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姨多鹤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姨多鹤读后感10篇

2017-12-27 21: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姨多鹤读后感10篇

  《小姨多鹤》是一本由(美)严歌苓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316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3-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姨多鹤》读后感(一):小姨多鹤

  严歌苓在歌颂竹内多鹤,也在歌颂朱小环。《小姨多鹤》是我看的第四本严歌苓的作品,她笔下的女性无一例外坚韧,既卑微又高尚。玉墨为女学生赴死,小菲爱欧阳萸成痴,葡萄活得至情至性,到了小环和多鹤,两个女人守着个不怎么出众的男人,暗自较劲又不是真的较劲,硬是顶着见不得光的关系活成了真正的一家人

  按理来说,这样的关系是不值得的颂扬的,好就好在两个女人都把日子过得光明磊落,没有宫斗剧里那些见不得人的祸心。多鹤生了好几个孩子,每天闷头不响地把家里拾掇得光可鉴人;小环实心实意地和多鹤一起拉扯着孩子,孩子受委屈了,多鹤被欺负了,都少不了她扯着嗓子站在门口骂街。张俭对多鹤的感情更多是基于生理而产生的,所以多鹤丢了他犹豫着去不去找,还想起一开始本来也打算把她丢进山里的,反而是小环,恨不得把张俭骂死,魔怔了似的非要把多鹤找回来不可。朱小环越往后过,越忘不了自己的妹子多鹤。虽然书名叫《小姨多鹤》,但更让人爱的,却是朱小环。

  这一本的结局比前几本沉重得多。守着同一个男人过了大半辈子的小环和多鹤,在张俭死后也不知生活还有什么指望,多鹤还是回到了日本,还有个挣命也要跟去的倒霉孩子,热闹惯了的小环怎么熬过那些冷清。希望在书里没写的后来的故事里,多鹤记得经常回来看看嘴上不饶人,却护了她半辈子的小环姐。

  《小姨多鹤》读后感(二):这本书真的很好看

  就像王蒙评价这本书的那样,真是本好看的书,有情有义戳心窝。

  在看书中间中断的中午,总会想起朱小环,这个女人真的是,没有人吵得过她,风情,泼辣,确实善良大度,在小姨多鹤的故事里,成功的被塑造了。

  知道张俭把多鹤丢掉之后,辱骂责怪,担心多鹤,明明没有多鹤,她会省掉多少麻烦,她知道张俭和多鹤偷情之后的表现,她替山坡上的多鹤接生,多鹤接张俭去日本治病,都让我对这个女人肃然起敬。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很像的女人,《霸王别姬》里的“巩俐”,同样的对丈夫死心塌地,一往情深,同样的泼辣寸步不让,也同样的善良有人性

  一个日本女人在中国一生,一个小家庭的故事,一个个塑造的立体生动的人物,符合实际跌宕起伏的故事,这才是好的作品。

  每个人物这辈子都这么的富有戏剧性,但都在绞尽脑汁的活着,互相扶持,慢慢的过下去。

  《小姨多鹤》读后感(三):浅谈朱小环

  一个日本遗孤被一个中国家庭买来延续香火,二房的真正意义如果仅限于此,在那个年代也算幸运,不过书中不止多鹤的一生,其他人物的一生同样曲折,热烈。张俭,朱小环,小彭,丫头,张铁等。

  每个人都为活下去绞尽脑汁。

  男主角张俭,女主角多鹤,朱小环是张俭的大房,因怀孕时被日军追赶,掉了孩子,从此也失去了生育能力。多鹤生育能力极佳,但只能作为小姨在这个家庭和周围环境存在

  严歌苓的人物性格刻画,相当精彩,最喜欢其中的朱小环,虽命运坎坷,自有自己的生存法则。相对于女一多鹤,更喜欢朱小环的精明泼辣,吵架怕打架的,打架怕舍命的,朱小环就是那舍命的。能把她嘴里说出的凑合日子过的最不凑合,为此小偷小摸,满地撒泼,社会各个阶层都有她的朋友,其实都是为了这个家庭能生存下去。面对丈夫和多鹤感情“出卖”,她的反应居然是维护整个家庭,如此种种,朱小环不是一个小气之人,而是深明大义。让人心底里会有感动,残酷的社会环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解决之道。多鹤以日本民族的默默而固执地以“整洁、较真”等品质影响着这个家庭,被甩走又奋不顾身返回家庭中的多鹤,因为孩子,也更因为她融入了这个家庭,倔强坚忍的生活,也同样是她和张俭的爱情

  无论张家的凑合活着,还是多鹤的把地板擦的能照人的精致精神,善良的本性让他们从始至终都是一家人。当他们各自老去,各自散落,能陪伴的无论是家人还是一只叫黑子的老狗, 他们都在等待彼此的消息

  《小姨多鹤》读后感(四):小环和张钢

  全书虽然描写的是一个特殊组合家庭经历风雨,有不少令人痛心疾首或是报以无奈莞尔的惨痛凌厉的悲伤片段,却也处处洋溢着中国式的善良情怀。而全书中,最暖人心角色莫过于小环和张钢。

  小环篇

  她热烈,痛快且深明大义。

  在她心里,有一个不死的二孩,有一段白头不解的感情。她整个人是热的,心是热的,血也是热的。

  从多鹤来到这个家,她便了解她应该在这样的关系里如何自处。对于这个来自迫害她的国家,族人;使她流产,不孕的民族的女孩,她只有嘴上的刻薄,从来不曾在生活中难过多鹤;并且这种仅停留在嘴上的刻薄更多的都指向她爱的二孩。她有着一颗女人鲜红热血的心,她对丫头的号,有时甚至连自己都忘了丫头不是她亲生的。

  与多鹤的静默隐忍相较,小环的日子是要过的热闹,痛快,解气的。在这个家情况乐观时候,她乐得吃喝与享受。她常说凑合,可她从来不会甘于凑合,她活的积极向上,她奋力的攫取更多的雨露与阳光。多鹤从她身上拿来的凑合主义才是真正的凑合,多鹤从来都隐忍委屈,她认为她的命运是一场磨难,而小环不是。她永远把日子过的痛快,解气:从对二孩买日本姑娘恰到好处的胡闹与收场,到三人与孩子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算从容静好的岁月,到张俭被抓判刑,她与多鹤和孩子们相互扶持的生活,她努力的把日子过得热烈,也努力的让张俭,多鹤与孩子们热烈起来。

  她的爱,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二孩要买日本姑娘生孩子时,她恰到好处的表明态度的胡闹与收场;张俭与多鹤被人捉奸时,她抑制着心中的苦涩,二孩背叛的屈辱愤怒挺身而出为这个家掩盖这个不能见光的事实,保守着秘密;张俭被捉,多鹤日本人身份曝光于世,家庭岌岌可危时,她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在张俭和多鹤两头隐瞒,编造善意的谎言,照顾张俭的心理感受,提防着多鹤的崇尚轻生,调和着孩子们的矛盾

  她的爱,无私,深沉。从二孩不顾父母反对,倔强而偏执说要保大人之后,他的心就彻底的沦陷,彻底的被这个长着骆驼眼,其貌不扬的男人给俘虏了。她在心底许下一辈子的誓言。她对多鹤多舛的身世命途唏嘘爱怜,甚至割舍出她唯一珍视的二孩的爱。她在拼尽心机换来的探视机会上留给张俭与多鹤单独相处时间,她要多鹤唤醒张俭,因为在她心里,有一个永远的二孩,有一辈子到白头的爱的誓言。她走出监狱要去茅厕,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把这个女人装点得圣洁,伟大。他为张铁不认多鹤,仇视多鹤而打抱不平;她把张俭往日本推,为了他苟延残喘生命;她成全了丫头的日本移民梦。她对这个家,爱的深沉。

  而生命本是一场残酷,抽满讽刺。最是崇尚热闹的她,。成全了张俭与多鹤的双宿双飞,成全了孩子们的美好生活,自己却落得与黑子相守,靠期盼来信过活。然而即使如此,她的内心依旧是活的热烈,痛快的。

  刚子篇

  他像极了他的父亲,同样的金口难开,却在心底攒着一股劲儿,对真正上心的事,干得出色,漂亮。他不说话,却让乐队以他的节奏为准,甚至赢得师长的青睐。

  同样的踏实,心无大志。张俭对少小离家为国捐躯才传回音讯的参谋长哥哥没有认同赞许,甚至不理解,他觉得大孩太不是玩意了。他只会踏实的守着父母妻儿,过好属于自己的小日子。刚子也一样,对于师长多次邀请,放下姿态表现的极大兴趣和认同,他表现得太过淡漠。他不稀罕这个难得的机遇,他不善于钻营,没想过要钻营,也不屑于钻营。他们一样,只想守着自己的家踏实过活,心中没有民族家国天下恨,没有丰功伟业,名誉荣耀,一样的心无大志,踏实沉稳

  对待亲人,张俭从来嘴上不依不饶行动上言听计从。钢子却是行动和言语上都体贴孝顺:他在家里困难的时候,只吃白饭,剩下菜钱补贴家人;他没有和张铁一样在情感和言语上赞同春美改造身世,没有为自己身上一半的扶桑血统感到羞耻过,也没有在中日建交,多鹤翻身后攀以高贵;在多鹤受张铁不待见和仇视时,关怀多鹤最多,还为多鹤与张铁对着干,大打出手;在大家都希望移民日本时,只有他留下来,最近距离的守着小环,为最崇尚热闹却落得冷清下场的小环的生活增添一丝热闹。

  他静默,体贴,踏实,深沉。

  《小姨多鹤》读后感(五):女人能否用生育构建自己的帝国

  昨晚熬夜看完了《小姨多鹤》,哭得稀里哗啦。

  小说开头的场景更加惨烈,我却没有哭,只是觉得作者描写的很真实。为什么后面主人公并没有死,我却那么感动呢?仔细想想,是因为当一个群体作为日本遗孤的形象出现的时候,我只会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可能内心还有点os,日本人不是也这样杀中国人的吗?

  但是到了小说的后半部,我经历了她的一生,进入她的内心,看到她生下的孩子对她的所作所为,开始无法抑制地同情她,甚至代入她的角色,强烈感受到在社会中作为异己分子的痛苦。文明社会的标志就是宽容,但是现在偏离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人和事依然被歧视,比如大龄未婚或相貌体重。何况在那么多年前,作为一个敌对国的女子孤身一人生活在那样的中国。

  那么多鹤是如何以一己之力对抗这个社会的呢?小说中说多鹤希望通过生孩子为自己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她跟孩子们用简单的日语交流。这一点体现出女性的优越。还记得那个最后投降的日本兵吗?他在菲律宾的小岛上坚持了那么多年,最后还是投降了,如果他不投降,也只能死在那里吧。男人只能靠武力抵抗外面的世界,一旦失去武力,要么投降,要么孤独地死去。女人则不然,她们用生育抵抗,有自己的孩子,就有希望,有未来,有一切,在最绝望的时候,孩子能给自己活下去的勇气

  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北漂稳定下来以后,一般都会结婚生子,因为独自在这个城市会感到孤独,只有建立家庭,才有自己的血亲,努力才有意义快乐才有人分享。反之,如果七大姑八大姨都在这,繁衍后代的欲望就没有这么强烈。

  忽然想起陈丹燕的《慢船去中国——范妮》中的范妮,如果她当时坚持在美国生下那个孩子,她的人生还会有转机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小姨多鹤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