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鲤·荷尔蒙》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鲤·荷尔蒙》读后感10篇

2017-12-25 21: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鲤·荷尔蒙》读后感10篇

  《鲤·荷尔蒙》是一本由张悦然 主编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鲤·荷尔蒙》读后感(一):爱情需要包容与理解

  其实很早之前就摸过这本书(网购书的时候帮别人买的),当时他看完之后告诉我有点重口。因为当时手上有很多的书还没看,So就没留意它了。今天无意在书店看到这本书(2010.10初版的)....正题:

  《鲤 荷尔蒙》给我挺多震撼特别是关于同性之爱。也让我从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人对性、爱情的理解。特别让我有感触的是,有时候价值观的不同不能强行让一方接受另一方,包容、互相理解会得到更好的结果;爱情或者性有时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也许你轻易的得到之后发现也不过如此,渐渐习以为常,而不懂得珍惜。同性之间的爱比起异性的来说,来得更加曲折。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感觉同性恋者成为了弱势群体,应该更需要我们的关怀与理解而不是歧视与排斥....

  .......

  《鲤·荷尔蒙》读后感(二):荷尔蒙是个名词吗?

  一直以来支持这个书系 觉得是把书做的精致又自我的典范 并且成为我的灯塔

  但是不得不说换了出版社的缘故还是怎样 书的质感没有了哦 完全没有了...

  关于这个关键词我应当是完全没有发言权吧 从小受到的传统教育之类粗鄙的缘由但却是如假包换 只交过一次男朋友 而且还是牵手阶段就掰了 从此发现我对男女之情果然一窍不通 总是会搞砸了

  曾经在某处听过一席话 大致是说 如果你无法体会某种人生 那么看看别人的体会记录 听听别人的体会心得也是幸福

  嗯 看这本书 应该这是主要缘由

  对于还未出二十岁的头的我们这一代 荷尔蒙似乎成为感情的一种表达形式 大家似乎对感情的认识都很理性 觉得完全只是荷尔蒙作祟 无他

  所以荷尔蒙是名词咯?

  曾经认真看过的唯一一部韩剧 里面的女主人公就笃信这一点 坚持不愿承认留恋某人与感性的表达有任何关联

  当时觉得这个理论帅呆了!可现在看来 那不过是逃避自己的借口罢了

  现在的感觉 荷尔蒙已经不能完全是名词了 它也是形容词 也是副词

  和现代汉语书上的表达无关 口语中就算把它用作动词大家还是能够理解个中深意的吧

  整本书还没有读完其实 珍妮特•温特森 周嘉宁 嗯 我就是从这个书系里了解你们喜欢你们的 我会坚持 所以你们也要坚持做自己呐!

  赵婷 和我的一闺蜜同名 但不得不说这篇里的赵婷和我所认识的那个她截然不同 奇异的是 本书中的此赵婷 却做了我做梦都想做的事 做了我想在未来人生里一定要体会的事

  一如既往 还是会支持 但也希望你们能够一如既往

  话说...记得以前是挂凤凰出版社的名 果然还是港台挂名出版的书 质感真的很棒...

  《鲤·荷尔蒙》读后感(三):性与爱

  关于性,其实我一直很抗拒。一直看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性场面的描写看得胆颤心惊,而且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有大片的性场面的描写,而且那些场景还都被赋予了哲学的寓意。

  看完这一期的《鲤》,他们不管在讨论什么问题,其实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我,性是一个很美妙的东西,它就像空气像吃饭像喝水一样,在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

  很多都在讲,性是爱的升华,是爱在荷尔蒙的作用下的产物。我想这更多的是女人浪漫主义的想法吧。

  我倒是希望,性由爱而生。

  这是一条我不曾探索过的道路

  《鲤·荷尔蒙》读后感(四):让“荷尔蒙”来得更猛烈些吧

  新一期的《鲤》,主题夺人眼球。张悦然说:“最初决定做这个主题的时候非常兴奋,可是真正做起来,并没有想象得那样奔放。我们似乎高估了自己对于‘性’的热情。”没错!在这个爱的大萧条时代,无论什么都褪去层层包裹,以赤裸裸的面目直抵本质核心,性乃至与其相关的符号铺天盖地,而我们却对它兴味索然。当苍井空的作品四处流转时,还有多少人依然流连娘子军战士短裤下偶然露出的美腿呢?

  其实,一群熟男熟女聚在一起讨论自己对性的认识,以及性在自己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优雅地行之于文且汇编成册,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让人感兴趣的事。时代进步了,我们也进步了,终于修炼到可以正视自己的欲望,正视欲望中的彼此了。

  首先推荐的是《欲望》。珍妮特•温特森很文艺地分析了在当今这种“升级文化”中,欲望的功用及其在生活中的位置。显然,相比一见钟情,她更相信一见钟“欲”,因欲望而起的种种纷扰是值得的,但是得到最高推崇的依然是爱情,因为“爱情值得上一切”。

  《没有真正的AV,只有想象中的高潮》和《素黑×汤祯兆=色情VS性对谈》是值得特别关注的。两篇文章都是用理性的精神来审视性感的AV。相信这样的文字可以让大多数人耳目一新。前者,科学松鼠会的小庄积极发扬了科学松鼠会的精神,分析AV带来的高潮其实源自观众内心,并从生物学、社会学的角度予以分析,又以数个相关的科学实验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而素黑跟汤祯兆两位香港学者则从文化研究的层面剖析日本AV产业繁荣背后的隐忧。AV女优们是如何入行的,她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这样的工作带给她们的究竟是什么。

  这种科学、端正且坦率的对待性的态度的确是值得称道的。毕竟,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而“惊鸿一瞥”便能血脉喷张的高浓度荷尔蒙也逐渐从我们身上消褪,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客观冷静而又条分缕析高屋建瓴的审视,心平气和地来讨论我们曾经迷恋又迷惘的人与事,曾经满怀疑惑又心驰神往的场景,并以这样的方式来向我们曾经的青春致敬。

  当荷尔蒙的气息已经铺天盖地时,我们还有这样一本书专门来讨论它,可见我们对荷尔蒙的渴求,也可以想见我们体内的荷尔蒙已经稀薄到了什么地步,更可以想见处于狂欢时代的我们对于自身的失望。柏拉图说过:“任何一种快乐都不如肉体的爱来得更巨大、更强烈,但再没有什么比这更缺乏理性了。”在“非理性的爱”和“巨大的快乐”面前,文字是那样苍白无力。然而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文字,不仅作为这个时代青年的精神切片,更为了修缮我们濒于坍塌的爱的殿堂,因为它书写的虽是最本能的情欲,但呼唤的却是爱的能力

  《鲤·荷尔蒙》读后感(五):这不是书评!

  小学时同性恋似乎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词。

  我有两次被吓到。第一次是六年级看《挪威的森林》玲子讲述经历中那个女孩。第二次是初一看《喜欢就是喜欢》,看了几集才意识到都是男生。惊惶失措

  一直告诫自己不要腐不要腐,但就腐了,慢慢地接受。作品中的故事好像刻意隐藏了其坚硬的棱角,现实远非三次元那样简单。美美的故事我曾经看过,真实的残酷会毫不留情地将美美们刺穿。

  古有屈子,下有汉皇,更不必说明清时期的普遍。古时男风似乎从未停歇。到了近代却讳莫如深,我未生活在那种压抑的年代,不是见证者何来深刻

  现在的姑娘疯狂到令人厌恶,她们只会说你们相爱吧相爱吧。被父母承认是多么难能可贵!她们根本什么都不明白

  现在的人看的很开,但他们说我们接受他们,同性恋精神有问题已经很可怜了。有个姑娘就是这样对我说,语气带着厌恶,我当时心里很不舒服

  八十年代的jijian罪和到了近年才修正说同性恋不是一种病,还是让傲慢与偏见随处都是。(题外即使到现在手淫还是被人伤身体,在中世纪教会还会给青少年们上“刑具”限制其手淫行为

  《天才瑞普利》中约翰的爱让我感触良多,哀叹于结局的死亡之声。看过《费城故事》觉得临死之际有爱人家人陪伴,很幸福

  今年七月台大医院艾滋血事件,我没有为移植器官的病人感到不平,只想到那个人——父母都知道他的性向,承认他和男友的爱情,却突遭横祸死去。多可惜!

  之前看到一条微博——我领导最近在抱怨:过年去接表弟回家过年,表弟带了一个男人,还向我介绍“哥,这是我媳妇”。多幸福!

  the end

  2011.11.14

  《鲤·荷尔蒙》读后感(六):忘乎欲望,忘乎所以

  “冬天是个谈恋爱的好季节,涂涂,你就多加点衣服吧。”当我无心路过寝室楼下,看到旁若无人亲热状的一对对小情侣们时,一股莫名的非礼勿视的羞涩感如庐山瀑布般在心中飞流直下,姐以堪比F1赛车的反应速度立马低头把玩手机。此时便及时的收到了某闺蜜的短信。如上所述。

  瞬间感到满满的酸性气体盘旋在头顶上空,,呵呵的笑,没有传说中突如其来的无力失落却还是在应景的瑟瑟凉风中打了一个寒颤,然后不禁感慨一切景语皆情语,又到了复复年年年年复复该加衣服的季节了。

  改编似的写写自己和某人的故事,完整的100条,从喜欢到漠然,让人觉得突兀,似乎成了剪接后的片段,像是美国动作大片中,剪了原本该有的荷尔蒙基因后,剩下的即使不是枯燥无味,或多或少的可读性也随之减弱而显得不伦不类。有时确实自己也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思维,尤其是在对智商和情商要求极高的充斥着欲望和激情的现代式感情面前,我只能无奈而无力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有时候情绪化太严重,整个人每时每刻都是过山车,起承转合完全没有预兆,也许高潮未到,大幕已落。

  每次深深的反思后,不知道得到的是自我陶醉还是自我满足亦或是自欺欺人?经常听着室友说着那些大家彼此心照不宣校园社会化的荷尔蒙现象,我开始暗暗地觉得自己的庆幸。在伪装纯的心态下,心中洋溢着满满的不含清高的自我优越。有时会想自己是不是太自我,太虚伪,即使把话说成这样,还是不愿承认自己内心深处或多或少的对于一种司空见惯现象的不屑和嘲讽。还是会说着无关痒痛的看法或者笑着寒暄和打趣。甚至在某些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愤慨谩骂之时,仍然可以恬然淡定而违心的说一句,欲望不是衡量道德的尺度。专注欲望,忘乎所以,才是青春的大气。

  我开始清高的意淫自己是不是一直从骨子里崇尚一种薇薇安式爱情。在多年前看过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后,在我不懂爱的时候,我似乎就开始憧憬那种感觉。感觉我们也许每天都在擦肩而过,或许一生都不会谋面,却能始终保持着它自身的一些神秘方式。似有似无,若即若离。有时也许只是一个短信,一封邮件,无关乎相貌身高和地位,只是纯粹的心灵鸡汤。每天都顶着阳光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穿行的我们也许需要这样完美的精神游戏。我们始终孤独,只需要陪伴,却不需要相爱。可惜我总不是那个能坚持到最后的玩家,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有一个人能坚持到最后。这个游戏还是会完美。

  欲望。不避俗的觉得这是个肤浅却深奥的话题同学打趣的说,半夜睡不着只有三种情况——想暗恋的男生;想男朋友;吃的太饱撑着了。我笑,多想放肆的开玩笑,哟,就是想男人呗。还是生生的咽了回去。自嘲而实事求是的说自己是一个与生活格格不入的人,并不是没有朋友和爱,也不是所谓的一群人的孤独和狂欢,亦不是矫情的觉得全世界都不懂自己。我只是深深的感受到这是一种性格的弊端,所有实体的行为被心中无形的制度所约束,却一直在做思想上专注欲望,忘乎所以的坏姑娘。

  这些天看了鲤系列,在《因爱之名》中说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他们从来不曾对我们解释,这个世界的规则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只是把一切往最严重的方向去说,而我们就在这样没有道理的规则里长大,渐渐地学会不去问为什么,因为其实他们也并不知道规则是怎么样的,他们只是要预防最最坏的后果发发生,因为他们或许曾经目睹或者参与过太多的后果。”我觉得可能是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让我没有勇气去伸手抓住另一只虚幻的手。我不敢承诺,没有开始就不会有结束。所以在荷尔蒙分泌还在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范围内时,我万万不会冒险去打破小时候便在脑海中树立的对于爱情和欲望根深蒂固的制度。我现在想起来,从我很小的时候起,,妈妈就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任何有关这个世界的美好,她只是反复的提醒着我,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可怕危险。马路上任何搭讪的人是不能理睬的,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而活着,只有家里是安全的,只有父母是不会伤害我的。

  我开始思考,我想要的是不是只是一种纯意念的东西。就像男生心中的女神,倒不是多么漂亮聪明想得到,只是一种谦卑的欲念,甚至是一种寄托和信仰。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看见了,便安好了,走近了,还会不会有那丁香一样的忧愁,丁香一样的芬芳?

  原来不可名状的欲望是那么谦卑而神圣。它绝不是实体的欢愉和放纵,它会有一种更深层的东西。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也许欲望亦是如此。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为了应景,大言不惭的说句——我懂。我懂什么叫做专注欲望,忘乎所以。

  盗版一下人气网络文做个俗套的结尾吧。

  做一个淡淡的人,不浮不躁,不争不抢,不去计较浮华之事,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去强求。淡然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不要轰轰烈烈,只求安安心心。

  有爱情,便全心对待,没有爱情,也一个人惬意。学会一个人生活,不论身边是否有人疼爱。做好自己该做的,有爱或无爱,都安然对待。缘份到了,伸手便去抓住,缘份未到,就去为自己营造一个温馨的小世界。爱情,本就是件宁缺勿滥的事,急不得。无论心情怎样,不要让自己颓废,每天从头到脚都要干净得体,要随时带着微笑。

  用空闲的时间去丰富自己的内涵,不一定要样样精通,只是要让自己多明白一些事,不学会透过表面去看一些东西,经历的多了,懂的便多了,懂了,就不必多言。

  平时不多说,会说即可,朋友多自然是好,若做不来,那有几个知心的就好了,交友随缘,虚假的应付交流,不要也罢。该得到的,要付出努力抓到手,不该得到的,想也不要去想。 做一朵传说中的铁莲花,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信仰,不急功近利,天浮夸轻薄,做到宠辱不惊,也会大笑,也会打闹,心却静如水。淡定安逸,学会懂得,从而学会慈悲。

  忘乎欲望,忘乎所以。值此后光棍佳时代,与诸君同乐。

  《鲤·荷尔蒙》读后感(七):一道被月光打湿的墙。是我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丢失的信仰。

  荷尔蒙终于出版了。应当感谢悦然的坚持。执着的女人是美的,这让我仿佛又看到了春迟明亮的双眼。

  就在上周。有一个男人试图包养。我说。我性格不好。脾气暴躁。他说没关系。只要性和谐就好。

  还有一个朋友。突然跟我坦白。其实我当初接近你。是想和你一夜情。

  还有一个男人。他不断的打来电话说他有生理需求。

  还有豆瓣里不断而来的求炮友ONS。

  这让我情已何堪。15岁看情色片。16岁第一次尝试性。没有想像中的快感和高潮。只有空虚。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为这般无聊的事沉迷。再到二十过后。一路走来。终于觉得困倦。几乎停止了自己的性生活。也停止了感情。仿佛抛弃什么。独自赶路。也觉得轻松。偶尔身体里也会冒出小小的欲望。不去想它。听一首歌。或去阅读。什么都过去了。

  事到如今。我仍不明白。

  不明白南京大屠杀时日本人为什么强奸了两万中国妇女。不明白恶搞研习营里虐待性趣用品的人们。不明白杜拉斯为何会有那么多的情人。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对于性如此的疯狂。我还一度怀疑人们是不是都着了魔。

  她问:你的荷尔蒙是否已被稀释

  从当初的文艺片隐晦的词语到如今无尺度可言的AV。千百年来,人们对于信的执着甚至超过来金钱利益或感情。人们愈来愈坚信这是一种本能。一种最基本的需要。和保护自己一样理所应当。可是。越来越多的调查显示。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和恋人做爱时必需想着偶像或初恋才能达到高潮。越来越多的女人成为性冷淡。从少女时期看文艺片里的半裸露画面,看得下体潮湿。到现在看残忍刺激的AV也无动于衷。

  从那时的对音乐热情。曾以为生命中绝不能没有音乐。学习吉它。练习声乐。和小主唱流浪。到现在在路边看到卖唱的不会多看一眼。

  从那时的热爱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情人。洛丽塔。在路上。还有一切的一切。从未想过那天没有阅读。我要怎么过活。到现在公司到了旺季。没日没夜的加班。不知道鲤是什么时候上市的。

  还有。从那时的从未想过会离开你。到现在。不知道你的身影在那道地平线里。

  从那时到现在,从那里走到这里。我到底经历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我想我是怎么了。也许你知道答案。

  《鲤·荷尔蒙》读后感(八):沦为伪情趣用品的荷尔蒙

  淘宝网上总会有一些奇怪的商品,甚至有叫做“小泽玛丽亚体液”的东西。当然只要看到商品图片你就会知道这不过是类似润滑剂的情趣用品。但能将润滑剂价格瞬间提高几倍的并非什么所谓高科技还原小泽玛丽亚体液的PH值内环境,其实完全是标题文字带给人的想象。

  如果这一期的名字叫做《鲤•性》,我可能连看的欲望都没有,但荷尔蒙不同。相对于性,荷尔蒙是更能给人想象的原动力,抛开达成性爱这个最终结果,荷尔蒙更大的作用是让男孩长出喉结、阴毛;女孩乳房发育,出现月经。如果性对于青春期的少年是神秘,荷尔蒙带给我们的其实更多是羞辱。我从心底里想知道这本由几个八零、九零后女孩编写的小说杂志是如何阐述荷尔蒙,可惜让人失望的是我感觉不到丝毫的“力比多”,看到的只是类似“小泽玛丽亚体液”的廉价情趣用品。

  我身边很多男性朋友对于女性搞艺术创作都颇有微词,认为她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种论调多少与法国男人说法国女人开车永远不会走直线一样带些性别歧视的味道。但种种事实表明也的确如此。少数在艺术领域里取得成功的女人不是LESBIN就是单身,原因很简单,她们的荷尔蒙分泌都不正常。

  这是一期从卷首语就开始跑偏的东西。如果想从社会发展来讲性,你就要有足够的资料作为后盾至少要让你觉得你对此下过功夫,而不能完全是由你自己臆断,让人觉得你信口胡说。事实上你只要GOOGLE一下就知道这二十年里无论是美国与中国性犯罪都有不同比率的增长,而中国早孕、婚外情、性工作者更是呈几何倍数增长。这种随意就将自身的小文艺青年范无限放大的全宇宙的后果只能是整个杂志都混乱不清,毫无主题。

  作为创造型主编,首先我不知道我这词合不合适。但越来越多小说写作者开始尝试编书做集,这是好事,就好像演员演而优则导,只是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站错了位置。无论偏向哪一边都会在整体上显得突兀,这期内容尤其明显。一篇过于平庸且带有误导性的卷首语和另一篇故作惊世骇俗却毫无内容的小说,顿时就让杂志显得十分不入流,作为主编不能退自己的稿子,这是一件挺可怕的事。那个《一千零一个夜晚》不用换名字和小说里任何一个字和标点放在任何一期《鲤》都没问题。所以整本杂志杂乱无章,而且性别符号过于明显,小女孩的东西全部躲躲闪闪言不对题;小男孩的东西又太过直白,刻意过了。整本杂志以性为题却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八零后与九零后对性的萌动与想象,死气沉沉的好像是虚假的性学报告,没有一点高潮。而整个杂志最终也沦成一个宣传语诱惑、包装精美但打开后却是一个做工拙劣的情趣用品。

  说到情趣用品,这种二千年前就出现的产物最初到现在都是以保健为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和治疗性功能障碍,只是现在人们习惯把它当成一种催情工具,说到它的医疗作用反而会有些嗤之以鼻,就如这期的主题,只因一个性字而变得暧昧无比,但说到底鲤的每期主题都逃不出情与欲,哪样不与性有关。好不容易直接提出来一次,反而好像情趣用品一样上了不台面了。荷尔蒙是人类的成长激素,绝非情趣用品,更非催情的春药。你我都懂的。

  《鲤·荷尔蒙》读后感(九):色情的底色,是情——读《鲤·荷尔蒙》

  色情的底色,是情——读《鲤·荷尔蒙》

  文/岂有此女

  古老的拉丁谚语说:爱后,动物伤感。

  前阵子热映张艺谋的电影《山楂树之恋》,纯爱年代的动人故事,反而遭到一些不解与诟病。我一个姐们说,明摆着什么都懂,还什么都不做,世界这么乱,装纯给谁看?是的,我们已经很难相信纯情了,纯情赚过眼泪之后,我们却害怕成为纯情中的任何一方。

  跟我年龄相仿的这一代人,成长在性教育缺失却对欲望不再遮掩的年月里。性,由恋爱里的最后一步愈加发展为第二步甚至第一步。第一次春梦,第一次性幻想,第一次游历他人身体的时间刻度......还有几个人可以记得清楚?一切都变得暧昧而模糊,欲望渐渐成为一时脆弱的放纵,成为不代表亲切的拥抱,成为不懂拒绝的欠缺,成为激情褪去后的动物伤感。

  今年上半年,一个叫做苍井空的日本AV女优为青海玉树灾区捐款,让中国粉丝们“大为感动”。一个朋友说,如果没有日本的AV,中国性教育根本一片空白。而这个生于1983年、身高155cm、胸围90G的“苍老师”,无疑是这一代年轻人心目中神圣的性启蒙。

  自古远洋渔业发达的日本,那些出海的男人与守望的女人,成就了这个极端性压抑的国家以及它如火如荼的色情产业。在这群如火如荼的压抑里,我喜欢一个叫荒木经惟的日本摄影师。这个日双子月魔羯金星巨蟹的日本男人,以日本式的隐匿与狂虐来用镜头诠释性与死亡,如同在被约束到极点的压迫中寻求到了反叛的突破口,重新解读真实的欲望与内心的契合。

  荒木经惟的作品里,我最心水的是讲述他与亡妻阳子的电影,《东京日和》。这部干净到止于牵手,连一个吻都没有的影片,我看过很多遍,却仍然无法记住情节。对于美好,我们有一种偏执的记忆,这种记忆让人可以过滤掉很多无足轻重的情节,而只剩下一些感人至深的细节。

  始终认为,色情的底色,是情。我固执地相信,情色爱好者是是带着一种真诚的,离经叛道背后一定有份摄人的纯洁。

  我进入荒木的官方网站,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

  「私の写真人生はヨーコとの出会いから始まった。」

  他说:我的摄影生涯是从与阳子相遇时开始的。

  秋天来了,我能想到最好的事,就是和心爱的人并肩牵手重温一遍《东京日和》。可我倏地发现,那些牵过的手与错过的肩都不在了,这个拥挤而稀薄的城市里,渐渐遗失掉相遇的缘分与追逐的勇敢。

  生活就是一场毁灭,时光注定会摧毁我们自以为无以复加的纯真。孤独的纯真者,贪恋着动物的伤感,呵护着日渐冷却的荷尔蒙。对于生活,我战战兢兢地奢求,希望自己能够始终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始终保有耐心与真诚,谈一场始于牵手的爱情。

  《鲤·荷尔蒙》读后感(十):瘾君子

  在初中是不愿不懂不需要 在高中是佯装 不参与任何诸如此类隐秘又热烈的讨论

  所有了解来源于网路 无意听到的网站地址 诸多的链接铺张成巨大的蛛网 把体液蒸发出腥甜气味

  而自以为是异类 忘了时间点 开始发现对所有异性的情色卖弄BQ不能

  但这一点都不能说明什么ED之类的问题 只是自此后开始了关于性的 另一个领域的 知识攫取

  生理和心理对肉欲的需求与异性恋并无异端

  但我一直想知道

  自己究竟是不是纵欲的人

  看但不嗜好也不会传播更不会参与讨论黄段子 所有的动机都不会直白说明只会守株待兔般暗中挑逗暗示 在所有场合显得表象正直单纯无公害有距离感

  但却养成了失眠便SY的习惯 有一些时间段异常频繁却克制不能

  甚至会慢慢培养出对真实的肉体期待又恐惧的心理 甚至想也许硅胶娃娃是好的选择

  但这些通通都不重要

  我只是很奇怪

  在重新翻阅书中的一篇小说时 所有的情色段落都被脑海抹得干干净净 不留一点意味深长的叙述回味 而剩在脑子里的只有遇见和分手的纯感情戏码

  我想我彻底把肉欲与感情分裂了

  从此以后变成一个只懂得与无数陌生身体419的柏拉图爱情信仰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