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10篇

2017-12-19 20:2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10篇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是一本由彭凯平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一):愤怒会使你目光变得短浅

  当一个人极端愤怒的时候往往是无法深谋远虑的,正如传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无论是张飞还是李逵,动不动就要杀他个片甲不留的猛将,似乎永远是计略不足的;而能够在谈笑间使得樯橹灰飞烟灭的,如诸葛孔明版,总是带着了然入胸般的淡淡笑意。愤怒是否真的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活动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彭凯平老师的《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一书中,告诉我们愤怒会很大程度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活动。愤怒情绪作为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有它自己进化的适应意义但我们也需要清楚的负面作用——使我们的“视野变窄,难以关注全局。

  我们可以想象现实生活中,许多攻击性的行为大都是发生在愤怒的时候,这是因为在愤怒时候,人们不仅从注意上只看到局部的信息,而且从概念上只看到眼前的,因此,人们在愤怒时候往往忽视了许多可能和平解决的方式,进而采取最偏激的攻击性行为,因而酿成了许多悲剧的发生。古人曾经说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保持平和的心态会让自己的情绪变得积极起来,会更加理智的处理事情,让自己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战时,我们需要“同仇敌忾“才能实现”万众一心“,聚焦到一个目标;而在和平发展的当下,注意解决问题多元角度才是我们需要努力方向。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从而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境界更加高尚。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二):幸福不在他处 | 读彭凯平《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文/ Helen Yan

  公众号/ hquest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从前,有一个美丽而又很疯狂的神秘家叫拉比亚。一天傍晚,邻居发现她在街上找东西,她说自己在做针线活的时候掉了一根针。于是大家都帮着她找。可是街上那么大,如何能找到一根针呢?有人开始问:“你的针具体丢在哪里了?”“其实我是在家里丢的。”拉比亚说。所有人都停止了寻找,说道:“你这个疯女人,既然针是在家里丢的,为什么要到外面来找?”拉比亚说:“因为家里没有灯,很暗,外面比较亮。”大家都笑了:“你真是疯了,就算是家里很暗,你唯一的办法也是向别人借一盏灯在家里找呀。”拉比亚笑了:“既然你们都这么聪明,为什么你们一直要到外面找呢?为什么不从我这里借一盏灯,去内在寻找你们想要的幸福呢?我知道那里是黑暗的……”

  我非常喜欢这个寓言故事,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大智慧:幸福不在他处,而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你只需要一个转念,一个意识的回头,一个向内的、深入的觉察,就会瞥见它的存在。我认为,在这个从物质向精神转变的时代,彭凯平教授所著的《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一书及其传达的积极心理学理念,就是一盏为我们照亮内心、寻见幸福的明灯。

  这本书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一种极致的、理想的幸福体验,叫做福流(flow)。福流是一种全神贯注的积极状态,沉浸在此状态中的人感觉自己与行动融为了一体,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自如,驾轻就熟,如醉如醉,物我两忘,对时间的流逝也浑然不觉。在福流结束之后,心中会油然生出喜悦满足。而要产生福流,需要满足三个客观条件:清晰的目标、及时的反馈,以及技能和挑战的完美平衡。这种状态会发生在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在运动员从事体育运动的时候,在禅修者打坐冥想的时候,以及在我们和喜爱的、重要的人、事、物相处的时候。

  其实,flow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我的教授米哈伊·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1975年提出的。在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ClaremontGraduate University)任教之前,他曾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创造力和flow方面的研究。他和他的团队历时25年,采访了世界各地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数千位人士,请他们描述自己最幸福的时刻,他们的回答无不印证了一种心理现象的存在:那就是一种全然沉浸于所做之事的幸福状态,甚至受访者描述它所用的语言都如出一辙,福流理论由此诞生。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flow也成为一个有名的幸福理论,为更多学者和大众所知道。然而在中国,知道并践行这个理论的人似乎并不多。这可能部分原因在于有关flow的书籍在翻译过程中意思和内涵的流失。Flow在早期的译本里都被译为“心流”,并多采用直译的方式来解读它,没有联系中国的文化环境。而且尽管这个理论很有名,但是似乎它的应用非常少,无论是测量工具上还是研究成果上都不像“主观幸福感”主题那样让人了然于心,总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印象。直到这本《澎湃的福流》出现,作者彭凯平将flow改译为了“福流”,而且运用“全神贯注”、“知行合一”、“行云流水”这些中国人自己的语言去解读它,才让我们恍然大悟。Flow译成“福流”,音近、意近、神更近,令人大呼“妙哉”!

  这大概是我知道的第一本向国内大众普及积极心理学知识的权威著作,而这本书是以“福流”开篇的,并且在书名中就出现了“福流”这样的关键字。惊喜之余,我的心里不禁升起这样一个疑问:积极心理学里有那么多关于幸福的理论,几乎都比福流有名,比福流全面,为什么偏偏要选择以“福流”开篇呢?比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Edward F Diener有一个知名的“主观幸福感”理论,提出幸福包含较高的积极情绪、较低的消极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三个要素。Chirstopher Peterson、Nansook Park和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也曾发表论文描述过富足人生的三个取向,分别是愉悦感(pleasure)、投入感(engagement)和意义感(meaning)。马丁·塞利格曼还有一个著名的PERMA理论,在愉悦感、投入感和意义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积极人际关系和成就感……即便是在这些理论当中有提及福流,福流也只是“投入感”这一个要素当中的一种特例。所以,一本向中国人介绍积极心理学的书,为什么要选择以“福流”作为开篇呢?我想这其中是意味深长的。

  福流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我曾经与米哈伊教授探讨过这个问题。我当时刚好在读关于老子道德经的书,发现福流与道家所说的“无为而为”非常相似,于是我向米哈伊教授请教,这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呢?老人家马上点头说,没错,的确是这样。他翻着自己的日历说,他刚刚还给别的学院做了一场关于福流和道家思想的讲座。可见,这种联系不是巧合。

  我认识米哈伊教授的时候,他已经80岁了,在我的印象中,他就像是老子,一个得道的圣人。他生于匈牙利,在欧洲亲历二战的战火,青年时辗转来到美国,并走上学术道路,成为知名心理学家和积极心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一定是因为传奇人生的历练、跨越国界的渊博学识以及对于人生幸福的深刻思考,使他在迟暮之年依然精神矍铄,眼里闪烁着孩童般纯粹的、活在当下的喜乐。他一定是早已将自己的福流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东方哲学思想融到了自己的血液里。彭凯平在书中也谈到,福流与道家《庄子》中《逍遥游》所描述的身心酣畅、与《南华经》中的庖丁解牛出神入化不谋而合,可见“福流”版的幸福是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最“中国”的幸福。

  在今天这个经济腾飞、万众创新的中国,其实我们也特别需要“福流”这种幸福。与快乐论(hedonic)的幸福不同,福流是属于现实论(eudaimonic)的幸福,也就是说,它不是一味追求享乐、积极情绪,而是追求成长、自我实现、意义感。这其中当然会有快乐和满足,但也必然要付出汗水,甚至痛苦。勤劳而内敛的中国人民需要的正是这种幸福。因为我们不怕吃苦,我们要拼搏、奋斗、创造,同时我们也收获快乐和满足。因此,福流符合我们中国人的文化。

  我们特别需要福流这种幸福,还因为我们很多人现在还没有认识到内在动因(intrinsic motivation)的价值。福流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拥有幸福,那么拼搏、奋斗、艰苦创业的动力就需要更多地来自内心,来自主动的参与,而不是外界的压力。在福流中,一个人所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奖励,一种享受,一种回报,不需要外界更多的奖赏,也不需要等到完成之后才获得奖赏。这其实是许多人需要转变的一种心态,从所做的事情中找到乐趣,找到意义,化被动为主动,那样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成就,还有整个过程之中全然而极致的幸福。在这方面,奥运会上画风清奇、一夜网红的游泳女将傅园慧就是一个很好的正面例子。

  因此,彭凯平在这本书中,不仅重新翻译了福流,而且对其涵义进行了独创性的中国化表述,将这个概念升华为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也是现今最需要的一种幸福

  然而,不要误以为这是一本解读福流的专著。事实上,它更像是一本彭凯平教授的思想文集,由一篇篇独立的文章组成,根据主题划分为五个章节。第一个章节就为广大青年读者们放了一颗彩蛋,主讲两性“情感”。从“单身狗”到“第二杯半价”,完全颠覆读者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学究形象——原来彭教授是如此的接地气,如此务实地为年轻人爱情指点迷津。而且“爱”这种原始而永恒的积极情感的确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第二章将所有与幸福、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有关的话题都归为“福流”这一标题之下。第三章名为“正心”,讨论了人性中的美德和良知。第四章“跨界”描述了心理学与许多行业可能的交集,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最后一章“开拓”展望了积极心理学的广阔前景,并激发更多与之相关的创新。

  在每一篇文章中,生活体验、科学干货和真知灼见都糅为一体,读来轻松而深刻,令人久久回味。彭教授在书中传达知识的方式完全体现出他前不久在《每日谈心》采访中所提到的“具身认知”概念——学习是一种体验。其中,令人惊讶的科学发现让我们享受到知识的趣味和力量信手拈来的古诗词则让我们沉浸在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之中。而“跨界”和“开拓”两个章节更是体现出作者的开阔思路、前瞻性思维和坦荡胸怀。

  书的后记将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进一步升华为“为中国社会和人民谋幸福”的千秋功业,满满的情怀令人动容。认识“福流”不是终点,而仅仅是一个起点,因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用心去寻求和践行这种幸福。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积极心理学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终有一天,它会从一个“调味品”变为国民生活的“必需品”,为各行各业的人们造福。同时,积极心理学也需要回归到中国文化的怀抱中,成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问。这一切都需要更多心理专业人士肩负使命,共同努力。

  米哈伊教授曾在他的《福流:一种极致的心理体验(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一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那些学会掌控内在体验的人将能够决定他们的生活质量,我们与幸福就是如此接近。”我相信,当你在一片“澎湃的福流”中读完彭凯平教授的这本《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书中的故事、科学知识和深刻见解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你的幸福观,让你开始将视线转向内心,转向积极心理学的知识,转向生活的体验,在那里,你一定会找到幸福的踪迹。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三):拆掉幸福思维的墙 ——我读《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陈晓松

  幸福曾经是一个哲学问题,而现在,许多学者正在把它变成科学问题,而在这之中,彭凯平就是最具标志性的人物。作为世界杰出的心理学者、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的最新力作《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对有关幸福的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做出了科学的全新的解答。

  在科学概念引进之前,中国与西方基本属于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心理学起源于西方,是一种用科学实验与逻辑推理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科学。而中国的话语体系中对人的心理研究称之为“心性之学”。虽然人类的心理有其普遍的规律,但每个人都从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而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而研究幸福就绝不能脱离中国文化与中国实际。凯平和许多中国的积极心理学者一道为世界范围内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最为宝贵的中国智慧。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与心理学相结合呢?彭凯平在书中提出六条探索的路径。同时指出:“要尽量把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与中国其他传统学术研究进行联系和结合,最重要的是要与中国古代学者及当代学者进行沟通、交流、融合、创造和升华他们有关历代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观念、思想及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借助于研究古代中国人的心理、思想和概念的结果,引申并用于解读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现象,可能更加容易理解中国人心理特性,也更容易被中国社会所接受。”

  彭凯平对于幸福的研究也处处体现着汇通中西的精神。比如在谈到儒家文化时说:“儒教文化强调以德为先,这也是一种生存的竞争优势。现代心理学发现,帮助、同情、合作、创造,是一种比野蛮、贪婪、自私、残暴更具竞争力的竞争优势。对人的生命更有意义的是,人在做善事时,幸福、快乐、长寿,做善事的人比不做善事的人平均要幸福7倍以上。”

  细读《吾心可鉴》不难看出,彭凯平对于积极心理的研究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特色,这在当代学者中并不多见。书中,他不仅从跨文化的视角解释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更从科学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新的诠释。而且,他进一步指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需要进行现代化的转化,通过心理学的视角,可以让传统文化焕发科学之光。让儒释道的精神不仅是一种哲学的思辨,也可以量化研究。这种在融通中西的同时坚持创新的精神令人感动。我想,倘若此种精神蔚然成风,不独心理学之幸,更是传统文化之幸!

  从哲学到科学,从东方到西方,从心理学到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彭凯平这种超越学科的跨界游走的功力得益于他对文化心理学的精深研究,事实上,他也是世界文化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这本书不仅极具理论深度,而且语言平实易懂,既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学术著作,同时也是所有读者都能从中受益的幸福生活指导书。我很喜欢福流这个词,我觉得这个词的本身就是中西合璧的,具有中国文化的哲学意味。而当我捧读《吾心可鉴》的时候,的确感受到了一种福流的涌动,而这,正如孔子在论语的开篇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四):澎湃的福流----生命的力量

  今日读完了彭凯平教授所著《澎湃的福流》,感觉文字中所流淌的是生命的一股力量。整本书都在诠释生命,从情感、福流、正心、跨界、开拓五个章节分别从爱情、感觉、道德与正义、跨界思维、开拓文化等五方面为读者展现了生命(福流)的真面目。

  “2007年的夏天,我去西藏参加一个学术活动。在忙碌的讲学完成之 后,我抽空去了趟布达拉宫,瞻仰藏族同胞心目中的圣地。时值黄昏,我随着游人慢慢地向出口走去时,在回味之间蓦然回首,突然被一幅美丽的景象所震撼——在拉萨的蓝天之下,落日的光辉 之中,布达拉宫白墙金顶的映照下,一个身着棕色僧袍的老僧,正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地扫着地。地面上是无数游客和信徒撒落下的祈福钱钞,满地的金钱犹如尘土和垃圾一样,被这位老僧扫入簸箕之中。我的心中突然一阵发紧,一种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油然而生, 同时也感到一股暖流从头到脚流遍全身。顷刻之间,我觉得仿佛找到了人生真实的意义,它不是金钱、权势、地位,而是一种心灵的敬畏、宁静和快乐。这样奇妙的体验,令我沉迷其中、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

  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样奇妙的心理体验就是一种幸福的终级状态——它是一种澎湃的福流。”读完这段文字,能够感受到一个生命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感知,正是这种感知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幸福是一种能力,快乐是一种生命的力量。这本书无疑对读者了解生命的真谛有着非常积极的贡献。中国古代哲学主张生命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一合一”,所谓“天地与我并生(sheng),万物与我为一”。天给予我们生化之机,地给予我们长养之气,常养之气随着生化之机而变动,阴阳二气的结合让万物化生成形。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生命相对于世界这个大宇宙中而言的,是包涵在大宇宙之内,同时又具有完整体系的小宇宙。生命的活力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力,感知力又叫生命的内动力,生命的潜能,就是生命中澎湃的福流。现代生活容易产生种种变化动荡,竞争攀比、不连续、自由化、多元化、忙碌、压力、分离和分裂,让人们内心感到孤寂忙碌,抑郁焦虑和自我迷失......人们普遍需要协助支持、疗伤、解惑、也强烈的需要一个精神体现来支撑那个时常无所适从,无所归依,无能为力的自己.读完这部字字充满生命智慧和力量的作品会协助你快速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清楚的觉察到蕴藏在内心的无限潜能,转烦恼为智慧,拥抱生命的福流,有效突破生命中遇到的瓶颈。找到生命的力量!

  ——胡波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五):拨开心灵的雾霾

  积极心理学是清华彭凯平教授参与开拓的心理学研究新领域,这本书汇集了彭教授长期以来的研究与思考。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非常广泛,不光研究人类的幸福,还研究道德、智力、审美、创造、积极的社会关系、积极的社会组织、生活的意义等,其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感受到幸福的终极体验——澎湃的福流。

  彭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何为“澎湃的福流”:当我即将结束布达拉宫的参观,随着游人慢慢走向出口时,突然被一幅美丽的景象所震撼——在拉萨的蓝天下,落日的光辉之中,布达拉宫白墙金顶的映照下,一个身着棕色僧袍的老僧,正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地扫着地,地面上是无数游客和信徒洒落下的祈福钱钞,满地的金钱犹如尘土和垃圾一样,被这位老僧扫入簸箕之中,当时一种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油然而生,它不是金钱、权势、地位,而是一种心灵的敬畏、宁静和快乐。

  书中的文章短小精悍,包括了丰富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从不同侧面来阐释积极心理学如何解释人们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让人们体验到全神贯注、知行合一、物我两忘、时间飞逝、驾轻就熟、陶醉其中的澎湃福流。

  作为对心理学的跨界阐释,本书值得细读,很多内容都有心间的共鸣。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六):彭凯平《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 创新是为了救赎

  作为一个以创新为文化信仰的创意产业人士,即使已经有了创新类成功案例,仍然在新的创意突破之时,要面对来自内心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以及来自外围的强烈不理解和质疑,极度茫然之中,遇到了彭凯平教授的书稿——《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书中的每一个字就像是专门为我定制的救命稻草,让我的心情从未有过的释然和轻松。

  书中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类有趣和震撼的心理科学实验以及基于最新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见解,把思维梳理得非常舒服,不知不觉中,焦头烂额的难题,竟然迎刃而解了!

  首先彭凯平教授在书中以身作则,他面对质疑的态度,本身就充满了创意、科学精神而不是我们以前常见的、高端人士最容易持有的——某种高姿态,不仅让我们大开眼界,而且可望亦可及。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七):《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带你体验幸福的极致状态

  读完《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对自己的对于幸福这个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么,幸福到底什么?相信很多人会说,幸福就是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基础,物质生活上得到了满足,就得了幸福。其实我想说的是,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够完全代表你已经获得幸福的所有权,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类正在从物质时代走向感受时代,幸福是新人类的生存方式,追求物质幸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幸福。作为世界杰出的心理学者、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的最新力作《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对有关幸福的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做出了科学的全新的解答。

  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开始浸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影响,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于以自残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可以这样说,对于这些具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来说,精神上的不幸福是导致自己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因素,他们在追求的更多的物质上的幸福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自己精神上的幸福,从而导致自己出现心里健康方面的问题。

  在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的时候,彭凯平老师关于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应势而生。

  彭凯平老师在书中大量的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采用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方式来研究积极心理学,开创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式,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大家全面阐述与幸福相关的话题。

  书中曾提到过一个关于文人悲秋的话题。杜甫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诗“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诗人一种伤势、忧国、老病、孤独的心境。还有刘禹锡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更是将自己的孤寂落寞的心境表现的淋漓尽致,更似刻意形成一种文化印象:秋天永远是跟悲伤的情绪相连的。

  其实理论上分析并不是这样的。《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这本书采用生动的心理学事例为我们详细的解释了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发现,悲秋可能并不只是所谓的文人颓废或者无聊之作,这种悲伤的情绪很有可能反映的是我们都可能存在的季节性情绪波动,这种季节性的情绪波动问题是由于季节的变化问题,特别是秋冬之交,环境、气温以及生活规律的改变让人产生的一种抑郁倾向。当然了,这种悲秋的现象并不是只有文人才会出现的颓废心理,他只是一种很正常的人类情绪波动和触景生情的自然反应。很多优秀的人都会短暂的体验到这种情绪的波动,它并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只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可以克服的,所以说我们应该具备一种积极心态。

  细读可以发现彭凯平老师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来为大家引出“为什么会有文人悲秋“这个话题,下面分析中又有西方心里学的内容掺杂其中,这种在融通中西的同时坚持创新的精神令人感动。

  《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读后感(八):道不远人--你所不知道的积极心理学

  作者:章宁香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1886329

  原文首发于知乎《心計》专栏,作者章宁香为心理教师、凤凰电台的主播,主讲心理类型栏目《心計》,单集播放量十多万次。作者在教育学领域与心理学领域实践16载,除了一线教学、接待个案之外,也开早教、做专栏、上真人秀。经典座右铭:请相信,生活用点“心”会更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