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0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10篇

  《平凡世界》是一本由路遥著作,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一):愿时光带你成长

  毫无隔阂的真实生活的触感,是我这段时间看完这三本书的最大的动力。三本书,跨越十年的时间,落后,改革,焕新,一幕接一幕十年的时间恍若隔世。我仿佛也经历了这十年,书中人物事件过往种种像曾真实发生在我的世界,而今变成回忆印刻在脑海。从初见那个畏缩自尊懵懂的少年,到后来那个充满智慧理性文人气息阳光坚韧的青年,十年仿佛一块磨刀石,再也掩饰不住一个成熟青年对我的魅力。如今,我竟感觉不敢相信,我仿佛用了十年的时间见证了少平与其一种人的成长,变化。回忆如潮,纷涌不停,而种种情节仿佛还在昨日却又在今日真切体会。这样感觉的美妙,不曾阅读的人一定不会懂,就好像我的世界被真实的融入了另一个世界,有少平,少安,孙玉厚,田福堂,田福军,兰香,叶,向前,润生,秀莲,玉亭,金家……哎,数也数不清。这无疑是为我贫瘠而缺乏经验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从未感觉我的人生如此充实。这于我便是冬日的阳光,夏日的甘霖,黎明的曙光,黑暗的破晓,是心灵上的升华

  记忆倒带,生活中美好,有苦难,有惊喜也有意外。这都是多么平常平凡的生活,而我们大多数人却也经历着这样的生活。美丽娇艳的花朵也许瞬间凋零,而绝境中却也有隐形的翅膀,度过苦难便会迎来美好的未来,然而未来中也同样暗藏着玄机陷阱,但,这一切对拥有坚强灵魂支柱,能在每一次磨砺中屹立不倒或敢于在跌倒后再挣扎着隐忍着痛苦爬起来的人来说,都不算什么。生活无情而深刻,也教会人去学习成长。没有人是一成不变的,十年的时间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即使那依旧很平凡,却总有什么不一样了。我现在十八岁,正是大概初见时少平的年龄,十年的改变,如果说从八岁到十八岁,这十年更多的是身体生理上的改变,而如今,我也不由叩问自己,十年后我二十八岁,我又将会是什么摸样?

  读书,往往在书中读到自己,当我与书中人物精神融合之时,便会迸发出绚丽的火花。那群从正值青春年少走向逐步成熟的人啊,我曾如此真实参与过他们的成长,他们的生活。我喜爱少平,因为我与他最为契合,同为读书人,我欣赏他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在知识中建立其强大的自我的坚韧。他无疑是精彩的,他的羞涩,最初因同病相怜而生的青春的萌动,曝光,悲伤。他的勤劳,虽未读书人却能练就一副刚强的体魄,他的孝心,他对父母兄弟姐妹毫无保留的关爱,他的善良,他帮助落入虎口的小姑娘,他的舍身救人,他对惠英一家的回报。少平无疑是幸运的,那个最初偷偷吃着丙菜与十年后望着蓝天回到矿场的青年渐渐重合。我知道他眼里包含着对生活感激感动泪水,如此刻的我一般。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记得少平少安向前金波几个大男子汉眼眶充满泪水的时刻,但凡是感情丰富一点,便会愿意这样的方式表达情感,我欣赏他们热烈激昂真挚的感情,纯粹没有虚伪做作就像白开水一般没有特别味道回味却绝甘甜,这是现如今多少人匮乏奢侈的情感,想来,我也好久不曾遇到,不敢奢求。

  如果时光可以跨越,那么我有许多话想当面对他们说。许多人的身上我都多多少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是我想要成长的方向。直到此刻我才如此想要挣脱现实的束缚,追求全新的自我,思想的觉醒使我意识过往的肤浅。我有着少平一样渴望追求不一样的精神世界选择过另一种艰难困苦却可以找寻方向的意念,只是我还不曾有那么多的勇气。我有这想改变现有生活的冲动,我想向少安那样不断改善哪怕跌倒却又可以重新站起来,只是我还没有勇气去经历。我虽不是需从农村走向城市如兰香般的少女,但也渴望跳出现有生活的轨迹以自我的努力勤奋去见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我不想向向前那样爱得那么痛苦,也不想像润叶那般只有在失去什么后才懂得珍惜现在,我渴望美满幸福,哪怕平凡却也美满的生活。曾经我不希望秀莲得病,也不希望晓霞死去,也不希望金波没有找到心爱的藏族姑娘,然而后来我才能体会那种波折中使人感到幸福的可贵,对生活多一分感激少一分抱怨平淡心情

  有人在时光中耀眼,有人在时光中被淹没,但善良正直的人却永远不会被磨灭。除却与我同样青春年少的人,提及他人我总带有一份敬畏。田福军让我看到正直有能力之人会逐渐闪耀,但也不是总无缺陷。田福堂从初时的雄心勃勃风光无限到最后平静的晚年让我看到是非得失转头空,最后归于平静时又会是怎样的淡然。孙玉亭从最初到最终不顾一切高涨的革命热情让人感到他独特的可爱之处,我也渐渐能从心里接受这个人,再回首他过往革命种种虽不免荒唐却也无大罪过。还有许许多人大多都有点感悟,但在此却不想一一赘述了。感情表达过多反而会枯竭让我感到做作不安,而在我读完此书的同时我已把我最真实深刻的印象留下,这是我永恒的记忆,也是我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生活。

  2015.3.31晚10:10分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二):晓霞

  看的时候认出了换了名字的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的延安 多让人亲切啊 还有那地道的家乡话和黄土地 以及同样大山深处走出来的我和孙少平的同病相怜感 少平在煤矿的生活又让我想起爸爸 和晓霞的爱情让我想起在学校看的话剧 晓霞死的时候哭的眼睛都红了 尤其是看到她的日记 我那掏碳的男人少平对苦难和命运态度让我动容 他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追求 对情感的向往 还有和少安一样善良的心肠让人感到欣慰

  并 路遥很喜欢用这个字啊 我的校友 墓碑也在我们宿舍楼的后山上

  真的很喜欢晓霞这样的女孩子 刚才驰仔说他哥看完以后自己加了一个章节 把晓霞写活了

  她和少平的爱情故事真的太让人动容了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 其实真的挺期待有这样一份爱情赤胆忠心 一片赤诚地面对对方 用自己全部的热情 爱情 思念

  和这本书真的有太多妙不可言的联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三):坚持就是胜利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想要发光发热,就不能畏畏缩缩。你想要别人看得起你,你首先要自己看的起自己。就算条件不如别人,就算有人不理解,但必须自己相信自己。要坚持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不要让自己后悔。当然也要记得身边的人都在支持着你,你不用依靠他们但是你要信赖他们。对于人生要有着自己的思考,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环境不会决定未来,只有你自己的态度才会决定。当然最让人扼腕的还是爱情。要勇敢啊,不勇敢的那个人只会让勇敢了的人伤心;不是两厢情愿的爱情更是一种折磨,与其这样当初就不应该一时糊涂;两情相悦了,又会有身份上、距离上的考虑,并且事情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很多东西的确是需要好好抉择的,梦想、爱情,也许结果不一定好,但是我们就是应该跟着自己的心走,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努力过,失败过,迷茫过,爱过,痛过,这才叫人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四):忽然想起少安少平的年纪应该跟我们的父辈差不多

  农村我没有生活过,一开始难免有些看不起,尤其看到作者有些充满时代特征的抒情和感慨,不免好笑。但是,自从第二次捡起这本书来看之后,渐渐地明白了为什么这部写农村生活的书能有这么大的赞誉。第一次看的时候一个个人物我都分不清楚(名字太像而且也没好好看)。后来我都分清了,不但分清了,还觉得都很鲜明。而且很难得的,作者的眼光也相当的正,不偏爱谁,也不诋毁谁。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该批评的时候批评,而且,无论褒贬都能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和自身的条件。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应该也是怀着很悲悯的心情的吧!他既热爱他们,又同情他们。

  少安对润叶不敢应许,觉得自己地位太低,两人差距太大。我看到那里的时候,先是气得不行,又替润叶惋惜,可是仔细想想,这哪能怪少安呢?那个时候他们确实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要是这事发生在后来少安发达了之后,人们思想也开放了不把“阶级成分”看得那么重了,也许少安还会考虑接受润叶,就像他后来鼓励他堂妹卫红不要理会孙玉亭(这真是个被长兄惯坏不知好歹的家伙)的反对,和金强结婚一样。少平虽然也经历了很激烈的思想斗争,但好在(用书里的话说应该叫“歪好”)他逼迫自己争一口气,而不是一缩脑袋就逃避自己和田晓霞的感情。不过,这也和少平所处的时代有关吧,短短几年间,人们的思想已经天翻地覆了,就算一个记者和一个掏碳的好像有点不般配,也不是什么要绑到大队上的大罪,而且学习一些煤炭技术,两人的地位之间的距离可以慢慢减少(精神上他们一直是最近的)。而且少平并非长子,也不像少安那样,在做出选择的时刻背负着整个家庭的重担(在大家普遍吃不饱饭、他们家尤其吃不饱饭的时候)。

  只是最后,兄弟二人一个因为对红火日子的追求最终失去了一起筚路蓝缕妻子,一个在马上就要对家人宣布自己的幸福的时候失去了自己挚爱的人,实在不知是不是命运的捉弄。两兄弟的不幸让我们唏嘘,因为被我们了解到,其他人的起起伏伏,我们只能知道个大概,更有无数相似或迥异的家庭的故事,我们更是无从知晓的吧!

  我起初有点想不通,田润叶对李向前的感情,到底有没有爱情在里面?当然,可以肯定的是一开始润叶是因为愧疚,因为知道向前是因为她才落得个残废,因为要“尽到妻子的责任”。那后来究竟有没有呢?从后来的文本来看,我觉得肯定是有的。向前就像个小孩子一样的粘润叶。我记得一个细节记得特别清,向前在润叶去上班了以后打扫卫生,还要求做饭,润叶起初不放心不同意,后来拗不过就应允了。向前第一次做了饭那天问润叶,我行不行?润叶说,行,行,行!有没有感觉特别像小孩子妈妈撒娇?(“妈妈!妈妈你看!”)这也正是有感情的表现吧!只有在最亲的人面前才能回归到小孩子的状态,因为知道她不会伤害自己,所以能把最柔软的一面露出来。在你面前撒个娇我就放松多啦。

  其他人也写得很好啊,这么多人的命运都交代清楚了,而且不是记流水账,每个人的故事都能分出来当个毫不逊色的单篇了。哎呀,真心好佩服。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五):平凡的世界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

  这本书从大一的时候就有人推荐, 到了大三已经有好多人推荐我去看了。 在这次暑假,偶然有机会拜读这本书。

  确实是一本挺不错的书,里面的人物写得也很生动,记得好几次做梦都梦到了。(看得太入神了)

  说下里面的一个十分让我感动的小情节: 金波去部队的时候因为唱歌(双方在野外没有碰面的那种对唱),爱上了一个藏族女孩, 见过几次面,但连名字都不知道,却还是相爱了。。 被部队发现之后,因为违反了纪律,只能被打发回家。 回到家之后,虽然十分沮丧,但仍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也听从父母的安排,去开车,谈了几个,最后还是都吹了,因为那个藏族女孩已经深深扎进心里。最后金波终于鼓起来勇气去找那位藏族姑娘,可是时过境迁,原来的很多地方都变了, 金波最总还是没有找到那位姑娘。最后在离开的时候,金波唱起了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是因为这首歌他和那位藏族姑娘相识、相知、相爱,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

  或许我会爱上这首歌,或许是因为这段故事。平凡的世界里,人们的故事总是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六):眼里的少平

  刚刚看完《平凡的世界》、感觉很畅快、就拿来当小说看了。不同的是,看到了70年代到80年代的乡村从吃穿不饱暖、到四人帮倒台、农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人民温饱解决、甚至各种乡村的强人纷纷瞅准政策变化变成冒尖户。十年动荡、十年翻天覆地地变化!这都是在这个小说里面收获的、体会到的!对于从未涉及这个年代的我、着实被深深的给震撼了!

  而其实我最爱也觉得让我有所感悟的应该是少平!我很喜欢他的生活方式、也很佩服他不怕劳苦的精神!

  一个白天摇荡在东关桥上的揽工汉、一个在建筑工地上挑最苦的活来干、一个在深夜中还不忘读书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的幸苦、对于现在很多的人是不可想像和承受的!

  而这样一个艰苦的生活环境的他、却有着高贵的自尊!每次去见金波还有田晓霞的时候、他总是尽自己所能把自己收duo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真心的让我觉得他有着强大的内心。或许、我也觉得人就应当这样的活着。无论生活多艰苦、我们总要拼命地生存、尽最大地可能让自己活得自尊(自己对自己的认可)

  还有少平少安、金俊武他们都是双水村的好手、强人!因为他们都在努力地劳动、勤勤恳恳地耕作。劳动是艰辛地、但它确是人生的意义。在不断地劳作、不断的努力才能不断地开阔、不断的成长。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七):12年后再回首——改变我此生的第一本书!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12年已匆匆流逝。那是一个初春刚至,万物复苏的时节。上高中二年级的我,百无聊赖,每天浑浑噩噩的活着。和《平凡的世界》相同的是都是在陕西发生的事情,不同的是我不用为了吃到甲等菜而忧愁。我反而过得很逍遥,至少在当时的观念里是这样。每天和一群不喜欢学习的差等生混在一起,打架、抽烟、捉弄女生,或者像电影里面一样,找女生拍拍拖。虽说,离高考不到两年的时间,可我没有半点意识到自己将面临一生的抉择。我之前是不喜欢看小说的,我一直觉得小说就是作者自己的意淫,强加在读者脑海里飘渺的东西。我更愿意去读一些实用的书籍,比如《孙子兵法》《厚黑学》等等。诗人的情怀我不大理解,也不想去理解,因为我的印象中,诗人现实的处境都很不好。所以,没什么好印象。然而,有一天在上物理课的时候,旁边一同学非要给我推荐一本书,碍于情面,我读了。读了20多页,觉得有点扯淡。结果就又放在抽屉里面。过了一个星期之后,我记得是一个周三下午课,3节的语文课,这是我觉得最无聊的课。语文老师也挺逗,语文课你不想听,看书也行,但必须和语文相关的书。哈哈,没的选了,又拿出《平凡的世界》看了起来,这三个小时里面,我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1个月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平凡、坚韧、改变、奋斗还有那绵绵的爱情。对我心灵的震撼,多年来未曾减却。第一次有了疑问,我为什么而活着?为什么我要像别人一样,平平凡凡的过完一生?未来面对我的就是那父辈的路,老婆孩子热炕头?那几个月,我慌乱了,我不知所措。第一次接受心灵的拷问。3个月的思考,让我决定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人生。没错,正是这本《平凡的世界》促成了我的改变。12年前的5月开始第一次高中的努力学习,认真听讲。夜晚点蜡烛补高一的课。就这样经过1年半,迎来了2006年第一次高考,结果和我预期的一样——没有上线。但我决定复读再战。2007年又没考上。这时候,又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因为当时所有认识我的人,包括我的父母,都不赞成我高考。那几天我几乎没睡着过,每天晚上都想这件事情,眼前就浮现出,一个农民带着一个妇女,手里抱个娃,背上背个娃,当那个农民转过脸来,我惊醒了,那个忠厚的男人居然是我!而那个女生却是个从未谋面的人。一身冷汗的我,做了我此生第二个抉择——继续复读。在一个父母都不在家的一天,我带着自己的铺盖,独自一人去了市里面,开始了高五学习。(因为高考成绩离本科线很近,所有学费基本免费)在一年的努力之后,2008年我考上了西安一所211重点大学(西北大学)。我做到了,没有人能理解我的那几年的辛酸。大学之后,我便按自己的规划投入到向往的大学生活。参加学生会,到学生会主席。参加志愿者协会,到陕西残疾人运动会做志愿者。暑假带队赴铜川下乡实践。像小说里面一样,遇到自己现实中的“晓霞”,开始了自己的爱情,长达6年的爱情迎来了订婚(从大学到结婚),我所珍惜的必是我所坚持的。这正是从《平凡的世界》中感悟出的。到后来毕业初入社会的种种困境,不管是没工作寄人篱下,还是在公司被人排挤,我都没放弃自己的理想。这样,毕业2年后,我从普通员工,做到了经理。未来会遇到更多的困境,但我会始终,坚持本我。维护我心中那个不一般的理想。

  谢谢你路遥先生!虽然有很多人在抨击你和《平凡的世界》,我不会去跟他们对“喷”,因为从《平凡的世界》里,我学会了,别人的看法不会对自己内心世界产生影响。如果你在世,我也想你也不会和他们去辩论。谢谢你。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八):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奋斗

  如果你买了书回家才发现这本书是删减后的普及版,并因此抱怨说:我下了这么大决心去读这本名著,最后竟然还不是完整的。那么我想说,这本书都没耐心读完,原著就更别提了。

  其实上面有点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我也是借着春节假期硬着头皮才读完的。之前读了几十页就束之高阁的原因主要是,这本书前面的情节“太平凡了”,读过了《骆驼祥子》、《白夜行》这样情节比较跌宕起伏的小说后,我总觉得本书的情节也会设置一些转折,比如前面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贺秀莲的嫁入,文章描写的秀莲真的就是一个贤妻良母,除了分家的思想跟少安有些分歧外,几乎事事都做到了仁至义尽,我起初认为这个女人可能怀揣着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阴谋,没想到直到小说完结她依然是这样一个形象。所以前半部分平淡的情节很容易让读者失去继续阅读的坚持,但是坚持读过一些之后,会发现第三部分的情节开始有了明显的起伏,包括少安的砖厂发生意外后来东山再起,少平的王师傅和晓霞相继发生意外,少平自己也差点丢掉性命等等,都对文章主线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当然,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发展也是第二三部分的亮点,羡慕:-D

  丑话说在前头,我就再提出一点,那就是小说后半部分,第三部尤甚,开始加入了一些注释性的文字,单独地放在括号里,比如少平在初次进入王师傅家大院时,文中就用括号写到“他想不到以后会和这小院结下那么深的不解之缘!”,这样补充性的说明很容易让读者“跳戏”,影响阅读体验。随笔或者日记有时为了补充记录自己的心情或者看法加些括号反而更生动,但是小说我实在不太喜欢这种描写。当然,也可能是普及本在删减过程中为了概述加的,那么就是编者有点画蛇添足了。

  说了两点自己不太喜欢的地方,下面来说些好的,实在搞不懂看完全书的读者为什么只看到了流水账这一特点,文中有太多值得圈点的地方了。

  首先,读完全文,我的整体感觉就是,作者需要多么缜密的思维、丰富的阅历和细致的观察才能驾驭和组织起这百万字的长篇巨著。缜密的思维。文中大大小小人物多大几十个,光是理清人物的亲缘关系就需要读者下不少工夫,作者还能在此基础上加上对人物性格、社会地位、思想感情等细致入微的描写,实在令人称道。另外,后文基本是两条主线少平少安单独发展,要在一条主线恰当的地方暂停并且切换衔接另一条主线也是十分考验作者写作功底的地方。丰富的阅历。文中不但描写了黄土高原普通农民的生活,还有孙少平当矿工时的工作条件以及各种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名家名段的引用等,印象深刻的一处是在描写南方暴雨的起因时,作者运用了地形气压等各种地理知识来说明,虽然自己没有体验过这样的生活或者了解过具体的知识,但是不得不佩服作者能将这么多元素描写的生动形象。最后就是细致的观察。观察和看见不同,观察要在看到之后加入自己的思考,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就特别能说明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体会,包括对语言心理、社会状况、人情世故的描写等,印象比较深的有两处,第一处是孙少平在老人处确认晓霞牺牲后,文中写到“孙少平两眼一黑,腿软得如同抽了筋骨。他感到有热辣辣的东西从腿上淌下来——他禁不住小便在了裤子里……”。读完就不禁会问这到底是怎么写出来,是作者臆想还是观察抑或是作者真的有类似经历,我们不得而知,但比起普通的什么“脑袋嗡的一声”“双腿发软瘫坐在地上”这类的描写,确实生动许多。另外,还有一处在前面,是李向前在娶了田润叶后,为了让润叶重视自己而离家出走,后来在返回时他提前拍了份电报,为的就是让润叶能够提前来车站接他。这里有一段对李向前的心里描写,下车后李向前看到润叶没来,就等了一会儿,等了许久其他人都走光了,润叶还没出现,李向前猜测“可能是邮局出了差错”,就向家里走去。路上还在埋怨自己,“这么点路还要让人接”、“说不定润叶在家准备热水饭菜迎接我哩”。到了家后,敲门没人应,向前又想“可能润叶在门后躲着想给自己个惊喜”,掏钥匙开门才发现房间空无一人,这一切都是自己一个人的独角戏。这段描写如果你有过苦苦追求心上人的经历一定能理解,自己总是为他(她)的冷漠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安慰自己,还总是希望自己的小失意或者小情绪能够被对方注意到,最后才发现这一切都是自己在骗自己罢了。向前和润叶最后稳定的结局,基本上是向前牺牲了一生换来的,而且这里面更多的是润叶的同情和内疚,即使二人最后厮守终生,那这其中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所以奉劝一句,你不能强迫让一个人也喜欢你,所以如果对方明确表露出不想与你继续发展的情绪,那就不要在纠缠对方了,同样如果你不想跟某人发展,也请不要过分嘘寒问暖,对方可能会把这种关心无限放大,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说了一通废话,再来谈谈人物。小说中的女性塑造得都不错,没什么说的。男性里面,金波值得一提,情商高、会来事儿,读前半部分就已经对“金波”这个名字完全信赖了,只要他出现,肯定不会出乱子。再来说说本书的两位男主人公,孙少安和孙少平。我到现在还不能根据名字区分出二人,因为由“平安”会想到少平是哥哥,但是正好相反。

  孙少安和孙少平性格中的共同点就是认真和要强,而且都有一种领袖气质。孙少安体现在劳动时一丝不苟,代领的劳动队也经常是收成最好的。不得不说, 我在孙少平的身上看到了些许自己的影子,那种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毅力跟自己有些像,而且别人越是放弃越能激发自己一探究竟的勇气。当年辅修双学位,只有我自己选择了“自动化”专业,虽然最后还是以放弃告终,但是自己坚持了一个学期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学习,给了自己不少的磨砺和锻炼。

  自己欠缺的是孙少平作为农民而磨砺出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为人处世的情商、以及那种领袖气质和冒险精神。我可能不会被煤矿或者当揽工艰苦的工作环境所吓退,但是面对繁重的体力活自己一定会想办法变通,而不一定是付出全部力气接受现实。其实是自己身体还背不动一百多斤的石头的缘故吧,哈哈。另外,孙少平在入矿之前血压不合格,被医生要求第二天重新量过。这时孙少平会想到晚上用身上仅有的七元中的五元来买一袋水果,去找医生“活动”,而我则可能更多的是想如何把自己的血压降下来。领袖气质,自己在处理冲突的时候不崇尚武力或者强制性解决,害怕引起别人的不满,但是事实证明,有的时候暴力确实比和平协商来得好使,特别是有人不服从的时候,做得比别人强就是可以服众,但是这个尺度比较难把握,什么时候协商什么时候强制,背后情商的支撑也很重要。最后是冒险精神。孙少平读过很多的书,眼界也很开阔,这就使得他考虑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村子和现在,他会考虑得更上进更全面,于是他选择放弃跟哥哥一起开砖厂这样一份收入稳定而且吃苦不重的工作,转而走进了大城市闯荡。我自己读的书不多,经常别人在谈论世界政治经济历史时,自己只有听的份,所以这是自己要改进的一点,多读书看报,除了理工科,文科的知识也需要学习,才能在整体上有所提升。

  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一下。洋洋洒洒百万字的小说正如其题目所言,描述了一个“平凡的世界”,因而某种程度上“稀释”了小说的重点和情节变化,使得人们读起来像流水账,但是读完之后的收获绝不是一点半点。作为九零后,自己对小说描写的历史和人文不太了解,但是自己的父辈恰好是故事的主人公,读过之后对于父辈的成长环境有所了解,就更能理解他们如今所做的一些决定。举个例子,比如分家,还没有结婚的人可能很少会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小说中这个问题一直是两代人的一个矛盾,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还有就是激励,现在自己的确缺乏一些动力,但是想到少平少安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坚持奋斗,自己也或多或少能够获得一些努力的决心。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奋斗,希望看过小说的所有人,都能在这个世界,为了自己的不平凡活出精彩!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九):励志

  书在家被闲置了一年 直至今日 因无聊决定在众多未开封的书中选了这一本看 结果一看就入了迷 一星期就看完了这本史诗巨著 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情就是震撼 他们那个年代正是我父母经历的年代 那个崇尚力气 鄙视知识 让人五迷三道的年代 我父亲曾经也是一位下井工人 读完这本书 我才对父亲当初吃的苦感同身受 父亲就像书中的孙少平那般顽强勇敢 下井时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赶着在空闲时翻几眼看看 因为年龄小被长辈们欺负 不甘于平庸而选择知识改变命运这条路 读着读着我的眼眶便湿润了 同时也能理解父母现在存在的知识的缺陷都是那个时代强加给他们的 我觉得这本书是经得起世事变迁的 即使你是90后 也要读一读 这样你就会对旧中国有了更细致入微的了解 知道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加倍去珍惜 时代会变 但那股奋斗的热情永远不变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十):平凡的世界,家和万事兴

  文/ by Echo

  正好前天去听了俞敏洪和于丹老师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一下子想到了前些日子看完的《平凡的世界》,于是乎打算以此为切入点记录下个人的一些感想。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红灯记》里的一句歌词,很能反映出孙家的的一些特点。印象比较深的是少安对父母的依恋,谈到分家的事情,少安的心里真是比刀割还难受。在他眼中,不管怎样,贫穷也好,富贵也罢,父母亲永远是最值得敬爱的人,维护孙家的名声,守护好这个家是他孙少安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即便后来秀莲闹不愉快,一家人最终也还是和和气气,和少安的孝顺不无关系。不由得想到当下,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三代同堂都比较少见,更别说四世同堂这样的局面了。对于小城市而言,儿女南下北上,在异地安家,一般都是父母守着老宅,同儿女分居两地,逢年过节一家人才得以团聚。不能说这样不好,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必然是有因果关系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古代安土重迁,一个家族生生世世活在一片土地,所以才有了“家风”、“乡亲”这些字眼,老百姓就算不识字,但较之现在,似乎更具有一些“人情味儿”。就好像孙少安淳朴的愿望就是带着全村人民一起致富、明明自己捉襟见肘却还尽力帮助乡亲;金波金秀一直和孙家两兄妹情同手足,小时候如此,长大后亦未改变;少平在师傅遇难之后毅然决然担负起照顾明明和惠英嫂的责任等,凡此种种。作者精心塑造着一个个人物,总会不停地给读者带来惊喜,让人热泪盈眶为之动容,想必这也是这本书让人拿起就放不下的原因吧。

  看书的时候孙家的一些琐事总叫我感动,想到于丹老师说,所谓家,宝盖儿底下一头小猪,屋里有吃的,就是家了,家是一个让你觉得安心,亲切的地方。孙家从头到尾完美的诠释了家的概念。物质上是清贫的,但一家人有着共同的梦想,互相给彼此力量,一起前行。看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一家人注定不平凡。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在那里,苦难是一时的,但是人格的养成却是一辈子的。孙家几个兄妹一个个身上都有着无数的闪光点,宽厚、坚强、不服输,哪怕是有着个二流子丈夫的姐姐,也都从没有抱怨过,因为她知道王满银是她的男人,吃多少苦受多少罪没关系,只要家还是完整的。也许放在今天,很多情节的描写人物的塑造过于理想化,但只要能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唤起心底里最本质的一些东西,都是有意义的。

  看书的时候也很好奇,更多的是敬佩,作者哪里来那么强大的想象力,一个家庭的兴衰能够刻画的如此跌汤起伏、丝丝入扣。腹有诗书气自华,见得多了,方能文思如泉涌。就在书看完后不久,电视剧版的《平凡的世界》就上映了,但是至今没有看,有很多犹豫,怕电视偏离作者本意、也怕寥寥数集不足以将书中千丝万缕的情绪表达出来。还是保持着对原著的念想比较好。

  养成阅读的习惯,是源于大学里爱看书的一个同学,机缘巧合我俩一起到图书馆当理书员,摆书时候看到的加上互相推荐的,每次一出图书馆就抱着一摞书,也让我对阅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之前一直觉得书太冗长、太絮叨,不如一部电影来的实在来的迅速,但随着认知的增长才愈发能够领略书籍的独特魅力。小时候捆绑于各种教科书和辅导资料,大学里以及工作后才有时间有闲情根据自己的喜好捧起一本书来看,的确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没有特别的目的、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功利心、没有人强制,完全是处于一种自发的心态,漫游于书海,可以写写画画,不想看立马合上,不懂的就跳过去,越无所求反而越如饥似渴。偶尔也会看一些帖子,读书高效率,做笔记之类,但前提都是你先得开始读书这件事情,才能谈后续的如何提高效率,提升认知。读书有用论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什么有用什么没有,我们生活在一个做任何事情都像做投资的年代,社会竞争压力那么大、时间那么少、隔壁老王买房了、老乡把儿子送到国外念书、公司新来的小年轻各种软件都会,我要是几年后被他踩下去怎么办?各种琐事压得透不过气来,哪里还有时间去看闲书呢?但对于爱读书的人,有思考的时间恐怕几页纸已经读完了,当向之看齐。

  感谢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