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知道答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历史知道答案》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5 21: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历史知道答案》的读后感10篇

  《历史知道答案》是一本由夏昆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2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一):历史本身就是答案

  历史本身就是答案

  说到中国从古至今几千年来都留下来了什么瑰宝,可能我们会脱口而出,团结相亲相爱的五十六个民族,人民信仰的宗教,地大物博的能源,传遍祖国大地传统手艺,蓬勃发展经济实力,国泰民安的祥和社会井井有条且不断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辽阔壮丽的山河景色,世界顶尖的航空力量,驰骋海陆空的解放军部队,先进现代化的军械设备等等,我们的国家值得骄傲的瑰宝多的数不胜数,但是我们在先进的同时,通常忘了去回顾过去,令人铭记又是非不断的历史。

  历史,在古人反复磨合真实性记载下来后,我们才得以去解读过去,人们对历史的需要不亚于今天数理化对人们的重要性,在古代没有那么多的科目,没有那么多的娱乐方式,科举考试也只是对四书五经等书的考核,平时的文人墨客们也是以酒为媒,吟诗作对为乐。

  历史资料传承到了今天,人们对历史解读的见解也多,写书的人也多,就催生了很多对各种历史资料对比后独特或扭曲了真正历史进程的书,更巧合的是,在影视作品百花争鸣的今天,人们很乐意将扭曲了历史真相的素材搬到荧幕,人们非但没有排斥而且还越来越推崇,有把历史朝代混为一谈作为创新的,有把时代穿越作为爆款IP的,有把宫斗作为历史进程推动因素的,有把野史当正史侃侃而谈的。

  在手机、平板电脑影响力远超于书籍的今天,在电子设备和书籍的选项中几乎成一边倒形势,相比史书的枯燥,似乎王者荣耀更入的了00后的眼,时代发展造成的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停止在了学校中的填鸭式教育

  所以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下我们对读史学史解史的态度,在这个不进步就要被淘汰的时代,不创新就是退步,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学看上去和现代搭不上边的历史呢?我们要在宫斗中学习宫心计么,我们要像四子夺嫡一样建立自己的团伙么,历史能让我们学到什么真谛呢。

  其实历史早就知道答案,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正义远没有政权重要,组织中需要左派和右派,长远的计策必须有人付出牺牲。

  历史早就形成了规律,无论我们所处的现代,都要遵循这历史早就知道了答案的规律。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二):轶闻趣事,尽在此书

  现在写进历史书的历史有多少是真实的,我们不得而知。各种历史文献、著作,又有多少记载是真实可信的呢?换位思考,很多历史记录者会因为个人的立场、喜恶而决定其记录的偏向性。明明历史上可恶的人,但是记录历史的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偏袒他,而有的人原本耿直为善,却偏要被抹黑,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不过,这次读了《历史知道答案》倒是让我明白了,不管怎么以误传误,历史终究会告诉我们真实的答案。

  《历史知道答案》这本书是中国诗词大赛擂主夏昆的作品,我喜欢他的这种写著风格。说道历史,不是传统的史书记载形式,倒是一种轻松幽默的讲故事形式,在“调侃”之中与我们一起来揭示历史的谜底,像野史的戏说,但又非也,它是考究的,因为有理有据,读后有恍然大悟之感;但也不同于正史的一本正经,因为那样太枯燥了,它是轻松的,让人喜闻乐见的。

  他敢于披露《史记》等一列正统史书的不妥之处,以独具风格的评说方式来解读历史的真相。按历史发展的脉落,以一则则短小的故事形式来分析历史中各人物性格、立场、为人处世、以及轶事奇闻。

  其中有楚汉相争两大霸主,谁正谁邪,后人是因为历史选择了由谁继续往前推进,而把这人列入正道,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众说纷纭,而夏昆的这番解说又让我耳目一新,且不说到底是否分出是非,而是这种客观的分析耐人寻味,并且很有兴趣读下去。

  秦末的起义,那真是为了正义吗?非也,更多是为了政权。西汉吕氏权力过倾,而被诛灭,大臣选择继位者,挑选温和一族。历史上,有人求荣,有人坦荡,有人为利不择手段,有人软弱涣散,一朝朝更迭,一代代推翻,有外患有内讧,有人的性格里好多过坏,有的人为人里恶大过善,这些历史人物都归何处,历史终究给出答案。

  处世之智,立身之本。汉丞相周勃陈平,面对汉文帝的问话,一个老实答不上来,一个回答巧妙避开不知的答案,幸好汉文帝还算明理,所以,两位丞相都没遭罪。看夏昆的文字写得是相当风趣,而且文字还与现代接轨,“领导”、“下班”等现代汉语都巧妙得穿插其中,既让读者看懂,又不禁宛尔一笑。为人臣子者,伴君如伴虎,处世之智更显重要。

  历史中的这些逸闻趣事儿还真不少,不说不知道,说了我们不妨也客观地来瞧一瞧,没谁也能从中悟出些许道理的。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三):读史读人性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费朗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历史真是这样,当我们阅读一本本历史书籍的时候,借由文字走进一个个历史场景,走进一个个历史人物的生命当中去,了解那个时代的风起云涌以及风云变幻。一场场的权力争斗,便是一次次对人性的揭示和起底。

  刘邦在与项羽争夺权利的战争中,残酷地对自己的老父儿女妻子不管不顾,最终靠着厚颜无耻和狡诈荣登大宝,开拓了汉王朝的伟业,但其人其品未免遭受后世诟病。

  项羽虽凶残,杀人无数,可是乌江那慷慨激昂的一刎,为他赢得了后人无数的同情和赞颂。

  石奋不学无术,全靠谄媚上位,却居然混了个家族五人担任二千石的好事,不得不令人一阵唏嘘。

  田横五百壮士之死,用生命诠释了“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风骨,读来令人动容敬仰。

  任安、田仁、司马迁三位好朋友苍凉而屈辱的命运,到最后依然树起自己生命最后的尊严,让人也思索起自己的人生

  ……

  夏昆老师这本《历史知道答案》历史点评文集,撷取的是西汉这一历史时段的历史人物。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性的黑暗与残酷,狡诈和凶残;也看到大义凛然,舍生取义,一诺千金……

  古今同源。一段段过往的历史及在历史中演绎人生的人物,他们人性的呈现也正是我们人生的写照。再过若干年后,我们也成了古人,成为了别人评说的人物(能登上历史舞台被历史记载的也许是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小人物不足矣呀)。然而变的只是一个时代和环境,不变的是人性。

  如此一说,历史这面镜,它旦古不变地照着阴暗与光明,残暴与慈悲,无情与深情,懦弱勇敢……种种复杂的人性共存。

  历史让我们认识到,社会、人性的存在不会只有黑暗,也总有一抹光明的亮色照向我们的生命深处。无论我们于工作生活中遭遇多大的困境和风雨内心要有那一线光明指引,指引我们驾驶着自己生命的小舟奋勇向前。

  而每个人受学识和生活经验所限,各自读到、理解到的历史和人性却又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从中,相对得到人生的一丝借鉴又或是启示,便是开卷有益了。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四):你要的答案就在这里

  历史本来很有趣,历史方面的书籍在市面上一直处于至高地位,各种各样的人都去写历史,然而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入自己的观点。历史其实就是那些事、那些人,如果想要写得与别人不同,就必须对历史本身有着十分深入的研究,光是参考一些文献是不够的,重要的还是对历史的广泛认知。这本《历史知道答案》是作者夏昆的第一本专注于历史的书籍,之前他出版的大都是写与古诗相关的著作。

  看历史主要是为了丰富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很多理科生觉得历史没用,是死知识背完也会忘。其实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历史本来不需要背的,而应该是一种十分吸引人的学科。当你看到历史真正的细节时,你会发现古时候的人物思想不亚于现代人,甚至有很多超越了如今的人。历史中有很多错误,有的错误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我们应该直面这些错误,为的是未来做出尽量正确的选择。

  对于那些历史名人来说,他们做出的每个决定都是影响力巨大的,但是不要忘了,群众的人数更多,他们是能够影响这些决定的。于是书中就采用了一种更加接地气的方式,从基层写起,把历史的细节一一赘述。很多人的决定好像就是那么顺理成章的形成了,其实仔细研究一些就会得知他们做决定时收到了周遭很多影响。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在历史书中忽略的小人物,那些名人之所以出名无非是做出了某个决定,而这个决定碰巧在当时很重要。

  我们如今的疑问很多,无论是对历史的疑问还是对当下的疑问,然而反观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几乎所有答案。有些历史不堪回首,越是这样的事情我们越应该重视,这些早已有答案的事实为什么如今还会有人在继续犯错,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汲取历史的教训么。但是历史也是十分现实的一件事,它会让人们对自己的幻想绝望,很多无法实现的事情在历史中早已得到证明。和平是永远不存在的,我们能做到的不过就是尽量维持一种平衡。

  这本书能够把历史结合现代生动有趣的讲述,语言的精炼与准确使它更加吸引读者,与其说这是一本历史书,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历史的字典,从中能够找出现实的答案。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五):不一样的历史

  文/河北小珊 评《历史知道答案》

  历史是什么?个人比较认同梁启超的解释:“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在这段定义中,也对历史的意义作用做了阐述,今人可以以史为鉴!的确,读史可以阅世、读史可以明智、读史可以育人、读史可以资政。

  历史的趣味性之一就在于它的可评判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读史的人都可以有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独到的见解和体悟。但同时对不少读者而言,历史又是一门严肃晦涩的学科,无数的年份和人物搞得人头昏脑涨,很难寻觅到其中乐趣。

  个人一直认为一个可以在历史面前高谈阔论的人,一个愿意用心思考历史,将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人和事情联系起来,甚至可以在朝代之间超越时间空间距离,找出共性,总结出关于人性的、时代的、权益的规律的人,是一个充满智慧魅力的人。

  夏昆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熟知历史,他的《历史知道答案》主要记录的是西汉时期的皇家贵族的事情,有人人熟知的刘邦、项羽等帝王谋天下的大计,也有后宫女人们对于荣宠、地位、家族的争夺较量。有不畏生死和强权的义胆忠肝,也有独善其身终抵不过阴谋阳明的悲哀。有对文人雅士的过人才华的褒奖,也有对其在权势面前的步步为营。这本书讲述的历史不同于正史的严肃晦涩,也不同于八卦、戏说的杜撰、漫无边际,而是兼具史学的严谨和文学的趣味。

  就其内容而言,书里不时闪现出来的许多锐利见解和生动流畅的议论,不但给读者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冲击,而且在对历史的照察和体悟方面予人智慧的启迪。就其风格而言,本书幽默却不戏谑,既呈现正史中的乱弹,又展现野史中的真相。作者对历史的解读犀利、独到又不偏颇,通过深挖细剖历史的细节,以符合时代特点的语言和观点,使读者拨开云雾见月明。就其意义而言,历史其实就是一面镜子,说的是前朝兴衰的往事,说各个时代的缩影,说人性的善恶真相,也说今人要学的处世之智和立世之本。

  朝代更迭,其实不过是人来人往的轮回,你方唱罢我登场,主角在变化,演绎的故事在变化,但是人性不会有大的变化,趋利避害说到底不过是人性使然。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六):历史百味杂陈

  从小就喜欢看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当时年龄小,只在乎了解以时间为度量的兴衰更替和风起云涌的英雄壮歌。现在长大了,成熟了以后,看到不是戏说,便是神剧,或者穿越与宫斗齐飞,秘史与权谋争艳的影视作品时,我却愈发的对一些历史的细节、历史的真相感兴趣。

  历史的真实细微之处,往往令人震惊。然而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历史往往是不可靠的,同时代人所写的历史尤其不可靠。胡适先生也曾有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历史就是一位任人梳妆打扮的小姑娘

  有一天,你偶然拂去历史厚重的尘土,会惊异于它背后的新奇、灵动、熟悉。角色面孔各异,生旦净末丑,你方唱罢我登场,端的热闹。历史不是沉寂的,而是鲜活的。历史不是史书上冷冰冰的文字记载,而是灵动的活跃于舞台上的真实事件。

  历史的真实让人为之神往,没有敢说自己对历史感兴趣,历史深处的细微真相往往会令人无比震惊。在历史事件中那一处处偶然或必然的交叉点,每一个诗史的人都能感到历史强大震撼力。

  《历史知道答案》一书中,夏昆老师的笔触却让你可以从僵硬的学术论文中解脱出来,走入一个活生生的历史大观园,亲眼看到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历史画面,看那些挣扎在历史大潮中的一个个渺小的人物,再一次鲜活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晁错力主削藩,皇帝起初对其言听计从,但当七国之乱爆发,位高权重的他也只能成为替罪羊,朝衣东市,让人兴黄犬东门之叹;

  贾谊年少英杰,才高于世,但在一个论资排辈的社会里,他却没能熬出头,《鵩鸟赋》一语成谶,预示其悲凉人生;

  萧何与刘邦布衣之交,又是刘邦夺取天下的首功之臣,但为避免皇帝猜疑,也必须给自己蒙上污名,以此避祸;

  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身践王庭,横挑单于,兵败投降,却被诛杀满门,更成为后世所谓叛臣的代称……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七):历史的亮光

  从小我就比较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籍,从小时候的《上下五千年》到近年来比较有名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及《万历十五年》等,这些书籍我都有涉猎。这些书籍陪我渡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

  最近读了一本书《历史知道答案》,作者是夏昆,虽然他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但在他的笔下,却将西汉那些事儿写活了,从斩蛇起义的刘邦到乌江自刎的楚霸王项羽,再到陈平以及许多或许正史上籍籍无名的小人物,他们一下子变得不在是虚无缥缈,而是变得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思想,夏昆老师为我了解西汉那段历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我觉得这其实是一本很有见地的读史心得,全书共三十四个故事,在一桩桩一件件的史事人物事件中,作者并不只是为我们简简单单地阐述历史内容,而是从事件里总结出历史带来的感悟,或者旁征博引或者以当今的眼光看待同类问题,我想这才是读书读史之目的。

  对于一些人物的历史评价,作者也并不是单纯写出他的生平,而是通过引用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中的评价,然后再用现在的眼光分别给予对比,就当下的眼光做出客观评判。

  在“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一章中,激于义而死与苟且偷生,到底哪一个才算是对生命最神圣的尊重。这个问题一直似乎很难找到答案。有的人在尊严和未来面前,毅然选择了尊严。就像是楚霸王项羽,他当年破釜沉舟是多么的英雄气概不可一世。然而在被刘邦所围的时候,项羽并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江东子弟多才俊,但是他还是为尊严而死。类似的人物还是田横。类似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如屈原,文天祥等等,他们的气节确实让人敬佩。而韩信在受胯下之辱和险些被杀的时候,心里想的大概就是,不能让自己的一身才华随着生命的消逝而化为乌有。只要留的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越王勾践忍辱负重而活,肯定他也会有过轻生的念头,但是为了社稷他才会卧薪尝胆,才有了手刃仇人的机会。那么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选择呢?

  。

  所以结尾中作者说:不管为了未来忍辱负重还是为了尊严慷慨而死,其实都是对生命最高的敬礼。因为,生命的价值并不取决于长度,而是你选择长度的方式。我想或许这才作者心中对生命的真正的理解和真谛。

  而到了今天,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我们的眼界可以放眼全世界,历史书籍也越来越丰富了起来,我们读历史更应该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努力汲取历史上好的地方和思想。如果有糟粕,我们就用现代的眼光去分辨,读史让我们看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潮流的不可逆,更加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八):历史哪有那么多浪漫的故事

  读了《历史知道答案》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大跌眼镜”的感觉。书中的很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与我平时接触到的正史不同。比如项羽,比如陈平。当然,还有一些没听说过的历史人物更是引人入胜,比如张敞。“以史为鉴”这几个字在这本书中处处存在,还原给我们一些真相,也告诉我们很多道理。

  在这本书中,并不重点讲述一些有名的大人物,而是用很大的篇幅讲述小人物的生活。可能这些小人物更接地气,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更有相似之处吧。看了这些又气又笑的故事之后,不禁让人觉得,有些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历史上的很多任务所遭遇的事情,即使环境不同历史背景不同,但可能面对问题的处理态度是值得借鉴的。

  就像书中说的,历史是一种亮光,他让我们看到无数呻吟在车轮下的“小”人物,让我们看到他们的渺小与无奈,激发出我们作为人的内心的恻隐与悲悯。历史就是这样的一种光,在黝黑的夜晚,照亮我们脚下光荣的荆棘路。

  从这本书的第一个和第二个故事就让我觉得有趣了。项羽的故事一直有很多传说的版本,还有很多近似神话的故事,项羽究竟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作者对他的评价似乎不太正面,这其中讲了几个项羽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他的残暴,跟我们接触的和虞姬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是不同的。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项羽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夫而是一个颇有心计的屠夫,其人生自杀人开始而至杀人结束,只不过,杀得最后一个人是自己。而大众对项羽的怜悯无非是出于对于失败者的廉价的同情,而隐含在深处的,其实是国人对暴力美学的崇拜。而将项羽的人生历程视为悲剧,更是国人对悲剧的庸俗化理解。

  我觉得作者对于历史故事的叙述还是非常理性和客观的,让故事之中的浪漫和夸张的成分少了很多。让我们知道了历史的残酷性。当然,除了残酷性之外,历史上也是有很多冉光的人物存在的,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很多不知名的小人物,可是却是品德优良的好人。在我看来,这些人物故事,比起那些浪漫的爱情故事更真实可信,也更有价值。

  比如作者在书中叙述的画眉典故的主人公张敞,作者在书中就把他除了这个典故之外的职业生涯之中的几件大事叙述了一遍。通过这几件事可以看出,这个人物在历史上虽然没那么有名,可却是一个可敬可爱之人,虽然在仕途上的成就并不卓越,但在做人方面绝对没有问题,自己最后的结局也可以说是善终的。

  通过读这本书,感觉到作者的语言非常精炼,也非常直接,没有华丽辞藻,可却把历史活生生摆在我们眼前。通过历史人物,让我们今人更能全面和深刻的看待自己,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历史,后人又会对我们有怎样的评价?在我看来,烂漫的传说敌不过踏踏实实做人做事。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九):历史没有标准答案

  历史没有标准答案

  -----读《历史知道答案》by烟波浩渺1980

  夏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是担忧的,从他之前的作品就可以看得出来:总是希望学生们学的更多一点,希望学生可以全面思考问题,不偏不倚。无论是夏昆老师热爱的文学、诗词还是本书所讲的历史,都是如此。历史所有的问题都是有答案,不过有的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标准答案。

  作者夏昆引用鲁迅先生的话来告诉读者历史的答案:祖先留下的大宅子,徘徊不敢进的孱头,放一把火烧光的是昏蛋,欣欣然蹩进卧室吸鸦片的则是废物。

  从小到大一直在学习历史,翻看历史,总觉得关于历史的话题和书籍是说也说不尽,读也读不完,它在我心里的样子永远是带着光环,透着神秘,离着很近却很遥远。有时候又像一个无言的朋友,总给你一些警示,平常时不觉得这些警示有什么,一旦遇上很多事情,却发现原来这类似的事情,早已给出过答案。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罢了!

  过去的日子是历史的一小段,未来也终将成为一段历史。夏昆的《历史知道答案》是一本用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和记录给你讲述,他心中的答案。不过这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而是让人思考的命题。本书是作者二十年来读史的感悟,主要内容是汉朝为背景的一段历史。刘邦、项羽是不是英雄?作者用阮籍凭吊楚汉战场名言: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确实点题。也是本书中第一篇文章,文章虽然很长,字数也不少,读起来很清爽,没有吐槽和愤青,更多是娓娓道来作者分析,他不会强要你去应对他思考的对错,更多的给人一种问题的思考的角度,而这一点是读者特别需要学习的。记得有人说过,学习历史最忌的是人云亦云。夏昆非常会给文章取名字,例如:重要的不是正义而是政权;血浓于水,利浓于血;新官上任不点火;有礼貌就是好孩子。尤其是“有礼貌就是好孩子。”写的很精彩,嬉笑怒骂见于文字,文中所指的有礼貌和现在所说的有礼貌是两回事,一针见血的指出石奋“有礼貌可以当饭吃”但是不能当才用,偏偏在汉武帝时石奋可以官任宰相,其“礼貌传家”的家训竟然使得13人做到两千石的高官,门第之盛古今罕有。石奋的故事读完是不是让人哭笑不得。太史公却用了一句夸奖的话语来评价石奋:敏于事而讷于言。不过司马迁的高明之处可不在此,话不用多说,评价也不用多讲,几个人合起来立传才是深意,看了和石奋并列的人物,就懂得了太史令的夸奖还是批评。

  正如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者夏昆正式如此一直在寻找历史的答案。然而中国的历史是相当复杂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自《汉书》后,史书修撰的权利掌握在朝廷手里。这样史书看起来就要斟酌再三,赞美的不一定是伟大的,贬低不一定是差劲的,中立也不一定完全中立等等。需要我们学习翻阅的时候擦亮眼睛,勤于思考,就当我们是重新开始学起。

  黑沉沉的历史中充满了权谋、宫斗和厚黑,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一样,历史每页都藏着“吃人”二字。看到这里倍觉沉重和难过,然而历史透着的那些亮光,人性的亮光确实“大历史”中最为动人,最为精彩的部分。而这些亮光的制造者就是中国的脊梁。【历史就是这样的一种光,在黝黑的夜晚,照亮我们脚下光荣的荆棘之路】

  2017年9月28日星期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933702061@qq.com。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十):《答案给你了,你敢要么?》

  看完我只能感叹一句,不愧是老师出身,我也想学诸葛孔明在阵前大喊:我从未见过如此条理清晰的历史故事!也不对,说是历史故事太小看这本书了,别看这本书的封面画的这么萌,小人偶看起来都这么的可爱喜人,但是书中的内容却都是血淋淋的,满满的都是套路两个字,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这不矛盾。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在我们小时候总是以为世上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简单的一塌糊涂,但是慢慢长达之后我们发现错的离谱,好人与坏人之间是绝对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的,也可以自由的切换,就看那个利益点够不够大。

  作者对于读书人这个群体有着独特的理解,以历史人物的所做作为来做论据,然后综合分析出论点,如那个我们自小被教导学习的苏秦,学习他的“悬梁刺股”刻苦奋斗然后配六国相印扬名天下,但是我们一般到这里就不再去仔细去研究他之后的人生了,而这个励志的历史人物在后面也是有着“养寇自重”的手段,让同学张仪去辅佐秦国,哪里是为了统一,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荣华富贵更久一点,这里看的真是触目惊心,并且我放下书思考了很久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我想我在潜意识里也同样认为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

  这本书在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也夹杂着太多太多的私货,其中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在我看来已经有点突破天际的意思,那刁钻的角度如果不是作者点出来我可能把史书翻烂也看不出来,先不去说这些观点的对与错,能看出不同这本身就是本事!

  前文我说作者叙事的调理清晰,那么具体是怎样的呢?以重要人物为珠子,以他们经历的故事为线,然后经由各个重大历史转折点及时间的推移串在一起形成珠帘,一眼望去,整整齐齐。后文再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来回穿插人物及故事,但你却丝毫不觉乱,只是像随手拨珠帘,稍一思索便都归于原位,然后恍然大悟。

  条理脉络虽然如此清晰,但我却认为这本书不应该让还是考学阶段的学生来看,诚然这会极大的增加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会对他们全面理解历史有着极大的帮助,但是本书的核心却是对历史从根子上进行拷问,而问出来的东西在过去都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了,夸张了些,但是我想表达的意思你可能懂了。

  是一本好书,值得反复阅读,仔细思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