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驱魔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驱魔人读后感10篇

2017-11-27 22:14: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驱魔人读后感10篇

  《驱魔人》是一本由[美]威廉·彼得·布拉蒂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驱魔人》读后感(一):直面我们的怕和爱

优秀的小说,总能让拥有不同阅读趣味的人从中各有所得。如果你喜欢惊悚类题材,那么《驱魔人》将给你带来一次惊险刺激的阅读体验。如果你有兴趣了解天主教,那么《驱魔人》将给你提供一个平台,带领你近距离地观察宗教以及信仰宗教的人们。如果你对“驱魔仪式”有所耳闻并期待了解更多,那么《驱魔人》将是你不能错过的一部作品。
小说出版于1971年,一经问世,便在美国引起巨大轰动。1973年被改编为电影,还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混音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
小说改编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故事线条非常简单,好莱坞明星的爱女遭到了恶魔附身,在多次求医无果后,转而寻求耶稣会神父的救助。从求助到被救助的过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威廉·彼得·布拉蒂真是一位实至名归的天才作家,他的叙事才能让阅读成为一次顶级享受,心神冒险,伴随沉思。
讲到驱魔,在此不得不提及我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由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仪式》。当时深夜看完,久久不能入眠。在电影的最后,一直对上帝和信仰抱着摇摆态度年轻神父不得不独自面对被恶魔附身的霍普金斯。当恶魔扼住他的咽喉,逼迫他相信魔鬼的真实存在,屈从于撒旦时,神父终于顿悟无畏而决绝地将恶魔驱逐出霍普金斯的身体
小说《驱魔人》和电影《仪式》,主题都是关于天主教的驱魔仪式。但宗教往往并不能成为独立存在的话题。以宗教为原点的故事,最终都直指向于人本身的,其中有对人信仰的追问,还有隐藏在心灵深处情感纠葛。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难言的怕和爱。电影中的年轻神父如此,小说中的卡拉斯神父同样如此,即便他们已投身耶稣门下,但仍和凡人无异。心中依然背负着道德的沉重十字架。他们对亲情有难以言说的痛,对于自己的信仰和投身的事业也时常会感到疏离和困惑。这一切的特征,恰恰都说明了:即使是神父,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忧虑的人类。这一切的特征,都指向爱,因为爱,才有顾虑,才生成了心中的怕。怕与爱,是依附于人性而生而长的情感。它们隐晦,羞于暴露在阳光之下,却常常拷打着我们的良知。
当卡拉斯神父最终直面自己的怕与爱,不顾一切地与恶魔做殊死搏斗时,他已然超越了所有的疑虑与纠葛,无条件地相信上帝相信爱,践行作为神父的职责,在拯救被附魔的人的同时,完成了终极的自我救赎。
布拉蒂的小说,从驱魔故事谈开,其终极意义却不仅在于故事结束时恶魔的祛除,更关乎于对人性与爱的深思。从始至终,小说并未直接说明附魔的原因,我想或许可以在默林神父与卡拉斯神父的对谈中找到答案。
作为长者的默林神父在于卡拉斯神父的交谈中说道:“恶魔的目标不是被附魔的人,而是旁观者。我认为意义在于让我们绝望,否认我们自身的人性……我认为信仰根本与理性无关,而是与爱有关。”“我倾向于附魔往往存在于小事之中。就像毫无理由的仇视和误解,就像朋友交谈时偶尔漏出的残酷字眼。就像恋人之间。这些就够了。我们不需要撒旦挑起战争;战争时我们发起的……我们自己……”
有时,邪恶和罪过并不是外力,而是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我们创造了恶,也必须面对和承担这苦果。但同时,默林神父也说:“邪恶亦是良善的熔炉。”即便我们不是神父,甚至不信仰宗教,但生而为人的我们,依然必须直面心中的怕和爱,让良善时常成为衡量言语行为的标尺,成为消除罪孽、践行慈悲的强大力量。
我期待着,每一位阅读《驱魔人》的人都能从这场惊奇紧张的历险中,得到更多的体悟。

  《驱魔人》读后感(二):恶魔还是天使,都由人类制造。

取材于宗教的文学太多,但是我想这是最独特的一本。
人类的头脑是有多少未解之谜呢?才会从中诞生出宗教呢?窃以为越是想要叙述宗教的故事,才越要从人们日常的生活入手,因为宗教诞生的土壤本就是人类的生活。《驱魔人》无疑就是这样一部小说,书籍就从人们具体生活场景以及生存境况开始展开的,克丽丝是一位成功的演员,也是一位单亲妈妈,她带领孩子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想到可怕的“恶魔”降临到可爱女儿身上。或许这本书带给读者的恐惧也来源于此吧,这样的场景太像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了,如此安静却又危机暗藏,故事就此展开,并衍生出另一条主线,神父卡拉斯具有虔诚的信仰、专精的医学知识、聪敏的头脑,但是这些都不足以抵挡生活的贫寒,都不能让自己年老的母亲生活得安逸舒适,最终母亲含恨离世,这给了他的信仰最沉重的一击。在痛苦的生活现状之外,他还要承受更大的挑战:自己信仰的崩塌以及内心的交战。作者为我们展现出的是一个支离破碎世界,这个世界上,有战争、有苦难、有残忍、有不甘,不论是外表体面的女演员抑或管家,还是拥有信仰的神父或者教徒,每个人都在其中艰难挣扎,作者用极大的篇幅为我们展现了作为人的痛苦,也许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上帝吗?
作者在不断推进的故事中,似乎也在向我们表明:恶魔与宗教以及信仰的起源是相同的,它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一旦窥伺到犹疑与痛苦,它就会现形,小女孩看似美丽单纯,内心却在父母离异、父爱缺失中煎熬痛苦,卡拉斯则由于现世与信仰相悖而负罪纠结,所以“恶魔”首先找到了他们并且攻击他们,貌似恶魔总是能够找到每个人的弱点与痛处,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未尝不是恶魔的“可爱”之处,虽然他句句锥心,却没有一句妄言,那本就是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啊。是否如果我们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痛苦,恶魔就会无所遁形呢?就是因为人类不敢于直视自己的原罪,想要逃避这些痛苦,才创立了宗教与神明,在自然与社会中,人类内心未尝不是像小女孩蕾甘一般软弱痛苦,所以才为自己创立了一个“父亲”的形象,而是要信仰上帝,抑或信仰“魔鬼”,这是一个选择。
而最终两位做为驱魔人的神父——默林与卡拉斯都给出了自己的选择,默林拥有经过时间洗礼之后坚定的信仰,而卡拉斯秉持着人性中的善良与爱,这些都是人性中最好的部分。宗教是否取得了胜利呢?毋宁说人性得到了胜利。就如神父戴尔所说:假如全世界那么多的邪恶让你觉得存在魔鬼,那你认为全世界那么多的良善又说明什么呢?即使这个世界太多悲苦,即使人类内心如许复杂,我们依然可以凭着爱与善意,信仰与依赖走出黑暗。并且在经历了痛苦的洗礼之后,更加感恩于遇到的爱与良善。
作者为每个书中的人物都安排了一段故事,并且在不同的时段揭示出来,就像一位高明的画家,为画布上每处涂上纤浓有度的一笔,最后成型的是一部完美的画卷。而且这幅画卷颇有中国画“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趣。作者精心选取的线索与描述,可以让你做出不同的解读。或许读到最后一刻,这个谜底依然没有揭开,恶魔是否存在也许成了一个永恒的难题。就如这本书一般,这本书为我们提出了无数的问题,也给我们带来了所有的答案。犹疑的人得到了坚定,痛苦的人得到了抚慰,有信仰的人更加坚定了信仰,没有信仰的人也得到了温暖。而所有读者如亲历般经历了这样痛苦的“驱魔”过程之后,是否也会注意到个人生活中附于小事中的“魔”呢?所以最终,这是一本为我们每个人驱除“恶魔”的书。

  《驱魔人》读后感(三):科学、信仰和爱——评小说《驱魔人》

在本文的副标题上,我特意在“《驱魔人》”前面加上了“小说”二字。因为一提到《驱魔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1973年的经典恐怖电影,那个头会扭转180度的附魔小女孩。我以前没看过这部电影,是在读了小说之后又特意找来电影看的。看了小说,对故事的剧情比较了解,对可能出现高能的地方也有一定的预设,但这部经典片还是把我吓得不轻,很佩服电影的主创们在1973年就能把恐怖片拍成这样。很多人知道这部电影拿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电影是改编自一部同名小说,而小说其实也是改编自一个真实案例,但我估计不太有人知道其实电影编剧、小说作家以及电影的制片人其实是同一个人——威廉·彼得·布拉蒂。我通常在写一篇书评之前从来不看其他人对同一本书的书评,但我在写本文之前看了一些关于《驱魔人》电影的影评。我注意到有很多人对情节表示不是特别理解,还有人对电影开头十分钟里为什么会有一段克丽丝拍戏的戏表示不解,我很想回复这些人——如果你看了原著小说,对这一切也就理解了。
电影版的《驱魔人》篇幅不算短,我看的版本是132分钟,而小说更长,中文版有280千字,篇幅达411页。而这部通俗小说我阅读起来却相当缓慢,原因是小说中涉及了大量的医学、心理学和神学的东西,相对来说,这部以“驱魔”为主题的小说关于神学的部分并不多,而医学和心理学的内容却相当丰富,尤其是在卡拉斯神父会见了克丽丝之后,神父做了相当多的案头工作,从医学到心理学到神学都有所涉及,而且那一章相当长,看了之后觉得半个大脑都快烧没了。作为一个神职人员,因为有医学背景,神父还是比较抗拒驱魔;同时,因为教会的规则,他想要驱魔也需要得到批准,而想要得到批准他也必须拿出大量有说服力的证据。所以卡拉斯对驱魔并不积极——也不乐观。但最后让他下驱魔决心的不是科学,也不是神学,而是爱——一个神职人员对世人的爱,一个普通人对一个无助的小女孩的爱。正是这份爱,让卡拉斯神父走上了驱魔之路。
整部小说的顺序也是这样:在小女孩蕾甘出现反常现象之后,单身母亲克丽丝和每一个正常人一样,首先想到的是医生,而医生则首先想到的是身体上的问题,然后才轮到心理医生。小说和电影里都出现了一句类似的话:任何一个靠谱的心理医生,也会先排除患者身体上的疾病。在折腾了常规医学和心理医学之后,蕾甘还是没有任何好转。小说中对蕾甘就医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甚至到了琐碎的程度。最后,绝望的克丽丝想到了驱魔。换个角度说,在科学无力的情况下,处于困境中的人想到了信仰。恶魔是信仰的敌人,所以要想打败他就只能是信仰最强的人,于是出现了神父默林,以及神父卡拉斯。不过,最后真正打败恶魔的是愤怒——而这种对恶魔的愤怒却源于对世人、对小女孩的爱,是卡拉斯神父的爱挽救了小女孩。小说的第四部的题目是《“容我的呼求达到你面前……”》,而题词则引用了一句《圣经》:“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而对自己的信仰有所怀疑的卡拉斯神父,最后因为自己的爱,完成了信仰交付给他的任务。
所以说整个小说看下来才发现《驱魔人》并不反对科学,也不宣扬迷信和神学,小说真正的主旨是爱:克丽丝对女儿的爱、卡拉斯对小女孩的爱、神父相互间的关爱、管家对女儿的爱……等等等等。所以这部披着恐怖外衣的小说还是很有温情。当然也很有理性。
有影评人说电影《驱魔人》里两个神父的形象比较突出,但警察金德曼却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可是在小说里却不是,这个角色的语言风格和问询方式非常鲜明独特,让人过目不忘,一个非常有韬略又不失可爱的警察形象跃然纸上,虽然他的确像那些医生一样是一个对情节推动作用不大的角色。另外在小说中,那个死去的导演丹宁斯的形象也非常丰满,他的语言风格,他的小怪僻等等都让人印象深刻。而在电影里的酱油角色管家卡尔在小说里的形象也很突出,他的性格和行事也很让人赞叹。
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有深刻的内涵,有一群形象深刻的人物,探讨了科学与信仰等重大主题,又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样的小说长期雄居畅销榜、全球累计销量超16,000,000册也就不稀奇了。

  《驱魔人》读后感(四):恐惧永远在打广告

姜文有过一个说法,大概是,最适合拍成电影的,通常都是二三流的小说。例子很多,比如武侠片,西部片,包括斯皮尔伯格、库布里克这些大导们也常常在通俗文学里找到灵感。这里没有高下好坏上的强调,而是基于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倾向,那就是往往伟大的作品都拥有一个完整且相对封闭的世界形态,独创性使它很难转换成另一种艺术形式而不失原有的气质。但大多数的虚构作品,着重用戏剧性吸引读者,更亲和、更融通,故事本身强调矛盾冲突,这就给了影像化很大空间。
看完《驱魔人》电影的时候,对原著的猜想就是一本普通的通俗小说,有一个甚至算不上奇特的略显单调的恐怖故事。但是在读了原著之后才发现,电影几乎是忠实还原了书中的描写,而且限于篇幅和表达方式,铺垫和深入程度和原著还有一些差距。
《驱魔人》有一个宏大的主题:恶。而对主题的探讨完全限定在一个家庭事件中。著名影星的女儿莫名其妙的性情大变,并且展现出超出自然力量的行为。在寻求医学救治无果之后,绝望的母亲恳请神父为女儿驱魔。两位教士与女孩体内的魔鬼斗争,最终救下了孩子,两人也付出了生命。
故事框架很简单。作者把笔墨重点放在了对女孩病症的探讨上,用推理小说的节奏,一步步怀疑驳倒,写的扣人心弦。同时,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切入点,让这部小说不同于以惊吓为主要目的的大多数恐怖故事。书里有很多惊悚的描述,画面感足够让你在夜里读到时后背发凉。但它所营造的,是更深层的细思极恐。其实书中大篇幅的对女孩的诊断也无非是二选一的状况:她的恶,是来自她自身,还是附魔?这两个答案,无论哪一个,都足够令人恐惧。但到底是哪一个,直到结局书里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单纯以一个传奇故事的角度,结尾似乎很明了。小女孩毫无疑问是被附魔了,最后卡拉斯神父主动让魔鬼附到自己身上,然后自杀。让故事上升到另外一层讨论的,是卡拉斯神父的态度。他是精神科方面的专家,同时是一名神父。这个尴尬的身份已经可以展示出他在信仰上的矛盾。一方面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另一方面,理性和现实让他不断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对蕾甘病情的研究过程中,隐藏着另一方面的观照,即对极端恶行的来源的解释。那些人类爆发出的毫无理由的仇视和残忍行为,是源于病态,还是出于被迫?“我们不需要撒旦挑起战争,战争是我们发起的。”作者通过默林的感叹,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小女孩最后还是被解救了出来,而且并不记得发生在她身上的可怕的事情,健康的继续生活成长。结尾卡拉斯的好友戴尔神父最后问克丽丝,她认为蕾甘真的被附魔了吗?
“我能够承认魔鬼,说起来,我大概真的相信。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恐惧永远在打广告。”
“可是,假如全世界那么多的邪恶让你觉得存在魔鬼,那你认为全世界那么多的良善又说明什么呢?”

  《驱魔人》读后感(五):一些感悟

犹记当年和舍友慕名在笔记本上观看了本书改编的同名经典恐怖片。因为网上推荐的重点都是放在经典镜头上,所以在看了十分钟后,我俩一致同意快进,直到蕾甘的狂病发作,才感到渐入佳境,最后神父们与古老的邪灵正面决斗时,片中充斥的张力即将达到临界点,暗蓝阴冷的房间,疯狂却理智恶毒的恶魔喧嚣,以及将怪异紧张推到顶点的背景音,让我和舍友大气不敢喘,越靠越近,默念“天主垂怜”。
而今有幸看到原著,才知道冲着恐怖去看,错过了多少内容。本书中所包含的思想与隐喻、意象,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宗教与科学
对于从小接受无神论教育的我们来说,这两者基本是黑与白的关系。欧美当然也有各种反思与争论。相关的电影The Exorcism of Emily Rose 便直白的反映出了两者的对立。而本书中,卡拉斯神父对“是否附魔”的审慎调查取证,却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科学,尤其是心理学,与宗教千丝万缕的相似之处。
以数学为基石发展起来的实证科学,不但拆穿了宗教的很多奇迹和骗局,也用数字、图形、逻辑等等,解释了很多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现象——然而在心理学中,却遇到了绝大的障碍。精神病学还可以从脑电图、实质性损伤、递质、通道等各种层面上加以解释和验证,很多心理学现象却是实证科学所难以解释、分析的。就像那个著名笑话,无神论宇航员对有神论外科医生说:“我去过许多次太空,一次都没见过上帝。”医生答:“我开过许多聪明的脑袋,没见过一个思想。”
精神作为一个不可见不可听不可闻不可尝,甚至不可完全复制出来分享的存在,确实非常奇妙。而这一点,也就让心理学变成了现代科学中的二等科学——等同于中医,尤其是经络学说的地位。前几年轰动的荷兰心理学家Diederik Stapel造假事件,同行们最最气愤的便是,这种行为,让心理学整体的地位更加尴尬。
然而目前来说,实证科学无法解决人类的精神需求,所以,单从学术性来说,科学与宗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会一起走下去吧。(当然,对科学的盲目崇拜也算一种宗教了)
与时俱进
看了网上不少书评和影评,都提到了写作的时代背景——叛逆、充满变革与冲突的70年代,谈到书(电影)中所折射的对激进、女权、挑战主流社会的隐隐不安。但与时俱进显然更有积极意义。卡拉斯神父向克丽丝解释说:“教会——不是我,教会曾经向有意愿成为驱魔人的神职人员下发过一份律令。昨晚我读了一遍。律令说,绝大多数自认或被认为附魔的人——请允许我直接引用原文——‘更需要的是医生,而非驱魔人。’你能猜到这份律令是何时下发的吗?”“不知道,何时?”“一五八三年。”
基督教在保持崇敬三位一体的核心外,向来积极附大势之所趋,甚至连恶灵的出现都有高科技手段来监测了(参见小野主上的《奇幻贵公子》)。毕竟,只要与政治和经济搭上关系,即便哲学也不能免除其象牙塔中的纯学术性,当然更不用说科学和宗教了。坦然接受变革,在可控范围内引导变革向主流/自己靠拢,这种政治手腕,任何学科,任何主体都不能免俗。所以我偏向于相信,布拉蒂所表现出的情感,并不像柴斯卡老湿说的那么迷茫与无奈(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890748/)(虽然柴老湿谈的是电影)。
何为恶魔
本书伊始就列出了黑手党对话、赤色恐怖、二战集中营名称三段事实。书中也多次提到,而且基督教向来也认为,人是神的造物,魔鬼不能违背人类的意愿强迫人类犯罪,只能通过诱惑的方式让人类犯罪、堕落。也即是说,恶存在于人的心中,魔鬼不过是个催化剂,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催化心中的恶转为实际行动。
基督教的恶魔通过“让我们绝望;否认我们自身的人性,将自己视为完全的野兽,彻底的卑下之物,腐败堕落,没有尊严,丑陋,低劣。最核心的也许是:我们不值得被救。”来动摇人们的信仰,鼓励人们朝着深渊一路下滑到缺乏人性的地步。
按逻辑推演,作为上帝的子民,为了不让魔鬼有可趁之机,必须无条件坚定自己的信仰,并不做甚至不想任何有违教义和良心的事情。然而真正能达到此种境界的,应该只有机器人吧。有信仰,有爱,就有内省,有情绪,有怀疑,也就会有动摇,有冲动和逃避,最后多多少少都会有内疚之心,而这正是魔鬼所寄生的土壤。这么个悖论所揭示的,大约就是上帝与恶魔,也像蝙蝠侠与小丑般,是一体两面的。
记得有人一句话总结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裤裆里的乾坤引发的精神病症”。而基督教似乎也不例外。耶和华通过处女来显神迹,黑弥撒通过滥交乱伦召唤恶魔之子。对于“性”的极端态度,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对其他欲望的极端控制,似乎是这一宗教的根基,也与男权、父权的内核相契合,(其实我们儒教也差不多,只是更加入世,而且不管身后事),也让人们更容易受到魔鬼的诱惑。
恶魔缘何败落
看到本书中的恶魔咒骂时贫乏的词汇量和一句不离生殖器的语言,第一会想到什么?没错,网络上满口喷粪的屌丝。所以,认为恶魔会胜利,倒是不可思议了。
好了,上一段是玩笑话。言归正传。就我而言,对恶魔的附身行为一直心存疑虑。作为反上帝的大Boss,路西法简直可以说是教父般的存在,居然总是允许黑手党手下以散兵游勇的方式,附身一个在人类社会中毫无背景的人身上(大半还是青春期小孩)来彰显它的力量、智慧和气度。啧啧。
当然,按广义的世俗定义,恶魔从一开始就是输家。行事处处针对敌家,以破坏上帝的成果为目标,显得非常被动;并且行事怪异,难以召集大批信众。以损害大部分人的利益来拉拢少部分人,最终达到让所有人都下地狱的手段,未免太小瞧人类的智慧和生存本能了。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帝和魔鬼在人类争夺战中,都是输家。《圣经》中的耶和华,一直用各种大棒加胡萝卜政策来呼吁大家只关注他,只赞美他一个。结果呢,消灭了一族又一族,崇拜异神的还是照旧。最后不得不放出独生子,以他的牺牲来给自己下台阶“上帝还是爱你们人类哒。”人类么,像极了本国电视剧中婆媳大战里的渣男主角。
大部分人在生命的某一时期,都会对“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问题感兴趣。为了探究自身、世界以及宇宙的奥秘,每个世纪都有那么多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们在不断努力。然而探索是无穷无尽的,未解之谜也随着我们知识的增加而增加。最初的物质/能量从何而来?动物为何能进化出让达尔文惊叹的眼睛?精神、思维仅仅是一串串电波吗?意志为何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生理功能的发挥?……难怪很多科学家到最后都不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了,硬科幻大师索耶在《计算中的上帝》里,直接就写明了上帝的存在。
所以,本书留给了读者推测的空间,蕾甘和卡拉斯神父是真的被附身了?还是感受性强而导致的精神障碍?我想,没有人能给出明确、正确的答案。

  《驱魔人》读后感(六):看看自己,魔鬼从未离去

     想要去看这部小说的起因是看到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真实事件然后产生了兴趣,立马就找到读了起来。平时我自己就对呢些神秘事件很感兴趣,更不要说是这种曾经震惊了美国的神秘事件,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是抱着看恐怖小说的心态来看待这部小说的,并且想随时应对书里出现突然出现的惊吓片段。
    但是和我想的相反的是,书里面完全没有呢种传统恐怖书籍呢种老套的恐怖桥段,甚至可以说如果我不看书名的话,我完猜不出来这是一部恐怖小说,前半部分就像是一部无聊的家庭伦理小说,完全在讲一个单亲妈妈怎样一边努力工作走上事业巅峰,一边对女儿宠溺的爱和对丈夫对于女儿关爱减少的 不满。这种组合完全没法让人想到恶魔会降临到这一家身上,按照传统的观念恶魔一般会附身到哦呢些道德败坏的的人身上,一个单亲妈妈和一个内心敏感的小女孩会成为恶魔的牺牲品?
    丫的,这恶魔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随着剧情的发展,蕾甘的表现越来越不正常,而在这里母亲第一想到的不是女儿撞邪了,而是生病了转而去寻求现代科学的帮助。而这或者就是这本书和传统的恐怖小说不同的地方,或者可以说这是一部披着恐怖小说外壳来审问人性的小说。如果各位还记得在小说开篇的时候出现的卷首页,黑手党的酷刑和高棉运动人类的无差别屠杀还是奥斯维尔集中营中用国家作为暴力机器进行的种族屠杀。再联想本文的书名,突然之间后背像是有一块病紧紧的贴在我的后背上,像是魔鬼紧紧的贴在我的后背上,轻轻地在我耳边嘲笑着我,因为魔鬼就是我们自己。
    人类恐惧死亡,邪恶,向往光明,纯洁和美好的事物。所以说我们憎恨恶魔,他让我们堕落,相处残杀,退回到野兽一样用牙齿相互撕扯,用血液象征荣誉,用死亡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这些真的是魔鬼在诱惑我们,还是几百万年以来根植于与我们灵魂中最真实的欲望,要知道我们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享受文明带来的秩序,是我们祖先相互残杀,用骨头,用血肉,对。不仅有我们自己的种族的还有千千万万的其他生命堆成的血肉的高山上才能打开了文明的大门。就算是这样,我们短短五千年的文明史依然是被新鲜的血液所侵湿。
     但是人类并没有因此而崇拜恶魔,相反人类一直想要去脱离根治在内心中的恶魔,我们相信上帝,相信有造物主并没有抛弃我们,只是给与我们试炼,神爱世人,这是经书上所说的。
     但就是人类认为的代表神的教廷在历史也是臭名昭著的,异端审判局的滥杀无辜,教宗的骄奢淫逸,十字军将屠刀挥向了自己的教民。所以,在近代人们抛弃了宗教。相信了科学,因为科学是没有感情是理性的,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手握科学的人类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所以再一次,科学成为了人类恶魔口中的獠牙。
     在书序中。墨林神父在亚述看到的魔祖帕卡卡的像(亚述是人类最早期的文明),获取在暗示着从文明一开始,人身上与身居来的恶。最后,求助科学无果的母亲转而去寻求神性的力量,而这一次两个神父用自我的毁灭来拯救了小女孩,死亡战胜了邪恶。但是只要人活着邪恶就不会离去。
                        恶魔从未离去,就像神也从未离去,能带走一切的唯有死亡。

  《驱魔人》读后感(七):看见恶魔

是否想要亲眼看见恶魔?
一直只闻其名而未曾拜读这本小说,新版到手之后,不由得先对装潢感到赞叹,精美得犹如艺术品,还随书附赠了五张明信片,上面印着与书籍主题相关的艺术画,用来当书签实在恰当。
随后,我开始用晚上下班后的部分闲暇时间,以及周六时间阅读完了这部作品。
翻开正文之前,书名已经点明了,这是一个关于驱魔以及驱魔的人的故事。随着科技的发展,曾经无处不在,深入文明骨髓里的神鬼传说似乎已在逐渐远离我们,或者应该说,虽然还是随处可见宗教信仰的产物,还有各式各样的妖魔鬼怪传说,但是我们已经变得慢慢不再相信,因为从孩提时代开始,大人们就反复强调,鬼神并不存在,就如同小说里的卡拉斯神父一般,他皈依天主教,却开始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开始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迷惑,以至会在独处之时在内心渴求主能够给予他启示,让他能够坚定下去的启示。
而好莱坞女星克丽丝·麦克尼尔则更像是一个当代的普通人,在女儿开始出现各种无法解释的情况下,依然固执地将其理解为某种她不理解的疾病的,并找来了各种医生,试图驱走女儿身体里的恶魔,也就是科学定义的“病症”。直到科学无法拯救女儿之后,她才向神父求救。
而身为精神学专家的卡拉斯神父在确认了蕾甘确实是被恶魔附身之后,可想而知他内心的震动,在连天主教会自身都开始对恶魔的存在产生质疑时,一个似乎应该只存在于神话中的邪魔却出现在自己面前,只怕他的观念又得被推翻一次,但却也重新奠定了信仰,让他坚信了天主的存在,也为自己内心深处因为母亲的死而出现的伤痛寻找到了可以慰藉的地方。
于是他开始了驱魔仪式,甚至在最后关头,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成功将恶魔从女孩的体内赶出,让好莱坞女星母女生活回到了正轨。也许,在临终的最后时刻,他得到了心灵上的救赎,为从未好好对待过母亲而内疚得几近绝望的自己找到了救赎,就在看见恶魔的那一刻。
小说内容以分线叙述结构进行展开,并不算复杂,从附魔到驱魔,剧情推进很是直接,而且或许是因为时代背景的原因(本书成文于上世纪70年代),故事显得很是严肃,虽然同样是以耳熟能详的设定进行书写,但并不像现在的电视剧集或者恐怖小说杂志那般“任意”,在大量的专业词语和人物对白的覆盖下,该故事显得非常逼真,就像是斯蒂芬·金笔下的世界真实得跃然纸上那般,但是与斯蒂芬·金不同,威廉·彼得·布拉蒂描写得直白粗暴,将一个诡异的故事展现在你眼前,但也过于平淡了,加上大量的关于心理学和宗教学的专业内容,难免会感觉到有点枯燥感,这并不是翻译的问题,而是作品本身的原因,毕竟小说的第一要素始终是阅读性,而且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像丹·布朗那样将大量专业内容融合进作品里后依然能够引人入胜。所以,本书并不建议在多人嘈杂的环境下阅读,而适合在某个晚上,将手机调成静音,关上电脑后,一个人坐在台灯下慢慢翻阅。
谨记不要忽然回头。

  《驱魔人》读后感(八):魔鬼去哪儿了?

最初认识魔鬼,是在动画片里。
    它们无一例外概是暗黑色系的,有看不出表情的脸孔,眼神幽深空洞,大多披着黑色长袍,声音粗犷恐怖,且自带回音。
    彼时,我并不懂得魔鬼因何为魔鬼,但它们颇具辨识度的配音足以让我分辨出它们是坏蛋,是这部动画片里的反面角色,最终会被英雄消灭。这个概念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以致于后来认识天使,只当它们是魔鬼的对立面,善良淘气,温柔慷慨。
    由于对宗教不甚了解,《驱魔人》硬是被我读成了一本推理小说,好莱坞女星克丽丝的女儿蕾甘继承了她的美貌,正值单纯美好的12岁年华,如果放在动画片里,这一定是天使的特性。然而,魔鬼悄然进入了她的身体,故事由此展开了两条主线,一方面,卡拉斯和默林两位神父为拯救蕾甘施行了古老的驱魔仪式,一方面,警探金德曼则为挖掘事实真相展开了调查。
    个中曲折不多赘述,故事的最终,理性与信仰合二为一,默林神父献身于坚定的信仰,卡拉斯神父则秉承人性中最为美好的爱与坚持,引渡蕾甘身体中的魔鬼附于自己身上,随后从窗口跳出,拯救了生命垂危的蕾甘。风平浪静后,克丽丝带蕾甘离开了这个有着恐怖回忆的城市,金德曼警探与另一位神父戴尔开始了一段友好的交往。
     看起来一切都结束了。但魔鬼去哪儿了?它随着卡拉斯神父的身亡而被驱逐出人间,还是附于另一个遥远国度的人类身上,亦或游离于人间等待着下一次的附身机会?
     结局让我看不出答案,熟悉驱魔仪式的默林神父和心怀善意的卡拉斯神父都已逝去,善良的戴尔神父并不熟悉驱魔仪式,警探金德曼尽管接受了魔鬼的存在,但职业所趋,他本质上还是一个执着于对错的理性人。如果魔鬼再度降临,届时,人们该怎么办?
    在与魔鬼的对垒中,人类的伤亡远超出了想象。如同幼时看过的那些动画片,魔鬼善于欺骗,有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被人类掌握的高尖端武器和诸多战争策略,并不足以与之抗衡。从动画片到《驱魔人》,乃至讲述中世纪英雄的电影,人类击退魔鬼的关键其实都是人性中最为美好的一面,虽然在驱魔的过程中,人性中的嫉妒、怀疑有时会占上风,可一旦到了关键时刻,人们定会团结一心,为着同一个目标发光发热,最终成功击退魔鬼。
    魔鬼去哪儿了?我不知道答案,它们一次次被击退,从这个故事到另一个故事,同样,善良而执着的人们也在一个个故事里穿梭,成为驱逐魔鬼的英雄。

  《驱魔人》读后感(九):信仰的缺失滋养了“撒旦”的成长

信仰的缺失滋养了“撒旦”的成长
---------------读《驱魔人》 文/纪汐
西方人信奉上帝,中东的穆斯林国家信奉真主阿拉,他们都有着普遍的宗教心理。之前一位卡塔尔的客户来中国待了一周左右,基本上每天到了三点必定会问我:“西方的具体方位是哪个?”然后虔诚的进行祷告。信仰对于他们而言,是从上帝那里去寻找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安慰,所以他们才会有连续2个多月的斋月,进行祷告,食素。以此相比,中国人呢?没有全体信奉的宗教,普遍缺乏宗教情怀,特别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支配下,中国进入了“以金钱论英雄”的时代,我们拜金,拜权,唯独不拜信仰。所以我们自私,可怕,冷漠,才会有诸多的社会问题,碰瓷,医闹,偷抱小孩,迷晕女人偷挖器官。一切皆因“信仰的缺失导致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漠滋养了‘撒旦’的成长。”《驱魔人》再次为国人敲响了警钟。
《驱魔人》由威廉彼得布拉蒂于1971年首次出版。经一出版,由“真实灵异事件改编”的光环就给它带来了神秘色彩,之后1973年被搬上银幕。上映首日各个城市甚至出现了“驱魔人现象”,并成为了西方基督教世界史最有影响力的恐怖文学。
故事的开始看似平淡无奇,可是一切却又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毫无信仰的演员克丽丝因为出名后,自己离婚带着女儿蕾甘,由追求内心宁静的秘书莎伦辅导蕾甘学习。由于父亲在蕾甘生日当天未如约打电话祝福女儿后,蕾甘终于爆发脾气引起了克丽丝的注意,然后在一系列西医的检查下,最终被判定:蕾甘被附魔了。
神父卡拉斯的沉稳给克丽丝留下了好印象,所以当克丽丝听到医生建议说必须找神父进行驱魔仪式的时候,卡拉斯成为了克丽丝的救命稻草。并在卡拉斯的帮助下,请来了默林神父作为主驱魔人,卡拉斯协助一起进行驱魔仪式 。
或许很多人会疑惑为何是蕾甘被附魔?除了因为玩灵盘的关系,更多是由于蕾甘受妈妈的影响本身没有信仰外,因为父母离婚给蕾甘造成了精神上的伤害,一个毫无信仰,甚至自闭安静的人,正如佛教所讲的,身上的邪气多于正气,很容易被趁虚而入。
然而卡拉斯问默林神父:“那附魔的目的何在呢?有什么意义?”
默林回答:“恶魔的目标不是被附魔的人,而是我们。。。。旁观者。。。屋子里的每个人。我认为意义在于让我们绝望,否认我们自身的人性。”
是的,一个毫无信仰的人,或者信仰缺失的人,他们就少了道德的禁锢,会变得大胆,也毫无敬畏之心。就会丧失最基本的善恶观念。这才是魔鬼的目的。
默林还曾说:“我倾向于认为附魔往往存在于小事之中,达米安:就像毫无理由的仇视和误解,就像朋友交谈时偶尔漏出的残酷字眼。就像恋人之间。这些就够了。我们不需要撒旦挑起战争,战争是我们发起的,我们自己。。。。”
是的,信仰缺失直接导致了人性的变异,特别是现在拜金的中国,这种现象更为普遍,真正善良的人越来越少,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为己主义”至上,我们成为了有财富的贫穷人,有知识的无知人。摔倒了不敢扶,因为怕反被告,看到事故不敢打电话,因为怕成为冤大头。那些信仰缺失的人才是魔鬼。
虽然最后看似卡拉斯因为默林神父发病而死,以及周边关于母亲的回忆刺激他,让他冲动的和魔鬼交谈,并让魔鬼附身,从而选择跳楼让魔鬼和自己一起同归于尽,可是这何尝不是卡拉斯在用自己的善良和信仰企图唤醒周边所有信仰缺失的人呢?
所以最后克丽丝在告诉戴尔时:“我不敢相信,我没见过有谁的信仰比他更强烈。”
是的,虽然卡拉斯曾因为母亲的离世对信仰怀疑过,可是他本性里的善良和正义,不正是恶魔所害怕的吗?如果他的信仰不够强烈他是无法克制住魔鬼,和魔鬼一起同归于尽吧?
构建一个追求自由,正义和真理的信仰,或许不易,但如果没有自己真正的信仰,就无法对抗撒旦的成长,无法获得精神上的支持。
2015/9/13星期天
本文均属原创,严禁转载,如要转载,请豆油或邮件联系273104504@qq.com。

  《驱魔人》读后感(十):附魔事小,心魔事大—— 评《驱魔人》

此书书名虽为《驱魔人》,倒是有些名不副实了。驱魔人的除了在一本四百页的书的前10页和最后50页出现外,其余皆非“驱魔人”的故事,倒是可以说是一件驱魔事件的始末罢了。“驱魔”二字,是一个神秘的字眼,它暗示了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活动,很容易让大家联想到如今风头正盛的欧洲中世纪历史宗教小说,作者却并非俗套,有点向着经典去了的野心似得。
比如,它没有该类小说那样,急于推动情节进展,而是更多着墨于普通人的生活、心理,以期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使得情节更逼真,过程也更耐人寻味。而发生的地点又极为局限在一座房子中,几乎很少有其他外景,可见这需要作者极大的耐心和能力,才能把四百页的驱魔故事掌控在一个点上。
故事的描写方式,说成是对“病例”的丰富也完全行得通,或者可以说,完全是纪录片式的。从附魔前的一些萌芽迹象,到发病后求助现代脑科学、神经学、心理学,再到最后的宗教驱魔活动,一切都是如此合理、逼真,展开的节奏也步步为营,虽笔墨众多,却让人不生乏味,作者拿捏故事的能力可见一斑。记得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第四类接触》,虽中间夹杂主人公的一些行为活动,但真正描写探访治疗病人时,就如此书一样的既视感,一种细致的、专业的、纪录片式的画面,让读者观者深信不疑。
尽管关乎“驱魔”,似乎有迷信的色彩,但作者还是尽力用科学去解释这一切,包括癫痫、人格分裂的病理学、心理学解释,包括意志改变身体反应或周围力场来解释超自然现象,虽然最终要以“附魔”来解释这种现象,但作者依然在书中透露了自己对此事的真正看法:我认为附魔确实存在;不像某些人认为的像一场战役;没那么多;直接干涉的事例极其稀少,就像这里。。。这个女孩。。。这个可怜的孩子。不,我倾向于认为附魔往往存在于小事之中:就像毫无理由的仇视和误解,就像朋友交谈时偶尔漏出的残酷字眼。就像恋人之间。这些就够了,我们不需要撒旦挑起战争;战争是我们发起的。。。我们自己。。。
这一切都是心魔,女孩的心魔,神父的心魔,皆是内心深处的矛盾、扭曲造成的。女孩被附魔了,而最后神父也被附魔,即可发现,附魔之人都是自身的心魔为根,外部原因为引。他们的心魔是什么?书中那些描写真又恰到好处的表达了这一切,严丝合缝,恰到好处。
结尾虽有些未知之谜悬而未解,实际上回看书中细节,总会得到线索迹象,帮助我们解答真相,这里不再赘述,倒是驱魔人的死亡让人惊讶。如一般读者来看,驱魔人本应神秘莫测、无所不能、神通广大等等,可我们这个驱魔人,遇到了问题还要求助外力(如求助心脏病医生),驱魔不成还最后猝死现场,这无不让人大跌眼镜,等了三百五十页,等来了这个弱弱的驱魔人。但回头说来,这本书本就以“真实”见长,驱魔人也是普通人,也会失败和死亡,再看故事,就更加可信。而驱魔人的死亡,给故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驱魔人不会再有更多的故事,如同华山之巅的洪七公与欧阳锋般,死亡的时候也并非轰轰烈烈、重如泰山,反而死亡就那么来临了,他们的故事到此为止,不会再演绎,平凡却又无奈。
话说话来,是精神分裂也好,恶魔上身也罢,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平凡人的心魔,是他们不健康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我们需要关心他们,他们也应该接受及时的治疗,否则真如书中所言,恶魔上身,苦不堪言,最后以死亡告终,无论怎样,那都是一种附魔现象,只是到时还能不能有驱魔人来消灾解难就不得而知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驱魔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