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什么是科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什么是科学》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8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什么是科学》的读后感10篇

  《什么是科学》是一本由吴国盛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0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一):解析《什么是科学》,科学乃无用之学?

  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科学首先指的是自然科学,它是分科性的,而且一定能转化为技术力量,提升我们的物质生产能力、军事力量等。但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科学,实际上是最近一百多年科学启蒙后从西方经日本传播过来的,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所谓的“现代科学”?我们今天的“现代科学”又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一、西方科学溯源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二):北大教授告诉你什么才是科学?

  近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今科技已经入侵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国人一直以来的唯物主义教育,科学已经成为一种被全民崇拜的新意识形态,尽管我们如此迷信科学,但是国人去鲜有真正理解科学是什么,恰好北大教授吴国盛通过《什么是科学》一书从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向我们解释什么才是科学?

  关于科学的几个误区?

  我们现代人,尤其是中国人对科学的认识存在着深深的误解,常见有以下几个误区:

  1、科学等于技术,这和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取向有关。

  2、科学就是分科治学,把科学的治学方式错误理解成为了科学的内含。

  3、科学是自然科学,能转化成技术力量,尤其是军事实力,狭隘的理解了科学的内含。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科学呢?让我们跟随吴国盛教授的脚步从科学的起源去探寻什么才是科学。

  吴国盛教授通过对“科学”的辞源考辩,整理了西方科学的两大传统,一个大传统,是历史悠久的理知传统,一个是小传统,现代科学的数理实验和精确科学传统。

  西方理知传统探源

  西方文明是两希文明,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由于地理条件的因素,导致了希腊文明形成了以流动性为特点的文明,比如商业、航海、游牧等,在一个流动社会主要由陌生人组成,陌生之间的合作和信任,就需要契约来维系,契约文化要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这种文化中,自由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而自由在哲学意义上又指通过认识事物获得一种自觉,为了塑造一颗自由的心灵,所需要的人文形式就是:科学。

  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传统基因?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以农耕为主导的文明,定居文化成为一种常态,地缘即是血缘,血缘秩序成为一切其他社会秩序的基础和范本,血缘文化的核心是亲情,血缘亲情关系又是一种差序关系,于是处理社会关系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难题,所以需要塑造一颗“仁人之心”,对应的人文形式便是礼,所以中国文化在基因上便与科学的基因擦肩而过

  中西文明分道扬镳

  希腊人认为获得知识就是获得自由,知识接近事实中含有的永恒要素,永恒不变才有自己。而中国人确实只有处在社会关系中的自我,对自己的认识,来至于当下所处社会关系的一种认同。

  希腊人追求自由,所以对知识的追求是非功利性的,然后靠推理演绎来寻求知识。中国文化要求学以致用,知识只具有工具价值

  现代科学溯源

  现代科学主要指的相对于希腊理性科学而言的实验科学、经验科学。现代科学的由来离不开基督教和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基督教为现代科学奠定了两个基础,一个制度基:大学制度。一个是观念基础:经验哲学。

  大学制度主要包括:自治、教师许可证与学位制度、自由学术、自由辩论教学等。

  经验哲学的唯名论导致理性与信仰的分歧和抉择,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思想困难,为了解决困难,催生了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为代表的现代性运动这一解决方案。

  现代性已经把我们的生活世界改造成了一个大实验室。现代性通过自由意志、人类中心主义、征服自然、实验科学,实现自然数学化和世界观的机械化。现代性一方面提高了现代生活的效率、现代社会组织的理性化,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现代性危机。

  传统中国有没有科学?

  一方面,决定近代科学出现的根本基因是希腊理性科学。中国文化中没有出现理性科学这一基因,所以说传统中没有科学。另一方面,博物学也是科学的传统之一,古代中国有博物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是有科学的。

  吴国盛教授《什么是科学》通过科学的溯源和中西文明的比较,告诉我们什么是科学,让我们抛开以往对科学的误解,对科学有了一个深入的再认识,重新理解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三):一本普通青年也能看得很愉快的科普书

  有个朋友是吴教授的忠实粉丝,极力推荐这本书。平时对这种严肃的书是比较发怵的,但这本书让我颇有意外惊喜之感。行文毫无学术论文感,怎么说呢,是一种听讲座的感觉娓娓道来,很自然地就看进去了。后来听朋友说,吴教授是北大的明星教授,课讲得特别好,也经常到校外演讲,书里的好些主题都曾是他的演讲主题。

  书里涉及大量科学史的内容,很多内容都很颠覆我的认知。比如古希腊人对数学的那种崇拜。他们的宇宙观是由数学家塑造的。宇宙是什么样,是科学家根据当时简陋的数学知识算出来的。古希腊人坚信宇宙是个匀速转动的球体,星星们都被镶嵌在这个大球上,随着球转动。为了让宇宙合乎数学的结论,他们的天象记录里没有太阳黑子,因为他们相信太阳不可能出现黑子这样的“噪声”,如果观测到了,会首先怀疑自己眼睛出了问题。彗星、流星这类异常天象由于太过明显,不可能归罪于视觉,古希腊人干脆视之为大气现象。总之,希腊人的天空很纯粹,很干净。天体各个冰清玉洁,数目不增不减,,永恒地附着在天球上匀速转动。这样的天文学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四):当我们谈论科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当我们谈论科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技术——比如火箭卫星、转基因、青霉素?

  系统知识——比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或者人类学、哲学?

  价值评判——比如,这很科学,科学发展观?

  ……

  被证伪的科学理论还算科学吗?

  与现代科学近乎南辕北辙的希腊科学算科学吗?

  每本科学史里都会提到的炼金术算科学吗?

  阴阳五行算科学吗?中医算科学吗?我们古代的天文学算科学吗?

  ……

  科学:

  远观是皎洁的圆月,近看是满地的坑洼。

  远观是闪烁着理性光辉的艺术品,近看是什么都装的大桶一只。

  要了解科学,除了穿越时空,弄清它的前世今生,貌似木有别的办法。

  今有明星导游一枚,北大科学史主讲教授、《科学的历程》作者吴国盛,专司引导困惑者走过这段穿越之旅。附赠最新导游手册《什么是科学》,系统权威地梳理科学史,解析东西方文化基因的差异,揭晓科学的本质。

  这可不是一本干巴巴的穿越指南,这是一本有情怀的旅行笔记。

  科学精神就是自由的精神,没有把“自由”作为理想人性进行不懈追求的民族,很难对科学情有独钟孜孜以求。我们的祖先没有充分重视科学,无关智力水平,无关文字形态,无关统治者的好恶,而关乎人性理想的设置。——《什么是科学》

  这趟旅行一定不会让你感到枯燥。无数新奇的人和事正在前路等着你。

  音乐在古希腊属于数学课程。

  古希腊人恐惧无限,发现根号2的数学家据说被扔进了大海。

  哥白尼长期任职教会,从未因为 “日心说”受过迫害。

  在欧洲最古老的大学里,一切由学生说了算

  在物种起源的问题上,除了进化论,还有退化论。

  科学家们以前都自称“自然哲学家”。

  牛顿故居里真的有一株苹果树。

  ……

  你可能会问:在旅程的终点,就有一个清晰大写的答案等着我吗?

  并没有!

  但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会完全不同。

  吴国盛先生不一定是想通过这本书对“什么是科学”给出一种自洽而完备的哲学定论,而是回到历史深处,还原并呈现出科学最为本源的面貌,以此引发中国人反思并纠正自己对科学的长期误解。——饶毅(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理学部主任)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五):新见迭出,读来畅快!

  吴国盛最有名的书应该是《科学的历程》,出版近 20 年,仍然是科普领域里的畅销书。《历程》没读过,今天读这本《什么是科学》,作者居然(!)能够突破多年宣传所固定下来的成说谬见,新见迭出,读来畅快!

  《什么是科学》基于要回答两个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作:

  1. 气功等人体特异功能是否伪科学?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弄请什么是(真)科学?

  2. 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科学很发达,为什么近代落后了?此问题引发了中国有无科学的争论。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必须要弄清什么是科学?

  本书作者纵横古今,提要钩玄,对“科学”做出了明确的界定:科学分为古代希腊科学和近代西方科学。

  古代希腊科学诞生于古希腊哲人仰望星空时的敬畏与好奇,是人类童年的理性精神自由挥洒的结果。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世界进入了黑暗时代。然而,即使在千年的中世纪,借着唯名唯实之论争,理性精神仍然在僧侣阶层闪耀着光辉。

  文艺复兴高扬人性的旗帜,将人类理性延伸至信仰的领地。人类的兴趣已不仅仅是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整个自然界乃至人本身都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基于形式逻辑的希腊理性精神以及近代科学实验成为近代科学的方法论。

  科学,始于古希腊人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古代中国人对外部世界没有兴趣,心心念念的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汲汲于功名,以之光耀门庭。如此之功利与现世,怎么可能产生以追求“精神自由、智识快乐”为旨归的科学呢?

  所以,古代中国没有科学!

  那么,那两个问题,本书作出回答了没有呢?其实,只要把科学的概念搞清楚了,那两个问题自然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作者最后对博物学(自然志、自然史,natural history)回归的呼唤,虽然在学科的意义上已经无甚价值,但在科普的意义上,则意义重大。英国(美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很多,甚至很小的地方也有自己的 natural history museum,但在国内却难得一见。在一个自然生命不受尊重的地方,生物多样性、自然生命的美丽与神奇等等概念远远不如肉香味美重要的地方,人的生命自然也就无甚重要了。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有些信手拈来的例子降低了本书的品位,甚为可惜。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六):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张之洞有言“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笔者已经抓住重点并浓缩为八字“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本书的第一章讲的是现代中国人的“科学”概念及其由来。现代中国人常说“科技改变生活”,在加之受到“科教兴国”,“科学发展观”等国家战略和指导思想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是个好东西”或者说“好东西都是科学的”。“科学已经成为我们是非价值评判的标准”,作者敏锐地发现了这种社会现象。但作者发现另一个社会现象却是深刻而犀利的——“现代中国人更加倾向于把‘科学’混同于‘科技’,……,也与中国实用主义的文化传统有关。”(引自原文第一章小结 17页)

  可怕的实用主义!科学家和实用主义结合那就是“什么来钱快研究什么”;官员和实用主义结合那就是“怎么好升官怎么办”;学生和实用主义结合就是“那样好作弊那样作”;老板和实用主义结合就是“怎样成本低怎样搞”。什么“菩萨”、“真主”、“耶稣”,有用我就拜,没用说拜拜;什么“三公政策”、“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信则有,不信则无。若让功利之心充斥社会,着实令人叹息!

  好在本书的第二章指引了我们一条明路。“科学精神是一种特别属于希腊文明的思维方式。它不考虑知识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只关注知识本身的确定性,关注真理的自主自足和内在推演……科学精神就是理性精神,就是自由精神。”(引自原文第二章小引 19页)怎样摆脱实用主义,怎样潜心的做学问,这一章告诉那些专家、学者、学生们:你们要有科学精神!你们需要理性,需要自由!

  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中国古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理性的人,是一个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是一个清楚事物本质或者正在弄清楚事物本质的人,而他们追求事物的“本质”,就是追求事物的“自己”,即他们能够从事物自身中为他的存在寻求根据。古希腊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铸造了专属于他们纯粹的科学。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一书中写道:在各门科学中,那为着自身,为知识而求取的科学比那为后果而求取的科学,更加是智慧。为了求知而追求知识,使我猛然想起《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穷事物本然之理,以此物推及彼物,从有穷推及无穷。从认识自己开始,到认识他人,再到认识万千事物,浩瀚宇宙。又联想到《庄子·人间世篇》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做学问就是应该单纯的,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吾与子共勉之!

  本书的第三,四章分别讲了现代科学另外两大溯源即基督教与形而上学。这绝对是让读者大开眼界的两章,毕竟有多少人能够想到现代科学与基督教,形而上学的联系呢。基督教用一千多年的时间来对古希腊的自由学术精神以及罗马法学精神不断的兼收并蓄。在这样的欧洲大背景下,基督教孕育了大学。当时的大学提供基督教世界普适的学问标准;以讲授自由之艺为基础;以自由辩论为主要教学方式。人们的思想在大学里激烈碰撞,绽放出耀眼的智慧的火光。这是一片科学的沃土,是萌发出无数天才的创造和造就无数伟大人物的工厂。

  “形而上学”这个词是贬义的。作者却把形而上学和科学关联起来,笔者开始看的时候也是很不解,经过一番理性思考之后,其实作者言之凿凿。想一想我们所学的学科是不是大多数都是数学化的呢,无论是理科的物理,化学专业还是文科的会计,经济专业没有一个不与数学有关。直到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数学是最好的逻辑工具,而科学都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就一定是科学吗?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伪命题。历史上有著名的讲述空间概念的芝诺悖论,我们知道芝诺悖论是错误的,可正是它衍生出了微积分的极限概念,这不就等于说数学是不“科学”的么。数学不“科学”,毫无疑问,这同样也是一个伪命题。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世界里,任何事物的每时每刻都不同,如果我们不从静止,相对的角度出发又怎么能研究事物呢。

  在形而上学的基础上,数理实验科学诞生了。“人们为了追求实现自我、掌控世界、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它必定要采取实验的方法,以掌控自然,改造自然为目标。”(引自原文第四章 149页)实践推动了理论,理论又反过来推动了实践的发展。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我们不断的实验,不停的实践,借助科学的翅翼,朝着现代社会加速飞行。

  本书的第五章着重讲了西方另类科学传统:博物学。博物学在现代已经消失了,但它所化成的细分科目依然极大的影响着现代社会。千百年来,博物学家们通过细致的考察,去探寻每一片土地的地形地质,动物植物,积累了大量的有关资料。这些实践极大的推动了理论的发展。十八十九世纪,博物学进入了黄金时期,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诞生了,布丰的《自然志》诞生了,林奈的《自然系统》诞生了。

  第六章(也是最后一章)讲的是李约瑟难题。笔者认为,弄清楚“古代中国是否有科学” 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因为当务之急是未来我们能不能不断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差距,而不是关心过去有没有科学的问题。中国不光光是科学技术硬实力的落后,科学精神这种软实力更加落后。没有科学精神,就不明白科学的意义,就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科学。

  “格物致知”是以纯粹的内心探寻事物的本质,不功利。“知行合一”是以自身行动探寻事物的本质,力亲耕。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七):好书!值得看

  不得不说,吴国盛老师在科普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一本《什么是科学》值得一看!

  这本书追溯到希腊科学的无功利、纯粹求知的科学精神,认为这是科学最重要的特征。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国古代所缺乏的:中国古代注重实用,在技术方面的确曾经领先世界,如青铜器、四大发明等。但停留于实用层面,不去追问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规律,是不足以发展出具有体系的知识,即科学的。

  此外,基督教对现代科学诞生的作用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这次的确受到了震撼。在希腊时期,自然界的地位是很高的,人不会去干预自然,而是将它奉若神明,主张进行“旁观”。而基督教时期,人的地位提高,自然界的地位下降,世俗化倾向加重,使得人们逐渐去“拷问”和干预自然,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其规律,这就是近代科学的普遍研究模式。这一阶段,科学开始与技术纠缠在一起,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力,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因此,人们对科学开始敬畏,将其理想化,甚至占据意识形态的地位。

  然而,科学并不是万能的,它并不是了解这个世界的唯一方式。并且,它在改变世界,促进世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因此,如何正确对待科学,值得我们深思。在今天,我们一方面需要学习希腊时期的纯粹求知精神;另一方面,不应该将科学视为神圣的、高高在上、不可错的神明。这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去协调!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八):科学的发展史

  科学为什么没产生在中国?李约瑟难题大概困扰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都很难相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这个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太大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给科学一个定义,要给科学一个定义,就必须从科学的源头说到当下,再现整个科学的发展历程,从中提取科学发展的要素。 科学最先诞生与希腊。与中国的儒家的讲究礼仪不同,希腊人认为自由才是做人的标准,而这个自由,在希腊人眼里,就是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因此他们孜孜不倦地思考万物的基本,他们的主要思路就是所有东西必有根本,不动的东西才是最完美的。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这本书的主题,这个问题大概可以另写一本书了。 基督教对上帝的解释,慢慢的带来一个问题,上帝既然创造了世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苦难?唯名论认为,上帝是随意的,并不是为了人类的美好生活这一点来创造的世界。这就要求人,作为能够有自发意识的人,自己去努力,把这个世界变好。从这一点出发进入到现代世界,科学变成求力意志的实现方法,自然,并不仅仅是森林,河海这些了,人造的东西,也是依着自然的法则造就的,也属于自然。 希腊的科学是源头,基督教的发展带来的外部环境和问题,而数理科学的发展是科学壮大的中流砥柱。从最初的将天体的异常运动分解为几种简单的圆周运动开始,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直到现代数学物理学都是一以贯之的。将物质逐渐分为分子,原子这样的基本粒子,也从古希腊开始就有这样的想法了。古希腊的这两个思路,居然最终证明就是正确的,实在是不可思议。对时间空间的思考,对运动的认识,这些即便在现代中国大学生都不愿意仔细思考的问题,却真真切切是西方科学最关键的问题。 除了主线之外,本书同时讲述了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传统,有了这个,也就能明白为什么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最后一章是博物学,作者想要通过博物学解决目前科学研究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以至于很多人感觉不到科学的好处了,科学变得太不近人情了。博物学是一种很好的替代,能够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孔子说的,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总比什么也不干强吧。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九):自由——科学之本源

  科学是什么?按照作者吴国盛的理解,科学是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对于实物本质的探究,这种方式最早是纯粹理性推理演绎的,后期结合科学实证主义(理科实验)以及结合改造自然的诉求演化到近代科学。

  所以“科学”本身是完全西方所舶来的概念,其产生与发展有其西方特有的两大要素作为支撑。其一是西方的海洋渔猎文明,这种文明所对应东方的是农耕文化,地理决定论中已经大肆的宣传了两种文明的差异,但是在科学中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海洋文明是陌生人的城邦文化,契约精神带来了公民意识,从而演化出了“崇尚自由”的精神;而东方的农耕文化本质上是属地文化,对于自由的追逐让位于土地的所有权稳定,因此在东方文明中难以诞生对于极致、非功利性的理性追求,因为缺少“自由”的基因。

  另一点是宗教信仰,这一点是我最初始料未及的,因为想当然的会认为宗教是科学的敌人。但诚如书中的一章的名称,“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初想起来,基督教本身是反科学的,但是现实中基督教提供了现代科学的两个土壤,第一个是体制土壤,教会学校是最早将人们聚集起来专注于研究纯理性问题的场所;另一个是就是思辨传统,但人们希望通过实证去证明上帝存在的时候,反而却推动了现代理性实证主义近代科学的诞生,从而引发了文艺复兴。

  反观西方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真正“科学”(有别于技术)发展的前提是“有保证的自由之精神”+“思辨之方式”,其实我们的大学也是向西方传统大学思辨主义习得的,但是学习的不够彻底,我们现在的毕业答辩就是思辨之精神的体现,但恐怕已流于形式。上述的两者前提其实是互为因果的,没有有保证的自由之精神,普通人何敢去质疑、去辩论,恐怕现今社会都很难提供其对等的场所,而思辨之方式又是获取有保证自由的途径,不辩论、不质疑,谁人会给予普通大众有保证的自由。

  我始终对于地理决定论是抱有怀疑态度,但是因果循环的现状又有什么是最初哪根决定方向的稻草呢?

  吴国盛在本书后半部分花大篇幅去解释什么是西方的“博物学”,以及阐述中国古代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如果存在广泛意义上的科学,那也是博物学。博物学是对立于自然哲学的,其本身强调的是对于个体事物的介绍,而不像自然哲学探究万事万物身后的普遍真理。最简单的例子,勾三股四玄五就是博物学,是针对一个具体直角三角形的描述,而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就是几何学,阐述了直角三角形的共同特征。

  我联想到最近的中国过去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其本身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医药领域的“博物学”。不是贬低博物学,博物学体现了一种对于自然尊重和虔诚的态度,但是我们的确要去反思我们无法推进科学所缺乏的客观条件了。

  《什么是科学》读后感(十):全书脉络如图所示,最爱唯名主义。

  我读本书的目的是因为去年读了数本哲学书后有反哲学倾向,认为哲学更像信仰而不是科学,所以想弄清楚哲学到底是不是科学,怎么弄清楚呢?先搞清楚什么是科学。

  这本书较好地完成了我预设的阅读目的。简而言之,此书逻辑严密,论证详实丰富,历史线的叙述真实充分,所以本书观点我比较服。按照本书观点,哲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最典型的科学,我之所以认为它不科学,是因为我和几乎所有中国人一样,自认为的科学其实不科学。

  这是我画的全书的思维导图,本书的脉络如图所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