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梁》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5: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梁》读后感10篇

  《梁》是一本由梁思成 / 林洙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梁》读后感(一):最初是天堂,最后是荒唐

  一

  蛮佩服自己的,那么枯燥的流水账的信居然全部认真看完了。现在倒有点隐隐的期待,林洙还会带来什么“惊喜”?

  从两方面来说说自己的读后感:1,晒信件的行为;2,信的内容

  先说1:对80多岁的老人晒信件这种举动,只能说,so crazy。她想表达什么很清楚,书中其他文章都是陪衬,信中的其他文字也都是炮灰,不就是想让大家看看梁思成对她如何昵称,如何渴望吗?好了,我们看到了,“亲千万次”,真是热情啊,怪不得林奶奶回忆录里有写:“他给我的热情超过任何年轻人。”呵呵,证实了之前说的,年轻的身体让梁思成感觉很好。当时还有人不以为然,觉得如此解释有损梁的光辉形象,现在好了,学生心心念念要维护师长形象,师母直接把privacy出版发行,果然是豁得出。

  估计梁思成是绝对想不到这些文字有一天会公布于众的。台湾学者余光中曾说,表达此类敏感话题要注意把握尺度,总不能把床搬到大街上。梁思成在私人信件中肉麻一下没有错,但林奶奶恨不得让隐私人人皆知,以如此高龄,做如此彪悍的举动,不知她有没有考虑过梁思成的体面?学者夫妻中,原配夫妻,恩爱到老的很多很多,有哪个向她这样的?再一次充分理解当年为什么周围所有人都反对梁思成娶她,三岁看到老,不安分的心性果然是始终不变。

  三封信,第一封6月6日,第二封9月21日,最后一封66年2月23日。根据信中内容,可以判断第一封是1963年,因为63年是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双方商定,在扬州建造鉴真纪念堂。梁思成接受设计任务后去扬州考察。

  第二封是1965年,梁作为中国建筑代表团团长,带团去巴黎参加建筑年会,回国时转道莫斯科。

  大概是中外这类信件看过不少(文人,艺术家们很多私人信件都公开发表了)。我读后的感觉还可以,当然surprise是有的,没想到林奶奶一下子把尺度放得这么大,谁说老年人封建保守的?86岁的老人希望全世界知道她后夫对她身体的热情,呵呵,当初看到她回忆录里写“他给我的热情胜过任何年轻人”,立刻就读懂林洙想表达的意思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梁思成要不顾亲友反对跟林洙结婚,那个最关键的point不是学历,不是才华,甚至不是外表,而是人类最永恒的需要:sex.

  想想看,两人最初的开始:梁思成试探性的一封信,林洙立刻扑进他的怀里.....7年独身的梁,显然很enjoy。所以,两人庆祝登记结婚的方式不是旅游,不是宴请,而是去宾馆开房!(这个细节是林洙某次访谈中亲口说的)开房几天,很令人浮想啊~~~不过也算正常,林洙的其他作用都可以由保姆代替,事实上,他们结婚的62年,梁家有保姆,梁为什么跟她结婚?排除法之后,也就剩下这一点了。(已婚的话,应该懂的)

  因为留意到以上信息,所以对这次的三封信,并没太大意外,只是坐实了之前的推测而已。但这个问题,显然不方便说得太直白,没想到给他们留面子,当事人还不愿意,现在好了,闺房之乐公之于众,以这样的隐私来博关注,找存在感,林洙还真是不服输啊

  为什么会公开这几封信?说是纪念梁思成去世40周年,当别人傻啊?与其说纪念梁,不如说林洙找个由头完成自己的反击。

  二

  反击什么?就是《梁思成林徽因》那套记录片。

  纪录片2010年9月播出(也可能是10月,不太记得清),好评如潮,某种程度上再揿关注热点,梁林一体的伉俪形象深入人心。记录片导演说得很清楚,这部片子是梁从诫托付下拍摄的,这是他作为儿子,希望真实还原父母一生经历,追求的一份心愿。片子如愿完成,可惜梁从诫在播出不久去世。

  这套纪录片最大的特点,是让历史自己说话。其中很少第三者的评论,大量采用了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其中,费慰梅保存的和梁林的通信尤其珍贵,几乎都是第一次面世,通过他们,让人看到了一对更真实,更丰满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形象。因为这些私人信件的公开,梁思成,尤其是林徽因,给人的印象更好,因为那些随意写下的信,记录了他们当时的思想,态度,境况,文如其人,清新隽雅,也不乏灵巧和幽默。

  观众赞赏这对伉俪的和谐,感叹他们遭遇的命运,梁家族人也很满意这部片子,认为是至今所有关于梁林的作品中最靠谱的。在大家的欢心喜悦中,估计林洙是愤愤然不甘心的,所以,她也要吸引关注,怎么吸引?照葫芦画瓢啊,最简单的,你们有信,我也有啊,谁怕谁?

  于是,林洙精挑细选的几封信出版了。不要说什么纪念,更不要妄谈为了普及梁的建筑思想,还“全书最为重要的部分还是先生的文章,这次文章的选择也是经过千思百量”,几篇已经出版过N次的文章再排列组合一下,至于“千思百量”么?林洙真正“千思百量”的是选哪几封信吧?出版社认可这一行为,无非是为了博关注,拉动订货量。一个为了收益,一个为了找存在感,当然,收益也是要的,于是梁思成的隐私华丽揭幕。

  三

  现在回头去看,会发现以2010年为线,林洙的态度行为反差很大。之前虽然偶有过线,但总体不至于太出格,10年梁从诫走了之后,林奶奶就象摘了紧箍咒一般的闹腾,种种言行的诉求无非一个主题:林徽因不好,我才是梁思成的好妻子。你们怎么就光提林徽因,不提我?所以,她只好一遍遍自己跳出来找存在感。

  说起来也是80多的人了,经历过那么多,总应该看淡世事,心境平和了吧?怎么还这么不安分?站在公众面前的老人很多,哪个如她这样不知分寸?哦,她的年龄是不能问的,对着镜头矫情地说“那属于隐私”,但是,床倒是可以搬上大街的......之前还闪烁其词,只是暧昧地表达两性欢愉,这次全然突破尺度,到底想怎样?难道,捂着胸口装心痛就是西施啊?有个成语叫东施效颦,就算高中毕业也应该知道啊

  不得不说,林洙这回的举动不仅没为自己加分,反而彻底令自己掉价——那位要为师母讳的仁兄看这里,所有善良的要为林洙留面子的看这里,林洙丝毫不介意大家知道关注她和梁思成的两性互动,次次主动提供细节,而且一次比一次hot,你们今后就不要瞎操心了。我期待着,下一次,林奶奶可以告诉大家,以梁思成常年需要穿铁背心的脊椎承受力,怎么完成全套动作?正常思路下,林洙是主动的无疑,离异有孩的毕竟经验丰富,花样多,所以,真让梁爱不释手啊,如何回报?亲你千万次~~~ ——证据链完整,Bingo!

  四

  好了,下面说说梁。

  信中表现的梁思成与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有距离,但是,我倒能接受。换种思路,以普通人的角度看,就没什么了。说得粗俗点,床都上了,亲下肯定要的,没啥大惊小怪的。以梁64岁的年纪,还有亲千万次的passion,的确是热情啊,呵呵,可惜林洙没生个孩子,否则,现在何至于这么累地为自己辩解?

  不知林洙以什么原则来选信?估计是哪封最肉麻选哪封,她想证明梁对她的渴望,但是,忽略了信件主要内容的筛选。三封信,如果去掉称呼和结尾的私密话,里面有林洙什么事吗?通篇的流水帐,老实说一点不好看,感觉梁思成是太寂寞了,他需要一个听众。与其说梁思成爱着,不如说他需要林洙年轻的身体和倾听仰望的姿态。

  大家也不用诧异梁文风的差异,梁思成毕竟接受过父亲严格的国学教育和长期熏陶,他的这种文章气质上的不一致,宋代就有啦,而且是群体性的,早就有人总结分析过了,具体可以去找宋代文人,散文诗歌的端庄雅正和词的香艳馥丽的比较,同一作者,可以在不同体裁中表现完全不同的两种面貌。当时的社会,散文诗歌是正统,笔下文章面对的是朋友,学生,上司,甚至是皇帝,关乎自己形象。而词与小令等,原本就起源歌台舞榭,面对的是莺莺燕燕,或者家里眷养的侍妾,更多表现是享受,是放纵,是最直白的对女性的欲望。

  理解了以上,就能接受这三封信中的梁。具有艺术气质的老年男性因为二婚阴阳调和,鲜格格地写了几句肉麻话,也还好啦。再说,还不知道这几封信的出台背景呢,以林洙的个性,难说她有没有对梁思成发嗲要求梁写信取悦他。林洙曾在信里对梁说:“晚上孩子睡了.....我多么多么想念你,无比需要你。我等待着,心灵的这一寒流只有你能把它驱散。”-----什么感觉?想装文艺小清新却忍不住地流露着情欲,大概,这就是他们交流的方式和风格吧。

  五

  把梁思成写给其他人的书信找出来,浏览一遍,脑子里跳出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好了,恭喜林洙,在她的熏陶努力下,把谦逊有礼的大学者,同化为狭隘肉麻的路人甲。境界有差距的2人结婚,林洙的小家子心性丝毫没改,倒是梁思成温和宽容的品质丧失,算劣币驱逐良币吗?

  林洙小聪明有的,但显然不高明。或者说,以前多少掩饰自己去林徽因化的强烈愿望还算认清形势,如今的大尺度,却实在幼稚又胡闹。她以为抛出几句肉麻话就证明梁思成跟她有爱情啦?理工类的顶级学府呆了一辈子,怎么还这么不踏实?还不懂“行胜于言”的道理?

  梁思成对林徽因的爱:是约会前耐心的等待,是出差归来满满当当的礼物,是日常生活镜头里的抓拍,是十多年细心体贴地照顾,是结婚纪念日的共同庆祝......

  梁对林洙的爱(就随了林奶奶的意,先假设有):是想亲你千万次,是希望你能带给我温暖,是你的孩子喝我一杯水就摔门而出,是如果组织认为你有问题,我们之间就完了,是结婚十年,对你的评价仅仅是“这些年多亏了你”,是去世前想着安排前妻母亲的去处,却没有关于你的任何安排......

  除了涉及性,梁思成有主动表示,其他时候,梁和林洙有啥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互动?如果基于以上事实,林洙还是一味认定她和梁思成有爱情,还有人一味坚持他们之间有爱情,OK,那真要祝愿你以后就获得如此别具一格的,一般人消受不了的“爱情”~~

  六

  应该是2011年吧,面对采访中“如何比较自己跟林徽因”的提问,林洙很不屑地说“跟死人吃什么醋,够不着她”,且不说跟回忆录里矫情的赞美姿态有多大反差,就说你自己一直在争的身份吧,一直觉得大家不够尊重你,不把你这个梁夫人放在眼里,那你总该做得到位点,表现得体些。上面这种话,符合你的身份吗?面对几乎毫无素质可言的刻薄,让别人怎么尊重你?现在更绝,尺度如此大,难道这是学者遗孀该有的姿态?这点上说,林洙还不如下层艺人出生的甘少苏,做为梁宗岱的后妻,两人的开始也是一笔糊涂帐,甘为了拉住梁宗岱这根救命稻草,也很主动地努力过,但甘少苏在回忆录里还算客观地说明情况,梁宗岱死后,她也没用这块招牌折腾什么。

  林洙以为林徽因为什么被人喜欢?单纯因为她是梁夫人?搞搞清楚,撇开建筑专业相关人员,梁思成在普通人群中的声名,还是靠的林徽因。说得不好听一些,在大众传播领域,梁思成是做为林徽因的附件存在的,而林洙,是梁的附件,即:相对“林徽因”这一传播的关键词,林洙是附件的附件,04年你压抑自己的心性,摆正姿态,大家也顺便捧了你一把,你就因此昏头啦?以为可以自立门户,开山纳徒了?一副小人得志的腔调。

  现在林洙这样毫无节制地消费梁,当她把梁思成彻底还原为普通路人甲后,她就会知道,林徽因是她不光这辈子,哪怕下辈子也达不到的高度。无关美貌家世,也无关风花雪月,就凭清华建筑系一级教授的职位,就凭李庄时期对营造学社的坚守,林徽因就甩她不知多远。

  林洙的小市民习气和思维境界,根本没领会大家对林徽因喜爱的深层原因,她以为只要爬上梁的床,让他亲几下,就能成为下一个林徽因了?就能平起平坐了?还上电视很得意地说林徽因不是好妻子,因为她不爱做家务。帮帮忙哦,井底之蛙,小家子气到老不散,人家什么出身,有必要自己做家务吗?再说,既然你那么enjoy做家务,怎么文革前一直家里请保姆?

  七

  说林洙幼稚,是她不顾老脸,拿出那么几封信,以为信里的语言肉麻点就代表感情深?用前BOSS的话说:naive,too simple。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算经典了,他们的婚姻真实呢?一直不算太和谐,沈还出轨了,起码精神出轨了蛮长一段时间,身体是否出轨不知道。

  张道藩和蒋碧薇的书信互动让人叹为观止,几十万字啊,而且不象梁思成那样是乏味的流水帐,几乎篇篇情深意切,思浓泣血,结果呢?最后张还是回到了妻子身边,蒋孤独终老。

  老话流传至今,肯定有道理的: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好也罢,坏也罢,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也都已经过去了,那么大年纪了,一次次做些不着调的丢份的举动,到底是跟自己较劲还是实在太缺钱?或者,就为了跟林徽因一较高下,争一口气?你索性沉默,大家还可以猜测或许你们是有爱情的,现在这样,报料到这种程度,你让想维护你的人如何操作?一点回旋空间都没有了。

  而且,就看林洙这回的行为,我倒肯定她对梁思成的感情,也算不得多深厚。-------

  男人在社会公众面前,什么最重要?面子。

  谁最有义务和愿望维护男人的面子?妻子。

  再看看林洙都作了什么,真的爱梁思成,会这么不顾他的身份体面,如此无节制地消费梁的声名威望?人家是保护掩饰都来不及,她倒好,起劲地闹腾。

  张道藩和蒋碧微分手后,蒋把张给她的几十万字信件出版发行,这边刚出版,那边张就住进医院,台湾媒体说,张是气急攻心。如果梁地下有知,看到自己那几封信被公开,有何感想?

  八

  来自出版社的营销文案:

  “今年是梁思成逝世40周年,《梁》是对这位大师的致敬之书。书中精选了梁思成最重要的建筑文字,并配有他的家庭相册、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时的作业以及晚年和妻子林洙的部分通信。其中多张照片、书信原件、手绘图都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

  真的看完全书,不知还会有几个人觉得是向大师致敬?挖个坑让大师跳吧。林洙才不管大师的名声如何,只要她自己的名字又一次出现了,她又有钱进账了,就好了。

  再怎么重要的建筑文字,出版N遍后,边际效用也没多少了,为了博关注,卖弄机巧,这本书的编辑策划太过刻意,甚至到了扭曲的程度:

  居然把“梁”的各种字体都列上了,实在没内容写了吧

  小标题为了统一突出“梁”字,有一节名曰“惊起梁尘”。难道是我出国数年,中文退化了?还是现代汉语的新词汇?这个词什么意思?除了苍白矫情,没其他想法了

  可怜梁思成,那么光彩照人的前半个多世纪的优秀人生,最后十年,泯然众人。

  九

  说梁思成最后十年泯然众人,不是指他文革中的行为,那些经历很心酸,也很悲哀,当然明白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的身不由己。我感叹的,是老年的梁思成,面对人性的弱点,终究是糊涂了一回。

  当年梁的再婚闹得议论纷纷,大家不是反对他再娶,只是反对林洙这个人。梁家数十年的老朋友,政治学家张奚若甚至因此与梁绝交。看看如今这位再婚妻子的各种闹腾,太理解当年为什么大家都要反对了。事实证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林洙的不安分心性,到老不变。

  不说她和前夫程应铨的那笔糊涂账了,就说她跟梁思成的开始吧。林洙是个很有行动力的人,执行力一流。因为离婚,在三年困难时期靠自己养2个孩子不容易,就把眼光瞄准了副部级待遇的梁思成,找个理由堂而皇之登门,而且是晚上,好了,丧偶7年的孤独老人,面对若有若无的撩拨,当然抗不住。3周时间,就真空漏气,一个月之后登记结婚。前后2个月都不到。

  不要说2人之间迸发了天雷地火的爱情,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她在回忆录里要特意模糊关键时间,拉长她和梁的交往过程?(04年回忆录出版后,很多人觉得她隐忍啊,善良啊,但很多当年的知情者看不下去了,清华建筑系的几位梁思成当年的学生,后来是建筑系教授,特意写了本梁思成传,特意注明林洙主动要求到梁家帮忙整理资料的时间。)林洙在自己回忆录里修饰增减的地方很多,甚至很多虚构场景,先不说。林洙那么做,无非想给读者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她和梁思成的感情,是日久生情,温情脉脉。而事实上,他们的结合,只是常见的老教授娶小保姆的模式,扶贫+暖床,各取所需罢了,完全没有可以提升的审美亮点。

  一个需要年轻女性的身体和陪伴,一个需要梁每月400多的工资帮她养家(她自己的收入每月只有20元,再婚后梁思成每月支付80元,给林洙的母亲和2个孩子,2个孩子不在梁家2层小楼住,而是跟姥姥挤在2间小屋里,因为实在太小,林洙的儿子晚上不得不睡在厨房),梁思成当时的副部级待遇让她感觉非常好。本来,这完全没问题,大家都可以理解。看在她文革中那几年的面子上,大家都会尊重她。

  可惜,林洙不满足啊,她不满足只是作为梁思成的后妻,她不满足大家觉得她只是照顾梁的生活,她要告诉大家,她和梁思成是有爱情的,而且是心灵相通的爱情,是和林徽因一样的哦------这就矫情了不是吗?一矫情,各么大家就反感了,一反感,大家就找资料,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原来,林奶奶那么豁得出,不仅年轻时豁得出,如今86岁了,依然如此

  本来他们怎么样都好,无所谓的。但为什么,如今非要洗白自己当初的动机,美化两人的关系?把世俗说成高尚,把虚荣说成伟大。为了多赚钱吗?还是为了发泄数十年来心中的怨气?

  梁思成去世40年了,时代已经翻天覆地,别人原本不在乎你们之间怎么样,偏偏自己一遍遍跳出来作秀,反复折磨公众的感官。

  有时迷信的想,程应铨把她带进清华,自己却弄得这个下场,好算给她垫背吧;

  梁思成文革中期走了,梁的悲哀,梁的保护北京而不得,现在变成了她作秀的平台,也算作了回她的踏脚石。

  自己的2个孩子丝毫不出色,甚至在学者子女的平均线以下,她周围的人个个要么不得善终,要么平淡非常,只有她,多滋润啊!

  真心说一句,那么大年纪了,好好沉下心想想,不要把子孙后辈的福气都折腾光。

  十

  强调一点:我充分理解梁思成的再婚,他当时那个处境,找个人照顾生活很正常,本来很平常的一件事,但林洙不甘心啊,她完全不满足于只被人当成梁思成晚年的妻子,她更痛恨林徽因去世多年,大家还是要把梁思成和林徽因放在一起。所以,她要争,她要砍掉林徽因的贡献,把自己安放在梁思成的身边。其实她和梁的婚姻只有10年,在那之前,梁思成的所有今天被人赞颂铭记的事业都已完成,而且,林徽因都与梁并肩在一起。62年再婚后,在学术上,因为年纪及政治的原因,梁思成除了最终完成营造法式的注释,其他并无所出。66年文革中,反而是因为2篇批判吴晗的文章而引来对自身的批判。--------这样的背景下,林洙出于个人私欲,因为梁思成的知名度,一遍遍跳出来找存在感,一遍遍利用梁思成的文革遭遇搞悲情营销,非要在大众面前卖弄隐私,自作多情,一厢情愿的人,不正是她吗?

  为什么只有林洙愿意欢天喜地地反复诉说文革?因为那一段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梁思成如今对她来说,只是个工具。达成她“世俗的上进心”的工具,当年沈从文就评价她“林洙就是爱钱”,作家看人,到底是深刻的。所以,哪怕从整体上看,梁思成的学术成熟期在47年之前,田野调查期主要在30年代,因为北京城保护与高层的冲突55年之前也基本完成,梁思成所有重要的学术阶段,学术成就,完全没林洙什么事啊,但林洙依然强悍地一本本出书,梁思成的那几篇文章,各种排列组合,然后在前言或后记里,尽量抹掉林徽因,换上自己,并且反复告诉大家:我们是有爱情的,我才是他的好妻子,林徽因不及我,她不爱做家务,她后来生病,一直要梁照顾,她的死对梁思成是种解脱……

  林洙文革中非常有限地照顾了梁思成(梁思成68年11月17日住院,一直住到72年1月9日去世,林洙只是每周去医院探望一次,给梁思成带点日用品,71年底,医院下发病危通知,林洙和梁的女儿轮流陪夜,这些,任何一个妻子,都会做的吧,也应该做到,值得大书特书地赞美吗?),有人说她善良隐忍,先不说最初说林洙“善良隐忍”的那位因为脑子抽筋发布不正当言论,被拘留了。只看最近10多年,看看林洙的行为,完全无法认同。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林洙08年结识了章含之,大概受到了某种启发,她已经不满足于只作为梁思成的后妻存在,她有更大的野心:她要和梁思成一起并肩而立,青史留芳。并且,还要历史按照她希望的那样流传下去。

  04年那本回忆录中,增减删改甚至虚构的地方很多,但因为林徽因的招牌,影响很大,里面很多片断被人反复引用,几乎已成定论,而事实上,只是动机不存的林洙的一家之言。希望,真的如某读者所言:那些自作多情,一厢情愿的人,在历史上留不下芬芳。

  --------------------------------------------------900天时间的分割线--------------------------------------------

  以上文字,2年半之前写的,现在回头看,还是把林洙想得太好了,她的行为,真是完全没下限。评价人物,虽然说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但起码要看到真实的完整的山,对着海市蜃楼浪费口水,或者盲人摸象般的偏颇局限,总是不对的,抛砖引玉,先看清关于梁思成以及他再婚妻子的诸多事实吧

  1,梁思成的晚年,再婚后的生活实景,根据新材料:http://www.douban.com/note/527186075/

  写得有点长,居然5W字,一些内容放不下了,只好另外开贴,可惜林洙实在档次太低,如果稍微有点学术价值,凭这些材料收集整理和评论,都可以再去申请个硕士学位了,哈哈

  2,林洙几十年来,出版的关于梁思成的书籍情况:http://www.douban.com/note/532409891/

  3,流传很广的,据说是梁思成说的一句话:http://www.douban.com/note/539661382/

  4,林洙回忆录《梁思成林徽因和我》的前世今生,整理中……

  2016年2月补充

  《梁》读后感(二):梁的读后感

  这本书因为喜欢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建筑图绘和其对中国古建的收集整理和形成系统的辛苦耕耘,更是因为先了解了林徽因,才想道要读梁的作品,结果发现原来郎才女貌和女才郎更优,就更加佩服梁先生那优美的建筑绘图和对营造理论的讲解。其文字和手绘部分真的是值得一读再读的,想像梁先生一定是位敬业且知识丰富且系统的教授,如能有幸得其真传,也是三生有幸的,但是虽无缘得其真传,但能从其书稿文字中获益,也是值得的,所以觉得这本书对于有志于学习建筑和了解中国建筑史的人来说也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而且对于其中众多的手绘图,更是佩服梁先生的能力,原来能够做到众人皆佩服的程度一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特别是这种学贯中西的学者的宝墨,既了解了中国的建筑和艺术的历史,同时又学习了另一种西方语言,这种劳动是双重的,本身将祖国的建筑形成系统的工作量就已经极大,而又将这些宝贵的东西利用语言介绍给西方世界,这样的人生怎样不令人敬佩呢,加之夫妻伉俪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努力共同完成了这一伟大的理想,实在是在世界的建筑史上也是微乎其微的,这就更令我佩服这二位的伟大,所以这本书实在也是我购买的最得意的书籍之一,同时也也佩服林徽因的美丽和才华,漂亮的女子世界上多的实在是目不暇接,令人印象深刻并铭记在心的也实在不多,但是这样的有才华的学贯中西的美丽女子实在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想忘都忘不了的,这都是我做为女子应该以其作为楷模的。

  在书中这篇《中国的建筑和艺术》详细讲述了中国各类建筑的外观结构以及细部的内容,且附上了非常详细的中英文的手绘图,在大学的课堂中能够见到如此细致和认真的课件的应当是极其优秀的吧,即使放在现在也是的,而且经过那么长阶段的亲自实地勘测,从各个年代的一一讲述,可以说是对我这个门外汉的一个极其细致的教育,而从古建的细分和逻辑来看,我倒觉得似乎欠缺了点儿,理工类学生经常有的问题,只是感性的更强烈。

  从书中还可以看到林徽因虽然作为美女,但其敬业精神决不亚于平民凡夫,这一点尤其是我需要学习的,颜值如此高的才女,都那么的平易近人,而我又有什么可以不平的呢?羞愧的是自己没有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绵薄之力的地方。

  在无法预知自己前方的路的时候,多学习学习大师们的人品和技能吧!

  也佩服这本书的编者林洙女士,不是她和出版社的辛勤劳作,我们也是难得见到好的作品的,应该是值得花时间阅读的一本好书!

  同时也读了《大拙至美》,也是很好的书,只是重复的内容似乎多了些。

  林徽因的才气不仅仅反应在她的建筑的美上,更显现在她的文字之中。

  《梁》读后感(三):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崇高品格和坚强意志

  4月11日,我随小儿子到德胜门外大街的“字里行间”书店小坐,发现了一本好书《梁》:

  我一直敬仰梁思成先生的为人,所以被吸引住了。这本立体展示先生生活、事业、爱情的图书,是梁思成先生著,先生的第二任妻子林洙编的。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梁思成先生的家庭相册,梁思成先生的文章,梁思成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时的作业以及梁思成先生晚年和妻子林洙的部分通信。

  先生的家庭相册,有和第一任妻子林徽因在国外结婚,青春焕发的亲密照片;有林徽因去世后,先生为她设计的墓碑;有与第二任妻子林洙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的照片。

  梁思成是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全书最为重要的部分还是先生的文章,这些文章的选择也是经过千思百量,用林洙先生的话说,基本上展现了梁思成先生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有梁思成先生的建筑设计图,有先生的设计构想,使我们走进梁思成先生的建筑世界,

  当新中国首都北京的大规模建设活动开始时,作为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全身心地投入到首都建设工作之中。他根据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性质,参照世界其他国家城市建设的经验,预见到古都北京与新首都之间的矛盾,于1950年初,与都市规划专家陈占祥一起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提交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即著名的“梁陈方案”)。主张将新的政府行政中心区放在旧北京城的西郊。他们从新行政区占地面积,交通联系,长远发展等几方面加以分析比较,论证如将这个新区放在旧城之内则将带来一系列不可克服的困难。他们认为北京旧城是一座规划严整,保留有众多文化古迹而且至今仍保存得十分完整的古城。他们主张尽可能把这座世界上少有的历史名城保留下来,在改建中保持她的传统风格。

  可惜的是,半个世纪前的“梁陈方案”没有被采纳。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当北京城里许多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已经在推土机前灰飞烟灭,一些古迹已经被毁,当人们为出行和堵车问题怨声载道时,当北京城人多车多,被挤得水泄不通时,当初梁思成的主张再次被人们提起,被热议;现在看来,梁思成当时的建议是多么智慧,多么正确啊!

  尤其使我痛心的是,梁思成先生的第二任妻子林回忆文革中,梁思成先生被批斗的情景:望着面前人头攒动的观看者,听着他们发出的刺耳的哄笑,梁思成眼前恍惚了。这批斗与其说是肉体上的折磨,不如说是精神上的侮辱,是对这位正直学者一生坚持的高尚人格的粗暴践踏。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梁思成只要出门就必须挂上块“反动学术权威”的黑牌子,他在曾经熟悉但眼前陌生的清华校园中吃力地蹒跚而行。工作干不了,工资停发了,住处也被勒令一搬再搬,最后全家老少被赶到清华大学北院一间没有水暖供应的小平房中生活。这样还远未达到造反派们的目的,梁思成的家成了他们肆意查抄、勒索的“反动堡垒”。梁思成多年以来收藏的艺术珍品损失殆尽。为了保护梁思成的文稿,包括《营造法式》的稿子,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林洙将它们交给了保姆李阿姨--一位出身贫农的善良老人,最后使这些珍贵的稿子逃脱劫难,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林洙说:“在文革中他遭到了批判,但是他说,宁愿被打倒踏上千万只脚,也要死在祖国大地上,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觉得他有点儿迂,因为很多人都跑了,但是他就是这样坦然。”“梁先生说北京城是封建社会的博物馆,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情况,现在已经没有以前的味道了。”

  我唯一可以奉献给祖国的只有我的知识。——梁思成

  这“唯一”,是多么让人感动,表达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崇高品格和坚强意志!

  我敬仰梁先生,看了这本书使我感慨万千。虽然我只是“走马看花”,粗略地浏览了一下这本书,但受到的震撼很大啊!国家的领导阶层,保护、爱护、珍惜像梁思成先生这样对国家对人民忠心耿耿的知识分子,采纳他们聪明智慧的建议,是多么重要啊!这样就可以在国家建设中,在坏境保护中避免走许多弯路,使我们的事业更加蒸蒸日上!

  《梁》读后感(四):朦朦胧胧再看你一眼

  对于主角梁思成先生,我从认识之初就把他作为一个极有意思的个体的“人”来看待。这样说有大不敬之嫌,然而回顾一下对他了解的历程,估计大多数人与我大同小异。

  首先他是美女、才女、太太客厅的主人、绯闻大主角林徽因女士的丈夫,除了个别学建筑的,有几个人在读林徽因的传记前想到去收集一下梁先生的著作呢?

  其次他是梁启超先生的儿子。他们父子之间的蛛丝马迹尽可以翻信件史料,但大家提起“梁先生”时很少会指梁思成。

  第三应该是“梁陈方案”,过去少有人知,现在北京城成了一团乱麻才年年有人提起,可认真研究过可行性,体味过苦心的有几个?“陈”是哪位又有几个说得清?

  最后,也许是不得不顺便了解一下的部分,才是他的学术成果。图画得认真,工稳,好看,大部分人的了解程度也仅止于此了。

  一种难以言说的苦涩滋味油然而生。

  一个学者的声誉应该主要来自于研究成果,然后是高光时刻(如果有的话),再是本人的正史、野史。可他得到的恰恰相反。

  由人及物,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就把持不住直接买下,想不到看完后居然更添苦涩。

  书的装帧、编排和印刷都很用心,少用的蜡光纸,附送的图纸,精选的照片,尤其是封面上一个大写的“梁”字却被框在方括号中,一张先生休闲的特写却在远眺的目光中读得出一生遭际。

  然而全书古怪的体例却似乎印证着前面我的感觉,把梁先生的一生陷入一种晦暗不清的状态。这不是他的责任,也不是读者的责任。至于编者是出于故意还是真正的不了解,只能猜测。

  编者是林洙女士,梁先生的第二任太太。

  如果这本书表达了她对梁先生的认识,那么似乎并不比我们普通读者高明。作为纪念集的话,出一个上中下册,一册文选,一册信件,一册影画似乎更好些。

  而书末无限苍白的纪念文和精选的几封信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败笔,不仅与全书体例不合,若是理解为展示编者态度的话那真让人不得不产生不美好的联想了——怪不得封面上的梁先生会给人如此古怪的感觉。

  这种猜想若与林洙女士的力作《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中她的前夫程应铨之死一节相印证,就不只是不美好这么简单了。算了,不去深究,稍微高明一点的话至少家庭信件的时间跨度应该大些,或者减少一些同类项,毕竟书中收录的这些只树起一种到死也离不开女人的老淫棍形象,这哪里算是一种纪念呢。

  《梁》读后感(五):为梁思成辩护

  《梁》

  独眼

  2月中,《南方周末》上曾经刊登了一篇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人王澍的访谈。其中一个问题问他:“你曾批评过梁思成,批评的核心是什么?”王澍回答说:“……但他(梁思成)面对两个不同类型的文明,却用治西方建筑史的方法来治中国建筑史。这方法对中国建筑的终结是有致命性的。他采用西方建筑史当时比较主流的方法——以帝王将相为核心的建筑史,事实上西方建筑史的做法也不完全是那样。这就使中国的民间建筑完全不在他所讨论的建筑史范围内。但我们又以他的观点制定了建筑文物保护法,导致每个城市只保留几处著名的传统大建筑就可以了,其他都拆了。”

  如果梁先生泉下有知,大概会不得不在心里有一阵委屈。因为王澍的话,恰恰和事实相悖。在今年年初出版的《梁》一书里,就有着驳斥他观点的证据。如果真如王澍所说,梁思成是以帝王将相为核心来研究中国建筑史,就不会有《梁》里收录的《华北古建调查报告》所写的纪年于公元544年的神通寺四门塔——它身处杂草,浑身裂缝,看上去只有一层,跟“塔”看似不沾边,但它现在仍然被认定为同类塔中最古老的遗构;而更不可能在1937年重新发现佛光寺——当时人们认定在敦煌壁画中大放异彩的佛光寺早已消失,而它现在已经作为五台山项目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真正为古建调查提供线索的,恰恰是与帝王将相的生存形态相反的最基本的民间记录,在调查队伍出发前,通过史书、地方志和佛教典籍研究可能遗留在野外的古建筑地点,根据书中只言片语的记述,他们再去实地寻找。“时常,我们从文学典籍中读到某个古代遗迹的精妙景致,但满怀期望的千里朝拜只找到一堆荒墟,或许尚余零星瓦片和雕石柱础聊充慰藉。”在收录书中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里更有“山西民居”一章,实为近代最早的对山西民居的系统记述,为后来的民居研究奠定了基础。梁思成、林徽因和营造学社的其他同仁,在1932-1938年期间,调查了137个县市,1823座古建,测绘建筑206组。最详实的资料、严谨的测绘和调查所形成的结果,为梁思成写就《中国建筑史》创造了条件,他以年代时期为界,构建了中国建筑在技术、构造、形态上的演化进程,尤其在“元·明·清”一章里以实物照片为证,记述了中国各地区的民居形态特征。

  如果因为《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就认定梁思成“导致每个城市只保留几处著名的传统大建筑就可以了”,那真是断章取义,大错特错。这也可以从《梁》中找到可悲的反证,梁思成在刊发于1951年的《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中写道:“我们爱护文物建筑,不仅应该爱护个别的一殿、一堂、一楼、一塔,而且必须爱护它的周围整体和邻近的环境。我们不能坐视,也不能忍受一座或一组壮丽的建筑物遭受到各种各样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使它们委屈在不调和的周围里,受到不应有的宰割。”如果没有这样结合环境的整体保护观念,他就不可能在与陈占祥合著《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这篇后来被称为“梁陈方案”的文件,考虑的不是如何保护“几处”“帝王将相”的“传统大建筑”,而是保留北京旧城完整的格局。他们的方案最终没有被采纳,直到2000年之后,北京市才陆续编制了《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旧城整体保护框架方案》等文件,从保护古建筑个体发展到划定片区,再逐步重回“整体保护”。可惜,如今事情已经像梁思成曾经最担心的那样“……所谓的摩天高楼,摹仿到家或不到家的欧美系统的建筑物,庞杂凌乱的大量渗到我们的许多城市中来,长久地劈头拦腰破坏了我们的建筑情调,渐渐地麻痹了我们对于环境的敏感,使我们习惯于不调和的体形或习惯于看着自己优美的建筑物被摒斥到委曲求全的夹缝中,而感到无可奈何” 。

  《梁》一书中,不仅收录了这些珍贵的梁思成的主要学术文章,另外还有三个部分,一是梁家家庭相册的珍贵照片,二是他192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时的珍贵手绘作业,最后一部分,则是这本书备受争议的重点。梁思成晚年与他的续弦林洙之间的通信,在这些信里,当时已经60多岁的梁思成展露了他学者严肃面貌之外的对妻子的热烈和直白,这些被选出公布的信里,语言热辣亲密如年轻人。让人想起之前谣传甚广的一个故事,据说梁思成新婚不久,参加中国建筑学会早八点半开始的会议难得地迟到了。等他来了,其中一位参会者说了一句“君王从此不早朝!”大家哄堂大笑。

  林洙女士作为梁思成的第二任夫人,长时间生活在林徽因的阴影之下,人们要么不去提她,只去不断反复讲述林徽因的爱情纠葛;要么就是把她和林徽因拿出来做比较,得出不太高明的结论。可生活中的很多事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冷暖自知,没有哪个外人有资格评判一个人的婚姻和他所选择的伴侣。林洙女士在梁思成先生过世之后,几十年悉心整理了大量他的学术著作、手稿、图纸,尤其是使建筑领域之外的普通人认识到他不仅仅是爱情故事中的赢家,更是出色的建筑师、古建筑专家、建筑教育家、城市规划学者、美学家、史学家。作为《梁》的编者,她让这些信在为纪念梁思成逝世40周年而编的书中出现,是她给世人的回答,也是她对他的思念的一种表达。

  《梁》读后感(六):梁先生优雅的欠身

  梁,写在他去世的第40年。

  梁思成,这三个字生生世世会和他的结发妻子林徽因紧紧地连在一起,即使他还拥有一位陪他度过残酷文革并护送他达到人生终点的妻子林洙。

  而林徽因,也生生世世与徐志摩紧紧地连在一起,即使她不曾成为他的妻子,即使徐妻陆小曼明艳如花拥有绝世的才情。

  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即使他们三个都不曾希望自己成为生生世世的谈资,但是他们的感情公案却成了传奇,除当事人以外的各位都成为了法官,每一个人都自有他的裁决,这甚至成为了后世之人纪念他们的主要方式之一。

  如果冒昧地将他们的纠葛称作一出戏,那么林徽因一定是当之无愧的女主角,徐志摩必定是个戏份多过梁思成的男二号。风流,倜傥,悲情这类形容词总是剧中男二号的标签,反衬得男一号有些许的木讷,幸运。所以,脑残观众才会在剧终的时候,努力睁大哭红又肿的双眼大声对着屏幕质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在一起?”但是,生活必定是现实的,现实都是活出来的。除了徐志摩,林梁二位没想做演员,也就没有必要讨好观众。

  之前读过梁思成先生的营造学著作与讲述其生活书并不少,但是我还是头一次看到梁思成写给续弦妻子林洙的家书。我想,所有人看到这些家书的人都会在初见之下深感意外:梁思成对林洙的爱如此之强烈,在林徽因去世的第十年。

  还是那句话,他不是演员,也就没有必要讨好观众。况且,好演员亦不会讨好观众。多少年,我们只看到了彼时在情感漩涡中心的林徐二人,却不曾定睛观察,仪表堂堂,人品贵重,学术严谨的梁思成也同样是个抢手货。当我们在略带八卦色彩的谈论他们三个人的情感纠葛时,往往会忽略梁思成的情致。原因也许是由于在这三个人的情感角力之中,林徽因和徐志摩多使用文字宣泄自己的情感,而梁思成所能呈现给后人的,多是营造学专著和精细的图纸。

  梁思成作为学术有成以及魅力非凡的男子,令前生今世的多少女子心之悠悠,想必梁思成善于隐藏,对于无数双炽热目光报以优雅的欠身,如此,我们应当对那桩感情公案有所改观。

  然,水仙式的顾影自怜不是梁思成的做派,文墨风骚也不是他最精彩的部分。他的天赋在于不用借助尺子便可画出标准的直线,没有圆规落笔也是完美的圆。

  梁思成与徐志摩之间的较量,其实就是理科男与文科男之间的较量。有的女人被徐志摩的华彩文章遮住了双眼,却不见梁思成赴美留学之前曾在家中对镜子自拍时严肃认真的可爱模样,大概他就是那个年代的极客人物了吧。一年前,曾经在写一本关于林徽因的书评中说过:“林徽因兴许忘不了在康桥上顶着狂雨等虹的徐志摩,但是他一定深深地记得梁思成专心制图时俊逸的侧脸。以及,那一年,她站在大树下,仰头看着的,那个骑在高高树枝上的少年郎。 ”

  曾经,徐志摩送给林徽因很多诗,首首都是情诗之范本,文学之典范。而林徽因送给梁思成的一首小诗,却是缠绕我心头多年不能散去的恋人絮语:

  “忘掉腼腆,转过脸来,把一串疯话,说在你的面前”——《一串疯话》林徽因

  梁思成也好,林徽因也好,林洙也好,爱与被爱都是人生的幸福际遇。爱与被爱之间的差别被我们过分夸大了很久,但当一切化作浮华旧梦后,你看看,是不是也就没有那么值得计较了?

  奈何生不逢时,若与梁先生生于同世,当真要向他投一记炽热如火的目光,让他还我一个优雅的欠身。

  【此篇文章已被京江晚报悦读版使用,请转载时注明京江晚报及原作者成因因】

  《梁》读后感(七):两码事,不混为一谈

  “本书是为了纪念梁思成先生去世40周年而编成的。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梁思成先生的家庭相册,梁思成先生的文章,梁思成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时的作业以及梁思成先生晚年和妻子林洙的部分通信。其中有多张照片、书信原件、手绘图都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通过这些生动的照片、精美的图画和充满暖暖爱意的信件,可见先生真实的充满才情的另一面。”

  是因为这样的推荐语买的。以前买过一本百花出版社的林徽因全集建筑卷,读过一些梁林的文章,非常佩服他们的节操和建筑成就,特别是在抗战时期都坚守营造学社,研究古建,挽救古建。所以对泼林徽因脏水的一些文章实在是反胃。这样才华决绝的人也要受小人所谄,真是说不话来看了。

  有关梁思成的后妻了解不多,总想她能在文革中陪着老先生总是有可取之处的,她发些梁家的财就发些吧。

  这本书能见识到梁先生非常工整的绘图作业,还有他们考察河北山西古建时候的文章,还是林先生的文章更活泼些,他们合作的和他独自做的文章剋看出来。最让我泪目是梁陈方案,在现在看来还是非常合宜的方案啊,如果可以回到过去,如果能采纳这个方案,北京城会是怎样美丽的古城与新城辉映。在当时也许还是太超前了,唉,视野,视野。有关城市建设无话好说。到底梁先生建设的清华建筑系还是中国最好的建筑系,他那时候的设想现在能实现也难为吧。

  至于最后的书信翻了翻,梁先生字很秀气啊。后妻赤裸裸的秀恩爱就秀吧,至于她想比附林徽因那是痴人说梦啦,林徽因是因为自己存在的,不是因为依附梁思成存在的。

  梁的后妻博眼球和梁先生的文章学问,两码事,不混为一谈。

  《梁》读后感(八):余音绕梁《梁》

  余音绕梁《梁》

  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梁》,里面收录了梁思成的文字和绘画,其中有很多是图片,书信,手绘图,作者是梁思成,编者是林洙。不能不说书做得很漂亮,在北京的时候我就看到过,当然价格也不便宜。书还附赠一张漂亮的建筑测绘图,是山西榆次雨花宫的,用硫酸纸套红印刷,相当漂亮,就是八开,在书里面折叠成四折,折痕时间长了肯定会留有痕迹。

  书名的“梁”应该有三层含义,一是梁思成的“梁”,二是古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大“梁”,还有就是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栋梁”,一个“梁”字意味深长,也为里面的几个部分的题目留下了伏笔,这个书名起得真好。

  去年是梁思成先生去世40周年,这本书是为此而编成的。书里面共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之间用接近牛皮纸的黄色页面隔开,特别的是这些隔页被裁去了四分之一,更显得别致。第一部分是“余音绕梁”是影响,内容是梁思成先生的家庭相册,第二部分“惊起梁尘”是文字,内容是梁思成先生的文章,第三部分是“雕梁画栋”是手绘图,内容主要是梁思成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时的作业,这部分采用色纸印刷,效果非常漂亮,第四部分是“梁林相敬”是书信,内容是梁思成晚年和第二位妻子林洙的通信。

  当然全书最主要的部分还是梁先生的文章,不过这些多数已经出版过很多次了,这里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以前比较少见的“梁陈方案”原文《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更珍贵的是还收录了《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目录》,看看这份目录,梁先生在每个建筑的后面用星号表示出重要性,普通的没有星号,依照重要程度星就越来越多,三颗星的就不多了,北京故宫就是三颗星,可是竟然还有一座四颗星的,唯一的四颗星给了谁呢?那就是五台山豆村的佛光寺!一想也对,故宫虽大,虽美,但是毕竟是明朝留下的,而佛光寺是唐朝遗构!

  查找书影的时候在京东上看到了这本书的电子版介绍,很详细,书里面很多内容都可以看到,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电子版里面虽然不全,但是里面的很多照片比书中更清晰!还有一张是书里面没有的照片,在书里信件出现的是局部,进行了裁切,而且印刷并不清晰,而网站上的是全图,感觉应该是出版社提供的原文件,赶紧另存下载保存下来。

  《梁》读后感(九):别老盯着他的八卦看

  名人轶事总是给普罗大众津津乐道,而晦涩难懂的学术却少有人问津。你们盯住了他的爱情,却没有看到他那伟大的梁陈方案,他为了保护老建筑的据理力争。

  与大家普遍谈论的爱情故事不同,我更看重它所传递的思想价值。梁思成曾经说过,“我唯一可以奉献给祖国的唯有我的知识。”除却建筑,梁思成先生在美学,哲学上也有颇高的造诣。这和其父梁启超的教育不无关系,这点大家具体可以参看梁思成家书。

  在这本专著里除却谈论的中国的古建筑,是很好地建筑学科普类读物。其中谈到了五十年代在北京保护老建筑的始末,引发百姓关于城市规划,老建筑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深思。

  另外,这本书里有很多梁思成先生的照片,建筑的手绘稿,还有手写的家信,读来让人觉得很亲切。

  认为编者为梁思成学术思想的普及做了很大工作,别再拿她和林徽因比较了,OK?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梁》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