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看一幅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如何看一幅画》读后感10篇

2017-12-10 21: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何看一幅画》读后感10篇

  《如何看一幅画》是一本由[法]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Françoise Barbe-G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0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看一幅画》读后感(一):居家旅行、装逼吹牛必备良书

  艺术,有时候真是一个最好装腔作势话题,就是门槛有点高,爬到一半摔下来也不是没可能。黄永玉就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在卢浮宫亲眼看到夫妇俩指着伦勃朗的一幅老头像赞叹地说:“啊!蒙娜丽莎!”

  当然,你会说,如何欣赏艺术,是一件私人的事。认识蒙娜丽莎的人那么多,非得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没有眉毛的小娘们儿为什么微笑吗?

  如果私下里,我一定起立鼓掌了,但我们今天谈点高级的:关于如何在一副名画面前皱眉、摇头、指点、随口说出名字(而不说错)。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说出作家、流派、以及取材自圣经哪一章哪一节。总之,装逼装得行云流水而不至于露陷。

  同志们,相信我,这可真的是一个技术活啊!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根本就是画作的名声,而不是画作本身。所以,这并不是一种“欣赏”,最多算“路过”。比如达利的《永恒记忆》,能看到钟表和时间像雪糕一样被太阳晒化,那是普通青年;注意到钟表上那只有着倒影的苍蝇,利加特港峭壁旁边那一小块白色的石头,是文艺青年;如果你能看到躺在地上那只长得像海豹一样的小东西,长长的睫毛下面覆盖着一个怎样的梦,那你一定是读过这本《如何看一幅画》了。

  西方绘画纷繁复杂,各成体系,且这种庞大与中国水墨山水画不属同宗。简直可以上演一出“油画来自火星,水墨画来自金星”之类的狗血戏码。很多人在接触西方绘画时,总会产生一种“怵怕”心理。入宝山而空回事小,为了搬大金块闪到老腰可就不值当了。

  自从有了这本《如何看一幅画》,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气搬六块大砖头不费劲。它就像希腊神话中阿里阿德涅的那一团金线,顺着这团线,就可以在西方油画的世界里进退自如。

  但是!如果只是将这本当做入门级的教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虽然它取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名字,但是我向达•芬奇保证,这本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全书垒砌了一个个台阶,只管拾阶而上,上面自有风景。“深入浅出”虽说是一个被用滥了的词,但这本书成了这个词最准确的注脚。

  艺术类的书籍,都很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不就是当自己是神婆,一个劲地兜售高深理论。要不就是当自己是幼稚老师,以为直白浅显就意味着一切。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幸好,我们还有这本书。作者始终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来剖析一幅画。在画作本身和读者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且从不逾越。他对一幅画的阐述,将理性和感性的评述,恰到好处地糅合在一起,把读者放到和自己平等的位置。这一点,在艺术领域里,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与其说他在教人如何欣赏一幅画,不如说他在与别人一起,谈论、交流、感慨一幅画。

  如果你只是带着猎奇的心理,想来看看这些画作背后的香艳野史故事,那恐怕要失望了,全书的态度是严肃的。即使画作中延伸出创作背景,作者都是非常小心地将资料拧成极细小的线条,融入到画作之中。总之,作者从未喧宾夺主,画作是一切的重点,是舞台中的唯一主角。但情感却非常丰沛、充盈,有着浓重的法国意味,多情、恣肆、如同咏叹调一般。

  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书中提到的细节,才是打开画作秘密的钥匙,比如《静物:两架诗琴、一架维金纳琴、书,放在有毯子盖着的桌子上》,作者提醒我们注意到画作中的灰尘,那是画家出色的技巧,也是暗藏的玄机。在没有注意到这一个细小的灰尘痕迹之前,这只是茫茫艺术海洋中,一副再平常不过的作品。随着作者的手指,指出这些细微的痕迹,这幅画才变得意味深长起来,下次再看到,这幅作品就会如同一个亲人一样,在人群中被你一眼识别出来。

  在这本书之前,这些画作属于画家,属于博物馆,属于研究它的专业人员。有了这本书之后,这些画作才真正属于你,因为你了解它,了解它的结构、背景和其中蕴含的情感,它们成为了你的一部分,或者说,你成为了它们的一部分。

  这本书的真实意图是,激发你的兴趣,让你获得读懂一幅画的成就感,继而教你从哪些方面去体味一幅画,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厚厚的书,讲述的其实是一种方法论。

  在分析一副画的同时,也附带分析了画家本身的经历和一贯风格,了解这些,以后出去吹嘘,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嗯,实在是居家旅行、装逼吹牛必备良书!

  最后一句话,请拿起你的笔,认真记好:每一个真心热爱艺术,或者号称热爱艺术的人,都不应该错过这本书。

  《如何看一幅画》读后感(二):简单的笔记

  重点在于:直接接近每件作品的能力;就像我们去见某个人之前,不可能事先知道他或她的过去。

  克制,是人类庄严的一种表现。

  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利奥内 《廷臣论》

  康斯博罗的风景“让人安心,温柔动人”

  现代虔诚devotio moderna

  《效法基督》Imitation de jesus-christ 我宁愿感受痛悔,而不只是知道如何说明它。

  人类的堕落仍是我们应该畏惧的危险

  在沉迷于自己的想法和梦境的那一刻,我们就独立了。信仰有时可以移山,但是欲望超越所有时区,把我们带到想去的任何地方,不管白天黑夜。

  4.3欣赏一种思考方式

  这幅画是不是放反了?还是由于镜像导致左右描述错了?

  傲慢 贪婪 色欲 嫉妒 贪食 暴怒 懒惰 七宗罪

  有三种颜色作为三原色:红、黄、蓝。混合其中两种,产生的颜色和剩下的原色就是互补色,混合黄和蓝产生绿色,因此绿是红色的补色。

  你以为你尽在掌握,但现实却总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在《出埃及记》中,当以色列人穿越沙漠时,陪伴的云是在提醒他们:在承受考验和折磨时,上帝就在他们身边。

  孔狄亚克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

  《感觉论》traite des sensations

  所有的只是都来自我们的感觉,而且只能来自我们的感觉,而在所有感觉中,关注力attention是最强大的一种,超过其他所有。

  绘画反馈给世界的,是我们丢失的东西,或是我们在等待的事物。

  《如何看一幅画》读后感(三):看名画 3

  这本书读起来就好像是一份下午茶的甜点。静下心来品尝,很美好的午后。

  它结构是 case study 式的,所以确切来说是“如何看这几幅画”,不同于《如何阅读一本书》是明确的方法论式的。

  这么看来,更适合下午茶时间了,高兴可以多看几幅,不高兴可以随时放下。

  对于每一幅画,作者首先讲自己对画的理解、感性的部分;把背景知识、历史知识都放在最后进行补充讲解。

  我觉得这样处理很好,是对小白读者最好的笼络;然后再加入历史的、文化的因素。

  整本书分了 6 个章节,不是按照画派、画的内容、或者历史时代来,而是看似很模糊但很容易理解的感受重点。比如“观察简单的现实”、“分析扭曲的可见世界”、“沉入绘画的温柔”,从这些章节名中就可以大概想到接下来将要欣赏的画大概是怎样的了,往下翻的时候也怀揣小小的期待

  我发现自己比较喜欢肖像画,比如第一幅拉斐尔的《Balthazar Castiglione》和书本封面的那副画安格尔的《里维埃小姐的画像》等,都讲得很有共鸣呢。——对,共鸣。有时候你很难说作者讲得好不好,尤其是里面那些基督教相关的画,除非有明显的错误。只能谈共鸣。

  我们可以想象画家对着模特进行作画的场景,画家和模特的关系、对模特的情感,模特的心情性格……总之,看肖像画不可以停留在看肖像上而已。

  看这本书时也想到,下次也许可以这样看一幅画:

  假想你有一位盲人朋友,你需要把你所看到的画面用语言描绘给他。假想他可能会问的问题,然后修正和补充自己的描绘。(想到这里的时候我又想起一个短篇小说《我的女朋友》。)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你看到更多原来看不到的东西;并且捕捉到自己对于眼前这幅画的感受,去关注到其中的原因。

  《如何看一幅画》读后感(四):细嗅蔷薇

  前阵子知乎上有人提问,“如何欣赏一幅画作?”

  各路人马纷纷出动,从构图到色彩,从光影到笔触,恨不得把各种黄金分割,三角构图,透视法给人家讲个透彻,把从梵高到修拉的色彩理论通通整理一番,如果能够把众印象派先锋们的用笔再挑出来分析一遍是再好不过。

  我扫了两眼众多答案心道“你们就不能让人家先把一幅画的内容理解完了再谈其他么?”更何况此等高深的问题,吾等艺术史专业读写paper无数,不也便是为了参透这个问题么,怎么能跟是三言两语能跟说完的。

  arbe-Gall的《如何看一幅画》算是以小见大,用几幅有代表性的画为例,把这个问题解释的很透彻,总的来说便是,“任你心有洪水猛兽,请在画前细嗅蔷薇”。

  #主体与细节#

  无论是老博鲁盖尔难觅主题的荷兰寓言画,还是达芬奇拉斐尔的圣母像,Barbe-Gall总能够用恰当的语言娓娓地引导读者用正确的打开方式去看一副画,与一个戴着眼镜的艺术史老学究比起来,她更像是一个只是略微比你学识渊博的同龄人——更亲切可人也更易于交流。

  毫无疑问Barbe-Gall是注重细节的人,并非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要知道像我们写paper的时候为了凑字数可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至少我干过对于模特的帽子上的绸带描写了整整一页A4纸的事情。

  可是Barbe-Gall不是,也许她会让你的视线在少女的珍珠耳环上面多停留一分钟,但是她可不会让你枯看一分钟,她会在你耳边轻声细语的与你描述珍珠在这儿的寓意,一分钟之后你会恍然大悟,对这幅叫《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画更熟稔一层。

  更不用说类似于《长颈圣母》中Barbe-Gall特地提到的天使手中的瓷瓶的倒影的问题,充满寓意与空间交纵感的宗教画中,细节是拦路虎也是敲门砖。倒不是说看不到细节就不能理解画作的意思,只是‘看到’与‘看懂’之间往往缺的就是这些细枝末节

  #艺术与历史#

  之前评《小顾聊绘画》的时候吐槽过一句,典型的艺术学好了史没有学好。在我看来,艺术史中,艺术与历史是放在同等的天平上的——艺术史是艺术的历史,而不是艺术的故事。作为艺术史教授,Barbe-Gall显然深谙此道。

  每一幅画作的分析后面都会有小段的史料背景,关于画家的,时代的,画作流派风格的,内容内涵的,象征典故的,历史渊源的……就好像是谜团的解答,如果读完一幅画你还是不懂的话,就读读这些背景知识吧。

  毕加索说,“我画每一幅画写上日期,不止是为了让人们知道我是何时画的,更是想让人们知道我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画的。”

  如果没有读过新旧约,人们是很难对于宗教类的绘画产生共鸣。如果没有了解过古希腊罗马神话,人们也很难分辨诸多作品中维纳斯与丘比特的形象。画作与其说是画家手创造的作品倒不妨说是他们内心的体现,而配合着了解他们的内心对于读懂画作来说再合适不过。

  更贴心的是,Barbe-Gall把这些小贴士都放在了画作分析的最后面——不让他们在一开始就扰乱观赏者的思绪,要知道,对于画作来说,第一眼最纯粹的初体验可如同初恋一般妙不可言不可多得,想一想如果这时有人在你耳边喋喋不休那该是多扫兴的体验。

  #讨论而不是讲述#

  不得不说Barbe-Gall此书带了不少私货在里面——与严肃的艺术史书籍相比,‘推断’‘大概’‘也许’‘我们’等词汇大量的出现在书中,给人一种亲切的讨论的感觉,事实上那些观点都是正确的,只是这种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好像是Barbe-Gall与你一同站在这幅画前,你们正在进行讨论,或者说她正在把她所看到的,并且确定你也看到了的事物与你一同分析。

  不过看画不也是如此么,Barbe-Gall实际上代替了画家的角色,画家通过画这个媒介与外界事物和观众进行交流,可是有的时候因为缺少需要的知识背景,这种交流会产生障碍或者误解——这个时候文字的解说就是必要而又有帮助的了。

  所谓"如何去看一幅画”,Barbe-Gall实际上在字里行间就已经透露出来了:仔细看每一个细节与内容,自己思考与理解,融入画中,最后再去看看画作与画家的背景。当然,如果你有一个懂艺术的朋友能够与你一同讨论与分享观点,就如同Barbe-Gall在做的一样,便是再好不过的了。

  #略有的部分遗憾#

  虽然打了五颗星但是还是略带部分的遗憾,Barbe-Gall声称自己是“反精英主义者”,同时也是希望把艺术史带到民众中间去(PS:很不幸我大概在这方面是极端精英主义者,崇尚‘艺术是政治的工具’以及‘艺术并不适于走人民众’),因此在画作的选取上就有一些取巧。

  首先是所有画作都出自于文艺复兴之后,并不是说这不好,相反我也承认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伟大的绘画作品基本都出自于文艺复兴之后,但是这并不代表文艺复兴之前没有可取的绘画作品。

  其次,总结一下会发现,Barbe-Gall仍然挑选了民众比较熟悉的几个画派,虽然非常惊喜有一副老博鲁盖尔,一副戈雅,一副威尼斯画派,但是没有新古典主义,没有学院派,没有写实派,印象派和立体主义出现次数仿佛略多,总的来说还是普及为主。

  其次大概是因为翻译的问题,我读过的中文版的艺术史书籍包括加纳德和这本书都有一股浓浓的翻译腔,“哦不是亲爱的不是你说的那种翻译腔”,总之你翻一翻书应该就能够明白我在说什么,属于言语优美但是措辞略带空洞的翻译,也不是说这样的翻译不好,只是个人大概比较喜欢朴实无华的措辞吧。由于懒惰和穷(……)我暂时没用机会翻阅此书的法语版,不过英文版读了几页觉得与加纳德一样正常,听说译者正在翻译《艺术史三万年》,还是对此保持期待的,国内类似的书太少,民众艺术史的科普也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至少现在已经开始了。(说好的精英主义呢……)

  最后,此书的印刷装订真是赞的没话说,纸质印刷与细节还原真是艺术史/艺术爱好者的福音,买本作为画册在家里没事儿翻都不会亏啊。

  《如何看一幅画》读后感(五):相信你自己的眼睛

  与刚刚读完的《少有人看见的美》相比,是风格迥异的,但并不妨碍她成为一本美丽的书。

  开始读之前,特意了解了作者和译者,弗洛索瓦丝.芭布-高尔(这名字真长),法国艺术史教授,她排斥精英主义,致力于为大众开启通往绘画艺术史之门,写本书的目的,也是为了拉近艺术作品与人们的距离。郑柯,竟然是IT男一枚,同为IT女一枚,无端地就有了丝亲近,或者是震撼于他的做到吧,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如此游刃有余,也因为期待自己能在工作之余,始终怀有梦想,始终不忘对美好的追寻。

  《如何看一副画》中所收录的作品,并不拘泥于某一个固定时期或风格,一百多年前的、近现代的,抽象派、印象派,各类都有涉及。全书六个章节由简入深,从”观察简单的现实“到”沉入绘画的温柔“,作者领着我们一步步走近艺术殿堂。每一章节所选择画作,又是按照时间顺序,由远到近 ,在时间的长轴上,可看到绘画者的同与不同。 每一幅绘画的背后,作者说着她的理解和感悟,有第一眼的印象和观感,有画面细节的解读,有技巧的分析,有时代背景的介绍。可这些都只是指引而言,你可以选择接受她的诠释,也可以选择忽略她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我想这也是本书安排的成功之处吧,重点是画,让你震撼或者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也是画作本身,而文字始终是淡淡的、安静的。“学习观看一幅绘画,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愿意完全相信我们自己的眼睛”。也是在读完这本后,我重新去审视之前读的《少有人看见的美》,作品背后的故事,对作品技巧风格的分析,能让我们更深入去了解一幅画,可第一眼的印象和感觉,同样难以忽视。

  最为喜欢的是《戴头巾的少女》(其实我更喜欢《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个名字)和《睡莲》。“她只向我们转过来一秒,已足以让我们记住她的样子,也足以让我们知道:这是多么独特的画面” 。正如作者说的,看到《少女》的第一眼,我已经沉沦,沉沦于她明亮似乎还带点忧伤的眼神,张口欲诉说的暖暖红唇,娇艳欲滴的珍珠耳环。莫奈的《睡莲》被安排在后面,是个人感觉最美的一幅,以前我更多是为了画面的美感而喜欢,这次读完作者的解读:"莫奈逐渐与时间彼此接纳。最终他与永恒达成和解",对《睡莲》又有了更多的认识。

  不知是否刻意为之,书中对于画作时代背景的介绍,选择了竖向排版,阅读很是费尽,于我而言,这是本书的败笔。

  是谁的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绘画的欣赏同样如此吧。一副画作的艺术价值,受太多的因素所影响,很多我们现在认可的作品,在刚问世时可能默默无闻,比如《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比如梵高的《向日葵》,作为简单的爱好者而言,我们或许并不需要了解太多的理论和专业词汇吧,只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好,喜欢亦或不喜欢与别人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看一幅画》读后感(六):欣赏,作为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

  估计很多人都看过微博上那个很热的帖子:“一句话教你认出世界各种著名画家作品”

  “如果画上每个人都是受尽人世折磨脸而且全是黑森森的背景,不用说,一定是提香;

  如果所有人都有个大屁股,那就是鲁本斯;

  如果每个男人都画得跟个卷发的娘炮的话,那就是卡拉瓦乔了;

  如果画面上永远有一坨一坨又一坨的人,而且看上去木有觉得不正常的话,那就是勃鲁盖尔了;

  如果画面上还是一坨一坨又一坨的人,但是还有其他一坨一坨又一坨稀奇古怪的东西的话,那就是波西没错了;

  如果把什么人都画得像只有一盏小蜡烛下的流浪汉的话,那就是伦勃朗没错了;

  看上去永远像是眼镜起了一层雾什么都看不清的话,那就是莫奈了;

  如果画面中永远看到一堆堆的丘比特的话,基本就是布歇的;

  如果画面上的人全都是男的帅女的美,还都裸着,而且还人压着人人靠着人的话,绝对是米开朗基罗的;

  大部分画芭蕾的都是德加画的;

  无聊男女人人都画成一幅普金脸的话,那就范代克了”。

  这些夸张而略显“简单粗暴”的描述因其幽默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但当面对一幅画时,我们往往并不满足于仅仅知道作者,我们希望能获知更多细节信息,为何一幅画值得欣赏那么久。

  当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我其实忍不住笑了一下。因为在十八世纪初期的英国,那时的报纸上,很多时候在推广的正是一模一样书名的书。我们大致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商业阶层与职业阶层兴起,人们拥有了更多可支配的闲暇,同时城市的文化消费形式日趋多样。当时除了贵族家中必需的宗族肖像画,新兴阶层也需要画作来点缀自己的客厅,而当时英国每年从欧洲进口画作的数量也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我们今天也是这样一个文化消费繁盛的时代,有些人需要艺术知识装点财富,有些人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博物馆、画廊,有些完全是闲暇与好奇,无论是那种情况,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习得更多技能成为一种比较迫切的需要。

  对于这本书,我只能说画作解读非常适合我这种入门者。入门者的需要是希望在看到画作的第一眼情绪之后该如何慢慢上升到认知层面获得更多理解。如同阅读一部小说,看到一个与日常不同的陌生世界,同时也很想了解,这种陌生化的状态从何而来。书中每一小节的剖析中对技法与渊源都陈述得比较细腻,每节末尾的知识延伸也还算够用,总之还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最后要说的是,再好的印刷也抵不过原作十分之一(这似乎是句废话),因此还是希望有机会能逐一看到这些原作(卢浮宫、蓬皮社、马德里、芝加哥……),由此其实也是建议出版社,没有太多必要追求这种铜版纸了,只要印刷色彩过渡等准确就可以了,因为文字分析得再细腻,读者没有面对原作,还是需要有非常多的想象融入其中,并且这类的书,其实并不具有非常大的收藏价值(不会摆放在书柜的重要位置),所以印刷精美,点到为止。

  另外的一点则是,要系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画作,还是在读完该书后应查询那些经典的大部头,像詹森艺术史,艺术的故事,美的历史等。

  ok,就说这么多,还是喜欢这本书的,不喜欢也不会说这么多。

  《如何看一幅画》读后感(七):【干货贴】如何看懂一幅画

  文/Peter Wang(微信zaiyunduan1084)

  最近看了两本跟赏画有关的书,一本是这个,还有一个就是《小顾聊绘画》,看完两本书,我自己在微信群跟人讲了一次课,名字就叫《如何看懂一幅画》。今天,我把我讲课的实录写到这里,算作是本书的一个读书笔记。

  【文字实录】

  我今天要讲的呢,主要就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看懂一幅画?第二,看懂一幅画的标准是什么?第三,怎么样去看懂一幅画?

  一、为什么要看懂一幅画?

  首先我们来讲讲第一个问题,这里我先从我自己的角度跟大家来讲讲为什么我想去学着看懂一幅画。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有时外出旅游的时候,稀里糊涂地就会进入一个博物馆看画展,有时也会在一些朋友的邀请去看一些画展。之前因为不懂怎么鉴赏,所以面对一个画,你基本也就只能是走马观花地看看。看完,什么感觉都没有。但是很奇怪,当时的我又特别希望自己能够看懂其中的门道。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萌生一种想法,我要去积累一定的赏画知识,然后面对一幅画,不至于会束手无策,至少能够看出一些别人看不出来的东西。

  第二,有一次我听《锵锵三人行》的窦文涛在节目中提到一个事,大致意思是会说艺术作品的价值永远就在那里,他不会因为你不懂得欣赏他而失去。相反,你可能会因为不懂欣赏他而使得你的生命失去一些乐趣。这话,我很赞同。后来我也联想到看画这件事,其实也是这么一道理。我其实见过那些对绘画作品如痴如醉的人,我也能够间接地感受到他们在赏画这件事上得到的快感。对于这种乐趣,我自己也想去体验一番。

  第三,考虑到对于绘画作品,很多人是跟当初的自己一样,是不懂得怎么看,不懂得怎么欣赏的。我就想如果我知道怎么看,而且我能够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语言帮他们去讲解一幅画,别人会得到满足,别人的满足,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引起我的满足。如果对方又是个漂亮的异性,我的成就感搞不好会更大。

  以上三方面的动机,促使我开始了赏画和学习赏画之旅。在下面的内容里,我就跟大家讲讲我对于赏画的一些心得。

  二、看懂一幅画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今天的这个主题是如何看懂一幅画,那这里我就先解释一下我这里指的这个“看懂”是什么意思,我这里指的看懂一幅画很简单,它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搞清楚这幅画大概画了什么。第二个标准,搞清楚作者通过这个画想表达什么。第三个标准,搞清楚这幅画的亮点在哪里?

  这里我举例说明,比如这幅画的名字叫《蛙塘》,作者是印象派大师莫奈。我接下来就用上面说的三个标准来解读一下这个画:

  「1」午后,一批上流社会的交际人士在公园游玩聊天,那里有片蛙塘。

  「2」这幅画本身,是一幅简单的风景人物画,其本身没有暗含太多的“隐秘信息”,但考虑到莫奈是个玩印象风的高手,所以他借助这个画,肯定是有意在传递他的那种印象派的绘画风格。

  印象派的特点就是主张从色彩和光的角度观照自然,抛弃注重色调和形式的传统绘画方法。莫奈说:「倘若你到室外作画,试着忘却跟前的物体,不论它是一株树、或一片田野。只要想象这儿是小方块的蓝,那儿是长方形的粉红,这儿是长条纹的黄,然后照着你认为的颜色和形状去画就是,直到符合你自己对景物本来的印象。」例如,他会画出对一整株树的印象,而不去画每一片树叶;远处的一片房舍或树林则成为一团斑驳陆离的颜色、光和阴影。这种风格,莫奈一直持续下去。他专注于光的变化和气氛的营造,使他的画中景物渐渐丧失实质的主体,只有色块勾勒出的轮廓依稀可辨,大自然或景物消失在一种颤动的抽象形式之中。

  那莫奈通过这幅画其实是在表达,或者说是在实践他的那套印象派的绘画理论和主张。

  「3」这幅画的亮点就是这池塘的水。虽说画得不太栩栩如生,但是湖水荡漾,微波粼粼的感觉已经出来了。如果你把这幅画拿远一点看,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它又变得真实了。这里所谓的真实,就是我们看了一个客观画面后,闭上眼睛回想的时候,脑子里留下的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模糊朦胧的画面。估计莫奈的绘画理论中,重视的就是这种留在脑子里的「真实」,而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印象派,印象派,强调的就是人们脑子里对事物的印象。

  三、怎么才能看懂一幅画?

  在我们看懂一幅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手段呢?我们有哪些工具可以使用呢?

  「1」眼睛和脑子

  比如我们为了达到第一个标准——搞清楚这幅画大概画了什么,就可以借助自己的主观感受,通过眼睛去看,以及通过脑子去想,通过看和想,有时基本就能大致搞清楚你眼前这幅画大致画了些什么。

  「2」百度谷歌

  当然在有的时候,你凭借自己的眼睛和脑子或许看不懂眼前的画是怎么回事。

  比如像毕加索的这幅图,一般人肯定不知道毕老师这是在发什么神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能借助百度谷歌去搜答案了,看看别人是怎么解读这幅画的,然后我们看看通过别人的解读或者相关信息,我们是不是能够搞懂这幅画画了什么。

  当然,对于前面提及的第二个标准和第三个标准,我们同样可以借助百度谷歌搜索来找答案。

  另外,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前面提及的三个标准是很难一下子就百度到的,相反我们所能做的是「曲线救国」,通过搜索其他的相关信息,最后间接地推断出三个标准所涉及的问题。那么有哪些内容可以成为我们做推断的依据呢?或者说白了,哪些因素有助于我们看懂一幅画呢?

  有这么几个事很重要,

  第一,作者的生平际遇。

  举例:梵高在跟高更决裂前和决裂后,作品风格全然不同。这个例子很典型,说明一个画家的画风跟他的人生故事和遭遇有着很大的关系。马奈和伦勃朗的作品都有一种贵族气质,这跟他们所成长的环境和成人后的交际圈直接相关,相反有些出生卑苦的画家在早期会画一下下层人士的生活场景。像梵高的早期作品《播种者》,《吃土豆的人》

  以上例子说明,作者的生平际遇跟他的绘画风格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我们通过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特别有助于我们去解读这幅画。

  第二,作者的性格

  举例:梵高,毕加索,都是那种性格极度古怪天才型人格,同时其作品也都是古怪晦涩的。相反像雷诺阿这样是个性格极好的老好人,所以他的画风充分的希望,美好和幸福,这个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通过这个我想说明的是:作者的性格以及性格特点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也会直接影响画风。那么我们通过了解作者的性格,也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作者的绘画作品。

  第三,属于什么派?

  画家跟武林高手一样,很多都分门派,什么古典派啊,现代派,印象派等等。每个流派都有这个流派的理论,风格和显著特征。有时如果我们知道这个画家属于什么流派,我们就可以顺藤摸瓜搜索到这个流派的特点,然后再用这些特点去对照绘画作品,只要能对上,我们就会有一种顿悟,这种顿悟,也是一种很棒的体验。

  第四,这个画背后是不是有一个历史故事

  西方的很多绘画背后其实都是一个个的历史故事,宗教故事,神话故事。如果一个绘画画的是某个经典故事中的某个片段,那么你了解这个故事背景,自然也就有助于对这幅画获得进一步的感性理解。

  比如你去看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如果你不知道圣母是谁,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死的,那么你就可以动手百度了。

  「3」书籍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专门给你科普绘画知识的通俗读物。有的是给你介绍西方绘画大家的生平故事,比如《小顾聊绘画》。

  有的则是通过解读一幅幅的绘画作品去披露赏画方法,比如《如何看一幅画》。

  还有的则是给你去讲解名画背后的故事,比如《名画之谜》。

  这些书都有助于你集中地去增长一些赏画技能。

  所以综上,面对一幅画,我们可以怎么去看呢?这里我不妨完整地说一下我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收集信息

  1,先用眼睛看,脑子想。看到什么是什么,能想到什么是什么。

  2,去搜索别人对这幅画的解读,同时了解一下这个作品作者的生平际遇,性格,绘画风格。

  3,如果这个作品画的是神话故事,宗教故事和历史故事中的某个片段,就去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大致来龙去脉。

  第二步,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

  1,这幅画大概画了什么?

  2,作者通过这个画想表达什么?

  3,这幅画的亮点在哪里?

  第三步,完成前面两步之后,你就可以在画展上,当着妹子的面跟她侃侃而谈你对各幅绘画作品的看法。

  《如何看一幅画》读后感(八):读一幅画的宁静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柔软的一隅。只不过被平日的匆忙、奔波、劳碌、琐碎给包裹住了。这就需要激活的力量。看一场电影、听一首歌、看一本书,都有可能把你柔软的内心打开,使你感动起来,想起一些事情,或美好,或苦涩,一个画面连着另一个画面。似乎有一只手在牵引着你,走进时间隧道,欲罢不能。这是我读《如何看一幅画》的感觉。在画作中体验各种情感,时而震撼,时而柔情,时而悲壮,历史在一幅幅画面上定格,崇高与庄严,沉重与宁静,几个世纪的故事,就在纸页中翻阅了。我惊叹本书作者的学识和耐心,每幅画作,有精彩的解读,但绝不是学院派的晦涩难懂,而是特别关照普通读者的感受,字里行间都是优美的、带着情感的散文,仿佛作者穿越了时空,正在与每位画家长谈、切磋,而那长谈的内容就定格在画家的画面上,而我就坐在他们的面前,认真倾听,分享他们碰撞出来的火花和激情,智慧和安宁。我深深被吸引了,仿佛被捆绑住,分身无术。就这样沉浸其中……在你意犹未尽之时,后面紧接着是,每幅画的作画背景、画家的状况、画的风格等信息,让你对画作有了深入了解。芭布-高尔真是一个解读画家的知音!

  读罢此书,思索尤在,所有的喧嚣过后,都是平静,就如同莫奈的250多幅睡莲一样,多么安详,时间就停在那份宁静中。

  《如何看一幅画》读后感(九):【干货贴】如何看懂一幅画

  文/Peter Wang

  最近看了两本跟赏画有关的书,一本是这个,还有一个就是《小顾聊绘画》,看完两本书,我自己在微信群跟人讲了一次课,名字就叫《如何看懂一幅画》。今天,我把我讲课的实录写到这里,算作是本书的一个读书笔记。

  【文字实录】

  我今天要讲的呢,主要就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看懂一幅画?第二,看懂一幅画的标准是什么?第三,怎么样去看懂一幅画?

  一、为什么要看懂一幅画?

  首先我们来讲讲第一个问题,这里我先从我自己的角度跟大家来讲讲为什么我想去学着看懂一幅画。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有时外出旅游的时候,稀里糊涂地就会进入一个博物馆看画展,有时也会在一些朋友的邀请去看一些画展。之前因为不懂怎么鉴赏,所以面对一个画,你基本也就只能是走马观花地看看。看完,什么感觉都没有。但是很奇怪,当时的我又特别希望自己能够看懂其中的门道。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萌生一种想法,我要去积累一定的赏画知识,然后面对一幅画,不至于会束手无策,至少能够看出一些别人看不出来的东西。

  第二,有一次我听《锵锵三人行》的窦文涛在节目中提到一个事,大致意思是会说艺术作品的价值永远就在那里,他不会因为你不懂得欣赏他而失去。相反,你可能会因为不懂欣赏他而使得你的生命失去一些乐趣。这话,我很赞同。后来我也联想到看画这件事,其实也是这么一道理。我其实见过那些对绘画作品如痴如醉的人,我也能够间接地感受到他们在赏画这件事上得到的快感。对于这种乐趣,我自己也想去体验一番。

  第三,考虑到对于绘画作品,很多人是跟当初的自己一样,是不懂得怎么看,不懂得怎么欣赏的。我就想如果我知道怎么看,而且我能够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语言帮他们去讲解一幅画,别人会得到满足,别人的满足,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引起我的满足。如果对方又是个漂亮的异性,我的成就感搞不好会更大。

  以上三方面的动机,促使我开始了赏画和学习赏画之旅。在下面的内容里,我就跟大家讲讲我对于赏画的一些心得。

  二、看懂一幅画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今天的这个主题是如何看懂一幅画,那这里我就先解释一下我这里指的这个“看懂”是什么意思,我这里指的看懂一幅画很简单,它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搞清楚这幅画大概画了什么。第二个标准,搞清楚作者通过这个画想表达什么。第三个标准,搞清楚这幅画的亮点在哪里?

  这里我举例说明,比如这幅画的名字叫《蛙塘》,作者是印象派大师莫奈。我接下来就用上面说的三个标准来解读一下这个画:

  「1」午后,一批上流社会的交际人士在公园游玩聊天,那里有片蛙塘。

  「2」这幅画本身,是一幅简单的风景人物画,其本身没有暗含太多的“隐秘信息”,但考虑到莫奈是个玩印象风的高手,所以他借助这个画,肯定是有意在传递他的那种印象派的绘画风格。

  印象派的特点就是主张从色彩和光的角度观照自然,抛弃注重色调和形式的传统绘画方法。莫奈说:「倘若你到室外作画,试着忘却跟前的物体,不论它是一株树、或一片田野。只要想象这儿是小方块的蓝,那儿是长方形的粉红,这儿是长条纹的黄,然后照着你认为的颜色和形状去画就是,直到符合你自己对景物本来的印象。」例如,他会画出对一整株树的印象,而不去画每一片树叶;远处的一片房舍或树林则成为一团斑驳陆离的颜色、光和阴影。这种风格,莫奈一直持续下去。他专注于光的变化和气氛的营造,使他的画中景物渐渐丧失实质的主体,只有色块勾勒出的轮廓依稀可辨,大自然或景物消失在一种颤动的抽象形式之中。

  那莫奈通过这幅画其实是在表达,或者说是在实践他的那套印象派的绘画理论和主张。

  「3」这幅画的亮点就是这池塘的水。虽说画得不太栩栩如生,但是湖水荡漾,微波粼粼的感觉已经出来了。如果你把这幅画拿远一点看,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它又变得真实了。这里所谓的真实,就是我们看了一个客观画面后,闭上眼睛回想的时候,脑子里留下的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模糊朦胧的画面。估计莫奈的绘画理论中,重视的就是这种留在脑子里的「真实」,而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印象派,印象派,强调的就是人们脑子里对事物的印象。

  三、怎么才能看懂一幅画?

  在我们看懂一幅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手段呢?我们有哪些工具可以使用呢?

  「1」眼睛和脑子

  比如我们为了达到第一个标准——搞清楚这幅画大概画了什么,就可以借助自己的主观感受,通过眼睛去看,以及通过脑子去想,通过看和想,有时基本就能大致搞清楚你眼前这幅画大致画了些什么。

  「2」百度谷歌

  当然在有的时候,你凭借自己的眼睛和脑子或许看不懂眼前的画是怎么回事。

  比如像毕加索的这幅图,一般人肯定不知道毕老师这是在发什么神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能借助百度谷歌去搜答案了,看看别人是怎么解读这幅画的,然后我们看看通过别人的解读或者相关信息,我们是不是能够搞懂这幅画画了什么。

  当然,对于前面提及的第二个标准和第三个标准,我们同样可以借助百度谷歌搜索来找答案。

  另外,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前面提及的三个标准是很难一下子就百度到的,相反我们所能做的是「曲线救国」,通过搜索其他的相关信息,最后间接地推断出三个标准所涉及的问题。那么有哪些内容可以成为我们做推断的依据呢?或者说白了,哪些因素有助于我们看懂一幅画呢?

  有这么几个事很重要,

  第一,作者的生平际遇。

  举例:梵高在跟高更决裂前和决裂后,作品风格全然不同。这个例子很典型,说明一个画家的画风跟他的人生故事和遭遇有着很大的关系。马奈和伦勃朗的作品都有一种贵族气质,这跟他们所成长的环境和成人后的交际圈直接相关,相反有些出生卑苦的画家在早期会画一下下层人士的生活场景。像梵高的早期作品《播种者》,《吃土豆的人》

  以上例子说明,作者的生平际遇跟他的绘画风格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我们通过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特别有助于我们去解读这幅画。

  第二,作者的性格

  举例:梵高,毕加索,都是那种性格极度古怪天才型人格,同时其作品也都是古怪晦涩的。相反像雷诺阿这样是个性格极好的老好人,所以他的画风充分的希望,美好和幸福,这个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通过这个我想说明的是:作者的性格以及性格特点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也会直接影响画风。那么我们通过了解作者的性格,也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作者的绘画作品。

  第三,属于什么派?

  画家跟武林高手一样,很多都分门派,什么古典派啊,现代派,印象派等等。每个流派都有这个流派的理论,风格和显著特征。有时如果我们知道这个画家属于什么流派,我们就可以顺藤摸瓜搜索到这个流派的特点,然后再用这些特点去对照绘画作品,只要能对上,我们就会有一种顿悟,这种顿悟,也是一种很棒的体验。

  第四,这个画背后是不是有一个历史故事

  西方的很多绘画背后其实都是一个个的历史故事,宗教故事,神话故事。如果一个绘画画的是某个经典故事中的某个片段,那么你了解这个故事背景,自然也就有助于对这幅画获得进一步的感性理解。

  比如你去看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如果你不知道圣母是谁,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死的,那么你就可以动手百度了。

  「3」书籍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专门给你科普绘画知识的通俗读物。有的是给你介绍西方绘画大家的生平故事,比如《小顾聊绘画》。

  有的则是通过解读一幅幅的绘画作品去披露赏画方法,比如《如何看一幅画》。

  还有的则是给你去讲解名画背后的故事,比如《名画之谜》。

  这些书都有助于你集中地去增长一些赏画技能。

  所以综上,面对一幅画,我们可以怎么去看呢?这里我不妨完整地说一下我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收集信息

  1,先用眼睛看,脑子想。看到什么是什么,能想到什么是什么。

  2,去搜索别人对这幅画的解读,同时了解一下这个作品作者的生平际遇,性格,绘画风格。

  3,如果这个作品画的是神话故事,宗教故事和历史故事中的某个片段,就去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大致来龙去脉。

  第二步,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

  1,这幅画大概画了什么?

  2,作者通过这个画想表达什么?

  3,这幅画的亮点在哪里?

  第三步,完成前面两步之后,你就可以在画展上,当着妹子的面跟她侃侃而谈你对各幅绘画作品的看法。

  《如何看一幅画》读后感(十):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何看一副画》

  文/飞熊

  不得不承认,在绘画鉴赏上,我是个门外汉。我对绘画艺术的认知来自于如下几本书:1. 美国传记作家欧文。斯通的《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2.英国小说家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3.最近才出版的张佳伟写的的《莫奈和他的眼睛》。而这三本书中,前两本多是描写画家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遇,只有“张公子”的书中有相当部分艺术鉴赏的内容。从那本书中,我认识了莫奈和他的画作,还有“印象派”的其他画家和绘画作品;我试着理解作家怎么在他们的作品中怎么呈现“光”和“印象”。这样的理解,显然对于欣赏浩渺如烟海的绘画作品是远远不够了。于是,当我开始翻开这本厚厚的绘画鉴赏入门书的时候,我意识到这里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绘画鉴赏体系。

  当得知,封面上的那副画中的那个看上去有些早熟的小女孩只有13岁时,“西方和东方(尤其是中国)差异多大”的感慨悠然而生。不过,在慢慢阅读那些画作和相关的解读的文字的时候,我慢慢觉得西方绘画和中国古诗倒是有几分相似——那种画面感,那些寓意,那些变幻的笔触......那些作品背后的故事......然后,我试着推而广之,发现各种艺术之间基本都相关的。对我个人而言,我比较熟悉的当然是纯文学中的小说作品,小说和绘画的相通之处在于:1. 对细节的重视;2. 暗示和隐喻;3.对比和类比;4.时代对主题和表现形式的影响,宗教题材,贵族肖像,“印象派”,“现代派”.......都会有时代的影子......

  这本书如果使用印刷小说的纸张印出来的话,其实一点也不厚,200余页——对于小说来说,不会是一个信息量很大的题材。但对于绘画,一副绘画作品,就可能呈现一个世界。本书作者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是法国著名的艺术史教授,她排斥菁英主义,致力于为大众开启通往绘画艺术之门,为此创立了“如何欣赏画作协会”。而本书就是她在尝试艺术鉴赏“大众化”的代表作之一。

  根据不同的层次和鉴赏方式,这本书被分为六个大章,每个章节中按线性的时间顺序介绍几幅绘画作品。作者使用三部分介绍作品:原作和局部,鉴赏要点和参考资料。而在鉴赏要点提示中,一般又会注意两个方面:绘画技巧和画面细节。

  绘画技巧包括:颜色的运用,明暗对比,阴影的使用等等,之前在张公子的《梵高和他的眼睛》中体会梵高如何呈现光,其实就属于这个范畴。而对于画面的细节的解读,作者往往会把原画的关键部分圈画来,然后用一个单页去展示某个局部。

  书中的一些画看过,或者对画家有所了解,更多的内容我是第一次遇到。对于那些陌生的画面,我停下,默默看着画面,自己先感受一下,审美首先从观察开始——那些细节,那些蛛丝马迹——就像是侦破一系列的刑事案件。翻开作者的文字,和我想到的内容两相对比,每每看到自己的观点和作者的赏析有所契合,心中就会涌起一阵窃喜。这种感觉在看到美国画家爱德华•霍普那副《夜鹰》时最为明显。

  我个人对美国艺术认知较少,并且缺乏认同感。美国电影在技术上的浮夸,和在艺术上的虚空;美国小说对现实生活的过度关注.....当看到《夜鹰》这幅画时候,我的第一感是,美国也有画家?看了一阵之后,“画的真不错”。那种从酒吧射出来的光,照亮了对面小店的一角;那些直线造型的房舍、家具、街道;那个孤独地坐在吧台的人——还有那个随时出现在街道上的人或者人群......那种呈现了不可解释的现实的独特角度......带着自己的第一印象,开始阅读作者的评论的文字和相关的参考资料。然后,掩卷,离开......可总觉得,思绪里总会出现那副画面,那里有片无尽的宝藏。

  看过这本书,我在朋友家,听到了朋友弹奏的古筝乐曲。我自己拨弄了下古筝的低音区,弹拨一次,余音要很久才会慢慢消逝......品鉴绘画,也是如此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