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拙至美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拙至美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3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拙至美读后感精选10篇

  《大拙至美》是一本由梁思成 / 编者:林洙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5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拙至美》读后感(一):读《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

  这本精致的小书,大约也可被称为梁公的“建筑思想录”,简白而有深意,也适合非建筑专业人士阅读学习。全书共分五个部分,选录了梁公五个方面随笔文字:对中国古建“民族性”的探讨、考察古建的心路历程、保护/设计某些建筑(组群)的专业意见、建筑和城规设计的理念及梁公对学生的寄语。

  细细读来,梁公确有“大拙至美”的超群智慧。新中国历经政制的变革、战乱的重创后,百废待兴,一切仿佛“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殖民文化或也影响整体的建筑审美趣味,而梁公却始终坚持保护中国古建筑、在建筑中强调固有的民族风格,尽管受到非议和后期的批判,执着不改。梁公这般 “逆时代”的坚定不移,到底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这是一个杰出建筑(史)家的前瞻智慧。他常常对学生说:“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会它的宝贵。”作为国家和文化的名片,建筑相较于其他的艺术形式而言更为庞大而显著。埃菲尔铁塔是为巴黎所独有的地标,那是法式情怀与钢铁文明巧夺天工的结合。而苏州的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山水、花木、诗文、建筑自然和谐地糅合在一起,无愧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典范。所谓的民族形式并非有意创造,而是经过长期演变而成。艺术创造的许多起于不自觉,而不自觉也往往水到渠成。梁公看到了20世纪上半叶,建筑“个人自由主义”之风在全球的大行其道、本国对西洋建筑“拿来主义”的不加思考,和仿古宫殿式建筑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扼腕叹息同时,更感慨“温故知新”的必要。“艺术研究可以培养美感”,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是最好的灵感来源。“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幢,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聪明的应用。”

  这是一个文化人对历史的虔敬之心。作为历史的见证和记录,建筑比文字、绘画来得更为具体丰富。白居易笔下的《长恨歌》已然美轮美奂,但唯有亲临西安骊山脚下的华清宫御汤遗址,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罗曼史和盛唐的奢华淫靡才仿若在眼前一般栩栩如生。梁公对古代文物的修缮,主张 “整旧如旧”,即不在面貌上“还童”而致力于打造“老当益壮”的效果。试想,帕特农神庙和古罗马斗兽场的那些断垣残壁若是被补齐了,是否会不伦不类?建筑空间上的完整性虽然被复原,但时间上的美学——那般岁月侵蚀的沧桑之美却有可能荡然无存。任何一种文化的存续与发展,与它对待过去的态度不无关系。重视建筑保护的国家,往往在文化态度上保有对历史的珍重和虔敬,正如孔老夫子所云“信而好古”,这之中自有一份大气与开阔。

  这是一个爱国者对民族的赤子之心毋庸置疑,梁公对于中国建筑“民族性”的孜孜以求,正是为了新的时代里的继承和创造——“以西洋物质文明发扬我国固有文艺之真精神”。他认为新中国的建筑,应当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即“有民族的历史、艺术、技术传统,用合理的、现代工程科学的设计技术与结构方法,为适应人民众生活的需要的建筑”。建筑师绝不仅仅是一个“匠”,梁公说,“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他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这就是我要培养的建筑师。”翻至书的最后一部分,梁公曾经的学生都留下文字难忘其淳淳教诲。而林洙女士更是记下了他最后的心声:“我所唯一可以奉献祖国的只有我的知识。所以我毫无保留地把我的全部只是献给新中国未来主人,我的学生。”

  “大拙至美”四个字里,自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质朴开阔。梁公彼时曾自谦为“拙匠”,林洙女士所用的“大拙至美”,是对此二字巧妙而含蓄的应和,是对丈夫的赞许和深情,正如其书中所言,“我庆幸自己当年的决定(1962年林洙成为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并感谢上苍为我安排了这样一个角色。我在那惊慌恐怖日子里,感受幸福骄傲安慰宁静。”

  《大拙至美》读后感(二):让建筑回到中国

  这册书是三年前读过的,也是建筑生这几年比较深刻的一本。两年的海外学习也对建筑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所以选在临近毕业的这一年写一点文字。

  先谈下书名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可谓大拙。拥有大智慧大觉悟的往往也不外露,表面上看起来是拙笨的愚呆的。如同中国古代建筑,笨拙的表象下也藏着实用跟大智慧。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愚时才是贤。大拙至美,太美的书名。充其说这册书是本建筑散文,倒不如讲这是一本古代建筑思想的入门小说,建筑故事的情节就此展开。

  书分五个部分讲完。引论,游历,设计,思想以及评价。仿佛一个建筑师的生涯,学习阶段是导论,四处拜读为游历,然后开始自己的建筑生涯进而也产生了自己的思想,最后由后人去评价。每个部分附着着梁公至美的文字,做点睛也做指引。确有大拙至美的超群智慧。

  “建筑师是幸福的,因为他可以看到很多美的东西:建筑师也是痛苦的,因为他也会看到很多丑的东西”。这三年一直学习在欧洲,走过了十几个国家近百的城市,每个建筑的美仿佛就在一瞬间映射,接着生活在附近,逐渐感受,建筑背后的丑陋也在这会渐进的侵蚀着自己,像是慢性毒药的缓慢,而最初的那些美也因为这些变得有分量起来。是历史的分量!“建筑是历史的反映”“不论属于什么时代,总是有它一贯的民族精神”。或许等回国的那一刻会热泪盈眶吧,看到我们的老房子看到西化的玻璃楼。

  “临走真是不放心,生怕一别便永诀。”梁公走了也有四十多年了,现在再去看书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建筑?”却不敢做答。而以建筑来隐喻建筑这个原则也迟迟不得领悟。

  《大拙至美》读后感(三):无题

  没打算写的时候,觉得一肚子话。

  真要写了,不知道标题叫什么。

  这本书,到手了,才知道,是多么可贵,多么考究的一本。手感轻微粗糙,但不扎手。黑白两色,其实是哀悼。内页的两句话:“建筑师是幸福的,因为他可以看到许多美好的东西”,“建筑师是痛苦的,因为他也会看到许多丑的东西”,底色一黑一白,当时眼泪就要下来了。其中一章是:“临走真是不放心,生怕一别即永诀”,看到这标题,恨不得大哭一场。

  梁思成的文集,并不广为人知。而且由于十年浩劫的原因,被毁了不少。多亏了他的夫人——林洙老师的苦心编辑整理。林徽因大家都很熟,可是,在林徽因去世之后,陪伴梁思成度过十年浩劫,以及在此之后的桑榆晚景的,是林洙老师。我总觉得,从个人感情生活的角度来说,梁思成是幸福的:能有两位愿意为他受苦的女才子陪伴,足矣。更巧的是两位都姓林,都是福州人。

  其中的一篇是《北京的城墙应该留着吗》。我哭笑不得:这个还需要问吗?看看现在满马路的仿古建筑!梁思成与林徽因的老北京已经随着古城墙一并拆掉了,古城墙拆掉不久,林徽因就去世了,梁思成在越来越凶险的政治斗争中艰难地生存。我有时候觉得,或许林徽因是更幸福的,她出生得是时候:沿海地区开明的书香门第,赶上了上个世纪第一批出国潮;她的去世,在抗战之后,十年浩劫之前,看到了和平,也免于遭受侮辱。城墙拆了,爱妻去了,梁公热情歌颂过的,从天安门到景山的一系列牌坊,也拆了。我随着梁公的文字,去假想那些牌坊,雕梁画栋,镶嵌琉璃,檐角挂着铃铛,屋顶立着狮子、龙,和其它含义很吉利的兽类。高高低低相映成趣,远看浑然一体;近处端详,每一个细节都是唯一的。屋顶的两段翘起,角度很优雅;梁与柱之间细腻的结合,使得每一块牌匾,都适合仰望。这是一系列“渐强”,就像贝多芬的“欢乐颂”,从大提琴与中提琴声部低吟,到整个乐团的“极强”,到合唱团的加入,欢乐到了极致。不同的是,音乐在进行,而这一系列牌坊,拆掉了。景山孤零零的。我甚至怀疑,那时候的当权者是不是恨不得把景山也拆掉??井井有条的文字,不疾不徐的说理,我却听得到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哭泣与愤怒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前两三年,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故居,他们一起出发去考察古建筑的地方,金岳霖与他们开怀畅谈的地方,钱钟书家的猫跑来和他们家的猫打架的地方,也被拆掉了。北京的城墙应该留着吗?他们的家都被拆掉了!“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是不曾后悔,还是心虚,进而恼羞成怒

  我感到彻底的寒冷

  更加寒冷的是,梁公对于当时建筑界提出了严峻的批评,例如,缺乏民族自信心,忽视了对于古籍的整理,只会复制别国的风格,结果对于自己的和国外的传统和技术都严重了解,造出来的房子,“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现在,这个弊端恐怕比当时更严重。他规划的北京城,被无情否决,首都成为“首堵”。堵的何止北京一座城?当一座城市被规划的时候,听取的究竟是谁的声音?我们忽视了他的声音,太久太久了。久得让我感到,就算现在,读到了梁公的文集,也太晚太晚·····

  ——“临走真是不放心,生怕一别即永诀”

  谨以此话,献给我们的,被拆得千疮百孔的福州城。

  《大拙至美》读后感(四):大家梁思成

  初次听到梁思成的名字是因为林徽因,作为一代才女的丈夫,梁思成必定有过人之处。百度了一下他的资料才发现果然。父亲是戊戌变法发起人之一梁启超,梁思成本人也是宣贯中西的大家,梁思成和林徽因也是才子佳人的组合。

  听晓松奇谈的时候,高晓松对于梁思成的评价也是相当高,他与梁思成也是有交集,小时候曾去梁思成家中答疑解惑,这样算起来,梁思成生活的年代与现在也相去不远。根据高晓松的描述,梁思成是以为可以用诗书礼仪典籍对照着来比的君子,内在修养之好,令人钦佩

  这本书主要是介绍他本人的专业,文字朴实,描述详尽,足以可见他对建筑业的专注和投入。

  音乐、建筑,这些领域在中国都是不受待见的,没有像诗书一样受到重视。所以大家对于建筑了解很少,也不明白为何建筑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值得去研究。

  建筑作为一个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承载体,连贯着过去和现在。对于建筑的研究,它贯穿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关于美学、人类生产力、政治制度、宗教、社会学等一些列领域的发展史,这样看来,对古建筑的保护的意义可以与珍贵古诗书画的意义相当,都是研究的珍贵资料。

  大多数人不能理解梁思成对于保护古建筑的心情,在战争年代大批古建筑遭到破坏,梁思成痛心疾首,对于一个了解这些古建筑所具有的价值的学者,看到珍贵遗产遭到大家的不屑一顾的心情是沉重的。难道这些古建筑没有价值了吗?现在的新建筑的价值就比这些要大吗?

  我的想法是,研究这些古建筑的价值就像研究任何领域的发展史一样是必须且必要的。对于现状的了解是基于对它的整个发展史来判断的,只有对于整个发展脉络有了详尽的了解,才足以去客观的评价现状。这也是当我们面临取舍权衡的时候,能够把我主要关键而放掉次要琐碎的时候的判断依据。

  《大拙至美》读后感(五):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A抛弃发妻B去爱C,C最后却选择和D结了婚,A转头又爱上了E。也深爱着C的F决定终身不娶,跟CD成为邻居,往来不绝。野史传说A为了探望C而不幸飞机失事身亡,C于是将A失事飞机的残骸一直放在身侧直至去世,之后D续弦G,待D去世后,G用了余生都在整理C和D的著作,一一出版。而B终未再嫁。

  这是个有名的故事,关注AC的人叫它人间四月天,而其他人似乎一直都是配角一样,始终在舞台边缘若隐若现

  12月读了两本书,多了解到一些D的故事和事业

  两本书都是D的第二任妻子G编定的,在序言中她饱含深情地写道:“纵观梁思成的一生,他为祖国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智慧和才华。虽然他没有扛起枪干革命、去杀敌人,但他仍不失为一个高尚的人、无私的人。如果说1962年我同思成结婚后,由于我们在年龄、学识和生活经历上的差异,许多人不理解也不赞成我们的婚姻,如果说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我多少感到过惶惑的话,那么,几年的共同生活已使我更了解他,更认识他的价值。我庆幸自己当年的决定,并感谢上苍为我安排了这样一个角色。我在那惊慌恐怖的日子里,感受到幸福与骄傲、安慰与宁静。”

  不过她在D的人生中可能更多只是秘书的角色,且不说成婚时D已年过花甲。只看D一直念兹在兹的,都是20来岁起和C游历工作的甘苦喜乐,在书中俯拾皆是:

  - 废墟和伴侣

  “旅行中的寻获和发现极多,其趣味与意义各有千秋。时常,我们从文学典籍中读到某个古代遗址的精妙景致,但满怀期望的千里朝拜只找到一堆荒墟,或许尚余零星瓦片和雕石柱础聊充慰藉。 我们的旅途本身同样是心情沉浮不可期的探险。身体的苦楚被视作当然,我们常在无比迷人而快乐的难忘经历中锐感快意。旅途常像古怪的,拖长了的野餐,遇到滑稽而惨痛的麻烦时,既惶急无比,又乐不可支。”

  - 曲阜的小塔

  “我们沿山间石径愉快地奔波终日,当令的山花和初夏的馥郁气息令人愉快,遥望天边连绵的山形起伏不定,在东岳泰山背后,我们来到了一处人迹罕至之地”

  - 应县木塔

  “我到镇西五英里外时,正是落日时辰。前方几乎笔直的道路尽头,兀然间看见暗紫色天光下远远闪烁着的珍宝:红白相间的宝塔映照着金色的夕阳。掩映在远山之上。这座五层的宝塔从四周原野上拔地而起,高约二百英尺,天晴时分从二十英里外就能看见。我进入城垣时天色已黑。塔身如黑色巨人般笼罩全镇。但顶层南侧犹见一丝光亮,自一片漆黑中透出一个亮点。后来我发现,那是“长明灯”,自九百年前日日夜夜地亮到如今。”

  - 一起破解出斗拱的文法,一笔笔细细的描摹

  “宋《营造法式》书中说:“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即屋顶坡度做法),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由此看来,斗拱中之所谓“材”者,实为度量建筑大小的“单位”。而所谓“分”者又为“材”的“广”内所分出之小单位。他们是整个“构屋之制”的出发点。”

  D是很内敛的人,但对己对人要求极高,是古时大儒的格局。

  他曾说:“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他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这就是我要培养的建筑师。”

  也常常对学生说:“世界上绝对聪明的人是没有的,绝对正确的人也是没有的,重要的是你能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善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可能别人看你有错误,觉得你不怎么样,但对你来说,你扔掉了错误,你就前进了一步。所以要经常寻找自己的不足,寻找自己的错误。你们很容易只看到别人的错误,只看到自己的辛苦和努力。这是不对的,你自得其乐自以为是,其结果就永远看不见、抛不掉自己的错误,永远不能进步。”

  学生回忆他也是:“四年级的时候,我有一个设计方案受到大家的夸奖,飘飘然地拿去给梁先生看。看后他什么夸奖的话也没有说,让我下楼去拿一个碟子、一个碗上去,再把书架下的一个小陶土罐子拿出来,让我灌了大半罐子水,然后对我说:“你看,这半罐子水不满,有人会对它在意吗?可是现在你把这水倒在碗和碟子里直到溢出为止。然后人们会惊呼水太多了,水真多。其实,罐子里还剩很多水,罐子里的水才真多,你可千万别把自己捏成碗,更不要捏成碟子,那就没出息了。”

  可是年轻时他也曾有过许多迷茫,可能部分来自志业的不确定,部分来自AC这对国民CP,毕竟泰戈尔来华访问时,AC是以金童玉女状上过头版的。

  所幸他有个见过更大阵仗的爹教他以拙胜巧,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一代宗师。

  梁启超在给梁思成家书中说:

  “……凡学校所学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开了学校才能发现。……况且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及附带学术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你学成之后要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今尚非其时也。”

  “……这种境界,固然关系人格修养之全部,但学业上之熏染陶熔,影响亦非小。因为我们做学问的人,学业便占却全部生活之主要部分。学业内容之充实扩大,与生命内容之充实扩大成正比例……”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你们都知道我是感情最强烈的人,但经过若干时候之后,总能拿出理性来镇住他,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牵动;蹧跶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业.

  “思成来信问有用无用之别,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唐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

  “觉得自己天才不能副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画匠。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喜欢极了。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见。规矩不过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以此为学者,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益其巧耳。不能巧者,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那里是那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1961年D60岁,之前和C一起设计了国徽、英雄纪念碑,一时风头无两;但却因为力主保护古都而渐渐边缘化,登山作诗曰:

  登山一马当先,岂敢冒充少年。

  只因恐怕落后,所以拼命向前。

  《大拙至美》读后感(六):关于古建,关于这本书

  写生,旅途颠簸中读完了这本书。

  梁林的才情和趣味着实让人着迷。梁思成的独特学术选择也是让人深思的地方,我依然不解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史学家而不是杰出的建筑师是不是在于其家学渊源。

  比起那些神庙和角斗场的恢弘和压抑,还是更容易记起国子监那一溜房子。

  建筑的美学,书中所记录的那些案例各种细节足以体现。

  建筑人的才情与胸怀,书中收录的那些寄语和临别赠言昭示了先人对事业的虔诚与敬畏。

  封底那一行字——

  “临走真是不放心,生怕一别即永诀”

  然而 生不逢时,毕竟是梁先生最大的悲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