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愤青到思想家》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从愤青到思想家》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22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愤青到思想家》读后感精选10篇

  《从愤青到思想家》是一本由刘明清著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愤青到思想家》读后感(一):观念维新:从愤青到思想家

  “我们的幸存,是由于有人在我们面前担当了不幸。”(《灵魂不死》)作为80年代“愤青”的一员,明清和同代人一样,是我们这个急剧变革和转型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关键选择,不仅带来了经济的腾飞,而且促进了观念的更新。可以说,改革首先是从观念的变更开始的。最初的阵痛极其艰难而令人难忘

  遇罗克,一个80年代人人敬仰的英雄。在今天看来,他的所作所为纯粹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做到的。但在那大地重光的时候,却非常了不起。对此,明清有深刻的认识。“遇罗克的经历远比我们所有人不幸,他不是一个逆来顺受者,而是一个勇敢的叛逆者和思想者。以今天我们的眼光看来,他以生命为代价写的《出身论》,不过是阐述了一个文明社会最基本的人权价值观,可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却是开启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灵魂不死》)当社会开始不可逆转的转型时,观念的更新首先从思想文化领域打开了突破口。由单一到多元,由封闭到开放,由超稳定到求变革,大学时代的明清,与同代人一样都是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促变为理想追求的“愤青”。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学》)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人的解放和新生。人生价值究竟是什么?明清认为:作家路遥的小说《人生》提出了一个时代命题。而北岛等用诗歌发出的一代人的呼声,则表现了对生命价值再认识的渴望。

  明清通过一些对传统的重新解读,对民族苦难的反思,对有代表性的历史现象和人物的解剖,尤其是注重在中外文化碰撞和交流中认同普世价值观。“我发现,思想家不同于凡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必亲身经历,就可以总结出人类经验,尤其是人类的苦难经验。”(《从哈耶克到顾准》)所以,明清把编辑工作和业余阅读结合起来,广泛阅读了大量中外最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名著,对人生价值有了极其深刻的认识。他发现:“人生哲学,对于传统知识分子而言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课程。中国从未产生过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哲学著作。有的只是一些如曾国藩之流的韬光隐晦之术,根本与人生哲学风马牛不相及。”(《张体与人生哲学》)人的尊严自由公平正义的诉求,法制社会的建立,无不是人生价值的再确立。

  “事实上,我们在历史和今天所犯下的错误中,许多都是常识性错误。”(《回归常识》)明清很早就一再表示,自己坚定市场经济的支持者。他通过研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和世界经济史,发表了一系列心得文章,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构建提出了很多见解。由于市场经济其实就是契约经济,对诚信、公平、权利义务的尊重和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和重要。这在任何文明社会都是人人皆知、人人必须遵守的基本常识,明清反复强调回归常识的重要。“我自己所表达的也都是人皆可知、人皆可说的常识而已,或者更准确说是我阅读得出的常识。”(《自序》)

  常识具有非常的意义,这是明清新著的价值所在。 (畅销书作家田玉川)

  《从愤青到思想家》读后感(二):@多看电子版《从愤青到思想家》上线

  看《从愤青到思想家》电子版,就同样有不亚于阅读纸书般的快感与美感。@多看阅读 : #新书推荐#《从愤青到思想家》,本书是职业读书人@刘明清 近10年撰写读书随笔。电子版上线! http://weibo.com/liumingqing/profile?leftnav=1&wvr=3.6&mod=personnumber

  《从愤青到思想家》读后感(三):出版人刘明清为什么愿做“促变分子”?

  正当全球经济危机波涛汹涌,中国经济也面临空前困难的时候,中国的出版业却没有呈现出萎缩之势,反而亮点不断,好书频出。日前,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社科图书出版中心主任胡性慧处了解到,国内知名出版人、书评人和专栏作家刘明清先生的新著《从愤青到思想家》一书即将于4月底与海内外读者见面。事实上早在今年春节后,有关该书的消息就已经在一些媒体朋友中悄悄传播了。最近刘明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quot;文青"是60年代人的共同理想

  记者:我们都知道你是一位资深的出版人、发行人,主持操作过《大国崛起》《于丹〈庄子〉心得》《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等多部超级畅销书的市场运作。你是什么时候走上著述写作道路的?

  刘明清:的确我的本职工作是做图书出版发行,从业有近20年的时间了。近年来,有幸主持参与了一些著名畅销书的市场策划与推广。然而,我更热爱著述与写作。我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上大学,之后又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大学里做教师和编辑。可以说,与今天的70后、80后青年不同,他们出生的年代,正值我的青春岁月。那个年代不仅是我们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年代,也是中国思想文化风云激荡的年代。

  上世纪80年代青年和大学生都以热爱文学为最时尚的追求。而文学也确是当时最勇于打破传统枷锁、思想最解放的领域,从"伤痕文学"到"朦胧诗",都曾经给予了我极大的思想震动和启迪。特别是以北岛、顾城为代表的"今天派"诗歌作品,不仅是我个人的最爱,我相信也是我们一代青年人的最爱。记得1982年顾城曾经到中国政法大学做讲座,几乎风靡了校园。因此我的写作也是从文学创作开始的,或者说从写诗开始的。

  我自己写作的入门导师是我的父亲,他是中学教师,年轻时曾经在《辅导员》杂志上发表过作品。虽然他教物理,却非常支持鼓励我读文学作品和写诗。

  记者:在你的书中,专门有一篇文章讲到海子和他的诗歌创作。你能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吗?今年是海子逝世20周年,媒体上发表了许多纪念文章。

  刘明清:海子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其时,我还在学校读书,他在校报做编辑。我就是那个时候认识他的。海子那时也是一个无名的文学青年,到处投稿,却很少有刊物发表他的诗。因此他创作的诗都是自费打印的,在朋友当中互相赠阅。我收藏过他2种油印诗集。另外,我曾经存过一本芒克的油印诗集《旧梦》,他借阅过1个月的时间,后来完璧归赵。可惜,那时没有"伟大的互联网",如果有的话,我相信海子一定会写博客,将他所有创作的作品放到网上供喜欢他的读者欣赏。海子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尽管他是个内向和容易害羞的人。1985年我毕业工作后便与海子断了联系。应该是1987年我借宿昌平政法大学宿舍时,曾经与海子做邻居,也应邀到他住的家里长谈过。后来我住到城里的民族学院,直到1989年他自杀,没有再联系过。

  在我看来,海子只是一个天才的抒情诗人,他的阅读范围多局限于文学和美学领域,原创性的思想价值似乎有所缺憾。

  quot;愤青"才是我思想的实质

  记者:有熟悉你的读者,称你为"老愤青"。你也将即将出版的著作命名为《从愤青到思想家》。你真是那么愤世嫉俗吗?

  刘明清:国家贫穷走向小康,从封闭走向开放;思想文化从大一统、独尊到解放和多元化,如此巨大的历史进步过程,我也算是一个亲历者。自己几十年平凡的人生道路,虽然没有大的波澜,却也不乏小坎坷、小折磨。特别是思想深处总有一种不能释怀的担当意识,因此在听到、看到、遇到不平事、阴暗面,自然无法置之度外泰然处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也就只好诉诸笔端,抒发情怀了--这恐怕就是我被认为"愤青"的原由所在吧。

  我自上世纪90年以后,就不再看诗写诗了,也不热衷于文学作品了,而转向了人文阅读,特别是思想史的阅读。因为我发现,文学无法解释世界,而常常让人走向彷徨。就如同我们一向推崇的鲁迅一样,读鲁迅我们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光明,而只是看到阴暗、看到吃人和毁灭。但是读思想史特别是中国思想史的时候,虽然也会压抑得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却让我们知道和了解自己民族千百年来的苦难是如何造成的,并如何驱散苦难,亲近自由与幸福。我曾经认真研读过李泽厚先生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顾准文集》,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等;并花了大量精力杂览中外历史、经济、文化方面的著作。

  其实,王小波也是一个彻底的愤青,尽管他长于文学表达,但骨子里却是追求自由的思想者。当然还有一向令知识界尊敬的李慎之先生,他生前自述有很深的"士大夫"情节,在我看来也该算个标准的资深"老愤青"。

  记者:你谈到的上述一些作品和学者,我估计对于今天的青年人,多数已经很陌生了。如果在自己的书里"鼓吹"那些过时的东西,你会不会担心失去青年读者?

  刘明清:我没有这样的担心。我在上世纪90年代的高校里教书,经常接触青年大学生;从事出版工作以后,也有机会接触了众多的青年作者和读者。现在读书界、出版界最大的问题是思想缺失,有真知灼见的书,有锋芒的书,越来越少。这是非常悲哀的。青年人需要思想的启迪,需要建立具有世界普世价值的"良知"思想系统。出版这本书,事实上我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

  我愿意做一个促变分子

  记者:那么就将你的《从愤青到思想家》一书的主要内容向我们读者透露一些好吗?

  刘明清:这本《从愤青到思想家》汇集了我十年创作的读书随笔和思想评论。大部分文章在报刊公开发表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回归常识"。这部分文字是本书的核心,针对近十年来发生的一些文化事件和我尊崇的一些知识界人物发表的评论。如针对1999年7月发生在美国的烟草索赔案,提出了人权利益高于经济利益的观点;针对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认为是所谓"亚洲价值观"(以国家资本主义实质是权贵资本主义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的破产;另外对于遇罗克、顾准、王小波、李慎之等思想解放先驱也做了一些恰如其分的评论。二是"人生的坚持"。这部分文字涉及的是我对情爱、家庭事业的观点。最精彩的文章当是对张爱玲爱情的剖析,这些文章曾经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另外我也不认同事业高于生命的传统观念,因此对于艺术家陈逸飞、哲学家兼学术书店创办人王炜的为事业献身英年早逝,我表达的不仅是景仰而更多的是痛惜。三是"阅读的快感"。这部分则是完全的读书随笔。可能一篇对于周国平回忆录的批评文章,最具有参考价值。最后,四是"给未来打算"。这部分文字是我的经济评论。自然我不是一名专业经济学者,但是在经济学阅读学习方面,我是真正下过功夫的,而且自己也在高校讲授过一段时间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所以,在见解方面,从来自信不输于那些所谓的著名经济学家。我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表达的观点都是来自于自己的独立思考。读者可以看到,2007年下半年我就率先发表过国内资本市场将步入熊市,整体经济将步入下降期的看法。

  总结起来,我用"杂览主义与理性思考","风花雪月与人文价值"这两句话来概括书的特点。其中的核心价值便是"自由与理性"。前不久,我与司马平邦兄等诸位名博主见面,我讲自己是一个"促变分子",众友人皆会心大笑。是的,在目前文化与社会背景下,我非常愿意做一个"促变分子"!我愿意促中国变,越变越文明,越变越进步,越变越开放,越变越富足,越变越自由,越变越民主,越变越美好。现在我们依然怕的是不变,是形式变内容不变,是口号变行动不变,是谨小慎微的变而不是思想解放的变。不变,我们就不会有光明的前途与未来的。我也希望促世界变,让世界变成真正的和谐大家庭。

  当然我"促变"的方法,只是用自己并不聪明甚至有些迟钝的大脑来独立思考,然后用笔写出文字来。"秀才人情纸半张",我对于美好世界的憧憬与热爱,只能诉诸于我的笔端。

  今天是一个人人皆可做思想家的时代

  记者:既然你前面提到当下读书界、出版界思想缺失、真知匮乏,为什么还认为今天是一个人人皆可做思想家的时代?

  刘明清: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伟大的互联网"几乎让每一个使用电脑并愿意发表意见的人有了自由表达的机会。特别是博客的兴起,更是让每一个思想者表达思想成为可能--这可是在过去没有互联网和电脑的时代里不可想象的,那时是出版垄断了思想家的生产。出版的门槛太高,有机会公开出版自己思想作品的人总是社会的少数精英分子。而博客则彻底让思想"普罗化"、大众化了,也让思想家大众化了。同样正是由于互联网信息如此地自由、思想如此地泛滥,所以也让我们越来越难以阅读到、捕捉到真正有价值的思想。但是就我本人而言,自己更愿意通过阅读一些喜欢的博客来实现自己思想的启迪与共鸣,而不是去阅读那些粗制滥造的垃圾图书。

  当然读书仍然是我的最爱。虽然我实践杂览主义,却只读自认为的那些经典书与好书。

  《从愤青到思想家》读后感(四):《从愤青到思想家》 有关评价

  面对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愤怒的理由,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将感性的愤怒转化为理性的思考。读明清这个“资深愤青”,他的“愤怒”或许没有那种撕裂般的锐痛,却总是裹挟着“思考”的力量结结实实地砸下来,在我们心上留下永久的印记。

  ——光明日报书评周刊主编 邢宇皓

  刘明清是一个有趣的人,因为他好玩才和他持续交流。再说我也很喜欢他的杂览主义。因为我们同与书业有所联系,翻书不少,我们也都见过很多深陷其中的人。闲读杂览是我的哲学,而从愤青,能读到思想家,那是刘明清的水平。

  ——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 萧三郎  

  伺候文字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明清兄却在人生的里里外外都伺候上了文字。文字变成了全部生活,对伺候它的人是辛苦,可对读者却是一种福气,因为跟文字打惯了交道的人更知道怎样敬惜文字。也许正是因为这~点,明清兄自己的文字便格外多出了一些熟稔老道,精短有力、敲骨震髓!

  ——中国教育报文化专刊主编 徐启建

  这部作品让我重新认识了刘明清,他满怀对生活的热情甚至激情;他具有发现与记录新闻的敏锐与独特视角;他能对各个领域发表深刻不俗的见解。这大概源于他对公众、对历史、对业界以及未来的思考、担当和责任感。

  ——中华读书报编辑 舒晋瑜

  阅读此书的一大乐趣,是对各式各样社会现象和人物行为的反思。同样的事,在作者的笔下总有不同的呈现,如沈昌文公的“小聪明”、海子的青春和诗,甚至夏奈尔的成功原因,作者都有独特的观察视角,文字闪烁着思辨的火花,读来意兴盎然。印象最深的是作者“人人都是思想家”的观点:互联网技术和媒体已经为每一个有志于思想表达的人提供了现实可能,思想家的桂冠显然也已经不那么神圣得高不可攀了,可以为所有表达思想者共有。或许正是秉持这样一种写作的目的,这本书才更加适合大众理解和阅读。

  ——搜狐网读书频道主编 刘颖

  读书之人,其实都会好奇和自己趣味相投的朋友的阅读经历。在这个信息爆炸、出版泛滥的时代,“良师益友”推荐的书往往是最靠谱的。作为一个资深出版人,作为一个纵横读书江湖几十年的“老愤青”,无论是视野还是高度,都会为我们的阅读甚至人生带来更深的启迪和思考。

  ——新浪网读书频道编辑 琪鹏

  智者的思考是愚者的明灯。《从愤青到思想家》细致人微地传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情感和思考;犀利的文笔与思维的纵深,不禁让人拍案叫好!

  ——腾讯网读书频道编辑 王宏

  《从愤青到思想家》读后感(五):《从愤青到思想家》--一位读书人的自画像

  这是资深编审刘明清的自我描述。刘明清对我而言,是一个名不见经传之人,我何以爱读他写的书,盖因为我和他的性情相似。林语堂主张读书要读与你性情相近的作家的书,因为性情相近,他的书就容易吸收和消化。这个论断就适合我读刘明清的书。人与人之间深刻的区别不在职业,而在人的心灵。当我发现一颗相似的灵魂时,我本能地把他视为同类。且看我们的性情有哪些相似之处。

  一本书的序言和后记我是最爱看的,因为这是对一本的总体概况,书中精华在序言和后记中大体已经体现,再其次就是目录的导言部分了。在序言中,刘明清说到他何以自称为思想家:“今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媒体的日益昌明发达,为每一个有志于思想表达的人提供了现实可能。思想家的桂冠显然已经不那么神圣得高不可攀了,可以为所有表达思想者所有。”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一个写博的人也都是思想家。

  刘明清自称是职业读书人,这与他的编审职业有关。对读书,他主张杂览主义,“读书无禁区,从兴趣出发,从爱好出发,从困惑出发。”他说出来了我想说但说不出来的读书主张。“如果仅仅将阅读视作个人修养,圆满人生的手段,于我自然是不相符的,自己一向认为同时也是一个愿意表达的人。”我们写博不正是寻找一个表达的平台吗?我不但喜欢用文字在博客中自我表达,而且也喜欢在电台等媒体用语言来表达。我为找到这两种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平台而欢欣。

  书中刘明清谈到王小波。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评价王小波是自由思想家,这正是我之向往。刘明清说到:“王小波用他的文章告诉我们自由之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独立思考之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如同他所敬佩和向往的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正是他的这般介绍,我从书橱中抽出那本我已于前年淘到的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读了代表王小波思想的《一只特例独行的猪》,感觉自己就是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个性、自由、反抗、自我。这是我第一次认真读王小波的作品,立刻被他的那种独特的写作风格所吸引,并对自己的写作风格有了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文章也可以这样写。只要自由表达,写什么样都可以的,我仿佛有些“开悟”了。

  “放眼今天我们的现实生活:读书人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俗儒著书立说,全为稻谋,更有甚者,人格沦丧,随波逐流。”不是我清高,不是我愤青,我的身边充斥了太多这样的人。他们是否自得其乐我不知,反正经常看到一张张疲惫不堪的脸和一双双浑浊的眼睛。他们已经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只是一帮子俗不可耐之人,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是一个知识分子。他引用李慎之的话说:“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那些关心人类命运的人。”我选择独善其身之路,至少不去同流合污,浑浑噩噩。我虽然清贫,却轻松快乐并充实着。

  刘明清爱读巴金的《随想录》,他庆幸自己今天仍然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灵,可以说与《随感录》的滋养不无关系。我昨天也从图书馆借了一本。通过一个作家的介绍到另一个作家,这正是读书捷径之路。翻阅了一下,虽然直觉不太适合我的口味,但书中巴金的敢讲真话,勇于忏悔的精神还是感染了我,那句关于“敌人”的话还是震耳发聩:“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阻止社会进步和人性发展的不合理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努力,它们都是我最大的敌人。”行文当有这样的志向,才会有大气魄的文风。

  书中还谈到另一位影响他思想的人——“而从青年时代便照亮我思想,进而使我有了所谓崇高信念的,不是别人,正是顾准。”出于好奇的心理,我也想读顾准的书,只是图书馆没有借到。但如果也像巴金的《随想录》那样,我的直觉不是最适合的,我还会放下的。至于这个道理,记得一位哲人说,你才是你所阅读的书的最后的裁定者。适宜自己的书和作家,只有靠自己独立自主地来寻找。

  读刘君的这本书,我还找到了自己的不小的一个差距——经济类的书几乎没有涉猎。他在书中写道:“现在想来,自己之所以能够不人云亦云,比较理性和冷静地独立分析和思考一些经济现象和问题并有所心得,其实根本原因是我相信常识,如亚当·斯密的基本经济学常识,依常识思考和判断问题,当然就不会犯常识性错误了。”知耻而后勇。我立刻借来介绍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恶补一下可怜的经济学常识。刘君清醒自知的是,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让自己和家人有尊严、有质量地活着,才应当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此话对我也是一句警醒之言。我相信我的武器除了笔之外,还有嘴,靠它们我还要拼搏一番。

  只看文章的一些标题,我们之间还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事业轻于生命》——不正是表达的是我在《健康是金》里表达的思想吗?《有尊严的死》——说的是读陆幼青的《死亡日记》的读后感,这正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我的朴素生活哲学》——正是我的朴素生活的真实写照。关于刘君的读书经历,相似之处就更多了。新浪网的琪鹏说,读书之人,其实都会好奇和自己趣味相投的朋友的读书经历。《读旧书过新年》——我这几年不就是这样度过的吗?《阅读的快感》——阅读不正是我身上最大的快乐之源之一吗?《读书也是一种旅行》——我不正是天天借助书籍做精神的旅行吗?《读书的深刻与电视的浅薄》——不正是我放弃看电视的直接原因吗?《读书与读网》——不正是我对书籍和网路的看法吗?《读“无用”的书》——不正是从周国平那里学到的读书范围吗?《我的私人阅读史》——不正是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成长史吗?至于淘书之趣,他提到的孙犁说:“进大书店,不如进小书铺,进小书铺,不如逛书摊,逛书摊不如偶然遇上。我的那些偶然遇上的林语堂的《人生的盛宴》等书籍,不正是这样被我淘到和收藏的吗?

  关于读书他引用了台湾自由知识分子灵魂人物殷海光的读书之高论,说的实在太好了,不忍独享。殷海光说:“人类有食色等生物性的欲求必需满足,这是无可厚非的。科学技术在这些方面对人类已经帮了许多忙;但是,在有些地方实在帮忙过火,发生反作用。电视就是邪魔的东西。收音机更是烦躁之源。没有高深灵魂的人才亲爱这些玩意。书则是人生最高级的心灵满足的发明。感谢上苍我们居然是读书人,并且真爱读书,并且说到最后又是为读书而读书,真是有幸!”

  刘君认为一个人的职业未必就和金钱、地位划等号,喜欢乃至热爱最重要,做喜欢的事比挣钱的事快乐和幸福。我们不能用物质的标尺来衡量精神的价值,精神的价值是独立而神圣。这些无比清醒之言,读来如饮甘露。我是一口气读完本书的,它让我度过了一个充实而快乐的周末时光。读一本好书,就像走进一座精神的圣殿。这只是我随手拾到的珍宝。至于它对于读者的真实感受,只有自己读过才知道。最后用刘君的一段话结束本文:因为阅读,我才日益变得成熟和深刻,不那么浅薄和粗俗;因为阅读,我才耐得住寂寞和清苦的日子,不为世俗所迷惑和左右;因为阅读,我才始终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度过人生中最艰难和困惑的时期,阅读将会伴我终身,直到生命的终结。

  《从愤青到思想家》读后感(六):《从愤青到思想家》精彩书摘:灵魂不死

  我属于孔夫子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的一类无神论者,虽然“无”但不彻底。比如我不相信人死后真的有灵魂存在,可是却知道人死后其思想并不会随之消亡:特别是那些以思想家著称于世的人们,他们死后会“阴魂”不散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思想仍然会影响着后人。从这个意义上看,人也是可以有“灵魂”的,而且可以“灵魂不死”。比如,孔夫子就是一个“灵魂不死”的人,“朝闻道,夕死可矣”,他的话过了2400多年,我们都不会觉得陌生。我最敬仰的“灵魂不死”的人物不是孔夫子,而是一个离我们今天的时代并不遥远的青年思想家遇罗克。他27岁便因“思想犯罪”被处以死刑,成为一个“在没有英雄年代里”(北岛语)的真正英雄。今天的青年人恐怕已经无法想象,遇罗克遭受非人###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国怎样一个“黑暗”与“浩劫”的年代。在那个年代里,物质的贫困尚在其次(据思想家顾准日记所载,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河南息县农村竟然发生人因饥饿而相食的人间惨剧),精神的不自由更是导致人们痛苦不堪的理由。“人生而自由平等”这样一个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观是三百年前颁布的法国《###宣言》的内容,可是在遇罗克生活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里,却是一个仿佛遥远太空一样的梦想。每个人不仅会因为出身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甚至仅仅因为出身便被宣判为有罪的人。遇罗克本人及其一家人的不幸遭遇(除了遇本人被判处死刑之外,遇全家的每个成员都坐过监狱),最初始的原因便是与他们“资本家”的“原罪”出身有关。无论你多么优秀,无论你多么热爱这个制度,无论你多么想融入“进步集体”的一员,但你的出身便决定了你的“罪人”命运。虽然我与遇罗克并不生活在同一个年代,但对于那场人类历史上少有的“黑暗”与“浩劫”也有着一些痛苦的记忆。我上小学、初中的时候,每次填写各类表格照例都有“家庭出身”一栏的。自己的同学和亲友中就有不少因为类似“地主”、“资本家”的“剥削阶级”出身而影响了入团、入党、参军、工作甚至个人婚姻的;我也亲眼见识过所谓“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是如何对付自己如绵羊一般温良的同胞和人民的,只是因为他们出身“卑贱”(非无产阶级)。当然遇罗克的经历远比我们所有人不幸,他不是一个逆来顺受者,而是一个勇敢的“叛逆者”和思想者。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他以生命为代价写下的《出身论》,不过是阐明了一个文明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却是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最令人痛惜的是,遇罗克完全知道自己写作并发表《出身论》会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可是他宁愿为理想牺牲,也不愿意背弃理想。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如果我自欺了,或屈服于探求真理以外的东西,那将是我一生中最难过的事。”就像戊戌变法时的谭嗣同完全可以在被清廷拘捕之前逃走活命却没有逃走而毅然迎接死亡一样,遇罗克也是完全可以“明智”地保全自己青春生命的。比如,他可以随波逐流地不去思考不去思想,他也可以仅思考而不写出来,他还可以写出来不去公开发表,他当然也可在发表出来之后及时“承认错误”而“迷途知返”,他都没有。遇罗克的妹妹遇罗锦女士曾经在文章中这样回忆哥哥遇罗克牺牲时的情景:1970年3月5日,北京工人体育场内坐满了10万人。在一片高昂的口号声中,在万人高举语录的红海洋里,包括遇罗克在内的19名犯人被推到主席台下的跑道上,每5个警察押着一个。所有男犯人都被剃光头,胸前挂着大牌子。口号停止之后,主席台上的人开始宣判。他每念到一个名字就停顿一下,于是5个警察就把那个犯人向前推两步,拉住套在脖子上的绳索(防止犯人呼叫),强迫他抬头示众,然后再把头压下去。其中遇罗克等几个犯人坚决不肯低头,就有旁边的警察过来用拳头狠狠捶击他们的头。全部宣判死刑立即执行之后,95名警察一起用力,一下子19个犯人全跪在地上。在几个迅速动作之后,他们全被五花大绑地拖了起来。这时工人体育场内激昂的口号声又响起来。犯人们被带出去,有的当时已经吓昏。可这时,遇罗克拼命挣扎,他不肯低头,也不肯把带着铁镣的脚向前迈一步,几个警察吃力地推他,这时候人们清楚地看见: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仍然不屈地奋斗着……直到1979年,在遇罗克父母兄妹和社会各界长时间的强烈申诉下,遇罗克才正式得到###。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79年11月21日正式宣布了对遇罗克一案的再审判决。判决书宣告遇罗克无罪。可是这时,遇罗克已经被冤屈处死9个年头了。我自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知道遇罗克事迹的。最先是通过北岛的诗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是遇罗克的同代人,也是其自由思想的同道者。真正有机会读到遇罗克的《出身论》,则已经到了世纪末的1999年。在由徐晓、丁东、徐友渔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遇罗克遗作与回忆》一书中,收录了遇罗克短暂一生中写下的包括《出身论》在内的所有论著。去年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会从北京工人体育场门前经过,每次经过都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总想到遇罗克就是在那里被宣判死刑的,可是今天又有多少人还记得他呢?历史是容易被忘记的,但是真的忘记历史无疑是一种悲哀。我们无法想象,中国倘若没有思想和人身的自由解放,会有我们今天的繁荣与幸福吗?还是学者丁东先生说得好:我们的幸存,是由于有人在我们前面担当了不幸。(2006年5月20日)

  《从愤青到思想家》读后感(七):精彩片断

  近些年来庸庸碌碌地过着寻常日子,早已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热衷于读诗写诗的人了。然而前不久,多年失去联系的一个南方同学发来电子邮件谈起我们曾经共同经历过的青春时代,并谈到我们共同喜欢的诗歌,同时询问我还写诗否。读过邮件之后,不禁猛然发现,诗歌与青春竟然早已经离自己远远而去了。是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是一个狂热的诗歌爱好者,而且一直坚持写作,直到1993年--那时我已走向工作岗位8年了,也还在写着。只是那以后的日子,由于各种原因才搁了笔。读过同学的邮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便开始翻箱倒柜,整理自己以前写过的有关诗的东西,除了自己的东西之外,我还意外找到了一本《海子的诗》。看到那些陈年旧物,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写诗年代里的人与事便如放电影般一幕幕又回到自己的记忆里。首先让我想起的是一个与诗有关的人,一个天才的青年诗人,也是让我钦佩的诗人。他就是海子,《海子的诗》的作者。海子对于我读诗写诗曾有过重要影响,而且他也曾是帮助过我的人,也许作为朋友自己不是他要好的朋友;但是多年来,那份钦佩、那份怀念、那份寄托、那份与青春有关的记忆,却常常萦绕在心头。

  海子,原名查海生。他是1983年7月从北大法律系毕业分配到我的母校政法大学工作的。开始他在校刊编辑部做编辑,而当时自己在法律系读二年级。所以按理自己与他应为师生关系。然而,论年纪,我反而比他大一岁,他1964年生人,我1963年生人。另外他个子比较小,也许不到一米六,又长着一副娃娃脸。那个时候,尽管自己已经喜欢上了现代诗,并成为北岛、芒克们的追随者。但是真正发生创作兴趣,还是从小查(师生们都如此称呼他)参与编辑的校刊上读到他以及其他青年教师、同学写的校园诗开始的。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海子当时在政法大学做了一件非常漂亮的事,那就是与校刊另一位青年编辑在学生中发起成立了一个名为"星尘"的学生诗社。不久还编辑了一本油印诗集《草绿色的节日》。在那本集子里,海子创作的一首题为《北方》的长诗,写得气势恢弘,不同凡响。自己读了以后,好长时间,无法相信那首长诗竟会出自从小在南方长大(他是安徽人)、戴着近视眼镜、长着一副娃娃脸的小查之手。我与他第一次直接打交道是在1984年春天的一天,那是我给校刊写一篇评论稿子,正值他当班。在编辑部,他以一个师长的口吻,很认真也是很和气地教导我这个学生如何修改压缩我的那篇习作。当时,我似乎心里有点不服气,他说版面不够。后来我们不知为什么聊起了诗歌竟很投机,所以我开始的那点不服气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再次让我对小查也就是海子有所新了解的是不久后的一次郊游。那天是星期日,一大早,我们几个爱写诗的男女同学就挤上了开往门头沟的公共汽车,海子也混迹于我们这伙人里面。由于他有教师的身份,再加上他"校园诗人"的桂冠,所以很自然,他成了我们一行人马的领队。确实,他不仅指挥、张罗着,而且主动替大家买票。中午在潭柘寺解决午餐问题,又是他掏腰包买的面包、汽水。这一天我与他聊了许多,当然最多的还是诗歌。其时他告诉我正在读德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感觉非常好。我还发现,他是个羞却的人,与女孩子正面讲话都似乎要脸红。这也难怪,那个时候我们都还不到二十岁,上世纪80年代毕竟还不像今天这么开放。我知道,海子那时虽没有交女朋友,但周围却是很有一批女性崇拜者的。那天与我们一起游玩的四个女同学都争着要和海子照相,让他的娃娃脸不知红了多少次。记得我们俩照相的时候,就有个女孩子悄悄隐蔽在我们后面,结果二人照变成了三人照。

  1984年到1985年期间,海子创作非常勤奋,写了数量惊人的作品,其中有不少是惊世骇俗的佳作,如《亚洲铜》等,这些作品后来都被收入《海子的诗》。不过那时他发表作品却是相当困难的,尽管投了大量稿件,却只有极少的刊物赏识他的诗。海子的情诗也写得非常棒,他曾让我看过发表在某青年刊物上的一首短诗《女孩子》,写得缠绵悱恻,伤感动人。大概在1985年的春天,校园的诗歌圈子里传出海子交了女朋友的新闻,女主角是一个娇小美丽的南方女孩。但时间似乎很短,那女孩便离开了海子。

  1985年7月,我毕业离开政法大学被分配到位于西山的一所管理干部学院任教。由于路途遥远,很少回母校,所以便与海子断了联系。只是偶尔在杂志上看到海子的作品。这时海子不再编校刊了,转至政治系教书。政法大学在昌平建设新校区,还给青年教师建了新宿舍,不管结婚与否都能在昌平分套两居室。海子当然也不例外。恰好我毕业以后,有个中学同学也到了政法大学的政治系工作,所以从他那里也还不时能听到海子的一些消息。

  1987年4月,自己结了婚。由于没有居所,便栖身到我同学在政法大学昌平的房子。当时,我还不知道海子与我住在同一幢楼里,直到1988年5月的一天下午,在昌平的校园里我偶然碰上了他。此时他已蓄起了胡子,头发也留得很长,整个变了一个人似的,让我着实吃了一惊。知道我们已经作了邻居,他便邀请我到他家里去玩。这天晚上,我吃过饭后,就到他那两居室的家里串门。屋子很乱,一个写字台、几把椅子和一架上下钢丝床,地上、写字台上还摆了不少空的二锅头酒瓶。可见他仍是孑然一身。让我坐下,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结婚了?我说是。然后又问我是否来点酒,我摇头。于是,我们就抽着烟,漫无边际地闲聊起来。我们互相打听了共同认识的一些人的情况。他特别关心我过去的一位女同学的境况,想知道她的通讯地址,可惜我没有带在身边。自然我们又谈起了诗歌。他说正在构思一部名为《太阳王》的大型诗剧--可能就是他去世后发表在《十月》上的诗剧《弥赛亚》(现收入《海子诗全编》)。聊到夜里12点的时候,我向他告辞回家。分手时,他说以后常来坐。不久,由于我又在城里搞到了一处蜗居,便搬离了昌平。后来又加之俗务缠身,我没有能再到海子处作客。不曾想那一晚竟成了我与海子的最后一面。

  令自己也是令所有喜欢海子诗歌的人们心碎的事件发生在1989年3月26日。我是在3月27日上午听到消息的。那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整理稿子--此时我已经到中央民族大学的校刊编辑部做编辑了,我政法大学工作的同学打来电话,他讲海子于昨晚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惊愕了,伏在办公桌上竟泣不成声。同事们不知怎么回事,纷纷询问我发生了什么事。自己很厌烦,扔开稿子逃回到宿舍的床上。我后来了解的情况是:海子于3月25日晚住在了学院路政法大学(政法大学在学院路、昌平两地办学),同其他单身青年教师一样他也只是在周末才回昌平的家。这晚他就睡在政治系政经教研室我同学的上铺。夜里大概12时到1时的时候,海子起床叫嚷,将其他人都惊醒了。别人问他怎么回事,他回答说做了一个噩梦,没有关系,叫别人继续睡觉。所以其他人也没有理会。第二天别人起床后发现海子不见了,但大家却万万没有想到海子竟一去不回头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文学创作的终极原动力,是"利必多"在起作用。处于青春期的青年人,总是"利必多"分泌得最旺盛,所以青年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也总是最旺盛的。因此,诗歌便也天然地与青春联系在一起。这也正是几乎所有伟大诗人的优秀作品,都创作于他们的年青时代的原因吧!

  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曾经有人讲过这样的玩笑:在大学校园里随便扔一块砖头,就有可能砸到诗人的头上。80年代的海子正是青春的海子,所以造就了诗人的海子;80年代的我们也正是青春的我们,所以造就了诗歌的我们。到今天海子已经去世14个年头了。这14年间,我们早已在不觉中远离了青春,当然也远离了诗歌;而海子没有,诗歌已经让他青春永驻了。这实在是他比我们幸运的地方。

  (2003年5月27日)

  《从愤青到思想家》读后感(八):《从愤青到思想家》:点滴现识见

  我相信,对每个熟悉刘明清的朋友来说,《从愤青到思想家》的出版,是一件既令人欣慰又期盼很久的事。这不仅因为若干年来,刘明清作为曾经的一个作者,多年来一直干着为人做嫁衣的差事 帮朋友们一个个地出书,以至成为了一个颇有成就的出版家。

  《从愤青到思想家》,收集了他多年来的散文、杂文等若干篇文章。

  其中,既有不少写于上个世纪末的时事杂评,又有近年来写出的有关社会、文化、经济、道德等诸方面的文章,纵览全书,其视野之开阔,涉猎之广泛令人惊讶。

  《从愤青到思想家》,既是本书的书名,也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书中用凝练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王小波作品的分析,虽然只有一两千文字,但见地之深,胜过万语千言。作者由此发出的感悟,能让人联想许多。我宁愿相信,刘明清对王小波作品的分析,也是他对自己心路历程的疏理。因为对一个思考者来说,从笔下流出的文字,无疑是他心灵的展示和思绪的灵动。

  而《沉默的大多数》则通过沈从文、丁玲等文人的做人原则和人生际遇,分析了从 文革 到当下人世间的一种 普遍的不得已 的生存状态。文章之妙,贵在言简意赅,见微知著。刘明清显然熟谙这个道理。他分别列举了沈从文、丁玲和张中行等人的不同遭遇后,用事实告诉人们:人生的许多不得已,有时未必不是福。

  相对于《从愤青到思想家》和《沉默的大多数》的沉重、深刻来讲,年轻的朋友们可能更喜欢像《半梦半醒》那一类的文章。尤其是在由张爱玲著作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倾城之恋》正在热播的当下。明清对张爱玲的研究之深,在这本集子中似乎体现得并不充分。很多年前,明清是和海子等同一个时代的诗人,到了现在,尽管光阴荏苒,他给我的印象一如多年以前,以至于我时常开玩笑地说他 小资 。现在看了明清的文字,我依然坚持原来的看法,对有些人来讲,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是不能等同的,一如明清多年不变的潇洒;而诗意更无须刻意追寻,它只需要一点点真诚,一点点感动,一点点深刻。(乃康)

  《从愤青到思想家》读后感(九):论愤青:名利之外何所求

  名利之外你还在孜孜以求的,那才是你真正所需要的东西。

  看透了名利二字以后,既不要灰心丧气,也不必沾沾自喜,只管顺势而为即可,这就是一个普通正常的人。愤青不一样,他们想的说的做的都要更进一步。真正的愤青,我是学不来也做不到的。

  我一直很欣赏愤青,何止是欣赏,简直是到了羡慕的地步。愤青在我眼里都是些颇具艺术才华和卓越见识却又牢骚满腹的家伙。他们为了顺畅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竟然可以大放厥辞,放诞行事,置身边诸位友好的内心感受于不顾,经常闹得场面尴尬难以收拾,老于世故者也必然面红耳赤,连呼“个性”讪讪而退,其中奸猾之辈打定主意在事后暗施绊索寻机报复,厚道的人则是在恍悟自己的后知后觉后自怨自艾,痛苦不堪。

  愤青的特征之一就是先知先觉,之二是超越名利,之三是不计后果。他们在普世短暂的人生之年知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他们也能在资源匮乏的历史时代明辨自己的优劣短长,可是事到临头却不由自主地一逞口舌之快、行动之利,搞得局面一塌糊涂。所以羡慕归羡慕,实在是不值得效仿和推广。愤青的第四个特征就是不愿长大:他们一直处在人类的婴儿状态,可爱至极却需要强有力的保护才能存活,生机勃勃却随处大小便,发展方向无误前路却乖舛难测。由此引出愤青的第五个特征就是保有灵性。私下认为以上五点特征缺一不可,同时具备的才是真愤青,是一个未经熏染的纯粹地球人。

  地球上的人这种生物,很奇怪,很复杂。说奇怪是因为不知道人为何而存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要干些什么才妥当,现有的学说和理论,一概是说不清楚、弄不明白的。说复杂是因为人的内心和外表的变数都极大,行为心理学家机械地通过人类的外在表现,希望能探索人的心理,最后也被证明不过是又一场徒劳,这就好比我们发射航天器探索太空却期望能了解地核一样。

  迄今为止,研究人类内心的好的办法的确不多,考古学的骨龄测定法,历史人文的取类譬喻法,数学统计的抽象概括法,物理化学的理想模型法,一碰到新生代的命运走向这些恍兮惚兮的问题,立刻显出隔靴搔痒般的愚不可及,又像是用第一代计算机处理三维动画的庞大数据一样显得力不从心。

  我经常幻想在人类居住的星球之外,有一类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他们眼光怜悯地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的喜怒哀乐和生老病死,在他们看来,不过是我们看待猪狗牛羊一样的心情。外星人!如果我们称他们为人的话,他们也许是真实存在的,事实上他们可能就是我们及先人们臆测传说中的上帝。地球只是一个圈场,他们既不急于干预,又要在漫长的注视中寻找他们族类未来命运的密码;任由自生自灭,是他们对待地球人类的最基本的态度与共识。因为有一天,他们发现人类除了名缰利索的羁绊之外,还有一种宇宙生物共同拥有的灵性。

  人类有灵性,但至今为止尚未学会挥洒自如地运用自身的灵性。

  最大化地利用身边可以汲取的资源,使在有生之年不觉匮乏,这是第一步:“利”之图。适当地牺牲个人利益,与他人合作,共享资源,这是第二步,“名”之归。皈依某派宗教,匍匐合什,参禅入定,修行禁欲,冥思苦想,难道这是通往第三步“灵”的唯一途径吗?那么,受俗世荼毒已深的我们早已无从皈依,利,尚在蚕食,名,还在蚁啮,名利双收,说白了就是我们永远的热望。人生短短数十载,老之将至,我们又将如何面对自身之灵呢?

  愤青们也许早已经找到了答案,可他们的表现又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往往当愤青名至实归的时候,曾经的灵性却又将毫不留情地弃他而去。这种水火不容的局面,实在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两难的选择。由此可见,艺术家的怪诞不经与自我放逐,和寻常人的贪恋荣华一样,背后其实并没有什么深奥的玄机。如果你无法从身边的愤青那儿找到答案,推荐你一本出版人兼读书人刘明清先生的随笔集《从愤青到思想家》,茶余饭后花上些零星的时间与作者一起也愤上一愤。(媒体人:舒晓峰)

  《从愤青到思想家》读后感(十):观念维新:从愤青到思想家 ——读明清新著有感

  “我们的幸存,是由于有人在我们面前担当了不幸。”(《灵魂不死》)作为80年代“愤青”的一员,明清和同代人一样,是我们这个急剧变革和转型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不仅带来了经济的腾飞,而且促进了观念的更新。可以说,改革首先是从观念的变更开始的。最初的阵痛极其艰难而令人难忘。

  遇罗克,一个80年代人人敬仰的英雄。在今天看来,他的所作所为纯粹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做到的。但在那大地重光的时候,却非常了不起。对此,明清有深刻的认识。“遇罗克的经历远比我们所有人不幸,他不是一个逆来顺受者,而是一个勇敢的叛逆者和思想者。以今天我们的眼光看来,他以生命为代价写的《出身论》,不过是阐述了一个文明社会最基本的人权价值观,可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却是开启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灵魂不死》)当社会开始不可逆转的转型时,观念的更新首先从思想文化领域打开了突破口。由单一到多元,由封闭到开放,由超稳定到求变革,大学时代的明清,与同代人一样都是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促变为理想追求的“愤青”。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学》)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人的解放和新生。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明清认为:作家路遥的小说《人生》提出了一个时代命题。而北岛等用诗歌发出的一代人的呼声,则表现了对生命价值再认识的渴望。

  明清通过一些对传统的重新解读,对民族苦难的反思,对有代表性的历史现象和人物的解剖,尤其是注重在中外文化碰撞和交流中认同普世价值观。“我发现,思想家不同于凡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必亲身经历,就可以总结出人类的经验,尤其是人类的苦难经验。”(《从哈耶克到顾准》)所以,明清把编辑工作和业余阅读结合起来,广泛阅读了大量中外最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名著,对人生价值有了极其深刻的认识。他发现:“人生哲学,对于传统知识分子而言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课程。中国从未产生过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哲学著作。有的只是一些如曾国藩之流的韬光隐晦之术,根本与人生哲学风马牛不相及。”(《张体与人生哲学》)人的尊严和自由,公平正义的诉求,法制社会的建立,无不是人生价值的再确立。

  “事实上,我们在历史和今天所犯下的错误中,许多都是常识性错误。”(《回归常识》)明清很早就一再表示,自己是坚定的市场经济的支持者。他通过研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和世界经济史,发表了一系列心得文章,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构建提出了很多见解。由于市场经济其实就是契约经济,对诚信、公平、权利和义务的尊重和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和重要。这在任何文明社会都是人人皆知、人人必须遵守的基本常识,明清反复强调回归常识的重要。“我自己所表达的也都是人皆可知、人皆可说的常识而已,或者更准确说是我阅读得出的常识。”(《自序》)

  常识具有非常的意义,这是明清新著的价值所在。(畅销书作家田玉川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