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10篇

2018-01-03 21: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10篇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是一本由(日)新井一二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一):语言即是宇宙

  之前读过《我和阅读谈恋爱》,或许对日本古典文学陌生的缘故,对那本书没有这本书印象深刻。《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书中,从味觉的迷宫、岛国地图、男男女女、这些事,那些人、人生交叉点六个方面,撷取了数十个名词,从历史生活变迁、潮流等角度,将其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形成一个了解日本文化的入口,也是一面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的镜子

  特别喜欢《菜单上的狐狸》这篇文章。在里面看到很多日本人的克制、自律、严谨,更衬托出当下在中国逐渐消失的诸多礼仪规范,尤其是在幼儿教育方面。比如作者童年到成人的时间里点菜时,作为小孩子只可允许看到菜单的第一页。我没有去过日本,不知道真正的日式菜单在设计上,是否有按年龄层及价格分类,向后递进的规范?

  所以,当作者长大后,“当我第一次跟那一批人上荞麦屋,翻开菜单到第二页之际,心中好紧张,有背叛母亲,偷吃禁果的感觉。”在禁锢的成长环境里,虽非经济原因,等自己独立了,才可以有成人的自由选择,那种感觉很诱人。还有作者第一次喝清酒:

  “那天,我平生第一次在荞麦屋喝了装在正方形木制被子里的冷清酒。嘴唇还没接触到冰凉的清酒以前,鼻子已经闻到杉木的香味,最后把酒水含在嘴里,感觉犹如加盟了竹林七贤。”

  “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并不是每一种都有一样的词汇分布的。一套语言犹如一个大海或说宇宙。”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二):一本治愈系的小书

  这是一本治愈系的书,看一会儿,心情就能变好。书的作者新井一二三,是一位日本女作家,也是一位中文通,这本书是她用中文创作的。日本作家用中文写作并出书,听起来很有趣,和初次听到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说着一口流利的,带有北京腔的中国话时,一样惊喜

  书里列举了饮食、地理、两性、时尚、文化这五个方面的日本名词,每一个名词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有的名词反映了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有的则唤起了新井童年的记忆,还有的是作者价值观的代言。

  中国人过年要讨吉利,不仅要说吉祥话,而且餐桌上一定会有一道鱼的料理,一整条鱼只吃鱼背上的肉,留下头和尾,这叫做“年年有余”。这样玩双关和谐音的习俗,没想到日本人也很讲究。新井在书中写到了类似的事情:牛排(steak)的日文发音跟“敌”字一样的,还有另一种日式西餐炸猪排(cutlet),恰巧跟“胜”字是同音。这么一来,同时吃了牛排和炸猪排,不就是“胜敌”了吗?结果,每年夏天在甲子园球场举行的全国高中生棒球大会,球场附近的旅店,为了鼓励球员们准备的晚餐菜谱上,一定会出现牛排和炸猪排。这种相信语言拥有神秘力量信仰,称为“言灵信仰”。原来过年说吉利话是我们文化中的言灵信仰在发挥作用,以来从来没有意识到。

  新井从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去打开展望世界闻名的视角,读罢全书,脑海中的日本稍稍有些改变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三):热词里的日本

  不记得多少年前了,在《万象》杂志上看到新井一二三的文章。当时,先被这个奇怪的名字吸引,以为是某个中文作家的笔名;后来知道,这是一个日本女作家,而且一直以中文写作,对她的个人经历感起兴趣来。

  新井一二三生于东京,她的成长基本伴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及至后来经济泡沫破灭,到如今停滞不前迷惘彷徨。她在中学时便对中文产生了兴趣,大学里选择中文作为第二外语,1980年代初成为最早一批的日本留学生,先后来到北京、广州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也趁机在中国旅行。

  之后,她移居加拿大,又在香港生活过一段时间开始为华文报纸用中文写文章。之后,她一直以中文写作。

  发在《万象》上的文章,都是新井一二三以“母国”人的视角,用第二外语中文写作的、介绍日本社会、文化现象,撕去了中国人看日本总是隔着的那一层纱。而且,新井一二三的切入点总是很小、很有趣,因而读她的文章不但能了解日本、学到知识,而且很有趣味。比如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当年日本经济发展迅猛,农民们都富裕了起来,兴起出国游热,尤其是欧美国家。但是农民们有着朴实或者说一时难以改变的乡土习惯。他们出国时,总是带着大量换好的外币现金,又非常担心,在旅途上不想轻易露财,就把这些钱藏在甚至缝在内裤的小口袋里。于是,在商店里埋单的时候,这些日本乡亲们纷纷宽衣解带,吓傻了白皮肤的欧美营业员们。

  所以,读新井一二三的这些文章,再反观二三十年后中国的当下,特别有意思

  之后,江西教育出版社便出版了一套三册的新井一二三作品集,包括《一二三成人式》、《樱花寓言》、《无性爱时代》。如今,她的作品版权都归入上海译文出版社,这几年,陆续出版了她的多部作品。

  这本《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里的文章,依旧是新井一二三对于日本社会、文化的观察与介绍。不过,采取了一种“词条”的形式。正如新井一二三所说“一套语言犹如一个大海或说宇宙”,作为交流工具、表达观念的符号,语言本身就蕴含着人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法,体现着他们的文化。研究一个词的来龙去脉,显然很有收获必要

  年轻时的新井一二三喜欢旅行和美食,跟现在的文艺青年一样。所以,她“说文解字”就从美食开始,“日式拉面”的由来,“天津饭”和“广州面”为什么只在日本有而中国没有,以及“呷哺呷哺”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红烧油炸豆腐片叫“狐”,做天妇罗的时候油面上浮起来的碎渣为什么叫“狸”……这些关于美食的名词,考据起来,不但知道不少日本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看得人涎水直流。

  日本人似乎特别喜欢造词,什么“草食男”、“御宅”,每年他们都有各种热词评选,以及年度汉字的甄选。比如去年的年度汉字是“轮”,因为东京申办2020年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东京奥运会”在日文里写作“东京五轮”)。这些新词、热词,无疑反映着当下的社会现实。《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里有很多这样的词,通过新井一二三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它所对应的各种社会现象,更了解日本。比如“婚活”,来源于“就活”(求职活动)一词。2008年,家庭社会学家山田昌弘出版了《“婚活”时代》一书,新造了“婚活”一词。“婚活”,用中文翻译一下,意思大致就是:为结婚而忙活。山田造这个新词,是因为当时日本人对于婚姻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规矩多,人人自然能够结婚,如今社会自由化了,很多人觉得婚姻可要可不要,也因此增加了结婚的难度,结果想要结婚还非得主动想尽各种办法才能做到。“婚活”就似“就活”,大学毕业了,工作必须努力找,才能找到,如今老婆老公也是如此,不积极争取,“否则恐怕一辈子都不能结婚”。所以,新词“婚活”一出,得到大众的认可。再仔细想想如今的中国,各种相亲节目、各种流行语(比如“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昭示着“婚活”时代也已到来。

  可见,每个名词背后都有着精彩的故事,通过它可以读懂一个国家,了解他们的文化、社会。中国的《咬文嚼字》杂志每年都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2013年的“十大”是这些:中国梦、光盘、倒逼、逆袭、微××、大V、女汉子、土豪、奇葩、点赞。看完这些词,你大致都可以了解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些什么。

  (刊登于6月25日的《第一财经日报》)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四):不一样的日本

  这是我读新井的第二部作品,冲着书名就想着会颠覆我对日本以往观念的认知,看完之后 ,果不其然

  新井的文字真的是干干净净的,一位用中文写作的日本作家能够有这样的作品真的是非常棒了。

  吃:

  春雨(はるさめ)竟然是粉丝的意思。

  ラーメン的标准菜码是煮肉片(叉烧)、葱丝及干笋(支那竹、メンマ)。

  中国料理和中华料理的区别犹如洋食和西洋料理之不同

  狐(きつね)指的是油炸豆腐,狸(たねき)指的是做天妇罗时油面飘起来的碎渣、也美名为扬玉(あげだま)。胜丼(かつどん)油炸猪排盖浇饭。

  乌冬面还是关西的好啊!

  日本对鱼的分类特别的详细,同一种鱼不同时期不同的名称,出世魚。

  东京荷尔蒙(ホルモン)指的是动物的内脏哦!

  级美味(グルメ)包括那些个上不了台面的日本小吃,荞麦、盖饭(丼)等传统小吃,还有拉面、饺子等日本化的外国菜。

  麻油啦!美乃滋(マヨラー)==蛋黄酱!

  岛国地图:

  “红毛人”指的是荷兰人; 南蛮(なんばん)主要指的是葡萄牙人(有时也包括西班牙人、意大利人)。 好多的外来语像 天妇罗(テンプラ)、烟草(タバコ)等都来自葡萄牙语。  织田信长喜爱“南蛮”服装,常穿天鹅绒外套、西洋帽子,还把一位传教士纳入自己麾下。 “南蛮”不是指台湾哦,而且一贯具有洋气、浪漫的印象。

  俄罗斯==露西亚(ロシア),罗宋其实是上海话俄罗斯的意思。

  在日(ざいにち),一般指的是在日本的韩国、朝鲜人。日本对韩、朝歧视(日本曾经统治朝鲜半岛、另外1948年济州岛四三事件大量岛民偷渡日本)。

  伦巴黎(ロンパリ),日本人之外斜视的俗语,不是在眼科医生那里,而是要在配镜师那里可以配到棱镜片治疗哦!

  江户时代(1603~1867)的日本人把外国人称为唐人,称中国为南京。 南京玉帘(なんきんたますだれ):一种传统曲艺(街头艺术),细竹编成的帘子,部分结扣会活动,整个帘子会变形。因为政治原因,现在很少有叫做南京的东西了。(ps:好像只有南京豆和南京町)

  富山县,有日本唯一的中医药研究所,国立富山大学和汉医药学综合雅研究所。

  男男女女:

  草食系(そうしょくけい)和肉食系(にくしょくけい),两性越趋近无性化,草食男和肉食女。

  浪人(ろうにん),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的重考生,以前指失去了主人的武士,如今不限于学生,暂时不属于单位的也叫浪人。

  日语当中缺乏中立的第二人称代词,御前(おまえ)、贵样(きさま)太过动漫化,贵女(あなた)、御宅(おたく)太过正式。

  个性

  叶书(はがき),日文明信片的意思,明就是不用信封,任何人都能看得到的公开性。1869年奥匈帝国发明,1873年日本引进 。每年元旦,日本人都有叫唤“年贺叶书”(贺年卡)的习惯。日本料理非常重视季节感和视觉效果:菜肴旁的一片枫叶,马上表现出秋天的感觉,不同的树叶能传达不同季节的信息,因此很多人愿意花钱享受树叶。买卖树叶的产业有悠久的历史。

  日本特别多的铁路爱好者,小时候便不知不觉能够记住日本所有线路的名字和铁道车辆的名字,少数人小学之前便能够熟记全国铁道时刻表。乘铁(のりてつ)和摄铁(とりてつ)在日本有数以万计的“铁”们。

  my-boom :经济高度成长时期,消费是大众式的:别人要的东西,我都买了,才觉得满意。进入了稳定成长期,则出现所谓小众:每个圈子的人有不同的口味和消费倾向。到了零或负成长时期,出现了“my-boom”:人人志向都与众不同,越不一般的口味和爱好越了不起。 什么都可以成为my-boom:漫画家、佛教、青年旅社、金鱼等。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五):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摘录

  一套语言犹如一个大海或说宇宙

  美乃滋=蛋黄酱

  社会自由化时代

  少子化的原因是非婚化,今后大约四分之一的日本人一辈子都不结婚了。这非婚化又是恋爱自由化导致的。直到一九八〇年代,社会共识是:恋爱应该以结婚为前提,否则不道德。现在,两个大人谈恋爱,谁也管不着。可以不结婚就不结婚的结果,越来越少有人要结婚了。同时,有工作的女性,经济上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对婚姻没有紧迫的必要。

  因为可要可不要,她们对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具体而言,日本女性要求男方的收入比自己多出一倍才肯结婚。她们说:“要不然,为了生育辞职时,不可能保持跟结婚前同一水平的人均收入嘛。”可是收入那么高的男人,在同一个年龄段里连百分之五都不到,而那些砖石王老五早就给别人抢走了,没剩下呢。

  社会变化了,观念也非改变不可。自由化社会里不会有白马王子来接你,也没有大和抚子(传统温柔文静日本女性的代称)等着你。

  两性的无性化

  草食系的本质 在于性情温柔、不爱竞争、对性爱关系不很积极。

  东方人大概会明白:不愿意让父母担心,更不想叫孩子难过,朋友也可以同居,不是吗?总的来说,家庭比个人重要。或者说,家庭是个人认同的最大根据。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六):我所不知道的故事

  开始被书的题目和作者的名字所吸引,然后就翻开来看,果然很有趣呢。一开始谈到吃,春雨,玉子,这么美丽的名字原来是粉丝和鸡蛋的意思。玉子在我想象中可能就是宝石,剔透明亮,一个鸡蛋的卵就像宝石一样美丽。后来发现我想错了,玉就是圆的意思。乌冬荞麦也有不同的吃法,一般就吃狐和狸,有钱人吃盛和笤。月见是加了半熟鸡蛋的乌冬和荞麦面,照我的想象,卧在汤里浮着的半椭圆的鸡蛋就像倒影在水中的月亮。有一段话很有趣,“天津没有天津饭,法国没有法国吐司,不知道海南有没有海南饭,北京的确有北京烤鸭。”这句话很有意思,在不同国家饮食文化的交汇融合中,本国人创造或者改良了一些外国菜。就像天津本没有天津饭,日本创造的天津饭就是炊饭,一些过于腥生的外国菜不符合中国人的大众口味,也会被改良。

  有关食品的谐音文化也是很有趣,雀巢巧克力KitKat或许在英文里没什么特殊意义,但被日本关西人赌气来就成了:“きっとかつ”一定胜利,英语牛排是steak,日语音译过来是“ステーキ”,日语敌人敵(てき)读音正好和日语牛排后面的读音相似,英语肉排是cutlets,日语猪排是“豚カツ”,是一个和式和外来语的混合,カツ是cutlets的和式读音,在日语里是胜利的意思,所以一般教练会请参加甲子园的学生吃猪排和牛排,胜敌,以提高士气。

  让我惊讶的是,大陆人说的土豆,台湾人叫马铃薯,台湾人说的土豆是大陆人说的花生。

  让我没想到的是里面提到了一青窈,可能有的人和我一样是通过昼颜的主题曲认识这位歌手的,没想到她也有那么多的故事,父亲是台湾人,母亲是日本人,中间也穿插着很多故事,姐姐出钱让妹妹读大学,妹妹如愿成为了一名歌手。书里面还提到了山口百惠和松田圣子,同为歌手做出不同选择,前者在20岁选择退隐相夫教子,后者同样结婚生孩子但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山口百惠过着平淡朴素的生活,而松田圣子野心勃勃,想要获得更多的名和利,当然这也没有什么错。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七):这个大海和宇宙还需要再去探索,新井也是哦

  看完这本书,会讶异一个日本人能把中文书写的挺好,但是也局限于挺好,不至于到中国读者感叹,以为是中国人写的的地步,作者的文章有些浅显,没有大海的深和广阔。如果写的是日版的《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名词故事》语句上应该会更通顺。

  建议学日语的小伙伴看,四星不足

  以下是看完书的一些小小的见解:

  一.味觉的迷宫

  1.如果作者解释一下为什么把粉丝叫做【春雨】,会使读者更明白些。

  2.【天津饭】应该是饭用的是天津小站稻米的缘故而得名的哦(本人天津人)

  3.在讲狐狸的时候,作者说喝了杉木杯子里的清酒就像加盟了竹林七贤,真的很有趣啊

  4.【出世】中作者引用一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又不得不说作者多饮食很有研究哦

  二.岛国的地图

  1.【viking】是自助餐的意思,因为吃饭的食客们在看美国电影【The Viking】后来衍生出【viking课程】

  3.【在日】指的是在日本的韩国人,朝鲜人。那么【半岛人】指的是为附近几个大岛的人民,【外岛人】为比较偏远地方的岛民。

  6.虽然讲的是和制意大利语,可是看完后对不是重点【ketchup】一词产生了深深的困扰。

  写文章不是应该让人恍然大悟,而不是越看越迷惑么...

  7.作者开始就说台湾的土豆是大陆的花生米会给读者带来很大困扰!!!!!!土豆还是土豆,花生还是花生,只是台语花生的发音是‘偷刀’!

  三.男男女女

  1.【嫁】无非是过去贬义现在有的人无所谓有的人厌恶,那到底还是不说的好?真是和【小姐】一样令人尴尬。

  2.原来不止我自己,日本人也觉得人称代词很麻烦!!

  四.这些人,那些事

  2.用孔子的‘四十而不惑’来解释日本女性主义有了四十年的历史的书名《不惑的女性主义》实在不通,可见外来语对于哪个国家都有乱用的情况,即使是作家啊

  五.人生交叉点

  4.新井描写厚切面包用了暄腾腾,实在很北方,一看就是北京呆过的,熨帖。

  6.【告知】病人真实的病情,到底是职责所在还是人情淡薄,其实没落到自己身上,谁也不愿意考虑这个问题,只是为难了医生。

  全书可以很快看完,对于学日语的小伙伴们对记单词是有帮助的,但是说是一本完美的书倒不至于。纠结要不要买第二本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读后感(八):做书就是死命折腾的过程——《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编辑手记

  春节前某一天,上海译文君跟我说:“你写一篇编辑手记吧,说说新井一二三系列第8本《123成人式》和第9本《你所不知道的日语名词故事》封面风格为啥要改。”我回答说:“这有什么好说的,审美疲累呗。”我这个人一向的原则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编辑嘛,做出一本别人看着觉得不错,自己看着觉得美滋滋的书,就很开心了,为啥一定要告诉别人这书我是怎么把它折腾出来的呢?

  过了一段时间上海译文君看我一直没有动静,又好(wei)言(bi)相(li)劝(you):“你怎么能这么懒呢?懒死你算了。”“你快点写吧,说不定还能挣点稿费喝杯咖啡什么的。”骗谁?谁见过编辑手记有稿费的?

  这两天,《你所不知道的日语名词故事》的势头不错,先是百道网1月好书榜榜上有名;接着是上了时尚廊2月销售排行榜前10;然后是三联韬奋书店2月文学区销售排行榜第7。各种利好消息陆续传来,像给我打了一针鸡血似的。这不,当下已经半夜11:30了,而我居然在奋笔疾书。牺牲打游戏的时间写编辑手记什么的,我真想好好表扬下自己啊。

  封面

  先从为什么要换封面说起好了。新井一二三书系的策划人不是我,是我们的主任帅哥张吉人,我接手时,已经出版了5本。那时我刚进译文社,领导把第6本《我和阅读谈恋爱》和第7本《东京迷上车》交给我做。本着新人做人做事要低调的原则,我觉得沿着领导已经走出的康庄大道继续走下去也挺好,你要知道《独立,从一个人开始旅行》两年时间已经7刷了。但我内心实在是想要吐槽的,这本和这本和这本和这本长得这么像,读者真的不会搞混吗?!

  等到做第8本、第9本时,我在新的工作环境里也混熟了,胆也肥了,敢于有自己的想法了。我先去跟负责媒体宣传的同事交流,得到支持;再转战负责渠道的同志,得到支持;有了众人的支持,我欢快地跑去找主任说:“领导,我们换个封面风格吧。”领导果然是好同志啊,果断同意我的想法,允许我推翻他既定的方向。不过,真正要追究改风格的动力,也许只是因为,我再也找不到合适放在封面中间的图?捂嘴。

  书名

  再来说说书名吧。简体版和台版的书名是不一样的。台版书名叫《和新井一二三一起读日文——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不知道这个书名在台湾读者中反响如何,但我和我的同事们都觉得这像一本日语工具书的书名,而不是一个文化读物的书名,很容易误导读者。在我左挠墙右挠墙也没想出个好书名的时候,帅哥领导回复我的邮件了,留下十二个大字:“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当时我的脑内排比是这样的:你确定?!书名这么长真的可以吗?!12个字啊,有人记得住吗?!……两分钟后,我同意了。因为我想不到比这更好的书名,orz。事实证明,还不错?

  扉页

  扉页,通常都是留给作者签名的地方。与前8本书都是空白扉页很不同的地方是,《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印了新井一二三的题词。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新井一二三老师是用中文写作的,所以我像编辑一本原创书一样开始编辑本书稿,根本忘记了这个书是有原版样书的。编辑到中途,有了疑惑需要解疑,我去找主任借工作样书。一翻开,我被震惊到了,为什么工作样书上会有作者亲!笔!题!词!& 私!人!印!章!太过分了!!!我要私吞掉这本书!以及,快发微博炫耀一下!(我是不炫耀会死星人。)炫耀完毕,我很有良心地决定造福读者,写信给新井老师取得授权后,把它印在了扉页。不要问我为什么红色的印章变成了黑色,一切请从成本(定价)出发考虑问题,谢谢!

  序言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的序跟台版是不同的,是新井老师针对大陆读者重新写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直接沿用台版的序,但这本的台版序没法直接用,因为新井老师花了很多篇幅描述了日语在台湾的使用状况。直接放弃序言or请老师重新写?我选择了比较麻烦的做法,恳请新井老师为简体版再写一篇序。新井老师人很nice,动作也很快,一个多礼拜的时间稿件就来了。而且她非常好地概括了这本书的精华所在,这让我在做封面文案时不知道省了多少心力。新井老师,你真棒,各种意义上!

  版式

  这个为啥也要单独拿出来说说呢?因为这书有日语假名与日本汉字啊!怎么处理好中文汉字、日语假名、日语注音的关系是一件挺头痛的事情。考虑到行间距的问题,我最初是想把三者这么处理“中文汉字(日文假名,注音)”,不好看。于是就换成了现在的中文汉字在外,括号里日文假名在上,注音在下的做法。这其实也有牺牲的,行间距一到有假名的地方就会加宽一点点,不那么整齐。不过相对而言,我更能接受这个瑕疵吧。

  推荐语

  最后,说说毛丹青老师的推荐语。新井一二三系列的忠实粉丝不难发现,前7本的推荐语都是一样的,但是第8和第9的推荐语变了。保留了蔡澜老师的推荐语,但又根据两书各自不同的特点分别找了两位老师来推荐。《你所不知道的日语名词故事》找的是旅日作家、《知日》资深主笔毛丹青老师,因为我直觉,这本书毛老师会喜欢,而且由他来推荐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事实上,我猜得没错,毛老师很喜欢,但他也真的忙。我的第一封邮件过去,自以为很体贴地发了全文word,但我很蠢地用了附!件!形!式!所以很忙却又善良的毛老师回复我说,新井一二三他不熟,也没空看书,不便推荐。那一瞬间,我的心凉了半截,剩下的半截热气支撑着我厚脸皮地再写邮件请他再考虑一下,这次我选了书中最有意思的一篇文章,贴在邮件正文里发给他。几天之后,我收到了毛老师的第二次回复,内容如下:“好。这个我看下,推荐语需要多少字?”YES!自收到这封邮件后我快乐了一整天,感觉像中了500万大奖一样。一个编辑的快乐有时真的就这么简单。

  《你所不知道的日语名词故事》怎么被折腾出来的过程就写到这里。幸而出来后,既得到了新井老师的首肯,又得到了读者的喜欢。如果你也喜欢这本书,请买一本回去看看吧,肯定能得到很多新知识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