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遗失的女儿》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遗失的女儿》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25 21: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遗失的女儿》读后感精选10篇

  《遗失的女儿》是一本由[美] 黛安娜•夏伯兰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400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013-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遗失的女儿》读后感(一):遗失的女儿

  《遗失的女儿》悬疑部分不难猜测,让我难以释怀的是那场灾难性的一见钟情。蒂姆为了达到自己目的诱骗未成年少女参与犯罪,茜茜轻信蒂姆的谎言赔上了自己的一生作者放大了爱情中的谎言和盲目。爱情中的骗子很多,傻子也不少。悲催的爱情轻则像《欢乐颂》里的邱莹莹一样,被白渣男欺骗了感情失恋又失业,重则像茜茜一样,二十多年来背井离乡隐姓埋名,每一天都活在悬崖峭壁上。

  时间不会抹去罪恶,但会让人成长。二十多年后的蒂姆绝口不提茜茜,茜茜宁愿抛下平静的生活也一定要说出真相。此时的蒂姆和茜茜之间,早已没有了爱情,他们的选择人性深处的最后一点良知。年少时诱骗茜茜,现在却宁可死不想再拖她下水;年少时被蒂姆蒙蔽,现在却不想看着他因为没有做过的事情去死。人的情感真的就有这么复杂

  州长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茜茜和蒂姆理应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十六岁的年纪不顾一切的爱都不能成为伤害别人的理由错误的根源就是盲目的爱,一定要擦亮眼睛

  《遗失的女儿》读后感(二):生命中不能没有爱

  用开会,听报告的一天,再额外用一点的时间读完了《遗失的女儿》,这么厚的一本书,可以说一气呵成。至于包括讲的是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我已经被故事深深吸引了!之所以这个故事能吸引我,是因为:

  一、作者讲述的故事是普通真实的。

  茜茜的母亲在她12岁的时候得乳腺癌离世了,于是她成为没有母亲的女儿,这符合被《遗弃的女儿》这个书名。于是她渴望被爱,所以,但蒂姆出现的时候,当蒂姆爱她的时候,她沉浸在爱的漩涡里难以自拔。于是当蒂姆要求她跟他们一起完成绑架案的时候,茜茜经过短时间的犹豫同意参与其中了。

  不过,他们的绑架案因为被绑架的女人即将生产而出现意外。陪伴孕妇的茜茜,16岁的茜茜在帮助她产下女儿之后,孕妇大出血而死,茜茜为了救这个女孩,带着女孩求助。在这个过程中,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女儿。于是她成为了未婚妈妈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善良的玛丽安,遇到了爱他的丈夫杰克,又生下了女儿德鲁。她的生活稳定而充满爱。可他们的案子 还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事实面前,茜茜选择了公布真相。她宁愿将真相告白天下,也不想在愧疚中生存。她拯救的女儿科莉由于她的溺爱有着严重恐惧症,但当看到妈妈的勇气的时候,她选择了抗拒恐惧,于是,妈妈,蒂姆在真相面前获得了解脱

  这样的故事,看似普通,却因为其有着很高的真实性,让读者更想知道答案。上一辈人的恩怨,下一辈人的生活,纠结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总想有一个明确的结局,当看到这样完美的结局后,感动的心落入它该在的位置

  二、真实的故事中爱称为主线。

  茜茜是爱蒂姆的,否则她不会不顾安危参与绑架,虽然她后来知道是被蒂姆利用了。茜茜是爱科莉的,因为她那时候才是少女,她用少女的那颗母爱之心带大了科莉,不过恐惧来自她的心底,严重影响了女儿,让她什么都怕。但母亲的勇敢最终让患有恐惧症的科莉战胜了自己。那是爱!杰克是爱茜茜的,在茜茜生病的时候,在茜茜告白她骗了他的时候,杰克不离不弃。玛丽安是爱茜茜的,在她的帮助下,茜茜可以上学,遇到了杰克,有了自己的是生活。德鲁是爱这个家的,她的热情,她的活力,让这个家庭充满温馨。最后,我知道蒂姆也是爱茜茜的,他宁愿接受终身监禁,也没有供出茜茜。人性的善在这些人物之间展现,让我们读起来满是温馨。

  茜茜是被遗失的女儿,科莉是遗失的女儿,但不管是谁最终都获得了爱!

  喜欢读外国文学,也许是作者的思维方式不同,也许是文化底蕴不同,他们的故事很是打动人心,故事讲述起了曲折,不直白。《遗失的女儿》我喜欢

  《遗失的女儿》读后感(三):《遗失的女儿》:不安,因爱而生

  这是一个不够惊艳,却足以令所有人喜欢的故事,她并不以惊奇取胜,因为惊奇之于生命并不真实。我们的生命,有太多内容都是由爱来操控,就连不安也是这样。

  被爱的谜题

  十六岁的少女茜茜对蒂姆一见钟情。他帅气,阳光,又总是刻苦钻研那些她遥不可及大学功课。更重要的是他对茜茜很温柔——尽管他对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于是当蒂姆向她发出在读者意料之中的邀约时,茜茜欣喜若狂,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的第一段感情之中。无论蒂姆对她而言是复杂的、还是如旁人所说“风流” 、“危险的”,茜茜并不在意。她以为这个男人一定是她的主宰,她愿意倾注所有。而实际上,这段感情也的确改变了少女的一生。

  很显然,每个人都是渴望被爱的——在16岁的青春期里更是如此。随着年纪的增长,个体对自身独立性的确认在加深的同时孤独感也在增长,“越长大越孤单”。而独立需要认同,这种认同便是“爱”。

  对于茜茜来说,有母亲相伴的童年美好的,这给了她执着坚强的特质。母亲是善良的。她无法弥补茜茜缺失的父爱,甚至后来没法陪伴茜茜成长——29岁时她被确诊罹患癌症。她只能尽可能弥补,留给茜茜的信便是最好的证据。

  茜茜原本可以平静地走过成长的时光的。但蒂姆的出现却打乱了原本的平淡。这是个偶然,却又似乎命中注定。

  爱与被爱同样盲目,尤其是当“另一方玩家”另有所图时。

  赎罪的本质

  爱上蒂姆之后,茜茜全心意地投入了这段感情。就好像是“铭印效应”,她死心塌地地追逐着青春时光里的第一束阳光,无所谓后果和结局,即使蒂姆对于她依旧是个不大清晰的存在

  故事突然在此时达到高潮。蒂姆希望茜茜可以帮助她完成一个危险的计划——绑架州长的妻子来挽救自己锒铛入狱妹妹。茜茜始料未及,却已无力阻止,只能按照蒂姆的计划行事。原本的轨迹依然不复存在,茜茜的生活正走向未知的悬崖。

  在这部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出色的心理描写。或许是由于作者曾从事精神治疗的缘故。无论善恶都是事出有因的。当蒂姆的计划出现意外濒临失控时,茜茜需要自己来把握方向。她的逃亡本可以天衣无缝,但她发自内心的不安却是她的决定一次次背离理性。即使上天赐予她幸运,给了她美满的幸福和平静的生活,她却始终无法摆脱偶然“为恶”的阴影。她渴望赎罪,因为即便无人问津,罪恶也会像十字架般压抑在他的心头,难以释怀。

  也许会有人质疑,最后的结局太过童话,但其实我们应当相信善意。毕竟爱是一种本能,而因爱而生的不安,是人性最终的底线。

  尼采说,道德是弱者限制和约束强者的手段。强者信仰胜利,但不择手段的人生,却与美丽无关。

  《遗失的女儿》读后感(四):爱的温度 37℃刚刚好 ——《遗失的女儿》,手心里你我互相温暖

  爱的温度 37℃刚刚好

  ——《遗失的女儿》,手心里你我互相温暖

  做多了各类习题,对于西方文化,我们总是认为他们是太过苛求小孩子的独立的,他们更多的不是在关注家庭;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任何一个渴望成功和渴求幸福的国度,都应该是充满爱的,人们寻求一张夜晚能够安睡的床,一双能够任你倚靠的肩膀,一群能够在任何时候都给予你支持的家人;所以当我们真正走进他们的文学世界,见到的故事也多是与这样的爱有关的故事——从这点上而言,温暖直透人心的爱,无论有没有瑕疵,都是每个人心底最为重视的最后的小宇宙,不论是嚼面包还是吃米饭,人们最大的能量都根植于此。

  可是爱真的能够拯救一切么,还是这仅仅只是我们的幻想?爱的力量能够让我们挣脱枷锁么,还是爱才是囚禁住我们的牢笼?我们为爱而犯过的错误,能否得到宽恕和谅解?更名改姓的茜茜,在故事里面,用那个一生在践行补偿的不安的灵魂,替我们发问。

  《遗失的女儿》假设了这样一场荒诞的绑架案,16岁的姑娘为了爱情替情人看管一个孕妇,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慌乱不幸中,产妇大出血而亡,绑架案变成了命案,这个接生了小女婴的少女,被迫突然成长——此前她送走过自己的母亲,手足无措间,她变成了一个拥有秘密的小妈妈,为了这份她亲手接过的担子和温暖,她在想过放弃和崩溃之后,远走他乡,试图去营造起一份温暖……

  作为一个母亲,茜茜无疑是过度紧张的。她为每一次可能引起的失误而感到恐慌:哪怕是骑自行车、忘记安全塞的高处插座这样的小事,她都担心这个她从上帝手中偷来的孩子科莉被伤到,她太过恐惧失去她,因而变得过度小心翼翼,直至让科莉变得胆小懦弱

  作为一个潜逃的罪犯,她却显得过于善良。为了一个背叛她欺骗她走上犯罪道路的男子,她甚至愿意付出锒铛入狱的代价。她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却将这当做上帝的惩罚。可她从来没有后悔爱过这个她偷来的孩子——因为她小小的手,支撑了她成为一个寻找爱并且托付爱的人。

  后来的后来,隐姓埋名为依芙的茜茜能够得到家人和孩子的谅解么?后来的后来,科莉能够为了这个过于爱她的“母亲”而学会原谅和学会勇敢么?

  “你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你是我师姐中最重要的无价之宝。而且你也是我的一份责任。我答应过你母亲要保护你的安全。我知道我做得太过火了,亲爱的。我知道我造成了你内心的恐惧,我很抱歉。你把自己跟我分隔开来好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也许你这样做是对的,无论者对我来说有多么艰难。”

  “我非常害怕在公路上开车。来这里的一路上我都害怕得要死,途中还不得不十几次靠边停下。只不过有些事情太重要了,我不能让心里的恐惧阻挡自己。”

  我想我们在这个故事里面都学会了谅解,学会了爱的距离,学会了包容与前进。也许爱就像是我们的体温一样,有它刚刚好的位置。如果像是拉萨尔一家一样依靠血缘来确定的爱,那显然是狭隘的,它冷冰冰的,没有温情,虽然不会出差错,但是就像是冰冻了的情感一样,注定是机器人才有的温度;如果像是茜茜原先爱的那样,无论对错,无论什么时候,小心翼翼、过于担心,那样的爱就太过炽热了,会灼伤我们的大脑,作出不理智的判断。爱的温度,也应该是37℃刚刚好的触觉,放在我们的手心,你我相互温暖

  y 林怿

  2013-8-25 21:35:07

  写于御庭园

  《遗失的女儿》读后感(五):从不被遗失的爱

  一个早上加一个上午,读完了夏伯兰的《遗失的女儿》,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任何人,无论年幼者,衰老者,伤病者,还是赎罪者,都应该为他们曾经犯下的过错受到惩罚。然而因为挚爱亲情,我们又可以适度原谅那些不经意造成的伤害,不将那些曾经加诸于死者的伤害再让生者更痛苦-----我为这部小说中人性宽恕的伟大和亲情的温暖而感动。

  十六岁少女茜茜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尽管生活贫拮,从小没有父亲,仅有的母亲的陪伴,但茜茜从不缺乏母爱;在母亲因癌症逝世后,母亲终尽力在临终前留下的许多信件陪伴茜茜成长,这些信件成为她最宝贵最无法割舍的财富。十六岁的少女情窦初开,当然渴望美好的爱情,英俊帅气的蒂姆的出现,很快让茜茜全身心陷入了这场情感之中,甚至愿意为他做任何事,包括参与蒂姆绑架州长夫人的行动。参与协同作案同样要受到惩罚,虽然我们可以原谅茜茜的无知单纯,甚至年纪才十六岁。茜茜没想到被他们绑架来的州长夫人已怀着八个月身孕,即将临盆。在那间小木屋里,茜茜独自守着州长夫人,措手不及慌乱地为她接生,可州长夫人产后大出血,只来得及看一眼自己的女儿便倒下了。犯下命案的茜茜带着婴儿逃离了现场,而外出的蒂姆兄弟返回后清理了现场,三人分头改名并逃亡。茜茜在“除死刑”组织的帮助下,离开了生活居住地,在另一名“除死刑”成员玛丽安的帮助下获得新的身份,伊芙,带着婴儿科莉从此开始新生活。工作学习恋爱、怀孕、生子。。。似乎只要忘却了过去,新生活就会像画卷一样美丽地展开。在科莉长大即将为人母的某一天,曾被蒂姆兄弟秘密掩埋的州长夫人的尸体被发现,而蒂姆也被抓获归案。伊芙通过新闻了解着案情进度,案情中,伊芙这个新身份始终没有被供认出来,而伊芙却被内心的内疚痛苦纠缠不休,为了内心的不平,为了蒂姆这一条生命,还有过去几十年来自己的过错,茜茜拨通了电台的电话,将当年真实情况告之天下。这真是一个勇敢的人。

  夏伯兰的故事,一如既往精彩的心理描写,让人对茜茜、对伊芙的情绪动荡与不安,一目了然。而科琳娜最后对养母作证的选择,以及茜茜的母亲一直陪伴茜茜始终的信件,都更让人感怀母爱的力量。我相信正是因为这些伟大的爱的传递,于是让茜茜只获得了一年监禁的处罚。遗失的女儿,但因为从不被遗失的爱,而最终拥有爱。一个让人热泪盈眶的感人故事。

  《遗失的女儿》读后感(六):一流的要素与二流的构架

  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有两个,第一个是最重要的,在当当上买书凑单……第二个原因是本书的作者算是同行,精神治疗师,以为其中必然包含不少专业要素。再加上上广告上神乎其神的吹嘘“令全美读者感动落泪、至痛挣扎的温情力作”,更多了几份期许。然而,读完后并未有不胜唏嘘的感受,更多的只是意料之中的乏味与无趣。唯一的意外之笔就是姬娜维芙居然跟蒂姆早有一腿。也许,这只是因为我读过更多情感与道德挣扎的小说而所导致的审美疲劳。但不得不说,本书确有其硬伤。

  本书的主打要素是“情感悬疑”。然而,无论是情感还是悬疑,作者都做的不够好。首先,从文笔上来看(本处指从译作上来反观,英文版原作没有读),作者,或者至少也是译者的笔力平平,至少在唤起作者的情感上功力稍欠火候。书前半部分主要意图烘托出一个16岁小姑娘的稚嫩、细腻与单纯的爱情,然而读起来甚为平淡。究其原因,作者虽然尽力铺叙若干细节讲述少女的所思所想,却始终刻画的不够生动。不得不说,利用茜茜母亲的书信作为章节开头的引子是一大妙笔,但作者却没能好好利用这一点。书信与文中另外的叙述仅仅简单交代了茜茜所处的状况,却没能更深地体现出母女之间应有的深刻依依之情。在这一点上,作者没能唤起读者足够深刻的情感共鸣。在描写茜茜带着小婴儿逃走后以及多年以来抚养时一直伴随的恐慌感时,也只是简单地以她对这个女儿的过度保护和女儿的广泛性恐惧症简单带过,而没有更深入的心理和细节描写。这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读者对故事发展的心理期许。

  随着故事的叙述,真相开始浮出水面,而茜茜的道德与情感上的挣扎痛苦,作者也仅仅用了不到两章的内容就刻画完毕,最后“坦白从宽”,茜茜人格的伟大就这样呼之而出,却也令人觉得苍白无力。在故事末期,科琳娜为了茜茜与亲生父亲与姐姐交涉的这一段,也是最该用力,使用最丰富、最生动的语言交流和内心情感描写以体现出“【至痛挣扎】”的这一段,作者却没有用力铺叙和发掘(丝毫不怀疑如果是韩剧这一幕能烘托出什么样的气氛)。在道德与法律、亲情与真相这二个最关键的感情纠缠挣扎要素的烘托上,是如此的软弱无力,以至于让人几乎感觉不到科琳娜的“至痛挣扎”。毫无疑问,这也是本书最大的败笔。如果一部以情感为主题的小说并没有唤起读者的相关情绪,那么这部小说本身就失败了一半,更不用说这部打着“情感悬疑”主题的小说了。

  其次,从故事的构架上来说,“悬疑”这一点,书中丝毫没有表现出来。作者一开始就倒叙的情节铺设,算是直接秒杀了读者的心理期许。读到第一章最后的人,联想到书名“遗失的女儿”(必须指出的是书名不是直译,原书书名为茜茜的秘密,the secret life of CeeCee Wilkes。从这一点上来说译者与出版社的思虑也不够周密)大概都明白了作者一开始的暗示。至少我是直接猜到了故事的大致走向以及结尾,除了绑架为什么如此成功的那一点。如此一来,即便作者读到最后,更多的也只有失望。

  因此,本书原本一流的要素就这样被二流的叙事方式所稀释。当然,每部文学作品必然包涵着文化差异,也许这才是更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作为中国人(就目前这个【年轻辣妈】才火起来的趋势而言),肯定很难对这种在美国更为普遍的“年轻妈妈”以及“寄养家庭”有深刻的理解和普遍的情感共鸣。本书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法律上的不足与不同的价值观念。作者似乎意图唤起更多人对于这种特殊家庭的关注与同情。

  《遗失的女儿》读后感(七):被替换的人生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两个遗失的女儿,一个是通过简介告诉读者的,州长怀孕的妻子遭绑架失踪后,随之不见的腹中孩子。另一个是主角,出场时16岁的女孩茜茜。

  茜茜12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也再没有什么亲属来照顾她,从这个角度看,她符合“遗失”定义。她的母亲对不得不把女儿独自留在世界上,显然百般万般不放心。去世前写了50封信给女儿,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爱一并留下。不幸的是,茜茜仍然在16岁那年走上了歧路,简言之,被帅哥迷惑,稀里糊涂卷入绑架州长妻子的案件,然后,又万不得已地变身为一个婴儿的母亲。同时,她还不得不割舍母亲的50封信,和16岁之前的人生彻底告别。

  中国人爱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茜茜在16岁切断的人生,二十多年后,于州长之妻的尸体被发现时,又被连接起来。此时,她是大学里受人尊敬的教授,有一位深爱她的丈夫和两个成年的女儿。这些最亲密的人,无一个知道她的惊天秘密,她如何向丈夫、女儿解释?如何得到亲人的谅解?还能够幸福地把日子过下去吗?

  再来看另一个失踪的女儿,她是第一个出场的人物科琳娜,已经快27岁了。二十多年里,她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实际上呵护过度,以至患有恐惧症。为此,她三年没怎么跟母亲说话,以实现独立。性格决定命运,往往是你呈现的性格,导致他人对你的态度。科琳娜在摆脱母亲的同时,不知不觉陷入对男友的依赖,应该说是这个男人试图控制她。所以,当故事开场时,我们看到的是处于困境中的科琳娜。而就是这个心理不够健康的女子,即将面对自己人生最可怕的变故。

  如果没有丈夫女儿的宽恕,茜茜从此聊无生趣,即使法律的制裁也无法让她得到心灵的平静。而对于科琳娜而言,“我拿什么来宽恕你呢?”,二十多年的母爱,能否成为宽恕替换了自己人生的那人的力量?

  在作者看来是可以的。而我总有点怀疑,感觉书结束得有点匆忙。前面的故事写的迂回曲折,后面的宽恕与救赎,交待得不够有力。比较而言作者的另一本《谜一样的女儿》,从悬念的设计、人物的命运要比这本更精彩。

  《遗失的女儿》

  《遗失的女儿》读后感(八):是失去还是得到?

  那些曾经我们不可一世的爱

  失去还是得到/

  闭上眼我现在能回忆起书中的每一个细节,年少的茜茜,帅气的蒂姆,疯狂的马蒂,慈祥的玛丽安,漂亮的科琳娜,懂事的德鲁,软弱的肯,以至于后来的伊芙,杰克都那么让人印象深刻。读到最后竟然抑制不住掩面而泣,为了命运多桀的茜茜么?为了她身边这么多宽容的亲人么?为了杰克伟大的爱么?为了科琳娜善良勇敢的心么?也许都有吧,总之这是一部让我内心和茜茜一样历经波折,心存感激,值得为一切美好的东西而落泪的书。

  茜茜出事那年也正是她美好日子刚刚开启的一年,年少轻狂的心和新鲜浓烈的爱,这一切都让她如此着迷,以至于心甘情愿为自己所爱的人误入歧途,以至于蒂姆将一切真像掩盖起来她也没有发现。书中妈妈的信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注意,或许这是比较老的俗套了,只是每次年少的茜茜一个人面临无法选择的绝境,留着泪水怀念母亲,想着自己流落寄养家庭的人生都让我止不住的心酸。

  对科琳娜的爱对于茜茜来说是种无法言语的爱,那里边参杂了太多的责任,愧疚和忏悔。直到科琳娜和母亲解开心结,再一次在监狱里重逢,只有三个字哽咽在我的喉咙,爱、信任。生活中没有什么比这些更让我们能去爱一个人,能去理解一个人,能支撑在艰难困境中的我们。蒂姆对于茜茜来说是这样,杰克对伊芙来说是这样,肯对科琳娜来说是这样,科琳娜对伊芙来说是这样。

  一本书历经了一个人一半的人生,一个故事串起了两代人的恩恩怨怨,一切都那么巧合,一切又都那么自然,自然的近乎真实,真实的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

  另外很喜欢哪个朋友龙妮,真心的希望我的人生里也有一位她这样的朋友。不管我历经风雨变成什么样,她依然会风雨无阻的来找我给我送东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