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乌合之众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乌合之众的读后感10篇

2018-01-02 20:00: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乌合之众的读后感10篇

  《乌合之众》是一本由[法] 古斯塔夫·勒庞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合之众》读后感(一):《由航船失联7天展开的联想》——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曾经有一次,人们因为与一艘横渡大西洋的汽船失去了联系,便以为它已经在大洋之中沉没了,这件事情群众想象力的影响整整持续了一周(67页)。

  读到《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的这段话时,正逢“马航失联事件”发生第12天,虽早有故人暗示“不许联想”,我也顾念其拳拳善意,但在脑中还是闪出一句“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于是就此不禁展开以下联想。惟恐浪费前者爱心,好在马上成文一章,足以报人盛情,慰己忐忑。

  1. 群体、群众和大众

  本书对群体的定义是:

  许多人凑在一起,就叫群体。

  不管他们是谁,不管他们是干什么的,也不管他们因为什么凑在一起了,只要他们凑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2页)。

  当读到本书第一卷第二章(10)群众杜撰的历史(上)(40页)时,群体与群众的概念开始混为一谈,令我联想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行文。

  2. 种族、民族、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

  这些词语在本书中呈现得颇为壮观,如:

  我们在前面说过,每个民族都拥有独特的民族性格,现在,我们甚至可以说,每个民族的精神成分中都携带着它命运的定律,它简直等同于一种神秘力量,就像是那种使橡果长成橡树或让行星在自己轨道上运行的力量一样(97页)。

  以上这话的意思是,一个民族的命运兴亡,仅仅取决于这个民族本身的性格发展得是否完善,和精神成长得是否优劣。这令我联想到这个地球上全体人类的命运兴亡取决于什么,把全体人类划分成种种“民族”,这样的行为又能体现出一种怎样的性格和怎样的成长。

  3. 本书给群体(群众和大众)贴上的标签

  如:群体无法区别真实与幻觉,只是因为群体根本没有能力区别主观与客观(31页)。

  如:只有身处群体之中,这些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妒忌的人,才能够摆脱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只有身处群体之中,他们才能够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44页)。

  如:群体就注定要干出最恶劣的极端勾当(45页)。

  如:群体总是对强权俯首贴耳,却很少为仁慈心肠所感动!因为在他们看来,仁慈心肠只不过是软弱可欺的代名词(51页)。

  如:任何一桩惨案,总是群众所为(73页)!

  如:群众从来就没有渴望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拂袖而去。假如谬论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论(94页)。

  如:人们对于一切社会秩序,都存在着至少两种极端分歧的信念更有甚者,如果一件事情不明确地触及他们的直接利益,他们就绝不会关心(129-130页)。

  以上几句,令我联想到群体(群众和大众)同不同意本书作者给他们贴上诸如此类的标签。并且我比较好奇本书作者给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人群又会贴上什么标签。

  4. 本书对群体(群众和大众)的理性和感情叙述

  如:理性的个人可以接受不同意见,可以接受矛盾,进行平和的讨论,但是群体决不会允许此类现象发生(49页)。

  如:尽管理永远存在,但文明动力仍然是各种感情,就像是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爱这些东西(97-98页)。

  如:群体永远不欢迎理性,一切文明的主要动力也并不是理性(98页)。

  把以上几句和本书给群体(群众和大众)贴上的标签进行一番对比后,令我联想到,原来注定要干出最恶劣极端勾当的群体(群众和大众),才是一切文明的主要动力啊。那么本书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不理性的,还是理性的,他和他所处的人群是推动了文明的进程,还是使之倒退了呢?

  文章开篇的句子出自《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的第一卷第三章(8)掌握群体的想象力(下)(66页),其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

  只要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67页)。

  由此,又令我联想到,究竟是谁要用“航船失联”的方法如此统治群体(群众和大众)呢?

  抛开这点,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一个人在台上疾呼:

  钓鱼岛是中国的!!!

  中华民族恐怕又会重演那段“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历史。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那些伟大的人、那些具备超凡眼光的人、以及那些使徒和民众领袖,所有的那些真诚而又有强烈的信念的人,总是要比那些只会否定、批判或者麻木不仁的人有更大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他们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最后几句相当掷地有声,这个feel倍爽!!!

  《乌合之众》读后感(二):什么在创造历史

  干柴,一堆干柴,几颗火星

  历史上无数因为“一个馒头”而引发的血案,就在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中,一再上演。甚至,连台词和背景都几乎不需要变换。

  这个馒头,可能是某种宗教信仰、某种美好理性,或者只是一个疯狂的谬误,或者真的是一个馒头。落幕时分,只有一串串“无辜”殉难者的数字,似乎在冷冰冰得控诉着什么。

  读着流畅的文字,浮现出一些对历史的记忆或者联想,在作者的断言和断言式的逻辑分析中,思绪不断地起起落落。很难想象,这是一部写于一百多年前的书。同时,这或许是一部在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都会似曾相识,甚至“亲切”的书。

  尽管作者所举的例子,大多是历史上战争、革命、宗教,但是也提到了当时的时髦:民主与社会主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教育、对选举、对制度深刻理解

  作者的态度,似乎在深刻的剖析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对于变革,作者列举的关键因素,除了民族特征,就是时间。作者的才智,似乎在指导实践时透露着一点嘲讽:在归纳演讲的技巧时,反复提及的就是“断言、重复和传染”,情感形象简单逻辑甚至无逻辑,察言观色。

  在最后章,作者概述了文明的周期律。正是种种“谬误和幻想”创造了历史。当群体涣散成为乌合之众时,文明也就走向衰弱和死亡。

  这种深刻的矛盾,既有对历史演变的哀叹,也有对自身命运感喟。个体生物的基因,在数代以后,几乎消失殆尽(1/2的n次方),但是人类文明的基因却依然野蛮生长。

  谬误、幻想和人类文明。

  是的,我们都不愿承认

  《乌合之众》读后感(三):你能抵挡这个赤裸裸的诱惑吗?

  读了勒庞的《乌合之众》,发现这可真是一本犀利、狠辣的书啊。书中文字对于群体的批判确有一种让人畅快淋漓之感。说到群体,我还是有些赞同他的观点的,看到勒庞将群体形容成一群没有大脑、没有思维特别容易被煽动,而且一经煽动就走向极端的暴徒,让我回忆起盲目信仰的惨案,回忆起十年大革命的悲剧,甚至至今为止这些煽动性的东西仍未停止。想想鸟叔的骑马舞,想想红遍全国的小苹果,再想想中国式过马路……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实,都在证明着我们处于群体中的时候,是多么的“身不由已”。群体的确是挺可恨的,不独立思考随大流,减少罪恶感,分担负面情绪,这一切都造就了群体的愚蠢和可悲。

  然而,当我看到群体的可恨时,也同样也看到了群体中个体的可怜。这一群寻求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人,加入这样那样的组织压抑自己的本性,装出一副能融于社会的样子,来逃避对本身孤独可怕

  当我们去加入这样的组织,即便做错事也会免于责罚,因为这是群体的决定,不需要个体去承担事情的后果;

  当我们去加入这样的组织,只要放弃自我,就能得到所有其他人的认同和理解;

  当我们去加入这样的组织,我们不需要聪明,不需要承担,不需要选择,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简单粗暴的跟随,表现出你的狂热,就能收获认同。

  没错,这所有的原因的确看起来太具有诱惑力了。付出那一点点个性,就能收获所有人类所向往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想来,能抵御这样的诱惑,能享受孤独能独立思考的人,也怪不得能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番作为了。

  如果说在《自卑超越》里,阿德勒强调的社会合作性,让我感受到的是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细水长流认可了社会团体对个人引导的积极性;那么在《乌合之众》里,勒庞犀利的语言,就恰似一盆冷水,血淋淋的揭露了所谓“合群”的本质

  事实上,观点没有对与错的区分,只在于是否适合于自己。关于群体的意义,我想还是把握一个“度”的概念,不能放纵自己在群体中趋于盲目从众,也不能封闭在自我的小世界。我们生长于这个社会,不能避免的要与群体建立联系,但同时我们也要保留自我,学会享受孤独的时间。

  说了这么多,其实真心不想承认有时候我们的确成为了“乌合之众”,只不过或许在我们意识到这件事的同时,我们就已经有所改变了,不是吗?我是小七,爱读书的人,在书的世界中穿行。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相遇在书的花园”(ID :shudeshijie_77),关注相遇,让你与每一个故事主人公相遇,每周一本书,描绘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乌合之众》读后感(四):警惕群众

  描绘的群体的形象入木三分。当作为独特理性具备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个人组成了一个群体时,便丧失了原有的思考能力和个性,变成了一个原始的,感性的,情绪化,保守的形象。 在论及群体行为的最重要的间接因素时,把民族排到了第一位。“民族性格不仅不会改变,而且还具有巨大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某种观点从一个民族传播到另一个民族时,总是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如果对照历史来看,更能显示出作者的深刻洞察力。尽管历史学家们对群体性时间给到种种关于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的解读,但穿越时空的持续而强大的民族心理力量才是能串起整篇历史的逻辑主线。 警惕群众。因为群众的心理结构总是简单直接粗暴,倾向于诉诸于情绪,想象力。所以不管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总有一种类似于”宗教“的情节或者现象在流行。

  在论及政治的时候,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制度无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民族的幸福也不能到制度中去寻找。这一句话清醒残酷地揭露了中国近现代史中种种模仿西方政体的行为不过是邯郸学步而已。

  《乌合之众》读后感(五):《乌合之众》:“人民群众”是靠不住的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1537.html

  “被越多的人证明的事件,往往错误得最荒谬。”

  “越多的人”一定是数量的集合,数量会改变质量,或者说数量会导致错误和谬论?这个命题在古斯塔夫·勒庞看来,其实是这样表述的:群体的证词毫无意义,他们只会撒谎。在怀疑和数量之间画上等号,看出来是古斯塔夫·勒庞对于群体研究的勇气,但是同样传递着一种并不严格的论述逻辑,甚至是和他之前所提出的“数量就是真理”的命题相悖,或者说,在他看来,真正的“数量”是赋予了一种“正义的错觉”,所以群体是靠不住的。

  靠不住的群体会相信什么?“群体相信一切不可能的事情、相信一切不合逻辑的事情、相信一切不合情理的事情,相信一切不存在的事情,唯独不相信现实生活的日常逻辑。”也就是说,群体是在正常逻辑和认知之外的,非理性的存在直接导致群体充满了神话特性,或者说所谓的谎言不停地被杜撰出来,从现实进行否定,从而否定时间内部的那些事实,甚至会杜撰历史,“历史变成了纯粹的想象”,在这个意义上,群体倒是在进行着颠覆,这种颠覆一方面是制造自己的神话,一方面又解构以前固定着的历史和神话,比如圣经中旧约的耶和华和新约的上帝,作为神化的形象受到质疑,而最后的落脚点是历史到底有多少是可信的?“历史才会最大程度地背离它的本源,呈现出光怪陆离的面貌。”这不仅是群体在质疑,同时也是古斯塔夫·勒庞自己的声音

  用古斯塔夫·勒庞的质疑开始群体的旅程,其实我完全是在检索作为心理学的群体研究在个体阅读中会带来多少惊喜。作为一部“心理学的经典名著”,《乌合之众》这个名字一开始进入我的阅读范围,就是这个标题所传达的可能歧义,或者说,我相信古斯塔夫·勒庞的研究是理性的,是客观的,对于群体的特征、心理、社会基础、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论述一定是通过各种研究得出的,也就是说在充满浓浓学术氛围中横亘着一个叫“乌合之众”的定义,多少有些可疑,直接说,“乌合之众”所传递的贬义实在无法和我观念中也已形成的理性客观研究的“群体”搭上界,所以我会很小心地询问:我是乌合之众吗》或者说,我是乌合之众的一员吗?

  当然,这种感受完全是浅层次的,也完全是在阅读之前形成的浅显感受。当进入古斯塔夫·勒庞的文本世界,其实我越来越发现了一种可怕的脱节,个体的阅读必须带着个体的特性和理性,甚至是某种思考的智力活动,是完全没有群体影响下的个体行为。而古斯塔夫·勒庞所研究的却是一个不展示个性的群体,身体或者经历体验在阅读中几乎等于零,这就会造成我的理解对于古斯塔夫·勒庞所研究的群体来说,仅仅是一个理论可能。

  个体之死。正是古斯塔夫·勒庞群体理论最关键的一个内容,“许多人凑在一起,就叫做群体。”而在群体形成之后,每一个人个性的消失,“群体中的个人完全不同于独立的个人”。也就是当成为群体中的一员之后,个体特征完全隐藏起来,这种隐藏也并不是个体的有意为之,而是群体特有的潜意识消灭了个体的差异,“表现出差别的异质化被同质化吞没了,最终是无意识品质决定了群体的智慧。”在古斯塔夫·勒庞看来,群体改变个体的不光是个性,还有智力,在群体中,个体的只有很普通的品质、智慧和最基本的智能,甚至只具有最低甚至更低层次的智力,“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所淹没。”不仅缺少个性和智力,甚至成为愚蠢的代名词,而在暗示和传染的作用下,进一步得削弱个体,是个体的存在成为群体的一种庇护,也就是说,群体掩盖了个体的错误,而成为道德的避难所,所有的约束和羁绊都不存在,个体“更无法控制内心中的放纵与不羁”,以致泯灭道德,“群体的行为天然就是合理的。”在这种没有谴责和审判的群体中,个体成为“无名氏”,无名氏就是不需要为他所做的任何事承担责任。“因为无名,所以无由指控。”这个简单逻辑使个体在群体中变得越来越危险,他们相互传染,相互暗示,直到个体完全被群体性催眠,也就是“他沦为受催眠师随意支配的一切无意识活动的奴隶”,这种群体带来的迷信力量支配着个体的一切,个人变成了玩偶,成为“文明阶梯上的倒退”,在近乎“癫狂”中上演着闹剧和惨剧,虽然在旁观者和历史的维度来看,个体是身不由己,但是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个性泯灭和智力下降,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会完全变成群体奴役者,而这种奴役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心甘情愿,加上人格的脆弱,“被带入一种完全失去任何意识的状态”,这种状态便会成为偏执,而群体也成为“一个原始人的乌合之众”:“群体是一个对文明一无所知却充满了破坏欲望的野蛮人。”

  乌合之众完全是迷信的结果,是被催眠的奴性,而在历史进程中,乌合之众扮演了可怕的角色,“整部十字军东征史,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严重的集体狂想。”是的,在历史上,群体给了一个无法接受的观念,,那就是:“任何一桩惨案,总是群众所为。”除了法国大革命之外,宗教改革、圣巴托罗缪的大屠杀、法国的宗教战争、西班牙的宗教法庭,都是受宗教感情激励的群众所为。在古斯塔夫·勒庞看来,“凡是怀有这种感情的人,必然会用火和剑去清除那些反对建立新信仰的人。”所谓的偏执,其实建立的是另一种信仰制度,而这种制度和宗教不一样,但是有着那种癫狂的性质,近乎疯狂地毁灭对立着的任何力量。

  从个性和智力的泯灭,到群体对个体犯罪的庇护,直到最后群体奴役个体使其成为迷信的力量,个体完全变成了没有思想、没有主见、没有行动的个体,而在这样的个体组成的群体间,必然会有一种信仰,会有一种秩序,会有强权,这就是领袖的诞生,可以说,领袖一定是在群体的个体出现癫狂中才会出现,拿破仑说:“群体永远都在渴望强权。”这种强权就是英雄,就是领袖。“有群体的地方,就有领袖。”那么,如何成为领袖?古斯塔夫·勒庞说:“只有最极端的人,才能成为领袖。”而这种极端的标准就是“最容易兴奋的、半癫狂者、神经有毛病的以及一切处于疯子边缘的人”,可以说,这样的领袖也是缺乏理性,或者说,这也正是群体的特征之一,他们的到来只为个体寻找统治的借口?“领袖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权威,是因为群体的奴性心态。”也就是说,在群体是甘愿被统治,甘愿被强权,而他们这样做的唯一意义,就在于为自己寻找出路,“就是让他们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自己的幸福。”

  而在古斯塔夫·勒庞看来,群体成为“乌合之众”完全是为了给如何成为领袖建立方法论,他在描述领袖的动员手段和如何建立领袖的名望上,提供了很多的方法论,先天的名望+个人的名望所组成的荣誉世界里,领袖也就有了资本,而在另外的论述中,古斯塔夫·勒庞也大量谈及了作为群体之一种的陪审团、选民、议会等,同时谈到了如何掌控陪审团、如何建设普选制度,如何在议会中建立名望,如此等等,看得出在群体研究中,古斯塔夫·勒庞更重要的是在思考群体行为的同时,为意欲有所作为的人们寻找一种捷径。所以通篇来看,在论述关于群体的特征、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等内容之外,很少论及个体如何会成为群体的一员,又如何甘愿变成群体领袖和强权的奴役,其实没有哪个个体加入群体,是为了去受奴役,为了把自己个体消灭掉,也就是,古斯塔夫·勒庞谈到群体的集体无意识,“无意识的欲念构成了没一个种族的先天秉性”,但并没有抛开这个心理学上的概念,而从社会学、历史学等诸角度来剖析个体之于群体的属性。

  其实,在古斯塔夫·勒庞的群体分析中,很容易看出某种极端化的论点,比如“群体只能从事最低级的劳动。”“群体不具备任何道德。”“妇女和儿童是群体谎言最有力的坚持者,他们的话往往不可轻信。”如此等等,甚至会拿自己的民族来开刀,对于法国大革命历程中的民族特性进行了批判,尤其是拿破仑作为强权代表,完全是古斯塔夫·勒庞所否定和批判的,“由于法兰西民族性格特征,使得它的民众绝不可能忍受任何刺激,只要对他们稍加拨弄,他们就会因此而陷入极端。”甚至还谈到了中国:“它死气沉沉的固有习俗,使得整个国家没有任何改进能力。”

  除了极端的批判,古斯塔夫·勒庞的群体理论中也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比如对于群体中的个体和领袖的作用时,一方面指出个体的奴性使得他们迷信于领袖,一方面又指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极大的盲目性,把历史上的惨案罪因归于群体中的个体,也就是所说的“群众”:“任何一桩惨案,总是群众所为。”同时指出,“即使是握有最绝对权力的最专制的君主,充其量只是加快或延缓其显灵的时间。“也就是说,群众决定着历史的惨案的发生,而所谓的君主、领袖却不能阻止这种盲目的力量。另外,在群体道德方面,古斯塔夫·勒庞一方面说,“群体的力量却让人们摆脱了约束和羁绊 没有什么理由再约束自己,更无法控制内心中的放纵与不羁”,也就是说个体犯错误,只要在群体之下就不会受到道德谴责,是庇护这那些罪责,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指出,“群体对于个人,存在着绝对的道德净化作用。”也就是说,群体一方面放任个体的道德败坏,一方面又净化道德。同时,在古斯塔夫·勒庞的论述中,并没有明显区分群体和民族、群体和种族之间的不同点和共同点,而是糅合在一起,有时候群体就成为民族的代名词,有时候又超越民族成为种族一种。所以,在最后《结束章:民族存亡的关头》中,完全抛开了群体理论,而重新唤醒了民族的忧患意识。在论述民族的出现过程中,他描绘了从民族的出现-种族摆脱野蛮-新文明的诞生-创造性工作-开始破坏的过程的“历史发展规律”,从而提出,“随着古老理想的丧失,这个种族的才华也完全消失了。它仅仅是一群独立的个人,因而回到了自己的原始状态——即一群乌合之众。”也就是理想和才华消失之后,民族又变成了群体一种,生命循环过程就是使民族重新成为“乌合之众”。

  “任何一个群体更像是一个原始人的乌合之众!”在古斯塔夫·勒庞看来,其实又回到了一个理论的原点,里面有着他无法摆脱的悲观主义,“一场革命的开始,其实就是一种信念的末日。”我甚至觉得,在他身上其实就是对所谓群体的先天恐惧,对组成的那些消灭个性,泯灭智力,削弱智慧的群体的鄙视,甚至是一种革命性的”人民群众”的否定:“‘人民群众’是靠不住的,除非你想获得一个最愚蠢的结果而相信他们。”也就是说,群体带来的革命完全是盲目而极端的,完全是情绪化和低智商的表现,是野蛮人而已,而“创立偶像,塑造英雄”取代人民群众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意识”,似乎是古斯塔夫·勒庞真正要做的。从这个意义上,古斯塔夫·勒庞的政治意义才是目的,也就是通过对”乌合之众”的批判来构建他的“民族理想国”。想起《总统是靠不住的》那段话:“坦白地承认一个事实,人是靠不住的。必须用一种机制去删选不可靠的人,同时用这种机制去限制和规范人的不可靠的行为。权力切割的原则就是,宁可切得支离破碎,自相矛盾,也不要全面统一,高度集中。”

  似乎这就是对古斯塔夫·勒庞“民族理想国”的一个反喻。

  《乌合之众》读后感(六):观念宣传手册

  书中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群体是有共同目的的人的集合,群体智力低下,盲目而极端,保守又善变,充满原始的暴力和嗜血的欲望。这些观点我是基本赞同的,有很多例子可以支持这一点,外国有十字军东征、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国有义和团,有几十年间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和阶级迫害,即便是童话里也有皇帝的新装这样的例子。不过,当作者将观点推而广之,得出群众是不可靠的、民族性格是固定不变的、民主是不靠谱的、制度不分好坏等片面、冬烘、似是而非的结论时,我就难以苟同了。

  作者的写作手法比较简单粗暴:首先,群体的概念不统一,先是有共同目的的人的集合,而后又不时变为群众和民族。一些结论是在概念的变换甚至是偷换的前提下得出的。其次,论证方式不是对实例的分析和综合,而是先给出结论,再举出例子以支持其结论,但是例子往往是孤立和断章取义的。最后,始终用非常肯定的语气作出结论和判断,并不断地重复,以此冲击读者的大脑,迫使其接受。因而,这不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而是鼓吹和宣传一种观念的手册,所用的手法正是作者在书中所说的,要想让群众接受一种观点,必须要直接、简明,并且要断言和重复。

  《乌合之众》读后感(七):好奇心也许能打败乌合之众

  这本书可谓名声在外,封皮上也写着“揭示心理操纵真相,开启民智之作”。作者Gustave Le Bon也被称为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封底上的小段介绍还说这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学的经典名著”。我对心理学的了解仅限于大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课程,看到有这么大来头的书,自然觉得应该“营养丰富”才是。

  然而我勉强读完之后却颇失望。这本书除了开头抛出了几个“惊人”观点并摆出了一副“不解释”的姿态后,便开始了不断的重复。群体是多么盲目,是多么善变,多么缺乏逻辑能力等等。一直在运用其在第二卷第三章关于领袖如何影响群众的方法:断言、重复、传染(虽然对于读者来说,传染没什么用)。

  书中大量用了比如“没有任何或丝毫”,“彻底”,“完全”,“无疑”等这些词语来不断重复他的观点。所用的例证不是道听途说就是历史小故事,其可靠性值得怀疑。对例证的运用不过是粗略叙述他所需要的那一部分,以来佐证观点。由于缺乏个案分析的那种细致周全以及对其真实性的怀疑,让这些例证的说服力大大下降。除此之外书中的观点既没有大量调查以及统计分析的辅助,也没有像Skinner心理实验的佐证。不知道作者用的什么研究方法,看来看去这本书也不应该算作是“学术”著作,顶多是表达个人观点而已。

  作者的一些观点也并非完全不可取,我认为只是没有他说得那么绝对而已。我常常想到网上的那群人对转基因食品的攻击,往往是使用一些刺眼的字眼比如“致癌”、“断子绝孙”等。这乍听起来骇人的结论能吓倒一大票人,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总有人会耐心听其中的原理,明白其哪里是安全的,哪里又是有未知的风险的。虽然群众易于受到“极端观点”“断言”的影响,可也总有那么群人会去想了解到底为什么“致癌”,如何“断子绝孙”,因为好奇心也算是人类的天性吧。

  Gutave Le Bon本人的经历也是颇有趣的。根据英文维基百科的介绍,他本人是社会学家,当然之前是学医的,然后做过考古和人类学研究,还是一名业余物理学家。他发明了头部测量工具,声称发现了黑光(不是现在说的黑光),可后来被证明是不存在的。他的物理理论虽然获得了亨利庞加莱的支持,可没有获得学界大多数人的认同。看起来他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那为什么他不相信也有许多人跟他一样,并非完全是激动易怒的乌合之众呢?

  《乌合之众》读后感(八):群众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吗

  在我们的话语结构中,“群众”、“集体”之类的词一般都有着崇高的意义,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团结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力量、脱离群众就等于是走上末路……然而,群众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吗?

  法国的社会学家勒庞的答案截然不同,他的意思是:群众的眼睛不仅不是雪亮的,恰恰相反,群众的眼睛基本上是瞎的。听起来像骂人,并且是饱含着精英主义式的刻薄与偏见,对人民大众的辱骂。但实际上,勒庞所谓的群众泛指一切“个人的个性消失,感情与思想专注于同一件事,人的自我意识被无意识群体所取代”的“群体”,它不等于群体中个人的总和,更不等于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勒庞认为,哪怕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知识分子,若是组成一个群体,整个群体作为个体来说,也注定是原始、野蛮、智力低下的,或者用这本书中译本的说法,也就是——“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是一本对研究群体心理的书,集中批评的对象是广义上的“群体”,而非一般所指的大众,读者很容易对号入座,认为对“群体”的批评即是对“大众”的批评,但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然,在具体事件和具体情景中,人民大众常常是最具代表性的群体,它几乎包括了一切群体具有的特性。

  那么,群体具有那些特性呢?首先,群体冲动、易变、急躁,他们表现极端,并且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转变为另一个极端,他们没有长远的计划,只看到眼前,无视任何障碍。法国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等等,都是这一特性的突出体现;群体的另一特性,是易受暗示与轻信。群体的思维是形象思维,他们对逻辑、说理和论证无动于衷,群体无意识的支配决定了他们只接受暗示。

  当个人融入群体以后,人的自我意识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意识的人格。人的情感和思想都会发生彻底的变化,并且在传染和暗示下,有着即刻转变为行动的冲动:守财奴会变得挥霍无度、怀疑论者会变得无比虔诚、老实人会变得猖狂、胆小者会变得肆无忌惮……能体现群体疯狂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使得你不得不信服勒庞接下来的观点:群体中智力已泯灭,群体缺乏基本的观察、推理能力。

  《乌合之众》 的内容分三个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特点。重点的第一卷,就是上面总结的一些群体心理,大多观点都比较直接,并没有严密的推理和综合的论述。阅读起来很流畅,不会感到冗长繁琐。第三卷内容比较无聊,可以说是群体心理的个案分析,论及的有犯罪群体、陪审团、议会、选民等等,但基本上是在重复第一卷的内容。第二卷的内容上像是成功学,思想上又像权力意志,主要讲影响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间接因素以及群体领袖的说服方法等等,诸如群体拒绝理性,所以领袖绝对不能是个说理的人;群体接受暗示,所以领袖意见必须被多次重复和传染;群体渴望强权,所以领袖做出的必须是断言,而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就好像你正要面对的问题是:选择领导还是选择被奴役?选择冷酷还是选择愚蠢?选择欺骗还是选择受骗?真是有些细思极恐。尽管像权力意志,但却没有尼采那样强有力的文风,尽管像成功学,读的时候却没变得积极乐观。

  总体而言, 《乌合之众》 算不上严谨的学术论著,内容也多有偏颇,但作者思想还是很犀利的,敢想敢写,比起冷冰冰的学术,我更喜欢这样有瑕疵的、坦诚直接的书。书里几个论题都很有意义,也很有普遍性,乃至每个时代都有能带入的事件,每个人的都经历过能类似的生活场景。不过,相较于没讲到的方面,书里讲到的内容实在太不够了。当有一天群体与个体的矛盾真的成为切身之痛时,这个问题还得靠你自己解答。

  《乌合之众》读后感(九):关于中国的应试教育那段话

  买的盗版书,纸质很一般

  读到关于中国的应试教育那段话,顿生悲凉。

  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工人不想再做工人,农民不想再做农民,而大多数中产阶级,出了吃国家职员这碗饭以外,不想让她们的子女从事其他任何的职业。学习的唯一目的不是让人为生活做好准备,而是只打算让她们从事政府的职业,在这样的行当里想要去的成功,根本不需要无需任何必要的自我定向,或表现出哪怕一点个人的主动性。

  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拓精神和个性,而这些优良品质,偏偏不是从死啃书本得来的。

  好了,很不平,让我觉得更加悲伤地是

  大多数的人其实在学校的那几年浪费掉了自己的光阴。我想说,我们曾经无数次听到过 个人努力 最重要,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样的话,但是身在 这个社会群体之中的我们,没有多少事情是 完完全全自己考虑得出来的。

  我们被群体所影响

  《乌合之众》读后感(十):这应该叫做读后感吧

  一直以为当时并没有写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知道翻看电脑才发现两年前我曾经写下过一些感想,当时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思维有不同,倍感恍如隔世。

  书看有缘人,于是在图书馆的还回书架中看到这本书。关于大众心理学,弗洛伊德评价是一本群体心理学的著作,生动地解析和阐述了原本深奥的心理学。

  从群体的产生、特征,再到如何控制、影响群体,才发现书中自有黄金屋,真正的名著是丝毫不显枯燥的。群体有很多特征,比如对智力的泯灭,一个现代人到达这样一个形成传统的群体中时,单凭她一人之力根本无法改变群体的信念,因为群体有着强大的保守本能,而群体强大的传染力又让深陷其中的人难以逃开而最终变得跟群体里其他人一样。假设有个现代自由思想家,因为时空穿梭而被送回到中世纪。难道你会认为,当他发现盛行于当时的宗教观念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后,会对它们进行攻击吗?假如这个思想家落入了一个能够把他送上火刑柱的法官之手,指控他与魔鬼有约或者参加了女巫的宴会,他还会对存在这魔鬼或者女巫提出质疑吗?假如他坚持自己的自由思想,那么他还会有活命的机会吗?由此,我不禁联想到自己最近沉迷的穿越小说中,一直以来,看穿越最烦看到女主穿回去与王公贵族们牵扯出爱恨情仇的桥段,因为这样必然会发生一种现象,那就是现代来的女主无法接受古代一夫多妻的观念,拼死也要爱着的男人“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然而生活在古代的男子如何可能?尤其是那些三妻四妾甚至后宫佳丽三千的王公贵族们,又如何可能同意,于是一段段纠结缠绵悱恻的虐恋开始了。一直觉得如果穿越回去必然会接受或者被迫也得习惯古代人的思路,对于女主依旧死挺着要一夫一妻的想法非常奇怪,看了书才发现果然,那样其实并不大符合心理学理论的。

  再说应试教育的题外话,向人灌输大量肤浅的知识,不出差错地背诵大量教科书,是绝对不可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的。在我们的生活照,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拓精神和个性!而这些优良品质,偏偏是不能从死啃书本中得来的。我们应该让年轻人每天从工厂、矿山、法庭、书房、建筑工地和医院获得大量的感官印象。亲眼见到各种工具、材料和操作,与顾客、工作者和劳动者在一起,才能对那些从眼睛、耳朵、双手甚至味觉中得到的各种细节有些微的理解。学习者将这些理解默默推敲,在心中逐渐成型,并产生一些提示,才能进行新的组合、简化、创意、改进或发明。而我们的年轻人,却恰恰在最能出成果的年纪,被剥夺了所有这些宝贵的接触,因为有七八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他一直被关在学校里,切断了一切亲身体验的机会,守在象牙塔中,对于世间的人和事一无所事,书呆子就是这么来的吧。我们当中的无数人在为考试而或者,包括我自己在内。从小升初,到中考、高考、考验,还有各种各样的等级证明的考试。大学学习语言的我,仿佛已经变成一个考试机器,英语四六级、托福,日语二级一级层层往上考,却不知道将来毕业这些用钱堆出来的证件到底有没有用。等到毕业后,我们便再也不学习,那些曾经被迫记在脑子里的东西不断流失,却没有新东西补充进去,于是落入生活的俗套,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职业中,好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就此平庸。我们的学校只是填鸭式地教给学生那些随便用一些搜索工具都查得到的知识,而对于一下如何适应社会、如何保持坚强的意志、如何获得生存能力的素质,一样也没有教。在年轻人的心中,那种在学校中形成的幻想与美梦,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彻底地毁灭了。这种强烈的欺骗感,强烈的失望感,是一个心理素质不完备的青年人绝对难以承受的。正因为改准备的没有准备,才使得年轻人一旦走入社会,就开始遭遇一系列的痛苦和挫折,导致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合理的定位,高不成低不就,就业难的为题多半都是自己找的,在加上心里承受能力弱,不少大学生毕业失业然后轻易地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切不得不说是教育的失误。看到这些地方的时候我开始幻想,幻想多年以后会不会有这样的教育制度:孩子们从小开始上学,在小学里用5年,老师们负责教会他们认字以便将来不会成为文盲;教会他们基本的生存知识,以便他们有朝一日遭遇到鲁宾逊漂流记里那样的情况下能够像鲁宾逊一样懂得如何生存下去;教会他们关心父母家人及其他一切众生,以确保不会在若干年后误入歧途仇恨社会做出一些反人类反社会的事。进入初中后的两三年里,要他们亲身体验、参观各行各业的具体情况,不论是大学教授还是煤矿工人或者木匠、设计师、工程师、理发师等等,让他们对每个行业都有一些了解,来确定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然后就开始学徒生涯。一边学习自己所选行业的专业知识,一边从最基本的开始跟着师傅学习,没有人认为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不过是一些人的爱好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