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由的老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10篇

2017-11-27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10篇

  《自由的老虎》是一本由沈诞琦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80,页数:27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一):女文青升级版

    文/苗炜
    我看到沈诞琦的第一篇稿子是《大鱼》,采访作家迈克尔·刘易斯。我看了头一部分,返过来看作者署名,的确是沈诞琦采访,而不是沈诞琦翻译。迈克尔·刘易斯多次为《名利场》杂志写稿,而这篇写刘易斯的稿子,也多少带有“名利场”气息,就是美国杂志里那种特稿的气息,作者一边写一边要告诉读者——我这儿非虚构呢!稿子是好稿子,采访也不能说是不好,但处处可见“手法”,很娴熟的手法。我看到的第二篇稿子是《克里斯蒂娜的头发》,有一个惊艳的开头,讲普林斯顿的一个女生,毕业之后走遍美国,跟着一帮工人去竖手机的信号塔,攒了钱之后,这个叫克里斯蒂娜的女生成立了一个小丑剧团,去伊拉克演出,认识了她的男朋友。这篇文章的“现场感”很强,尽管沈诞琦没有爬过信号塔也没去过伊拉克,但她“再现”的能力太强了。这种“代入感”到文章后半部分不再掩饰,沈诞琦直接谈论她对戏剧和小丑的认识。
    我这才知道,她要采访一系列普林斯顿校友,写一组人物特写。这些校友有的健在,有的早就死了。诞琦说她最满意的,是这本书里的《面对面的办公室》,写冯·诺依曼,图灵,我猜,她之所以钟意这篇,完全是迷恋这两个逝者的智识味道。她在普林斯顿念本科,时常有些伟大人物的幽灵围绕着她,比如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上学的人,不可能避开他,与其说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如说这是个智力生活的象征,沈诞琦写爱因斯坦,同一篇文章中也记述自己的生活,她抑制不住文学青年的想象——1905年的春天,那个被物理界称为“奇迹年”的年份,二十六岁的专利员爱因斯坦在瑞士伯尔尼的邮局,寄掉了自己的相对论论文。那时候他一定感受到了一种难以承受的空虚
    一个严肃的编辑可能会删掉她在“人物特写”中“溢出”的部分,一些浪漫的想象,一些大而无当的议论,还有些手法,过分强调戏剧感。但这些“溢出”的部分,恰恰是她最闪耀光彩的部分。我在《新知》杂志发表《克里斯蒂娜的头发》时,删去了一大段,那是为了让这篇文章符合杂志的叙述规范,不要“溢出”,但作为一个老文学青年,我很喜欢她“溢出”的那些东西。她在美国念书,熟悉那套叙述手段,这本书中的“特写”,能表明她手段的纯熟。可作为一个有眼光有见识的新一代女文青,她肯定不满足于完成一篇中规中矩的稿子,她总要显示,“我能写得更好”。
    记者写稿子,写及格了就可以,写得好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写得好,是作家要考虑的事情。要说沈诞琦这书有什么毛病,就是把作家要写好的那股子热情灌注到了人物稿子里。我这句话未必准确,但我相信我的判断,不管她怎样做采访,怎样搜集资料,她对于自己的叙述的迷恋远甚于对现实或者真相的迷恋。她在这本书最后忍不住放进去自己的一篇小说,可以证明这一点。我相信,这本书是沈诞琦漫长写作生涯的开篇,她还会写很多,不论是特写还是小说,她的叙述值得她自己(慢慢会有很多人)为之迷恋。顺便说一句,“女文青”这个词现在多少有些贬义,实际上,许多人对文学有过于浪漫的理解和太浅薄的热爱,我用这个词完全是褒奖的意思,沈姑娘是新一代女文青,眼界宽,有手段,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写作者智识生活上的起点竟然这么高。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二):无地自由

张充和概括沈从文一生时用到了“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八个字,第一次读到我顿觉“触目惊心”,从此再没忘记过。一方面是因为这的的确确是沈从文最恰如其分的写照,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学院派文人最美好的概括和褒奖。所以我对喜欢的作家和作品都会借用这句话来形容——但是没用过几次。看沈诞琦新书《自由的老虎》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这八个字。
早年有个很红的学院派余杰,他的标签是“北大抽屉文学”,他写的关于中国近代、现代教授的文章曾深深感动过我。这次看到沈诞琦的书,有找到了那种久违的学院式感动。近距离接触加详实资料考证加深情温暖的笔触,轻而易举征服了我的心。
我很佩服这本书的出版编辑方悄悄,在制作封面的时候没有加任何零碎的宣传语和煽动性文字,只在右上角写了一句“那些特立独行的天才和‘疯子’们”。也是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这本书的性质,这是一本人物小传合集。
与一般的人物小传不同,这些小传有血有肉、生动传神,若不是主角都是真人,真可以当成文笔优美的小说来读。这是沈诞琦人物传记的特色之一,细节描写特别强大。一本书读下来,也许你记不住那些普林斯顿的教授们具体有哪些科研成就,但是你一定记得住那些或美好、或残忍、或动情令人落泪的画面。
冯•诺依曼教授永远都穿一身笔挺的西装,每年换一部凯迪拉克,早上十点把爱车停在帕尔马物理实验室,翩翩佳公子一般神采奕奕地走进隔壁数学系的办公室。
宝拉•邹作为一个无偿志愿者在国际学生中心服务,一年到头只守着六平方米的迷你办公室,只有一个助手帮忙,却几乎在学年中的每一天都组织活动,为国际学生送去温暖——直到她以八十高龄退休。
彼得•海勒斯看着四川的美景惆怅万分,玉米会被收割,稻子转为苍黄,他的学生一毕业就会被分配到更偏远的乡村教中小学英语,他们将每天面对剥落的黑板、破旧的桌椅、紧缺的柯本……想到这一切,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工作的意义
约翰•纳什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被迫接受如今已被西方医学界停用的胰岛素昏迷治疗。而出院后的他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童年好友说:“和我讲讲我们一起玩的事情吧,那个治疗把我的童年记忆给抹掉了。”后来他被安排了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员闲差,于是学生们常常看到一个穿着红跑鞋的中年男人形容枯槁地在校园里游荡,在整块黑板上写下不合逻辑的公式……
克里斯蒂娜坐在信号塔最高处的那块三角地带,小心固定那根电缆剩下,亚利桑那州大沙漠四十五度的烈日下,她穿着黑色T恤黑色短裤带着黑色头盔,十足像一只乌鸦,而她心中的梦想,则是戴上五颜六色的面具,到舞台上去演一个小丑。
……
这样写下去我将成为一个十足的剧透狂,但是书里这样美好的画面真的到处都是。我是一个细节控,无法不被这样的情节打动。好的人物传记绝对不是机械地罗列这个人的生平事迹、评价优缺点,而是将他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活生生的人。而一个人,恰恰是由无数细节组成的。能够依据各种线索还原出那些细节,并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是一个衡量一个传记作家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我猜想这正是沈诞琦所追求的,所以她的书中在讲到斯科特•伯格的时候,也特别讲述了他给柏金斯写传记时的一个细节。那时传记已经成稿,柏金斯的女儿又给了他一大箱资料。斯科特不厌其烦地看了起来,在众多枯燥的公务文件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儿,那是一个大雨天,柏金斯去做演讲。这样一件小事,斯科特硬是通过查找资料、找人聊天、还原当时的场景,一次次求证,终于弄清楚了那个细节:1946年3月26日,纽约曼哈顿在下暴雨,柏金斯的帽子湿透了,垂到耳朵,他对女儿说,他已经完了,到头了。斯科特追查了几箱子资料询问了五六个人,还原出了柏金斯帽檐的水滴……
“我想用一个你的轶事来作文章的开头。一件发生在几个小时之内,却能让人看到一生的故事。”这是斯科特写人物传记的宗旨,貌似沈诞琦正沿着他的脚步走下去。
也许在那些追求“客观”的历史学家看来,这样的描写太煽情,妨碍读者客观公正地看一个人。但是我喜欢的恰恰是这些煽情的感性的片段,它们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吸引我怀着更大兴趣去探索整个夜空。因为“如果你足够关心这世界,世界将展现给你那些文学性的瞬间。在那个瞬间,一个故事可以呈现所有道理。”
沈诞琦在评价斯科特的时候用了一段话,我觉得这段话恰恰可以评价她自己:“他从广大的海面开始搜索,直到精确地定位到他想要的那一颗珍珠。这颗珍珠是如此特别,以至于当他找到珍珠的主人,那个人会感到一股惊喜,而非冒犯。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这也是沈诞琦可以采访到书中那些教授、近距离接触他们的原因吧。
这本《自由的老虎》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对菲茨杰拉德的认识。坦率说之前菲茨杰拉德那么火,我一直没有读懂过。最喜欢的只有一个短篇《本杰明•巴顿奇事》。他最著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没有让我特别震撼。我没有研究过他的生平,更没有详细读过他的传记,我甚至有种偏见,觉得如果一个作家需要读者先看他本人的隐私再去看他作品的话,就说明他的作品还不够好。
沈诞琦却是菲茨杰拉德的粉丝,《自由的老虎》的第一篇就是讲述菲茨杰拉德的故事,关于他的初恋,关于他的末恋。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我忘记了菲茨杰拉德是一个真是的存在,险些把他当成小说来读。用网络时代的解构腔形容,这是一个屌丝苦爱白富美而不得从而转向另一个白富美,突然咸鱼翻身之后跟白富美凑成了一对儿却终究因为气场不和互相折磨到死的故事。但是天才的疯魔加上现实的捆绑让这个绝恋故事格外引人唏嘘。“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一场欢喜空悲欣。”看到故事的最后一个字,我终于弄懂了《了不起的盖茨比》那看似幻觉的爱情和虚空所在。
另外我不得不格外推崇一下沈诞琦的翻译功底。可能是她从小就去国外念书的关系吧,英文好我不吃惊,学习成绩好我也不吃惊,我叹服的是她竟然还能保持那么棒的中文驾驭能力。我有一些朋友去了国外之后都是“hello啊,饭已OK,下楼米西吧”这种中洋混搭的腔调,别提写出文笔优美的文章了,连写个简单扼要的说明文、论文都很难。沈诞琦居然还能用诗一样的中文写作、翻译。有一段她译的菲茨杰拉德的《天堂的另一侧》我超级喜欢,特此摘录,如果我早先看到的是这样的译文,说不定会爱上他。
“午夜过后很久,普林斯顿的塔楼和尖顶仍可以看清——星星点点有几盏晚灭的等——然后,突然从清澈的黑暗中传来钟声。这里的一切是无穷无尽的梦:往昔的精神滋养了新的一代,从混乱不羁的世界中被挑中的青年仍然浪漫地汲取着死去的政客和诗人犯过的错和忘记的梦。这新的一代,叫嚣着陈旧的呼喊,学习着过去的信条,虚度想入非非的悠长日夜的一代;是比前辈更害怕贫穷更渴望成功的一代;是在成长岁月中意识到所有的神明都死了,所有的战争都打完了,所有人类的信念都站不住了的一代……”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是,书名很有意思。中文名字是《自由的老虎》,而相对应的英文却写成了freedom of tiger。我想以作者和编辑的功底,不应该是翻译的败笔所致,那么我想,应该是有特定的意思吧。
中文字面上看,“自由的老虎”说的是老虎已经得到自由,老虎很自由,与它相对的应该是“free tiger”。而freedom of tiger直译的话,应该是“老虎的自由”。老虎究竟有没有得到自由?难说。有太多猛虎仍被囚禁,无地自由。
不禁想到书中提到的数学家艾伦•图灵。他因同性恋被被判“不体面罪”,法官给出两种处罚任他选择:坐牢,或者化学阉割,即通过注射雌性激素来抑制性欲。图灵被迫选择了后者。他以为这样这少可以继续待在家里研究他热爱的数学。他被持续注射雌性激素长达一年,导致胸部发育,变声,阳痿。终于,他在家中咬了一口沾有氰化物的苹果,自杀。
老虎,远未自由。
幸而,老虎从未放弃追求自由。
“那是一个离我们遥远的伟大的科学时代,基础学科之间有许多天桥和地道相同。科学家从一个学科开始挖凿,最后挖到另一个学科的金矿。在那个幸福的基础科学的时代,犹太人冯•诺依曼和同性恋者艾伦•图灵坐在面对面的办公室里,这两种备受歧视的身份将困扰他们一生,可是他们心无旁骛,只有一个愿望:做一个数学家、数学家、数学家。”
幸福的数学家。他们的心中有一只叫做“自由”的老虎,虽然身处险恶丛林,但从未放弃抗争。也许,书名可以译成:tiger called freedom。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三):普林斯顿的梦想

     这本叫做《自由的老虎》的书的作者沈诞琦是一位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留学生。虽然在此前他没有出版过一本书 ,是以一篇叫做《波士顿人》的文章而著称于世,在这个文章每天车载斗量的海量产生并且不会给世界留下多少痕迹的时代,作者写作方面的影响力应该说是让人羡慕的,但是这本书中并没有收录《波士顿人》这篇文章。一名有才华又年轻的作者,总是在某个程度上让人嫉妒的。而翻阅她的简历,更是让人咋舌。这样的人生履历,固然是给她的人生套上了金边一样的色彩,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容易给人一种精英主义的自负感觉。而在中国,写作在某种意义上是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太过于精英主义并不能够给写出一本好书加分。何况这本书是以普林斯顿大学的精英学者为主线的书,除了吸引一些真正对智识生活感兴趣的读者,有多少人会对普林斯顿大学的伟大学者们感兴趣呢?
      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明显受到了《纽约客》等非虚构写作方式的特点,这样的写作方式在海斯勒的《寻路中国》和《江城》发表后,在中国迅速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但是这样的写作方式并不是能够轻易模仿的,而读完《自由的老虎》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已经是一本十分完善的非虚构写作样本。这本书中描写迈克尔刘易斯的稿件让人印象深刻,在写到迈克尔刘易斯之前,作者先用着有条不紊的文笔描述了迈克尔刘易斯家的大草坪和大房子,讲述了迈克尔刘易斯的精彩生活,一个美国成功人生的典型生活跃然纸上,没有见到作者要描写的对象,但是纸张里溢出的那种气氛让人似乎感受到了一种电影摄影机的移动,作者正在通过笔墨不疾不徐的从环境这首,最终聚焦到作者本人的经历上。用词简洁明快,有着一种能够吸引人读下去的劲头。作者和传主都有着相同的特质,那就是对写作的热爱和金融学的背景。而作者能够提炼出传主的漫长生活中令人感动和屏住呼吸的那些元素,让读者能够一针见血的看到WHY IS HE?上帝最终丛不丢筛子,看上去每个成功人生背后,都是巨大的热爱和梦想。
       这也正是这本书书以菲茨杰拉德为背景的感同身受之处,菲茨杰拉德是个有梦想的人,最终他在爵士乐的靡靡之音和镀金年代实现了一个梦想,又最终使梦想破灭。而这本书中的每一个人,有些人曾经实现过梦想,有些人一直在实现梦想。人生总是孤帆远影慢慢独行,书中也没有丢弃那些传主生活人寂寞和失落的一面。但最终,有梦想是好的,能够实现一次梦想是让人欣慰的。这也就是作者希望总结的普林斯顿的精神,是伟大灵魂的喃喃独语。我想着也是作者所希望的人生。
      在一个全球化时代,一个来自中国大城市的青年自然会有机会前往美国英国那些顶级的高校。每个人的资源和禀赋不同,能够达到的高度不一。这种无法整齐划一给人带来了烦恼,也带来了奋斗的动力。笔者显然就像海斯勒一样,希望能够像专业作者一样写得好。所谓写得好不但是常有神来之笔,也应该是像专家一样的富有纪律性和严谨性。笔者也衷心祝愿她在写作上会有着远大前程。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四):普林斯顿的魅力《自由的老虎》

普林斯顿的魅力《自由的老虎》
   看这本书是冲着图灵、纳什、海斯勒还有菲茨杰拉德,不过这几个人之间好像没什么联系,把他们能够串联起来的,那就是普林斯顿了。其实还有一位比上面所有人加起来都有名的人物,那就是爱因斯坦。他们都在普林斯顿生活过。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普林斯顿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和这些校友们以不同的方式相遇,于是就写下了这一篇一篇的文字。一部普林斯顿大学知名校友的传记集。
   不过作者并不是从网络中收集到资料,然后拼贴出故事来,这里所有的人物都是因为和作者相遇,或者是听闻,总之就是以某种特殊的方式了解以后才写出来的。而且的文笔相当不错,把文章写得很生动。不过更生动的还是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本人。
   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纳什,因为看过电影《美丽心灵》,开头看了五遍才终于看了进去,原来过了半个小时的无聊的铺垫故事才真正开始。一旦忍受了铺垫的无聊你就会被后面的故事感动得一塌糊涂。当然作者也看过这部电影,当时作者在图书馆打工,负责还书后的条码扫描,工作都是在凌晨或者深夜来完成,这个时间图书馆人最少,不过普雷斯顿的图书馆还是有几个特殊的人物,当然都显得不太正常,一个一坐在电脑旁就是七八个小时的胖子是维基百科的正式编辑,每天都在审核条目。一个隔上一阵子就要抽动半分钟,后来她才知道,这就是纳什的儿子,精神病是会遗传的。
   后来她在校园中和纳什夫妇迎面相遇,一眼就认了出来,可是惊讶的是纳什身边的妻子,不但不漂亮,很平庸,挺学友们说,真实的故事和电影完全不同,纳什刚得病后妻子就和他离婚了,只是住在一起,等到纳什得了诺贝尔奖两个人才复婚的。其实人都是平凡的人,是各种各样的宣传,让我们看到了伟人,其实那些伟大很多都来自虚构和想象。人都是很平凡的,很普通的。包括纳什和他的妻子。
   没想到海斯勒也是普林斯顿毕业的,作者也是通过同学的推荐才看了海斯勒的《寻路中国》和《江城》,我在这里才知道海斯勒还写了第三本书,那就是《甲骨》可惜在中国还没有出版,内容写的是新月派诗人陈梦家和妻子的故事,他们痴迷甲骨,可是陈梦家却在文革的政治旋窝中自杀,妻子换上了精神分裂。
   还有许杰美国第一个华裔艺术博物馆馆长,小丑克里斯蒂娜,图灵,菲茨杰拉德等等,普雷斯顿和任何一个古老的大学一样都是出名人出故事的地方,这些名人,这些故事,就是这所大学最重要的一笔精神财富吧。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五):很用心和精彩的一本书

斜靠着沙发看着“老虎”的书。     
“好奇,你怎么笑咪咪的,有点古怪的样子。”有人对我的表情表示疑惑。 是的,我是被“老虎”书中的故事弄笑的。      
书中的有些故事其实是凝重的,但是作者写来却显得不十分的沉重,倒是能感受作者文字中的聪明和诙谐。      
比如一个数学天才的电脑“我的文档”中只有两个文件夹,一个是“happy"放着女朋友的照片,一个是”happier"放着数学资料。     而中国的甲骨文大师的著作是有关“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      
作者很平静的写着这些文字,而我读到时会笑起来。      
这是一个“写得好”的作者的书。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六):大树后面的森林

作为《自由的老虎》这本书的编辑,我是阅读了好几遍的。刚开始拿到这份稿子时,我并不知道作者是谁,作者的序言也是后来给我的。在这里写评论,也不是因为我是编辑。我自己做了好多书,我不会一一去写评论。正如作者所说的,“这并不是整片森林,而是森林中我性情所至更加偏爱的那些树”。我写评论就是因为这是我偏爱的书。
因此,先以稿子本身来说说我的第一印象。先读到的是《毁掉菲茨杰拉德的女人》,一开头就遇到了这么有大气象的句子:“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直言不讳地表示,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被女人毁掉的。这话有失公允,女人成就了他,女人也毁了他。伟大的人总是被成就他的东西毁掉,无一例外;而大部分人之所以默默无名,只是因为没有遇到能成就他们的东西。”
这样的文章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老道、大气。我想着怎么这也是个四十多岁的作家写的吧,而且也不是那种四平八稳的老作家,事实上,很多地方写得很是冒险,而且冒险到正如作家苗炜所说的,有了“溢出”的部分。正因为这样,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可爱,因可爱而带来的亲近感。
作者笔下的那些人物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作者,他们因此也带上了可爱的亲近感。作者笔下的这些人物几乎都是赫赫有名的,很多人写过,所以要把这些人写好,写出新意,那是很困难的,更何况作为一个新手。但是作者却写出了新意,且写得很好。这源自于他自己通过采访等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当然少不了他既娴熟又冒险的写作角度和写作方法。作者在很多地方对一些故事情景进行了“再现”,由此有了小说的意味,使得文章的可读性很强。这是写人物传记时很闪亮的一点。比如在《毁掉菲茨杰拉德的女人》中,对菲茨杰拉德和姞内瓦如何见面如何信件传情的情景,写得非常浪漫。写彼得·海斯勒的《一生中的四天》,对这四天也用了同样的方法,这是他采访所得的资料,也是她的情节再现,使得读起来很有场景感,也真实可信。也许这是她从彼得·海斯勒的作品中学到的。读过彼得·海斯勒的作品后,我深感到这一点。
也正是因为《自由的老虎》的引导,我也才去读彼得·海斯勒的作品。是的,作者的《自由的老虎》,会为读者打开更多的窗子。作者笔下的人物主要有菲茨杰拉德、冯·诺依曼、图灵、约翰·纳什、克里斯蒂安、作家彼得·海勒斯、斯科特·伯格、迈克尔·刘易斯、许杰和宝拉·邹等。这些人物的故事都会打开更多的窗口。其中对我影响特别深的,是在关于菲茨杰拉德这一篇中,写到珊尔达的写作才能,因此我去读了她的一些作品,我才真正发现这位被埋没的天才女作家,是怎样被菲茨杰拉德的光环给隐去了。还有其他的一些诸如此类的真实的发现,都能给人带来惊喜。正如作者所言,“我本来的计划是观察一棵大树。枝叶交错,我最终看到了一片森林”。
因此可以说,《自由的老虎》既是一棵大树,也是一片森林。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七):雕刻着时光的《自由的老虎》

生命中有些特别的日子是引线,它们灵巧地串起了之前之后广阔的时空,让人觉得天地坦荡。2002年的那个夏天……未来十年的生活,这一定时非虚构作家最欣慰的时刻,厚实的像一个喜欢自己的人突然闯入自己的生活,到处都是新鲜的故事,到处都是等待揭晓的 surprise。
     时间是一个圆,弯转过来首尾相接。世界重复着自己,无休无止,不差毫厘。现在是2014年夏……爱因斯坦递过来一个三明治,开始读着《爱因斯坦的梦》。商人不知道同一买卖要一做再做;政治家不知道在时间的轮回中,他们还要在同一讲台上叫嚷无数遍;父母将儿女的第一声笑珍藏在心,好像再不会听到;人们大都或许不知道,其实生活不动声色地继续,知道有一天,另一些小小的奇遇,让人顿悟,原来那些忽略的东西究竟能够承载多大的重量,没有人知道答案。
    新思想在陈旧的树叶中莎莎作响,旧故事在软绵绵的土地上孕育着明天,青草之中泛着岁月的淡定与安静,仿佛置身树林中,可以慢慢的走,走到一朵鲜花为你开放,走到一颗星光敲响时光的音叉。
    这样的思索,来自于《自由的老虎》。“我只记录闪光的时刻”。。。这是奇迹的时代,这是艺术的时代,这是富余的时代,这也是讽刺的时代。《爵士时代的回声》中纸醉金迷的穿凿了一个时代。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书,真好!从1972年的“走向阅读社会”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今年世界读书日的致辞中所言:“图书是我们消除贫穷和建设和平的最有力的武器。”。读书,令我们活在时间之外。2014年4月23日,读一本好书,串起来花瓣一样的特别日子。读一本好书,《倾城之恋》中你才知道《美丽心灵》总是会让《心灵捕手》挣脱内心自由与价值的枷锁,呈现出那种最原始最纯净的动人故事。
   《自由的老虎》,在一个安静的午后,坐在图书馆,捧着他,就像是跟作者对话,在雕刻着时间的刻度。有人说:雕刻时光的工具是摄影、CD、刻录机、日记、视频,也有人说,雕刻时光的是我们头顶的星空,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王铮亮演唱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掀起了拷问: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青年演员章子怡在刚刚闭幕的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朗诵一首《雕刻时光》奏响了光与影的回旋。正如英国科幻小说家海因莱因经典短小说《你们这帮傻瓜》中:如果时间旅行是可能的,那么我们的世界线就是一个闭合环。1945年,有一个女孩出生;1963年,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到了1970年,他成了一个流浪汉,他返回到1945年碰上了他自己;1985年,他又一次登上时间机器,将自己变成一个酒吧招待回到1970年,去会晤一个流浪者。
      每天,每个人都会晤着生命中有可能擦肩而过的人,在相遇与离别之间雕刻着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时光。且行且慢,为想要的痴狂,永远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与理想的平衡的主题。
       痛苦与欢乐,希望与绝望,奢华与简朴,现实与理想,贪婪与无欲,遗臭万年与万古流芳、轰轰烈烈与平平淡淡等等都是时间的填充物,人因心灵而伟大,也因心灵而卑鄙。时间本来没有错,小时候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就是金钱“的教育,到了长大一点的“致那些我们逝去的青春”,还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回忆与期许中勾勒着我们的未来,求爱被拒,谦虚生活,绝望生存。刚刚收到苏半夏的《你是我追不到的时光》,封面上写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曾几何,网络上我最美好的年华是和你在一起,最具逆袭的年华是在某某处度过的充斥着这个似乎脱离了野蛮状态的时代,炒热了这个追忆和向往并存的人欲与货利并存的时代。
    慢慢的,读到了天黑。星辰灿烂的夏夜,六条独木舟,帐篷中温柔的朗读声“晚安,爱因斯坦祝你好梦!”
   《自由的老虎》不愧为一部经典,雕刻着阅读者的时光,真好!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八):前言

文/沈诞琦
      我从未把这本书看作一个传记集、或者一本关于大学的随笔。它是一个由作家菲兹杰拉德引起的意外。
       我对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充满了私人感情。高二那年,因为某种幸运或是不幸,我被上海的一所公立中学送到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私立高中做交换学生。在那个过于白皮肤的寄宿高中,只有三个来自大陆的学生。学业不再是偏执地追求的东西,可是同学们去偏执地追求运动成绩,追求紧紧缩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那个异常孤寂的小镇切断了我过去的生活,也轻易推翻了我对世界刚刚建立起来的理解和信念。世界不再是“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可是世界也并没有变得更宽,美国历史课上所教授的观念似乎只是为了让这些孩子能长成和父母一样保守而狭隘的美国中上层阶级。在这里,过去和现在都成了虚构的倒影,我对自己的身份和周遭的世界充满了焦虑。几个月后在英语课上,我读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它是那么执迷于繁华世界却又不断在写繁华之后的深渊,那么故作轻浮却又那么宽广。它成了整个美国第一个我真正理解的东西。
       一年后,我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之前从未去过它的校园,也不认识任何校友,最后选择了这所大学,一大半因为这是菲兹杰拉德的母校。
       五年后,我临近大学毕业,出于对菲兹杰拉德的感激,我决定写一篇菲兹杰拉德的小传。好几个下午我坐在学校档案馆里查资料,逐渐发现菲兹杰拉德深深影响了三个他从未认识的后辈校友,一个成了杰出的外交家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一个成了知名传记作家斯科特•伯格(A Scott Berg),还有一个是炙手可热的金融记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几周之后,我和一位校友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聊天,菲兹杰拉德是他最崇拜的作家。在他普林斯顿的恩师约翰•迈克菲(John McPhee,同时也是普林斯顿校友)的鼓励下,海斯勒在中国呆了十余年,为《纽约客》杂志写中国的长报道,如今他的书《江城》和《寻路中国》正在中国大陆热卖。好几个月之后,我去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意外意识到馆长许杰(同时也是校友)和海斯勒有隐秘的联系,而上海出生的许杰又联系着这所大学的许多中国留学生。
       于是,每一个校友都领我去认识下一个校友,当我不断追踪这些线索,他们把我带到了许多档案馆和图书馆、柬埔寨的公益组织、英国布莱切利园的谍报机构、天津南开中学的话剧团、发自莫斯科的八千字长电报、三千年前的一头青铜犀牛、横穿美国的马戏团、漂浮在盛夏的海上所写完的一本关于梦境的小说……毕业之后的两年,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认识这些校友、聆听他们、叙述他们。当我把他们一一写完,我感觉又从大学毕业了一次,也许这所大学的名字不叫“普林斯顿”。
       我本来的计划是观察一棵大树。枝叶交错,我最终看到了一片森林。这并不是整片森林,而是森林中我性情所至更加偏爱的那些树。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九):男孩别哭

因为一些琐事,读这本书和写这篇评之间有了几天的时间差,以至于要强制自己坐到电脑前敲一些关于这本还不错的书的感慨时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刚好豆瓣FM随机播放的是我很喜欢的海龟先生的代表作《男孩别哭》,于是就借过来做题目了。这本薄薄的散文集介绍了许多人,这些人在成为“历史”之前,都曾是向往自由的男孩,强忍泪水走在自己的路上。
“但仍有一些力量驱使我/踏上这模糊、荒谬、古老的旅途/在夜晚我不停地追寻/我诗歌的老虎以外的,另一只虎。”博尔赫斯 《另一只虎》
在这个阿根廷老人构建的入迷宫般的文字世界中,“老虎”是他极为热衷的意象之一。被原始与激情充满的南美大陆上,丛林中却生有天神一般的老虎。他们迅捷果敢,特立独行也不曾屈服。如果说威廉·布莱克是在借老虎歌颂造物的力量,那么博尔赫斯,则是希望以卓尔不群的老虎,表达自己对孤独与自由的渴望。也许在这本书中,“自由的老虎”所指代的,同样是这样一群人。或许他们的生平在许多人看来充满了惋惜,但这是他们想要的自由,仅此而已。
按照作者的说法,这本书缘起“菲茨杰拉德”。这个一手写天堂,一手毁灭希望的“耶稣之子”用自己的文字叙述了我们的向往。造物者是公平的,在他将才华与美妙慷慨地送给了这个自由人的同时,无法回避的厄运也接踵而至。他的迷恋最终毁了他,然而倘若没有“旷日持久的热恋”,他的天才似乎也无从迸发。
为何缘起菲茨杰拉德?不仅仅是由于他是普林斯顿历史上最出名的肄业生,更重要的,是他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如伊卡洛斯般,要么高飞要么死亡的极致之美。平庸之徒总也无法理解天才与生活的纠缠,他们也不会被“要么平庸,要么孤独”的课题困扰,因为一开始,他们便无意享用生命之路上可能的惊奇与闪耀。
“安稳的日子”,爱因斯坦说,“那是猪栏里的梦想。”
倘若你选择了不凡,或者说你决意要为自由而战,也便意味了一条注定短暂而充满不安的路径。人生的花园里有太多分叉的小径,但通向光明的,却只能闪耀一时。
也许对于“自由的老虎”,人生只是闪耀的此时,就像芳香不需要道路一样。

  《自由的老虎》读后感(十):两个问题及其他

某天因为一个友邻的一则广播知道了这本书以及有一些人因抨击作者而恶意给这本书打低分的事情,但其时未看过这本书,无法发表任何意见,因而也没有了解相关的细节怕入了主观印象;而在看完此书以及那篇备受争议的《波士顿人》、查阅了豆瓣知乎上能找到的一星事件相关信息之后,特别想写点什么。
1、写得好还是不好?
个人认为,评判一个写东西的人,最基础的出发点应该是:他/她的文字写得好还是不好?仅这一问题的答案,作为一名读者,个人认为沈诞琦写得很好:行文流畅、结构奇巧、引人入胜。而能有这样的文字功底,姑娘平时写的东西应该不少、想的东西更是多、广,否则单凭博闻强识很难达到《自由的老虎》所呈现出现的质感与水准。
对于沈姑娘的风格,个人很认同苗炜先生说的,“‘现场感’很强……(沈诞琦)的‘再现’能力太强了”(详见http://book.douban.com/review/6644225/)。事实上,在知道《自由的老虎》之前,本人已经关注了玑衡,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她的原名就叫沈诞琦,只是觉得这姑娘写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现场写得真好。读完此书之后,对于那些已成历史的画面,沈姑娘都能从当时当事的角度写得滴水不漏,着实是厉害。
其次是觉得,沈姑娘能有效地把自己的思考转换为表达。比如说,在《第一个中国人》里,沈姑娘写道,“于是,身份成了一种自我定义,也是宽容他人的定义。”以及《大鱼》里,“对于一个好作家,答案永远在故事里”,这样一些平实又较为精炼的话,反映出了作者有过的对于世界的探索式的思考,以及其可以把思考结果转换为准确的语言的能力。思考与转换,这两点都很难得。
不过,也许是因为写的东西还不够多(毕竟才第一本书),也许是因为思考得还不够深(毕竟还这么年轻),《自由的老虎》里有些行文略显匠气。以《第一个中国人》里的另一段为例,“其实,何必去原始森林,只要离开故土去任何的异邦久居都是一种对自身的探索之旅,都是在上下求索而最终回到那个能够安身立命的原点。”异邦、久居、安身立命这些词略显刻意,尽管句子背后的意义是十分深刻的、有着人文主义情怀的,但是整个句子读上去有些有意为之的距离感。
另外,一定要挑的话,个人认为有些句子的语序、用词可以再调整一下,使之更符合中文的思维与习惯,也可以避免可能形成的语病。比如上面这句,换成“其实,何必去原始森林,任何离开故土去异邦的久居都是一种对自身的探索之旅,都是在上下求索以最终回到那个能够安身立命的原点”,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2、“我”要不要存在?
特别想提出来的是,“我”这个字在这样一种传记类的文体中,要不要出现。《自由的老虎》的第一篇《毁掉菲茨杰拉德的女人》让人以为全书营造的是这么一个氛围:作者的文字是旁白,读者的大脑是放映机;第二篇《面对面的办公室》里出现了“我们”,但是还好,没有太大的感觉;第三篇《第一个中国人》、第四篇《一封长电报》……咦,怎么有这么多的“我”?于是一个以文会史的想法破灭了,二人的世界里有了第三者(呃,就是这么一种感觉)——一个在普林斯顿念书的华人姑娘,一个造访旧时沪上千金的上海女生,一个能跟刘易斯对谈的作家新手,一个受美联储经济大牛亲切面试的职场小菜鸟……
反观第一篇,没有“我”的存在,以个人感官而言,读起来是更顺畅的、更纯粹的。因此是不是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参考的观点:在这类文体的写作中,去掉“我”的存在会更好一些?
支持去掉的理由,个人认为有几点。一是有一些身份很容易引起冲突,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屌丝众多、名人都愿意自黑的年代;二是“我”这个主体通常会破坏文字的意境,打破了只有读者与事件的平衡与宁静;三是“我”通常都是主观的、多愁善感的、想要表达、试着灌输的,这样的一些特质都与“还原现场”这个目标相违背。
当然,不使用“我”会使得一些感悟和问题无法抛出,这个倒是可以通过写法做一些调整;有些第一视角的画面得不到呈现则比较难解决,要不,忍痛割爱,在其他场合或另一本书里写?就像刘易斯那样,“好性子的守候着”。
3、其他
知乎上对于《波士顿人》的讨论让人有些目眩(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464761/answer/21473362),方悄悄也说她朋友认为该文作为采访稿写得确实不好(http://book.douban.com/review/6654539/),这些比较专业和深入的领域本人不懂就还是回避不谈的好。回到《自由的老虎》,除了上面关于写的问题之外,另有特别想感叹的是沈姑娘的阅历与思考,可以用丰富和深刻来形容。而这些阅历与思考,有一些是背景和运气带来的,更多则是沈姑娘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光是整理所需资料、拜访要见的人、写下这些字并几易其稿,就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啊!
沈姑娘在前言里说,“我本来的计划是观察一棵大树。枝叶交错,我最终看到了一片森林。这并不是整片森林,而是森林中我性情所至更加偏爱的那些树”。这个有些匠气的句子里,有野心也有激情,而野心与激情是催生成功的重要因素。这是好事。
衷心祝愿沈姑娘能早日打造出一片森林。
2014年5月16日 晚
@上海LS
---------
微信公众号:shaosling
私人微信号:shawsling/个人微博:邵司令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