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分心不是我的错》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分心不是我的错》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2 22:38: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分心不是我的错》的读后感10篇

  《分心不是我的错》是一本由[美] 爱德华•哈洛韦尔 / [美] 约翰•瑞提著作,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分心不是我的错》读后感(一):适合患者的家人和朋友读,却不适合患者

一直说要读这本书,从怀疑自己是add到确诊,再到治疗反复,各种过程,这次回国,由于闲来无事,就开始看了,书中对患者的表现,感受,心理描绘,都很好,但是我觉得对于患者真的没有什么帮助,书中提到假性注意力缺乏,现在这个社会是很容易造就注意力的问题,但是注意力有问题就一定是add么?一旦注意力有了问题,就要用利他林么?所以这本书说到的现象,可能很多非add也在经历
确诊和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和医生一起花了大约半年的时间来讨论我的病情,之后确诊,治疗可能会更漫长,不是一开始使用药物就会改变,因为add长期遗留下来的抑郁焦虑,各种其他的次级心理问题还是在,不因为一颗利他林而改变,而对自己的失望,对目标恐惧,也不会因为一颗利他林而消失。如何解决问题是每一个add都想知道的答案,但是这个是个开放性的试题。需要自己慢慢去探索。
但是另一个方面,这个对于患者身边的人来说,是一本好书,书里对患者面对的问题,困境,心理状态,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描写,很好,有时候读到那里是会觉得,”尼玛,就是那样的。“感受,与一个add相处,一起生活,真的需要知道add的人生活在怎样的状态下,或许理解是一件很难得事情,但是包容,用爱去包容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无论对于谁!

  《分心不是我的错》读后感(二):科普性文章

       作为科普性介绍文章,可以给4星。但是再认真的一点的话,看完这本书,缺乏指导性功能。
       针对ADD的指标,我个人符合一些,比如说时常缺乏注意力,拖延症,没有条理,害怕与人沟通。但是同时我在读大学之前,学习成绩都十分优秀,在一个有有威慑性的人来赋予我结构性生活的时候,我能发挥自己的潜力。所以,看了这本书,我还是没有搞清楚怎么量化ADD。只能说,如果以后身边有小孩子总是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可以往这方面考虑一下。

  《分心不是我的错》读后感(三):改善分心和注意力的方法

  在中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有的人天生能长时间专注于一样事情,而有的人更容易“三心二意”——他们充满好奇心,却难以专注,做事三分钟热度,有始无终
  我一直羡慕前者,觉得他们怎么就能这么专心,因为我就是后者——我不喜欢有头无尾的自己。直到后来也才慢慢发现,这只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
他们的特征:
1. 不能忍受无聊
2.很难遵照规定做事。
3. 长期拖延,很难开始做一件事。
4. 同时做很多事情,很难有始有终
(还有10条不想一一列举,但是注意的是,很多人都只是假性类似而已,要满足书中的15项,并且比同等心智年龄的人明显强烈才算符合“注意力缺失症”。我只是把自己符合的几项写出,至于容易冲动,不会考虑时机场合,容易担心.....很多我都不符合。。)
我看此书的目的也在于正视自己分心这方面的性格特点而已——所以对此书较失望——书中是由大量临床案例组成。
并无深入的心理学探讨。
更像一本病历书——书中多次强调注意力缺失是一种病,要正视,但“门槛很高”,需要心理医生确诊,之后也需要利他林等药物治疗.....
我对这些不感兴趣,
书中的封面和标题吸引了我——
    标题“聪明,却一事无成”“生活事事都拖延”等,我看起来惊心动魄,因为我一直都告诫自己,要避免成为这种人。
怎么解决?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
书中给出的答案更多是从治病的角度出发——接受心理治疗,服药.....
所以我也只能从中吸取可以让我们普通读者“改善分心和注意力”的方法,加以整理:
1 正视自己的性格缺点,同时也看到它的好处
“分心的人通常更聪明,活力充沛,直觉强,创造力强,但他们无法在任何一件事上持续专心”

书中多次肯定了这类人这方面的优点,在阐述“病症”的同时。
2 建立结构
结构值得是外在的有型限制。
具体而实用的工具有:
a. 清单
b. 简单的存档系统(如GTD系统)
c. 日,周,月,年计划
对于分心的人来说,缺乏结构是最糟糕的事情,他们觉得世界随时会崩溃,灾难马上就要发生,因此他们需要指导,需要结构,来稳定混乱的生活”
3. 参加或者组织一个支持团体
像戒酒互助会,战拖会那样
4. 处理文件时,要一次处理完。
5 把大计划分解成小计划,并设定期限
6.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要试着改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别跟短板死磕)
7. 注意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工作效率最高
比如是否喜欢有音乐,是否喜欢吵闹等
选择适合的工作环境,不管有多特别。
8. 随时记下冒出来的点子
用记事本
现在用智能手机也很方便
我用有道云笔记和onenote
9. 做自己擅长的事,即时是很简单的,没人规定你一定要做什么
10 选择一个教练, 不管是你的同事还是家人,朋友,提醒你该做什么,让他帮忙留意
11. 寻求鼓励和支持
12 学会幽默,拿自己的缺点开玩笑。
13 找一些欣赏你 了解你的团体。
14不要固守传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活出你自己,不要强求自己成为理想中的人,接受自己真正的风格。
15 选择适合你的优秀配偶。 这关乎你一生。

  《分心不是我的错》读后感(四):一般

基本上在讲段子式的故事,这样容易让读者从这些故事人物的大而全的症状中建立起自己是注意力缺失症患者这一身份的心理认同,并给他们喂心灵鸡汤安慰剂。我就很不喜欢心理学普及读物这么写。
书里面描述的症状很多自相矛盾、模模糊糊、广而笼统。稍微科学点的问题,比如说ADD的神经|脑机制是怎么样的?它是如何导致了那些症状的?对于这类问题的论述书中一笔带过甚至只字无有,更不用说举清晰的实例来论证了。作者都还没弄明白这些矛盾的、模糊的、有些人有些人没有的症状之间以及症状和ADD之间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或者只是一种统计概率上的叠加?
关于安慰性的话,比如ADD患者聪明、直觉、创造力强更是没什么证据,拿爱因斯坦、莫扎特这些名人来说事颇有鸡汤的味道。心理学的现状就像牛顿力学出现前的天文学或者进化论出现前的生物学。
心理治疗师从来不说他们的失败案例,理论一套套的,如果真的想找心理治疗师帮忙,最重要的是看他的实践态度,看他如何与求助者建立恰当的关系并用丰富而老到的技巧帮助求助者排忧解难。前提是愿意花几百块钱一个小时乘以漫长的时间这种代价。
相比起来吃药不失为一种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不过要试,因为相关知识仍然是非常粗糙和欠缺的,它得益于脑科学和临床医学的进展,研究出来的药物无非是作用于脑神经递质或突触的兴奋剂和抑制剂,药物对人的作用因人而异,所以要试,找一家医院去弄处方。

  《分心不是我的错》读后感(五):为什么患上拖延症不是你的错?

上周末我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章。
当然这不是重点。
你知道这两千多字,花了我多少时间吗?
一整天!
哦漏!我难道不应该早就知道这一天自己都会干些什么吗。
早上9点,我就已经坐在图书馆里,并且在电脑上打出了标题和标题下面的第一句话
接着,我起身去走廊打了杯开水,顺便上了个小号。
回到电脑前,我继续打了几个字,感觉自己写出来的是堆狗屎,很有必要膜拜一下前辈的作品。
于是我很认真地在网上看了两篇某某大咖的热门文章。
然后我看了一部最新电影的预告。
然后再看了一集美剧。
看剧的同时,我顺便下了几首最新的歌曲。
然后看了一档目前很火的综艺节目……
然后是娱乐新闻……
然后是……
所以,我觉得自己有网路迷失症这件事,你觉得我会告诉你们吗。
这种事发生,又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伴随了我大半辈子好吗。
我也是受害者啊。
我根本控制不了自己。
但是现在,我知道这一切并不是我的错。
1、
就像《分心不是我的错》这本书里说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注意力缺失症患者。
如果说大脑是座迷人的思维花园,分心就是一丛特殊的花朵。这种花,所有的优点和长处往往都隐藏在缺点和问题之下。
什么是注意力缺失症?
好动、冲动、容易发怒、健忘、不听话、做白日梦、爱惹麻烦、神经质、偏激、孤癖、阅读障碍、行为怪异……一般的称呼是笨蛋,高级一点的是神经病。
但是,注意力缺失不一定表现得多动、狂躁,有些很安静的小孩也是,不一定多动,只是不能专心。
书中提到一个有趣的话题
关于学校窗户与分心之间的关系。
有人觉得教室的窗户简直就是魔鬼的杰作,专门引诱坏学生。因为好学生不看窗外,坏学生则一天到晚看着窗外的蓝天做着白日梦。
尼玛这活脱脱说的就是我小时候啊。
从小到大,我就是个很听话很安静的孩子,但是上课从来不专心,老是看着窗外,或者对着课本胡思乱想。
不止是父母,连老师也没有发现这种异常。只有我自己知道,课堂上的我看上去很专注,其实是很认真地沉浸在幻想中。
比如,我就经常会幻想窗外的大树上有人飞来飞去,耳朵里还自带噼噼啪啪的音效(那时候流行武侠电视嘛),树叶之间还会说些抱怨运气不好的废话。
因为上课经常开小差,导致除了语文外(我即使不听课也能考高分),所有的科目成绩一塌糊涂
这是我直到现在一想起来还会特别内疚、自责的事情。
现在我知道了,原来这是一种病啊!
尼玛这感觉更不好了。
是病就得治疗啊。所以,书中郑重提出:
1.别把分心看成人格的一部分,顺其自然的态度是不对的。
因为有注意力缺失症的孩子长大后,三分之一的人可以不治自愈,另外三分之二的人长大后也不会变好。
2.有分心的人通常很聪明,他们活力充沛、直觉强、创造力强,但无法在任何一件事情上持续专心。他们不断地经历着失败、被误解以及其他情绪上的打击,所以他们往往自尊心低落。
在学校里,两三个注意力缺失症的儿童就可以把快乐的教室变成战场,把善良的好老师折磨得疲惫不堪。同时,他们也让人感觉笨、愚蠢、不开窍。
3.分心不只会伤害分心者的学习和工作,也会给他们的人际交往造成困扰。
如果孩子有注意力缺失症,他们的家长会充满愤怒及感到受挫,而这个孩子会成为所有家庭问题的代罪羔羊。
而且,注意力缺失症患者不太会注意别人的细微表情或暗示,他们也许看起来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有敌意,其实他们只是弄不清楚状况而已。
如果是成年人,这些表现在职场上看起来很不礼貌。比如会不打招呼就突然离开会议、不回电话、不自觉地得罪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无聊感觉、讲到一半突然改变话题……你以为这些人自负又骄傲,其实他们只是缺乏与人相处的技巧而已。
2、
你说自己是注意力缺失症,你就是?
分不分心,自己说了不算。谁是正常人,谁是注意力缺失症患者?这个分界线是人为制定的,有可参考的标准。
一、儿童注意力缺失症诊断标准
以下现象至少具备8项,并持续半年以上:
1.手脚一直动个不停或在椅子上动来动去。
2.被要求坐好时坐不住。
3.容易因为外界刺激分心。
4.玩游戏时不能耐心等待
5.别人还没问完问题,他就冲口说出答案。
6.很难遵照别人的指示做事。
7.玩游戏或做事时很难保持专注。
8.经常由一件未完成的事换为另一件事。
9.无法安静玩耍。
10.话不多。
11.经常打断别人的话。
12.别人对他说话时经常显得心不在焉
13.经常掉东西。
14.经常作出危险动作而不考虑后果。
二、成年人注意力缺失症诊断标准
长期以来,下列项目至少有15项符合自身情况:
1.不论成就大小,觉得自己尚未发挥潜力(此项为成人求助的主因,以客观标准来看,即使这个人可能已经取得成就,觉得自己仍然迷失在生活的迷宫里)。
2.很难有组织性。
3.长期拖延,很难开始做一件事。
4.同时做很多件事,很难有始有终。
5.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会考虑时机或场合是否合宜。
6.经常追求刺激。
7.不能忍受无聊。
8.容易分心,无法专注,话说到一半或者书读到一半就会发呆或跑神,但是又能够在某些时候比一般人更专注。
9.往往具有创造力,直觉强,非常聪明。
10.很难遵照规定做事。
11.没耐性,很难忍受挫折
12.言行冲动,比如乱花钱、改变计划、开始新事业
13.容易担心,没事也会自己找事情担心,但是又不会去注意真正的危险。
14.不安全感
15.情绪不稳,尤其是和人或事分离时。
16.身心静不下来。
17.有成瘾倾向。
18.长期自我形象困扰。
19.自我观察不正确。
20.家族中有其他人患有注意力缺失症、抑郁症、躁郁症以及有酗酒吸毒的行为,或是其他情绪或冲动型患者。
成人的诊断其实还另有一套标准,只列出了主要症状,被称之为“犹他标准”(提出人为犹他州立大学教授):
1.个案童年具有多动型注意力缺失症症状,并至少具有一项下列症状:在学校有行为问题、冲动、容易兴奋、发脾气。
2.成年时期有长期的注意力问题和多动现象,至少具有两项下列症状:情绪波动、易发脾气、无法忍受压力、缺乏组织、冲动。
另外,还可以做自我诊断,书中列举了100个心理测验问题,如果答“是”的答案越多,越可能患有注意力缺失症。
3、
正如书中强调的,注意力缺失症仍然没有一个清楚明确的定义,必须用各种症状来形容。
当我们强调某一部分时,就会忽略其它部分。比如强调分心,就会忽略大部分患者有时能够很专心的事实。或者如果我们强调多动的部分,我们就会忽略许多安静、做白日梦的患者。
以前的诊断只把注意力缺失症分成多动和不多动两种,或是分成儿童和成人两种。但根据临床经验,书中还是列举了一些容易在成人年身上发生的症状:
1.非多动型的注意力缺失症。
2.焦虑型的注意力缺失症。
3.忧郁型的注意力缺失症。
4.学习异常型的注意力缺失症。
5.躁动型的注意力缺失症。
6.物质滥用型的注意力缺失症。
7.创造型的注意力缺失症。
8.冒险型的注意力缺失症。
9.有精神分裂现象的注意力缺失症。
10.具有边缘型人格物质的注意力缺失症。
11.品行疾患或对立性疾患(儿童)或反社会人格物质(成年)的注意力缺失症(又称为有攻击性行为的注意力缺失症)。
12.有强迫症的注意力缺失症。
13.假性注意力缺失症。
这里特别强调假性注意力缺失症。它其实根本不是注意力缺失症,只是和注意力缺失症有关,是由社会文化环境引起的。比如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嘈杂的四周、凡事尝试即止、做事喜欢走捷径、只注重眼前、不信任权威等。
在生活脚步很快,竞争激烈的都市,现代人被各种信息弄得无法专注,觉得责任太多,时间太少,永远在忙碌、慢不下来。这些只是文化现象,不是注意力缺失症。如果不能分辨这些,就会觉得每个人都有注意力缺失症。
注意力缺失症应该在童年就被发现并治疗。一旦成人,没人会为属下的低能做相关的注意力缺失症测试。而且注意力缺失症是有遗传性,孩子有,家长可能也有。即使有些并未造成障碍的轻微症状,容易分心、冲动、情绪不稳等性格,仍然会让成人感觉沮丧。
如何帮助注意力缺失症儿童建立生活中的结构和组织?书中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1.写下问题是什么。把问题一项一项写清楚。
2.针对每个问题想一个可行的对策。
3.利用实际可见的提醒,比如清单、时刻表或闹钟。
4.使用奖品。
5.经常给他互动的回馈。
6.可能的状况下,尽量让他自己负责自己。
7.尽量给他夸奖和鼓励。
8.考虑请一个家教。
9.提供有效的工具。
10.永远记住:不要和他斗,要好好商量。
注意力缺失症并没有引起大范围的关注,所以书中的案例大部分都是深受困扰却不知道病因的成人。这些人有的总是不停地换工作,有的一天到晚做白日梦,有的随时随地都在焦虑,有的喜欢寻求刺激,有的像是长不大的孩子。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一直是个计划狂魔,三天两头就制定计划想改变自己的人生,但只要计划一完成,我的激情也就过去了,一如既往地在网上浪费时光。
因为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病,我们这些人一直在跟这些缺点苦苦斗争了大半辈子。所以,书中也开出改善分心的药方:
1.诊断:第一步是诊断确定。治疗始于诊断。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排除所有其他的可能原因,患者才能配合治疗。
2.教育:阅读相关书籍,和专家谈一谈,和患者谈一谈,对症状了解越多,越知道如何避开问题、改变现状。
3.建立结构:结构指的是外在的有形的限制,例如清单、每日计划、记事本等等可以让人觉得能够掌控的东西。
4.训练或心理治疗:患者需要一个教练或导师打气、指导、提醒,告诉他一切都在上轨道。
5.药物:虽然正确的药物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能提供极大的改善,重要的是安全。
拖延症、懒癌、暴脾气、躁郁症……艾玛,感觉注意力缺失症也是个筐啊,什么都能往里装。
但请从今天起,再也不要责备自己了。

  《分心不是我的错》读后感(六):到底该怎么治疗?

书中说注意力缺失症的症状是分心、冲动、静不下来。
我觉得虽然并不全相同,可觉得自己就是有这种不专心的症状。
工作后每晚吃完饭后,自己都会自己一个人坐在桌前或看会书或想想事情写写东西玩玩手机pad之类的。发现自已对于像看书这种事情很难做到长时间的专注,一般都是看一会就走神了,眼睛还在书上,脑子里想.的又是别的事情。
而在手机上逛论坛、刷微博、刷网页却干一上午都可以,只不过当关掉手机或离开电脑的那一刻也记不起自己看过了什么,顶多是记得有个好笑的笑话之类的,但要让自己再复述一遍是绝对讲不出来的。注意力只放在“逛”这件事上,至于“逛了”什么却没有记住。
有时跟别人打电话也有这样的感觉,犹其是长时间的电话,老是把注意力放在倾听上了,至于倾听的内容却没有上心。
假期里的作业从来不会按时写完,每每到了deadline才会着急瞎火的把作业匆匆赶完。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周末在家从来都是不写作业的,经常到了开学的那天早上,确切的说是凌晨,自己爬起来把台灯调到微亮,补周末的作业。
虽然我说的这些症状书中并没有相关的案例,但是当我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的效率还是比较大高的,这一点跟书中说的比较相符。还有就是书中说注意力缺失症的明显症状之一就是富有创造力,这一点我也没有,估计从事设计创意相关工作的某些人群会有这样的症状。还有就是我也会偶尔的天马行空的做一些白日梦,当一件事发生以后会想象这件事发生以后的相关连锁的后续事情,但是实际来说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现在我觉得我可能是有点拖延性的注意力缺失症症状,凡事不着急,能拖得就拖,打一个电话有时候要纠结很久,到底该不该打,既然事情不着急发个短信是不是就可以了?发现自己当季的衣服不够穿了,然后就想该不该去买衣服,想想再过几天可能天气就要变了,要不再等等?或者下定决心出门去了商店逛了一圈也发现没有自己喜欢的款式,然后就悻悻的回家了,并且没上衣服觉得特别自然,没有一点觉得可惜。
虽然自己生活中的行为与书中描述的并不是完全相同,但是这本书的一些观点也给自己了一些启发。知道了自己曾经不能容忍自己的某些行为是有原因的,并且这种原因与自己无关,可能与基因、环境等因素有关,然后就有了一些的宽心。只是这本书美中不足的一方面就是没有给读者,更确切地说是相关症状的患者们提供一些自我调节或自我治疗的方法。毕竟相关药物都是处方药,自己去药店买不到,想服用的话还得经过医院的大夫确诊。个人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经过与心理医生的沟通加上自己的漫长的调节。
这是病。
药不能停。

  《分心不是我的错》读后感(七):分心不是我的错,多么恶俗的书名,多么痛心的句子

    最开始听闻这本书,是因为罗永浩,这个胖男人在一次读书会上分享了这本书,以及自己ADD的情况,顺手百度了一下,放进了购物车里等着凑单用。人总是会有很多想买的东西,但是凑单的时候总会挑三拣四。
    看了开篇,似乎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不断的用笔勾画出那些和我经历相似的描述。注意力缺失,在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更多的是个人习惯的问题,从没有上升到心理疾病上来,诚然,我也有过注意力缺失,也有过迷茫,但是随着年龄和训练,现在似乎治好了,可是读者读者,我还是从书上找到了我目前注意力缺失的影子。
    16年09月27日,我看了书的第一个小节,和吉姆一样,小时候总是调皮捣蛋,不一样的是我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困扰。但是有一件事,让我感觉恐惧,那就是似乎我也是一个思想翻天倒海,但是行动上拖拖拉拉,静如死水,看完这一节,我觉得注意力缺失是个普遍性的现象,同时也有部分人因此不能协调好自己的生活,从而备受困扰。

  《分心不是我的错》读后感(八):这是生理问题,不是道德问题

注意力缺失症的病灶在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虽然环境也会造成影响,但追根究底问题仍处在神经系统的天生异常上。对于患者来说,诊断就是一种解放,从对自己的失望和自责中解放。他们终于可以放过自己。
以往的诊断只把注意力缺失症分为多动和不多动,或者儿童和成人。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注意力缺失症,大致有:焦虑型、抑郁型、学习异常型、躁动型、物质滥用型、创造型、冒险型、有精神分裂现象的、有边缘型人格特质的、品行疾患或对立性疾患或反社会人格特质的、有强迫症的,以及假性注意力缺失症。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忽视了很多的注意力缺失问题。
反过来,在诊断时,我们也要记住注意力缺失症不是一个绝对的状况,而是一个相对的状况。不能只看症状,而要同时关注症状的严重性和持续性,尤其是针对孩子。每个孩子多多少少会有不专心、冲动和静不下来的时候,但是绝大部分孩子不是分心者。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不要轻易贴标签。
至于那些确实分心的孩子,越早诊断越好,否则长期受到误解,被认为是懒惰、叛逆、古怪或恶劣,他们的自我形象会严重受损。未被诊断出来的分心者以及他们的家人则过着充满了挣扎、指控、罪恶感、悔恨、低成就和哀伤的生活。
确诊并不是治疗的结束。有了治疗,患者仍然要面对自己缺乏组织性、冲动以及分心的问题。更困难的是,他们还要面对多年来累积的二度伤害和后遗症。这些次发性症状包括自我形象受损、自尊心低落、忧郁、害怕别人、不信任自己、人际关系不佳以及愤怒等。这些伤害复原得很慢。
(以上文字整理自原著)
虽然注意力缺失症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仍然有很多人不能够客观地看待它。他们不能接受那个让他们抓狂的孩子(或配偶)不够努力、不负责任、自我中心、不计后果只是因为他们病了。这个病症听着太像是一个为患者开脱的借口。书中有个患者,在确诊后,仍然坚持只在迫不得已时才服药,否则他会因为觉得服药是在偷懒而自责。看到这里,令我唏嘘。其实不只是注意力缺失症,很多疾病都被绑上了道德的枷锁,似乎我们生病是因为我们不够好。关于疾病与道德,在《超越死亡》(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61759/)里,崔雅说得很清楚(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7895390/),不再累述。

  《分心不是我的错》读后感(九):这本书可能有害

本来我是被书名吸引过来看这本书的,但是看了这本书,我真的感觉内容不对题目,而且有很关键的一点:可能有害。这本书讲的就几个内容,什么是注意力缺乏症,注意力缺乏症怎么样怎么样,对生活的影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看这本书,虽然了解了原来有注意力缺乏症这回事,但更多的,却是给我一种感觉:打广告.......书评多是:这本书好啊,有救了等等,但是这些人都是有注意力缺失症的人啊,大部分不是的,或者没有这么极端。我们看这本书,会发现有一部分符合,一部分不符合。然后被它忽悠的神魂颠倒,以注意力缺失症患者自居。把所有自己的过错怨者在了注意力缺失症身上,而你又不想去看是否有病,长久起来可能会引起一种心态的畸形,然后不断向病症靠拢,真正变成了患者,而你又没有注意力缺失症的优点,注定狗带。

还有,求助啊!我在生活中偶尔能够管住自己,但是禁不住无聊,有时经常走神,但是小学不会。初中才会,而且附带的心理病倒是一大堆,自卑自责什么的都有,但我表示总是自视自己的人不会更能成长?而且,真的,为什么越说越像,寻求刺激,天马行空又不被别人认可,自以为好的思路被事实和别人无情玩弄,自以为自大自私。努力又无成就。记得有个人在我的同学录里说:你应该是个好人。这句话,感觉就像是我在平时表现不好,但出发点好.......

  《分心不是我的错》读后感(十):什么是注意力缺失障碍

訾老师推荐的《分心不是我的错》,看完之后,还是不知道什么是注意力缺失障碍,虽然提供了诊断条件的列表,但是其中很多项目非常难以评估。据作者说,ADD患者观察自己的能力不足,所以得靠家属或者老师报告病史。而这里收集的所谓病史就无法说是可靠了。
量表根据报告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评量表,一类是他评量表。像一些症状问卷如SAS、SDS、SCL90,,都是当事人自己填写,但是我一直觉得像MMPI这种人格问卷也自评,就很受自我观察能力的限制,虽然MMPI有测谎分量表,但是我也不知道测谎是根据统计结果测谎呢,还是根据逻辑测谎呢,测谎分量表的效果会不会也受到自我观察能力的限制,这实在是很难说。
他评量表最常见的应该是精神科医生做的精神检查了吧。但是尽管我这三年见了四五百病人,大部分精神障碍诊断起来不说十分有把握,基本上能有个大致方向,这点还是能做到的,否则怎么开展工作呢。可是这给ADD的列表,在我看来实在太含糊了,很多都是常见现象,需要评估的是严重程度,是否比一般同龄人的情况严重很多……这,太主观了吧。
总之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是没把握按照书中的提示去鉴别ADD。当然幸亏书里也说了可以参考神经检查,但是后来书里又说最主要的依据还是医生的评估而不是测试……坑爹啊。
书里经常这样说:XX服药(对治ADD的药物,一类兴奋剂)之后,注意力改善非常明显,他能够专心。这能证明XX得的是ADD吗?如果你说是,那么这是典型的精神科思路,诊断困难时,以治疗定诊断:如果对药物有反应,说明得的就是这个病。如果你说不是……你和我一样。兴奋剂改变脑化学,应该不仅仅是对ADD有效,正常人也会产生反应吧?我以前的同事本着大无畏的科学精神,在自己身上试用了低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结果沉睡18小时,而精神病人在此剂量基本无反应。但是严重的精神科疾病的诊断标准本身也与ADD不同,严重如sch的,各条标准是有或没有作为区分,而非ADD的标准中要求评估严重程度,也即sch患者与常人的区别大于ADD患者与常人的区别,这样的话,ADD药物在常人和患者身上反应差别也可能较小。这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但是问题就产生了,ADD岂不是很容易被扩大诊断?
所以这本书虽然意在普及关于ADD的知识,但是明显是让我更糊涂了。不过借着对ADD的诊疗,作者简单示范了支持性疗法的各种做法,倒是非常值得参考和学习的。本着这一观点,推荐此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