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务虚笔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务虚笔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30 22:25: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务虚笔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务虚笔记》是一本由史铁生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484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201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务虚笔记》读后感(一):一本好书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很混乱,人物没有具体的名字,故事也没有具体的时间,更没有明确的地点,只是在描述的他们的思想感觉、言语、行动等。即便是这样,书中处处都是让人深思的地方。
    谁是谁?真的不重要!书中不同的人,演绎着相同或不同的故事,有着相同或不同的结局。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不同的选择决定他们不同的结局。
    作者只是在想象,一直在想象无限的可能。最后一章的标题是“结束或开始”,也代表着无限的可能,“存在”即“永动”。
    真正的小说可能就是这样吧,即便同一个开头不同的作者的思绪产生出的故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而本书的作者却给我们展现了他不同的思绪。
    不管怎样这是一本好书!

  《务虚笔记》读后感(二):《务虚笔记》之中国式爱情

   《务虚笔记》如此的迷人,是因为在读过它之后,心中突然多了许多的感悟,关于苦难生命,虚无,亦或是爱情。可是无论怎样努力表达,都无法将心中所想一吐为尽,可以表达的只是心中的一角,就只是这样,也能感到满足,书中关于爱情的部分,给我很深的体会,沉浸在Z,O,F,N等主人公的爱情里,那份感动一直都在。
   画家Z的妻子O吞下毒鱼死去,虽然对于她的死许多人都有着不同的猜测,但是,我比较同意的说法是她可能发现自己不再爱Z了,她以前是那么的深爱着Z,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自己已经不再爱Z了,她只能用死来表达她对Z爱的终结。因为z的叔叔而被定为叛徒的女人虽然嫁给了别人,但在她的心中她早就嫁给了Z的叔叔。在她的丈夫死了多年之后,Z的叔叔找到了她,并和她在一起生活的第一天,一切在她的动作中都显得那么的自然。就仿佛她和Z的叔叔一起生活了多年一样。当Z的叔叔问道“你就那么相信我会回来吗?”她只是说了一句:“我每天等的就是这一天”。医生F当初因为对家庭的妥协而放弃了与N的感情。多年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N导演的电影《LOVE STROY》的宣传单,瞬间,他迷失现实和梦境中,原来这么多年,N一直在他的梦中,当他缓过的时候,他不顾一切的去寻找N,虽然这是已过了二十几年。在这看似平常但不平凡中国式爱情中,中国爱情的那份坚贞跃然纸上,她(他)们永远在寻找,回味,等待和坚守藏于她们心中最初的那份最真挚的爱。

  《务虚笔记》读后感(三):生死与爱情

    从这本书里看到《病隙碎笔》、《我与地坛》中不一样的史铁生,本来肤浅的认为史铁生只是励志的代表,是与疾病、与命运不屈的斗争的典范,看过这本书才忽然明白,没有对人生、对这个世界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哪里会和命运进行这样的生死搏斗?
    书中描写的很多符号式的人物,残疾人C,教师O,医生F,诗人Z,WR,HJ,导演N,教师O,少女T等等,彼此纠缠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作者着力想要阐述的人生的种种可能,一旦你推开了这扇门,你就永远也无法知道另一扇门后面是什么,如此多的人物及极具代表的性格,你敢说从中就找不到自己影子?书中描写的各种各样的爱情,纯真的爱、世俗的爱、奋不顾身的爱等等,只有在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才有过这种对爱仰视的感觉。最像作者自画像的残疾人C的爱情描写,在书中已经是历经艰难而且最终也没有结果,连这样的爱情残疾人史铁生在真实生活中不见得拥有过,深深的无奈
    书中写的最具象征意义的那栋所有人童年记忆中的漂亮小楼和诗人L画了无数次的白色羽毛,那应该正是象征着过去记忆中的美好未来求而不得的理想吧!
    美中不足的就是太过于拖沓,估计史铁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陷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太深,大段的重复描写,作者固然写的很爽,可有的真的看的人很烦。其中交织着的大量的隐喻,让想要看书放松的一下都成为了不可能,想沉下心去细细品味真的有点难。

  《务虚笔记》读后感(四):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

合上书,
有种已是风烛残年的错觉。
错觉,但真实。
作者用一个个符号,描述了属于灵魂的一切。
跨越空间,穿越时间。
关于爱情,关于孤独
关于自由与羞耻
何谓羞耻?“是与群体通行的规则相悖,与群体树立的禁忌相违。是群体的不予接受。”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但却都必须向统一让步。
我们害怕被群体驱逐,
我们孤独。
因此,当羞耻诞生,意味着自由的结束。
而爱情,或许可以看成对孤独的反抗,对自由的追求
于天地间存在的两个孤独者,寻找到灵魂的互通。
做爱,坦诚相见,像是一种仪式。
除了慰藉空虚的肉体,更应该是让自由的灵魂得以满足。

  《务虚笔记》读后感(五):佛心似海


  “人若无梦,夜的眼睛就要瞎了。”——史铁生
求学多年,一路辗转,无论北上还是南下,始终陪伴我的有两本书——一本是《海子的诗》,另一本就是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务虚笔记》是这么多年来我反反复复阅读过的小说,实际上它并不是一本容易被阅读的小说,也并不是文学史上所谓“人生中不得不读的经典著作”,但它是我钟爱的文字,情之所深,使我在任何可能的人生困境里都想起史铁生。他在我心里因此担当了牧师的角色,让我时刻保持对自我深深的警惕,以及对这个世界广博的同情心
相信大多数人对史铁生的最初印象都始于高中课本节选的散文名篇《我与地坛》,于是我们知道史铁生是一个双腿瘫痪之后开始写作的男人,他写地坛,写母亲,写童年,写残疾,写生死,写宗教,写上帝,写那些经过他生命的不幸的人与普通的人。于是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励志作家,一个在残疾与肾病面前不屈不挠活下去的人,一个“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的生命斗士,但这印象是片面的,对于一个用生命在写作的作家而言,这种判断甚至是不公平的。真正读懂史铁生作品之后,你会发现,他是一个真正在写作的人,这种纯粹与否,与他是否残疾是否患病没有必然关系,他只是在为自己的灵魂写作,正如他自己所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身体的残疾作为契机,也许就是上帝给史铁生的位置,他以此为起点,不停地追问,苦苦地思索,希望探究人活着的意义,探究生与死,探究爱与性,探究人生与世界。这种哲学的思辨和宗教的气质,也使史铁生具有独一无二的气质,难以被模仿,也难以被归类。
《务虚笔记》是史铁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理解史铁生最关键的一本小说。“务虚”与“务实”相对,关注的是形而上精神层面,思考的是灵魂、生死、爱情、精神、生命等无形的、虚空的内容;“笔记”则揭示了史铁生的写作风格,小说与散文融为一体,故事的细节无关紧要,他在联想,他在记录自己生命中经过的人,写下自己苦苦思考的结果。《务虚笔记》的难读之处就在于,小说里的人物没有一个汉字指称的名字,全部用英文字母来简称,史铁生在一个“写作之夜”,经由一扇“童年之门”,写了叙述者“我”、残疾人C、画家Z、医生F、诗人L、政治家WR,以及他们的恋人女教师O、女导演N、T、X的故事,这些人物没有一个线索清晰的故事,没有一个明晰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没有一个绝对客观的真实,他们可以任意混淆、任意转换、任意交叉,叙述者在一个绝对辽阔的背景里关照这些人物的命运,却又不停将自己带入其中,想象可能的转折点和这个世界无尽的可能性。这就形成了一种无边的空旷感和虚无感,我们可能是其中任何一个人,上帝之手翻云覆雨,其中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命定之途。
电影《一代宗师》中,宫若梅转述过宫羽田的一句话给叶问,说练武之人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读《务虚笔记》也是一样,第一个阶段你看见自己,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可能的未来,你可能是屈服于现实放弃了爱人的医生F,可能是抛弃了丈夫毅然追求爱情的女教师O,可能是执迷于画出九岁那个寒冷的下午所见的“一根白色的大鸟的羽毛”的画家Z,可能是分不清性的实现与性的幻想的好色之徒L,可能是为了做一个好人而放弃了自己的爱情的残疾人C,可能是为了自保而使自己葵花林里的女友成为叛徒的Z的叔叔,还可能是为了取得权力而和自己不爱的女人结婚的政治家WR,甚至你可能就是史铁生自己;第二个阶段你看见天地,知道在自己一身之外还有他人,还有他事,还有无数种人生的可能性,看见时代之手影响了每个人的命运;第三个阶段就是见众生,书里所有的人物都不再具有个体的指向,而只是众生中普通的一份子,因缘巧合之中,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有个体组成了这个纷杂多样的世界。正如史铁生在书的最后一章《结束或开始》中所写,“我总是碰见那两个孩子,在所有的地方和所有的时间。他们还是所有的人,在另外的地方和另外的时间,他们可以是任何人,因为所有人都曾经是他们。因为所有的人,都曾经是一个男孩儿和一个女孩儿。他们是所有的角色,也是所有的演员。”
《务虚笔记》里到处闪烁着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关于生死,正如他在《我与地坛》里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死是必然的,死是彻底的平等,但死是什么呢?死是必然的终点,但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我们最终要去投奔的是什么。史铁生希冀的死亡,是自己人生之旅坦荡磊落的结束,是活到心爱的人能够坦然送自己离开的时刻。关于残疾,他说残疾和爱情就是生命本身的密码,残疾是一个人永生永世的际遇,但残疾并不能毁灭一个人爱的权利。关于爱情,他借女导演N之口说“不管任何时候,我们可能丢失和我们正在寻找的,都是爱情。”诗人L的恋人给爱情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说“看见他们(许许多多的其他男人)就想起你,看见你就忘记了他们。”关于性爱,他说性是爱的仪式,赤裸相见时就是表达自己脆弱的时刻,性不是表达爱的真诚坦荡,就是宣布对爱的轻蔑和抹杀。肉与肉的自由易取,心与心的贴近难求。他的思想自成一个体系,蕴含着史铁生对生命的感知,你可以读到作者对人生的追问,对生死的思考,对灵魂的拷问,处处都是一个智慧老人关于生命的谶语。
奥登说,“对坏的作品要保持沉默。”文学评论的目的在于发掘好的作品,或者就已经被公认的好作品提出独特的见解,使其滋养更多的灵魂。《务虚笔记》小说本身并不完美,史铁生不是精通于运筹文字的作家,偶尔在思维发散时过于随意,用的字不够简洁,排比句法的使用也带着浓烈的年代色彩,但瑕不掩瑜,这仍然是一本值得被细细品味的作品,文字纯净且灵动,但内核悲凉且厚重,充满了对自我的反省和对众生的博爱。
在读《务虚笔记》之前,我并没有读过一本这样的小说,却又让我觉得这就是小说本来应该有的样子,这就是我梦想中的小说。你进入到这本小说中,就不再用脑子和理智来分析它,而是用全部的精神和全部的情感在感受。莫言说史铁生是“呼吸着地坛里的繁花佳木排放出的新鲜氧气长大的孩子”,说他“佛心似海”,这并不是说史铁生是任何意义上的宗教信徒,而是他的博爱,他的宽广,他的深刻,使他在某种意义上拥有了佛的气质。佛心似海,史铁生这片海里,有大千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