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四消费时代》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第四消费时代》的读后感10篇

2017-12-11 20: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四消费时代》的读后感10篇

  《第四消费时代》是一本由[日] 三浦展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四消费时代》读后感(一):“消费升级”到底升级了什么?

  在一次关于消费升级的线下活动中,知晓了这本书。有人说:日本的过去,就是中国未来社会的样子;从本书的内容来看,中国当前正处于第二、第三、第四消费时代共存的时期。第二消费时代对应着“大量生产”,60、70年代出生的人往往是这样的观念,“大的就是好的”,美式倾向,放在生活环境中来说,就是贷款买车、买房;第三消费时代对应着“个性化、品牌化”,80、90年代的年轻人更加追求与众不同,重视个人,记得我小学读书的时候,同学就穿上耐克、阿迪这种名牌货了;第四消费时代对应着95后、00后等新生人群,更加崇尚无品牌,休闲倾向,整个社会趋于共享。

  消费升级中的升级不是指价格提高,而是指消费观念的改善。不是一味贪求规模大,品牌光鲜,而是更加注重性价比,以及该商品能否带来新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多的人会共享自己的私有资源,随便插一嘴,个人感觉ofo、摩拜等共享单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因为“共享”指的是“人们通过相互献出私有资源来构建统治性组织”,而共享单车往往是自己生产更多的单车,并没有解决原本就很富余的单车闲置问题。

  对比书中介绍的共享园区、共享草坪等先进理念,可以看出中国在消费观念升级的路还要走很长。消费升级最大的特点就是,关注点由“物质”转向“人”,“人”成为消费体验的核心。但是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表面上看是购买的商品更简约,更环保,实际上更深层次的是人们幸福观、价值观的转变。

  希望我们国家也可以尽快步入这种追求“小确幸”的社会评价环境中。

  《第四消费时代》读后感(二):消费代沟和共享生活

  不是学者,没有调研,不敢妄谈社会风尚,仅仅想就偌大消费社会中这微不足道的自己,谈一点个人感受。

  我与母亲这一辈

  我是个90后,成长于南方一个二线城市,上大学来到北京,在北京呆了快7年。我母亲出生在1960年,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她成长在一个山明水秀的三线城市,后来定居在我出生的那个二线城市。可以说经过这些年,我们的消费观念面临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分野。

  我妈不喜欢买东西,更不喜欢扔东西,对任何浪费容忍度都极低。她的衣服不怎么讲究款式,更不讲品牌,经穿是第一位的,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十年。她是绝不会因为一件东西旧了就买新的,而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直到物尽其用无法挽回。

  大学之前我的消费观一直受我母亲的影响。可到了大学,班上同学不少来自富庶的城市,从小没尝过也见过锦衣玉食。她们看时尚杂志,去理发店做造型,衣服一季季地换,对各色品牌如数家珍。这样的生活美不美?当然美。可这样的生活有没有必要?不一定。一开始,作为一个也没有足够经济实力的女学生,我也没有努力课外创收来追赶这种价值观,而是对它,以及对它奉若圭臬的女同学们产生了本能的抗拒,完全没有兴趣加入类似的讨论。

  可是美丽总是让骚动的年轻无法抗拒,渐渐地,我也开始捯饬发型,在商场里买衣服。母亲非常生气地认为我变了,变得不好好读书,变得物质又虚荣。我总是和她分辩,说我要合群这些都是必修课。但实际上,我内心也十分困扰,到底要做怎样的自己。这样的困扰不完全是基于消费,但消费绝对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指标。

  等到我有了一份工作挣了钱,我再次和母亲的消费观产生了正面对抗。她觉得刚刚踏入社会的人,没必要住那么好的房子,穿品牌的衣服。但我却把品牌作为一种自我标识与认同,把不断地给衣服换季当做对青春珍惜。但我发现一旦踏上这条轨道,难免不进入一种攀比的潮流中。有本书叫做《时装生活史:人类炫耀自我3500年》,说明炫耀自我本来就是时装的底层代码。而炫耀和贪婪是那么接近,对物质上的依赖越来越重,我们甚至忘了我们做事的初衷。

  除此之外,我对生活方式的关心,也往往因为这样的消费观显得很浮夸。比如我觉得喝一杯星巴克,或者是在酒店里住一晚,这种消费选择本身就是创造——我是一名“创费者”。可是谈到对于这个行为的思考,对于咖啡和酒店本身的理解,往往又是语焉不详的。

  同学中还真有对此研究的,并以自媒体形式写了一个时尚专栏,谈古论今,从艺术到生活,实用也不乏深度。但本质上,还是关注在这些物件如何换着花样炫耀肉体,或者如何根据不同场合更换戏服。但是我越来越产生怀疑,它们给我带来的幸福感到底有多长久。

  我忽然间觉得母亲的消费方式中也有其智慧在里面。物质带给我们的快乐有多大,完全是我们陷入了自己与那些营销人员创造的幻觉里。消费应该回到物件本身的功用与价值,而如果它们能让我们更愉悦,除了我们营造出的审美之外,可能更应该关注它的交际价值。但后来我发现,这就是所谓第四时代的消费观。它并不是对第一时代消费观的简单回溯,它是繁华后的返璞归真,也只有经历了繁华后,在懂得的一种物质与心灵的平衡。

  私有与共享

  工作之后,往往觉得孤独

  下了班,筋疲力尽回到租住公寓的小单间里,和人交谈最多通过电话。周六日往往也不出去,自己宅在家里做点饭看看电影,颇有点孤独终老了此残生的凄凉意味。看了本书我忽然间意识到,我的孤独其实随着我采购的私有物品在与日俱增。没有烤箱之前,我会和小伙伴参加同城活动学烘焙,有了烤箱,往往只是我一个人对着菜谱琢磨。没有买那么多书之前,我往往会向同学借书,你来我往就有眉来眼去。如果往更前追溯到大学时代,大家共享同一空间甚至时间,你的沐浴乳我试试,她的唇膏我也涂一点,大家花费虽少,但十分快乐,从来不觉得孤独。而有了独立空间,虽然也少了很多麻烦,但也少了很多快乐。

  共享能够节约资源,还能彼此牵连,在这世上多一份牵挂,多一份关心与被关心,但共享也并不完美。共享它不自带延续故事的属性,也可能只是一次性的快乐。所以我们真正希望建立的共享,可能还并不是搭车这种的,而是Co-working, Co-inhabiting这种多方面渗透,长久稳定的,和男女搭伙过日子差不多的共享。

  《第四消费时代》读后感(三):来!一起吃草

  面包吃够之后就想“除了物质以外什么才能让人变得幸福?” 第一消费社会 : 城市为中心,占国民 总数一 二成的中产阶级享受消费 第二消费社会 :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 第三消费社会 : 消费个人化 第四消费社会 : 重视联系,共享经济 在第二消费社会和第三消费社会之间 : 消费从家庭到个人,从物质到服务,从量到质,从理性到感性、个性化,女性的身份从家庭主妇到职场女性 在第三消费社会中,不仅是“消费”,还有“创费”,人们在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埋单,所以不是单纯消费,而是一种创造,是创费 在第三消费社会中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1、新一代婴儿潮是天生的消费者,因为从小看父母大量购物 2、物质的丰富 在第三消费社会,消费变得极其复杂,企业和消费者都疲于消费,消费的时候还要考虑自己是谁,真正想要什么,这太麻烦了,所以,进入第四消费社会后,像优衣库、MUJI这样物美价廉,出去雕饰的商品开始大行其道。 第三到第四的变化 : 1、从个人意识到社会意识,从利己主义到利他主义 2、从私有意识到共享意识 3、从追求品牌到追求简单、休闲 4、从崇尚欧美、向往都市、追求自我到日本意识、地方意识(从地方到分散) 5、物质到服务,对人更重视 第四消费社会的兴起,正是因为人们厌倦了第三消费社会中的个人化、孤立化,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能够自然地产生联系的社会 也是在第四消费社会起,那些从出生起就被各种私有财产的包围下长大的年轻一代,开始觉得也行并不需要将一切物品私有化,于是“共享”开始了。 (这种倾向在“3.11东日本大地震”后增强,看着被海浪卷走的房屋和汽车,许多国民都感到物质私有化,有太多风险与空虚) 消费者在共享意识的作用下,会采取一物多人共用、共同利用、租借而非占有,或者旧物的重复使用、重新利用等行为,因而会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环保意识。并使消减多余部分、追求简约的生活方式而不断扩展。 在共享意识大行其道的第四消费社会中,消费者会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好是面对面的、直接进行的人际交往。 消费者会倾向购买那些可持续带来满足感的或是那些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会带来更多的满足感的物品。 信息化是共享意识不断扩大的基础。 最后,我们也许会像《机器人总动员》里的人们一样不再追求个性化,而是统一穿着单色调衣服,更倾向于信息化的共享和通过无所不知的屏幕万物互联。

  《第四消费时代》读后感(四):中国紧随日本,即将迈入新的时代

  《第四消费时代》书评

  社会悄然改变,不知不觉中,被奉为企业生命的"产品品质"地位被削弱,是什么取而代之了?

  有这样一个群体在悄然兴起。他们买衣服,买日用品开始选择优衣库,无印良品,这些人不崇尚高端品牌,不追求时尚光鲜,不彰显个性特殊,只想要回归自然,平和,舒适的生活。

  这些人热衷于在咖啡馆里偷闲,手捧一杯热饮,看看书,和朋友聊聊天,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的放松。不是那些整日在黑屋里追剧,跑到KTV里发泄,在饭局上推杯换盏的人。

  社会已经在一部分精英的引领下,开始逐渐成熟,这些变化正在你身边悄然发生着。

  日本虽然近些年经济疲软,但社会成熟度的逐渐提高,他们在经历了第一,第二,第三消费时代后,已经进入了成熟并且稳定的第四消费社会。处于第四消费社会的日本,人们不太关心政治,更关心楼下的零售店举办了什么活动,今儿见到了谁聊了几个问题。中国人被认为是最关心政治的,怕是因为我们对政治给予了过高的期望了。

  处于第四消费社会的日本,马路上跑得很少豪华跑车,多是节油耗能少的轻型汽车,方便实用。

  日本社会发生的这些变化,日本人的消费习惯必将顺应时代产生更大变化,即超越了追求品质,更重视回归自然,宁静的生活方式,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在中国,这样的群体也在逐渐庞大。

  日本是个奇怪的国家,你讨厌他,像一头油滑的倔驴;你欣赏他,多灾多难中闪现的民族的智慧。抛开历史和情感因素,日本对生命的理解极端,但足够深刻,自杀率高的问题是否也说明日本人对生命一种极致的纯粹的追求。

  几次大灾难后,日本人对生命的认识又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他们怀念最美好的不是高楼大厦,不是富裕的物质生活,而是与家人,朋友,商务伙伴相聚的那一刻,在311大地震和福岛核泄露事件中,日本人拼命找回的那些旧照片可以感受到,对他们最重要的,等同于生命的,是那些与他人相聚的美好时刻。

  《第四消费时代》读后感(五):“空巢青年”是独居社会兴起的标志

  继“斜杠青年”之后,又一个新名词横空出世:空巢青年。据新华网报道,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6》显示,国内20岁至39岁的独居者约有2000万人。这些远离家乡在外打拼的人被集体冠名为“空巢青年”。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详细描绘了两种“空巢青年”:一种是迫于大都市打拼压力、生活压力,支付不起高昂的生活成本“被迫独居”的青年人,另一种则是心态较为积极的、为了自由空间主动选择独居的青年。

  空巢青年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就像新华网的报道指出的那样:美国学者克里南伯格著作《单身社会》中的数据显示:美国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在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近45%的住户都为独居者;日本也有约30%的住户独自居住。随着社会转型,经济发展,可能这种“空巢”现象还会越来越普遍。

  日本学者三浦展的《第四消费时代》出版于2011年,这本书用前瞻性的眼光描绘了日本即将到来大消费社会:第四消费时代。其特征为提倡环保简约、消费共享,重视精神生活,远离繁荣的城市,手工业品再度流行等。

  这些特征与高增长、高消费的“第三消费时代”形成鲜明反差。在这个时代,人口从增多到减少,经济从极速前进到逐渐放缓,社会问题凸显,老龄化和青年独居现象越来越严重。

  听起来第四消费时代是一个“向下”的时代,但正因如此,人们才会努力去寻找更合理的生存、生活方式。而我们中国人似乎也在慢慢接近“第四消费时代”的环保、无公害、回归田园的境界。

  其中关于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他有着预见性的描述:

  1、年轻人的想法是:和购买商品的这种消费方式无关,只要能够和别人建立联系、建立一个共同的圈子,那么其他的都无所谓......而这种共享的生活方式不断扩大的背景之一,就是单身化。

  2、推行共享主义的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就是和数人共同拥有或使用一个物品,选择租借而不是占有或者循环、重复利用旧物,因此必然会从中产生环保主义......对简约的追求,带来的是第三消费社会式的、对国外高级品牌的崇尚的完结。

  3、此外,共享式行为和价值观的传播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越来越受到欢迎的合租公寓屋。

  三浦展在他的书中这样描绘“第四消费时代”:

  “让具有工作意愿和工作能力的所有国民,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就能创造出一个不亚于西方国家的高收入社会,没有贫困和不幸的社会.通过国民自由发挥创造力来取得雄厚的经济实力,并由此实现国民福祉和建设国民文化生活的社会,要想使这样的社会变为现实,只要我们愿意努力,就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是不是跟马克思主义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有几分相像?虽然三浦展是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学者,他的想法却绝不仅仅限于此。

  《第四消费时代》读后感(六):我们在哪里?我们缺什么?

  这应该是第一本认真读过的讲述消费变迁历史的书,一直认为读这类书不会有太多收获尤其是作者更多偏叙述。但很多时候会产生“为什么在这个时点,***开始流行或者***消费量一下大幅增长?”的问题,这本书提供了思考这类问题新的角度。而且让人深刻感受到了消费者画像的意义。恰好2016年底亚马逊平台播出的网剧《东京女子图鉴》最近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国内关注者69%为女性,北上广杭深是关注度最高的五个城市),故事主人公就是生于1976年(昭和五十一年),属于典型第三消费社会人——追求自我价值、重视个人体验,有强烈的品牌倾向。当把主人公放回时代进程中,自然也就不会像大批弹幕一样纠结于“主人公怎么能如此贪婪和自私”,她所做出的选择只不过是生长于那个时代人会做出的再普遍不过的千万选择的缩影而已。

  有趣的是1991年大火的月九剧《东京爱情故事》应该和绫同属于第三消费社会人,只不过彼时人们谈论憧憬的是成为或者拥有一个为每段感情完全、热切投入的爱人,莉香的活力和笑容是一代人的美好回忆。然而有言曰:最常挂在嘴边的往往是最缺失的东西。是不是那个91年的日本大部分女孩还不会像莉香一样勇敢?就像近两年在周围人中掀起普遍讨论的《欢乐颂》、《东京女子图鉴》,甚至年代久一点的《欲望都市》,其实现实中的女性并没有那么独立洒脱?

  前段时间看有报告说中国正处于第二向第三消费社会转变阶段,其实感觉个性化、对物质的追求已经在社会中流行了很久,再加上房贷占可支配收入比例越来越高&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是否会直接跳过完整的演进期而直接回归质朴和注重社会联结呢?

  附书中给出的消费社会四阶段总结表,略有补充

  《第四消费时代》读后感(七):共享经济的风口打开了,中国社会经济的下一个风口在哪儿?

  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义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我想应该是,焦虑。

  焦虑工作、焦虑收入、焦虑健身、焦虑谈恋爱、焦虑银行贷款、焦虑结婚、焦虑生孩子、焦虑失业、焦虑养老……有钱的人焦虑,没钱的人也焦虑,各个年龄段各个社会阶层,人人有自己的焦虑,全民都在焦虑。大家在焦虑什么?

  中国的经济增速了,高铁的时速增速了,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也增速了,连餐厅里上菜的时间都“增速”了,以前用一个月的时间等一封信,现在用社交软件所有消息都可以即时接收。金庸小说里的武学真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如今已经实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的世界如同一列不断提速的永动列车,正在载着人类驶向未知的明天。时代的飞速进步与更替是人类文明向前的必然,但是“快”与“未知”这两个词,却让当代人感到困扰与恐慌。

  《第四消费时代》读后感(八):好气啊,日本又超前了一步

  

相比日本已经进入了第四消费时代,目前中国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第三消费时代,甚至在某些地区和某些消费领域还处于第二消费时代中。 对比第二消费时代,第三消费时代的消费特征就是个样化、欧美化、城市化,品牌倾向化… 第三消费时代的消费者从“消费”转入到“创费”。“创费”的意思是说:消费者消费,并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购买商品,而是一种创造,为了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消费,这就不是消费,是创费。在这一情况下,企业不仅要着力引导消费潮流,而且要努力捕捉消费者透露出的消费潮流倾向,然后适应并靠近这一倾向。 第二消费时代有一个显著的消费特征就是大众化,简单来说就是,别人拥有的东西我也要有,以求取心理平衡感,从而获得消费的快感。而进入第三消费时代,差异化的消费特征取代了大众化,追求与别人不同,因差异而产生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撑起了消费的快感。但是差异化并没有完全取代大众化,在某些消费纬度,比如高档耐用品领域,大众化的消费倾向依然存在。于是,消费者一方面希望自己与他人相同,同时又希望能从自身找到与他人的不同之处,集矛盾于一身。书中还提到的消费者的三种消费倾向:追求自我,追求永恒,自我改造,也印证着这一矛盾。 书中还提到的多重自我的说法,是对追求自我消费倾向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多重自我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某一相同的自我的群体中拥有另一种不同的自我,和别人步伐一致的同时,拥有与别人不同的自我。这就好比虽然我与你的衣服品牌相同,但是手机品牌不同。这样多种的自我就形成了多重自我。 相比我对第三消费时代的理解的程度,对于第四消费时代和作者对第五消费时代的展望的理解就不是那么清晰了。照作者三浦展的研究发现,日本第四消费时代的消费特征就是:无品牌倾向、朴素倾向、休闲倾向、去欧美化转而日本本土倾向。这一时期的消费主题就是共享化,人与人的联系加强。别的先抛开不说,就说书中提到的“住宅共享化”在中国目前还不存在这种土壤吧?总之,没有现实的情况作为理解的参考,我对第四消费时代的理解还是有些模糊不清,看完了本书,我脑海中存在的关于第四消费时代的印象中,除了对共享化印象深刻,余下的也仅仅就只是那几个标签化的语句:从物质到人,追求人生意义的消费,半成品消费… 这样看来,中国进入第四消费时代仍需一段时间啊,邻居日本又一次走在了前面

  《第四消费时代》读后感(九):摘抄录----《第四消费时代》

  1.

  三浦展 ----

  1958年生,1982年(24岁)毕业于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部,1986年(28岁)成为市场营销杂志《穿越》主编,1990年(32岁)进入三菱综合研究所,1999年(41岁)年成立文化研究所。

  2.

  消费的终极意义在于,如何度过充实的人生。

  3.

  日本经济阶段:

  1973年石油危机。

  20世纪80年代是泡沫经济的时代,也被称作高度消费社会。

  1986年日元升值、地价飞涨导致经济泡沫。1992年,泡沫经济崩溃。

  4.

  1)婴儿潮一代:

  成长于第二消费社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这一代人口基数大,年龄相仿,行为方式类同,所以在企业看来,再也没有如此高效的消费者。

  2)新人类一代:

  婴儿潮一代之后的一代。出生于第二消费社会中后期(以1963-1969出生)。1968年出生的人作为这一代的典型。厌恶政治。接受经济高速增长的价值观的影响最大的。

  5.

  1)第一消费社会(1912-1941):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结束——中日战争。

  大城市的中等阶级享受消费的时代。

  2)第二消费社会(1945-1974):

  战败、复兴、经济高度增长期开始,——石油危机导致经济高速增长期结束(1968年成为继美国之后的GDP经济强国,从1956年至1973年的18年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9.1%)。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追求私家住宅、私家车。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批量生产商品。

  夫妻和两个孩子组成的小家庭是消费的主要单位。

  3)第三消费社会(1975-2004):

  消费单位由家庭转向个人。从物质到服务,从量到质,从理性、方便到感性、个性化。

  精炼考究的生活方式。从追求物质丰富到渴望精神满足。多样化、时尚化备受重视。

  购物使人幸福。

  4)第四消费社会(2005-2034):

  第四消费社会的开端基本可以确定在1995年至2007年之间。

  除了物资以外什么才能让人变得幸福。

  6.

  向第四消费社会转移的变化标志之一:非正式雇佣者的增加。这意味着孤立的人群开始增多。雇佣的流动性,进一步促进了重视联系的第四消费社会的诞生。

  7.

  日本1971年的调查报告……在“丰富物质”、“简朴生活”、“忠于自己”等三十个选项里,让人们选择希望以后能够过上的生活,“健康并且物质精神都丰富的生活”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自由发挥”,也就是说重视个性并将其展现出来,不被流行趋势、大众媒体等所摆布,打造符合自己喜好的生活方式。“丰富之中蕴含个性”,经过深思熟虑,这种人们所向往的生活方式被勾了出来。生活之中追求个性,这样的生活方式被看作是新鲜事物。

  8.

  (消费者)买时尚、买设计,完全不同于在超市买萝卜,它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一种创造,为了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而消费,这就不是消费,而是创费。而帮助他们的,就是各种定位的消费场所。

  9.

  为了“健康”即增强体质而吃饭,这种潮流从七十年代中叶开始兴起。慢热跑等也是那时出现的现象。

  到了第三消费社会后期,健康热略微产生了一些变化,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健康,也就是所谓的“治愈”,健康与治愈语出同源,但“治愈”特别用于指精神压力的消除、内心的自我控制,是20世纪90年代风靡美国,其后登陆日本的热潮。

  第四消费社会中的健康应该是整体性的。不健康指原本完整的一个整体而欠缺了些东西的状态,如果恢复了“整体”,就回归了健康。“整体”,既不单是身体,也不只是身心。如果无法重新认识到生活和生存方式的整体性,就得不到健康。在这个意义上,第四消费社会人们的观念已经超越了身体的健康、身心的治愈,而追求的是对于人生的整体性规划。

  10.

  藤冈和贺夫于1984年再次宣告了时代的转变,他写了一部《再见,大众》,并提出了“小众”一词。

  在书的开头他这样写道,“现在‘大众’逐渐变成了一个怀旧的名词,不管制造什么都卖不出去,什么样的商品都不畅销,即使畅销也只是一时,无法长久。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那些“大众”到底都去哪儿了呢?”

  按照“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以消费者的物理属性”来划分的大众,并不一定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需求”,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感性的市场营销”。

  换言之,“如果说战后的富裕的形象是‘所有’的富裕,那么‘所有’就达到了饱和状态。人们不再依靠‘所有’,而不得不通过‘存在’来追求适合自己的,或者说符合自己风格的富裕”。进入“存在”的时代后,“对于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感到无比的厌倦”,“如果大家都类属同一属性,反而希望改变一下表情,改变一下生活方式。以前是看到邻居买什么自己也买什么,大家买什么自己也跟着买什么,现在正好相反。大家都买,自己反而不买,流行什么自己就讨厌什么”。

  11.

  ……今后面临的课题,也“并非在于如何生产吸引人的产品,而是在于如何重新树立一种让人们能感受到物品吸引人之处的生活”。

  《第四消费时代》读后感(十):“剁手党”如何面对“共享房”时代 ——评三浦展的《第四消费时代》

  蒋丰

  (《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人民网专栏作家)

  回望1998年,世界上发生了不少大事,亚洲金融危机让世界“惊”出了一身“冷汗”。而这一年,在日本社会,自杀、恶意犯罪、拒绝上学的人数都开始增加,日本社会学者山田昌弘更是在《寄生社会的走向》一书中将其称为“1998年问题”。同时,这一年也标志着日本进入“第四消费时代”的年代。

  猛然看到“消费时代”这个术语,让人觉得有些“隔膜”。可是一想起近几年中国电商节“双十一”的盛况,恐怕就不难理解了。人人疯狂抢货,快件沦为“慢件”,快递员月入过万。这些状况,可谓是“消费社会”的最好诠释。从前,人们省吃俭用,钱存银行,如今消费却成拉动经济增长最强力的“马车”。疯狂消费,事后悔恨的“剁手党”们,的确给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一点,也是不得不说的。

  “日本的今天是中国的明天”,有位朋友斩钉截铁地这样说。我呢,“姑且听之”。最近,我翻看日本文化研究者三浦展《第四消费时代》(马奈译,东方出版社出版,2014年11月第一版)一书,看到他把日本社会的发展分为“四个消费时代”,颇有意思。

  首先,我要坦白地说,阅读《第四消费时代》的时候,我的内心不断涌动一层层欣慰的涟漪。三浦展在书中介绍,1953年,三洋电机开始销售电动洗衣机,成为日本家用电器的“电化元年”;1966年,丰田发售花冠,成为日本“私家车元年”;1970年,肯德基登陆日本;1971年,麦当劳在银座的三越开了第一家店;1974年,第一家便利店7—11在丰州开张,等等。对比中国社会的发展,虽然晚些,但是,这些我们中国社会也有了!我要感谢作者提供了这些“豆知识”,让我感到“距离”,更为这些距离转变成“零距离”而欣慰。

  与此同时,正是在阅读《第四次消费时代》时,我才感到当今中国的“消费社会”,真的是处在日本“消费社会”的“昨天”。与日本一样,曾引导一代人的“艰苦朴素”的概念,在当今中国话及时,总有一种“OUT”感。至少,我跟自己30岁的儿子谈起这个话题,他就会反问我:“如果都像您这样讲究‘艰苦朴素’,少买东西,那生产出来的东西谁买呢?社会怎么发展呢?”记得马克思曾经说过:“消费不全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真正的消费是一种人性的恢复过程。”按照马翁的话,中国其实正处在这种“解放”之中,“剁手党”们可谓解放的“急先锋”。 如今,世界各地奢侈品店都待中国客人为“座上宾”。每逢长假,日本东京银座大街中国游客万头攒动,人流奔涌,个个手持大把日元现金,用中国话高声分享购买奢侈品的快感,大有“占日”之势。事实上,今天日本人到国外旅游,已经很少消费奢侈品了,大多是购买一些明信片、钥匙链这样的纪念品。是中国人慕爱虚荣,日本人追求务实吗?答案是“No”!

  《第四消费时代》这本书告诉我们:日本在“第二消费社会”,即1945年1974年间,也和如今的中国一样,经济高速增长,个人消费欲望强烈,疯狂追求名牌,那时日本人的势头绝不输给如今的中国“土豪”。所以,当今中国出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第二消费社会”的典型特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正在进入追求简约和环保的“第四消费时代”。

  说到“第四消费时代”,我就又想到中国春晚一个小品的精彩段子:“农村人开始吃菜了,城里人就开始吃肉了;农村人开始吃肉了,城里人就开始减肥了。”这个,是存在着三大差别之一——城乡差别的中国社会的地域现象,但也是消费时代转变的象征。我特别关注到《第四消费社会》里面关于未来房屋消费趋势的一段描述。作者指出,未来将出现“住房的公开化”,进入一个“共享房”时代,“即房主向他人开放自家的房子,共同使用。例如,园艺师在自家屋顶开办农园咖啡馆,社区的孩子们集中的小型图书馆,占用日式房间两张榻榻米的大学,由K歌房改造而成的画室兼合租屋”,“只要腾出自己家中的一部分空间就会产生小小的社团,逐渐地会自然地和他人共享自己的工作和兴趣爱好。在此会产生‘第三缘分’,这种缘分不是来自金钱、血缘,而是来自于社会各个领域的人们之间的感情。”我不知道当今中国的“房奴”们读至此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中国社会是不是要再等上几十年才能和日本社会如今的消费观趋同呢?我看也不尽然。因为理论是分期的,现实却是交织的。无论第几个“消费时代”,都可以在一个“和谐社会”中共存。更何况,喊了这么多年“世界是平的”,我们大可以睁眼看世界,“拿来主义”学习“新消费时代”的观念。

  我想,消费三浦展《第四消费时代》这本书,或许可以算是大踏步跨进“第四消费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国的“剁手党”读者大可在“购物车”中,加上这本“消费哲学的圣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