚动的声响,厕所里的冲水声,慢慢的变成了靡靡之音,几近消失殆尽。我突然觉得,自己川流不息的生活或许在别人的眼中是如此的微小,微小的如同尘土,轻而易举的便“逃离”出了旁人的眼睛。北上广,无数人趋之若鹜,它们代表着繁荣,代表着机会,甚至代表着“咸鱼翻身”,当人们选择踏入了北上广,便很难迈出步伐回到自己的故乡,金钱、人际关系、家庭将人们死死的锁在了城市里,即使是高耸入云的房价也不能斩断他们留下来的念头。人们犹如寄居蟹一样,在城市里生活中,随着工作的调动,换了一个又一个“家”,或许不能称为“家”,称作寄居地似乎更合适。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活的像一支队伍,我时常想为什么个体要依附于社会,社会却会制约个人的发展。大城市可以提供良好的教育,便利的交通,爽口的美食,却无法让你摆脱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不论你在城市里呆多久,你终究只是异乡人。新疆的一位作家刘亮程曾说过:“若故乡没有熟悉的亲朋好友,无论生活了多久,它终究只是一个地理名词,终究只是地图上微不足道的一个点。”异乡永远也无法成为故乡,孤独感也不会伴随着岁月成长而消失。

前几天下班后,总会抽点时间阅读《孤独的城市》,看了几夜,阅毕。这本书仿佛将我隐藏在内心深处细微的神经拨动了一次又一次,他仿佛对我说着悄悄话,告诉我那无处安放的孤独感到底来源于何处。作者奥利维娅·莱恩是一位备受赞誉的作家和评论家,她因为爱情来到了纽约这座繁华的大都市,事与愿违,初来此地,伴侣便离她而去,这座城市人来人往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喜怒哀乐印刻在各个路人的脸上,即使身处人群的中央,她依旧觉得孤独,单纯的身理上的接近,并不足以驱散内在的孤独感。她独自一人徘徊在纽约街头,她竭力的去寻找心灵的寄托,直到她将兴趣全部转移到了收集曾经生活在纽约的艺术家的创作作品,她发现了作品里隐含的孤独,深邃到一望无际的孤独,她突然觉得那些表面风光无限的艺人,私生活里的孤独就犹如洪水猛兽般一点点的吞噬着他们的灵魂,而作品的创作则是他们将体内的猛兽驱逐出来,囚禁在他们的作品里。

印象最深的一段故事是作者对安迪·沃霍尔作品的探索。谈起他,我总会想到几个词,“同性恋、标新立异、假发、刺杀,还有污秽”,看完了作者的讲述,我彻底的改变了先前对沃霍尔的看法,沃霍尔在幼年时期得了“风湿性舞蹈症”加上他吐字不清的外国口音,他不愿意与任何人交流,他害怕出“洋相”,他觉得沉默后续是一种逃避伤害的方式,他完全拒绝参与到交流中去,从而躲避失败的交流可能带来的痛苦,对于沃霍尔来说,在特定的环境里,孑然独立,格格不入,都会成为满足感的来源,甚至给他带来愉悦感。他并不是“波普艺术”的开创者,却是该领域内最为著名的倡导者,他渴望自己的作品能被人看见,而不是他自己被人看见,他喜欢用日常生活中琐碎的东西进行创作,低廉的物品可以融入更多人的生活里,这样的创作便能够扩散开来。他最初请求在画廊展示自己的作品,却被管理员以同性恋特征太过明显而被拒绝,从此以后他强化了自己女性化的活动方式,刻意戴歪的假发,轻盈的跳步,夸张的手势,“他将自己的弱点作为了优势,抢先一步让任何潜在的嘲弄变得无效。”由此可见,沃霍尔的勇气也侧面反映出了他对别人的拒绝有着强烈的恐惧感。录音机磁带以及电视机,在沃霍尔的生活中,都扮演同样的角色,通过虚拟的声音,将他挡在一定距离之外,它们似乎成了沃霍尔的保护墙。有人觉得沃霍尔并不孤独,他还有“银色工厂”,每天来来往往的人不计其数,这是沃霍尔最出名的工作室,才子佳人进进出出,屡屡不绝。沃霍尔却说:“我并不真的觉得所有这些每天在‘工厂’里围绕着我的人只是在我身边闲晃,反而更像是我在‘他们’身边闲晃……我感觉,在这儿,在工厂里,我们处于一种真空状态,这棒极了。我喜欢处于真空中,它给我留出了独自一人的工作空间。”沃霍尔在“工厂”里,创作的小说《A》,则深刻的表达出了他对人生的解读,“话说的太多会让你自己和那些在你身边的人感到害怕,话说得太少,那你几乎就是在拒绝自己的存在。”沃霍尔这一生中,还有一位女性是她无法摆脱的梦魇,她就是瓦莱丽,瓦莱丽是一位纯粹又激进的女性主义者,她认为男性把女人从彼此的身边拉开,把她们“拖到”郊区,去组成只以她们为中心的家庭小圈子,在她眼中男性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将女性置于低等的地位,她觉得“一个真正的社会由个体而非单纯的物种成员或伴侣组成。这些个体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和隐私,同时在精神上和情感上彼此相连,是与他人产生联系的、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的自由的灵魂。”她厌恶沃霍尔的“工厂”,直到她忍无可忍的对着他举起了0.32英寸的伯莱塔手枪,那一声枪响,对她来说,结束了自己在孤独道路上的“逃亡”,结束了沃霍尔对她的“骚扰”,她的臆想症摧毁了她,也摧毁了壮年的沃霍尔,她的一生是如此的凄惨,男友离她而去,陌生人的性侵,走投无路时靠肉体赚取金钱,她体内的猛兽将他的灵魂一点点的吞噬而尽,只剩下一具弱不禁风的躯体。

磁带,收音机,电视,电脑,智能手机,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能够陪伴自身的物品越加丰富多彩,最近流行的词汇“低头族”便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人们将物品制作出来并非出于它们的实用性,而是因为它们以某种方式予人以乐趣和慰藉。电子产品充当了一个良好的介质,将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塑造出一片独有的空间。人们将照片发布在微博,Ins,Twitter,微信,程序开发者用互动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虚拟社交,点赞,评论,转发,若没有了这些关注,没有了满屏滚动的回复,这些软件还能有什么价值。《我们生活在公众中》这部纪录片里,说过这么一句话“倘若我处在某种特定的情绪里,却又被困在我的家人和朋友之间,虚拟世界将成为缓解我的痛苦的解药。”

艺术家将孤独感囚禁在他们的作品里,而我们普通人,将孤独感全部囚禁在电视机盒子里,手机屏幕里,电脑主机里。试着学会与自己友好的相处,试着去理解很多表面看来折磨着作为个体的我们的事情,时间不会驻足停留,用有限的时间去过丰富多彩的人生,即使身处尔虞我诈的社会,频繁更换各种各样的面具,也不要忘了,相互支持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法则。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四):《孤独的城市》读书报告

阅读《孤独的城市》缘起于出版方「未读」群组的新书推荐,在读了几页样张和编辑的评论后立即被深深地吸引——背井离乡是许多人毕业之后便踏上的路,在对社会还没有清晰概念的年纪便只身融入到孤独。许多人下班后陷入迷茫,没有人可以面对面倾诉,没有归属感的房屋栖身,家乡成了最遥远的地方,父母成了百难一见的人。“逃不出的北上广,丢不掉的孤独感。”不止这三座城,每个异乡都是喧嚣而空旷。“孤独,是个人的体验,也是群体的困境”。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五):慰籍我们无处安放的灵魂

孤独的单细胞,组成孤独的细胞组织,再组成孤独的个体,孤独的个体生活在孤独的城市,进而绵延全世界,变成了孤独的世界。

孤独并不是某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普通人的孤独随着时代的洪流消失不见,文人骚客的孤独通过作品流传于世。

古有: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今现有书中作者写到的4个名人:

安迪.沃霍尔,他的作品前列第强烈的关注着隔绝和依恋这两个主题,一生都在与之对抗;

亨利.达戈,他的人生揭示了那些导致一个人离群索居的社会因素,以及想象力是如何被用来抵抗这些外部力量;

爱德华.霍珀,他所塑造的那些在萧条的咖啡馆、办公室和酒店大堂的玻璃后面的男人和女人的掠影,在近一个世纪以后,依然是寂寥城市的标志性形象;

每个人都在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内心的孤独,全世界的人都时不时的访问孤独。导致孤独是一个拥挤的地带,并且孤独是一种难以根除的慢性病,毫无用处可言。

有一种病症群体叫:孤独症患者,他们是一群彻底的孤独者,一生活在自己个世界里不曾、不愿离开。也许他们是一群天使,看尽人间百态而后跌落人间后,选择了孤独,彻底的孤独。

不问世事,不参与滚滚红尘。但我们大多数人是凡人一个,借由《孤独的城市》的文字了以慰藉我们无处安放的灵魂。孤独着我的孤独,寂寞着我的寂寞。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六):孤独的城市:不只是对关系的渴求

几年前,奥利维娅·莱恩是一个生活在纽约的英国外来者。尽管她对大城市的生活并不陌生,但每一次移居到新的城区,她都会因某些格格不入的时刻而感到局促不安,而这源于熟悉的语言环境中仍然存在的细微差别。置身那些神色匆匆的人群之中,他们的距离如此亲密却又如此遥远。

  《孤独的城市》读后感(七):孤独是群体性的,它是一座城市。

《孤独的城市》独特的写作方式让我看的欲罢不能,用了很长时间才看完这本书,但收获巨大,感觉重读一遍也是值得的。
作者奥利维娅·莱恩是一位英国作家,她为了伴侣只身来到纽约,却事与愿违的分手了。此时的她在纽约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一切都是陌生的,她陷入了极度的孤独,也激发了她对在城市中生活的孤独感与艺术创作相交融这个主题的思考,奥利维娅开始研究和感受那些视觉艺术作品,收集曾生活在纽约的那些艺术家的故事,探寻他们艺术创作的来源,这项工作缓解了她自己的孤独感,同时也成就了这本书,让更多孤独的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从中得到启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