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宁静乐园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宁静乐园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4 21:0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宁静乐园经典读后感10篇

  《宁静乐园》是一本由马慧元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0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宁静乐园》读后感(一):属于你我的乐园 ——从马慧元《宁静乐园》想到的

  属于你我的乐园

  ——从马慧元《宁静乐园》想到的

  看这本书的时候,猛然发觉自己,对于古典音乐实在是了解得太少了。找寻了很久才在有些落灰的书架上层找到一张BMG的引进碟——《以色列爱乐60周年纪念演奏会》。常年在互联网上听音乐的习惯随着无线路由和PAD的普及更加明显,购买CD和卡带似乎已经是上个世纪才会做的事情,当下载进播放器都已经变成懒得完成的事情,听过就算、放弃对音乐本身的探寻就变成了一种常态。非音乐专业或者发烧友的如同我一般的普通人,真的是很难理解那些疯狂的如同《交响情人梦》一般对音乐的狂热,尤其是古典音乐,在这个浮躁的时节,似乎已经逐渐淡出视线,成为电视剧的背景配乐或者放在床底的纪念。

  寻找或者获得,在思绪飞扬之中,《宁静乐园》是在这个仲夏夜,为你我构建的一扇通往失乐园的大门,通过回廊,我们找回那些熟悉或者陌生的名字,那些与我们拥有不同领域却同样有对于生活的热爱的人们的世界

  第一部分的前三位伟人我们还算熟悉,贝多芬、舒曼、马勒。12页上贝多芬的画像和课本中出现的那一张也有些相似,因而减轻了些许阅读无知的无力感。由于小时候学的是民族乐器(没学精也没学久),所以对于书中狂飙的专业术语是一概不懂,仅仅留存的也是中学课本上的那些(顺便说说,要不是我们学校音乐老师的专业水平不错和态度认真负责校风散漫自由,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知道卡拉扬、德彪西、莫里斯之类的名字,会一辈子在作文中写“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类的励志故事),所以像“交叉跨越”、“赋格”之类的是无从下手,好在GOOGLE和维基可以告诉我答案,以及刚刚开始的暑假,可以给予我足够的时间,去了解一下这些新鲜的名词的大致含义。本书适合我这样的新人慢慢阅读,因而也就阅读地慢些;但是这时光却是值得的,从中了解的知识和平常不太会去深入阅读的音乐家们,他们的生活、性格和关于音乐的那些小事,组成了我们聆听时常常会去感叹和迷恋的东西,也是本书虽然是有关古典乐,却仍然可以让我们投入阅读的原因——尽管赋予这些天才褒奖的外衣我们不懂得,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去演变,人类内心情感却没有演变出更多的模样,一如思想者的光辉可以震古烁今,音乐可以拥有永恒生命力一般,演奏千万次的心弦,是命运的回声,也是人类的灵魂所在。后面的斯卡拉蒂和阿尔康之类的则是我不熟悉的人物了,因此就放弃阐述,倒是非常欣赏作者的一句评语,也是阅读本书中那些没听过名字的音乐人们的故事时候觉得能够平心和投入的一句理由吧——“哪怕是仅仅纪念一个不平且有痛的人生”。

  第二部分的那些闲话的人物(多数是作曲家)中,觉得最想要推荐的是《闲话纳迪娅•布朗热》,一个非凡的音乐老师。她年轻的时候奋斗在音乐的世界里,但却没有非凡的天赋,她用功,却不及妹妹莉莉信手拈来的作曲——有时候生活就是不公平,才华并不是依靠努力,但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却是后天培养的。她苛刻在专业,却不妒忌她人的才华,她发现自我,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却又不会成为那种“好好先生”,她就是用力爱着音乐,并为所有的才华祝福。觉得这篇写得最为精彩,一是因为从一堆男性音乐人里面出现一位女性很不容易,二是因为这篇讲的是一个认真生活的人的故事。不是说塑造一件华丽的袍子就是生活的终极目的,而是真实的、有用的衣服,尽管花样上有些缺点,但却体现出主人的品味相比之下会更为完美。这部分的每一位出场者都有这样的特点,他们不会是《VOGUE》中介绍的奢华的人,更像是《SELF》中出现的访谈——他们真实、有缺点、有难处、失落却塑造成为独一无二的人,尽管他们面目模糊得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但是他们拥有灵魂。这也是本书的精彩之处,它让音乐不再是耳朵里的,更是记忆里的,是心里的。

  第三部分则是古典乐的。这部分可以当成不枯燥的教科书去读,因为处于汲取的过程中,也是没有办法评论的。最后一个部分则有关阅读,也让我们了解一下音乐人音乐之外的艺术人生吧(至少是阅读世界)。《格万得医生的三本书》算是图书推介的话,大约很成功,因为在翻到本书最后的时候,我已经找到了本书之外另外想要去读的书。这点很是感谢作者呢。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音乐人写音乐人的书,它有我们不懂的东西,这个可以去学习;它有我们也会感同身受的东西,记忆和情感,关于音乐的思绪起伏。也许过不了多久以后,我们又会忘记属于作者的“宁静乐园”中那些对于音乐来说有深刻意义的名字,但是它是通向属于你我的乐园的那条精彩的回廊,长廊上那些精美的作品,引导我们去找寻属于我们心灵的平静和美好,也许好音乐和坏音乐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但是我们可以去了解这个世界,然后在看看,有没有我们想要的,批评或者赞扬,都要在懂得的前提下呢。看来没有看完的耶鲁公开课聆听音乐的视频,又需要花上时间开始学习了呢。

  一步一步,我们也会拥有的,属于你我的“宁静乐园”。

  y 林怿

  2012年7月10日星期二

  .m.13:27

  写于蓝牙小筑

  《宁静乐园》读后感(二):序(赵晓生)

  在当代乐评家中,马慧元是位奇人。她专工lT,却在音乐领域有不同寻常的体验与见识。或许正因为是“跨界”,一来发自真心地始终不渝地酷爱音乐,二来或许远距离遥瞰,且不受“界内”各种条条框框技巧法则之捆缚,反能更清晰地看到井底之蛙所不得见之澄阔云天。

  我从她芳名中解读出或许是“命中注定”的信息:

  老马,老马识途。她非常清楚自己正在哪条路上走,在做什么。慧元弹得一手好钢琴,尤其天赐之乐感非勤奋所能企得。但来到北美雪域加拿大,痴迷于巴洛克时代最伟大之乐器管风琴,从此马蹄踩出巴赫最宏广之天籁之声,由巴赫而大库泊兰,由库泊兰而深掘细研整个法兰西精细秀美的不广为人知的管风琴文献。故曰马乃识途之老马。

  聪慧,慧眼识珠。她独具一双慧眼,虽跨界评乐,却对音乐有着常人所不可及之独立见解,从大量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沙里淘金,撷取真正的宝珠。她说贝多芬说舒曼这些老掉牙话题,却都以匪夷所思的切入与振聋发聩的言词让你心灵重受颤撼。她最钟情的巴赫、大库泊兰、阿尔康,除巴赫大名广传南北东西,恐怕对大数乐界人士而言,大库泊兰知其名而不识其乐,阿尔康说不准连是什么人都弄不清的。慧元眼光如炬,不但早著有《北方人的巴赫》,从世人并不了解或者时有忽略的角度讨论巴赫为人、思想与作品的方方面面,在现在这本书中,又专文讨论阿尔康这位在管风琴与钢琴上做出复杂得令人生畏的赋格曲的怪才,材料之充盈,观点之新颖,角度之奇特,堪称一绝

  天元,元亨利贞。慧元下笔,既有典籍之依据,又有个性之诠释,更有文字之犀美。称为犀美,非外露之美。其语言之凝炼,思想之锋利,较之前书又有令人刮目相看的长足大进。慧元乃极用功读书之人。每日八小时做办公室奴隶,尽职尽力,八小时完了,不但勤练管风琴把巴赫C小调帕萨卡利亚踩在脚下,还抓紧每一分钟吃饭睡觉之外的生命,手捧典籍批阅不已。她广闻众碟,博览群书,却从不死读书,总能从书的字里行间看出别人读了千遍百年也没读将出来的新意思。近来她迷上英国历史。日复一日做书蠹虫,为她的那支笔充满着千斤顶般的底气,纵横捭阖,收放自如,言必有物,物中见理。

  《宁静乐园》是马慧元在lT职业之外所写之第六本书。书中三辑论及音乐的文字触及与音乐相关的方方面面。

  第一辑七篇分别说别的书里没有如此说的关于管风琴、库泊兰、斯卡拉蒂、贝多芬、舒曼、阿尔康、马勒这一列从十七至二十世纪音乐的大师们。别看这几位大名鼎鼎的角儿正史轶事都早被人嚼烂,今天被慧元娓娓道来,令你忽而感动,忽而振奋,忽然沉思,忽然电击,忽而泪雨……

  第二辑七篇切入角度极为有趣,有关于练耳的随笔,有对罗森著作的评议,有关于简乐派鼻祖格拉斯、美国富有个性的指挥作曲钢琴三栖音乐家伯恩斯坦、无数作曲大家的老师纳迪娅·布朗热、欧洲九位钢琴作曲家和瓜内里四重奏,所涉范围之广之杂,着实能够吸引绝大多数爱乐习乐者之眼球。

  第三辑像在做音乐普及讲座。好音乐坏音乐新音乐旧音乐,音乐心理倾听演奏路途与音乐学,没落剪影和我们古典音乐钢琴家……题目多好玩!读慧元书,是遨游音乐海洋,长知识,听道理,赏美文,引发浮想联翩

  该打住了。

  老马-聪慧-天元;

  老马识途-慧眼识珠-元亨利贞。

  大家都来马慧元心灵世界中的宁静乐园,读她写的音乐美文-人世杂文——《宁静乐园》!

  《宁静乐园》读后感(三):宁静乐园里的抵抗和发现

  作为一位弹管风琴的软件工程师,马慧元一贯推重巴赫和图灵是毫不足奇的。

  她迄今已经出过六本书,第一本是《北方人的巴赫》,有两本书名里有“管风琴”(《管风琴·看听读》、《管风琴手记》),这本《宁静乐园》的封面又是一架巴洛克管风琴华美的立面,......甚至,如网友所知,她在网上的ID从一“出道”开始就叫“管风琴”;而忝为老友,我常亲昵地称呼她“阿管”。“管风琴”和“巴赫”简直成了马慧元的徽记。但是,但是,别忘了,还有图灵。

  坦白说,这本《宁静乐园》,我还没有仔细读完。(虽然每一篇都不陌生,因为我常读她的日志,而这些文字就源出其中。)粗翻一遍下来,让我最“提神”的一篇是《图灵之谜》,尤其是其中写到:“我曾经选过一门‘网络安全’课,记得老师说了句极有意味的话:在工业上,不能用诡计(trick)来实现加密,因为花招迟早被人识破。...那么,管用的、能够持久的加密是什么样的呢?答案是,在加密被标准化之后,也就是算法已知、解密程度存在的情况下,仍然需要长时间运算才能解开的编码...理论上说,你等它算完的成本,高于解开秘密的成本。或者你算完的时间,比密码有效期长。”——唔,这说的不仅是“网络安全课”、不仅是图灵的“解码思想”,而是人生嘛:大巧若拙、重剑无锋,谎言和诡计只能行于一时;买股票还是要看基本面;blablabla......汗,我都扯到哪里去了?

  那么,还是回归一下音乐。《没落的时代和我们自己》里写到,在人人慨叹“世风日下”的今天回望那些传说中的古典音乐的“黄金时期”:在李斯特时代,阿尔康因其另类和不妥协而被埋没;维也纳并未“足够地善待”它的天才们——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一战前的法国,“拥有过弗雷、圣桑、拉威尔和卫多尔,这些精英如此集中地出现,所以这个时代看上去饱满得很”,“然而真相是,弗雷......在无人承认、生活艰辛的状态下度过了二十五年。当回报慢慢到来的时候,他的听力已经衰退。”诸如此类,不胜凡举。——于是,音乐所照见的,还是人生,而“生命对他们而言只有一次”,对我们,亦复如是。此文将近末尾的一段话大概是这本书中我为最认同的:

  “你看,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环境,个体总是个体。不管环境对错,别人的成就和光环是别人的,罩不到你;再蒸蒸日上的时代也如此,别人的概率并不负责你的人生,而环境、时代、时风,至多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概率。”

  所以,如果把马慧元的文字简单地概括成“音乐随笔”和“书评”,那还真把她瞧小了。或许,软件工程师的正职工作和管风琴“操琴者”的业余爱好,这二者确实给了她相对于浮躁世界的一片“宁静乐园”——当然,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然而,在这片自我圈设的乐园里,她仍能通过阅读和思考,来觑看浮世、领悟人生,而且,还领悟得颇为通透。正是因为如此,她才能在体认到“历史的残酷和荒谬,总是超过我们的想象”,认识到天才和努力并不能保证成就,即便加上运气、“有可能”有成就、却同样可能因成就而毁坏人生(《阿姆朗和八个钢琴作曲家》),.....在这样貌似无解和无望的景象之后,仍可以保有怀疑中的坚定坚持,在“宁静乐园”的宁静与寂寞中,内心强大地一路坚守下来。于是,也才会有这六本书。

  我读过马慧元的每一本书(即便并非每本都读得很认真),她的一个常用词让我印象深刻:“卑微”。在《宁静乐园》的最后一篇《格万得医生的三本书》里,她又多次使用这个词:人的“卑微的起点”是TA的血肉之躯、科学只能提供“卑微诠释”、医学“仍然让我们卑微地抵抗并发现着”。卑微,这既是一种审慎的认知,也是一种倔强的姿态——当马慧元频繁、主动地使用这个词汇的时候,我看到的,更是她的骄傲。

  而骄傲,正是来自于前述的怀疑中的坚定、卑微里的倔强和支撑起它们的内心的强大。

  读马慧元,不惟是读巴赫、管风琴和音乐。

  还有一个人作为个体的“卑微的”抵抗和发现。

  (平媒已刊,请勿转载)

  《宁静乐园》读后感(四):在琴键上写作

  这是一本非常可观的古典音乐阅读和思考笔记,在生命形态与音乐形态之间建立形神兼俱的联系。作者对音乐既有深厚的阅读兴趣,又有丰富的演奏经验(在加拿大工作IT工程师和管风琴演奏家,这是她第六本音乐随笔集),就像手按在琴键上写作,对运动产生的感觉和声音产生的现象分析得精细传神:

  “斯卡拉蒂乐谱如此干净,音符如同颗颗小钉子般兀立,没有横向的指示,其关系全靠演奏者小心翼翼地把握。Tharaud几乎把钢琴感给消解了,以一种很尖很细,类似‘敲’和‘切’的触键。”

  这一段还只能算零敲碎打,用生动的描述将演奏者的经验有效地传达出来——或者说保留下来,非常吸引读者。作者自己的阅读兴奋点也常常集中于此,由她精心摘取的精彩佳句,点缀在文章的各处,构造出一个层次丰富的音乐世界让人大开眼界,比如“……在这里,我的音区比中提高,所以我寻找一种轻盈透明的声音,有表现力但不盖过中提。”(《闲话瓜内里四重奏》)类似这样的引用,会立刻唤醒一个专注阅读者的耳朵。

  音乐帮助人追求自我完善,灵敏的听觉可以使人的自我意识变得澄明。欧洲古典音乐,相比较其他音乐,或者其它艺术,有一套更成熟、简洁、有效的创作原则,它所处理的符号系统比其它艺术更概括和完备,它通过一种能把握全局的专注,将一切推向完美,谈论音乐就是谈论完美、平衡、分寸感,并从中激发出最深遂的智慧,卓越的音乐家都是真正的完美主义者,也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现实之所以是现实,就在于最彻底的完美主义者也不完美。研究音乐家的不完美就是从现实的角度研究音乐,不完美就像使音乐家的艺术结成珍珠的异核——这个比喻有点简陋,不过也能形象地说明下音乐家的风格和成就。研究音乐家的不完美,是大多数乐评家谈论音乐文化的基本方式。文化,按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的说法,“就是对完美的探究和追寻”。当然,在艺术和生活上同时追求完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大多数时候相互为食。

  很多音乐家不愿意将音乐和生活放在一起谈,这只是一种明智的处世之道,这样有利于将他们音乐上的完美独立出来免受侵扰。音乐可以与生活无关,生活不能与音乐无关。音乐对生活的影响在音乐家那里更显而易见。虽说这是一种“互扰”的关系,但对于执着于音乐的音乐家来说,音乐对生活甚至起绝对主导的作用。阿诺德·勋伯格、娜迪亚·布朗热和莱昂纳德·伯恩斯坦的生活,音乐无处不在。也许人们不能用生活解释他们的音乐,但绝对需要从音乐来理解他们的生活,而他们的生活就是最具有音乐文化的现实例子。

  谈论音乐文化的书籍有两种,一种是文化人写的音乐随笔,另一种是音乐人写的文化随笔。前者著名的有叔本华、尼采、萧伯纳;后者有李斯特、德彪西、勋伯格,还有本书中一再提到的查尔斯·罗森,以及伦纳德·伯恩斯坦。前者局限于听众的角度,常常滥用联想的能力,虽然写出能与音乐相媲美的散文,但对音乐的创造和表现过程不甚了了,结论也流于抽象和主观;后者尽量传达自己独特的实践经验,但又常常显得过于专业、艰涩。本书是在两者之间搭上一座桥梁,当然也略偏于后者。

  将音乐家的生活和他的作品结合起来谈论,这说明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理解和欣赏,这有效地避免了从文献中断章取义和牵强附会的危险,这是音乐文化类书籍最值得赞赏的品质。读完本书就像读完一架子书,然后全都归回原处,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格雷厄姆·格林说:“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激情可以使一架子小说形成一个体系”,本书的激情就是将生活浸透于音乐所形成的,像河流一样奔腾不息的宁静,这是一个移动的乐园。

  《宁静乐园》读后感(五):风趣有味又好玩的音乐

  原以为有关音乐的事,作者会讲得比较高深玄妙,其实不然,我读着倒是一口的风趣有味,很好玩。

  马慧元从事IT职业,却对音乐及乐评情有独衷,并精于此道。大音乐家们的奇闻逸事信手拈来,不同乐理观念的明争暗斗,八卦诽闻,隐蔽往事的桥段,也都是张口即来的侃侃而谈,真怀疑她本人曾经是个追星族,赶着趟查缺补漏。IT人向来给人沉默严谨不善言辞之感,马慧元的文字全然没有这个印象,她的文字有时抒情,但不会长篇累牍,片言只语之后,调子马上转台,或反思或感概,但绝不会感痛伤怀。马慧元眼光独到,笔下总有亮点,萌点。比如,作为痛苦的聋音乐家,贝多芬也是身残志坚的励志榜样。马慧元点评“音乐是彼此的纪念”,他的“想象世界,正是由他自己和他的音乐打开的。他的意志和野心,才是他痛苦的源泉----尽管有时他被迫陷于困境,但你要阻止贝多芬成为贝多芬,仍然办不到”,贝多芬“用自身的强大说服历史记住他,并让研究者划分出他的时期,以求一种圆满的描述。他不太知情他,活在历史的峰巅之间”。一生抗争,在痛苦中涅磐。

  以前听人提起古典音乐一词,总是不由自主地正经危坐有点紧张,乍看马慧元“供音乐学院学生从各个角度来抬杠和骂街,这样的音乐才算真经典”的古典音乐魅力之说,颇有些意外,这大约也是她和她的音乐好友们正在做的事,当然也如她的文中所叨念的那些事。舒曼、巴赫、阿尔康、斯卡拉蒂等人不过是她那些穿越时空损友或益友们的化身,可以勾肩搭背地海聊胡侃,也可以在琴艺上一较高低。马慧元的《宁静乐园》分明不宁静,演奏者里外不宁静,听者亦是。而她的犀利干脆也活生生把那些总被小心供奉着的古典音乐从神坛上一把扯了下来。音乐之外,多了许多的烟火气---并不让人遗憾生厌,反而更加欢喜。

  除了闲话音乐人,文中还介绍了许多管风琴的历史沿革、学琴故事、阅读感悟,还有新旧音乐、好坏音乐、倾听演奏等方面的探讨,虽然故事性稍弱,多了些乐理知识,不过,因为文字俏皮诙谐并没有使用高深的大道理,还有插画作辅助,也蛮易理解不枯燥,不知不觉一大厚本书就看完了。

  《宁静乐园》读后感(六):宁静阅读

  读过马慧元的三本书,《写意巴洛克》、《书生活》和《宁静乐园》,对于作者的才学无需多说,我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读书什么的,作者对知识的孜孜追求,严谨态度,书中的文字便是最好的诠释。

  三本书中,我最爱读的还是《宁静乐园》这本,作者听的海量曲目,读的海量资料,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成就了本书。从结构上,本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对音乐家、唱片的介绍、对音乐的感悟,及其他书籍的读后感。

  四百多页的一本厚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我也看到一个资深的音乐爱好者是如何勤勤恳恳的为了获取这些信息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由于自身音乐知识的匮乏,作者写的很多东西我都无法产生共鸣,比如很多唱片,我没有听过;对于某些音乐家,虽然听说过名字,但认识不深。书读起来真是越读越惭愧,平时说自己喜欢音乐,原来对音乐的认识这样肤浅。“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自己也不过是个看热闹的。但很庆幸,这本书唤起了我恶补知识的决心,并引发出一系列的思考,究竟什么是古典音乐?应该如何欣赏?为什么这么多的音乐家会为音乐如此痴迷?他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在思考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有趣的想法,如果按“装腔指南”的风格,达到高级B格的标准,那必定是音乐响起,高级Bier们就能说出这是谁谁演奏的谁谁的作品,这一定是谁谁公司19XX年发行的唱片,blablabla……骨灰级是否还应当拥有某某母版唱片呢?

  回到本书,我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读完,由于很多知识点陌生,读起来很慢。读完后,我问自己,这里面写的什么可曾记得清楚?记得清的真没多少,没有共识的音乐,我无法产生深刻记忆。但是,我要好好收着这本书,待我听完那些唱片,对古典音乐有了自己的认知和观点,一定重新阅读这本书。它带给我的启发是无穷的。

  《宁静乐园》读后感(七):温故知新马慧元

  温故知新马慧元

  文:蓝文青

  “在描写音乐的领域,能看得入眼的只有辛丰年和马慧元”,这是马慧元2007年出版的《管风琴手记》的腰封上严峰的推荐语,2012年,马慧元出版了她的第六本书《宁静乐园》,此书的序言来自上海音乐学院赵晓生教授。可以说,在五年的时间内,马慧元已经得到了“业余派”和“学院派”的双重承认,当然不可能是所有人的绝对承认,而相对来看,这两位一前一后的推荐词都让读者有一种震颤感。

  我在女儿的病床前翻开朋友送给我的这本书,在她写成的六本书里,我读完了四本,之前从未写过任何一篇读后感或者书评,只因从读她的书伊始,我关注的都是从她的书里获取对于巴洛克时代的信息。就像赵晓生教授所说的,读她的书可以“看出别人读了千遍百年也没读出来的新意思”。

  作为一个身在国内,没有留学背景,略识几个英文,更不具备在各大图书馆借阅的特权,却又是极其小众化的巴洛克音乐爱好者,实在不太容易找到足够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资料,马慧元的书成为像我这样的一些业余的巴洛克音乐爱好者了解那个时代那些作曲家那些作品的一条捷径。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不由得就会发现马慧元不仅在用文字表达她所热爱的音乐,而且在博览群书之中从各个方面去鉴证音乐之美,读书之美,学习之美。

  从马慧元的第一本书《北方人的巴赫》开始,她对巴赫的喜爱超过了她心中的所有作曲家,有趣的是,她常常会时不时提到肖邦这个实际上跟巴赫的时代相差已经很远的“漂泊的波兰人”(马慧元语),如果熟悉和了解一些肖邦的生平,就会知道肖邦是非常崇拜巴赫以及莫扎特的。犹如肖邦热爱巴赫那样,他创造性地写出了继巴赫《十二平均律》之后的更多美妙的钢琴练习曲,马慧元出于对巴赫的热爱,她也不断地更新着她对巴赫的认识,从她推介巴赫,最后干脆自己学管风琴演奏巴赫来说,再没有任何一个“业余”的古典乐迷可以做到这样的“专业”了。她的确值得“周小静先生赞她同时拥有专业与感性”。

  更有趣的是,大家谈得滥熟的作曲家或者某一作品,她都能不断找到新的理解方向和阐述方向,并推陈出新更多引人遐思的感想,这由不得人想起来孔子的名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怪不得能多爱乐迷的确尊称她为“马老师”。

  回顾读过的马慧元的往日作品,再比较她每次出版一本新作,篇目重复的概率并不高(除了特别出版的特辑《写意巴洛克》),且如《宁静乐园》中提到的巴洛克音乐家“库泊兰”以及“阿尔康这位在管风琴与钢琴上做出复杂得令人生畏的赋格曲的怪才,材料之充盈,观点之新颖,角度之奇特,堪称一绝。”(赵晓生语)的确是令专业人士也值得颔首的,这也充分说明了,马慧元写成这些书不仅需要博览群书,更需要她对古典音乐的热诚,只有拥有这样的热诚,才会不但感动自己,还感动了他人。最令人感佩的是,她所有这些文字都来自于工作之余,练琴之余,涉猎面几乎纵横百科,博闻强记之能力和勤奋好学之品德是非常值得很多将爱好仅仅当做爱好的人借鉴。

  马慧元所写一本又一本可以供平常、普通巴洛克音乐爱好者读的书,一直感动着她的同好,现在她也感动了音乐界专业人士。当全世界都在越来越大声地发出“古典音乐已死”悲叹,当爱好古典音乐已经成为如此小众化喜好,马慧元却依然出版了多达六本的小众性作品,或许可以说她创造了另外一个奇迹——徜徉音乐和艺术的宁静祥和的海洋,以理性严谨的治学态度为舵,“最后可以融化在世界和人生中。”(马慧元语)。

  阅读她的这些书,她所具有的理工背景给读者很规范化的文章体系,几乎每一篇都贯穿了她探索自己酷爱的音乐时所涉猎各种各样读书的心得,可以说音乐和读书已经密不可分。在滚滚红尘之后,她那一腔热爱古典音乐的激情,喜爱读书的执着,激励和鼓舞着与她一般具有同样爱好的无数爱乐人,让这个越来越功利伧俗的世界多一些、再多一些追求美好精神境界的心灵。

  灯下读马慧元的书,静得下心来,不需要多么亲近作者,也不需要被胁迫或被接受,只需要在阅读中颌首微笑,便是读她的书的快乐——走进宁静的古典乐园,听马老师说音乐。

  注:此文六月写成,因为投稿纸媒体,所以一直没贴出来,现在也不知道它到哪里旅游去了,干脆贴了。

  【原文地址】

  天涯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2996523&Key=714154330&PostID=42755773&BlogID=150117

  《宁静乐园》读后感(八):关于音乐

  对于音乐,如果精通的人有七窍,那么我只有六窍——一窍不通,一首《茉莉花》会被我唱成《双截棍》的感觉,学生时代,同学所期待的音乐课,对我而言,便是活生生的噩梦,对于所吸收的音乐知识,常常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至今,也没有什么长进,《宁静乐园》便当作是“恶补”音乐知识的工具吧。

  全文分为四辑,每辑的内容都被提及了,但是我还是想要简单的分析一下。

  第一辑,这一辑应该是关于著名音乐家的介绍,基本上列举的还是一些举世闻名的音乐家,但是,其中我真正称得上了解的恐怕的也还是不多。作者马慧元,带给我们的是关于这些音乐家的正史轶事,不是一味的崇拜,而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解读,当然,其中还有一些对于“音乐技巧”的探讨。虽然,对于其中的一些音乐家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他们的名字(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吧),但是,或许因为马慧元的着重点并不是在他们的成就上,所以,我也没有丝毫的生疏感,遇到感兴趣的,也顺便百度一下,所以书中加上书外还是了解了不少音乐家。

  第二辑,这辑的内容是围绕关于音乐的杂志,书籍和电影,从这些衍生到音乐或者音乐家本身。这当中,也不乏一些批判,对于一些杂志的批判,对于一些音乐家的批判。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是《闲话纳迪娅•布朗热》,纳迪娅•布朗热应该算是我比较崇拜也比较了解的音乐精英,但是马慧元了解还是比我更加丰富。我所了解的纳迪娅•布朗热更多的是关于她的成就,而马慧元则是剖析她的一生。这篇文章也带给我了不一样的感受,对于真实的纳迪娅•布朗热了解也更加深刻了。

  第三辑,这辑的内容更加接近于理论知识,“什么是古典音乐?”“音乐学的用处”……诸如此类,倘若不是已经有了前面两辑的铺垫,我想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跳过去了,但是因为作者是马慧元,所以还是耐着性子阅读,好在内容并不是古板的,而是更多的联系实际与音乐家的经历来述说的,并不是枯燥的。、

  第四辑,应该是我最喜欢的,因为这一辑与音乐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内容所讲述的大多也是从一本书引出,剖析一些非音乐家的性格和经历,来带给人启迪。在这一辑中,其实我们也能学到一些,了解一些与音乐无关的内容。比如说《从<学习的艺术>说起》一文中,向我们介绍的就是乔希,他是象棋天才,后来退出了各种锦标赛,开始学习太极和“推手”,也慢慢取得一些冠军。很多时候,很所事情都是共通的,而是否可以利用好这一点,更多的关注则是自己相面对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全文读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客观,马慧元引经据典,品论一个人通常都是面面俱到的,既不会一味的夸耀,也不会一味的批评指责,都是基于大量的事实证据,才得出的结论,内容也不局限于音乐上的造诣,也有一些家庭琐事,无形中也减弱了过浓的学术。

  《宁静乐园》读后感(九):遇见马慧元

  遇见马慧元

  一、马慧元

  几周前,我曾说过,遇到了一本品味极高的书,就是它。一直在研读,细细品阅,每一页都有精彩。

  马慧元何人?一开始我知道,她也是IT女,也爱音乐,也爱钢琴,也爱文字,也是留学生,也长期居住于国外。这么多"也"字,原本足以证明我俩有太多共同点,可是,一读她的文字,我立即跪了。音乐、钢琴、文字、思想,没有哪方面我有资格与她相提并论!

  她在深圳开办过大键琴独奏音乐会。但凡演奏钢琴作品,她思考的是作品里每一个音符存在的意义和如何表现作品,她的老师说,她总是想得太多。而我,还在纠结如何提高自己的基本功让自己差不多能完成一部小作品。多么希望某一天弹琴时也能不纠结于基本技术,而能自如的考虑处理音乐。哎,这就是差距。

  再说说她久居国外之事。她阅读了大量的英文乐评和英文书籍,而我至今依然处于能不用外语阅读就不用外语阅读的阶段。我相信,由于德国有深厚的古典乐文化,一定也有大量优秀的德文乐评书籍,但仅因为一个"懒"字,我至今未选过一本书来读。自惭形秽。

  本书第二辑开始,每一篇、甚至每一段读后,都能激发出一篇书评来。以下评论为读《遇见格拉斯》有感。书评标题《遇见马慧元》也用于照应《遇见格拉斯》。

  这里的格拉斯,说的是Philip Glass。读书时一兴奋,在网易音乐上搜了Philip Glass,果然是现代音乐创作狂人,仅搜到的就有130多张专辑。

  二、格拉斯导师 布朗热

  他的成就来自于他的导师魔鬼式的训练。布朗热,一奇女子!

  在前一篇文章中,马慧元就已经提到,这位老师担任钢琴比赛评委时,每次都会带着谱纸去听比赛,但凡遇到无聊的演奏,她便开始在谱纸上写音乐,甚至写出过五个声部的对位!

  从马慧元的描述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由学生看来非常严厉甚至到变态的老师。她布置大量的作业(想想看,她教的可都是"懒惰"的大学生!),作业全是基本练习,分析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的作品。她要求学生背下作品所有声部,她会随时抽背。而且还要求学生一边自己转调演奏,一边哼唱其他声部。最让我感动的是格拉斯描述这位导师说的一段话: "她七点钟起床开始做练习,至少六个小时。每周到了见她的时候,她饭在钢琴上吃,边吃边看他的作业。我一会儿害怕她的饭掉在钢琴上、腿上,一会儿害怕她发现我的错误"。

  现在,即便是在欧洲留学,能遇到一位将知识和育人放于第一位的教授,就是人生一大幸事了!而往往这种老师的课,我们这样的"懒"学生,是能不选就不选的。正是因为遇到她,格拉斯说:“真正的痛苦是在遇到布朗热之前。那是我写任何东西都要经过漫长痛苦的挣扎,而且找不到自己的语言。而跟布朗热不上了传统手艺之后,作曲突然变得轻松了,我几乎再也没有被憋住过。” 各种技艺,到最后拼的就是基本功。古人讲究闭关修炼,所谓的修炼,练的也是基本功。读到这里,想想自己在专业计算机、在音乐的范听、精听、在钢琴的基本技术以及读书这件小事中阅读量、词汇量本身的欠缺,这一生修行还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格拉斯认为他跟着布朗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纪律。我猜想这个纪律应该是discipline(德语中对应的Disziplin)这个词。我常常听见身边一些同学说,他们缺乏Disziplin,很羡慕我们这样有Disziplin的人。这里的纪律不是说总是遵守老师或者家长制定的规则,而是自制力和自控力。格拉斯因为他的纪律性,被人夸勤奋。我想,勤奋的根本动力应该就是来自于克己和纪律(一直以为,拖延症的根本症结也是纪律性不够,生活条件过于舒适,思想甘于"堕落")。一要好的朋友曾对我说:“你比我认识的所有的人加起来还勤快”。突然想到这篇文章里格拉斯的一句话:“我还有许多音乐要写,我要活得长"。其实我在别人看来所谓的勤快,也仅仅出于最简单的愿望:“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要珍惜时间。”

  三、格拉斯和美国梦

  格拉斯虽是创作狂人,但曾经十多年都过得青黄不接。他一边创作一边演出一边开出租,一边创作一边演出一边当管道工。这两个故事,马慧元讲的非常有趣,这里不再赘述。身边也有不少有艺术梦的朋友,艺术这条道路比其他的道路更加艰难。梦想和现实生活往往是冲突的。格拉斯的故事绝对堪称励志故事

  四、参与感

  想到最近很火的书《参与感》。很喜欢这个标题。读书最大的乐趣,也莫过于参与感: 与作者交流。

  昨天读这篇文章到四分之三处,已忍不住去听格拉斯的作品了。去听这个受了魔鬼训练的人如何写出完美的和弦和现代乐。这一听便一发不可收拾。他的音乐,既有现代音乐的简约又有古典音乐的工整。听他的《Einstein on the Beach》的时候,竟然听出了强烈的中国风。记得听格拉斯的专辑有几个印象: 专辑数量多,风格东西方兼具,和声完美。没想到读本文最后四分之一时,发现马慧元有完全相同的体验!她尤其强调格拉斯深受印度、中国、日本这样东方文化的影响!与作者有太多共鸣,这样的读书体验,是真真实实的参与感!

  五、Simple and real

  最后很喜欢格拉斯关于音乐的一句话: "音乐令人简单而真实"。爱音乐的人,可以细细品味一下这句话,应该也有很多共鸣。

  文章转载自石绯绯博客:

  http://feifeishi.lofter.com/post/1cad84b9_247ad3a?sharefrom=lofter-android-3.6.0&shareto=weixin&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宁静乐园》读后感(十):很受用的启发【 跳离演奏者 回归音乐】

  纵观各种评论,往往都会跳过对经典作品本身的讨论,直接奔向对演奏者的评论。他们对大众听音乐的角度和态度做了很坏的榜样。多数听众在李云迪的音乐会后往往都是对他的挑剔和指责,我无法相信的是,难道多数观众对肖邦已经熟悉到这种程度,没有任何新信息可以接受。只剩李云迪可以品头论足了?

  换句话说,我们能否稍稍改变一下视角,对演奏家少一点依赖和期待,把更多的关注留给音乐本身。

  回到音乐本身,如何听懂音乐?

  主要看是否满足这么几个指标。

  一,识别出旋律。

  二,听出重复,也就意味着你听出打着结构,因为结构就是由重复体现的(不一定是完全重复,可以是围绕主题的回顾)。

  三,有点难度,如果能捕捉到那么一点气氛色彩的变化,这很重要。这才是作曲家非常想传达的东西。他围绕这么一点调性的游离或者跳跃,小心的做了很多铺垫。那么我们能把注意力调整到“准备呼应”变化的状态,才算对得起他的苦心。

  做个乐评人门槛很低,手上揣着一些上世纪的经典大师级音源和要评价的演奏者做对比,挑出不同就可以打缺点了。而且有大师做后盾,说话底气特别足。但研读音乐文本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演奏的处理可能只有演奏过的人自己心里才清楚。

  略略为演奏者叫屈,有可能的话应该在专辑里附送一个册子,第一部分解读音乐,第二部分演奏者讲解自己的处理,为什么。这也给听乐者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