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共读序言:死神可以带走生命,却带不走活着的意志
每天15分钟,每周带你读完一本书,
成为更好的自己
领读人|月华
主播|潮羽
《活着》共读序言
开始语:欢迎您收听365读书,我是潮羽。新的一周即将开始,周末能够休息的大多数人又要换一种状态开始活着了。生下来,活下去,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我们一生的全部内容。
新一周,我们的公众号将要和大家共读作家余华的著作——《活着》,这也是一本大家期待已久的作品。新一周的领读人将会怎么带领我们阅读它呢?与您欣赏作品《活着》的共读序言:死神可以带走生命,却带不走活着的意志。
01
读完《活着》,我怔在书桌前,愣神了良久,然后缓缓地把书合上,脑海里浮现出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的景象。
我和作者,和福贵,和即将看到此书的你们一起,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势,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
也更像,生存的意志在召唤着福贵,召唤着你,召唤着我,召唤着他,召唤着所有的人回家。
书中的人物都在冲着我笑。
头发全白、佝偻着腰的福贵牵着他的牛,在冲我笑,笑起来脸上的皱纹全部挤在一起,里面混合着泥土和碎草。
家珍也在冲我笑,她软绵绵地端坐在床上,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穿着虽然破旧却干干净净的一身衣服冲我笑。
还有凤霞,有庆,二喜,苦根,全部都在冲我笑着,笑着,然后一个个渐渐隐没,消失,只剩下福贵和牛福贵。
福贵最终也会消失,和牛福贵一起,埋葬在家珍的身边。
全家福终归是幻想,作者生冷而又决绝的把悲剧全部推给福贵,一遍又一遍毫不留情的伤害着福贵。
所有死去的人都是福贵最亲近的人,每一个人的死亡都让福贵痛苦,但同时让他更加珍惜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所有人都会死。
02
第一次读余华的《活着》,是在初中,读完后心里压着沉沉地石头,中间曾几次把书本放下。因为命运对福贵的打击让我无法接受,每每想继续读下去,就要缓和一下心绪。
这次选择书籍的时候,经过和编辑协商,还是敲定《活着》。因为这是一本读完后会感觉沉重,感觉悲伤,但是细细回味又觉得踏实,觉得轻松,觉得有那么一丝丝幸福在里面的书籍。
作者余华用最朴实、最简练、看起来最平铺直述的语言描绘着福贵的一生,向我们展示着生与死。
百年前的中国农村大地是什么模样?
这里的环境是最自然最美好的。
那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树叶的树下,田里的棉花已经被收起,几个包着头巾的女人正将棉杆拔出来,她们不时抖动着屁股摔去根须上的泥巴。
我摘下草帽,从身后取过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身旁是一口在阳光下泛黄的池塘,我就靠着树干对着池塘坐了下来,紧接着我感到自己就要睡着了,就在青草上躺下来,把草帽盖住脸,枕着背包在树荫里闭上眼睛。
作者对土地的描写,对田地的刻画,我觉得太亲切,太熟悉了。一幅一幅的农忙景象,就像电影一般从眼前闪过。
这里的人是最善良最淳朴的。
福贵在自己的枕头下面放了10元钱,他说将来他死后,谁来给他收尸,谁就把这钱拿走。
没有谁做出明确的规章制度,但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良好美德让福贵主动做出这样的事。
美好的品德永远不会被遗忘,它镌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谁也夺不走,占不了。
这里的人对生的期盼是最大的。
经历过长时间的战争,经历过痛苦难熬的三年自然灾害,经历过政局动荡的文化大革命,这里的人们依旧好好的活着。
即使送走了身边一批又一批亲人、村里人,他们对生命依旧有着无限渴望。
在那个年代里,生命无法由自己掌握,但是怎样活着却是可以选择的。
家珍说:“人老了也是人,是人就得干净一些。”
再穷,也不会让自己活的窝囊;再苦,也得让自己活的有尊严。
03
《活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本书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全书没有具体的章节和段落,按照故事梗概,我将本书分为7个章节。
第一章主要讲述“我”在乡下遇到老人福贵,他向“我”讲述他的一生。
第二章主要讲述福贵在家道中落前的纨绔子弟生活和家道中落后命运的改变。
第三章主要讲述土地革命时期福贵家里发生的一系列变故。
第五章主要讲述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福贵家里发生的事情。
第六章主要讲述文革期间福贵的亲人遭遇的事故。
第七章主要讲述福贵在遭遇亲人发生的事情之后,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地活着。
起初我很困惑:为什么这本书名字是“活着”,书本里的人物却如此凄惨,活的看不到希望呢?
既是如此,那这本书的意义在哪里?它又凭什么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呢?
现在我终于明白:在这广袤的大地上,人的生命犹如蝼蚁,面对命运,面对灾害,面对时势,毫无反抗之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又一个的走远。可是,在人物死去的背后,留下来的就是活着的人。
福贵的生活勇气令人敬佩,在他一无所有之时,还在集市上买了一头老牛,与它相依为命地活着。福贵没有因为亲人的离世而丧失对生命的热爱,反而不卑不亢、踏踏实实地活着。
面对命运,我们只能选择被动接受,但是如何活着,我们一直是主动者。
活着,就是活得踏踏实实,干干净净,死了以后没有一个人说闲话。
用福贵的话说就是死的好。
这个“死的好”,不是诅咒,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一个人一辈子用心生活,再顺其自然的死去之后,别人提起他的时候都会说:“这是个坦荡的人,是个好人。”
余华在韩文版序言中讲到:“活着”,在我们中国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源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在作者的眼里,连幸福都是需要忍受的。难怪每当福贵他们遇到开心的事情时,总是笑中带着泪水。
可是,生命又绝不仅仅只是忍受。
因为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活着的意志谁都剥夺不了。
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结束语:我一直觉得,能有勇气去阅读余华的这本《活着》,并且坚强地读到最后,那你就已经拥有了好好活着的勇气,因为作者笔下的“活着”太过残忍,让人只在这些文字面前,就能真切地感受到福贵内心让人无数次窒息的痛。让人不敢设想,如果我就是福贵本人呢?
人生来就是要经历一场场生活的战斗,任何的苦难都不能成为我们当逃兵的理由。有了直面痛苦的勇气,才可能有“活着”的毅力。
欢迎您关注微信公众号365读书,和这本书的领读人,并肩战斗。我是潮羽,明天见。
END
往期精彩
俞平伯:桨声灯影的秦淮河
杀死我们的东西,一定是光鲜甚至美好的
朋友和其他
领读人:月华,一个92年金牛座倔强女生,文字理性又治愈,励志又温暖。愿意用自己的笔架起你与书之间的桥梁,陪伴你们长长久久的走下去。微信号:15852167653。本文由365读书(ID:dus365)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音频配乐:
Kozoro - Every Leaf Falls;
黄江琴 - 似水流年;
彭飞 - 你妈看到你现在这样子一定后悔死了;
赵季平 - Lifetimes+Fugui Performs Puppetry;
赵季平 - The 1950's;
赵季平 - Jiazhen Leaves Fugui+Fugui Leaves His Old Home;
Painless Destiny - Where Are You?;
赵季平 - Lifetimes+Fugui Performs Pupp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