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大萧条》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国大萧条》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8 21: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大萧条》经典读后感10篇

  《美国大萧条》是一本由[美] 默里·罗斯巴德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大萧条》读后感(一):2012-09-25 《美国大萧条》读后感----经济学的大江湖,你做哪一派?

  这是本60年代作品作者罗斯巴德是奥派第3代大师米塞斯的得意弟子。

  奥派经济学的一些观点是有异于主流经济学的:

  经济繁荣是信用扩张引起的,赞成金本位制,赞成积蓄,反对数理统计等用经验去检验理论,不反对垄断,不赞成政府救市等。

  书里开始部分是解释了米塞斯的商业周期理论,随后将研究视野分为了2段----1921~1929年的繁荣期以及1929~1933年的大萧条期。

  咆哮的20年代,由于不断扩张信贷,美国政府的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利率低于了自然利率;让整个市场都集体判断失误,把资本引到了高级生产领域(原材料、制造业等离消费者远的领域),资本品比消费品更快的增长(食品涨价了,一揽子物价的cpi没涨,被产能过剩抵消了?),生产结构的平衡被破坏,造成了“系统性的扭曲”和不当投资。产生了繁荣假象,一旦政府停止信贷扩张,或利率上升,假象就会被戳破,错误要被清算,扭曲要得到纠正,经济就会衰退。

  以前的美国历史上不是没有经济周期,只是在衰退期里政府是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所以衰退期很短,很多时候1年左右就会过去。而胡佛时代抛弃了以前的“自由放任主义”,这位“伟大的工程师”,运用了许多“新经济科学”的新工具,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政府开支、抬高工资率、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等,救助银行、破产企业等,政府大力干预经济,反而让扭曲得不得纠正,更加延长了大萧条。(原来30年代就有凯恩斯主义了,虽然40年代学界才有凯恩斯热)

  1933年上任的罗斯福根本没多少“新政”,都还是延续了胡佛的那一套,只不过罗斯福是个走运的人,随后的二战及战后重建把美国拉出了泥潭(希特勒救了美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二战后却是凯恩斯主义当了王者,成了主流经济学,人们难道是这样善于忘记历史的吗?

  这是《美国大萧条》的观点,而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观点呢,在他的《大萧条》一书中,他的解释是----都是金本位的错!金本位的不足导致了通货紧缩,最终造成了总需求下降而大萧条,而最先脱离金本位的国家经济最先得到复苏。伯南克很尊敬弗里德曼老先生,应该是属于货币主义门下吧。同样一件事的解释却是如此的南辕北辙,到底真相是什么,教人更加迷惑了。

  看看现在的经济学吧,新古典主义、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制度学派、供应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奥派、行为学派等等,this经济学,that经济学,眼花缭乱百家争鸣,每派都有一套看家绝技,都有一些大师高人(诺奖得主)掌门坐镇,各自占山为王,谁也服不了谁。少林,武当,峨眉,派派威武;太极,八卦,形意,家家高深;让我等普罗大众不由得瞠目结舌,战战兢兢,唯有感慨:好个武林大江湖啊!

  再说得不好听一点,局外人其实也可以说是经济学患了精神分裂症,还挺严重,N(N>10)重人格!

  现在来看,08金融危机后,伯南克QE都搞了3轮了,美国经济还是不景气,失业率还是高,是不是也说明了印钱救市的货币主义是无效的呢。我们也搞了4w亿,又得到了啥,物价、房价上了天,“调结构”却遥遥无期,众多的弊病、乱象现在一个个显露出来了,很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味道。虽然某人早一向对这作了苍白无力的辩护,但老百姓心里有数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奥派的观点哪怕是最正确的,也绝对当不了武林盟主,它命里注定了要被边缘化----它的主张像“老庄哲学”,清静无为,要政府不要插手经济生活,让市场自己来。这样的主张朝廷不反感才怪呢,特别是在中国,这不是要反D反zf吗,伟大的D各方面都挺“先进性”的,还要千秋万代领导咱们14亿不先进的草民呢!

  《美国大萧条》读后感(二):这把利器没用好

  才疏学浅,这是我第一次看奥地利经济学派解释经济周期。之所以对奥地利学派感兴趣,是因为奥地利经济学派具有不干预、自由放任的名声,而07年以来的危机恰恰是干预的失败造成的。

  根据我对这本书的理解,罗斯巴德理论的一个核心在于银行的不完全准备制。不完全准备制导致了货币乘数的扩张和货币、信贷的涨落。罗斯巴德认为,经济周期是因为货币信贷扩张与收缩导致的时间偏好的游移。在繁荣时期,货币扩张实际利率回落,投资过度,反之在衰退时期投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不足。从最近10年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历史来看,这个理论并非不能适用。

  然而,这本书有一个严重缺陷。罗斯巴德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作为一种排他的,可唯一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然而,在论述过程中,罗斯巴德对33年以后的美国经济完全没有做任何描述。而33年以后的经济历史,恰恰是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论缘起的地方。将这段历史掐掉,是论述的不周。

  这本书虽然吧奥地利学派的周期理论讲得透彻,但是在实证层面,问题有点严重。

  《美国大萧条》读后感(三):政府和市场都需要给对方一点时间

  理解奥地利学派的经典作品,了解不一样的历史。有人说这次金融危机比大萧条还严重,其实未必。我们通常以为罗斯福新政治愈了萧条,其实胡佛做的不比罗斯福少,大规模干预经济是从胡佛开始的,胡佛水坝就是证据。大萧条的原因不在消费不足,而在于信贷扩张造成了扭曲,导致经济结构失衡,所有企业家同时对形势误判,萧条于是来临,实际是市场自己在调整。而政府仍以信贷扩张、通货膨胀来治理萧条,只能延缓清算,加剧萧条。人为地维持高物价无益于清算,因为只有物价回归自然水平,有了充分的利空间,经济才能重新运转。人为地维持高工资也无益于解决失业,只能加剧失业,平均分配工作也是不可行的。如果因为工时减少导致每周工资率很低,那么维持每小时的高工资率又有何用?而且在物价普遍下跌的情况下,人为地维持高工资率,相当于提高了实际工资率。30年代大萧条的真正治愈恐怕要感谢二战,而非凯恩斯主义。当今金融危机也是肇始于美联储的低利率信贷扩张,而当今各国政府仍以大规模干预来刺激经济,资金何来,还是通胀。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当然,有一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历史很短的国家来说,政府和市场界限的确立也是需要一步步来的。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界限,该管的就按规矩管好,不该管的要有序撤出。市场也要给政府一点时间,毕竟改革不是一朝就能完成的,盲目撤出带来的无序恐怕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美国大萧条》读后感(四):《美国大萧条》——管得越多市场越衰败

  美国大萧条是研究经经周期的一个不可能越过的话题。每当欧美国家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时,美国大萧条的正反面教训总是会被再次拿出来说事。但是究竟这大萧条期间的是非对错谁有理,实在是一笔糊涂账。政府干预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这两派人的争斗也经常以这个历史案例为交锋的前沿,至今也没有一方能完全压倒对方。在太平年月里,似乎是自由市场经济学派占上风,可是每到经济危机又爆发的时候,政府救市的呼声又会冒出来。普通老百姓这么说也就算了,最可怕的是经济学家也站出来要求政府做些什么。只能说,这种人大概率是哗众取宠的小丑,借着这个机会打出自己的名气而已。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为什么会不相信自由市场经济对快速恢复经济元气的作用呢?又或者,这些人是半个政治学家,知道即使要出手干预,出发点也应该在稳定人心上。

  说到美国大萧条一般都会认为,胡佛是一个倒霉蛋。明明在柯立芝繁荣期间担任商务部长,明显是一个有理财能力的领导人,却偏偏碰上了束手无策的大萧条。但这本书提供的一个史料性视角让我眼前一亮:原来柯立芝也很反感自己的这个手下,觉得他老是提出一些刷存在感又没有什么作用的建议。胡佛的身败名裂,也许和他的运气没有关系,完全是他作为一个政府积极干预者的必然宿命。它的继任者罗斯福其实和胡佛采用的措施一般无二,只是一方面外有大战压力,另一方面他的任期内经济自然复苏,才使他渐渐变成了一个美国历史上重要英雄人物

  翻开这本书以前,我以为这是一本关于美国大萧条史料的书。结果发现,这是一本几乎没有怎么涉及历史事件本身的经济学学术读物,阅读体验相当不友好。但作为上个世纪对大萧条研究最透彻的自由市场经济这一边的书,它对大萧条的一个分析是别处上没有见到过的。大萧条的爆发,并不是因为商人投机或者投资者普遍头脑短路,而是政府的信贷系统提供了一个有偏差的信号,让所有人都以为应该投资于远离消费者的高级领域。最终导致大家集体判断失误。而政府耽于民众压力的强行救市也让大萧条缠绵病榻,一直延续到了倒霉的德国发动二战,美国发了军火财才结束。期间所有的所谓操作和救济,在事实上延长了经济周期自行恢复的时间。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自从资本主义出现以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总是会出现。只要一个国家是市场经济主导的,就一定会受到周期性危机的波及——这和一国政府的强势与否、民众理智与否没有任何关系。在地震到来之时,政府救市越积极主动的国家,在地震到来之后受到的内伤就越重。中国对此,不可不察。

  《美国大萧条》读后感(五):不要纠结于信贷问题,信贷不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首先反对一点:回归金本位是肯定不可能的了,但要看到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写的。几十年前提金本位并不稀奇,现在则属于开历史倒车。

  实际上按照这本书作者的意思,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其实是社会普遍性的预期错误。大家都习惯性的根据过往经验来进行判断,如果经济长期繁荣,那基本上所有人都会认为经济会继续繁荣,于是资金投向高级资本,以此获得高杠杆的收益。

  所谓资金流向高级资本,比如说中国这样的,房地产的资金不是流向建房子,而是流向囤积土地,然后再以土地套取信贷,进行所谓的盘活资产(当然,中间还需要很多资本运作),这就属于流向高级资本,实际上是种高杠杆操作。

  当有钱人(其实也包括有点儿闲钱的普通人,比如追涨股市)进行这样的高杠杆操作时,如果判断错误,自己承受损失,这是市场自己的调节功能

  但是一两个人判断错了,栽了,其他人会警醒,会根据新的经验调整自己的预期,然后资金流向高级资本的速度减缓,甚至流出,经济会有些衰退,但并不严重。当储蓄和低级资本累积到一定程度,或者有了创新,产生了新的增长点后,经济又迎来繁荣。这就像一年四季一样,有春夏秋冬,属于正常情况。

  但是政府通常倾向于延长繁荣期,不管是因为公众舆论的压力,还是为了讨好人民,甚至仅仅是为了政府的面子

  要延长繁荣期,只要提高货币供给就行了,但会带来物价的上升,通胀。即使像《美国大萧条》里提到的物价并未上升,但通胀依然存在,存在的原因是,本来生产力提高了,物价该下降的,但由于通胀的存在,物价表面上平稳,实际上商品产出增加了,人民对商品的消耗也增加了,甚至可以说是浪费增加了。

  这个繁荣,是通胀下的繁荣,人民的储蓄贬值了,当然,工资也提高了。但工资提高,人民储蓄的累积,是滞后于货币投放的。如果投放的货币大量流向高级资本,那这个滞后会更严重。消费的增加实际上是来源于人民的储蓄,储蓄在贬值。

  另一方面,人民也开始预期将来收入越来越多,因此消费也越来越高,因为反正储蓄也要贬值,另一方面工资逐步增长,将来赚的钱总会越来越多,所以存钱不如消费。这也是本书中提到的时间偏好的改变

  因此,政府通过大量投放货币,维持了繁荣,导致全社会的预期和判断发生错误。

  这个繁荣,只要不断地投放更多的货币进去,就会一直维持下去,直到某个特殊的时间,比如国外的经济危机影响了国内的制造业,然后人们的预期发生改变,这时候通胀停止,人们发现自己高悬空中,于是恐慌性的崩溃就开始了。

  假如没有发生国外经济危机这类大事件呢?繁荣依然有个尽头,这个尽头就是储蓄耗尽。繁荣并非政府的货币投放直接获得的,而是货币投放刺激经济活动,经济活动获得更多产出;货币投放同时使人民的收入更多,刺激消费。但是这是建立在人民拥有储蓄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储蓄了,不管将来收入多高,消费都会减缓,以保障累积起一个应付突然情况的储蓄。这时候繁荣就无法继续了,紧缩开始。而这时候,泡沫已经太多,崩溃无法避免。

  当然,储蓄没了,还有个高招,就是超前消费。完善的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可以让人民不需要应急储蓄。而持续增长的收入,可以获得信贷,消费将来的收入。但这依然有尽头,当信贷额累积的利息超过收入时,BOOM!所以,指望靠超前消费来延续繁荣,只是在累积更大的泡沫而已。

  理论上讲,政府可以正确地调整经济方向,但实际上,经济活动过于复杂,根本不肯能完全预测,更何况由于各种压力的原因,政府通常不会采取正确的方法,比如通过通胀延续繁荣,然后把问题丢给下一届管理者。因此,政府能做的最好的措施,就是让市场自己调节,政府只要保证经济萧条的时候社会的各项机能还在运转就行了,不要让社会的某个环节崩溃,比如说不要让物流因为经济萧条而停止。

  只要社会的各项机能还在,萧条过后总是能迅速恢复的。

  但政府往往不满足于此,特别是中央集权的政府。权力来源于民众“普遍认为管理者有这项权力”,权力需要经常使用,否则就会被人遗忘,然后就会失去。为了维持自身的权力,政府必须频繁地干预社会的运转,因此必须在经济开始衰退的时候做点儿什么。很明显,为了获得民众的支持,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延续繁荣,而不是支持衰退。因此,繁荣必然会走向通胀,短暂的衰退必然会被大规模的崩溃所替代。

  经济危机的根源不在于制度或者经济规律,而是来源于权力的本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