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明之光(第二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明之光(第二册)》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7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明之光(第二册)》的读后感10篇

  《文明之光(第二册)》是一本由吴军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明之光(第二册)》读后感(一):光影之中,看文明

  刚听说吴军博士写了文明之光之后,第一个想法是,很有趣。

  由于本人对跨界这件事不是特别感冒,在文学和史学的领域尤其如此。总比较相信那些有文学积淀的作者所写得文字。因此坦率的说,刚开始看这两本书,是在透支这从《浪潮之巅》中所获得的对作者的信任

  不过看了之后,有惊喜

  首先角度很特别,这不是一本常规的编年体历史。尽管书籍的顺序大致是按照历史行进的方向进行的,但是所取的角度很特别。由于作者以科技工作见长,所以在对推动文明前进的文化艺术、科技方面,视角独特,读来颇有收获。其中讲述中国瓷器的一章,让人爱不释卷。万万没想到,如今随处可见的瓷器,竟在历史长河中走过如此一段路程。而且,时至今日,还是这么有生命力!只是可惜当年的四大官窑,如今已经兴盛不再。反而是欧美和日本的后起之秀,将瓷器的技艺锻造的更加炉火纯青。究其原因,作者在第二册中点出了:缺乏系统的方法和体系。 换成通俗点的说法就是,只是有术,而没有上升到道的高度。因此,一旦遇到战乱、天灾或是人祸,那一门技艺可能就失传了。此情此景,近年犹在发生,痛定思痛,必须以史为鉴了。

  除去从不同的角度打量文明的侧影,作者在数理科学上的积累和功底也使得这本书看起来不累。科技史往往枯燥,但是由于作者本身甚少束缚。所以笔下生花,一位位近代的科学巨擎跃然纸上。从开辟物理古今的牛顿,到文学与电学并重的富兰克林,更有毕生献于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冯诺曼和克拉罗夫。由于科学家的严谨特质,所以文中绝无虚假的实例。一些为了宣传需要所虚幻出来的圣人形象也被毫不客气的打破。晚年牛顿热衷于炼金术,若非如此,可能成就更甚。这是事实,无法回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许教育时更早的让人民意识到这一点,就能够更早的面对真实地人和真实地自己。养成真正独立的人格。

  如果说本书有什么瑕疵的话,个人感觉是对一些观点的强调有些用力了。人类走到今天,王侯将相,灰飞烟灭,真正留下的是文明与智慧的传承。只是人如此世俗,所以人人倾慕王侯将相。吴军博士点出了文明前进的真正力量不在这些达官贵族,而在文化与科技。一点即透,无需再言。数千年前就有人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掷地有声人生在世,名位或如幻影。忠于自己的内心才是上上之选。

  《文明之光(第二册)》读后感(二):来听听文明的故事

  当年,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看到经历了50年宋元战争破坏剩下的一点点南宋繁华的浮影,对于这位欧洲的富商来说,他简直到了天堂,他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里的富饶,所以总是用一个词:“百万”。我想,如果当时南宋最有远见和智慧的人来到现代,他不是去夸赞眼前的繁华,更有可能的是,他已经吓尿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甚至超出了人类自身的想象力。

  当我们偶尔驻足回望,我们不觉感慨,世界是在加速发展的。今天,你可以不认识水稻和小麦,但是你仍然可以衣食无忧;你打开移动终端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听到当年只能在维也纳剧院里才能听到的交响乐;麦哲伦付出了一年多时间生命完成的环球,今天的你一两天就可以完成,而且用不着找国王或女王寻找援助。人总是要学会感恩的。每当我想到这些时,我都由衷感谢曾经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人们,他们用智慧与勇气让如今的我们沐浴在文明的阳光下。

  一、

  《文明之光》是一部文明史,也是讲文明的故事。我认为吴军博士的文明史观是反权威、反权利的,他认为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的并不是王侯将相们,而是广大的人民。

  “在历史上,人类对强者的崇拜、对权力的兴趣比对文明的兴趣更大。翻开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基本上都是在讲王侯将相攻城略地的丰功伟业,帝国的扩展和兴衰,很少讲述世界各地区对文明的贡献。时过境迁,人们会发现,经过历史的涤荡,这些王侯将相其实剩不下什么影响,虽然他们的故事很好听,很好看。”

  关于他的这个观点,他在书中多次提到,尤其是前半部分,讲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国的农耕文明时,多次表达了他对那些无名创造者的敬意。

  历史发展有其必然性,但个别人确实加速了历史的发展。比如作者在“计算机时代”一章中,介绍ENIAC的诞生时写道:

  ENIAC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时代,从算盘的出现开始,人类历经两千年,才完成了让人脑得以延续的壮举。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人做出了贡献,包括中国很多的工匠和技师,包括欧洲近代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帕斯卡、莱布尼茨、巴贝奇、布尔、楚泽、图灵,等等,当然,完成最后临门一脚的是莫奇利、埃克特、戈尔兹坦和冯•诺伊曼等人。如果没有二战,没有莫奇利和埃克特,没有ENIAC,电子计算机或许会晚几年诞生,但是不会太多。在德国,楚泽几乎以一人之力,在不知道图灵理论的前提下,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图灵机,这说明到了20世纪中期全世界的理论和经验的积累已经为技术的突破做好了准备。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历史的必然。

  这样的例子在书中还有很多,在前人大量的理论和经验的积累下,人类文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常常被人记住的是完成最后临门一脚的人,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很多这样的人,包括前面提到的冯•诺伊曼,还有牛顿、富兰克林、爱迪生、焦耳、笛卡尔等人。我想作者提到这些人,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喜欢听故事,故事就得有主人公,另一方面,也由于他们自身的努力与天赋,成为了人类文明史中应该被记住的人,他们也许无力改变历史,但他们却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

  上面是在说作者的世界观,下面我们说说作者的方法论。

  《文明之光》这套书中介绍了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与他们的成就,这其中展现他们人性的光辉是一方面,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向他们科学的研究方法致敬。书中多次提到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科学不仅要能被证实,而且还必须具有可证伪性,是否可以用经验证伪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线。比如上帝存在,这件事我们没有办法验证,因此我们说这个问题不是科学而是宗教问题。

  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已经为我们解释了很多疑问,我们也应该相信,对于更大的我们未知的世界,也要依靠科学才能解释。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区别,有一个精彩的回答:“科学与宗教的区别就是:‘我错了’“。为什么证伪如此重要?因为必须在逻辑上留有证伪的可能性,科学才能发展,否则就成了僵死的教条。

  “科学家们对于科学和科学方法的认识是从近代才开始的,在此之后,科学有了飞速的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地继承和否定前人的结论的过程。一般人对继承比较容易接受,对于否定在心理上总觉得没有底气,因此,证伪才变得如此重要。可能有人要问,是否有不变的真理,遗憾的是,人类几千年来的实践证明,今天认识不到的事情,不等于明天认识不到。古人感觉不到地球的公转,不等于几千年后的人们认识不到,这才有了日心说代替地心说。因此,任何科学的结论至少在理论上要存在一种观测的方法(即使实际上没有进行这项观测也无妨),来表明这个结论不总是真的。不能提供这种验证方法的学说就不是科学的。”

  人类的文明史上,无论是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出现、计算机的发明,还是核能的和平使用、上帝粒子的发现,虽然科学的领域不同,出现的时代不同,但是总有一条相似的规律,那就是人们遵循着科学的研究方法。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很多伟大的科学像牛顿、笛卡尔、拉瓦锡、焦耳、达尔文、图灵、希格斯等,通过他们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发展的层次与脉络,但更重要的,作者更想告诉读者的是,在科学研究上,正确的方法比正确的结论更加重要,因为如果方法正确,即使一时得不到正确的结论,但是只要按照这个正确的方法走下去,最终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但是如果方法不正确,偶然得到一些正确的结论,对科学的发展却没有什么积累。

  三、

  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与《数学之美》我都读过,他的书读起来特别享受,很对我胃口,《文明之光》这本书也是。之前的两本书我已经见识过作者对于科技与历史的深刻见解了,这本书中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作者对艺术部分的介绍。这本书介绍艺术的部分有这么几个章节: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瓷器、文艺复兴、近代音乐的发展与历程、绘画的发展和个性的解放。在读音乐那一章时你一定被作者对古典主义音乐的热爱所吸引了,对吗?作者的知乎签名是“见过世界80%的名画真迹”,跑遍世界各个博物馆、收藏馆只为一睹真迹,可见作者对绘画艺术的价值认同。

  要问科学和艺术有什么不同,书中有一段精彩的阐述:

  “随着文明的进步,艺术和科学都在不断发展,但两者的发展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艺术没有科学那种积累的效果,即21世纪的科学一定比17世纪的高。今天,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水平都会超过牛顿,可在艺术上,我们就未必敢说今天的艺术家水平超过了前辈艺术家。事实上,今天的画家很难超越米开朗基罗,今天的音乐家也很难超越贝多芬。艺术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和地域特点,并且为时代服务,因此对不同时代的人来讲,最好的艺术是他们喜闻乐见的,而不是他们理解不了的。正因如此,艺术不仅浓缩了历史上不同地区的文明特点,而且成为了解人类文明过程的一把钥匙,透过一种艺术,我们能够了解产生它的那个时代、那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

  四、

  作为一本介绍文明的书籍,作者再一开篇并没有夸赞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成就,而是在时间轴上标明了人类文明的跨度:如果地球的历史是一年时间的话,人类文明是从最后一分钟才开始的。与地球的年龄相比,与人类今后要走的路程相比,人类还非常年轻,人类的文明史则更加短暂

  在人类历史中,多次发生过野蛮战胜文明的事情,也正在经历各种丑恶的事情,政治上的、经济上的、生态环境上的,作者是一个对人类未来乐观态度的人。他认为这些都是可以被纠正的,人类相比地球还只是个婴儿,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会长大,变得成熟,有能力解决自身的各种问题。个人是渺小的,但是人类却是伟大的。人类最终能不能像贝多芬、席勒、罗曼罗兰的理想那样团结成兄弟?将来的世界会不会更加美好?还是要靠文明的力量。

  《文明之光(第二册)》读后感(三):竞争与协作:在黑暗森林里寻找文明之光

  (下面的书评首发在新浪科技创事记,有微调)

  文明之光主题远比浪潮之巅宏大,很多人也许更喜欢浪潮之巅,因为那可以为他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其实更有意义的可能是文明之光,它能启发我们更多的去反思,在此之上去理解东西方差异,去理解世界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我读完之后想到的事情比较多,我想到了互联网大佬们很推崇的《三体》里的黑暗森林法则,想到了开源社区,想到了小米魅族的PK,完成了一个从宏大到具体世界的跳跃,这似乎很离奇,但毕竟确实想到了,所以就把它们写了下来,有点长。

  1.黑暗森林 VS 文明之光

  《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说了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链,当两种文明无法彼此了解,而又竞争生存资源的时候,他们只会寻找一切机会毁灭对方无所谓善恶,只为生存。而《文明之光》则展示了人类蹒跚着走出丛林状态的几个截面,即使最悲观虚无者想必也会承认从埃及文明到今天,文明之光是在越燃越盛,而非相反。这是反黑暗森林的法则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文明与文明之间不止有对抗与冲突,还有理解、信任与协作。随着科技的发展,纯粹的黑暗森林法则下,实际上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熄尽一切文明,至少以地球为边界,看不出第二个可能。

  因为核能这种潘多拉魔盒的打开,世界正走在一个关键十字路口

  向左转是人文不足以驾驭科技,怀疑与不信任持续加深,小概率事件在大时间尺度下终于发生,文明之光趋于暗淡。可能因为这类故事比较刺激,好莱坞电影有意无意总是以此为假设,比如《黑客帝国》《云图》《人猿星球》等。

  向右转是人文驾驭得了科技,人们终于学会信任与协作,建立有效协商机制与秩序,在核聚变导致清洁能源被大幅使用后,人类可以更好的解决贫穷疾病问题,最终使文明之光在工业文明之后迎来更辉煌的一页。

  这近乎一种终极思考,其过程可以无比复杂,但其结果却无比简单要么和谐而繁荣,要么暗淡而毁灭。相信文明必然会进化是过于一厢情愿的,至少在中国历史上由宋而清说不上是文明的进化;相信黑暗森林法则会导致共赢更是幼稚的,等待无序竞争的更可能是废墟和毁灭。这种终极思考也许可以有无数切入视角,但终究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是人们的组织生产的方式与分配方式,以现状来看科技的发展是必然的反倒不用太关注。

  2. 文明之光下的找寻

  文明之光要想持续终究要找到一种状态,在这状态下人与人,人与科技、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趋于和谐的而非彻底对抗,否则科技越发展,文明越危险。

  这是无比宏大的一个话题,远不是一篇文字所能覆盖的,这里将主要截取两个小点来探讨一下未来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出口:一个是人与组织关系的重构;一个是为什么说组织与组织间的黑暗森林状态只会导致毁灭。

  相比之下,利益分配问题确实更难解决些,但这点在之前的:《让软件公司的管理多一点“灵魂”》里做过一些探讨,这里不再展开。

  3.从开源社区看被重构了的人与组织的关系

  马克思曾经提出一个很犀利的概念,他管这概念叫异化,异化的形象表述则是卓别林在《摩登时代》里挂在齿轮上的那剧照。在异化状态人不属于自身,而属于外在的生产关系。异化体现的是人与组织、科技的对立。

  那什么时候异化才可以彻底终结?答案是异化本身成为提高效率的关键障碍的时候。

  当智力的重要性超过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的时候,异化就必须被终结,否则就相当于只是让人的身体在工作,而不是让人的大脑在工作,进而成为提高生产率的障碍。

  阿里巴巴的上市引起无数人瞩目,但很少人从智力的权重超过资本的权重这视角来解读,但这可能是更有意义的。阿里的合伙人制度实质上等于降低了资本的发言权,而更尊重智力。而天使投资等制度事实上也可以看做是资本向智力做出的让步。因为从传统的思路下理解,这东西是有点难于理解的:我出钱,凭什么我还要让渡出去那么多权限。

  异化终结后的新组织形式以及可爆发出来的力量更多的可以参照软件开源社区。

  软件开源社区的基本生产方式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人们按照自己兴趣和意愿选择加入指定的软件项目。

  2)任何人可以无偿获取开源项目的源码以及相应的编程工具,并为开源项目贡献自己的代码。

  3)任何人可以无偿使用开源项目的软件。

  4)软件开发和发布的主体并非是公司,而是一些基金组织或个人,他们不以盈利为目的。

  5)参与人员可能横跨全球,彼此间通过互联网进行协作。

  6)大型开源软件靠捐赠等方式来维持基本运作的经费。

  7)通过种种许可证来明确开源软件的使用规则,保障自身权益。

  总结来说就是,这是一群志愿者基本上无偿为社区在工作,虽然工作本身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目的,比如更快的提高技能,追求自由等等。但这些不影响上述事实的成立。最有趣的事实是开源已经在很多领域里击败了大公司主导开发的产品(过去主要是微软),比如:服务器操作系统,Web 服务器,编程语言,开发工具等。

  开源的生产方式以及人员组织方式并无稀奇之处,简单来讲就是源代码的管理以及人员的联络等一切依托于互联网,根据贡献来决定参与人员的权限(比如是否可以直接改变正式版的代码),其他工程实践如测试驱动,代码评审等也广为大多公司所采用。

  但就是这种松散看着也不稀奇的一种工作方式,却爆发了惊人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惊人到什么程度?形象来讲就是,我们倾举国之力还没搞出来的操作系统,这些志愿者已经搞出来很多年了,并且90%以上的超级计算机和至少30%以上的服务器在用这种操作系统(参见维基)。

  这是值得深思的。这种生产力大爆发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

  1、第一关键是异化的终结。当一个人所做的正是他自身所追求的,那么这个人往往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这比受外力如公司规则、奖金激励等推动,而不得不做不符合自己主观意愿的工作让人更有工作热情。在传统方式下,把不同人员组织在一起的原动力往往是公司的利润追求,开发者的意愿并非第一考量,在这种情形下,人们等价于被强制的把生命投在违背自己主观意愿的事物上,这会导致工作满意度的降低。作为结果,相比于工作意愿一项开源方式有压倒性优势。

  2、其次是每个人在最终软件产品上利益趋同。在开源方式里,把开发人员结合在一起的关键动力就是做出更好的产品。开源参加者之间虽然会有想法差异,但并没有过多利害纠葛。这样就可以用极为理智的方式作出各种判断,他们判断的根基往往只是是否对产品有利,并不需要考虑市场、工期这些因素。同时,在开源组织模式下,权利来源于具体贡献,这就使公司政治这类负面因素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结果是,在内耗上开源方式具有明显优势。

  3、再次是开源软件的开发中,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可以接入互联网即可获得开源的代码、文档并在之上做出贡献。也即是说全社会的力量可以贡献于同一份代码基和文档系统。这一点配合上相应的工程实践就导致只要组织得体,那开源项目的组织力量只可能越来越强大。而在公司中,受制于安全管理不只是在不同公司之间,即使在一个公司内部,一个产品的代码往往也被分割为几块,分别由不同的人群访问和维护。同时由于代码牵涉到商业利益,即使发现错误,开发者也不一定有权力去做对应的修改,这些都使代码的质量很容易不断下滑。在代码质量之外,借助互联网,在全社会范围内开源软件可以很容易的形成自己的清晰目录。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的检索这种公开信息,这使重用变得非常容易。在这里公开自身即是一种规划,这导致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存在重复制造轮子的现象,并可以在大时间尺度上累积资源的使用。这就使开源方式在组织力量一项具有优势。

  上面的分析未必全对,但这是一种与按公司组织生产迥异的组织生产方式是无疑问的,这种松散组织不以利益驱动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也是无疑问的,这种组织形式因为异化终结爆发了惊人的生产力应该也是无疑问的。

  这显然是一种更理想的组织生产的方式,在这里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不是说没有争吵)更加和谐,人们可以更多的考虑实现自我而非其他。

  与此相对应余秋雨先生曾经写过一段很犀利的文字,他说: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相比之下,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值得向往,想必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上面的分析是对的,那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当现实世界里的材料越发便宜,智力的权重越高的时候,基于原子的现实世界就越可能适用类开源的(尤其是让工作与个人意愿重叠一点)生产方式,非如此不足以激发人们的活力,并爆发出更高的生产力。

  当《文明之光》中提到的基于核聚变的能源装置真的可以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时,我们就可能迎来一个丰裕的社会,在丰裕的社会里,人力成本会进一步提高,而其他成本(包括原材料、能源等)则会进一步降低,在那个时代里开源这种生产方式也许就可以扩展到基于原子的现实世界。由于电子产品受摩尔定律影响变便宜的极快,所以现实里已经有开源硬件一说了。

  当然开源这种模式为了扩展到基于原子的现实世界,始终要去解决分配问题。开源的成功显然依赖于软件这种产品的一个关键特征:软件是基于比特的数字产品,一个人拿走它,并不影响另一个人的利益,是真的按需分配。

  4.为什么说组织与组织间的黑暗森林状态是作死的前奏?

  网传互联网大佬们是很喜欢《三体》以及黑暗森林法则的,从手机的粉丝乱象来看,这传言应该是真的。但这是很不应该的,因为在无数待选项里,黑暗森林状态是一个最差的状态。抛开和外星人交往这种科幻型问题不谈,如果把人类作为一个系统,那么崇信黑暗森林状态会毁了人类;如果把国家作为一个系统,那么崇信黑暗森林状态则会毁了这个国家。

  那为什么说黑暗森林状态总是会导致一个系统的毁灭?不应该是有竞争才有活力么?

  竞争分很多种,有有序的,有无序的,并不是每种竞争都导致良好的结果。而黑暗森林状态意味着所有竞争都是你死我活的竞争,会导致没有合作的空间。这想法会导致一个系统快速的熵增,最后没力量抵抗外部压力,最终一起挂掉。上个世纪军阀混战就是这种竞争,但显然它并没有导致国富民强,身经百战的国军也还是干不过日军。彩电的价格大战也并没让那家企业成为国际巨头。具体来讲,小米与魅族的在进行当前这种形态的竞争之后,还有合作的可能么?如果没有合作的可能,那所有的基础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都是一个厂家可以搞的定的么?

  事实上是公司越大越应该对生态环境履行更多的责任,这不单是为别人也是为自己,而履行对生态以及环境的责任时则需要更多的合作。

  比如阿里的情形。阿里上市引发无数人关注,但实际上阿里也正在临近自己的转折点,而下一步阿里的发展一定会和整体环境相关,因为它太大了。在阿里高速发展期,阿里与小商户利益是趋同的,一旦发展脚步停滞,那就是蛋糕大小固定,怎么分钱的问题了,那时候阿里多拿就意味着商户少拿。要想避开这种尴尬的局面,阿里就必须持续发展,而一旦国内高速发展期已过,为了持续发展就必须国际化,这就需要大环境的改善,而推动大环境的改善事实上需要诸多电商的协同。否则一旦增长停滞,它和各种商户之间就可能爆发矛盾并激化,从这个视角来看与人协作改善环境就是帮助自己。

  黑暗森林状态天生会导致怀疑与不信任,进而毁了上述协作,会使整个系统往崩溃了走,这个放大到国家层面也是一样。糟糕的是,我们似乎只能指出什么样不好,而不能精确的指出什么样好,比如具体的如何才能构建信任,并更多的进行协作。

  5.结束语

  《文明之光》这书里科技讲的比较多,但实际上科技的力量是无属性的,它会同步放大人类的灾难与幸福,能否驾驭它更多的取决于社会科学的发展,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念。之前某个社会科学家曾经讲过:上帝似乎把所有容易的问题都留给了物理学家。言下之意是社会科学太不容易了。

  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是可以让文明更好的延续下去的一种技术,它既可以颠覆我们的工作方式,让我们可以更多的关注如何实现自己;又可以让每个人都进行表达,让人们之间更好的了解。但它终究解决不了我们认为什么更有价值的问题,比如看待黑暗森林状态的方式事实上就是一种价值观念。

  现在看来当科技的加速发展成为必然之后,文明如何,未来世界如何,社会如何确实越来越多的取决于这种价值观念。

  我们自己的选择决定了未来。

  《文明之光(第二册)》读后感(四):从1到N,躲不开的是痛苦

  复述知识

  1. 美苏航天竞赛的历程是这样的:在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两个领域,前苏联都赢了,因为当时苏联的火箭技术远远领先美国。但到了后期,在登月领域,美国大胜。因为苏联出现了争论,登月计划只获得部分资金支持,而美国全力以赴。两国对待人才的态度也不同,苏联不给自由不给人权,把人才纯粹当作囚徒,而美国允许失败和犯错。

  2. 青霉素的历史是这样的:从0到1发现青霉素很早就开始了(唐代),但从1到N推广青霉素却发展异常艰辛,重重困难。(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就不复述了)

  由此得到

  1. 航天技术的发展来源于备战的需要。小朋友的学习动力来源于虚荣炫耀的需要。污泥里长出了莲花。

  2. 从0到1是灵感、运气,从1到N却是重重困难,艰辛探索。中国从1到N规模化能力是最强的,我们需要的是耐下心来,踏踏实实走完一项项重大发明创造无法跨越的相当漫长的全过程。仔细想想,人不也如此。

  3. 选择了进步,就选择了痛苦。如果不知道该做什么事情,有一个简单不易行的办法——反人性,寻找痛苦去。

  《文明之光(第二册)》读后感(五):《文明之光》第二册 书摘

  同步发于:http://www.jianshu.com/p/9739e6020795

  《文明之光》第一册 书摘 http://book.douban.com/review/7428776/

  第九章 牛顿

  牛顿确立的科学体系包括:

  以微积分为基础的高等数学

  以牛顿三定律为主线建立的经典力学

  以光子说为基础的光学

  以万有引力为基础的天文学

  他的工作为这些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牛顿通过自己的研究过程,向后人展示了在自然科学中,只有对权威的结论进行理性的分析、怀疑和扬弃,才能发展科学的辩证方法。

  牛顿还开创了将数学和自然科学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数学作为有力的推理工具,科学建立在数学原理和实验之上。后世几乎没有人能再像牛顿那样同时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上都做出划时代的贡献。

  第十章 菏英时代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的400多年,为什么大部分时间是英国和荷兰在统治世界?而大航海的先驱葡萄牙和西班牙却很快落伍?

  葡萄牙的财富来源:

  东西方之间贸易(香料和瓷器)带来的暴利(大部分)

  不光彩的贩奴贸易

  西班牙的财富来源:

  美洲开金银矿

  荷兰地区的税收

  暴富后,大量花钱,外强中干,国内的科技、工业甚至农业都很落后。

  荷兰的崛起

  成为世界大国条件的劣势

  地理条件和气候非常差,不宜居住

  除了鲱鱼,没有任何自然资源(之后发现北海石油)

  在历史上远离所有主要的文明,直到12世纪才开始有人居住

  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活动。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集资成立股份公司,恪守信托责任。全民参与,长远买卖。不是维护少数人的富裕。

  英国的崛起

  重商主义:重视生产,尤其重视工业生产。

  工业革命后,迈向自由贸易。

  荷兰人奠定了现代的商业基础,英国人确定了现代经济和商业的游戏规则。

  《文明之光》第三册 书摘 http://book.douban.com/review/7428782/

  《文明之光(第二册)》读后感(六):另眼看历史(二)

  第二册更像是科学史,除了第十章荷英时代和第十一章美国建国过程的这两章,其他都在讲述科学与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划时代的人物故事。

  牛顿,笛卡尔,焦耳,史蒂芬。。。

  冯布劳恩、科罗廖夫、冯卡门、钱学森。。。

  这些响当当的人物为我们开创了科学理性时代,也在世界文明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子能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为了能源的希望,然而人类总是先创造出毁灭自己的东西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爱因斯坦、奥本海默他们为我们发现了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而不是一种毁灭地球的武器。相信不久的将来,核能将走进千家万户,就像火与电那样,成为人类生活所必需。

  美国的建国历史确实很有趣,原来76人队的名字取自独立宣言的签名人数,美元上印的富兰克林居然没当过总统。美国从建国时就确立了民主的制度,从而奠定了其成为超级大国的基础。

  《文明之光(第二册)》读后感(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传承发展文明

  这几天在看吴军的《文明之光》感叹于作者的文笔和知识的渊博。使我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浅显的认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艺复兴及以后科技的发展,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大批牛人、笛卡尔、达芬奇、牛顿等等。西方文明明显领先与东方文明,作者分析了几个原因,西方人对于科学有批判性思维,不局限于盲目迷信任何权威,如日心说、月心说之争、光的波粒二性之争等。学术氛围展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西方人对学术研究是通过实验、详细的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各种理论都有详细的推演算法和实验数据。反观中国,中国人趋于感性认识,对于一个事物通过感性认识后再口口相传给后人,没有具体的数据和推演记录的指导,所以有些就慢慢失传了。后人只得又重新研究。所以牛顿说,他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他的研究成果就是基于前人的各种有记录的成果才获得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说陶瓷,陶瓷是中国人发明的,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中国才能生产陶瓷,但是在古代由于相关的工艺没有详细的记录,手艺人对技术的不开放,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有些传统的陶瓷制造工艺在现代都没法复制 。反观西方,通过炼金术士不断的摸索。终于掌握的陶瓷的制造技术,他们在摸索的过程中将各种实现步骤、数据一一记载下来。后人便可以更具这些资料重复前人的经验方法,有效的将技术传承下来了,再不断的演进更新。最终西方的陶瓷技术远远超越了中国。

  所以思考、记录、分享、传播才是知识有效利用,取得更多发展的方式方法。反观各种封闭保守,只可能领先一时。现代社会是个知识爆炸开放的社会,只有更多的思考、分享、传播,才能发展。

  《文明之光(第二册)》读后感(八):“科学之光”引领“科学时代”

  相比于第一册,第二册主要集中阐述近代的科技发展,第一册如果仅有“科学之光”,第二册就是进入了“科学时代”,从书里可以提炼出如下的关键词:牛顿、荷英两国统治世界、美国建国、近代化学及生物学萌芽、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电走进人们的生活、原子能的发现及应对能源危机,还有苏美航天竞赛。

  最颠覆我认知的一章是原子能以及核能的发现,在吴博给出的数据详实的论证中,相比于煤电、水电等较为传统的能源,核电超越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最有可能有效应对能源危机的选择。然而这个充满力量的武器最终是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答案还是在人类自己身上。

  另外,书里介绍了非常多对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这里面我最崇敬前苏联的航天之父科罗廖夫,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的突破,与他多年默默无闻的工作密不可分。他的一生成果丰硕,却也经历诸多磨难,确实像作者所说,有时候我们日常工作受到的一些委屈跟他当年的境遇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希望在今后工作生活受阻的时候也可以如此激励自己向前。

  《文明之光(第二册)》读后感(九):方法和制度影响历史的走向-《文明之光》书评

  之前拜读过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我受益匪浅。这次又迫不及待地拜读了其写的《文明之光》,果然没令人失望。

  作者在前言中道出了写本书的初衷。他认为一般的历史书讲的都是王侯将相的故事,虽然很激荡人心,但时过境迁之后,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首,会发现真正对后代产生影响的其实是文明的成就。因此作者在本书中主要介绍了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成就。

  区区三册书概括人类历史何其难也,因此本书必然只能在历史长河中摘取几处闪耀的星光。作者在前言中说明了其主要按照如下几个原则挑选了本书的题材:一是对人类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却被一般的史书忽略的;第二是作者本人熟悉的并且有深刻体会的。这本书当然无法完全概括人类文明的全部成就。但是正因为第二个原因,才使得本书有别于如《全球通史》之类史书。作者带着自己的深刻体会讲述了历史,这样就让干瘪的史实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因此此书可读性很强,“有一种让人接着读下去的魔力”。作者是带着观点来讲述历史的。除了讲述史实外,作者在全篇都有着对历史问题的思索和总结。这点和《浪潮之巅》很像。这些点评和分析,正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本书各章之间联系不是很紧密,可以独立成文,但如果要总结出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或者是王石在序中所谓的“意”,那我认为是作者想表达一个观点:方法和制度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在古代史中,作者选取了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法、中国的科举制这几个事例。汉谟拉比法典是考古发现的第一部完整法典,标志着社会由伦理道德维系到法律维系的重要进步。汉谟拉比被后世视为立法者,在美国最高立法机构国会山还有他的雕像。古罗马人和罗马帝国都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基于自然法的罗马法律体系,它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是现代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中国的科举制,打开了平民进入上层社会并且参与管理国家的途径。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直到现在,中国、英联邦公务员选拔考试,基本是沿用了科举考试的方法。

  由于上天的眷顾,中国同时拥有了烧制瓷器所需的三个条件:高岭土、高温和上釉技术。凭借这门瓷器烧制的独门绝技,中国生产了风靡世界的精美瓷器。但是到了19世纪,欧洲人通过不断摸索,终于造出了自己的青花瓷。很快,欧洲人就占据了瓷器的高端市场,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欧洲人在瓷器制造上超越亚洲人,是整体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的成果。欧洲人掌握了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他们擅长定量分析和比较试验,完全弄清楚了瓷器的成分和烧制原理。在研制过程中,保留了全部原始数据和实验报告,每取得一点进步,后人都可以直接受益,因此可以一代比一代进步。相比之下,中国工匠更多的是靠感性认识,传承也是靠师傅带徒弟,徒弟能否超越师傅,完全靠悟性。一些发明和改进,却没有详细记载,因此容易失传,进步缓慢。这让人联想到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从本书中可以找到解答。西方继承的是古希腊人那种其他民族缺少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善于归纳和演绎,把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和科学。反观东方的文明在科学研究上有两大缺陷:首先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次常常将问题和定理定律混为一谈。这样一来,后人就很难继承前人的工作,几乎所有研究都得从头再来。因此,取得的科学和文明成就很重要,但是过程和方法更为重要,它是能否持续进步的关键。作者对方法的重视也体现在其不仅介绍了那些伟大科学家的成就,更是详细介绍了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在大航海时代取得成就,但是很快被后来的英国、荷兰超越。作者总结了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制度上的差异。葡西两国靠王权建立起来的日趋衰落的旧制度无法抗衡荷兰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其次在利益分配上,葡西两国大航海的受益者只限于王室贵族,对整个国家的普通百姓没有帮助,但荷兰、英国、美国,都做到了在国家崛起的同时,带来了全民的富裕,这是国家长期繁荣的保障。第三,荷兰人开创了现代商业体系,开创了信托责任制度,使得工商业变得规范,减少了混乱与投机,保障了国家的长期发展。今天很多人会强调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过作者认为思想和制度的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作为一个有成就的技术人员,能跳出很多技术人员“唯有技术高”狭隘思维的束缚,得出这个结论,作者的思想高度可见一斑。

  当然,也正是因为作者在讲述历史的时候带上了自己的观点,本书在全面性与客观性上必然是欠缺的。作者认为重要的文明成就未必就是真正重要的。与专业的史学家相比,作者在论证自己观点时选取的一些史料证据也有不够严谨之处。比如作者评价中国发明的“垄耕种植法”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我认为有点过誉,可能是作者为了取悦国内读者而故意为之。可能因为作者对瓷器研究比较深入,给与瓷器过多的笔墨。另外,第三册很多内容和《浪潮之巅》有重复。

  总体看来,《文明之光》生动地讲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全书融入了作者深度的思考和有价值的观点,有观点有论据,成一家之言足以。《文明之光》是一本能够提高读者历史素养,达到“读史明智”目的的好书。 �嵌�wJ�a$Bv

  《文明之光(第二册)》读后感(十):【小花-悦读】100books-071《文明之光2》科技篇1

  之前看了吴军的《文明之光1》,非常喜欢,浅显易懂又适合历史小白。所以趁着活动,一口气下单了《文明之光》2和3。喜欢在安静的时候,慢慢的翻看,历史的长河流动于书页间,那一瞬间,我惊叹、沉思、顿悟、恍惚,仿佛也汇入了那历史的星光熠熠的银河中。

  最喜欢的是几章关于科技的:牛顿-理性时代的开拓者;笛卡尔到达尔文;闪烁的能量-电能的发现和实用,以及打开盘多兰的盒子-原子能的使用。

  关于牛顿的生平和伟大发明,不再多说了,只能惊叹,他开拓了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了解,包括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体系建立, 并且创立了一系列数学工具,一生收到的嘉奖无数。无愧于一位诗人说所的:

  ”自然和自然规律淹没在黑暗中。

  神说,让牛顿去吧!万物遂成光明。“

  牛顿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人间烟火气息的人,不同于一般人认为的科学家对于钱财看的很淡,牛顿确实很爱财的,担任造币局局长主要原因就是”薪水很高”。并且还积极参与投资或者说是金融投机,并很快输掉了2w英镑(当时的一笔巨款),他因此感叹道“我能算出天体的运行,却无法算出人类的疯狂。”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了投资经典。

  在文中,作者分析了牛顿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他生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并且生活在当时能引导世界发展的国家。而在非学术领域,他的社会活动也很广泛和活跃。现今的社会,也给予我们宽广的发展空间,并且是剧烈变革中,势必会涌现出一系列伟大的科技和伟大的人物。

  牛顿告一段落。我之前课正好讲到物理的一些公式和意义,枯燥的课堂上我引入了牛顿的一些奇闻异事和发明的契机,孩子们于是很感兴趣,课堂气氛不那么沉闷和乏味了。嗯,书还是要多多看的,多多反思,争取出口成章,口若悬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