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6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的读后感10篇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是一本由李欣频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读后感(一):标签满满,一次不够

  “全心全意地做好你喜欢做的事,做到极致,做到顶峰,做到能见度最高,资源自然会流向你,不需要先担忧经济的问题。”从第一节“创意。灵感”一章中看到这一句,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加比同学,因而饶有兴趣地继续阅读。全书阅毕,对李欣频的文字甚是喜欢,现代味重,兼有些许的奇幻,丝毫不晦涩,而且插入许多的延伸阅读。对于茫茫书海中的决择有很好的明灯作用。

  虽然书中讲的大部分都是正能量道理,但李小姐能做到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她现时的境界应该就是她所讲的“做到极致,做到顶峰,能见度最高”。但她并没有以一副皇后的姿态去讲述她的奋斗历程,教条式与填鸭式的操作是她所摒弃的。由始至终,她一直强调要忠于自己,要不带任何偏见或惯性去做事,无论状态是在创作,教学,甚至乎是旅行,或灵修。

  我们所处的是信息时代,世界瞬息万变,育人者今天起草的教学纲领,可能明天就过时了。旅游指南这个月的生成的导览图,可能下个月就要因为城市规划变动而要修改了。李小姐之所以能登顶,估计与她一直注重时效性不无关系。虽为行内顶尖人马,却不迷信过往的辉煌,也没有将奋斗历史总结成什么“成功的N个法则”之类的噱头。而是一再地叫学生和读者去挖掘灵魂,用心灵创作,打开感官,激发创作流。没错!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很玄,可能跟庙里那个解签的师傅说得差不多。但我觉得这些话对于我这样一个接受多年填鸭式教育的人来说却是颇为醍醐灌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创意小宇宙,比起“一本通书读到老”的规条去遵从,反而应该坚信“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灵巧。

  纵使是李小姐自己,虽一开始就立志做作家而投考外文系,结果却违愿的进入广告系,进而毕业后从事广告文案。但正正是一篇篇别开生面,文字华丽的广告文案助她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亦是至今她本人最畅销的作品《诚品副作用》。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却又水到渠成

  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的吸收养分,学会在有界限的土壤中,结出最耀眼的果子。引用《城画》中看到的一句话,”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你认为它不够好,那是因为它还没有结束。“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读后感(二):读书笔记3

  15. 我看书时,会对有感觉的部分画线,这样下回再翻阅相关篇章时,很快就能找到我要找的部分。例如,因为自己正有七本书的创作架构——A.美食。B.网络。C.旅行。D.小说。E.电影剧本。F.创意。G漫画。所以我在看一本书时,等于是有七个灵魂、乞讨感官在吸收同一本书的精华,我称之“一口七身阅读法”。例如在看到与没事有关的讯息时,我就会在书的折角画上“A”,并将这本书的书名与相应页数,写张纸条丢在标记为“A”的档案箱中,等到开始进入写书的期间,过去所储存的养分都可以孙坚汇流进来。所以平时不必把书的细节全记在脑子里,只需贴好索引标签,就有了最合适自己的搜寻引擎。

  16. 多去看文学作品,看作家如何以非凡的创意笔法,描述平凡且大家都熟悉的生活细节,去剖析书中有力度的文句,大家都朗朗上口的话语、诗的文字与结构,还有找寻网站上热门的关键词,或是新闻标题,然后将这些资料分类并存档,以后就有可以参考的文句库可以运用。

  17. 做老师的应该想各种可能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刺激学生去思考——这个世界每一样事物对他们的意义在哪,然后请他们为这些事物创造出各种可能的发展,而不是以各种教材、各种理论、各种标准答案来讲课。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读后感(三):找寻旅行的意义

  读到第三本,里面有些内容重复了。

  怪不得有人说,要学好一门外语。

  多看同一个作者的书,提高得快。

  毕竟用词造句还是有个人习惯的。

  重点看一下她是如何运用自己的计划表。

  如何在旅行中激发自己的创意灵感,找寻旅行的意义。

  创意若有目的,就是为了把每一天活得独特且精彩,如此而已。

  创意是一种思考,建构世界的方法,是觉醒,敏锐,突变出来的,并非素材与规模累积而成。

  回到孩子般的状态,对什么都好奇,完全没有成见,没有框架地去看这个世界。

  痴人的灵魂是自由的,敢做与众不同的梦,能看见未来的非凡。

  把今天过好到任何人要跟你交换人生你都不要。

  透过书写,我找到了治疗的借口,安身立命的出口。

  信仰你所写的,写你所信仰的。

  我们总是太高估十年后能做的事情,而低估了一年内能做到的事情。

  旅行是强迫自己离开惯性的生活方式:换一个时间睡觉,换一个姿势起床,换一套口味的早餐,换一个语言聆听。

  家的定义不在地点,而是心灵状态,从这个家到那个家之间,就是旅程。

  旅行是一种态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不是旅行地的积累。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你一定会找到一个方法;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你一定会找到一个借口。

  利用记事本,做自己最棒的个人造命师,创造自己最好的版本。

  心灵修行很简单,放个平静轻松的音乐,跟自己好好在一起,快乐独处,深入且勇敢地探索,观照自己的念头,注意自己的呼吸。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读后感(四):信仰你所写的,写你所信仰的

  记得初次阅读李欣频时,非常感动。那种感动,类似情人温柔占满你心里全部的位置。又或者,可以这么说,李欣频把创作当作恋爱,把广告、电影、文案、小说当作恋爱的作料。她对广告创意领域的独特认知足以感染我们每一根神经。

  她是李欣频。那么,她的爱人叫做《十四堂人生创意课》。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刚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3》的书序中提到:创意是一种独特的缘分。我很欣赏他,也很赞同这种观点。以致我一直偏执的认为,创意是长出来的。

  就像欣频老师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3》中提及的那部电影,《香水》。它由徐四金的原著小说改编而成,讲述的是:一个香水师为了创造出全世界最棒的香水,穷尽全力研究各种制造香水的方法,最后他发现最棒的味道是少女的气味,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谋杀案。我们暂且不去谈他的谋杀,我想说的是,我所看到的,是一个艺术家如何完成他终极作品的那种全神贯注、不惜任何代价去做的那种精神。真正的艺术家在创作时,眼前不会有别人,只有未完成的作品。如同创意行业,当你真正的热爱这个行业、这份工作的时候,它便成为了你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创意,是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像一颗种子,萌芽,生长,茁壮。

  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创意是一种思考、构建世界的方法,是觉醒、敏锐、突变出来的,并非素材与规模积累而成。正如她自己所说:“对我而言,没有工作的概念,只有生活的概念,我只想创造每天非凡的生命经验,只想把每一天活得无懈可击。”真正有创意的人,并不需要时时刻刻的去绞尽脑汁,他们定会在某一时刻捕捉灵感,完成创意工作。可以说,真正有创意的人,不会有创意枯竭的时候。

  这本书是欣频老师许多的演讲、访谈以及教学资料的汇集,这是一本针对性很强的书。在这本书中,她以个人的经验,换位思考,以读者的身份提出问题并自行解答。同时,这也是一本系统性很强的书。一般人认为,这么多资料汇集而成的书一定会很混乱,没有条理。其实不然,欣频老师把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书的第一章,关于文案与创意的23个问题,是给初学者的指导,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第二章,关于写作与出版的14个问题,是对职业的规划,可以给我们参考和启发;而第三章,关于旅行与人生的13个问题,是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思考。

  这是一本需要长时间阅读的书,它内容丰富,书中给读者介绍了一些好的影视作品和书籍,这无疑能潜移默化的使我们的创意生长出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信仰你所写的,写你所信仰的。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读后感(五):翻翻就过了吧

  第一次听到李欣频,是她来厦门开讲座,一个广告文艺青年友人用大为景仰的语气谈起此事。

  虽然对于曾经也小玩过一阵广告文案的我来说,广告方面的很多东西依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对这种人云亦云的“当红作家”却总是很不感冒,于是连找她的书来看的兴趣都没有。

  从李欣频的简历和她的知识积累自述中不难得知,也相信她定是个很有才华女人,但定位在“职业生涯、创意、励志”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3》却和当下太多的兜售众所皆知的老道理的成功学书籍没有太大的区别。

  关于经验的推广上,李欣频给了很多新人可以借鉴的好方法,也有很多自己不错的创作心得。

  关于创作的提升上,李欣频堆积了很多的书籍、电影中的经典字句,加以自己的看法,确实是太偷工减料了。

  也许一个有才华的人必定是要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把这些当做可以人人效仿的东西来推广就不太厚道了。

  在我看来,偶然识得的苏医生是个很出色的人,而更让我佩服的地方是他以身作则地去做很多事,也很努力地工作,他所说过的“成功不可复制”我非常认同。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无论是出生的那个自我,还是经历过各种不同时间堆积而来,在不同地域环境中浸染而来,被各种身边不同的人所影响而来的那个自我,都是不同的,在积极的心态坚持信念的毅力恒心这些恒古不变的成功法则之外还有很多个人要去探寻的东西。

  至于追寻前世今生与来世的灵修等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李欣频确实是意志极强并且有很好执行力的让人佩服的人。

  并且,书中把很多很容易忽略的积极信念与好的方法都用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再次进行了阐述,也让人温习和警醒自己,还有很多她所提到的电影听起来都不错,也许会有不错的体验呢~

  所谓的“不可不读”、“不读会死”,只能说是一个很老套的营销手法了。

  关于一个好文案的养成,不得不说之前在Tom遇到的艺术总监确实是个极好的老师。

  他教我要如何不断地积累与学习,以及对广告、生活都保持永恒热情是极大的财富

  要做一个真正的好文案,其实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读后感(六):摘

  全心全意地做好你喜欢做的事,做到极致,做到顶峰,做到能见度最高,资源自然会流向你,不需要先担忧经济的问题。

  对我而言,没有"工作“的概念,我只想创造每天非凡的生命经验,只想把每一天活得无懈可击,这就是我对于”创意“比较广的定义。

  ”广告,文学,美食,爱情,心灵。“”阅读,写作,写文案,出国旅行,看电影与表演..."

  开启所以感官/跑在电影剧情前面/假象背后有个小说家正在写你的故事/与精彩的人对谈/做主动的生产者/以改造取代抱怨/

  因为他自得其乐,整个世界就只能陪他一起玩。

  以游戏玩乐的态度面对眼前的事,态度的转变,使得每件事都因喜欢才去做。

  创意无法从任何人身上复制方法,每个人应该都要发展自己的创意学,每天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上。

  一次只用一两个感官,就会让那个感官发挥到极致。

  先要成为自己,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创意能量从自体发出,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创意者,然后才有创意作品的产出。

  “完美”从来不是外面的事物,而是你的眼,你的心,你看待生活,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完美的。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读后感(七):MARK

  阅读者的群像

  海明威阅读海,发现生命是一条要花一辈子才会上钩的鱼。

  梵高阅读麦田,发现艺术躲在太阳的背后乘凉。

  费罗伊德阅读梦,发现一条直达潜意识的秘密通道。

  罗丹阅读人体,发现哥伦布没有发现的美丽海岸线。

  卡缪阅读卡夫卡,发现真理已经被讲完一半。

  在书与非书之间,我们欢迎各种可能的阅读者。

  因为到处都是海,所以很好逃,因为到处都是岛,所以很难找。

  ——希腊 一个把全世界蓝色都用过的地方

  以实验的心情,把今天的生活弄得很巴黎,或是很托斯卡尼——让之间的生活变得有趣,不必花很多钱,只要换个心境就好,心境一换,感官就换,灵感就像新挖掘的井一般,源源不绝。

  没有吸怎么会有呼?没有INPUT怎么会有OUTPUT?

  要做主动的生产者,不做被动的消费者。

  以改造取代抱怨,以创造取代批判,这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一念之差。

  一个人自得其乐,全世界就只能陪着他一起玩。

  一次只用一两个感官,就会让那个感官发挥到极限。

  观察者决定被观察者的结果——完美从来不是外面的事物,而是你的眼,你的心,你看待生活,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完美的。

  《五十一种物恋》 法国哲学家 德瓦

  雨伞——一片可以带着走的天空

  凉鞋——一种界面,介于自然与文化,肉体与土地,过去与现在,手艺与工艺,热与冷,不同世界得以共存,也是一处移动轻盈,跟风与有关的世界褶皱。

  碗——不是餐桌上炫耀主人的权威,二是终止永无止境的流动

  钥匙——拥有谁在门内,谁在门外的控制权。

  想象力是最快,最大,最好的实现动力,可以用来改变你的过去,现在,将来。

  终极的创意就是——可以随时随地把垃圾变成珍宝,把地狱变成天堂,帮终极下新定义,把今天变得与过去截然不同,把生活过到最好的版本。把今天过好到任何人要跟你交换人生你都不要。

  生命的历程:春天要回头谢谢冬天的安静储能,夏天要谢谢春天的希望发芽,秋天要谢谢夏天的盛日活力,冬天要谢谢秋天的能舍内修。

  写作是灵魂的禅修,禅修是灵魂的写作。

  写作时你正在创造自己的世界,你需要房间,也需要门,但你更需要有关门的勇气和决心。

  信仰你所写的,写你所信仰的。

  我们总是太高估十年后能做的事情,而低估了一年内能做到的事情

  旅行时一种态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而不是旅行地的积累。

  你真得想做一件事,你一定会找到一个方法,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你一定会找到一个借口。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愿望是所有创造的开始。

  笔记本是你最好的造命师。

  利用笔记本,做自己最棒的个人造命师,经纪人,私人教练,以意志,决心专注效率,创造自己最好的版本。

  通过思想,可以把你要的东西带给你,但必须透过行动,你才能收下这些东西。

  当我们了解,所有的发生都有其深刻的道理,所有的组合都是最完美的时候,我们当下就圆满了,生命便全盘蜕变成享受,庆祝,分享,感谢四件事而已,这就是臣服。

  把自己从悲观的宿命者提升到惊喜的臣服者,就是从悲剧模式——》喜剧模式——》自我完成的过程。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读后感(八):今年的第一本书

  下定决定好好看书,好好生活后看完的第一本书。虽然我拖拖拉拉了好几周才看完,还都是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看完,但还是不错的。大二大三一直觉得自己要往设计这条路走,但暑假实习让我打了退堂鼓,文案策划努力走下去。

  李欣频老师一直有听闻过,却还没看过书。趁着学校图书馆还能借一学期书,回学校借了几本书。图书馆只有第三部,却没有前两部,所以就直接先看第三部。第三部以问题与回答的形式进行,我觉得老师的逻辑很好,一堂一堂课很有顺序,收货到了很多。刚开始几章中出现的文案,真的很棒,竟然是那么早之前的作品,真的是太有愧了。马上要大学毕业了,却没有作品拿出手。还这么懒散怠惰,老师的时间管理那一块,很棒,老师真的很会安排时间,看到老师的时间表真的太佩服了。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么努力的人让我们学习到了她的生活,她的方法,就不能糟践内容。

  最后几章,只能说我道行太浅,实在没有很懂,可能需要再读一遍吧。

  开始摘抄了,虽然写不出什么东西,但还是继续加油吧。

  图书馆的书就是不能在上面画线折页,所以碰到好书就买下来吧。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读后感(九):抓住这股“流”

  这本书是在前两天看完的。

  十月份的考试过去以后,我便忘了形地玩耍。最近才开始从图书馆借书来看。这是第一本。

  大概是去年吧,我就有借过1来看了。印象中当时是很喜欢那本书的,于是才有有了借3来看的欲望。

  作者很在意写作的“流”。但是很抱歉的是我的那股“流”已经溜走了。只是我不想以后回忆起这本书的时候像我现在回忆起1的时候一样,只记得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然后什么都忘了。

  我们要在流涌出来的时候抓住它,然后写出让自己感动的作品,才能去感动别人。

  这让我想起大一时竞选委员的演讲,对于演讲这件事情,我还是相当害怕的,尽管很多人觉得我是相当大胆的。在准备演讲稿的时候,我应该说是花了蛮长的一段时间的,从被通知要准备演讲稿开始,我就开始写了,可是一直都写不好,于是就先放一边,可是心里却从未放下过这一篇演讲稿,知道有一天在看一个帖子的时候有了灵感,才把稿子完成了。我一直都没有忘记当时写完稿子的那种感动。演讲的那一天,我还是很紧张很害怕,可是颤抖的声音挡不了我激动的情绪,我的演讲确实也感动了不少人,我也因此竞选成功。

  虽然我没有想过要去做广告文案。可是我觉得李欣频的书,不仅仅只是写给想要做广告文案的人或者是已经做广告文案的人,生活上的东西,本来就是共同的。

  写作的流也可是是生活上想要做某事的欲望,只有有了欲望,我们才可以去更好地完成一件事情。在欲望来临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它白白地溜走,一定要紧紧地抓住它!

  在感受到“非做不可,不做会死”的欲望时,便是完成事情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做的事情是可以让自己感动让自己满意的,当然,这也会得到身边人的认可的。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III》读后感(十):标签满满,一次不够

  “全心全意地做好你喜欢做的事,做到极致,做到顶峰,做到能见度最高,资源自然会流向你,不需要先担忧经济的问题。”从第一节“创意。灵感”一章中看到这一句,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加比同学,因而饶有兴趣地继续阅读。全书阅毕,对李欣频的文字甚是喜欢,现代味重,兼有些许的奇幻,丝毫不晦涩,而且插入许多的延伸阅读。对于茫茫书海中的决择有很好的明灯作用。

  虽然书中讲的大部分都是正能量道理,但李小姐能做到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她现时的境界应该就是她所讲的“做到极致,做到顶峰,能见度最高”。但她并没有以一副皇后的姿态去讲述她的奋斗历程,教条式与填鸭式的操作是她所摒弃的。由始至终,她一直强调要忠于自己,要不带任何偏见或惯性去做事,无论状态是在创作,教学,甚至乎是旅行,或灵修。

  我们所处的是信息时代,世界瞬息万变,育人者今天起草的教学纲领,可能明天就过时了。旅游指南这个月的生成的导览图,可能下个月就要因为城市规划变动而要修改了。李小姐之所以能登顶,估计与她一直注重时效性不无关系。虽为行内顶尖人马,却不迷信过往的辉煌,也没有将奋斗历史总结成什么“成功的N个法则”之类的噱头。而是一再地叫学生和读者去挖掘灵魂,用心灵创作,打开感官,激发创作流。没错!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很玄,可能跟庙里那个解签的师傅说得差不多。但我觉得这些话对于我这样一个接受多年填鸭式教育的人来说却是颇为醍醐灌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创意小宇宙,比起“一本通书读到老”的规条去遵从,反而应该坚信“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灵巧。

  纵使是李小姐自己,虽一开始就立志做作家而投考外文系,结果却违愿的进入广告系,进而毕业后从事广告文案。但正正是一篇篇别开生面,文字华丽的广告文案助她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亦是至今她本人最畅销的作品《诚品副作用》。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却又水到渠成。

  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的吸收养分,学会在有界限的土壤中,结出最耀眼的果子。引用《城画》中看到的一句话,”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你认为它不够好,那是因为它还没有结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